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41264|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清风浴德》电子版

[复制链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1: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 风 浴 德
——厦门古代池氏贤良
李启宇  著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397

帖子

477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77
QQ
35#
发表于 2020-8-28 19:5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34#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53:48 | 只看该作者
本书参考文献

(东汉)应劭著、《四库全书》辑补本:《风俗通义·姓氏》
(明)宋濂等编著:《元史》卷九十八志第四十六《兵一》
(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明)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明)蔡献臣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清白堂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食货六》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
(清)吴棠主修《嘉庆同安县志》,民国八年重印本
(清)朱大绅修、高照纂:《光绪直隶和州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版
吴锡璜总纂:《同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同安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大事记》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月初版
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增订再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年11月版
广陵书社编:《中国历代氏族典》,广陵书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宁化县治平高地《栢溪池氏族谱》(民国六年编)
福安市《桥洋池氏族谱》(民国二十七年编)
福安市《小留池氏族谱》(民国三十八年编)
万琪著:《明朝文官俸禄探析》,苏州大学法律史硕士论文,指导老师高积顺,网址:DOC88.COM   访问时间:2019年7月3日12:30
池氏网  chiw.or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33#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53:21 | 只看该作者
附录3.

厦门池氏家族大事记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前后
池兆铭从征沙县叙功晋升永宁卫中左所总旗,成为池氏寓居厦门第一人。
明天顺三年(1459年)前后
池宗宝出生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前后
池宗宝娶嘉禾里郑氏为妻,定居嘉禾里二十三都二图中左所,从此落户嘉禾屿。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前后
池旻出生(注1)。
明正德六年(1511年)
池旻三子池杨出生。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前后
池旻去世。
明嘉靖二年(1523年)前后
朝廷为池宗宝之妻郑氏在岐山立节孝坊。
明嘉靖五年(1526年)前后
池氏家族居住地拓展到豪士乡(今文灶一带)。
明嘉靖七年(1528年)
傅镇考中举人。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
傅镇高中进士。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
十一月初九  池浴德诞生。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池浴德十岁能作文。十四岁时里中制艺无人能出其右。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
池浴德16岁。负笈入漳,日治艺四首,人竞传颂。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池浴德21岁,是年除夕迎娶傅少泉之女。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池浴德携弟池浴沂、堂弟池浴云肄业于漳州开元寺。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蔡献臣出生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池浴德考中举人。时年25岁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池浴德考中进士,授遂昌县令。
明隆庆元年(1567年)
十月  池显京出生。
明隆庆三年(1569年)
年初  池浴德在遂昌县开展土地丈量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十月  池浴德被派往缙云县主持土地丈量工作。
明隆庆四年(1570年)
年初  池浴德完成缙云县丈量土地工作。
六月  池浴德晋升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主事离开遂昌县。县人送至龙游,曳舟不舍。后在江边建曳舟亭以示怀念。
八月  池浴德转北京吏部稽勋清吏司。
是月  池杨逝世,享年60岁。
明万历元年(1573年)
池浴德守孝期满,复官北京吏部稽勋清吏司员外郎。
池浴沂考取太学生。
明万历五年(1577年)
池浴德转任转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副郎。
是年  傅鈅捐资建造醉仙岩寺。
是年  蔡复一出生。
明万历七年(1579年)
池浴云在五老山麓建造精舍,藏书千余册。
明万历八年(1580年)
是年  池浴德晋升北京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署郎中。
是年  池浴云逝世,年仅34岁(注2)。
明万历九年(1581年)
三月初一  池浴德升太常寺少卿。旋请归养母亲,时年42岁。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
池浴德开造醴泉洞。后又捐建东岳宫。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
十二月  池浴德之母吕太宜人逝世。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三月  蔡献臣中举,翌年联捷进士。
冬  池显方出生。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
池显京移居郡城泉州。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蔡复一时年18岁,乡试中举,翌年联捷进士。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
池显方到泉州拜师求学,年方15岁。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池浴沂次子池显衮考中举人。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池显京顺天府乡试中举。明万历三十八、四十一、四十四年连续三届春闱落榜。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蔡献臣编池显京《迈征堂诗义》刊行。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
池显方为泉州府学生员。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池显方作《大同赋》。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蔡复一任湖广参政,大力扶持竟陵诗派。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池显方在虎溪岩建玉屏寺。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秋  池显方在厦门城北建玉狮斋。
十二月初一  池浴德逝世,享年79岁。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
傅镇逝世。
明泰昌元年(1620年)
池显方入国子监。
明天启二年(1622年)
三月  池显京会试落榜,授和州知州。
十月  海滨战乱,池显方将母亲移居同安县城。
明天启三年(1623年)
二月  池显方自嘉禾屿出发,与蔡献臣北上和州,七月返嘉禾屿。
十月  南居益驻节厦门,池显方与南居益结下师生之谊。
冬  池显方刊行《南参集》。
明天启四年(1624年)
八月  池显京被崔弹劾,离职后寓居苏州。
秋  池显方应顺天府试,考中举人。
十月初八  池显方嫡母傅宜人逝世,享年82岁。
明天启五年(1625年)
十月  蔡复一病逝世于平越军中,年仅49岁。
明天启七年(1627年)
初秋  池显京、池显方入京赶考。
十一月初八  池显京、池显方在山东茌平县城郊外遭强盗打劫,惊险保命。
崇祯元年(1628年)
三月  池显京、池显方春榜落第。
是年  池显京补湖州通判。
明崇祯二年(1629年)
池显方刊刻《东山法语》。
是年  池显京于怀庆府同知任上被削职返乡。
明崇祯三年(1630年)
池显方刊行《澹远诗》,蔡献臣作有《池直夫<澹远诗>序》。
池显京侨居建州。蔡献臣有诗招其返乡。
明崇祯六年(1633年)
四月十一日  池显京逝世于泉州。
明崇祯八年(1635年)
正月十四日  池浴沂逝世,享年93岁。
是年  池显方迁居端山晃岩,从此离开嘉禾屿。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
六月初二  池显方生母林太孺人逝世。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
池显方编纂《晃岩集》,翌年付梓。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
池起蛟为贡生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池继溥考中举人,授曲周知县。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
池其绳为贡生。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池继善考中举人,授达州同知。
清乾隆十年(1745年)
晋江人池光远考中进士。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池光远、池继善以池浴德后裔身份控告池法非法盗卖池浴德坟墓。
清乾隆间(1736—1795年)
池皋声因急公授候选郎中。
清嘉庆十年(1805年)
池光润以池浴德裔孙名义再次为池浴德坟墓提起诉讼。

