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40457|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清风浴德》电子版

[复制链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1: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 风 浴 德
——厦门古代池氏贤良
李启宇  著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1:50 | 只看该作者
编纂委员会主任:池津光
编纂委员会委员:池  元  池金明  池素良 池传錞  
池敬嘉  李启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2:24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前  言(池津光)

第一章        从长溪到厦门
第一节 长溪小金村开基
第二节 池姓入厦门第一人
第三节 池兆铭军籍由来
第二章        发愤图强
第一节 军户生涯
第二节 积善图强
第三章        清风浴德
第一节        寒窗苦读
第二节        浩然正气
一、        联捷中式
二、        泽被遂昌
三、        忠厚长者
第三节        德惠鹭门
一、        急流勇退
二、        勤俭清白
三、        乡闾典型
附录1:池浴德文三篇
第四章        旷世奇人
第一节 坎坷人生
第二节 仕途艰险
第三节 盖世文采
    一、传世雄文《大同赋》
二、精彩绝伦《晃岩集》
第四节  布衣丞相
        一、家国情怀
           二、装点鹭门
第五章  一门贤良
第一节  池浴沂
第二节  池浴云
第三节  池显京
第六章  联声同气
      第一节  傅家双杰
附录2.傅鈅诗五首
     第二节  蔡氏名臣
尾  声  千古流芳

附录3.厦门池氏家族大事记

本书参考文献

后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2:47 | 只看该作者
前    言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委托厦门文史学者李启宇副 编审编写的《清风浴德》一书与大家见面了。这是福建省池氏委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福建池氏始祖开闽至今已有 1100 多年历史,后裔子孙遍布八闽大地。目前福建全省族人计有 7 万多人,是全国池姓人口第一大省。福建池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贤能名士荟萃,文化遗产丰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编写《清风浴德》一书,目的就是通过介绍池浴德家族,让广大池氏宗亲进一步了解福建池氏历史,走近名人,从中汲取集聚来自祖先的更基本、更深
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激励池氏后人团结一致,奋发有为,为创造池氏家族更加幸福美满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作者李启宇先生十几年来晨抄暝写,史海披沙,孜孜不倦地搜求考证,成功塑造了池浴德家族奋发有为、当官为民、勤政廉洁、广施仁义的群体形象,为弘扬池氏优秀传统文化献上一本力作。我谨代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向李启宇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本书以弘扬池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示了明末清初厦门地区池浴德家族的历史风华,同时介绍了
该家族诸多的旧闻轶事,以及他们的诗词歌赋,增添许多知识和乐趣。
当前,我们正在编写《福建姓氏志·池姓篇》。由政府有关部门 与池氏宗亲组织联手编撰志书,为历代祖宗树碑立传,这是前人没做 过的事,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令人高兴的是通过一年来的编写,许多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福建池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挖掘发现,其中最 有历史价值的是一个信仰(池王爷信仰)、两大国宝(厦门马巷的元 威殿和永安的池贯城)和三个家族(厦门池浴德、闽侯池伯炜和闽清池步洲家族)。三个优秀家族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体现了我们 祖先的高尚品德和奋斗精神。我们要抓住时机,组织力量挖掘整理成 书。《清风浴德》的出版开了一个好头,必将有力推动福建池氏优秀家族的编写出书工作,让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永续不断!

                                   池津光
                                2019年11月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5#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3:49 | 只看该作者
自序

明代是厦门岛即嘉禾屿历史上最奇特的朝代。朱明王朝带给这座岛屿的见面礼便是海禁政策。明洪武初便“禁民不得出海”。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干脆将鼓浪屿之类的海岛住民强行迁离(注1)。但大明王朝先是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岛上修筑塔头巡检司城,派驻巡检一名、兵若干。7年后又在下门(后雅化为厦门)修建中左所所城,派中、左千户所进驻,统兵1204名。古今中外,总是兵不离民的,嘉禾屿既然有兵,也就少不了民。对于孤悬海中的嘉禾屿来说,如果要驻兵,便不能禁海,否则便是自行切断孤岛的物资供应线。但朱明王朝似乎不懂得这个基本常识,驻兵禁海的政策一执行便是百把年。于是,朱明王朝统治的前一百余年间,嘉禾屿就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不生不灭、应为难为的状况。
宋代曾经出现过6位进士的嘉禾屿,在厉行禁海的一百余年间,除了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叶普亮考中进士之外,再没有出现什么值得一提的人文现象。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虽然没有宣布废除禁海政策,但重新允许百姓在海岛居住,实际上宣告了朝廷禁海政策的失败。此后,经过二十余年的培育、积蓄,嘉禾屿终于迎来明代人文事业的复兴,明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7位进士,其中不乏朝野倚重、青史流芳的重臣名宦,池浴德是这批杰出人物的佼佼者。
池氏家族从明永乐年间进入嘉禾屿,八九代人扎根岛上,含辛茹苦,发愤图强,在明王朝卫所底层军吏的基础上,成长为嘉禾屿的望族,在历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岁月,去追寻池浴德家族艰难前行的身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6#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4: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  从长溪到厦门
                 
