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5733|回复: 0

[史料] 肇庆高要人必须知道的家族源流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1
发表于 2020-11-19 14: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民国《高要县志》及能收集到的族谱记载,肇庆居民姓氏源流,最早追溯到晚唐。各姓落籍的先祖主要来自三方面: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到端州担任官职而定居;因避战乱或天灾等而迁居于此。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迁居入住人数不断增加,姓氏随之复杂化。


高要的历史沿革


高要,因境内羚羊峡有居高扼要之势而取名“高要”。

高要设县置政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西汉时期,高要县隶属苍梧郡;

三国时期,地属吴国;

黄武五年(226年)又隶广州苍梧郡;

南朝宋元嘉中(424~453年)改隶南海郡。

梁天监六年(507年)置高要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高要郡置端州,后改信安郡,仍治高要县。

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高要县或属高要郡,或隶端州及肇庆府等,几经更替,然一直以端州(即今肇庆)为治所。

辛亥革命后,高要县初属粤海道,后隶西区善后公署、西区绥靖委员公署、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要隶属关系时有变化。1949 年10 月,高要属西江专区。

1952年12月,撤销西江专区,改属粤中行政区。

1956年1月,改属高要专区。

1958年12月,隶江门专区。

1961年,属肇庆专区。

1970年,属肇庆地区。

1988年,属肇庆市(地级)管辖,高要将县城迁到西江南岸。

1993年9月28日,撤县建市,改称高要市(县级),由广东省直辖,委托肇庆市代管。
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调整肇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县级高要市,设立肇庆市高要区。


        高要和端州在历史上同属高要县,高要与端州两地发展长期互为一体、水乳交融,高要政府驻地曾长期设在现时的端州城区,后搬迁到高要南岸街道,独特的历史沿革使高要、端州、鼎湖三地居民群众形成了高度统一的文化认同和普遍的社会归属感。


肇庆街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同一姓氏聚居在同一街巷同一自然村现象十分普遍,有些街巷、村庄也以姓氏命名,如关家巷、曾家巷、余家巷等。古代外籍人落籍,初迁入是一个人或家庭单元,后分支为房,逐渐发展为有若干家庭组成的家族。在同一宗族组成的村落中,村民习惯以姓氏命巷名,如郭巷、程巷、罗巷等。

        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姓氏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城乡居民同一姓氏聚居在同一街巷现象逐渐消失。随着商品楼和住宅小区的兴起,同一栋楼房或同一单位宿舍,或住宅小区,都居住着不同姓氏居民。

        至1998年4月止,全区姓氏有580个。以梁姓最多,共3.15万人。其次是陈、李、黄、张,都在1万人以上,陈姓2.54万人,李姓2.03万人,黄姓1.84万人,张姓1.03万人。排在前10名姓氏还有何姓8633人,黎姓7787人,林姓7719人,邓姓7511人,刘姓7268人。

        人数在千位数姓氏有赵(6246人)、吴(5935人)、伍(5739人)、罗(5534人)、
钟(5389人)、莫(4959人)、谢(4922人)、杨(4760人)、彭(4487人)、
苏(4460人)、周(4290人)、王(4251人)、冯(4082人)、朱(3796人)、
谭(3416人)、程(3300人)、廖(3240人)、叶(3207人)、陆(3173人)、
杜(3089人)、曾(2726人)、欧(2676人,含欧阳复姓)、郑(2324人)、
蔡(2185人)、冼(2173人)、麦(2163人)、卢(2098人)、邹(2067人)、
郭(2029人)、余(2017人)、覃(2014人)、胡(1916人)、潘(1853人)、
温(1813人)、唐(1793人)、孔(1683人)、徐(1681人)、伦(1466人)、
龙(1466人)、夏(1340人)、赖(1328人)、江(1292人)、姚(1254人)、
许(1218人)、严(1209人)、邱(1182人)、区(1129人)、马(1114人)。

        人数排名前一百名姓氏,除上述所列之外,还有
俞(971人)、范(859人)、高(859人)、吕(846人)、关(823人)、甘(748人)、
岑(719人)、肖(701人)、董(686人)、戴(672人)、翟(666人)、石(662人)、
袁(636人)、容(589人)、孙(586人)、宋(586人)、蒙(542人)、蓝(532人)、
邝(522人)、沈(486人)、聂(484人)、陶(451人)、傅(441人)、阮(439人)、
文(427人)、曹(426人)、练(426人)、焦(422人)、白(400人)、侯(395人)、
崔(386人)、蒋(379人)、雷(364人)、方(361人)、邵(358人)、简(340人)、
汤(340人)、植(328人)、卫(303人)、钱(288人)、金(273人)、韩(268人)。

        人数在百位数姓氏(从268人~103人)有
顾、翁、霍、骆、韦、丁、熊、魏、申、凌、康、符、卓、田、盘、易、古、洪、毛、成、辛、丘、
任、付、巫、尹、龚、梅、左、邬、于、全、祝、颜、裴、詹、薛、游、谈、鲁、万、庄、乔、利、
秦、姜、候、安、殷、慕、招、国、芦。

        人数在10位数姓氏(从97人~10人)有
柯、宁、饶、甄、贾、宾、刁、劳、涂、庞、巢、汪、施、童、史、洗、纪、萧、倪、孟、褚、贺、
向、官、戚、仇、樊、佘、武、扬、段、管、葛、柳、缪、宗、艾、章、房、哈、连、盛、包、舒、
常、单、阙、齐、冉、邢、郝、沙、牛、阳、鲍、兰、卜、敖、喻、乡、神、车、司、代、封、娄、
贝、卞、尤、耿、湛、阎、费、曲、路、项、毕、穆、沓、习、闫、华、屈、满、寥、吉、潭、岳、
褥、和、明、乐、桂、庾、幸、瘳、茹、疗、季、、应、闲、胥、蕉、谷、粟、柴、薛、时、窦、
帅、解、布、牟、席、丛、奚、密、云、揭、赫、老、谌、晏、尚、滕、景。

        人数为9个以下有
米、农、荣、宣、冷、陀、昌、蒲、柒(各9人); 
辜、邰、姬、靳(各8人);
南、平、矫、敬、巴、宛、桑、源、伊、元、小、闵、苟、榻(各7人);
萨、鄢、商、琚、宫、瞿、零、泰、由、苗、党、郎、燕、鞠、昊(各6人);
查、薄、鲜、荆、五、苑、丰、隋、禹、匡、虞(各5人);
闻、续、浦、战、占、羽、铙、刑、保、蔺、祁、阚、门、储、淡、裘、宠、檀、阿、野、箫、凤、荀、皮、承、采、腾、壬(各4人);
麻、勾、支、广、土、臧、初、冀、蒯、旷、暨、宿、资、钏、勒、师、玉、葵、栗、母、厦、隆、伏、寇、谯、八、原、盆、漆、修、诸(各3人);
沉、仲、於、斐、显、带、羊、磨、皇、刀、逄、除、偏、惠、操、誉、偷、子、哑、栾、郁、井、郜、花、巧、剑、晁、褐、东、远、危、预、祷、英、归、欢、豆、半、户、茅、靖、攸、幺、表、警、干、雪、迟、班、楚、圈、先、列、贵(各2人);
税、稳、桃、鹿、言、教、轩、侬、竺、鸥、昕、凉、员、樵、焉、嵇、秀、蔚、浓、浩、香、贲、铭、巩、漂、迅、曷、静、秘、红、淦、经、袭、港、葆、蚁、禾、芮、堙、豪、阵、虢、纶、虎、位、诜、风、伟、岩、僬、飞、梓、已、仵、仉、蹇、逯、谬、贡、栋、民、铁、韶、工、佃、地、趟、皱、德、莲、种、芩、志、理、台、他、征、打、过、雍、从、慈、辞、传、新、来、市、侍、孝、月、越、院、可、摹、慎、开、君、供、阋、朝、超、庚、格、梦、三、赛、宇、苍、盖、汝、才、辅、有、蓉、扶、佛、闭、赢、莹、权、巍、继、银、威、伧、柏、卿、客、佐、都、强、羌、枪(各1人)。

