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9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谱学知识] 浙江苍南历史千年纪事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0:2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
  王宗泽
  《苍南千年纪事》已经编纂完成,行将出版,这是苍南历史上又一部重要文献。
  《苍南千年纪事》收录时间上溯西晋太康四年(283)始阳建县,又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下至中华民国38年(1949)9月30日,跨度1600多年。记述了苍南在各个时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涉及天文、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卫生,人物、生活、风俗、文物古迹、炙异等方面的史实,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了各个时期的苍南概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它在存史、资治、教化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苍南千年纪事》在编纂过程中,县档案局(馆)专门抽调人员,深入调查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有关部门和热心人士也予以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敬意。此书出版,是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突出成果,希望该书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使之在我县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苍南千年纪事
  西晋太康四年(283)癸卯
  析安固县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属临海郡管辖。今苍南地属始阳,此为平阳建县之始。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
  始筑平阳城,城周围一里,高一丈二尺。至正间郡守周嗣德重筑,周六百五十三丈,高一丈三尺,阔一丈…尺。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癸未
  郡县释名取横屿及横阳江之义,始阳县改名为横阳县,属扬州I治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横阳。
  成康二年(336)丙申
  七月,饥荒,政府开仓赈给。
  成康四年(338)戊戌
  朱曼妻地莂,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在鲸头(今云岩乡石绛下村)出土,为晋代朱曼葬妻薛氏所刻的随葬买地契约。石长三十厘米,宽十七点二厘米,厚八点五厘米,篆书阴刻八行,每行十四字,末行仅八字,共一百零四字,有格线,书法由篆人隶。现藏温州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太元十七年(392)壬展
  六月,飓风暴雨,潮涌,永嘉(即温州)近海四县溺死者众多。
南北朝
  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壬戌
  永嘉太守诗人谢灵运,来游楼石山(今藻溪繁枝流石村)。
  其《山水记》云:“楼石山多栀子”。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453)癸巳
  横阳县,始属会州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横阳。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甲午
  横阳县,始属东扬州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横阳。
  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乙巳
  横阳县,属扬州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横阳。
  南齐建元四年(482)壬戌
  南朝砖窑,在蒲门城西门外,砖文刻载,建元壬戌九月二十日,二十八字。砖长尺余,厚二寸,右侧文凡八字。于清咸丰元年二月六日在西门外出土。
  南北朝年间(420—589)
  有人在蒲城垦荒,芒种时,中国毛虾靠岸边产卵,当地垦民捕之焯食,余者晒干,即为蒲门炊虾之始。
  南山古墓葬.在藻溪镇南山边北坡。为南朝宋、齐时期(420~502)古墓。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1984年)发掘清理出五座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出土纪年有元嘉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两种,砖面饰有铜钱纹或斜格纹。出土文物多为瓷器。有壶、罐、杯、钵和虎子(溺器)。其中有褐彩青瓷,均为瓯窑产品。墓主朱姓。
  南朝·齐建武、永泰年间(494—498)
  租税徭役繁重,贫民相率逃亡山谷。永嘉太守范述曾来横阳县“开恩示信”,流民相继出山,编户属籍有二百余家,从而“商旅流通,居人安集”。
  梁武帝普通七年(526)丙午
  横阳县,属东扬州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横阳。
  梁敬帝太平元年(556)丙子
  横阳县,属缙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壬午
  横阳县,属东扬卅I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横阳。
  文帝开皇九年(589)已酉
  废横阳县,并入安固县,属吴州总管府处州,今苍南地属安固。
  开皇十二年(592)壬子