   

注释:
1.此处以池旻40岁得三子池杨回溯,以25岁为一代、男20岁结婚、女18岁结婚作为回溯依据。回溯至池兆铭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从征沙县时为25岁,基本符合一般规律。
2.池浴云活动年份根据池显方代父所做《文学池仕卿偕配冯氏合葬志铭》推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52:40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清)薛起凤主纂,江林宣、李熙泰整理:《鹭江志》卷首,鹭江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20页,原文标题称《嘉禾里序》,疑有误。
2.(明)池显方撰:《与福安族侄》,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216页。
3.吴锡璜总纂:《同安县志》卷之十五《选举·明贡生》,《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同安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28页。
4.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二《列传一·宦绩》,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69页。
5.吴锡璜总纂:《同安县志》卷之三十一《人物录·文苑》,《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同安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60页
6.吴锡璜总纂:《同安县志》卷之十五《选举·清封赠》,《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同安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39、140页
7.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二《列传一·宦绩》,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71页。
8.旧时嘉禾屿有两处西边社,一在今美人宫一带,一在曾厝垵一带。从“母节子孝”碑立于岐山推断,池皋声所居住的西边社应在今美人宫一带。
9.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二《列传四·孝友》,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95页。
10.(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一《选举表·捐封》,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60页。
11.(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二《分域略·坟墓》,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53、54页。
12.粘良图、李仙煌编:《晋江历代人名词典》,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第57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31#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4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池氏网 于 2020-8-17 09:51 编辑

尾声  千古流芳


明末清初,嘉禾屿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年代。清乾隆版《鹭江志》开篇慨然而言:“国初海氛四起,郑成功踞其地四十余年,其间城池宫室兵戈焚毁,而鹭江遂成战场,亦一时之厄也。”(注1)实际上,从明天启六年(1626年)春郑芝龙进犯嘉禾屿,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王朝派总兵驻守,并改嘉禾屿、中左所为厦门,这座岛屿文明缺失的时间长达约半个世纪。在这期间,包括池氏家族在内的岛民经历了清军的“墟其地”、郑军的“空岛”等强迫性迁移,家庭离乡背井,宗亲分崩离析,谱牒失修,昭穆无序,家族的传承、延续遭到巨大的破坏,先人的行踪、懿行无可寻觅。
但是,尽管岁月流逝,总是会留下积淀。虽然隔着千百年的时光,志士仁人的绰约风姿依旧不会泯灭,就像遥远夜空中闪耀的星星,焕发着永恒的光芒。
从明末开始,池浴德以及蔡贵易、傅镇、蔡复一、蔡献臣等人便被入祀同安县乡贤祠。明代吴仓社(今梧村街道一带)有“代巡三省 侍御两京”牌坊、厦门城内有“大中丞”牌坊,均为傅镇而立,厦门城内还未池浴德立有“天官名卿”牌坊。明万历年间编纂的《闽书》为池浴德和傅镇、傅鈅、蔡复一立传;清代之后历次编修的《同安县志》、《鹭江志》、《厦门志》,均收录有前述诸位以及池宗宝、傅珙、池浴沂、池浴云、蔡献臣、池显京、池显方等先贤的传记。