        姓氏中有不少是较为罕见的,如工、三、已、先、飞、打、他、位、市等。此外,还有司徒、欧阳、慕容、刘付等复姓。

        20世纪后期,姓氏构成变化较频繁,1998年12月31日统计,区内,梁姓3.17万人,陈姓2.57万人,李姓2.06万人,黄姓1.86万人,张姓1.04万人。排名前10名姓氏,除梁、陈、李、黄、张五姓之外,还有何姓8712人,黎姓7835人,林姓7826人,邓姓7587人,刘姓7390人。与1998年4月资料相比,部分姓氏人数有增减,一些罕见姓氏如民、志、他、市、可、都、才、征已消失;另增加一些罕见姓氏如雒、仪、秘、蜻、观、戎、都、印、剪等。

        至2000年12月28日,端州区姓氏人数仍以梁氏为最,共有3.09万人。其次是,陈姓2.51万人,李姓2.01万人,黄姓1.82万人,张姓1.02万人,何姓8576人,黎姓7640人,林姓7601人,邓姓7411人,刘姓7219人。




【附: 据1993年调查统计,散居在高要内的人口姓氏有232个,万人以上的大姓有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等16姓,五千人以上的有夏、陆、廖、罗、谭、冯、朱、区、麦、刘、叶、赖、周、谢、杜等15姓。

        各姓氏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如下:

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夏、陆、廖、罗、谭、冯、朱、欧、麦、刘、叶、赖、周、谢、杜、蔡、杨、容、孔、卢、焦、温、姚、曾、余、王、宋、严、甘、吕、翟、胡、唐、龙、江、邹、程、戴、慕容、伦、许、彭、潘、文、符、徐、蓝、覃、郭、禤、岑、聂、范、欧、翁、韩、孙、白、萧、郑、申、邱、蒙、骆、高、熊、诸、邝、汤、钱、阮、董、鲁、肖、宾、成、毛、金、子、龚、练、邬、关、雷、曹、项、全、袁、霍、习、马、石、涂、蒋、仲、宗、凌、邵、秦、祝、裘、巢、庞、方、尹、艾、任、卫、利、丁、沈、包、薛、贺、俞、简、植、车、中、安、康、纪、古、侯、密、韦、魏、陶、姜、卓、仇、路、颜、崔、乐、帅、童、带、供、孟、尚、傅、陀、于、游、巫、洪、泽、梅、甄、施、盘、瞿、芙、招、贤、庄、日、劳、易、盛、宁、官、万、佘、欧阳、戚、业、辛、家、艺、宫、尤、贾、、侬、封、柳、满、米、超、项、幕、樊、华、佐、蕉、蒲、炎、阙、詹、武、云、栋、磨、裴、朗、琴、毕、梦、田、谈、冀、闲、霞、墨、勿、逢、旁、桃、雁、付、粟、房、季、呈、司徒。】




大家族的来源


宋代落籍姓氏

        白沙孔氏入粤始祖为唐末散骑常侍孔昌弼。其六世孙孔安愈执教端州,居温贯荔枝(今属高要莲塘)村。孔安愈四世孙孔仲升,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迁城西龙潭都白沙村(今西郊白沙孔村),为该村孔氏始祖。

        擢桂坊何氏、塘岗李氏、前村吴氏、渡头梁氏、明直里梁氏、大龙梁氏、下瑶严氏、桂林程氏、河旁覃氏、岩前刘氏、上瑶黎氏、崧台谢氏、城西景星坊伍氏、芝兰街冼氏等,其先祖分别由江西、河南、广西、南雄、南海等地迁入。据《端砚民俗考》(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下同)载,宋代落籍黄冈还有泰宁坊梁氏、宾日坊杨氏,白石村惠福坊罗氏、应日坊程氏、东禺坊梁氏。

元代落籍姓氏黄冈村头梁氏、睦岗赵氏、东岗赵氏、城北岗尾程氏、崧台黎氏等,分别由南雄珠玑巷、南海等地迁入。


明代落籍姓氏

        棠下何氏、外坑李氏、迎祥路李氏、五经里李氏、岩前头社梁氏、岩前七社梁氏、厚岗梁氏、上黄岗黎氏、白沙容氏、草场容氏、五经里程氏、清宁坊罗氏、东禺罗氏、沙堆龙氏、棠下程氏、上黄岗隔布杜氏、芹田林氏、上瑶孙氏、西门后街陈氏、前村陶氏、大岗头邹氏、外坑邹氏、白沙鲁氏、水松根郑氏、上黄岗卫氏、福建巷莫氏、大柑园苏氏、前村苏氏、隔塘苏氏、沙湖苏氏、下瑶黎氏、棠下赵氏、东岗赵氏、蓝塘周氏、东岗周氏、蕉园宋氏等,其先祖分别由福建、南雄珠玑巷、南海、新会、高要、翁源、南乐等地迁入。据《端砚民俗考》载,明代落籍黄冈还有白石村应日坊郭氏,惠福坊蔡氏和罗氏,文星坊李氏,大德坊梁氏,宾日坊林氏等。


清代落籍姓氏

        五经里何氏、城北景星坊何氏、城西庆云社何氏、草场路李氏、忠勇路梁氏、城中路梁氏、沙街梁氏、豪居路梁氏、上瑶梁氏、高墩梁氏、草场路陆氏、高墩刘氏、塔脚上堡刘氏、麒麟街谢氏、忠勇路谢氏、祝家路罗氏、清泰里彭氏、福绣坊杜氏、城北林氏、城中路陈氏、麒麟街陈氏、明直里姚氏、蟹栏街黄氏、忠勇路苏氏、长砦周氏、大厅西余氏、沙街吕氏、森村吕氏、永厚社邱氏、草场路武氏、东岗范氏、大菜园范氏、草场路胡氏、忠勇路胡氏、城北忠节社马氏、五经里唐氏、南溪路袁氏、塔脚张氏、云路程氏、小湘拦龙程氏、五经里冯氏、北门曾氏、禹门坊曾氏、福肇社汤氏、福肇社乔氏、仕贤邓氏、城北邓氏、清宁坊邓氏、孖木棉邓氏、西门龙氏、东岗钟氏、塔脚谢氏、黄冈墟程氏、睦岗塘尾程氏、禹门坊戴氏、关家巷关氏、城西王氏、小湘邬氏、近圣里刘氏、石嘴街黎氏、西门黎氏、小湘温氏、城西龚氏等,分别由福建、江西、浙江余杭、山西太原、山东掖县、湖北襄阳、韶关、南雄珠玑巷、清远、潮州、东莞、开平、高明、鹤山、顺德、花县、高要、三水、从化、新会、昆山、宛平等地迁入。清代,落籍黄冈还有东禺坊陈氏、应日坊程氏、宾日坊朱氏和区氏等。