  废安固县,并入永嘉县,今苍南地属永嘉。
  炀帝大业三年(607)丁卯
  永嘉县,属越州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永嘉。
  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
  恢复横阳县,属越州东嘉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太宗贞观元年(627)丁亥
  横阳又并入永嘉县,属江南道括州。今苍南地属永嘉。
  显庆元年(656)丙辰
  七月,括州海溢,水患坏安固(时苍南地属安固)、永嘉二县损四千余家。
  总章二年(669)己已
  六月,括州大风雨,海溢。永嘉、安固二县,漂民宅六千八百四十三所,溺死九千零九十七人,牛五百头,损田苗四千一百五十顷。朝廷遣使救灾。
  上元二年(675)乙亥
  安固县,属江南道温州。今苍南地属安固。
  武后大足元年(701)辛丑
  复置横阳县,属江南道温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
  横阳县,属江南东道温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天宝元年(742)壬午
  横阳县,属江南东道永嘉郡。今苍南地属横阳。
  乾元元年(758)戊戌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温州(时建静海军使),今苍南地属横阳。
  代宗宝应元年(762)壬寅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静海军。今苍南地属横阳。水旱频仍,瘟疫大作。
  大历二年(767)丁未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温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大历十四年(779)己未
  横阳县,属浙江东西道温卅。今苍南地属横阳。
  德宗建中元年(780)庚申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温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建中二年(781)辛酉
  横阳县,属浙江东西道温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贞元三年(787)丁卯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温州。今苍南地属横阳。
  贞元年间(785—804)
  温州刺史路应于平阳(含今苍南)发动筑堤浚河,劣田变为上田。
  文宗太和八年(834)甲寅
  九月,水灾,乡民流离失所。
  开成五年(840)庚申
  六月,蝗灾,是年赋税得免。
  会昌五年(845)乙丑
  武宗下令灭佛,僧尼被勒令还俗。
  会昌年间(841—846)(一说大中年间)
  东林寺(今称东庵),在蒲门(今蒲城乡)城东始建,清同治七年重建。
  大中元年(847)丁卯
  宣宗恢复佛教。
  大中年间(847—859)
  护法院(寺),在荪湖(今望里镇)始建。清乾隆十五年庚
  午由僧通澄、道光甲申僧雪舟两次重修,光绪壬寅重建。陈琪在芦浦舍地八十四亩始建报恩院。因陈母生时难产,医生说不能母子两存,母日:宁我亡而存子,子长建院以报母恩,故名报恩院。清乾隆十六年,后裔陈淑重建。
  景福禅院,在厦材(今蒲城城内)始建。
  大义寺,旧称大义庵,俗名大姑庵,在大姑山下(今沿浦
  镇大姑村)始建。
  咸通年间(860—873)
  广福寺,俗称西寺,在泥山(今宜山镇)始建,清宣统三年重建。
  荐恩寺,旧名荐恩院,在盛陶(今藻溪镇盛陶村)始建,清康熙二十年僧海贤重修,道光十二年重建。
  宝庆寺,旧称宝庆禅院,在北岙底乌石山麓始建,清乾隆间僧文远修建,光绪十五年重建。
  延寿(寺)院。在铁场,(今马站城门谢家垟村铁场内)一说大中年间始建。
  鹿鸣院,在仪山(今宜山镇)始建,清同治五年重建。
  涌泉观音院,在白沙里孙店(今龙港镇平等孙店村)始建,清同治、光绪重建。
  凌云寺,俗名东寺,旧名灵峰教院,在灵峰(今金乡镇灵
  峰村)始建。
  延福院,一名南庵,在蒲门城南(今蒲城乡城南村)始建。
  护法天王寺,在埕溪(今霞关镇澄海路尾村)始建。
  瑞严寺,旧名瑞严院,在瑞严(今云岩乡瑞岩村)始建,清光绪重建。
  僖宗中和三年(883)癸卯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义胜军。今苍南地属横阳。
  中和年间(881—884)
  万寿院,在归仁乡松山(今桥墩镇)始建。后废。
  景福禅院,在厦村(今蒲城乡)始建。
  光启三年(887)丁未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威胜军。今苍南地属横阳。
  乾宁三年(896)丙辰
  横阳县,属浙江东道镇东军。今苍南地属横阳。
  乾宁年问(894—897)
  报国庄严院,在风浦(今龙港镇凤江风浦村)始建,清乾隆间重建。
  天祜元年(904)甲子
  严重饥荒,官府开仓赈给。
  天祜年间(904—907)
  镇西寺,在松山小玉沙(今桥墩水库库区)始建,清乾隆
  甲戌僧照华、咸丰乙卯均重建,光绪丁亥重修,今废。
  诗人陈陶经过蒲门,见蒲门已设戍。作有《蒲门戍观海诗》。
  唐时(618—907)
  泗洲禅院,一名咸应寺,在松山小玉沙(今桥墩水库库区)
  始建,清乾隆间僧普范、道光甲辰展均重修。
  王玫,福建泉州晋江县人。乾符五年(878)戊戌科进士。任平阳县令。
  徐回,福建泉州晋江县人。以明经举。任平阳县令。
五代
  后粱太祖开平元年(907)丁卯
  三月,吴越王钱缪命其子元璀攻温州,斩卢佶。横阳亦遭战乱。
  是年,横阳县,属吴越国东府温州管辖,今苍南地属横阳。
  设炎亭所征收盐税。
  后梁乾化四年(914)甲戌
  九月,吴越王钱缪以横阳之乱既平,遂改县名为平阳县,属吴越国东府温州。今苍南地属平阳。
  后梁贞明年间(915—920)
  金鳌寺,旧名灵严教院,俗名外寺,在灵峰(今金乡镇灵峰村)始建,清乾隆丙子年僧宗浩重修,道光十八年重建。
  后唐同光年间(923—925)
  灵峰院,在滩头(今炎亭镇)始建。
  吴越宝正三年(928)戊子
  六月,大旱,飞蝗蔽日无光,落满庭院衣帐。
  是年,庆云寺,在灵峰山东(今灵溪镇灵峰村)始建,约清光绪间火毁,后重建。
  后晋天福四年(939)己亥
  平阳县,属吴越国东府静海军管辖,今苍南地属平阳。
  后晋开运二年(945)乙巳
