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说说“池”姓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00:3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说“池”姓

作者:须黎明
时间:2021.10.08

“池”姓族源所出有数说;当始出自古时“池”诸侯国,以国名为氏;但也有称其姓当出自以“园池”之类地名为氏。

按“池”字之本义,是指池塘,亦指蓄留水的低洼地、湖泊或农田。

《说文》称:“池,陂也,从‘水’、‘也’声”;又称:“陂,一曰池也”。段玉裁注:“池”即“池沼”,《广雅》曰“沼,池也”,古“池”、“沼”二字可互训,“沼”有“停水”之义,停水之坡凹地曰“池”,故其字从“也”,“也”字本训女阴,故《诗》谓“水所出为泉、所聚为池(指水泉注留地即池)”也;其又释“陂”称:陂为坡,但亦指大泽,“积水,池也,湖,大陂也”,故陂指千顷池,而“湖”则训作“大陂,即‘大池’也”。

据此可知,古之“池”当亦泛指湖泊之类,并亦可指水田。《风俗通》称“陂者,言因下锺水以繁利万物也”;其所言即指“水田”或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沼泽地。据此,疑“池”氏当本出自古时执掌湖泊池塘类水利物产的世官族,其族以其官名“池”为氏。

《姓觿》引《姓考》称:“古有‘池侯’国,因氏(指‘池侯’后裔因以国名为氏)”;引《千家姓》称:“池”氏是为“西河族”。此中之“池侯”,或是古时“掌池”的官族,但也可能是封于“池”地为“侯”者者,则其之侯国似在西河。

而古之“西河”地,如果以后世所见的“郡”名看,似指晋陕一带黄河西岸地域;但如果从水名来看,则很可能是指长江支流巢湖下游的支流,其地有水称“西河”;此河亦或称“洲河”、“天河”,是“黄陂湖”通于长江的主要河流。

在这一“西河”地域,多见以“池”所称的河流以及地名等。

例如,这一带于合肥东北有“池河”,池河东北流迳石塘湖入淮,于入淮处为“池口”;而于安徽定远东濒临池河之地,有“池河镇”;而这一带紧靠长江南侧古设为“池州”,其州治即“贵池县”,而于贵池县西北五里,即“池口”,古于其地设有“池口驿”,后则形成“池口镇”。所以,《千家姓》所称“池”氏是为“西河族”,颇疑当是在安徽“池州”这一带。又,古于河南旧南阳地设有“池阳县”,而于陕西泾阳西北也设有“池阳县”。《姓氏寻源》称:陈留(故址在今河南开封)有“池”氏,秦丞相有池子华,陈留人。

至于有说“池”当是出自以地名为氏,则“池”氏与上述出于古“池侯国”说当也是解释得通的。《风俗通》称:“池”氏之出同于“城、郭、园、池”之类,是属“以居为氏”(指以居地名为氏);汉时有中牟令池瑗;又古有池仲鱼者,其任魏城门侯,城门失火,仲鱼烧死,故有谚语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谚语见于《太平广记》引《风俗通》所载,有说此语的本意,并非是指城门失火烧死了城下池中之鱼,而是烧死了其城的守门官“池仲鱼”,此“池仲鱼”者,即姓“池”氏)。

“池”氏史见人物:宋代治平二年进士有池鄂;宋端平进士有池光庭,任高州文学,福建长溪人;又宋世有池门聘,为嘉定县令,后升宜州同知,浙江平阳人。明成化年间有池浩,任广东香山知县,江苏徐州人。明正德年间有池麟,任巨鹿训导,山西汾州人。又明正德进士池门,河北涿鹿人;嘉靖进士池裕德,福建同安人。

先秦之世“池”姓似见于河南、安徽等地,但由于其姓之族的人口稀少,又无显赫人物见于世,故其人活动及迁移等不很清晰。而于宋明之世起,则见其姓分布更有南移迹象,后于皖苏浙闽、豫冀川晋等地为多见。今福建、广东、江浙是“池”姓最多见之地。

其他民族,满、蒙古、朝鲜、土家、苗、彝、侗、畲族等,也有“池”姓。

今“池”姓人口约三十四万,多见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北京、黑龙江、陕西、四川、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在当代是排于第二百五十一位左右的常见姓。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8 00:45 , Processed in 0.09769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