超万人口的大姓氏


        时至今日,肇庆高要各地和各姓氏的人口数量都发生了变化。但总体来说,超万人以上的姓氏主要有以下16个。


1.梁姓源流


高要约有46590人,10900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30多个管理区,220多条自然村。

河台镇都权梁姓,始祖梁志闾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1947年,下同)传二十三世,现有2049人,468户。

乐城镇伍村梁姓,一族是惠州客籍,于清朝时迁入。另一族梁恭致于明正德间(1506~1521年)从城北朝天坊迁来。有南方、北方两祠,北方系裔孙梁登攀和梁崑圃同迁布浮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伍村有1908人,477户;布浮有498人,102户。

禄步外坑梁姓,先祖由广州迁居顺德,明嘉靖间(1522~1566年)梁仕进再迁来外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有610人,142户。塘婆坑是其分支。

小湘镇爱村梁姓,始祖梁观育由渡头分居城东火攻营迎恩坊,于明嘉靖间再迁大湘茶湾丹山,后迁爱村。现有人口约397人,113户。

大湾镇高第村梁姓,有两族源流不同,一族始祖梁麒,于明初由涌坑水边迁来,另一族始祖梁进(何处何时迁不详)。

白象山、新围、都棠村梁姓均由渡头迁来。

新桥镇广塘村梁姓,南宋时梁元福由南雄珠玑巷迁广州纪纲街,至明景泰间(1450~1456年)梁义因在肇庆做官而落籍于广塘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有人口约593人,139户。

湾边村梁姓,始祖梁秦是平江路昆山州人,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在文昌县做官,后入籍湾边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960多人,328户。其后裔分布于珠江、播平、文塱等村落。

白土镇雅瑶梁姓,始祖梁国泰由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五世,现在约有1224人,427户,其分支散布于罗勒、南岗、茅山、大企等村。

九山管理区梁姓,始祖梁善卿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从乐堂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1800人,560多户,石脚村是其分支。

白诸镇石霞村梁姓,始祖梁仁杰,南雄人,元时以文学举为高要县丞,因乱解官隐于龙湾,后迁石霞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1410人,300户。云浮鹏石村是其分支。

禄步乐洞村梁姓,始祖为梁有章(何时何处迁不详)。现在约有362人,82户。

白土村梁姓,于明初迁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824人,150户。

白土镇思福后岗坑梁姓,始祖梁元垣生子五人,长子梁肖雄居后岗坑,次子梁长庆迁居腰岗,三子梁梓凤迁居平布,四子梁世裔迁居下灶,五子梁正启迁居大坑。

新桥镇牛渡头梁姓,始祖梁品德,南海人,明朝时曾任高要新桥营千总,遂落籍于牛渡头村。至民国36年传十七世,分支小洞山,大端村。

大湾镇孝友梁姓,始祖梁万元于明时因避兵乱徙居孝友。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280多人,58户。

金渡镇水边梁姓,先祖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城西石桥头,明时梁肖氏再迁入水边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112人,50多户。

白诸镇河洞梁姓,始祖梁洁真于明时从新兴县天堂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四世,现在约有310多人,80多户。

禄步镇绿水梁姓,始祖嵩旭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540多人,约110多户。

河台镇罗仁梁姓,始祖梁德庆于明万历年间从德庆文定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247人,81户。

活道镇洚上村梁姓,先祖来自南雄珠玑巷,明嘉靖间(1522~1566年)梁储迁来洚上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洞心村是其分支。

南岸梁姓,始祖梁天申于明景泰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下南岸,至民国36年传十七世。

白诸镇梁屋梁姓,始祖梁万仓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200多人,54户。明嘉靖间梁静垣自梁屋分居到后岗坑为始祖。

金利镇茅湾村梁姓,始祖梁常清从南海岗头迁来,生四子,长子梁大龄世居茅湾,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455人,140多户,次子梁大苞迁居蚬岗富佛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580多人,173户。四世孙梁廷辅又析居于山居村,第三子梁大本迁居显学岗。

新桥镇银江梁姓,所属分道悦系、横江系、严村系、稳裕系、大波路系、蓝田系、凤多系、莲塘系、新庄系、荔枝系、坳头系、金山系、大山系、下坡系、山口系、上瑶系、高墩系、庙前系。始祖梁载由河南迁江西,后在南雄做官便寄寓在南雄。元初,梁载之子梁崧任四会县尹,后定居于高要银江为始祖。梁崧之子梁荣任肇庆路录事,生子郭材、郭全、佳观。梁郭材迁道悦村为始祖,后裔分支到白诸的稳裕、凤多,新桥的蓝田村等。次子梁郭全迁居莲塘为始祖,其分支散布于荔枝、坳边、大山下村,新桥的金山,白诸的下坡村、山口村、坳边、严村、下坡、城北上瑶、城东豪居里、高墩里等地。第三子梁佳观迁居新桥的庙前村为始祖。

金利镇古坝村梁姓,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明朝初期梁凤来迁来古坎的山塘坊为始祖。

要古梁姓,其祖先由大松迳迁于古坝再迁斗溪,明朝初期梁世基卜居要古村为始祖,现在约有365人,147户。


2.陈姓源流


高要约有41945人,9385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31个管理区,210多条自然村。

金利镇七甲村陈姓,远祖陈龙望原居南雄珠玑巷,于宋开禧间(1205~1207年)陈士矩迁入七甲村为始祖,其后代分为六房,传至七世,第六房迁去新会潮连,五房至民国36年历传二十五世,分支到沐梓里、中心江、六甲村、迎津里及高明县苏村等地。

古坝东村陈姓,始祖陈肇基于宋咸淳间(1265~1274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八世,现在约有250人,71户。明初陈季远居西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313人,109户。明初陈胜章迁居茅岗村,一支迁荷禄新村,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陈汝育迁活道镇大迳村,分支松根嘴等村落。

白诸镇布院陈姓,宋朝陈伯荣原居南雄珠玑巷,咸淳六年(1270年)因胡妃事变徙于县西南思辨老村,其七孙陈子善于明初居布院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1244人,260多户。分支散布大辂头、察步、马安、同攸岗、中岗、雅瑶、清珠岗、长塘、珠岗新村等村落。

金利镇长坑陈姓,始祖陈绍宗于咸淳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144人,40户。明时陈耀宗迁居蟠龙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人口210人,52户。

新桥镇金库村陈姓,始祖陈述祖于明洪武间(1368~1398年)从城厢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690多人,约有287户。其分支明代有鹧鸪坑系、好坑系、麦坑系、松嘴罗沁系、柑园系、湾头系、稳裕系,清代有首领系、松坑系、下塱系、塱尾系、大湖塘系。

白土镇龙岗陈姓,始祖陈其蕴于明洪武间从县东南之宋隆水(村名不详)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九世。现在约有194人,约58户。陈嘴陈姓,其先人原居宋隆水,明时陈乔玉迁来陈嘴为始祖。