第一节  长溪小金村开基
关于厦门岛池姓的渊源,族人池显方记述道:“先世殷氏封西平渑池,以居为姓。后徙闽长溪小金村。”(注2)福安市《乔洋池氏族谱》和《小留池氏族谱》也有明确的记载。
厦门岛池姓尊池民即殷民为始祖。据传,商朝自成汤开国,经历了19世商王之后,第二十世商王盘庚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初叶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遂以殷商自称。殷商以殷为都城,又经历了12世,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帝辛即纣王亡国,被周朝取代。此后,殷商的后裔遂以殷为姓,流落各方。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时期,殷商的遗民中有一个名为殷民的辅佐周穆王有功,被封食邑于黾池(即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遂以池为姓。后迁居西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遂以西平为郡望。唐光启元年(885年),池涌源随王绪、王潮入闽,后定居南安县覆鼎山麓,生4子:孝、悌、忠、信(玑),后裔分迁长溪(今福安、霞浦一带)、福鼎、柘荣、连城、同安、南安、宁德,浙江平阳、台州、苍南、玉环、乐清、泰顺、瑞安、文成、永嘉、温州和江西广信等地。
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池涌源衍派的池玑(一名池信)迁居长溪(古县,县域在今福安市、霞浦县一带),为池姓长溪开基祖。关于池信(玑)肇基闽东亦有两说。一说池信(玑)避地长溪松城(今霞浦县松城街道),后移居龙溪(今福安市松罗乡后溪村),为“长溪四姓之首”。一说池信(玑)避地长溪松城龙溪而开基。所谓“两说”其实为一说,“避地长溪松城龙溪”之说其实是将先迁居长溪松城、后迁居长溪龙溪合并而言,只是在松城和龙溪之间漏了一个标点,导致后人产生另有一说的误会,并将龙溪误认为是松城所辖区域。
池信(玑)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其龙溪(后溪)开基应在壮年即闽永隆三年(941年)前后。传至第七世,为池洪、池深(或称大深)两兄弟。弟弟池深生二子池翘、池凤,为长溪支派第八世。池翘仍居龙溪(后溪),池凤迁居小金(今福安市罗江街道桥洋、小留一带),为小金村开基祖。以一世25至30年的惯例计算,池凤长溪小金村开基时间当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至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之间。
南宋末,小金村池姓有一长者梦见一金龙欲离开小金村,视为不祥之兆,与族人商量后,将小金村改名为小留村,寄托将金龙留下之寓意。故小金村、小留村实为一地,为池凤开基之村。坊间池姓谱系或传说间有将小金村、小留村视为两地,实属大谬。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小留村惨遭土匪傅贵卿屠村,族人为避匪患远走他乡,直至明中叶才有人迁回,后播衍为桥洋、小留、察阳、鹭江等支脉(注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7#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6:4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池姓入厦门第一人
池凤在长溪小金村开基,传至第八代,已是明王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大约在明永乐十七年(1394年)前后,族人池兆铭成为寓居厦门第一人。
厦门岛,唐代唐垂拱四年(688年)至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称为新城,唐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成为清源郡(后改称泉州府)南安县之下的嘉禾里,岛名也相应改称嘉禾屿(注4),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岛上设守御千户所,移永宁卫中千户所、左千户所进驻,故明代嘉禾屿又称中左所。
·明万历《泉州府志》中左所地图
清道光《厦门志》载:“池兆铭  其先长溪人。永乐间从征沙县寇,叙功授永宁卫中左所总旗,遂为厦门人。”(注5)。
查考历代编修的《沙县志》,明永乐年间并无“寇乱”、“暴动”的记载,单据《福建省志·大事记》所载,明永乐年间在沙县一带曾发生两起战事,一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闰五月,汀州发生刘胜、孙纣县民暴动,自号“太平将军”,攻打清流县;二是同年八月,尤溪银矿矿工陈添宝起义,烧毁银矿设施,杀死管矿官员,后转至清流一带活动。两次造反均被明朝廷派兵镇压(注6)。两次战事的主要发生地清流县、尤溪县当时均与沙县接壤,称为“沙县寇”亦说得过去。小留村池姓既然在明建文帝时期(1399—1402年)重新归入军户,永乐十五年(1417年)从军出征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关于池兆铭因军功进驻厦门岛之事,族人池显方亦有明确的记述:“(明)永乐间八世祖讳兆铭从征沙县寇叙功,奉旨升泉州永宁卫中左所,实授总旗。传至高祖讳宗宝公,娶本里郑氏,因家焉。”(注7)
综合以上记述:厦门的池姓奉殷民即池民为始祖,以西平为堂号。后迁居长溪小金村。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池兆铭从征沙县寇叙功晋升永宁卫中左所总旗,戍守中左所,成为池姓入中左所即厦门第一人(注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8#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6:14: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池兆铭军籍由来