池显方曾作有一首题为《与福安族侄》的诗。诗中写道:

源深支远好秦川,    流到鹭江浪卷天。
吏部教人唯一语:    安贫力学种山田(注2)。

池显方在诗中强调的吏部即池浴德教人的要语,就是农耕经济最核心的两件事:读书耕田。当然,这里的“安贫”不能理解为安于贫穷,而应理解为在贫穷的处境中安心读书耕田,以改变贫穷的处境。晚明嘉禾屿池浴德家族的风华,便是建立在读书耕田的基础之上。虽然嘉禾屿池家晚明之后没有出现过类似池浴德父子一类的名人,但并非没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据《同安县志》、清道光《厦门志》等典籍记载,池家在晚明之后还出过一些人物:


池起蛟,明崇祯年间贡生(注3);
池继溥,太常浴德孙,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授曲周知县,著有《然斋诗草》四卷(注4);
池其绳,池显兖孙,康熙四十年(1701年)贡生,性行温和,好学不倦,著有《史眼》、《诗纬》、《四书讲录》、《三极藏书》、《求斋别集》等(注5),子文煜,孙继善为达州同知,其绳、文煜因继善封赠儒林郎达州同知(注6);  
池继善,字曦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授达州同知,前后两任,有惠政,卒于任上时两袖空空,靠士民集资始得归葬,《达州志》称其“学问渊深,经术优裕。割俸改建崇圣祠,讲授子弟,多所成就”(注7)。
嘉禾屿西边社(注8)有个池皋声,候选郎中,母杨氏早年守寡,皋声孝顺事母。乾隆间,以特用道衔效力黄河治理六年,被推荐为候补官员时,接到母亲去世的讣告。有人劝告池皋声按照当时的潜规则暂时将讣告扣下不发,待得到职务后才发丧。皋声垂泪说:“负亲不孝,欺国不忠,忠孝俱亏,焉用富贵?”当日整装南下,一路上披霜宿露,抵家时疲病缠身,不到一个月病逝在守孝的草棚里。当局在崎岭(今将军祠)建造“母节子孝”碑,过其亭者。犹能言皋声也(注9)。清道光版《厦门志》的池皋声传记没有写明他为何能成为候选郎中。但此部志书在“捐封”这一栏目中记载:“池腾玉  以孙皋声急公赠中宪大夫;池源珍  以子皋声急公赠中宪大夫”(注10)。所谓“急公”“捐封”,就是朝廷缺钱,有钱人家捐钱为朝廷救急,朝廷则根据捐钱数量封给相应的官职。说白了就是买官。池皋声的郎中为五品官,在清乾隆年间必须捐二千余两银子才可以得到这一职务。池皋声的父亲和祖父的“中宪大夫”则为四品虚衔,虽然贵为四品,但因为是虚衔,不需要花多少钱,只要直系后代有相应的官职就可以申请。池皋声能够捐得五品官职并为父亲、祖父捐得中宪大夫,应该是个成功的商人。
晋江有一个池光远,清乾隆三十六年曾以池浴德裔孙的名义到厦门岛来指认池浴德的坟墓(注11)。池光远,字届人,号韬园,家贫力学,教书为生。清乾隆十年(1745年)考中进士,授福宁府教授。池光远性情耿介,恬退自安。授徒时因材善诱,竭诚开导,多所成就。著有《韬园诗文集》。据介绍,池光远为泉州府治所在地晋江人,应该是池显京的后裔(注12)。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池浴德家族的先贤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1983至2004年编纂的《厦门市志》收录了池浴德、池显方、傅镇、蔡复一、蔡献臣等先贤的传记。2009年,厦门市图书馆经过不懈努力,千里寻踪,搜得池显方所著《晃岩集》,并组织人力、财力点校出版,为池浴德家族的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随后,《厦门晚报》、《厦门文艺》、《湖里文史》等报刊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池浴德、池显方等先贤的史料考证。2007至2012年编纂的湖里区首部志书《湖里区志》综合了多方面的考证资料,确立了池兆铭、池浴德、池浴沂、池显京、池显方等池姓以及傅珙、傅镇、傅鈅等池姓姻亲作为湖里区乡贤的历史地位,池浴德家族的正面形象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
2013年春,中共湖里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在池浴德家乡、中左所所署旧址范围内的江头公园开设廉政教育文化苑。采用方志文史学者李启宇的建议,将该苑命名为“清风浴德”廉政文化苑。公园西大门入口处有一座艺术牌坊,是廉政文化苑的标志性建筑。牌坊两端为对称的装饰性镂雕和浮雕图案,主体为中国古代象征刚正不阿的神兽獬豸,正中四片赭红色石板用镂空的手法显现出“清风浴德”四个大字。

·江头“清风浴德”廉政文化苑

“清风浴德”北侧设置一书卷状石石碑,碑上镌刻由方志文史学者李启宇撰写的《厦门江头廉政文化苑记》,全文如下:

厦门江头廉政文化苑记

甲午之岁,春和之时,中共湖里区纪委联袂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江头街道于江头公园创设廉政文化苑。
    入斯苑也,“清风浴德”巨匾肃然矗立,磅礴正气,涤荡襟怀。其间为景亭,其由来有自,发人深省;为雕塑,其造型生动,寓意深远;为景墙,雕砌廉政典故;为景石,镌刻廉政诗赋。格言警句,则分布于苑内椅凳设施之上,骋目可见。游斯苑者,览物之情得无随之升华。
江头公园地处闹市,游客如织,其中必有从政抑或未来从政之人士,游斯苑也,得识公器之所重,为政之根本,可谓得其所哉;非从政者,游斯苑也,得知勤政廉政上膺国家重托,下孚百姓切望,凡我赤子,均有参与监督之责,亦可谓得其所哉。故曰:廉政文化苑之设,善莫大焉!      甲午年春

为了突出池浴德的主题,在“清风浴德”牌坊北侧修建一座仿古亭子,命名为曳舟亭,亭前巨石矗立,石上镌刻《曳舟亭由来》一文,全文如下:

·江头廉政文化苑“曳舟亭由来”石刻


曳舟亭由来
原亭在浙江龙游县西明山河畔,为池浴德而建。池浴德系明代嘉禾屿中左所(今湖里区台湾街一带)人,嘉靖四十四年(1465年)进士。任遂昌县令期间,奉公爱民,勤政廉政。后因晋升调离,百姓簇拥相随数十里,送至龙游码头。舟欲行而百姓曳舟不舍。三日后方于夜间解缆出发。时人于曳舟之处建亭,亭名曳舟,以表思念。为缅怀、弘扬乡贤高风亮节,特依文献所载建造此亭。

“清风浴德”牌坊和曳舟亭的建设,不仅表达了沐浴清廉之风、涵养高尚品德的理念,还寄托着今人对池浴德的深沉的缅怀。为了进一步扩大池浴德的影响,达到借古训今、古为今用的目的,中共湖里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又于2014年春在高林社区营建廉政文化长廊,计立廉政石刻32版,分设缘起、湖里乡贤廉政掌故、闽南廉政谚语、廉政格言、廉政漫画、廉政书画六部分;另立高林乡贤石刻一版,以激励后来。其中的湖里乡贤廉政掌故部分设10个版面,其中6个版

·高林廉政文化长廊

面介绍池浴德,计为:池浴德简介、父嘱殷殷、池半升、曳舟亭、无花果、池浴德遗训,另有一个版面介绍池浴德的姻亲傅镇的廉政事迹。
高林廉政文化长廊的《缘起》写道:“廉政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其浩然正气千百年间充斥天地,历久弥新……纵观古今,清廉之气关乎私我安身立命、塞达荣辱,关乎国家安民固本、存亡兴衰;勤政为民关乎事业昌盛、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值此继往开来、共逐中国梦宏伟愿景之际,能不警钟长鸣、朝夕惕励?由是观之,廉政石刻所镌图文虽有限,其寓意则无穷尽矣!”
诚如高林廉政文化长廊的《缘起》所言,作为湖里区、厦门市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廉政为民的标杆人物之一,池浴德的“浩然正气千百年间充斥天地,历久弥新”,与三光共存,千古流芳!