大辂头陈姓,始祖陈瑞是白诸布院族陈子善的长子,从布院迁来大辂头后生二子,长子陈宗儒是明永乐举人,生四子,长子陈耀先居大辂头,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1143人,约有351户。第二子陈烈先迁莲塘察步村,第三子陈茂先迁白土马安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有人口约1051人,约198户。马安另有一支始祖叫陈宅庆于明永乐间从大辂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

中岗陈姓,始祖陈德先是陈宗儒第四子,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

雅瑶陈姓,始祖陈宅富于明时从大辂头迁来。

清珠岗陈姓,始祖陈重光于明时从大辂头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103人,41户。

长塘陈姓,始祖陈思诚于明末从大辂头迁来。

大湾镇棠孔陈姓,始祖陈大衡于明初由城西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66人,11户。

村头陈姓,据其家谱序讲是出自江州义门之族,其后代陈魁由闽迁粤,其子孙居肇罗之间,明正统中(1436~1449年),陈贵也由东邑迁新江凤多村,再迁大湾村头为始祖,生子陈晃、陈记,分两房,二房第三世陈安和第六世秀馨先后迁居金桂村,至今有410多人,约111户。

上围陈姓,始祖陈汉容于清康熙间从出头村迁来。

金利镇悟岭陈姓,始祖陈积敏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438人,72户。

蚬岗镇范塘陈姓,始祖陈国球于明永乐间(1403~1424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190人,约62户。

金利镇的山斗陈姓,始祖陈三兴于明时从范塘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262人,107户。

金利蟠龙北陈姓,始祖陈意胜于清乾隆间(1736~1795年)从范塘迁来。现在约有210人,52户。

白诸镇湾头陈姓,始祖陈寅阶于明永乐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与新桥金库分支不同族),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623人,144户。

蚬岗镇芙罗陈姓,始祖陈宗恒于明时从城东高墩里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447人,119户。

回龙镇槎岗陈姓,始祖陈恭道于明时从新兴县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0人,2户。

金渡镇水边陈姓,始祖陈时泰于明时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约有人口50人,现在约有187人,约50户。清乾隆间陈有恒迁到白土马安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一世,现在约有1051人,198户。

大坑陈姓,始祖陈元宪于明时从山头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四世,现在约有338人,约102户。

腰岗陈姓,始祖陈重才,东安县人,于明中叶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37人,约10户。

榄塘陈姓,始祖陈德扬于明季(何处迁不详)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390人,111户。

笋围镇孔湾陈姓,始祖陈明吉于明末从西宁县(今名郁南县)连滩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三世,现在约有377人,94户。

乐城镇领村陈姓,始祖陈继厚于明末时从河台镇廊源村迁来,现在约有166人,42户。

活道吉田陈姓,先祖是云浮洞心村人,明末陈高洪迁来吉田塱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

白诸镇白石陈姓,始祖云浮人,于明崇祯间(1628~1644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七世,现在约有175人,54户。

上世村陈姓,始祖陈万秋,云浮县城人,于明崇祯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三世,现在约有180多人,42户。

水南镇西牛陈姓,先祖是永安县官仁塘村客籍,清雍正六年(1728年)有陈志亮和陈志光兄弟同迁水南,陈志亮居西牛,陈志光居槟榔岗,各为其始祖,传了四世至永海咸丰四年(1854年)又分支罗河、乌石洞等地。至民国36年已历传十世,现在西牛约有190人,22户,槟榔岗有160人,39户。


3. 李姓源流


高要约有39288人,9209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25个管理区,200多条自然村。

蚬岗镇富佛村李姓,宋淳祐间(1241~1252年),李弥昌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富佛为始祖,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三世,现在约有1664人,412户。

新桥镇银江村李姓,始祖李开保,南雄珠玑巷人,于宋淳祐间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17户。

蚬岗陈村李姓,宋时李万全本居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于淳祐间始迁陈村为其始祖,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600多人,219户。

南岸李姓,始祖李粤由宋淳祐年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九世。

蚬岗镇芙罗村李姓,先祖河南人,李业于元初迁来芙罗为其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六世,现在约有660人,176户。杜村李姓是由芙罗分来。明洪武间李忠厚由芙罗迁居古耶村。

蛟塘李姓始祖李清由芙罗迁回龙镇大塘村,明成化间(1465~1487年)再迁蛟塘,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七世,现在约有95人,14户。

回龙镇澄湖村李姓,始祖李聪父于明万历年间从芙罗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180人,41户。

回龙镇澄湖福庆里李姓,始祖李余盛于元时从高明县歌乐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至今有120人,20户。其分支分布到竹围、良村、横江村。

金利镇亲珠岗李姓,始祖李明德于明洪武间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435人,163户。分支到长岗、凤形岗、倚领、显学岗等村落。

禄步镇外坑村李姓,始祖李邦正于明初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6人,3户。

金渡镇腰岗村李姓,先祖南雄珠玑巷人。明初李元基自南雄迁来腰岗为其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150人,410户。

白土镇围边村李姓,始祖李葵芳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三世,现在约有272人,63户。

笋围镇塱口村李姓,始祖一名李登万,一名李祥明,于明初由肇庆府城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世,现在约有270多人,450户。

金渡镇榄塘村李姓,明初李显卢由南雄珠玑巷迁来为其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有320人,95户。

新桥镇塘基头李姓,始祖李灿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40人,50户,其分支散布到活道的洚上村、禾地咀,大湾镇古西围,新桥的冲坑、隔塘,白诸的上洞村、柑园,活道的塱尾等村。大湾镇小塘村李姓,先祖是新会人,明时李继长迁来小塘为其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265人,72户。

金渡镇黄坑村李姓,始祖李玉森于明朝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八世,现在约有270人,88户。

活道镇横石村李姓,始祖李石隐于明时自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八世。

禄步镇桐槎村李姓,始祖李信人于明时由蚬岗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360人,76户。

双马村李姓,始祖李蕊秀是惠州客籍,于清顺治间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六世,现在约有203人,37户。

河台镇龙城村李姓,始祖(名不详)是广宁客籍,于清顺治间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五世,现在约有300人,53户。

活道镇鸭迳村李姓,始祖李槐益是云浮路益村人,于清康熙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一世。

蛟塘李姓(与芙罗李姓蛟塘系不同族),其先祖居高明六堂村,清乾隆间有名发寿者始迁蛟塘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水口村和塱下村是其分支。

金渡李姓,始祖(名不详)于清乾隆间由蚬岗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一世,现在约有105人,14户。

乐城镇思可村李姓,始迁者(不详)于清同治间(1862~1874年)从城西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五世,现在约有247人,67户。


4.黄姓源流


高要约有28686人,6838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10多个管理区。

金利镇金溪三甲黄姓,先祖是江南人。唐大中五年(851年),进士黄惟坚因避黄巢之乱南迁岭南,卜居高要县金利的茅岗村,后徒三甲金湾里为始祖,生子天字、天锡、天祐、天申,析为四房后繁衍分支各地。本族至民国36年已传三十世,现在三甲约有636人,181户。墨岗一系于宋初从三甲迁来,至民国36年传三十世,现在约有783人,326户。分支到官棠村、江美村、敦涌村、槎岗。明万历间黄善从墨岗迁到回龙松塘村塘口坊为始祖。明初黄瑛从三甲迁来松塘中心里,黄惠纲从三甲迁来松塘荣华里,现在松塘村约有1197人,309户。明万历间黄开祥从三甲迁到金渡大坑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1247人,468户。腰岗村是其分支。