明代著名文人、池姓族人池显方有诗称:“……西平汉来多侯职,文皇时复起尺籍……”(注9),说的是西平堂号的池姓汉代以来多有职位显达之人,但文皇时却又“复起尺籍”。文皇,即朱元璋的儿子建文皇帝。所谓“尺籍”,指古代用于记载军令、军功的一尺之板,用于指代军籍、军户。所谓“复起”,即重新恢复之意。为什么建文帝时期(1399—1402年)池兆铭会“复起尺籍”也就是恢复军户的身份呢?
事情必须从宋代说起。池显方在同一首诗中还有“一箭燕山穿铁戈,吾家旧有平辽伯”之句,诗句之后还有池显方自加的注释:“远祖邦辉平辽封平辽伯”(注10)。两句诗加上注释,意思十分清楚:池兆铭的远祖池邦辉因为平辽立下战功,被封为平辽伯。多部族谱将池邦辉平辽被封为平辽伯说成是汉代发生的事,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汉代尚未有辽国。辽国即五代时的契丹,公元947年才改称辽国。从池显方“一箭燕山穿铁戈”的诗句可以判定:平辽之战指的是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至景德元年(1004年)围绕收复北方燕云十六州与辽国展开长达25年的征战(注11)。池邦辉因平辽封为平辽伯,其军人身份是确定无疑的。池邦辉的主要活动时期应该是在池信(玑)开基长溪龙溪(后溪)之后、池凤开基小金村之前,故池显方称其为“远祖”。
元朝灭宋之后,统治地盘大大扩张,扩军成为必然之举。便将宋朝的军队收编为元朝所用,称为新附军,而且规定“尝为军者,定入尺籍伍符,不可更易”(注12)。元代尽管将宋军收编为新附军,但汉人在元军中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池邦辉平辽伯的爵位毫无疑问被剥夺,其后裔只能充当一般的军士。也就是说,池邦辉的后裔,只能世袭、维持军户的身份,不能更改。
明朝顶替元朝之后,基本上沿袭元朝的军户世袭的制度。明洪武三年(1370年)就开始进行全国人口大普查,将百姓按照军、民、匠等分籍造册,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始编造“黄册”,将各种户籍固定下来。建文四年(1402年),全国范围内的编造“黄册”的工作基本结束(注13)。小留村池姓家族的军户档案,应该就是这一阶段被发现的,所以其后人重新被归入军户的类别。这就是“文皇时复起尺籍”的含义。
明代承袭元代军籍制度,小留村池家重新成为军户之后,虽然元代居于“蒙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人之末的悲惨状况有所改善,但在明军中仍处于最底层的地位。










注释:
1.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24、80页。
2.        《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96页
3.        综合《乔洋池氏族谱》、《小留池氏族谱》。
4.        参见李启宇撰:《唐代漳州新城即古厦门岛新城考》,《福建史志》2014年第6期。
5.        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十二《列传上·列传二·武功》,鹭江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373页。
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大事记》,方志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56页。
7.        《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池显方著、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96页。
8.        据明人洪朝选所撰《明封文林郎遂昌县知县春台池公墓志铭》(载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化局主编,何丙仲编纂:《厦门碑志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84—487页),厦门 “池姓上世为光州固始人,宋进士以忠之后,永乐间自固始迁福安,曾祖宗宝自福安迁中左所”,录以备考。
9.        《送伯兄致夫北上》,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点校:《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75页。
10.        同上。
11.        多部池姓族谱称池邦辉为“汉代平辽伯”,有误。辽国始于五代末,汉代尚无辽的称呼。
12.        明宋濂等编著:《元史》卷九十八志第四十六《兵一》。
13.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月初版第19、48、49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9#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6:16:3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发愤图强