·高林廉政文化长廊池浴德版面之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30#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46:13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  《厦门志》卷十二《列传一·宦绩》,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66页。
2.(明)池显方撰:《先嫡妣慈懿傅宜人圹志》,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400页。
3.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三《列传六·文学》,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421页。
4.东汉时杨震迁东莱太守,有人夜怀金十斤相赠,称 “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后以四知代表清廉。
5.参见民国版《同安县志》卷之二十八《人物录·乡贤》吴锡璜总纂:《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同安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31页。
6.参见民国版《同安县志》卷之二十八《人物录·乡贤》吴锡璜总纂:《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同安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33页。
7.(明)蔡献臣撰:《<澹远诗集>序》,厦门市图书馆编:《厦门古籍序跋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24页。
8.(明)池显方撰:《<四书合单讲义>序》,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278页。
9.(明)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242、279页。
10.参见民国版《同安县志》卷之二十八《人物录·乡贤》吴锡璜总纂:《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同安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25、226页。
11.参见(明)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12.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  《厦门志》卷十三《列传六·文学》,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421页。
13.(明)蔡复一撰:《<玉屏集>序》,厦门市图书馆编:《厦门古籍序跋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18页。
14.(明)谭元春撰:《<遁庵全集>序》,厦门市图书馆编:《厦门古籍序跋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292页。
15.(明)池显方撰:《少司马蔡劲夫赞》,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58页。
16.(明)池显方撰:《哭少司马蔡劲夫》,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165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29#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45:1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蔡氏名臣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同安翔风里平林(今属金门县)人蔡贵易和池浴德同科考中举人,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并结成姻亲。
蔡贵易的家境和池浴德不同,可以说是出生在官宦之家,其父亲蔡宗德是明嘉靖十年(1521年)举人,授广州通判,后迁台州、梧州,以善断案著称。但是,两人的抱负、志向和追求却十分相似。蔡贵易明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进士,授江都县令,历任南京户部陕西司主事、浙江司员外郎、贵州按察副使、浙江按察使等职。曾有徽商因为蔡贵易不扰商民,自动集资四百金作为谢礼,蔡贵易冷峻拒绝。徽商为此建造一座四知亭(注4),以赞美蔡贵易清廉之风。贵州任职时有土司致信说将有所馈赠,遭到蔡贵易怒斥,那位土司后来对人说:这种清廉的使君是令人敬畏的,还是安守本分好。宁波卫所守将勾结宁波府胥吏,以借用的名义侵占卫所储粮数千石,蔡贵易出知宁波时,详加考察,设计将盗窃饷粮的罪犯绳之以法。蔡贵易所到之处,以干练、清廉为人所称道。他一生为官,临终时囊橐萧然,明万历五年(1577年)会试魁首苏濬为其题匾“清白”(注5),与池浴德“官期清白”的家训如出一辙。因为志同道合,明万历九年(1581年),池浴德将自己的长女嫁给蔡贵易的长子蔡献臣。此时,蔡献臣年方十八,还是一介书生。成为太常寺少卿池浴德的乘龙快婿之后,又过了7年,蔡献臣才在乡试中崭露头角。据此可以看出池、蔡两家的情谊,也可以看出池浴德识人辩才的独到之处
蔡献臣  字体国,号虚台,别号直心居士,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出生,明万历戊子十六年(1588年)考中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联捷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礼部主客郎中、仪制司郎中、湖广按察使等职,议事忠爱恳切、不避权幸,因得罪皇亲国戚被削职,乡居期间应同安县令李春开之邀修撰明万历版《同安县志》,获“春秋严谨”之誉。后启用为浙江提学,识人、选拔精详得当,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状元朱之蕃就是其选拔之才。蔡献臣才识淹博,所著《四书合单讲义》,取古解而参己意,既阐述微言,又贯通大义,最终归于朱子理学。明天启年间,福建巡抚邹维琏以蔡献臣学问纯正为题,奏请御赐蔡献臣故里平林“琼林”之名(注6)。
·朱文公祠上房僧舍为蔡献臣旧居处

蔡献臣比池浴德的长子池显京大4岁,比次子池显方大25岁,考中举人的时间比池显京早21年,比池显方早36年,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都比池家两位俊彦长出一大截,因此,蔡献臣既是池家两兄弟的姐夫,又是益友,又是良师。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蔡献臣池显京编撰的作品《迈征堂诗义》作序,书中还附录了池显方的诗作十余首。这是池家兄弟的作品的首次推介。之后,蔡献臣先后为池显方编辑的《东山法语》、诗集《澹远诗集》等著述作序。他对池显方评价甚高,称“直夫长身玉立,秀致云流,其于禅乘笃好而深会之,盖天性然也。而制举文字,则入之深,出之浅,当意得时光芒万丈……今第论其所为诗,直夫初入门则沉酣汉魏柴桑家言,故寒山之率、长吉之奇、白苏之疏散,时错落毫楮间,而或疑其出入于袁、钟诸才人蹊径”(注7)。寒山为唐代著名诗僧,长吉即唐代诗人李商隐,白苏即唐代白居易与宋代苏东坡,袁、钟即明代末叶著名文学流派代表人物袁中郎和钟惺。蔡献臣将池显方与这些在诗歌史上留下姓名的著名诗人相提并论,足见其对池显方的器重和赞许。池显方十分推崇这个姐夫,称其“三世冰官辅六朝,看君劲节更凌霄。贮书何止万千卷,封奏犹存数十条”(《赠蔡体国勋卿》)。他在为蔡献臣的《四书合单讲义》所作的序言称赞蔡献臣“先生好学如袁伯业,春风如程伯淳,居家不言官府事如司马君实。一切利欲不滓胸中,唯以敦伦实践诏其子孙与门弟子”(注8)。池显方与蔡献臣的儿辈也交往甚密,多有往来唱和,池显方曾为大外甥蔡谦光诗集《干云斋诗初集》作序,还曾为二外甥蔡甘光的《恢斋近草》集作序(注9)。从蔡贵易、池浴德开始,到蔡献臣、池显方,再到蔡谦光、蔡甘光,蔡、池两家的世交通好持续了三代人,成为晚明嘉禾屿与金门两座岛屿之间的一段佳话。