金利镇四甲黄姓,宋大学士黄元宝世居南雄珠玑巷,咸淳九年(1273年)避乱南迁,辗转来至高要县,卜居金利四甲之铁里,为其始祖,其后裔渐散布各处,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八世,现在四甲约有800多人,273户。黄尹力由四甲迁居一甲为始祖,现在约有855人,270户。元朝时黄金子由一甲迁居黄岗村,又由黄岗分支派到金利镇的茅岗村和广利镇的龙塘上坊。黄朝卿由一甲迁来六甲,现在约有185人,65户。明崇祯间黄庚有由四甲迁来回龙镇的松塘村,现在约有人口1197人,309户。黄国发于清初分迁新塘村,再分迁旺洞村,从四甲分支来的还有六甲、荔村、桂溪、塘口、朝北、河江、甲界等村。

金利镇五甲黄姓,宋孝宗时曾任知靖州事的黄思廉,后居南雄珠玑巷,因避乱南下,卜居高要县东南金利的五甲之云津里,遂为始祖。其四世孙黄观立于元时迁来二甲儒家古里,观立之子善敬又分迁到竹洞旧村。其十一世孙黄志俭迁六甲,(六甲有黄姓两族)。从五甲分支去的还有横槎三巷、显学岗、南村等村落。至民国36年已历传三十世,现在约有340人,98户。

金利镇军屯村黄姓,先祖于宋咸淳间始迁军屯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五世,现在约有152人,61户。大湾镇村头黄姓,先祖原居大湾旧村,明初黄所通迁居村头,至民国36年传二十六世,现在约有605人,151户。

莲塘镇稔岗黄姓,先祖居县南神符山下,于明嘉靖间黄二始迁稔岗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800人,197户。茅山系、坳头系与其同宗。大湾镇外迳村黄姓,先祖为新会县人,明时黄朝璋于嘉靖间迁来外迳村为始祖。再分支到孝友村,现在孝友约有190人,48户。

白土镇东岸黄姓,始祖黄秉权于明嘉靖间由金利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500人,172户。

禄步镇桐槎村黄姓,始祖黄思宝于明万历间从顺德县龙山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290人。

白诸镇上洞村黄姓,始祖黄板奇于明天启间(1621~1627年)由新桥的坑塘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三世,现在约有76人,22户。

回龙镇黎槎村黄姓,始祖黄叙荣于明崇祯间从金利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现在约有48人。

活道镇大端村黄姓,先祖居云浮下坑村,于明末时黄见庄迁来大端为始祖,清初黄垂远由大端迁来松坑村为始祖。

大湾镇勒竹围村黄姓,清初黄子杨由大湾的燕子围迁来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四,现在约有87人,16户。

大湾镇白丈村黄姓,先祖是顺德县甘竹人,清乾隆间黄万策迁来白丈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九世,现在约有80人,21户。

大湾镇塱尾村黄姓,始祖黄冠林于清乾隆间由城厢迁来。旧村黄姓,始祖黄仰祖于清朝时由金利迁来。

上围村黄姓,始祖黄介石于明万历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

笋围镇太平围黄姓,始祖黄国龙于清朝时由大湾小棠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世。

回龙镇元福屋黄姓,先祖是云浮人。道光七年(1827年),黄河清迁来元福屋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七世,现在约有70人,12户。

河台镇古龙村黄姓,始祖(名不详)广宁客籍,于清中叶迁居古龙村,至民国36年传九世,现在约有26人,3户。


5.邓姓源流


高要约有26004人,5701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86个管理区,115条自然村。金利镇长坑村邓姓,始祖邓仁厚于宋朝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三十世,现在约有26人,6户。明永乐间邓梅峰由长坑迁三甲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六世,分支到本镇珠岗村,现在约有180人,55户。军屯村邓姓先祖原居三水县白泥墟,宋末时始迁军屯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50人,50多户。三甲村还有一族邓姓与长坑分支族不同源,始祖邓泰来于明永乐间由三水县良江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六世。蛟塘镇奕庆村邓姓,先祖居莲塘荔枝村,清顺治间黄柱明迁来奕庆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三世,现在约有人口346人,111户。乐城镇息源村邓姓,先祖是广宁县客籍,于清中叶迁来息源为始祖(始迁者不详),至民国36年已传九世,现在约有414人,100户。白土镇宋隆邓姓,宋朝议大夫邓珉由南雄珠玑巷迁三水县白泥墟,生子琼、璈、珠、琬。邓珠生子明之,邓明之子邓材辅徙居城东塔脚,生子源深、汇深、 深、澜深、潮深、淇深,再徙居宋隆,其后代散布各地。邓源深迁居回龙镇刘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2050人,186户,其后裔分支到金利要古村、回龙合山村、倚领村等。邓汇深迁居白土冷水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2505人,冷水一649户,冷水二511户。明正德间邓昌祚由冷水迁到莲塘镇的下波洞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996人,234户。回龙镇的大井、蛟塘村是其分支。邓 深居邓坑,其后邓钟达于元延祐间(1314~1320年)迁至马安镇新江一的百丈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清顺治间邓明魁迁白诸旧排山村,于乾隆间又徙居新排山村。清顺治间邓泽保从百丈村迁活道东横江,清康熙间邓叙江迁白诸真竹围。莲塘镇虾苟坪村邓姓出自 深,始祖邓富由陈婆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475人,97户。邓 深的后裔还有分散到井头、牛渡头、隔塘村等村落。邓澜深迁居白土镇九山村为始祖,现在约有900多人。明万历间邓元皋又由九山迁到金渡西头村,现在约有466人,168人。邓澜深之后裔多分布于金渡。邓潮深居白土龙岗,后迁竹山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竹山村有792人,246户。其分支分布到八卦洲、蚬岗东村、后岗坑等村。邓淇深亦居龙岗,明嘉靖间邓思能迁回龙宽郊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四世,现在约有84人,16户。明万历年间邓淇深之后裔又从高明潭塱村迁来回澄湖村,蛟塘企岭邓族也从潭塱村迁来。