  方碧祜在塘头搭竹排,苎制网具,叉字型手把网,在海边一带捕鱼为业,手摆罾网始用于海洋渔业。
  后晋高祖天福年间(936--947)
  闽王王审知少子王曦据闽作乱,长溪(今福建霞浦)一带居民纷纷移居蒲门、南港等地。
  崇化院,在归仁乡松山(今桥墩镇)始建。
  普安院,旧名普安寺,在兰宋阳(今南宋镇普安山)始建,久废,清康熙辛未和乾隆辛卯均重修。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丁未
  和尚愿齐在江南等地化斋,钱王谬俶以绵绢、茶盐等税给僧徒顾斋,炎亭、棉坳、茶亭、钱库因而得名。
  后晋乾祜年间(948—950)
  吴越王钱做于江南设库司,征收盐、茶、绢、棉等税,赡养南雁荡山十八道场愿齐师徒百余人。
  后周广顺二年(952)壬子
  旱灾,大饥,卖儿鬻女众多,官府开仓赈给。
  北宋太祖建隆年间(960—962)
  石筠寺,僧颇斋开基在章岙始建,清康熙、同治问两次重建。
  开宝年间(968—975)
  九峰院,在松山(今桥墩镇)始建。
  普照院,由南雁荡山迁建莒溪,元至元、至正间废,清僧帝玉重修,今已废。
  罗汉庵,在归仁乡松山(今桥墩一带)始建。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
  原吴越节度使林倪辞官归里,结茅荪湖山(今望里镇及繁枝部分)修道,并以武术传授乡人。此后江南民间习武风气不衰。
  平阳县,属两浙道温州,今苍南地属平阳。
  太平兴国七年(982)壬午
  十二月,朝廷免前欠赋税。
  是年,平阳县设有十一乡,乡名不详。
  端拱年l司(988—989)
  乡民于三峰寺(今云岩乡)前筑埭以御海潮。至嘉定时,因涂涨,埭址移至黄浦(今凤浦)。
  咸平二年(999)已亥
  三月、十月,朝廷两次遣使赈济饥民。
  景德二年(1005)乙巳
  饥荒,朝廷遣使赈恤饥民。
  大中祥符四年(1011)辛亥
  引进福建早稻占城稻种(俗称金成、百日黄,种植间作稻,一年两收)。“上田收米三石,次等二石”。
  大中祥符八年(1015)乙卯
  登仕郎郭元益,任平阳县令。
  大中祥符九年(1016)丙辰
  大理寺丞张沔,字楚望,福建浦城县人。任平阳县令。
  祥符年间(1008—1016)
  龙关寺,在大关山(今灵溪镇大观山)始建,清道光、宣统均重修。
  天禧四年(1020)庚申
  二月,朝廷遣官安抚饥民。
  天禧五年(1021)辛酉
  十月,朝廷免灾民赋税。
  是年,大理评事张子文,任平阳县令。
  仁宗夭圣二年(1024)甲子
  报恩寺塔砖,在江南镇芦浦出土,砖长九寸,宽四寸五分,厚二寸,砖面作一方廊长七寸,宽二寸三分,正书阳文塔字居中略大,下分两行九字。
  陈氏迁居炎亭,逐步发展捕鱼业。
  天圣四年(1026)丙寅
  十二月,饥荒。
  是年,校书郎王言,任平阳县令。
  天圣五年(1027)丁卯
  大理评事张子文,任平阳县令。
  天圣八年(1030)庚午
  大理寺丞席平,任平阳县令。
  天圣年间(1023~1031)
  在石渠里(今芦蒲镇石路村)设南监盐场,即南天富场。
  明道二年(1033)癸酉
  校书郎吴安仲,《温州府志》作仲安,任平阳县令。
  景祐三年(1036)丙子
  大理评事方希道,方峤,字次山,福建莆田人。任平阳县令。
  宝元二年(1039)己卯
  大理评事王任,任平阳县令。
  庆历二年(1042)壬午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任平阳县令。
  庆历五年(1045)乙酉
  殿中丞徐渊叔,任平阳县令。
  庆历八年(1048)戊子
  宣德郎邵迪吉,任平阳县令。
  皇祜二年(1050)
  屯田员外郎李询,任平阳县令。
  皇祜年间(1049—1053)
  腾云寺,旧名腾云院,在腾阳(在今腾垟乡)始建,清雍正,同治问重建。
  至和二年(1055)乙末
  大理寺丞郑汝弼,任平阳县令。
  嘉祜三年(1058)戊戌
  太常太祝范郁,任平阳县令。
  嘉祜六年(1061)辛丑
  著作左郎楼嘉言,任平阳县令。
  六月,林文毋开路题字,在江南镇玉龙老鼠尾山。摩崖正书弟子五字居中略大,下分五行,一、二行各五字,三、五行各四字,四行三字,旁刻小字两行各三字。
  十一月二十一日,嘉祜石桥题字,在江南镇芦浦(今芦浦镇)报恩寺前。
  是年,年糕桥,在芦蒲镇芦蒲村始建。是苍南县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石桥。
  嘉祜七年(1062)壬寅
  朝奉郎徐高,任平阳县令。
  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
  比部郎徐处晦,任平阳县令。
  治平三年(1066)丙午
  通直郎范伯英,任平阳县令。
  神宗熙宁元年(1068)
  设蒲门寨,派兵驻守。
  熙宁二年(1069)已酉
  九月十四日,黄确并妻胡七娘率男大赠、大矩、大恒等台石桥一所题字,在芦浦报德堂西。
  熙宁四年(1071)辛亥
  比部郎薛再,任平阳县令。
  熙宁六年(1073)癸丑
  承奉郎陈知恭,任平阳县令。案公署县治下作元丰六年县令。
  熙宁十年(1077)丁巳
  祝常,字履中,常山人。任平阳县令。案祝常为胡安定弟子,官终殿中承,见宋元学案。
  元丰元年(1078)戊午
  五月,芦江寺石桥题字,在芦蒲报恩寺前。
  是年,于蒲门戍设寨。
  元丰二年(1079)已未
  四月十七日,林资并妻陈氏八娘,在南港镇九堡(今藻溪镇九堡村)瑞应寺石斛题字。高厚不计,周围刻字,南面十二行,漫漶者五字,东面纪年六行,行各二字。
  十月,荐恩寺石斛题字,在南港镇盛陶(今藻溪镇盛陶村)。
  是年,梅丰涌泉寺碑记,在梅岭头(今金乡镇梅岭头西麓)
  由僧善诚始建,明永乐六年(1408)毁于火。次年僧玉林募建清乾隆间移建今址。
  元丰三年(1080)庚申
  正月二十一日,元丰三年石桥题字,在江南镇樟树下。
  元丰四年(1081)辛酉
  武骑尉林师忠,任平阳县令。
  元丰六年(1083)癸亥
  正月二十四日,林宗岳等舍桥题字,在江南镇灵峰村。
  是年,宋苹,任平阳县令。《温州府志》苹误为革。
  元丰八年(1085)乙丑
  助教林牧妻周六娘,在江南镇香林寺建井闰题字。
  元丰年问(1078—1085)
  东林庵(今名东林道观),在小岙(今大渔镇小岙村)始建。涌泉院,在珠明岭始建,清光绪乙酉重建。
  平阳县设有十乡,前仓、丽槽、泥山三镇,乡名不详。
  哲宗元}右元年(1086)丙寅
  宣德郎宗彦宣,任|平阳县令,陈律,福建政和人,元丰八年进士,任平阳主簿。
  元祜二年(1087)丁卯
  十月二十六日,石匠童楫建桥题字,在江南镇堂西。
  元祜三年(1088)戊辰
  六月初十日,张僧御妻陈氏三十六娘率子女,在江南镇箭岙建桥题字。十二月初二日,建石桥题字,在江南镇护法寺.
