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 一位优秀成熟的领导千部——追记在池必卿同志领导下的...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08:5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位优秀成熟的领导千部
——追记在池必卿同志领导下的岁月

作者:刘玉林、李万禄

池必卿同志是1985年初离开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领导岗位,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任委员职务的。我们二人都是1983年从基层选拔起来的年轻干部,一人先任贵州省经委主任、后任省政府副省长,一人任贵阳市市长,在工作中与必卿同志有不算多的接触,时间也不到两年。但必卿同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感觉到他干练,成熟,实在,党性强,水平高。对这位老领导,我们由衷感到亲切、敬佩。

率先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钢装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霞大战路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数的基本国策,池必卿同志是坚持贯彻执行并率先付诸实践的省级主要领导干部之一。

农村“包产到户”,贵州是与安徽、四川等少数几个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的。当时《人民日报》曾经报导过《“独木桥”与“阳关道”之争》,记得主要内容是必卿同志在北京开会期间,一些不主张搞“包产到户”的省级领导说搞“包产到户”是走独木桥,必卿同志毫不含糊地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如果没有对中国农村的深人了解,没有大无畏的勇气,没有坚定的原则立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很难这样勇担风险的。以后党中央总结这些省的经验,作出了在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民得到了实惠,称之为“第二次解放”。

贵州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也是较早的。在1983年的一次会议上,省经委汇报时谈到:贵州的工业企业基本上是三类情况:一是原来的个体户小作坊,小敲小打,公私合营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建立起来的;一类是“三线建设”时期搬迁来的。前两类基础很差,后一类搬来时较先进,经过20多年,设备已老化。必须狠抓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必卿同志听后很赞成。这些意见进人省委、省政府的议程,作出了决策。当时贵阳从日本引进的华日牌电视机生产线、061基地引进的电冰箱生产线、贵阳引进的洗衣机生产线等相继建成,生产的品牌当时在全国都是叫得响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形成规模,但是,为后来海尔、海信进人贵州创造了条件。1984年引进日本富士通三万门程控电话,在全国也是比较早的省之一。贵州铝厂引进12万吨电解铝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今天贵州通讯发展较快,贵州铝厂规模越做越大,在全国同行业中,都算实力强,质量上乘的,应该说是当年打下的基础。

着眼全局抓大事

必卿同志勤于联系实际,善于思考,很少批示琐碎工作,而对影响全省大局的事,是紧紧抓住不放的。1984年7月召开的省委五届三次全会,是在整党的对照检查阶段召开的。当时必卿同志讲活,说对照检查要抓住主题,想了很久,想来想去,主题就是贵州要摆脱“干人”地位(“干人”即贫困人)。为此,要千方百计把经济增长速度搞快一点,抓好计划生育,把人口量控制住。在一次会上,他又说:实施“包产到户”之后这几年,没有“得心应手之作”,想来想去,就是要发展县城经济。
一要抓调整农业结构,抓特色农业。“要想富得快,烤烟加油菜“的顺口溜,当时响遍贵州农村,工作也抓得实在;二是要抓乡镇企业。很快建立了省乡镇企业局,由常务副省长张玉环同志兼任局长,采取了过硬的措施,使贵州的乡镇企业起步良好。今天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乡镇企业占了半壁河山,也是当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贵阳为龙头,发展黔中经济区的思想,在池必卿同志主持省委工作时就已酝酿,组织了以省委研究室主任何仁仲为组长的几十人调查研究组,历时一年多,形成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如市带县、贵阳新区预留用地、黔中灌区枢纽工程、乌江流域梯度开发、煤电联营等。今天,经过几届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干部、人民群众的努力,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正在实现,其基本思路大都是当年形成的。

70年代末、80年代初,贵阳的蔬菜供应紧张,淡季时从山东调进大葱、大白菜,从广西调进南瓜,从云南调进大头菜等,既增加了财政负担,群众又有意见。对此,必卿同志亲自给贵阳市委写信提出:蔬菜是群众每天都要吃的,不是小事,是大事。贵阳市委能不能解决蔬菜供应问题,是能否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问题。时任市委书记的夏页文同志对必卿同志的信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开了十多个晚上的会议,从思想认识,政策措施,建立蔬菜产、供、销统一的办公室,组织淡季蔬菜生产的科研攻关、蔬菜耕地的调整以及种子、肥料等等,都作了细致研究,组织落实,使贵阳市蔬莱供应日益好转,以后发展到利用周边县的海拔差、气温差,建立“三线”菜地,既解决了贵阳蔬菜供应间题,又使周边县农民增加了收入。如今不仅贵阳一年四季蔬菜供应充足,而且做到了“黔菜外销”,不仅销到外省,而且销到香港、澳门、日本,同样是与20多年前省委、市委重视,动员和组织相关人员努力探索,艰苦奋斗分不开的。

培养、教育、关心年轻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了大力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的重要决定。以池必卿同志为班长的省委坚决贯彻中央决定,1982年、1983年在贵州选拔了一批干部到省、市、县的领导岗位上,有的送到各级党校学习培养,有的送到基层主要岗位锻炼,有的出国考察,开阔视野。这一批干部后来成为贵州近二十年各条战线的骨干。现多数退休了,有的仍在领导岗位上工作。

必卿同志亲自培养、教育年轻干部。1984年秋,中央决定以池必卿同志为团长,由贵州组织一个代表团,以“中共党的工作者代表团”的名义,访问南斯拉夫。团员由必卿同志亲自确定,有省经委主任刘玉林、六盘水市市长杨志鹗、贵阳市市长李万禄、省委副秘书长陈群林。这些同志都是新提拔的比较年轻的干部,必卿同志点名要他们参加,就是让这些年轻同志出外见世面,长见识,提高水平。作为出国前的预习,1984年夏,必卿同志带领这些同志到开放前沿的广西、广东、福建三省考察。当时的广西区党委书记乔晓光、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福建省委书记项南都亲自接待。所到城市、公司、工厂都是主要负责人介绍情祝、经验。这次“预习”,确实受益非浅!