6.伍姓源流


高要约有22019人,4803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70多个管理区,90多条自然村。景星坊伍姓,宋代汴梁人伍氓,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绍兴间(1131~1162年)官南恩州,卒于任所,其子伍朝佐和伍朝恺留居台山叶洞乡。伍朝恺孙伍继祖,官肇庆府教授,其子伍天锡为高要教官,于嘉定年间(1208~1224年)居城西景星坊,为高要景星坊伍氏始祖,伍天锡生三子复亨、泰亨、元亨。伍泰亨第三子伍自道又生子伍纲、伍常、伍伦、伍理、伍纪,于明初为避兵乱而散各地,即分为五支。第一支伍纲,明正统岁贡,生二子,长子伍雄是岩前都出头村始祖,次子伍明为新江都龙湾派始祖。新桥镇塱底村伍姓,是从出头村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七世,现在约有406人,148户。分支到白诸水边村、湾头村。白诸镇布坪村伍姓,始祖伍郁枝从出头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现在约有40多人,11户。活道镇横坑村伍姓,始祖伍成林于明崇祯间从龙湾派迁来。白诸镇铁炉村伍姓,始祖伍润林于明崇祯间从龙湾派迁来。第二支伍常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迁白土镇长塘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1222人,358户。分支到雅瑶村、大辂头、温贯、罗有等村落。第三支伍伦生子二人,长子伍祯是活道镇鳌头村伍姓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次子伍祥官新州训导,为莲塘始祖,分支分布到吉安社、波台社、鳌头南、迳口村等地。第四支伍理,始居小湘凤田村,再迁莲塘上波洞村为始祖,其孙四人,伍达廷居波洞,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七世,现在约有191户;伍达常居白土镇久留村,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370多人,70户。第五支伍纪迁居莲塘镇伍村乡,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1980多人,463户,云槎村是其分支。蛟塘镇三江伍姓,始祖伍创发于明朝时从景星坊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七世,现在约有315人,107户。金利镇伍江伍姓,始祖伍树英于明时从景星坊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413人,138户。乐城镇思可伍姓,始祖伍元于明嘉靖间从景星坊徙居禄步天科地,再迁居思可村,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三世,龙元山、双界、罗院是其分支,现在思可约有730人,196户,龙元山140人,38户,罗院450人,约102户。河台镇水台伍姓,始祖也出自伍天锡,于明末从景星坊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四世,现在约有95人,24户。大湾镇高第伍姓,始祖伍彦卿于宋朝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700人。分支到社布、留堂、领村等地。乐城领村至今有人口约127人,19户。活道镇活村、洞心伍姓,先祖居道悦村,明朝时,伍宇圣迁来活村,伍敬圣迁来洞心村。回龙镇松山伍姓,始祖伍志禄于明末从肇庆城东五经里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390人,33户。金渡镇西头伍姓,始祖伍坚于明末从黄坑村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五世,现在约有33人,8户。平布伍姓,始祖伍受章于明末由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四,现在约有216人,79户。


7.张姓源流


高要约有17270多人,3826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65个管理区,107条自然村。新桥镇赤坎张姓,始祖荣任是成都路绵竹县人,于淳祐间迁来赤坎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600多人,约156户。清初张绍美迁居白诸镇白石坑为始祖。莲塘镇镇安张姓,元进士张文甫是建康路江宁县人,宦游高要时卜居镇安坊,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470多人,约235户。清中叶时张明贤迁居山根村为始祖。莲塘上山张姓,远祖张大任始居高明的荔枝园,传四世至张绍庭,于明初徙居温贯都,张绍庭生子张克仁和张克礼,张克仁之后代居上山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453人,约115户。张克礼长子张远居下山村,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次子张亨迁居官塘村,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1213人,约有270户。第三子张夔赘居荷村,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1310人,约323户。禄步镇官塘张姓,始祖张书佳于明初从新会田边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590人,约105户。马腌张姓,远祖是福建漳浦人,辗转迁至新会田边村,清康熙间张位文再迁入马腌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世,现在约有745人,约有138户。金利镇江边张姓,始祖张国柱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116人,43户。活道首领张姓,始祖张联兴于明崇祯间从开平县张桥村迁来落籍,至民国36年时已传十四世。金渡张姓同源,于清初从张桥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570人,119户。新桥镇沙田张姓,始祖张有恒于明末清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670多人,174户。其分支分布到麦塘、隔湖、白诸新村、门坳村等地。白诸镇区村张姓,始祖张龙俦于清初从云走村迁来。坑边张姓,始祖张德儒本居城内中衙巷,清康熙间迁来坑边村,现在约有55人,17户。新桥镇樟屋张姓,始祖张荣德于元时由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74人,17户。河台镇白盼张姓,始祖张贤儒为常州无锡县人,始迁惠州上义乡,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时再迁白盼村,生三子,长子张玉荣和第三子张玉和于乾隆三十五年迁龙洞,第二子张玉寿留居白盼,至民国36年已历传八世,现在约有98人,17户。沙坪是其分支,现在有218人。龙洞还有一族不同源,是惠州客籍,清朝时迁来。金鸡营张姓,始祖是广宁县客籍,于清朝时迁来。乐城仙仁坑张姓,始祖是广宁县大涌塘客籍,于清朝时迁来,至民国36年传八世,现在约有190人,100户。


8.何姓源流


高要约有15684人,3982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78个管理区,107条自然村。金利镇茅岗何姓,宋时何寿祖自南雄珠玑巷迁来茅岗村为其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七世,人口约有180人,现在约有280人,23户。其分支分布到深源里、眠岗、罗竹、东岗、鹅塘、贝水新村、陈村、古料、迳口、罗客等地。新桥镇广塘何姓,始祖何云龙于宋末由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七世,现在约有510人,163户。新桥镇荷田何姓,宋咸淳五年(1269年)何贵三郎(名佚)自南雄珠玑巷迁居番禺沙湾村,其后徙居于南海登州村,又徙居潭村,再徙清远传至何庆庚,始迁来高要横石都古斗村,明初复迁新桥荷田定居。生子万全、万邦、万瓒、万选、万禛,其后散居各地。万邦居荷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450人,185户。由此族分居的有新桥横街头、银江门坳村数支。何万全十世孙何世雍于明末由荷田迁鹧鸪坑,现在约有306人,131户,其分支有平地、沙尾店、龙头围等村。何万瓒初迁蕨坑,清顺治年间其十二世孙何元大再迁活道山塘口。万选之后裔何兰轩从荷田村迁坑塘村,至民国36年已传十九世,现在约有390人,139户。万选之子何敖凤从坑塘分居活道的福禄洞。另有一支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从坑塘迁福禄洞。万选之孙从禄洞分支到白诸长湖。何万瓒迁居白诸大基头,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世,现在约有880多人,290户。其分支有何屋、真竹围等村。金渡何姓,先祖为福建福清县大涧人。嘉熙元年(1237年),宋进士何贵甫知肇庆府事时卒于官,时闽广兵阻,其子何南溪、何南山遂卜居高要金渡村,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550多人,119户。大湾镇孝友何姓,始祖何权于清代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世,现在约有126人,35户。活道镇仙洞何姓,先祖来自南雄珠玑巷,清初何家隆始居仙洞村为其始祖,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三世。


9.钟姓源流


高要约有15878人,3747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66个管理区,88条自然村。金渡大巷钟姓,先祖世居颖川,南宋时钟念为避乱徙于南雄珠玑巷,其子钟势朝再徙居高要金渡大巷为始祖,生一子名龙起,钟龙起生二子,长子钟元宝,次子钟大宝,钟大宝居大巷,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七世。钟元宝迁居金利鼎继村为始祖,分支到下都播村,天生堂村。钟大宝第五子钟国立之后代分居白土镇沿塱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442人,112户。元朝时钟保祥由金渡大巷迁蛟塘镇的龙剑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910多人,293户。清康熙间钟大成由龙剑迁高布村,现在约有270人,72户。明洪武间钟大源由金渡迁回龙镇清湖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750人,221户。分支到白土清珠岗村、仁和里等。禄步镇隔水村钟姓于明末从金渡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一世,现在约有610人,127户。从金渡大巷分迁来的还有白土新村、塘尾、下岗、黄岗、东岗等地。大湾镇高熊村钟姓,先祖居梅州攀桂坊,宋咸淳八年(1272年)钟世英迁来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1480人,469户。分支有高第和孝友村。白土镇雅瑶村钟姓,始祖钟志正和钟志敬于宋末始迁雅瑶,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425人,121户。笋围镇塘济村钟姓,始祖钟道长于明永乐间从九源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290人,51户。白诸镇上孔村钟姓,始祖钟文广于明朝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134人,31户。金渡镇茶岗村钟姓,始祖钟敬尧于明嘉靖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250人,72户。金渡钟姓还有两族来自南雄珠玑巷,一族名远亮者于明初迁入,一族(名不祥)也于明时从珠玑巷迁来。河台镇崀牛坑钟姓,始祖钟云清世居永安县布尾老宅场,于清康熙间迁来,后裔有分居到大播村、桐木村,至民国36年传十世,现在约有60多人,14户。水南镇槟榔岗钟姓,先祖为惠州客籍,清康熙间迁来落籍,至民国36年传十世,现在约有76人,18户。笋围镇桔材村钟姓,始祖钟万才是广宁县客籍,于清嘉庆间(1796~1820年)迁来,至民国36年传九世,现在约有110多人,30户。