  是年,承议郎李蔚,任平阳县令。
  元祜五年(1090)庚午
  于蒲门寨设官营造船场。
  元祜六年(1091)辛未
  宣德郎沈竦,任平阳县令。《温州府志》竦误为悚。
  绍圣二年(1095)乙亥
  承事郎葛繁,澄江人。任平阳县令。案通监长编四百十三引吕公著《掌记》云葛蔡名声藉藉……。
  绍圣年间(1094—1097)
  平阳县户口统计主户一万一千二百六十户,人口二万五千五百四十二丁。客户一万零五百七十六户,一万一一千二百三十丁。
  绍圣五年即元符元年(1098)戊寅
  六月,毛任与母王四娘,妻陈十娘喜合石桥一所题字,在南港镇毛家处。
  微宗靖国元年(1101)辛巳
  武骑尉张珌,字几仲,鄱阳人。任平阳县令。风凰崖题名府志作秘有误。
  崇宁元年(1102)壬午
  十二月初二日,延寿寺住持傅法沙门良佐,在蒲门乡(今马站)造桥题字。
  是年,温州在盛产茶叶的平阳县没立茶场。
  崇宁三年(1104)甲申
  五月二十四日,凌云寺建石桥题字,在江南镇灵峰村。
  是年,宋靖,字子直,彭城人。再任平阳县令。案旧志作宋苹有误……。
  章伯归,福建浦城人。任平阳主簿。
  大观元年(11O7)丁亥
  宣德郎郑汝贤,浙江金华人。任平阳县令。
  大观三年(1109)已丑
  陈尧英,字秀伯,平阳(今苍南)人。是年生,宋学者。
  僧道诠砌路摩崖,在蒲门乡铁场头(今马站镇),僧道诠发心筑大路二条,一条至吴家一百四十丈,又筑延寿院前二百五十丈。右刻正书四行约长六尺,广四尺许,首行九字较大,下分书八小字,次行二十一字,三行十九字,末行八字,字皆明寮。
  大观四年(1110)庚寅
  六月,何氏十四娘,在江南镇泥山(今宜山镇)广一福寺含造石斛题字,按正书字四行,行四字。
  黄石,字圮老。平阳(今苍南人)。是年生,绍兴八年戊午科进士。曾任直显谟阁学士、江东转运副使。
  微宗政和元年(1111)辛卯
  八月初八日,溪头桥,在招顺乡五十三都城门棋盘(今马站镇城门棋盘)始建。
  八月十八日,住持沙门唯定,在江南镇新宅造政和石桥题字。
  是年,宣议郎李果之,任平阳县令。
  政和二年(1112)壬辰
  陈桷,字季任,号无相居士,招顺乡厦材(今蒲域城西村)人。是年考中进士第三名(俗称探花),官冀州兵曹参军,后升礼部侍郎,因忤秦桧罢官。后以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卒。
  政和五年(1115)乙未
  曾孝杰,任平阳县令。
  政和六年(1116)丙申
  十月初四日,政和石桥题字,在江南镇儒家庄沙门法师募建.
  政和七年(1117)丁酋
  平阳县,属两浙路应道军,今苍南地属平阳。
  政和年间(1111一1118)
  礼部侍郎陈桷在厦材(今蒲城乡)建谷神道院。今废。
  重和元年(11l8)戊戌
  灵量鹫讲院,在江南镇二十三都箭岙创建,后经清乾隆、嘉庆、光绪、民国几度重修。
  宣和元年(1119)己亥
  钱谌,任平阳县令。
  宣和四年(1122)壬寅
  奉直郎张说,任平阳县令。
  宣和六年(1124)甲辰
  吴处仁,字守身。夏口(今钱库镇夏口)人。考中进士。官豪州倅。
  宣和七年(1125)乙巳
  正月,陈绾妻张氏十四娘,在蒲门乡马站造桥题字。
  是年,荪湖太学生林蛀与陈东等联名伏阙上书,“请诛六贼(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童贯),以谢天下”。
  从政郎伟阗,任平阳县令。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
  浙东路增设寨兵,在温州设防海十三寨,即城F、管界、馆头、青岙、梅岙、鹿西、蒲门(在马站蒲城)、南监(在芦浦)、东北、三尖、北监、小鹿、大荆。
  高宗建炎二年(1128)戊申
  陈存心,下店桥(今钱库仙居)人。考中进士。官宁国节度签书推官。
  吴俊彦,字时献。钱库夏口人。考中进士。官梅州司理。
  高宗建炎三年(1129)己酉
  平阳县,属两浙江东路温州府。今苍南地属平阳。
  高宗建炎四年(1130)庚戌
  宣教郎叶圹,任平阳县令。
  奉议郎赵伯遵,接任平阳县令。
  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
  平阳县户口统计有主户三万五千七百六十户,人口四万二千一百九十丁。客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四户,一万九千一百丁。
  绍兴二年(1132)壬子
  朝奉郎向子廉,任平阳县令。
  绍兴三年(1133)癸丑
  承议郎郑栎年,任平阳县令。
  天旱,地震。
  绍兴四年(1134)甲寅
  王自中,字道甫、道夫,号厚轩居士,蒲门(后迁灵溪凤池,晚寓平阳县城)人。是年生,宋学者。淳熙五年中进士及第,出任怀宁县主簿(在安徽)后任光化军(在湖北)、信州(在江西)知州
  承事郎蔡涣,任平阳县令。
  绍兴六年(1136)丙辰
  从事郎王俊,任平阳县令。
  绍兴八年(1138)戊午
  周额,沪山(今灵溪沪山)人。考中进士。官鄞县县令。
  陈鳌,金舟乡(今金乡镇坊下村)人。考中武科状元,官修武郎、授东南第八将。
  绍兴九年(1139)己未
  十月,重建灵溪上韩头桥。
  是年,承议郎曾怀,任平阳县令。
  绍兴十年(1140)庚申
  六月,荐恩寺石鼓题字,在南港镇盛陶(今藻溪镇盛陶村)。
  是年,宣教郎郑昌龄,任平阳县令。
  绍兴十一年(1141)辛酉
  通直郎王琥,任平阳县令。
  绍兴十二年(1142)壬成
  陈鹗,鳌弟,金舟乡(今金乡镇坊下村)人。考中武科状元,授东南第十将。
  周居仁,扈山(今灵溪沪山)人。考中进士。官处州教授。