·蔡献臣长子蔡谦光携亲友会酌稜层洞题诗石刻               
与嘉禾屿池家关系密切的还有另一个蔡氏贤臣蔡复一。

蔡复一(1577~1625年),字敬夫,号元履,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家境虽然贫穷,但却是书香人家,从曾祖父开始就发奋读书。家风所染,蔡复一12岁就以以一篇万余言的《范蠡传》轰动一时。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18岁时中举,翌年考取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历任、湖广参政、湖广按察使、山西左布政、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代理总督贵州、云南、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等职。
任湖广参政分守荆州、岳州期间,蔡复一大力清算积欠税赋,核实虚冒收入,革除加派钱粮,保证军粮供应,严禁官员骚扰驿站,禁止借参谒行贿送礼。任湖广按察使期间,亲自率兵深入大小五冲等苗、汉冲突地区,消弭战乱,保证边民生活安宁。后因与贵州总督意见不合辞官。明泰昌元年(1620年)起用为易州兵备,随即升山西左布政使。明天启二年(1622年)以右副都御史身份治理郧阳,三年间使郧阳成为西北三省的楷模。明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兵部右侍郎,代理贵州巡抚前往贵州处置奢崇明、安邦彦反叛事件。随即被委以重任,总督贵州云南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赐予蔡复上方宝剑 “便宜行事”。


·蔡复一故居 (林良才摄)  

      蔡复一先后发动多场战役,歼敌近万。在保卫平越饷道的多次战斗中,连破174寨,杀敌2350余,被称“入三百年不到之地,成二百年未有之功。”明天启五年十月病逝世于平越军中,年仅49岁。被追赠为兵部书,赐“清宪谥号。
蔡复一自称一生“惟学‘正己不求’四字”,“生平服膺三言:报国恩以忠心,担国事以实心,持国论以平心。”史论蔡复一有“抚剑镇太平,举笔安天下”之才。时论称蔡复一的著作 “皆崇论宏议,涵古茹今”,称他的书牍奏议“慷慨谈天下事,切劘豪贵,披吐肝胆”,称他的诗“出入汉魏唐宋间,居然一代名作”。蔡复一著作有《遁庵文集》十八卷、《诗集》十卷、《督黔疏草》八卷、《雪诗编》、《骈语》五卷、《楚愆录》十卷、《毛诗评》一卷、《续骈语》二卷等(注10)。
嘉禾屿池家与蔡复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池显方与蔡复一的交往方面。两人没有亲戚关系,却比亲戚更亲。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基础上,因而不因年龄悬殊而导致隔阂,不因职业迥异而产生分歧,不因生离死别而消散湮灭。
池显方在壮年回忆与蔡复一的交往时描述道:自己年轻时是很狂妄的,自从结识蔡复一之后,一开口就紧张得通身冒汗。而蔡复一平时交游不广,独喜欢与池显方相处。在返乡为父母守孝的漫长岁月里,蔡复一常年闭门却客,唯独池显方到访时彻谈至深夜。蔡复一仕途辗转之时,两人间书信不断,谈国事,谈乡情,谈为政,谈摄兵,谈牧民,谈修己,谈儒,谈道,谈诗,谈禅,甚至谈小妾,谈生子药方……真乃无所不谈,足见二人无所不晓且肝胆相照(注11)。两人的交往已经成为厦门历史上一段佳话。清道光《厦门志》称:池显方“尤与同邑蔡复一称莫逆。复一经略滇、黔,一字未安,邮筒往返相讨论”(注12)。
自古有“文人相轻”之说,但蔡复一和池显方却是“文人相重”。蔡复一对池显方的作品赞赏有加:“吾乡里之才,莫如池直夫。禅其心,山其骨,而发之于诗,曰《玉屏集》。吾未及至玉屏,而以斯集为玉屏,卧而游之。划然而开则以为有诗眼,谺然而邃则以为有诗胸,嫣然而相怿则以为有诗容,突然而自恣则以为有诗胆。而一言以蔽之曰诗才。”(注13)蔡复一认为:池显方用禅心来体验山景,生发为诗。他的诗中有开启读者视野的“诗眼”,有发人深思的“诗胸”,有令人愉悦的“诗容”,有大胆狂放的“诗胆”,所有这一切构成池显方独有的“诗才”。关于蔡复一,世人对其德行、节操、宦绩等方面了解较多,对其文学方面的成就却有疏忽之嫌,不少文学论著甚至将蔡复一视为谭钟竟陵派的追随者。其实蔡复一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极深。他并非竟陵派的追随者,而是竟陵派的导师和精神领袖。竟陵派领袖之一谭元春自称:“元春固得亲以诗文逮事清宪(蔡复一谥号清宪)公,北面称弟子者。”(注14)晚明著名诗派竟陵派的导师和精神领袖蔡复一对池显方的评价,足以彰显池显方在诗歌方面的成就。晚明之后,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局势动荡的乱世,致使蔡复一、池显方在文学尤其是诗歌方面的成就、地位得不到相应的肯定,这是十分可惜的。
池显方称蔡复一“品则华泰也,量则汪濊也,节则松桧也,学识则天人内外也,诗文则金虀玉脍也,为政则深洞利害也,许国则不惧颠沛也。此吉人真凤翔也,胡为乎年仅艾也。当斯世谁可赖也,晚与余交涵盖也。公堪为予师,而予敢与公友,足见予狂而公大也!”(注15)蔡复一逝世之后,池显方多次赋诗表达哀悼、怀念之请。其中一首写道:

王事敦从一病身,    远函频及鹭江滨。
劝予意识时时断,    谬许诗文日日新。
难得世间生此慧,    每从言外领其神。
伤心不止交情切,    当代典型少若人(注16)。

诗作描绘道:蔡复一在抱病为国的百忙之中与池显方频频书信来往,规劝池显方与过分沉溺禅学的意识断绝,推许池显方诗文的出新。池显方称赞蔡复一的智慧人间少有,每次聆听他的言语都得到很大的启发。池显方为蔡复一的逝世而伤心,不仅仅是因为两人交情的深切,更是因为当今之世失去了一个杰出的典型。诗中处处表现出池显方与蔡复一之间的情感相通、思想相通。所谓联声同气,莫过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38:2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联声同气



第一节  傅家双杰


嘉禾屿中左所(今湖里区台湾街一带)傅姓是中左所池姓的姻亲,也是嘉禾屿的望族。两个家族在嘉禾屿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从经营粮食、引导子弟走科举道路开始改变家族的命运。两个家族的处世哲学也有相通之处,都重视行善积德,都强调清白做人。两个家族在嘉禾屿联声同气,共同谱写了晚明嘉禾屿一段值得追忆的华章。
傅镇是傅家卜居中左所的第二代传人傅珙(参见本书第三章)的长子,字国鼎,号近山。明嘉靖七年(1528年)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一职,随即升南京御史、广东道御史。任御史期间,以直言刚正著称。嘉靖皇帝因为宠幸道士多次出访道教山陵,傅镇上疏劝阻。朝廷外派总管太监潘真挟私乱政,残害军士,被傅镇弹劾,将其逮捕治罪。山西总督樊继祖虚报战功,未曾开战却谎称斩首五百余级,被傅镇上疏揭发并奉旨勘问,查实后将其撤职。武定侯郭勋因罪下狱,锦衣卫孙刚受贿,为郭勋开脱罪名。傅镇奉旨复审,查明郭勋原先下狱罪名不实,不应治罪,但贿赂孙刚,两人犯有交私罪。以上各案,所涉均为达官贵人,傅镇风裁凛凛,秉公办事,毫无畏惧,贵戚、豪强风闻傅镇,无不敛手,时称傅镇为“傅虎”。当时奸相严嵩执政,为所欲为,曾令傅镇罢黜一名观察使, 傅镇认为其人并无过错,拒不服从,权倾一时的严嵩也无可奈其何。傅镇为官以清廉爱民著称。任河南副使时,按旧例可领取“治河羡金”即工程剩余银子二千余两,傅镇说:我已领取俸禄,怎能再领取“治河羡金”?管账先生说:历来如此。傅镇说:历来如此我也不要。管账先生只得把两千余两银子封存入库,其包装纸上写有“鎭”字,以示其所属,但傅镇分毫不取。人称其金为傅“真金”。傅镇任广西参政时,有人提议驱逐流民,以防发生流民作乱。傅镇坚决反对,说:流民也是民,何况其中有塾师、儒士、医生、卜卦师和流动商贩,可以为本地人提供帮助,怎么可以驱逐他们呢?傅镇行政处事,出于仁恕,被视为品德高尚的官员,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南京右都御史、操江提督,备受中外倚重(注1)。
·高林廉政文化长廊乡贤廉政典故傅镇版面

