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7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考证

[复制链接]

469

主题

1612

帖子

46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08: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真正意义上的“两次大移民”

    从很多史料记载,四川的人口大迁移总共是六次,都是迁入,不是迁出。

    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国、巴国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以一户四、五丁口计),约四、五万人。

    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如: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

    第三次是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期,陕甘移民大量入川。

    第四次是在元末明初的“明洪武二年”左右,南方移民进入四川,这就是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

    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因为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辖湖北湖南和广西一部分)的移民最多,俗称为“湖广填四川”,移民人口达100万以上。

    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江苏、浙江等省和京、津、泸、宁的学校、工厂、机关和居民疏散人蜀。

    但就“湖广填四川”这一特定领域来说,大的移民主要是第四次和第五次。第五次移民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是清朝政府有组织的,争取强制手段,甚至捆押的方式进行的。

    据老人讲:当时捆了手的移民被押进川时,因长途跋涉十分艰辛,途中大小便时,就向押解的官兵请求“解手”,时间长了,四川人就把上厕所叫做“解手”了。

    二、湖广填四川”的影响力

    据专家统计,重庆有85%是清代移民的后代,成都约有70%左右。在山区约有50%~60%不等。移民的后代在中国四川的近代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为著名的是老一辈无产业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他们的祖先都是清代移民到四川的。朱德元帅的祖先原籍广东韶关,清康熙末年到北川,定居于仪陇县马鞍场大湾,世代务农;陈毅元帅祖先原籍湖南宝庆府(今邵阳专区)新宁县,在康熙年间到四川定居于乐至县薛苞镇(今劳动乡)正沟湾。我国社会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的祖先原籍是福建宁化人,乾隆年间移民到四川嘉州。社会活动家、戏剧电影家阳翰笙的祖先在湖南安仁县,清初被强行入川定居于川南高县罗城镇。我国四川籍的几位著名老作家,唯有巴金的祖先入川较晚一些,是在清中叶嘉庆年间从浙江到四川任职而定居的,而艾芜、沙汀、李劼人和马识途,他们的祖先都是湖广人,均是在“湖广填四川”的高潮中,从湖北入蜀定居的;在经济方面,四川名酒的生产与发展,冶炼、盐业、印刷等的兴盛,新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品种在清前期的引进或推广,均与移民和移民的后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次移民,对四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

    (一)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很大的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最先是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第二次入蜀后建立了大西政权;接着是清军、地主武装的围剿、张献忠的反围剿的拉锯战;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以及南明将领内部之间的互相争夺厮杀;还有吴三桂反清后,其叛军与清军的拉锯战,又称“三藩之乱”。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余年,生灵涂炭,四川人民遭到一次次的屠杀。正如郭沫若指出的:“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说法有些夸大“但在当时,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对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互相厮杀的数量一定不小。在那样广大的地面,因而空出了许多吃饭的地方来......”

    (二)瘟疫、灾害接踵而来

    在大规模的战争,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后,尸横遍  地,长期得不到掩埋,瘟疫随战乱接踵而来,又病死许多人。顺治五年,瘟疫席卷了许多的城市乡村,据载:“瘟疫流行,有大头瘟,头发肿赤,大几如斗;有马眼睛,双目黄大,森然挺露;有马蹄瘟,自膝至胫,青肿如一,状似马蹄,三病中者不救”,  綦江县因遭“大头瘟”,“死者朽卧床榻,无人掩葬”。

    (三)人口锐减

    清初,四川人口出现了历史上的最低记录。据成都市统计,康熙七年(1668年),成都全城只剩下七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剩下10%或20%,也有30%和50%的。经元代和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四川全省人口留下60万左右,是有史以来的最低记录。

    四、清朝前的移民政策

    (一)鼓励外逃原驻地人返蜀

    在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即“以四川荒地听民开垦.....”但正值战时,收效甚微。康熙三年(1664年)四川境内战事平息,政府开始招抚因战乱而外逃的四川原驻地人户。康熙七年十一月户部下令:“蜀中流民寄居临省者,现在查令回籍,而山川险阻,行李艰难,地方各官有捐资招抚,使归故土者,请敕议叙”。当时招民授职之例在全国已取消,清政府对川破例,民少地荒,与他省不同,户部同意现任文武各官“招抚流民,准量其多寡,家级记录有差”。为鼓励百姓回籍落业,清廷要求在外省避难的四川乡绅带头返回。