  南宋故孺人柳氏墓志铭,在藻溪镇九堡村。石质。志盖长七十厘米,宽六十七厘米,厚十厘米,文篆书阴刻“朱故孺人柳氏墓志铭”九字,分三行,行三字。志书阴刻二十九行,满行二十三字。
  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
  三月,重灾,官府免历年积欠上供钱米。
  六月,官府又免历年尾欠赋税。
  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
  方碧祜长房迁居耙艚方城底,发展张网作业,以苎织网。
  绍兴十六年(1146)丙寅
  秋,大水。
  是年,朝奉郎王观国,字建侯,福建侯官人。任平阳县令。
  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
  林清卿,平阳(今藻溪繁枝)人。考中进士。官沙县丞、政和县令。
  郑叔豹,金舟乡(今金乡镇)人。考中武科进士。官水军将、忠翊郎。
  绍兴十九年(1149)己巳
  进士孙萝良,字宋传,福建侯官人。任平阳县令。案字,籍贯据福州府志补。
  绍兴二十一年(1151)辛未
  通直郎郑颛,任平阳县令。案旧志建置县治下作二十五年县令恐有误。
  绍兴二十二年(1152)壬申
  方扩,字端之,福建莆田人。任平阳县令。《福建通志》要录扩作广疑有误。
  绍兴二十四年(1154)甲戌
  泥山(今宜山)所产乳柑(真柑),北宋时已名传遐迩,列为贡品。至是时因温州官市黄柑扰民,朝廷下诏禁止。
  绍兴二十七年(1157)丁丑
  宣教郎邓鸾,任平阳县令。明弘治志名鹭。
  绍兴三十年(1160)庚辰
  郑噩,字仲酉,金舟乡水心里(今杷艚镇)人。考中进士。官天台县尉,新淦(在江西)知县。
  林浞,字正甫,松山(今桥墩镇)人。考中进士。官富阳尉、晋江知县、监察御史。著有《磐隐类稿》十卷。
  承奉郎卢炎,任平阳县令。《泉州府志》字当世,第进士。
  绍兴三十一年(1161)辛已
  蒲门寨巡检采用温州进士王宪的巡船设计,巡船“面阔二丈八尺,上面转板,平坦如路,堪通战斗”。
  宣教郎黄祀,字景华,福建龙溪人。任平阳县令。明弘治作杞与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改祀有误。
  绍兴年间(1131—1162)
  善福寺,在陈降殿始建。
  孝宗隆兴二年(1164)甲申
  大旱,草根、木实俱尽。
  通直郎冯格非,任平阳县令;杨游,字季常,福建长乐人。任平阳主簿;李涣,任平阳尉。
  孝宗乾道元年(1165)乙西
  通直郎汤思谦,任平阳县令;曹忠,任平阳主簿;王厚之,任平阳尉。
  乾道二年(1166)丙戌
  八月十七日,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合、漂盐场。潮退,浮尸蔽川,田禾无收。
  九月,遣官按视上月水灾,赈贫民,决系囚。
  是年,彭仲刚,字子复,金舟乡彭堡(今属金乡镇)人。考中进士。官金华主簿、临海县令,全州(在广西省)知府。
  黄东,黄判桥(今钱库镇)人。考中进士。官政和县令,汀州判。
  修职郎缪萝弼,任平阳县令。
  乾道三年(1167)丁亥
  全真派,由王垂阳所创,定道教中丹鼎派与佛教禅宗及儒家相理学融合的产物。至张全形保真、性命双修。男称道人(乾道),女称道姑(坤道)。避荤酒,不婚聚,住道院,奉香火。受蝶于太上老君。
  乾道四年(1168)戊子
  进士林仲彝,在夏口(今钱库镇夏口)沿乌屿山麓筑林头、乌屿等陡门,至八年完成。林仲彝(曾任台州知州)生平多次开浚故乡河道以溉四乡农田。
  乾道五年(1169)己丑
  夏至秋,凡三次大风水。漂民宅,损田禾,人畜多溺死。县官不具报,受降官、落职、放罢等处分。
  是年,承务郎傅淇,字元瞻,福建仙游人。任平阳县令。
  乾道六年(1170)庚寅
  五月,大水,夏旱。
  乾道七年(1171)辛卵
  连岁大饥,米斗值五六百钱。
  乾道八年(1172)壬辰
  周吕龄,原名石,字介之,又字梦与,号牧斋,扈山(今灵溪镇沪山)人。嘉泰间官德化县令、终安丰悴,案旧志作昌龄安丰判。
  章杰,木曾孙。浦边(今灵溪镇渎浦浦边村)人。考中进士。官宁德县丞,闽清县令。
  郑显,字达道,郑家楼(今金乡镇郑家楼村)人。考中进士,官奉议郎。
  通直郎林志虑,任平阳县令。
  淳熙元年(1174)甲午
  宣教郎杨萝龄,字子寿,福建晋江人。任平阳县令。
  淳熙二年(1175)乙未
  黄石圹志,在桥墩镇松山下出土,圹志长零点八零米,宽零点六四米,厚约零点一零米,文满十四行,满行二十二字,周必大撰书,隶体阴刻,字迹苍老遒劲。
  淳熙三年(1176)丙申
  宣教郎黄枟,任平阳县令。
  淳熙五年(1178)戊戌
  温州知府韩彦直(韩世忠子)著《永嘉桔录》,推泥山(今宜山)乳柑为温州柑桔中第一。
  周共辅,扈山(今灵溪镇沪山村)人。考中进士。官同安县丞。
  通直郎孙长逊,任平阳县令。
  淳熙八年(1181)辛丑
  乌屿陡门铭摩崖,在江南镇灵峰东。铭文篆书,分八行,行四字,后纪年四行,行七字,第二行林下一格分书二字略小。
  赵伯桧,任平阳县令。
  淳熙九年(1182)壬寅
  夏、秋旱。
  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
  章庚,字舜俞,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考中进士。
  承议郎李淙,任平阳县令。
  淳熙十二年(1185)乙巳
  夫王蕙圹志,在归仁乡贤沙里。石质,长八十八厘米,宽六十一厘米,文隶书阴刻十四行,满行十九字。
  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
  黄褒然,归仁乡松山(今桥墩镇)人。考中上舍释褐廷对第一(称武状元)。