有明一代,嘉禾屿在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出了个进士叶普亮,近百年之后,到嘉靖十一年(1532年)才又出现杨逢春和傅镇两个进士,杨逢春亦为清廉贤能之官,可惜天未假命,嘉靖中逝世于湖广参议任上。傅镇成为嘉禾屿唯一一位德高望重的在职进士。据史料记载,池浴德自小就在傅家出入,傅镇看了幼年池浴德写的文章,慨然称道,评述说:“传吾衣钵者必此子也!”(注2)
傅镇驰骋官场叱咤风云之时,池浴德尚蛰居中左所,前辈傅镇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后人才能在池浴德清正贤能、刚正不阿的一生中,看到傅虎、傅真金的影子。
傅镇的弟弟傅鈅,字国毗,号鹭门山人,少年时喜武,舞剑骑马,思慕英烈,渴望建立卫青、霍去病等名将一样的勋业。稍长则弃武学文。曾经师从江西丰城理学家李孟诚研修圣贤之学,主张掌控内心、约束欲望之道。后一意作诗。壮年时游遍北京、南京和江浙等地名胜,以诗遍交四方豪杰。漳、泉一带编修庄履丰(明万历五年进士)、户部主事庄履朋(明万历十一年进士)、大理寺评事何乔迁、大儒何乔远(明万历十一年进士)、泉州府同知丁一中、名将沈有容等都是他的知交诗友。因为傅鈅有习武的经历,都督俞大猷对其更为看重,经常请他参加军事计划的研讨。傅鈅著有《鹭门山人诗集》,何乔远为之作序(注3)。
傅鈅对池浴德家族影响最深。池浴德还在漳州开元寺苦读之时,傅鈅就以其慧眼看中这位年轻的书生。他将十八岁的女儿嫁给池浴德时,池浴德还是个一名不文的穷秀才。傅鈅的友人何乔迁、沈有容、丁一中等人,同时又与池浴德、池显方往来密切。傅鈅是最早关注嘉禾屿风景名胜开发的士绅之一。明万历元年(1573年),他就随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游览鼓浪屿,鼓浪屿日光岩石壁上至今尚保留有那次游览记游作品的石刻残片。明万历五年(1577年),傅鈅捐资建造醉仙岩,其题词石匾至今尚嵌砌在寺庙的墙上。池显方受这位外公的影响最深,他的喜好山水、喜好诗歌、壮游天下、广交朋友的生涯,与其外公十分相似。
傅鈅的作品今已散失,有幸在“台湾文献丛刊”056种《闽海赠言》中发现傅鈅的五首诗。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兹附录于本节之后,以飨读者。


附录3. 傅鈅诗五首(原载“台湾文献丛刊”第056种《闽海赠言》)


破倭东番歌
  
年年海上二三月,    恶少勾连倭窃发。
随风南北疾如飞,    朝在闽陬暮在粤。
今冬潜跡据东番,    何处商渔不断魂?
将军按剑冲毛发,    自请提兵气欲吞。
狂风挟浪兼天涌,    几折征檣神不竦。
黑水黄云千里遥,    楼船鼓角旌旗拥。
穷追两战便成功,    矢石身当用火攻。
海底波中枯白骨,    腾腾杀气贯长空。
壶浆异域迎稽颡,    宣抚终朝解衣赏。
汉有伏波铜柱标,    君今名姓勒其上。


赠沈士弘将军移镇石湖

      新承宠命气翩翩,    推轂声名重昔年。
欲借一丸封瀚海,    自营细柳拥楼船。
纵横波上风云壮,    坐啸湖中鼓角阗。
知有长缨堪系虏,    雄心不数勒燕然。


闻沈士弘将军复邀陈季立校书
石湖走笔奉寄兼讯士弘
  
春暮言寻惠远游,    重来钤阁对残秋。
榻从今日知仍下,    辖为当时悔不投。
白鹤暂离飞锡地,    将军真筑校书楼。
相看百里云依树,    尺素双缄怯溯流。


访沈士弘将军石湖新署
  
衰白犹能野外寻,    柳营十日酒杯深。
莺声乍到游人耳,    春色宜疏病客心。
风起空中沙似雪,    日临湖上水如金。
将军筑垒倾囊橐,    堪拟三城绝虏侵。


赠沈将军东番奏捷
  
楼船飞渡一身轻,    万里妖氛唾手平。
海到日边翻黑浪,    贼惊天上下神兵。
壶浆总带村芻色,    爆竹遥传夜凯声。
薏苡明珠终论定,    不妨人妒伏波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主题

1644

帖子

47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0
27#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9:36:24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化局主编:《厦门碑志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86页。
2.(明)蔡献臣撰:《太学生池三洲翁暨配李孺人墓志铭》,蔡献臣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清白堂稿(下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758页。
3.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三《列传五·义行》,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413页。
4.清道光版《厦门志》称池浴云“崇祯十一年(1638年)应岁贡”,有误。
5.(明)池显方撰:《文学池仕卿偕配冯氏合葬志铭(代父)》,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94页;参见(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三《列传五·义行》,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413页。
6.(明)池显方撰:《先妣慈惠林太孺人行状》,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402页。
7.(明)池显方撰:《告伯兄致夫文》,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90页.
8.参见张廷玉等编纂:《明史》卷三百六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崔呈秀》。
9.(清)朱大绅修、高照纂:《光绪直隶和州志》卷七《食货志田赋》第20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0.(清)朱大绅修、高照纂:《光绪直隶和州志》卷十一《职官志·表》第4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1.参见(清)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二《崇祯治乱》,第1173至1179页。
12.(明)蔡献臣撰:《池致夫侨寓建州寄此招之(辛未)》,蔡献臣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清白堂稿(下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522页。
13.(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二《列传一·宦绩》,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69页。
14.(明)池显方撰:《告伯兄致夫文》,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90页。
15.(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二《分域略二·》,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5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18 17:49 , Processed in 0.11478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