    (二)以招民入蜀人数考绩官员

    清初,开国皇帝福临很重视全国范围的督垦荒地,并于顺治十四年四月,根据户科给事中粘本盛奏疏,批准“督垦荒地,应定劝垦则例”,共七条:一、督、抚、按一年内垦至二千顷以上者,记录;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二、道、府、一年内垦至一千顷以上者,记录;两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三、州、县,垦至一百顷以上者,记录;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四、卫、所官员,垦至五十顷以上者,记录;一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五、文武乡绅,垦五十顷以上者,现任者记录;致仕者给匾旌奖。六、其贡监生民人有主荒地,仍听本主开垦;如本主不能开垦者,该地方官招民给予印照开垦,永为已业。七、若开垦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康熙七年,在全国早已取消招民授职之例,特优惠四川,题准四川文武各官员招民复业,每百家记录一次,四百加一级;五百家加二级;六百家加三级;七百家以上不论俸满即升。

    四川巡按张德地在同年提出了更加积极的奖励官员招民的办法:“臣更有请者,无论本者外省文武各官,有能招民三十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县者,量与记录一次;有能招六十家者,量与记录二次;或至百家者,不论俸满即准升转”。张德地身为四川官员,深切地感受到招民垦荒的迫切性,无论是四川本省或是外省的文武官员,只要能招民入蜀的,按其招民的人数给予奖励升转。他大胆而切实可行的开垦措施,在康熙九年受到了玄烨黄帝谕令加工部尚书衔的奖励。

    (三)下放全部土地所有权

    顺治六年(1649年),福临就针对全国各地土地垦殖统一举措:要求户部、都察院等中央执能部院,传谕各抚按,转行道、府、州、县各级,“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均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心乐业,查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作,永准为业”。这就是是清政府的《垦荒令》。

    清廷对四川土地垦移权方面的优惠政策是:康熙二十九年,“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特制定《入籍四川“凡流寓情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这一措施肯定了入川的移民对土地插占垦殖的所有权,效果十分显著,入川之人络绎不绝。

    (四)解决移民户籍权

    康熙十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并开垦者,准其入籍”。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特优惠“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康熙年间,不仅规定落业四川的移民有户籍权,且移民得以及时在川赴科赶考,这是对户籍的进一步肯定。

    雍正五年六月,户部批复四川巡抚马会伯疏:“楚民入川落业者,令地方官给印照验放。近有湖广、福建、江西、广东来川者,竟无执照可验。穷民挈眷迁移,若勒回籍,必致流离失所......凡入川穷民,务令各地方官给以印照,到日验明安插。”

    (五)减少赋税

    康熙年间,对四川实行了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准川省招民开垦......其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雍正六年,户部批准四川巡抚宪德所奏,对新垦田地分年升科,即入川移民开垦“水旱田地,定于三年、五年升科”,其余的为三年起科。

    为了鼓励对山区荒地的开垦、雍正元年特别规定“奇荒田耕种,六年起科,荒地耕种,十年起科”。康熙年间实行盛世滋生册,对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五、外省移民的线路

    (一)由长江水路入蜀

    移民沿着江汉平原,顺着长江,穿过三峡,涉水跋山,进入到四川(重庆),分流到川西平原。这是从孝感、麻城到四川的水路。湖北、湖南的移民,到四川落业的最多。麻城从水路到重庆为3425里。(即:麻城240武昌965荆州960夔州1360重庆);麻城从陆路到重庆约为3100里。

    (二)由川北周边旱路入蜀
    陕甘移民从川陕驿道及临县进入川北。东乡县(今宣汉县)是陕南进入川东北的一个门户,东乡与达县相邻,移民迁来后“占地报亩,成为‘花甲’(亦称飞地)”,这些“花甲”。都系当时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是外省移民落业较多的安身之处。

    (三)从贵州旱路入蜀

    广东、湖南(接近贵州的地区)和贵州本省的移民,从黔省旱路入川。这里道路甚为艰险,跋山涉水,十分辛苦。

    六、四川大移民的枢纽中心—麻城

    (一)湖广填四川的总人数

    据《四川通志》载:1722年,四川共有579309户,平均每户按5人算,共计2896545人(289.7万),其中1/5为原有土著人,4/5为外省移民。也就是说,这289.7万人中,231.8万人为外来移民。再减去入川后生育的后人(按66%计算),至少在当时直接入川的移民在100万人以上。

    又据当时四川各县的统计,这100万移民中,由湖广(湖北、湖南)入川的为62%左右,即:当时“湖广填四川”的总人数为60万人左右。

    (二)麻城当时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麻城县位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北边有大别山与当时的政治中心河南相隔,南有长江与当时的战乱中心江西相隔,元代的麻城下辖四乡,即:太平、仙君、亭川、孝感。麻城为中原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这四乡中其他三乡多为高山丘陵,只有麻城邻区的孝感乡土地肥沃,是移民定居的理想选择。