  八郎桥,在灵溪镇鱼塘口村。由林七郎三官建造。
  陈岘,汝贤子,字来南。招顺乡五十五都蒲门(今蒲城乡城西村)人。以博学鸿词科赐第。官邵武南尉、全州知州,后升任兵部侍郎。
  南宋迪功郎前建康府司户参军黄裳之室林氏圹志,在归仁乡贤沙里岱山之原。石质,长七十七厘米,宽五十九厘米,文隶书阴刻十二行,满行十七字。
  淳熙十五年(1188)戊申
  通直郎季元忠,任平阳县令。
  淳熙十六年(1189)己酉
  徐似道,字渊子,浙江黄岩人。任平阳县令。乾道二年进士,官承议郎,据嘉定赤城志校补。
  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
  周绎,扈山(今灵溪镇沪山村)人。考中武科进士。
  绍熙二年(1191)辛亥
  陈葵,字叔向,浙江青田人。任平阳县令。
  绍熙三年(1192)壬子
  通直郎宋孝榆,任平阳县令,滕岑任平阳丞;叶嗣昌任平阳尉。
  绍熙四年(1193)癸丑
  林管,林坳(今藻溪镇繁枝)人。廷对第一考中武科状元。
  黄中,字仲庸,松山(今桥墩镇)人。考中进士第三名(探花)。官起居合人,袁州、泉州知州。
  绍熙五年(1194)甲寅
  八月大水。
  是年,承奉郎林仔,任平阳县令。
  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
  秋,飓风淫雨,海水为灾。
  是年,温州知州曾炎发动沿海居民修筑堤塘,以防潮溢。塘起自邱埠(今龙港下埠)东至斜溪(今耙艚方城底)与阴均跿门相接,台称东塘或外塘(苍南建县后,新筑外塘,东塘改称内塘)。
  陈士龙,陈营(今龙港镇江山)人。考中武进士。官广东总管。
  奉议郎舒磷,字元质,浙江奉化人。任平阳县令。
  庆元三年(1197)丁巳
  南宋随州太守林蕨圹志,在望里镇风岙村。石质,长四十六厘米,宽四十七厘米,厚九点五厘米。文楷书阴刻十六行·满行二十字。
  庆元四年(1198)戊午
  南宋莆田法曹林仲宽圹志,在宝鸡山。石质,长三十八厘米,宽四十四厘米.文楷书阴刻十七行,满行十七字。
  庆元五年(1199)已未
  自六月至八月,淫雨,漂民庐,人多溺死。
  祝蝓,任平阳县令。
  嘉秦二年(1202)壬戌
  章硕,横浦(今灵溪镇渎浦横江村)人。考中武科进士。官知高州
  承议郎刘公亮,任平阳县令。
  开禧元年(1205)乙丑
  倪梦龙,字公翼,金舟乡(今金乡镇)人。考中武科进士。官缙云知县。
  周赍,扈山(今灵溪镇沪山村)人。考中武科进士。
  开禧二年(T206)丙寅
  鹙井摩崖题字,在江南镇泥山(今宜山镇下市)。
  汪季良,字子驷,广西广信人。任平阳县令。
  开禧年间(1205—1207)
  太学生章慰,自沙章良(今属龙港镇章良村)人。赴京上书,揭发大臣韩佗胄误国罪行。
  铁场摩崖题字,在马站谢家蛘延寿寺山岩壁上,面积一一平方米,楷体直书阴刻,字径零点一五米,字体工整。文凡四行,日:“峙石卧松,蟠距西东,高隐于中,境寂心空”。左旁署刻:“开禧前住持僧道潜题记”。
  福慧寺,旧称福慧堂.在东庄陈家营(今龙港镇)始建,明嘉靖和清康熙壬午僧乘如修,咸丰间重建。
  嘉定兀年(1208)戊辰
  平阳知县汪季良与金舟乡艾阳人林居雅筑阴均埭及陡门(今肥艚镇)。埭长八十丈,经年竣工。后乡民于陡门旁建阴均庙奉祀。
  嘉定二年(1209)己巳
  平阳县乡村酒坊店二十五当,仃闭二十~坊店。
  嘉定四年(1211)辛未
  周熙绩,扈山(今灵溪镇沪山村)人。考中进士。
  东林院,在东庄陈家营始建,明平阳县令王约将其改为东林社学,民国仍东林院,清康熙问僧性机、道光间僧汝南均重修。
  嘉定五年(1212)壬申
  温州知州杨简奏筑下涝、塘湾、江西(今灵溪镇)、楼浦(今流浦)、河上浦(今新陡门)、萧江渡(今平阳萧江)六处陡门,后沿称为“嘉定六陡”。
  宣教郎林根,任平阳县令;吕声之,任平阳县丞。陈范任平阳主簿;朱元龙,任平阳尉。
  宣教郎毛嗣孙,接任平阳县令。
  嘉定七年(1214)甲戌
  灵峰摩崖词,在江南镇灵峰村,词刻在崖上,共有百字,起用短引四句,平列两行词两截,分八行、行十三字.未行十字。字径五寸许,笔势秀逸。
  林济舟,荪湖(今望里镇)人。考中武科进士。官融水县令。
  林自宪,荪湖(今望里镇)人。考中武科进士。
  林倜,荪湖(今望里镇)人。考中武科进士。
  徐听,字景大,桃湖(今观美镇桃湖村)人。考中进士。
  承议郎应镛,任平阳县令。《按万姓统谱》字子和,兰溪人。有误。
  嘉定十年(1217)丁丑
  柳梦周,字正符,莒溪(今属莒溪镇)人。考中进士。
  陈师川,下涝(今龙港镇龙江下涝村)人。考中进士。
  嘉定十一年(1218)戊寅
  处士林君墓志,在亲仁乡西洋上岙之麓。石质,长三十九厘米,宽二十九厘米。文行书阴刻十六行,满行十八字。
  嘉定十三年(1220)庚辰
  黄德庄,龟山(在今宜山镇珠山村)人。考中武科进士。
  黄应祥,字致可,龟山(在今宜山镇珠山村)人。考中武科进士。
  黄洵,东魁(今肥艚镇)人。考中武科进士。官盱眙县令。
  嘉定十五年(1222)壬午
  碧潭一师墓碣,在蒲门乡湖井(今赤溪镇湖井村)人。六字居中大写,旁分小字两行,行五字楷体正书。
  嘉定十六年(1223)癸未
  王铎,字愿学,王洋(今括山乡张家庄村)人。考中进士。官处州教授。
  范师中,金舟乡(今金乡镇)人。考中武科进士。
  方蒙,字子功,双牌(今赤溪镇双牌村)人。考中进士,官新城县令、嘉州悴。
  嘉定十七年(1224)甲申
  李仁伟,任平阳县令。
  嘉定年间(1208—1224)
  竹林道院,在白沙(今龙港镇白沙)始建。
  理宗宝庆元年(1225)乙酉
  七月,大水。
  宝庆二年(1226)丙戌
  方绎,字起元。白沙(今龙港镇白沙)人。考中进士。官大理评事。
  陈桃,字寿翁。陈营(今龙港镇江山)人。考中进士。官
  绍定二年(1229)己丑