第一节  军户生涯


明代初期,军籍世袭制度对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
一制度包括武官世袭和军士世袭两个层面。武官世袭制可以说是朱元璋对于追随他打天下的武将的回报,军士即一般士兵世袭制则是保证兵源的重要措施。但武官世袭制很快就导致这一阶层的无能、贪婪和腐败,同时激化了武官阶层和军士阶层的矛盾。一般的军士在军队中处于最底层,处境十分可悲。按照朝廷的规定,军士每月可以支粮8斗,单身军士每月可以支粮6斗(注1)。斗为容量单位,明代1斗粮即1斗大米,相当于15.3斤(7.69千克)左右(注2),8斗粮相当于122.4斤(61.2千克)大米,维持一家(以3—5口人计)生计已经相当拮据,更何况这百来斤大米还常常遭到长官克扣。此外,许多武官抢夺属下军士的战功,强迫士兵缴纳月钱,平时视军士为家奴,充当贸易、耕田、家务的劳力(注3)。
池兆铭因为战功被晋升为永宁卫中左所总旗,彻底扭转了所在家族被压在军籍最底层的命运。
明代福建最高军事机构称为福建都指挥使司,最高军事长官为
都指挥使一员,品位为正二品;其次为都指挥同知二员、都指挥佥事四员,品位分别为从二品、正三品。府一级军事机构称为卫指挥使司,军事长官为指挥使一员,品位为正三品;其次为指挥同知二员、指挥佥事四员、镇抚二员,品位分别为从三品、正四品、从五品。卫之下设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千户所设正千户一员、品位为正五品,副千户二员,品位为从五品,千户所镇抚二员、品位为从六品。千户之下辖十员百户,品位为六品。百户之下辖二员总旗,没有品位。总旗之下辖伍员小旗,小旗之下辖十员兵士(注4)。
从明代军伍机构、官员设置可以看出,总旗就是管辖五十五个军士的低级军官,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排长,连品位都没有。但是,总旗没有品位只是因为明代武官品位只设到六品为止。实际上,总旗也是个不可小觑的武官。
明代的职官设九个品级,每个品级设正、从两级,从正一品到从
九品共有十八个品级,但武官中的最低品级只设到百户,为正六品。
按照惯例,百户之下还有镇抚、试百户,虽然也没有正式的品位,但
习惯上被视为从六品,百户之下的总旗则视为正七品。但从薪俸来看,
总旗每月薪俸为大米一石五斗,大致折大米230.7斤(115.35千克),
只有知县的五分之一。但这一石五斗的薪俸从来就没有给足。池兆铭
任职时还算不错,每月可领取实物大米七成,余下三成按每石大米折
大明宝钞十贯的标准发放大明宝钞(注5)。实际上,当时十贯大明宝
钞在市场上只值铜钱二三十文,池兆铭每月领取的薪俸只有一石五升
(80.75千克)大米,加上四贯五百文的大明宝钞,但池兆铭的家庭人
口长期处在2—4人之间,这微薄的收入已经足够他养家糊口了。
尽管已经有了一官半职,但池兆铭在中左所服役期间的日子还是过得有点差强人意。明中叶之前的中左所即嘉禾屿实在是乏善可陈。岛屿的西南部遍布奇岩乱石,无法耕种;岛屿的东北部虽然有较为平坦的台地,但大都是海积形成的盐碱地,且经常受到海潮冲击。岛上贫瘠的土地未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以及值得一提的土特产品;环绕四周的大海尽管有众多的鱼虾,却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渔场,渔民捕鱼近者到金门湾,远者则到台湾、浙江等地的渔场,但朝廷又下令禁海,“不许片板下海”。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开始甚至将鼓浪屿、大嶝、小嶝等岛屿的居民强迁到大陆(注6)。明代福建卫所大多实行屯田制,唯独中左所没有实行(注7)。由此可见明代初期物产贫乏且缺少人气的中左所生活是何等艰辛。因此,池兆铭没有在中左所安家,而是把家安在福安老家。
从中左所即嘉禾屿到福安小留村,如果走陆路的话,有1400余里路程,餐风宿露的辛劳,加上崇山峻岭间出没无常的劫匪,这段遥远的路途确实令人望而生畏。
所幸还有海上航道。从福安(宋淳祐五年即1245年从长溪县析置)二十九都小留村往东,不远处便是交溪下游最宽阔的河段赛江,乘坐溪船,沿着奔腾不息的赛江顺流而下50余里,便是闽东著名的三沙澳(三都澳)。出了三沙澳往南,大约250里(66海里)抵达福州,再往南约750里(201海里),便抵达中左所。
清道光《厦门志》对于中左所即厦门到三沙澳这段海上跋涉有详细的记载:“自厦门出大担门,北行至金门料罗,系同安县界。过围头、深沪、峻里至永宁,俱晋江县界。又过祥芝头至大坠,为泉州港口。经惠安县之獭窟至崇武……复经莆田县之湄洲至平海……其北即南日……莆田、福清交界。从内港行,经门扇后、草屿至海坛、宫仔前,有盐屿,即福清港内。过古屿门为长乐县界。复沿海行经东西洛至磁澳……再过为白犬,为关潼……乃福省半港处,入内即五虎门……由关潼一潮水至定海……复经大埕、黄岐至北茭[,为连江县界。再过罗湖、大金,抵三沙……”(注8)清道光《厦门志》所载这条航道是通往宁波、上海的,当年的池兆铭并不需要经过罗湖(今霞浦县加头村罗湖自然村)、大金(今霞浦县长春镇大京村),海船抵达北茭(今连江县苔菉镇北茭村)之后,顺着海岸线往西北行驶,就可以进入三沙湾,然后从赛江出海口溯流而上,抵达小留村。
但是,池兆铭奔走于福安老家和中左所的实际经历,远远比这条航道所揭示的复杂得多。明代在隆庆元年(1567年)之前厉行禁海,不许民间从事海上运输。池兆铭如果通过海路返乡,必须借助于官府的兵船。明代为了加强防海,在福建东南沿海设置卫指挥使司,每个卫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配备船只十艘,负责海上巡视。从厦门岛中左千户所北上,沿途有泉州府永宁卫的金门千户所、福全千户所、崇武千户所,兴化府平海卫下属千户所,福州府设在福清县海滨的镇东卫下属千户所以及福宁州福宁卫定海千户所等等,即便允许搭船,一程接一程的换船也是相当麻烦的。
池兆铭中左所总旗的职务连同中左所和福安小留村的艰苦跋涉,传给儿子池璋,又传给孙子池莹(注9)。正统年间(1436—1449年),池家在中左所服役已经传到池兆铭的第四代池宗宝。此时,为了稳定军心,朝廷允许军士携家属从军(注10)。就在这一时期,池宗宝娶嘉禾里郑氏为妻,从此在嘉禾里繁衍生息,经过几代传承,成为嘉禾里乃至同安县的望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主题