跟随必卿同志出访,使我们很受教育的有三点,一是必卿同志组织纪律观念特强。我们四个团员,除玉林同志外,都是第一次出国,感到很新鲜,希望多跑些地方,多接触些外国人,多开开眼界。必卿同志却严格按照国内与对方商定的线路和参观点考察,不给对方增加负担;二是作风民主、严谨。每到一处与对方交换意见,事前代表团商量,事后总要征求意见,问大家是否有不妥之处。三是生活朴素。必卿同志吃不来西餐,每餐都是一碗面条,两个鸡蛋,一个蕃茄或几片蔬菜,没有别的特殊照顾。这些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教育作用。

必卿同志对年轻干部要求严格,在政治上十分关心。1984年的一次会上,李万禄发言中提到贵阳经济的发展要做到“藏富于民,藏富于基层”。必卿同志立即站起来严肃地批评:“李万禄,不要乱提口号。”会议结束时把李留下,必卿同志和颜悦色地说:“改革,都可以试点,但不能随便提,以后要注意!"李领会到了老领导政治上关心爱护,后来工作中就比较稳慎了。

1994年必卿同志已在京离职休养,仍然关心贵州干部。当时贵阳的一些传闻传到北京,必卿同志听到后甚为关切。一天上午快下班时,必卿同志次子池太岩到了中共贵阳市委李的办公室(时李已调任市委书记),见面就说:“我从北京出差昆明,老头(指必卿同志)要我绕道贵阳,专门来看你,怎么回事?”李立即回答:“请转告老头,放心,李万禄绝对不会给他脸上抹黑!”太岩说“好,有你这句话就放心了”。说完就直奔贵阳机场,乘十二时半班机回京。必卿同志这种长者风范,忘年之交的情感深深地铭刻在李万禄的心中!

作风民主  廉洁从政

必卿同志担任省委主要领导,多数时间是看书,学中央文件,思考问题或下基层调查研究,很少到部门开会,讲话,很少在电视上出镜头。每年终时开一次常委扩大会,让基层、部门的同志畅所欲言,必卿同志偶尔插话,与大家一起讨论。最后总结时,不说套话,空话,一般发言不用稿子,总是就事论理,实实在在。定了几条,就由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对政府工作、部门工作,都充分发挥有关领导的作用,必卿同志不加干预。这些充分反映了必卿同志的民主作风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在1984年夏天,必卿同志带队到广东、福建、广西沿海地区考察,结束后总结,他亲自主持,要求参加考察的同志充分发表意见,联系贵州实际,解放思想,研究办法。当时李万禄同志说,我们贵州与沿海地区有三个不能比,一是人家沿海,交通发达:二是人家在外的华侨多,回来投资:三是人家有中央给的特殊政策。这三条贵州没有。必卿同志听了,频频点头,说这些看法实在。问大家有什么办法呢?大家七嘴八舌,大意是说除了贵州自身努力外,要争取中央给政策,给投资。
现在,贵州已对外开放,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投资大量增加,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这些都是令人十分高兴的。

必卿同志十分廉洁。据省委办公厅的同志讲,1985年他离任赴京,走时严格“保密”,带着老伴和警卫员,拎着随身用的两口箱子,说到四川去看一看。一直到了湖北宜昌,打来电话,说“我调走了,不回贵州了”。这就避免了请客吃饭、干部告别等浪费时间、浪费钱财的情况,更避免了其他不廉洁的事情。这些品格,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1992年,国务院批准贵阳市作为第二批内陆开放城市,中共贵阳市委邀请在京的贵州籍和曾在贵州工作过的外省籍老同志来贵阳参观指导,出谋献策。来的有原贵州省委书记周林、池必卿、朱厚泽,原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韩念龙,原贵阳市长刘哲民、成克等二十多人。到白云区参观考察时,区里宴请老领导。厨房大师傅看到这么多老领导到区里,很是高兴,想“露两手”,把菜做得很精致,连水饺也做成“小动物”模样。抬上桌时,必卿同志看了,很是生气,指着李万禄问“李万禄,这是干什么?不吃!”再三劝也不给“面子”,最后大家煮碗面条吃了事;第二天到了乌当区参观考察,区里摆出的是玉米粥、玉米粑、玉米棒子和几盘新鲜蔬菜,必卿同志看了大加表扬,吃得很香,并告诫李万禄,以后就是不要浪费!“池必卿白云罢盛宴,乌当吃粗粮”的趣闻不胫而走,传遍贵阳,也给我们树立了实实在在的榜样!

2006年2月6日

作者:

刘玉林:

男,1931年生,辽宁沈阳人,高级工程师,195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采矿系。
历任鞍山钢铁厂采矿处技术员、工程师,鞍山钢铁厂烧结总厂生产科科长、副厂长、总工程师,水城钢铁厂厂长、高级工程师,贵州省经委主任、副省长。

李万禄:

男,(1937年8月-2019年2月27日),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月参加工作,贵阳业余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大专文化。中共十四大代表。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贵阳市委原书记、贵州省委原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成员。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05:17 , Processed in 0.10413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