  陈力修,字介翁,号石斋。慕贤西乡陈营里(今龙港镇江山)人。以优等第一一赐进士及第。官常德府教授,历官礼兵部架阁,枢密院都承旨。
  黄镇周,字则有。龟山(今宜山镇珠山村)人。考中进士。官松阳县令。
  绍定四年(1231)辛卯
  赵汝骤,任平阳县令。(按宋史全文三十二作汝骧)。
  绍定五年(1232)壬辰
  郑权毅,字仁叔。金舟乡(今金乡镇)人。考中进士。
  陈廷秀,陈营(今龙港镇江山)人。考中武科进士。官知吉阳军。
  黄居仁,字安宅,龟山(今宜山镇珠山村)人。考中进士。
  陈瑀,柘园(今仙居乡柘园村)人。考中武科进士。官忠训郎。
  黄居正,字直翁,塘下六板桥(今灵溪镇沪山塘下村)人。(三山志,作居云,花溪人)。考中进士。
  端平元年(1234)甲午
  林宜孙,任平阳县令。创筑江口陡门。
  端平二年(1235)乙未
  戴应扬,戴堡(今金乡镇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进士。官乎江参议。
  端平三年(1236)丙申
  赵与会,任平阳县令。
  端平年间(1234—1236)
  清华道院,俗名东岳观,在西乡河前(今龙港镇湖前)始建,明季重建、清光绪间重修。
  寿山庵,在亲仁乡始建。
  嘉熙元年(1237)丁酉
  七月六日,嘉熙石桥募建题字,在江南镇虹桥。是年,赵时暄,任平阳县令。
  嘉熙二年(1238)戊戌
  戴应复,应扬从弟,戴堡(今金乡镇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进士。官钦州容管安抚。
  戴应新,应扬从弟,戴堡(今金乡镇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进士。官知光化军。
  嘉熙三年(1239)己亥
  十一月,真州教授林恩学圹志,在南港镇黄坛山。
  是年,通直郎陈绮,任平阳县令。
  淳祜元年(1241)辛丑
  戴应发,应扬从弟,戴堡(今金乡镇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榜眼。官阁门舍人、高州刺史。
  徐俨夫,字公望,号桃渚。亲仁乡桃湖(今观美镇桃湖村)人。考中文科状元。官礼部侍郎。著有g桃渚集》。
  郑攸,字君泽,梦斗弟,郑阳(今金乡镇郑家垟村)人。考中武科进士。
  郑梦斗,字君安,郑阳(今金乡镇郑家垟村)人。考中武科进士。
  韩寅翁,字寿樗。松山(今桥墩镇)人。考中进士。官宁德主簿、直判。(通志韩误赵)。
  戴应极,应扬弟,戴堡(今金乡镇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进士。官海门县令。
  戴松龙,戴堡(今金乡镇戴家堡村)人。考中武进士。
  戴梅孙,戴堡(今金乡镇戴家堡村)人。考中武科进士。官桂阳令。
  陈栩,字良遇。金舟乡(今金乡镇)人。考中进士。宫中散大夫、知漳州军、吏部侍郎。
  趙与涌.任平阳具令.
  淳祐占三年(1243)癸卯
  赵崇权,任平阳县令。
  淳祐四年(1244)甲辰
  季秋,朝奉郎陈均台掌岩摩崖题记,在蒲门乡合掌岩(今沿浦镇牛乾村台掌岩)。文云:“淳祐甲辰季秋上浣,朝奉郎陈均率弟良辅,命工汛扫兹石,并除芜秽。越二日庚戌,侍叔载之、凤之、鹏举、周之,同弟简友、成位,侄莱肃登蝗岩,祗谒仙灵,修诸父故事,感今怀旧,徘徊瞻眺,僧普闻、善慧、若憩、若愚俱行。敬勒岁月于石。”文楷体直书,阴刻,每字径零点一米,刻工粗劣。
  是年,项桂发,项桥(今钱库镇项桥村)人。考中武科进士第一名(武状元)官雷州、衡卅I知府。
  林思齐,字齐贤,荪湖(今望里镇)人。考中进士。(《三山志》作淳祜元年辛丑有林思斋,字斋贤,长溪人)。
  香林寺,旧名香林教院,在徐家庄(今龙港镇徐家村)始建,清康熙间僧应山、光绪间僧成纪重建。
  承议郎李至,任平阳县令。
  淳祜六年(1246)丙午
  赵与莹,任平阳县令。
  李簪,接任平阳县令。《温州府志》簪作舂有误。
  开庆元年(1259)己未
  黄禹饧,字元功,松山(今桥墩镇)人。考中进士。
  福慧寺,旧名福慧堂,在东庄(今龙港镇江山东庄村)始建。明嘉靖间重建,清康熙壬午僧来如修,成丰间重建。
  景定元年(1260)庚申
  李桐,任平阳县令。
  状元徐俨夫墓,在桃湖(今观美镇桃湖村)。徐俨夫殁后始建。原规模较大,残存右柱、踏道和勾栏式基座。基座凸狮兽,莲瓣与花卉。,
  景定二年(1261)辛酉
  岑山花井,在招顺乡五十四都岑山(今马站镇金山村)建成。井深三米,井口直径一点八米,内壁砌以不规则青石,并水清凉可口,久旱不枯。
  项桥圣旨碑亭,在钱库镇项桥项氏宗祠内。是年三月立。碑文是朝廷任命项桂发为“御营统兵护驾防御使……”的诰命。
  通直郎王嗣孙,任平阳县令。
  景定三年(1262)壬戌
  柳培之,字益谦,莒溪(今莒溪镇)人。考中进士。
  郏天严,水心(今巴艚镇新城水心村)人。考中进士。本州教谕。
  许权,松山(今桥墩镇)人。考中进士。
  黄系翁,松山(今桥墩镇)人。考中进士。
  源长桥题字,在江南镇杨家宅堂众建造。
  景定四年(1263)癸亥
  黄文谨,任平阳县令。
  景定年间(1260—1264)
  灵瑞禅寺,在象元金岙内(玉苍山系)创建。清康熙年间由僧海统重修,乾隆间僧普亮再修,咸丰元年重建。
  竹林道院,在白沙(今龙港镇白沙)始建。
  度宗咸淳元年(1265)乙丑
  章宗元,白沙(今龙港镇白沙)人。考中进士。
  王有开,字守仁,金舟乡王阳(今括山乡张家庄)人。登
  右科(武举)进士。官安抚司幕官。七年(1271)武举换文,再中进士。任尚书员外郎,惠州知府(不赴归里)。
  平阳县,属两浙路瑞安府。今苍南地属平阳。
  程熙翁,任平阳县令。
  成淳二年(1266)丙寅
  平阳县,属两浙东路瑞安府,今苍南地属平阳。