1568

帖子

44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9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8-5 16:2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池氏网 于 2020-8-5 16:22 编辑

第二节  积善发愤


明代的中左所,既是嘉禾屿的别称,又是嘉禾屿内一个社里(相当于自然村)的名称,特指中左千户所所署所在地。当时的嘉禾屿在行政区划方面是同安县下属的嘉禾里,嘉禾屿西南海滨右中左所所城,附城设福山社、附寨社、怀德社及和凤前后社,离所城较远的地区设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及二十四都。中左所的所署设在二十三都。
明代的二十三都地处嘉禾屿的中心地带,西南面是嘉禾屿的多石多山区域,不宜耕种,但地处出海口,因而为中左所所城所在地。东北面为嘉禾屿的海积台地,虽然有海潮威胁,土壤贫瘠,灌溉条件欠佳,但还是分布着不少田园坡地,成为嘉禾屿重要的粮菜供应基地。二十三都西部濒临筼筜港,有航道通往漳州及外海,还有鱼腥之便,筼筜港江鱼作为特产曾经风靡数百年。往东七八里地是钟宅湾(今称五缘湾)西部尽头,是传统的海盐产地,航道可以通往马巷厅、泉州府。二十三都范围不大,但境内竟然分布着三条桥溪、傅厝溪(或称顾厝溪、五厝溪)和吕厝溪等五条小溪(注11),虽然流量不大,但在人口稀少的当时,提供生活用水是绰绰有余的了。因为有粮菜鱼盐之利和用水之便,水陆交通相对方便,在地理环境相当恶劣的嘉禾屿堪称上上之地了,因而被永宁卫中左千户所选为所署驻地。
中左千户所
·嘉禾里二十三都二图中左所今貌
所署毗邻乌石浦、吕厝、埭头三个社,因为有中左千户所所署,驻地的社名便称为中左所,与相邻的三个社一起被划为二十三都二图。池宗宝的家就安在中左所。明末清初,中左所的地名被江头取代(注12)。即今台湾街一带。
池宗宝似乎不大适应中左所即嘉禾屿的环境,四十岁左右便去世了,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池旻。幸好有个坚贞仁慈的池郑氏,她依赖总旗遗属“半俸”的微薄收入,将池旻抚养成人,继承了嘉禾屿先祖池兆铭从刀口枪尖上拼搏得来的总旗一职。
或许是池郑氏的坚贞不渝感动了上苍。池郑氏86岁那年冬十二月,院子里的菊花出现双蕾并蒂的奇观,前来观赏的人都说是池郑氏的“晚芳之应”。此事经福建省两院(指藩院和臬院,藩院即福建省承宣布政使司,臬院即提刑按察使司)审核并上报礼部,下文为池郑氏树立节孝坊(注13)。