    据《中国移民史》载:洪武年间,黄州府共有62.6万人,其中江西移民33.8万人,占62%。这33.8%万人中,有10万人左右迁入麻城,6万人左右迁入孝感乡。也就是说,在元末明初阶段,江西已有大量的移民陆续迁往麻城和孝感乡,大规模的迁入人口,保证了移民输出的动态平衡。

    (三)麻城、孝感实际为一个移民中转站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湖中,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出的移民几乎遍及四川的每一个地区,根据《简阳县志》、《荣县志》等多地县志记载和分析:区区一个小乡,为何竟有如此高的人口输出量?《南溪县志》公开怀疑,并有很多学者公开说出:“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虚构地名,其背景是,起到假造移民潮的作用。

    实际上,根据很多历史数据和记载分析,麻城孝感实为当时的一个移民中转站。

    从以下资料,可以明辨当时的移民状况:

    1、宣统时,《黄安乡土志》载:本乡35个氏族中,有23个来自江西,占全乡人口的65.7%。

    2、麻城《彭氏族谱》载:“本族外籍不一,而江西独多,夫邑之江西来者上万矣。”  

    3、江西《熊氏家谱》载:熊易甫生有五个儿子,自江西南昌于元末迁麻城洗脚河,后又迁四川邻水县。

    4、麻城《胡氏族谱序》载:始祖三公生元顺年间,原籍江西南昌麻丰城县,罗塘居址。尔时初被徐兵凶毒,继而友凉肆虐,而江州豫章之地,日无宁能,草木皆凉。一时望风远走者,正不止我祖矣,及洪武定鼎迁麻。

    5、《云阳县志》载:向、谭、孙、于、张、贾、李、等姓,都说是“明洪武年间自麻城迁入”。其中向氏是鄂西、湘西典型的蛮族大姓,他们应该是先迁到麻城,取得麻城籍后,再迁到四川的。也有说云阳县的向氏是直接从恩施迁来的,说麻城迁来是贯籍之列。

    6、《叶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叶端祥之子叶根一偕弟根二,同丁、陈、王、活、肖、张、元、黄九姓一道,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高坎堰入川忠县。

    7、据《宣汉县志。人口志》记载王氏原籍元代迁入山西太原,初迁湖北麻城,元大德避乱入川巴州;冉氏原籍山东曹州,初迁麻城,元末避难入川居达州;曹氏原籍河南固始,初迁湖北麻城,元末避乱入川宣汉;袁氏原籍湖北麻城,元末从军入川宣汉;余氏原籍不祥,初迁湖北黄冈,元末入川宣汉。

    明代迁入姓氏,共49支。其中,韩氏湖北麻城县,明奉旨入川万源;曾氏原籍山东武域,初迁湖北麻城,明初再迁四川汉宣;覃氏原籍湖南常德,初迁湖北麻城,明初入川宣汉;宋氏原籍江西高安,明初避乱入川宣汉;康氏原籍江西太和,初迁湖北麻城,明初避乱入川宣汉;于氏原籍浙江志宁,初迁湖北麻城,明初避难入川宣汉;王氏原籍山西太原,初迁湖北麻城,明洪武元年避难入蜀巴州;罗氏原籍福建,初迁湖北麻城,明洪武四年避难入蜀宣汉;刘氏原籍江西吉水,初迁麻城,明洪武四年入川宣汉;雀氏原籍湖南衡阳,明洪武四年入川宣汉;魏氏原籍江西庐陵,初年迁湖北麻城,明洪武四年入宣汉......

    据四川各州县的志史资料反映:在元末明初和清初的两次大移民中,各地移民来自湖广的麻城和孝感,并且都来自高坎堰、洗脚河、五脑山、黄土坎等几个小地名。经查,这几个小地名多在麻城郊区的一个村,有的虽不属一个村,也相隔不远。这就说明,这几个出名的地区,正是当时作为外来移民集中安置的地方。

    以上实例足以说明,湖北麻城孝感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属于三省交界的军事要地,再加上战乱和当时的四川优惠的移民政策,以江西为主的周边省市移民先到麻城孝感集中,再由麻城统一迁往四川各地,是完全符合当时特定环境的。