10.吴姓源流


高要约有12935人,3166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66个管理区,86条自然村。金利镇竹洲村吴姓,始祖是宋代进士吴进英,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230人,94户。其分支分布到榄洲、香山、胍地、赤水塘、村头、圆岗、龙山、中心岗、刘村、东庆、茅洲等村落。大湾镇棠孔村吴姓,始祖吴维岚初居大湾古迹南围,于明初迁居棠孔,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530人,135户。其分支到城北上瑶、白诸、云浮、广西容县等地。金渡镇茶岗村吴姓,始祖吴敬泽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九世,现在约有256人,74户。沙头、竹围是其分支。金渡腰岗吴姓,先祖本居蚬岗村,明永乐间吴始发迁来腰岗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185人,53户。回龙镇澄湖村吴姓,始祖吴自芳于明初从白屑岭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80人,18户。蛟塘镇六兰村吴姓,先祖本居新兴马头岗,后迁高明的铁岗,再迁宋隆渡头岗,明永乐间吴御钟迁居六兰为始祖,生子国猷、建猷,析为两房,各立分房祖祠,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646人,198户。刘村是其分支。大湾镇都棠村吴姓,始祖吴福叙于明时卜居都棠村,至民国36年传十四世,现在约有126人,33户。古迹吴姓,先由都棠华龙井庙迁来白象嘴,再迁古迹西围,明末清初迁到南围,至民国36年已传十三世,现在约有270人,64户。金渡镇铁岗村吴姓,始祖吴灿辰于清初卜居铁岗村,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187人,79户。其第二世有分居水边村,但人数甚少。禄步镇大容村吴姓,始祖吴奇泰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由小唐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世,分支到大地村,现在约有94人,19户。寻边村吴姓,始祖吴世富于明季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426人,85户。白土村吴姓,与广利水坑族同宗,始祖吴杰之于清乾隆间迁来。白土镇坑伸村吴姓,始祖吴明恒于明代从广利水坑迁居,现有人口250人,62户。金渡榄塘村吴姓,始祖吴积受于清乾隆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现在约有150人,49户。


11.莫姓源流


高要约有10384人,3537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57个管理区,87条自然村。金渡镇水边莫姓,据丰乐莫氏家谱所述,唐状元莫宣卿之后莫永昌为宋景祐进士,任南雄州通判,因官家焉,寻迁广州清风桥,生三子愚、鲁、钝,莫愚迁韦涌,其八世孙甲元赘于南海平洲,莫氏遂居平洲,生子恭与、恭霖,莫恭与之子莫子震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随都司徐旺讨贼来到肇庆,贼平便留居城南。莫恭霖子乔迁其后迁居水边村,生六子分为六房,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3076人,约有725户。分支到铁岗、金洲口、塱下村等地。金渡茶岗莫姓,始祖莫远胜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640人,187户。金渡水口莫姓,始祖居城北,于明季迁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807人,279户。白诸镇凤尾莫姓,始祖莫启仁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七世,现在有270多人,78户。白诸坡仔村莫姓,先祖莫重立生子莫沾和莫沼,于明初自南雄珠玑巷迁来县南,莫沾居坡仔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490多人,119户。莫沼居姚村高门楼为始祖,传二十世,现在约有440人,97户。清乾隆初年,莫华翰从高门横迁居双凤村,现在约有146人。清道光间莫崧杨从高门楼分支到勒竹巷,至民国36年传八世,现在约有90多人,23户。金利镇五甲、六甲、七甲莫姓,先祖居三水县大布村,明初有莫异村、莫经材、莫组云三人迁入金利村,分别为五甲、六甲、七甲始祖,至民国36年,五甲和七甲已传二十世,现在五甲有人口约107人,40户。六甲传十九世,现在约有33人,13户。新桥镇珠江莫姓,始祖莫惠卿于清康熙年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珠江的莫一、莫二村约有385人,132户。清乾隆间,莫瑞迁去罗布为始祖,至民国36年已传八世,现在约有520人,111户。珠江系还有分支到活道新围,白诸双凤(与坡仔村分支不同族),珠江新村等地。新桥塘基头莫姓,始祖莫振奎于清乾隆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世,现在约有150人,55户。


12.林姓源流


高要约有12743人,277多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60多个管理区,94条自然村。禄步镇北根林姓,先祖由福建蒲田迁清远,再迁广宁,三迁高要漾源都。明弘治二年(1489年)林辅廷迁到禄步北根村为始祖,生子三人分为三房,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2160人,470户。分支散布到寻边村、大榕村、梅坑水、龙出岗、禄步墟、下降坑、沙寮角,河台的都权村等。禄步镇岩口村林姓,始祖林汉杰于清乾隆间从福建迁来,至民国36年传九世,现在约有450人,79户。蚬岗镇杜村林姓,始祖林双泉于元朝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富金村是其分支,于明时迁来,至今有155人,54户。白土新村林姓,林姓为福建蒲田大族,林松寿于宋咸平间(998~1003年)迁来新村为始祖。元末林宝由新村迁莲塘蒲圭,清康熙间林始旦从新村迁来莲塘波西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波西约有人口1190人,290户。清乾隆间林志满从新村迁来莲塘龙塘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现在约有910人,217户。清乾隆间林进业从新村迁来白土马安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现在约有350人,76户。笋围镇迳口村林姓,始祖林维祯于清乾隆间自郁南县连滩迁来,分支到禄步镇桥头围。大布村林姓,清嘉庆间林惠卿、林惠宝二人从郁南县连滩迁来为始祖。禄步镇将军岗林姓,先祖为福建蒲田人,林永盛者始迁广宁江谷,传五世至林中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再迁禄步桐槎大坑,其子林时恭有子六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大坑迁将军岗。