·岐山(魁星山)今景

旌表池郑氏的节孝坊就立在中左所所城之北岐山东侧,池郑氏节孝坊西侧大约五百步处,就是池宗宝的坟墓(注14)。可以想见,池郑氏的节孝坊的位置,应该是池郑氏的刻意安排,用以告慰池宗宝的在天之灵。岐山又称魁星山,清同治十年,兴泉永道道台潘骏章辟为道署花园,民国十六年(1927年)成为中山公园的景区。
可以告慰池宗宝的不仅仅是池郑氏的节孝坊,还有池郑氏对儿子池旻的言传身教。身处嘉禾屿这样的生活环境,又遭遇丈夫早逝的不幸,池郑氏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面对。纵然朝廷给予遗属的 “半俸”仅仅能勉强维持母子两人的温饱,池郑氏却经常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而且还有心思在仄逼狭小的庭院里种植菊花。池郑氏豁达乐施的性格,不仅传给儿子池旻,而且影响了厦门池姓的几代人。
厦门池姓从池兆铭开始,经历了四五代的单丁独传,到了池旻这一代,人丁突然兴旺起来。据池姓后人记载,池旻和他的妻子杨氏共生育了四个儿子(注15)。而且在池旻这一代,嘉禾屿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6世纪初,大航海时代的浪潮已经开始波及福建东南沿海的这座岛屿。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人的船队抵达广州。随后,西班牙、荷兰、英国先后抵达闽粤海域。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闽粤沿海的走私贸易相当盛行,外国商船甚至深入到厦门湾浯屿岛,与沿海商民进行交易。明朝廷被迫终止实行了二百余年的海禁政策,于隆庆元年(1567年)在海澄县月港(今龙海市海澄镇)设立洋市,“准贩东西洋(指今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史称“隆庆开海”(注16)。
海上贸易的繁荣给沿海百姓谋生带来许多新的机会。类似中左所这样的土地贫瘠、物产匮乏的海岛,从事海上贸易以及与其相关的工作已经成为岛民的新的职业。富者为船东、为货主,贫者为船工、为搬运,各得其所。海上风浪变幻莫测,危机四伏,而且这种生涯在“隆庆开海”之前是不被朝廷允许,因而是非法的,一旦被地方官员发现,就免不了遭受牢狱之苦。海上贸易尽管危险重重,却是滨海许多百姓的生计所在。地方典籍称:“就海波为阡陌,倚帆樯为耒耜。盖富家以财,贫人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故民乐轻生,鼓枻相续。亦既习惯,谓生涯无逾此耳。”(注17)池旻应该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改善了厦门池姓的经济状况。遗憾的是,池旻的寿命不长,在留下一笔资产后,正当壮年的池旻就与世长辞了。
明代的军户世袭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嫡长子这一房出现男丁乏人的状况,才可以从非嫡长子的支房中推选男丁继承。非嫡长子的支房虽然没有直接继承的资格,但仍属军户。这一做法可以保证军队的兵源,但却给军户中的非嫡长子支房带来很多麻烦。因为朝廷对于百姓户籍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一经入籍,除了充当生员和出家当僧人、道人之外,永世不得改变。即便在军中立功受赏,升为武官,除非升到兵部尚书的职级,否则还是不能脱离军户之籍(注18)。不能脱离军籍,也就不能从事屯田之外的其他职业。在耕作条件极差、连可屯之田也没有的中左所即嘉禾屿充当军户,处境就更为艰难。
据《小留池氏族谱》记载:池旻有四个儿子,长子池栋,次子池梁,三子池杨,四子池彬;《桥洋池氏族谱》则载道:池旻有两个儿子,老大池梁,老二池杨(注19)。池旻的孙子池显方提供的资料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池显方说,池旻有四个儿子,老三池杨,老四池彬(注20),这两家多有来往,关系相当密切。但在池显方提供的所有的史料中,均看不到池旻的长子和次子的有关记载。通览池杨和池彬的资料,可以确定两人均无官职,根据朝廷的政策,总旗这一军职应该是由老大或老二所继承的。但目前尚无资料可以说明池旻的长子和次子的行踪,厦门池姓后人中也没有发现有谁提及池旻的长子和次子,这成为厦门池姓家族史的一个谜团。
池旻的三子池杨这一房是厦门池姓中最出色的,但其本人的经历并不顺利。
池杨出生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据其孙池显方回忆:池杨的生母为杨氏。大概因为池旻在外地做生意,祖父是在太祖母的娘家杨宅出生的。临产之前夜,太祖母的卧室突现赤光闪耀,被视为嘉兆。池杨之名,就是因为发生在杨家的这段灵异之事而得(注21)。