    七“江西填广湖”与“湖广填四川”的内在关系

    (一)江西填湖广的时间及动因

    元末明初,由于蒙元的入侵,湖广人口不断锐减,再加上元末农民起义,当时的湖广(湖北、湖南)多数地方成荒凉地。朱元璋为了恢复生产和削弱地方宗族势力的需要,由人口较多的江西移民填湖广的运动就开始了。
    另据孝感市台联会86岁老人鲁鋆证实,重庆各县市以及台湾等地来孝感认祖寻宗人士,都提到祖辈留下的祖籍是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其源头多数来自江西省。

    江西师大教授方志远,经过多年对大移民的研究得出结论:“江西填湖广”的时间既在“湖广填四川”之前,也在“湖广填四川”之中同时进行。

    (二)麻城当时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若问祖辈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这是川渝两地千万人民对于祖先的共同记忆。有些甚至连小地名都一样。出现最多的小地有:“洗脚河、太坪坝、鹅掌大丘、高坎堰、高家堰、黄土坎、五老山”等。经川渝很多知名人士亲自到麻城孝感实地考察得知,以上这些地名都在麻城县郊区的几个村庄里。值得怀疑的是:长期留在川渝人心目中的祖籍神圣之地为什么都离麻城这么近?几十万的川渝大移民,为什么出发地都这么集中呢?

    推想一:当时的麻城、孝感确属一个移民枢纽站或中转站,人员集中、数量多、流传快、记得住。

    推想二:当时的移民都属政府组织,并且招募的数量多少直接与当时的移民官员升级和奖励有关,为了便于组织和统计,移民官员把麻城全县以及外省的闲散移民统统编为麻城孝感籍的移民。

    推想三:因当时移民政策优惠。再加上先入川的麻城、孝感人,数量多势力大,外省籍移民及麻城全县的移民,为了优化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冒籍麻城孝感移民。

    据《云阳县志》载:该县向、何、谭、孙、于、张、贾、李、王诸大姓,都说是“明洪武年间自麻城迁入”的。并且说:“向氏是鄂西、湘西典型的蛮族大姓,是不可能来自麻城的”。实际上就是肯定向氏属冒籍之列。也有专家评论分析,向氏为鄂西、湘西典型的蛮族大姓是事实,但他们也可先到麻城,取得麻城孝感籍之后,再迁四川。

    这样几编几统几假冒,长途跋涉中的同志加友情,共达目的再分手,都以麻城想到记忆,是移民中的共识。

    (三)江西、麻城、川渝三地的内在关系

    (1)战乱不息,迁徒不断

    元末明初,江淮之间陷入长达10余年的战乱当中。西有陈友谅、中有朱元璋、东有张士诚,各路英豪崛起,相互厮杀火并,湖广人口急剧减少。政府为尽快恢复生产,特制定了优惠的移民政策,动员江西的民众迁入湖广,又因麻城离江西较近,且是大别山以南最肥沃的一块土地,所以陆续迁往麻城的江西人比较多。

    据《麻城县志》载:洪武年间的黄州府共62.6万人,其中江西移民33.8万人,至少10万人迁入麻城。后因“天府之国”四川更需要移民,有一少部分就直接从江西经湖南,湘西或贵州直接进入四川,多数是经麻城中转后,再从水路移民四川的。

    (2)不一样的赋税,不一样的政策

    据《明太祖实录》证实,当时江西农民佃田每亩税赋三斗;黄州府麻城县每亩税赋6.2升,只相当江西的1/5;“天府之园”四川,多数地方不交税赋,即或交的地方、税费也很低。

    根据以上不一样的赋税政策,虽然都是战争年代,谁不想到一个更好更稳定的地方生存呢?所以说,“江西填湖广”,转变为“湖广填四川”是势所必然,相互关联的。

    (3)跟着亲人走,自发移民多

    由于移民时间长,政策不一样,当江西或麻城的乡亲们了解到前辈或先移到四川的亲朋好友条件不错,情况很好时,这就形成了亲帮亲、临帮临的自发移民潮现象。在这些自发的移民当中,有经商的、从军的、避乱的、从事手工或艺人的等等,这对当时的四川经济尽快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简介:

    向耀清,男,1957年12月生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文峰村三社。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国家公务员(副处级)。

    1975年至1977年,在巫峡镇文峰村任民师,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巫山师范学习,教书六年后于1986年调县旅游局工作至今。其中1989年又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行政管理专业代职学习三年。

    本人最大的兴趣爱好是摄影。从1998年开始跟师,三年后开始获奖,2006年开始成为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共获大小奖项30余次,最高奖项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铜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9 20:28 , Processed in 0.56153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