13.苏姓源流


高要约有11660人,2873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54个管理区,81条自然村。回龙镇黎槎村苏姓,始祖苏文峡于宋嘉定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生子宗广、宗旺、宗国,后裔分居附近的槎岗、槎塘、高明县槎山、恩平县之棠雄村各处,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黎槎村约有540人,160户。明嘉靖间由黎槎迁一支到旺洞,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83人,16户。新桥梅坑苏姓,宋末苏得杰(何处不祥)迁来梅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六世,现在约有53人,20户。分支到新桥塘头,白诸的罗落、柑园、平沙等。金渡镇腰岗苏姓,始祖苏德荫是四川省眉山人,明洪武元年(1648年)随父苏灿升来本县经商便卜居腰岗村,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177人,54户。又有苏祖荫迁榄塘村(与腰岗同宗),至民国36年传十七世,现在约有635人,188户。回龙镇澄湖村苏姓,先祖本居大坪,明时苏绍宗迁来澄湖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540人,134户。大田塱村苏姓先祖为高明停步村人,明时苏大志迁来大田塱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206人,66户。蛟塘镇金龙村苏姓,先祖是云浮人,清乾隆间苏国裕迁金龙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九世,现在约有126人。广利镇长利村苏姓,先祖为平江府昆山县人,苏明道是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任肇庆府教授,退职后卜居长利青云坊,生一子叫苏诚,苏诚又生四子分为四房,长房苏宗杰生二子,长子苏伯达居青云坊,次子苏志达居丹陵坊,至民国36年历传二十五世。新桥镇银江北寨苏姓,始祖苏道诚于明嘉靖间由长利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187人,87户。水南镇洲村苏姓,始祖(名已佚)于明嘉靖间从长利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410人,120户。河台镇仙口村苏姓,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苏明周由长利迁来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266人,70户。禄步镇罗田村苏姓,先祖于清顺治间(始迁者名已佚)从长利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现在约有167人,38户。回龙镇宽郊村苏姓,是苏明道的第五孙苏德杰,由长利迁到顺德碧江,其后人苏琏回县应试入学,其子苏玺乾遂居宽郊村。至民国36年历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1390人,361户。


14. 赵姓源流

高要约有11229人,2903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40多个管理区,60多条自然村。回龙镇刘村赵姓,此族是宋宗室楚王元佐之后代,赵梦周于祥兴二年(1279年)随宋帝在崖山溺死,其子赵嶷隐居于刘村龟山(土名山口),其后徙居刘村四社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1760人,576户。分支散布到上荷禄村、板塘岗、村尾岗、下荷禄村、棠下等。金利镇一甲村赵姓,此族是商王元份之后,自汴梁迁福建连江,再迁广东新会三江,传十四世至赵宗风,复迁金利一甲村为始祖,自明初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44人,41户。莲塘镇莲塘赵姓,元朝乡贡赵鼎,是宋朝宗室周王元俨十五世孙,官居肇庆路儒学教授,期满后定居于城西,继而迁高要县莲塘兰巷坊为始祖,生子全壁、龙光、杨元、二元、三元、四元,繁衍分居附近之东西九社。赵全壁长子赵菊卿居石巷坊,次子赵兰卿居鸡龙洲,三子惠卿居程梓边。赵杨元长子赵端卿生子五人,长子赵至寅居古寺坊,次子赵元善亦居石巷坊,三子赵以盛居墩址坊,四子赵以安居果园坊,五子赵以宝居塘角坊,赵以安的儿子赵宏又分居石灵坊。元善之孙赵得安居大巷坊,再迁居石灵坊。赵以盛之孙赵以名、以礼均居柑园坊,赵导荫居正安坊。赵以礼的儿子赵财得居围安坊。至民国36年历传二十五世,为莲塘赵姓大族,现在柑园约有1155人,281户;上巷520人,135户;子坊547人,151户;石巷320人,85户;大竹园116户;围安2030人,518户;田头326人,108户;龙洲200人,88户;旧坊160人,86户。后裔分支散布到水边、庙村、活道村、塱尾村、湖洲围等村。


15.冼姓源流


高要约有10336人,2696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30多个管理区,40多条自然村。蚬岗镇南村冼姓,先祖世居南海,晋元兴中(402~404年),广州中兵参军冼劲之二十五世孙冼云高,生子六人,长子冼衡石生子冼大时,冼大时之子本居白土长坑村,于明初徙居南村为始祖。其后代渐繁,分居琴书里、东贤里、上和里等处,现在南村约有880人,312户。金利镇蟠龙村冼姓,始祖冼世荫是冼云高第二子冼鉴心后裔,于明初由长坑迁来,现在约有350人,98户。大湾镇冼姓,冼云高第三子冼致用之裔冼天眷(字华石),曾任江西信丰知县,由南雄珠玑巷迁居肇庆,卜居水街,是为大湾各房的始祖。生子五人,长子翔鸣迁小唐村为始祖,现在约有880人,277户。棠孔村、西坑村、孝友村是其分支。冼天眷第二子冼溢川迁居上村,第四子冼经魁居下村。高第村冼姓,始祖冼开基是冼天眷的第三子,现在约有1000人。冼天眷第五子冼琛迁居白诸镇上孔村为始祖,现在约有320人,84户。冼琛第三传冼仕彰、冼进生于明万历年间因避乱由上孔村徙居大湾都棠村为始祖,现在约有370人,105户。冼云高第五子冼道和,生一子叫冼万泉,由南雄迁来蛟塘镇合山村,为白土房始祖。生子冼绍源,沼源又生子智裕、仁裕、圣裕、义裕、中裕、和裕,现在合山约有965人,323户。冼圣裕迁回龙镇大唐边村,现在约有174人,61户。明时冼效宗从合山村迁蛟塘大布村,现在约有815人,402户。明时冼开先从合山村迁白土镇富科村,现在约有650人,169户。冼和裕八世孙冼涵芳生子四人,迁迎棠坊、五福门等村。大布冼族又分支到白土坑口村。白土房又分支到莲塘石灵等。


16.黎姓源流


高要约有10116人,2237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50多个管理区,60多条自然村。马安镇榕塘村黎姓,其先祖为南雄珠玑巷人,元至顺间(1330~1332年)有黎超万者迁来榕塘为始祖,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世。隔塘村黎姓,始祖黎应宽于明正德间(1506~1621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芒果根村黎姓,始祖黎万胜于明弘治间(1488~1505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十八世,现在在马安镇黎姓共有1756人,350多户,多分布在新江二和定江这两个管理区。白土镇黎姓,先祖系南雄珠玑巷人,宋朝末年迁东莞黄涌。明朝成化年间,黎宗德自东莞始迁高要白土,为其始祖。有子四人,分为四房,长子黎胜序居坑尾村,二子黎大序居龙沙村,三子黎世序居竹根村,四子黎祁序居龙尾村。坑尾村又分支到草塱,龙沙村分支到蝉坑、河边村等。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二世,现在坑尾村有人口约574人,209户;竹根村有249人,62户;龙尾村有201人,38户;河边村有38人,12户;中岗39人,11户;龙沙村有304人,79户。白诸镇黎屋园黎姓,先祖是南雄珠玑巷人。明嘉靖间黎养才迁来黎屋园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610人,65户。莲塘镇察步村黎姓,始祖黎理养于明嘉靖时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210人,44户。南岸黎姓,始祖黎子亮于明嘉靖间从南雄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96人,6户。金利镇竹洞村黎姓,始祖黎耘耕于明嘉靖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六世,现在约有260人,78户。新桥镇沙田村黎姓,始祖黎南康为南雄珠玑巷人,于明嘉靖间迁来沙田村,至民国36年已传二十世,现在约有380人,107户。白诸镇云衿村黎姓,明崇祯间,黎意生由焦坑迁居云衿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三世,现在约有170人,43户。罗曲黎姓,先祖居大湾,明末清初黎逸叟再迁罗曲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二世,现在约有90人,31户。



(高要县志)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09:30 , Processed in 0.09107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