尽管出生时征兆奇佳,但池杨年幼之时的日子并不好过。池杨十来岁时,父亲池旻就去世了。池旻虽然留下了一些资产,但根据明王朝关于军户的种种束缚,池旻是不能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因而这些资产也就不能得到正常的保护,这就给少数居心叵测的人提供了机会。
族人中有一个恶棍,想霸占池杨的资产,但年幼的池杨根本不懂得怎样去和他争夺,那个恶棍无从下手,竟然想出一个恶毒的主意:把池杨害死,池杨的家产就可以弄到手了。有一天,两人在路上相遇,那恶棍操起一根棍子,猛击池杨的头部。池杨的额头被打破,昏倒在地上。那恶棍还想再下手,幸好被路人阻拦。池杨醒过来之后不敢回家,躲到邻居家中包扎伤口。那恶棍还不罢休,声言非把池杨杀死不可。池杨无奈,被迫迁到豪士乡(今文灶一带)躲避。没多久,那恶棍因为作恶多端,引起族人公怒,告到县衙,将其关押到大牢之中,没多久死在监牢里,池杨这才逃离厄运(注22)。
度过一劫之后,年轻的池杨开始考虑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他知道,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首先必须改变自家军户的身份。
明初军户改籍,只有两个途径:一是接受度牒,出家充当僧道—这大概是因为朱元璋年轻时当过和尚,故对僧道加以特殊照顾;另一个途径是考中生员,即获得秀才以上的功名,这是从朝廷需要科举人才的角度来考虑的。池杨稍稍长大,就把所有的空余时间用在自学读书上。但因为精力所限,加上当时的嘉禾屿没有教育设施,教育条件极差,池杨屡次参加县学的课艺考试,都名落孙山。母亲池吕氏心疼这个儿子,多次劝他不要为了考取功名伤了身体。池杨虽然听从母亲的劝告,一心一意种田,私下里还做点生意,但内心的追求还是没有磨灭。即便在成家之后,也常常夜不能寐。他对屡屡妻子池吕氏说:我这辈子读书不成,当责成儿辈完成这一使命(注23)。
池杨私下里做的是什么生意,典籍上没有明说。但从他对自己儿子“素不辨斗斛鈞石”的评说可以略见端倪(注24)。“斗斛鈞石”均为古代粮食的计量单位,可见池家当时从事的经营活动与粮食有关。
明代的中左所即嘉禾屿是个比较特殊的岛屿。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至明成化六年(1470年)禁止沿海岛屿住人,但嘉禾屿因为驻有中左千户所,岛民得以免除被强行迁移的厄运。明代厉行禁海政策,但嘉禾屿因为驻有中左所且粮食无法自给,不得不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允许岛民从岛外运进粮食,使得嘉禾与产生了一批公开的和不公开的粮食运销商。池杨受到军户的限制,应该是个不公开的粮商。经历了幼年的不幸遭遇,池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审视。母亲池郑氏乐施豁达的性格再一次在池杨的身上得到体现。他更加虔诚地践行行善积德的家风。做生意固然需要盈利积蓄,但池杨并不专注于此。有的人处境困难,从池杨处赊了一些钱、物,后因故不能偿还,池杨从来不在意。周围的人提醒他去追债,池杨却说:那个人那么穷,我怎么可以去向他要钱呢?几年下来,有欠条的、没有欠条的外债累积达一千多两银子,得到池杨照顾的乡亲达数百人。说来奇怪,池杨越是这样豁达博施,生意做得越兴旺,加上池杨生命的最后几年赶上了隆庆开海的好时机,池家的家产比池杨的父亲在时增加了好几倍。
尽管家资丰厚,池杨从不盛气凌人。他性格洒脱,从不怒形于色。与亲友、乡邻聚会,总是笑脸相向,和蔼可亲。有一个人和池杨的女婿打官司,却跑到池杨家门前秽语谩骂。家人要出去还击,却被池杨阻止了。池杨吩咐把大门关上,说:这种恶行会有人去惩治的。我们要彰显我们的度量。在池杨早年的生涯中,类似这样遭到挑衅滋事的事还有不少,池杨都以忍让的态度一一化解,从不与人争执。池浴德联中举人进士之后,当年那些无理取闹的人纷纷上门负荆请罪,池杨却一笑置之。其实,此时的池杨倘若想要出口气是很容易的事。就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池浴德的同科进士鄷一相出任同安县知县。池杨若要算当年的旧账,只是一句话的事。但鄷一相在同安呆了三年,池杨从来没有一事请托。鄷一相每和人谈起池杨,总是称赞他望高德盛(注25)。池杨的孙子池显方称爷爷“笃学力仁,人称长者”(注26)。
池杨逝世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享年六十岁,封文林郎、遂昌县知县。葬于厦门城北阳台山。妻吕氏,封孺人。育有三男三女:长子浴日,次子浴德,三子浴沂;长女嫁户侯黄衮,次女嫁彭会张士廉,三女尚未出阁。
古人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注27)池杨虽然算不上圣贤一类的人物,但他身处逆境不自卑、遭受厄运思发愤的顽强意志和圣贤所作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正是池杨的发奋,开启了厦门池姓一段声名显赫、流传至今的历史。






注释:
1.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三《兵略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62页。
2.  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增订再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3.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初版第155页。
4.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
5.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食货六》。
6.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24页。
7.  (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871、872页。
8.  《防海略·(附)北洋海道考》,(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四,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13、114页。
9.  综合《乔洋池氏族谱》、《小留池氏族谱》。
10.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月初版第78页。
11. 参见李启宇著:《厦门史料考据》,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第二次印刷第230页。
12. 李启宇撰:《从中左所到江头街》,湖里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编:《湖里文史》第18辑第2-6页。
13. (明)池显方撰:《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6页。
14.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52、53页。
15. (明)池显方撰:《文学池仕卿偕配冯氏合葬墓志》, (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4页。
1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大事记》,方志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67页。
17. 《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0·乾隆海澄县志》卷十五《风土》第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581页。
18.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月初版第21、57页。
19. 综合《乔洋池氏族谱》、《小留池氏族谱》。
20. (明)池显方撰:《文学池仕卿偕配冯氏合葬志铭(代父)》,(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4页。
21. (明)池显方撰:《赠杨能玄》,(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57页。
22. (明)洪朝选撰:《明封文林郎遂昌县知县春台池公墓志铭》,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化局主编,何丙仲编纂:《厦门碑志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85页。
23. (明)池显方撰:《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6页。
24. 同上。
25. (明)洪朝选撰:《明封文林郎遂昌县知县春台池公墓志铭》,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化局主编,何丙仲编纂:《厦门碑志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85页
26. (明)池显方撰:《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6页。
27.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三《兵略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62页。
2.  吴慧著:《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增订再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3.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初版第155页。
4.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
5.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食货六》。
6.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24页。
7.  (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871、872页。
8.  《防海略·(附)北洋海道考》,(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卷四,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13、114页。
9.  综合《乔洋池氏族谱》、《小留池氏族谱》。
10.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月初版第78页。
11. 参见李启宇著:《厦门史料考据》,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第二次印刷第230页。
12. 李启宇撰:《从中左所到江头街》,湖里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编:《湖里文史》第18辑第2-6页。
13. (明)池显方撰:《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6页。
14. (清)周凯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52、53页。
15. (明)池显方撰:《文学池仕卿偕配冯氏合葬墓志》, (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4页。
1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大事记》,方志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67页。
17. 《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0·乾隆海澄县志》卷十五《风土》第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581页。
18. 于志嘉著:《明代军户世袭制度》,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七十六年四月初版第21、57页。
19. 综合《乔洋池氏族谱》、《小留池氏族谱》。
20. (明)池显方撰:《文学池仕卿偕配冯氏合葬志铭(代父)》,(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4页。
21. (明)池显方撰:《赠杨能玄》,(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57页。
22. (明)洪朝选撰:《明封文林郎遂昌县知县春台池公墓志铭》,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化局主编,何丙仲编纂:《厦门碑志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85页。
23. (明)池显方撰:《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6页。
24. 同上。
25. (明)洪朝选撰:《明封文林郎遂昌县知县春台池公墓志铭》,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化局主编,何丙仲编纂:《厦门碑志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485页
26. (明)池显方撰:《先奉常明洲府君行略》,(明)池显方撰、厦门市图书馆校注《晃岩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396页。
27.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5 21:25 , Processed in 0.1238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