  谢公闾,任平阳县令。(按《明弘治平阳县志》作公闾)。
  成淳三年(1267)丁卯
  五洞桥,在赤溪镇过溪村重建。
  朝奉郎景震子,任平阳县令。
  咸淳四年(1268)戊辰
  何士圭,字公锡,将军岭(今括山乡)人。考中进士。官教授。
  陈正夫.字适道。陈库人。考中武科进士。官石门县令、知藤州。
  方应符,宋阳(今南宋镇)人。考中武科进士。
  陈若水,柘园(今仙居乡柘园村)人。考中武科进士。
  吴泳,任平阳县令。
  成淳五年(1269)己已
  修职郎薛作霖,任平阳县令。
  咸淳六年(1270)庚午
  五月,大雨大水,饥荒。
  是年,咸淳石桥题字,,在江南镇底店众人募建。
  成淳七年(1271)辛未
  林景熙,字德玚,号霁山,亲仁乡林坳(今藻溪镇繁枝)人。考中上舍释褐进士。爱国诗人。官泉州教授,礼部、兵部架阁,进阶从政郎。与同乡同学郑朴翁等冒死收拾赵家的“四宗”白骨。被人们尊为义士。著有《齐山集》。
  周仁勇,字德裕,扈山(今灵溪镇沪山村)人。考中武科榜眼。授宁国府推官。
  林时中,林坳(今藻溪镇繁枝)人。考中武科进士。
  吴淇,字贯清。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考中进士。
  成淳十年(1274)甲戌
  俞大宁,金舟(今金乡镇)人。考中武科进士。
  章如閖,横浦(今灵溪镇渎浦)人。考中武科进士。官司马帅机。(按《通志》、《温州府志》皆作如国)。
  成淳年间(1265—1274)
  金舟道院,在金舟乡斜溪(今金乡镇)始建。
  会善堂,在东乡浃埒始建。
  东隐寺,在玉苍山始建,清僧普济重建。
  真元宫,在荪湖坡山(今望里镇)。
  南峰寺,僧了悟在松山巅始建。清憎应千重修。
  三段祖师在玉苍山先后建成法云、万行、车隐三寺。后经几度重修。此后玉苍山渐成景区。
  法云寺,旧名法云院,三段法师在玉苍山麓始建。元大德、明正德、崇祯,清康熙均重建,乾隆丙子僧慧松重修、嘉庆戊辰、民国甲寅再次重修。
  清隐庵.在荪湖(今望里镇)始建
  德祜元年(12761乙亥
  王应嘉.任平阳县令(以永嘉尉调人)。
  端宗景炎元年(1276)丙子
  陈君任,任平阳县令。
  景炎二年(1277)丁丑
  十一月,元军入平阳,宋行军司马陈自中(陈宜中之弟)率兵拒守分水关,战败,不屈而死。
  南宋年问(1131—1279)
  章梦升,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考中进士。
  章时中.字德先,八丈(今灵溪镇沪山百丈村)人。考中进士。
  陈宗旦,陈营(今龙港镇江山)人。考中进士。授判官。
  陈振孙,字伯玉,陈营(今龙港镇江山)人。考中进士。
  陈过,字圣规,振孙子。陈营(今龙港镇江山)人。考中进士。官监察御史。
  林公度,林坳(今藻溪镇繁枝)人。考中进士。
  吴俊臣,夏口(今钱库镇夏口)人。考中进士。官承信郎。陈烈,字居晦,陈营(今龙港镇江山)人。考中武科进士,官长溪县令。.
  孙应发,白沙(今龙港镇自沙)人。考中武科进士。官广州判、知裕州。
  林迁.荪湖(今望里镇)人。考中上舍释褐进士。官台州教授、南乐县令。
  广福寺,在三峰山麓始建,清康熙庚申憎海谦修,同治已已重建。寺存石缸二,寺前砖塔。
  平阳县已有宰清乡、西乡、万全乡、归仁乡、金舟乡、亲仁乡、风栖乡等七乡记载。
  世祖至元六年(1269)已巳
  郑东,字季明,号呆斋,招顺乡湖井(今赤溪镇信智湖井村)人。是年生。元文学家。东与弟郑采著有《郑氏联壁集》,
  明初宋濂作序说:“呆斋之文,则气韵沉雄,如老将帅师旌旗,金鼓缤纷交错,咸归节度”。苏伯衡电说:“平阳在元之世,兄弟并以文鸣,则有若郑氏。”
  至元十三年(1276)丙子
  平阳县,属江淮行省浙东道宣慰司温州路。今苍南地属平阳。
  至元十四年(1277)丁丑
  六月,飓风、大水。次年大饥。
  是年,宋龙,任平阳县尹。
  至元十五年(1278)戊寅
  平属浙东道温州路,今苍南地属平阳。
  至元十六年(1279)已卯
  始改里为图,因每里册籍首例地图,故有都图之称。
  韩和,任平阳县尹。
  至元十七年(1280)庚辰
  周忠,任平阳县尹。
  至元二十二年(1285)乙酉
  罗卯乙,任平阳县尹。
  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于绍兴发掘南宋皇陵,取宝弃骸。
  诗人林景熙,林坳(今藻溪镇繁枝)人。与郑朴翁协谋,收骨埋于兰亭侧,植冬青为记。林景熙有《冬青花》、《梦中作》等诗寄意。
  平阳县,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温州路。今苍南地属平阳。
  至元二十四年(1287)丁亥
  飓风。
  至元二十五年(1288)戊子
  舂,平阳县归仁乡雅阳(今属泰顺县)人林雄、处卅f詹老鹞、桐山尤山野的联合抗元队伍攻平阳。冬,复合兵攻平阳江南。
  是年,叶元亨,任平阳县尹。
  至元二十六年(1289)己丑
  正月.元兵南北夹攻,尤山野阵亡,林雄、詹老鹞等二百余人被俘杀害。
  至元二十七年(1290)
  十一月,温州始设万户府,辖永嘉、乐清二县和瑞安、平阳州,并以伊奇哩一军进驻温州。万户府以下,凡州县巡检司,捕盗司各有巡军,又在沿江设要塞二十二所,增置战船,分兵阅习水兵之法。
  至元三十年(1293)癸巳
  刘守谦,任平阳县尹。
  至元年间(1264—1294)
  真浮庵,在后陇(今龙沙乡后陇岭村)始建。后废。
  平阳县人口统计为五万三千零七十二丁。
  尔陀寺,旧名尔陀院,在沪山始建,清乾隆间僧显遇重修,光绪十二年重建。
  成宗元贞元年(1295)乙未
  九月,元政府定浙东两税法,夏税纳棉布绢,秋税纳粮。
  是年.平阳县户逾五万,丁口则达到十七万零三百五十八丁。升县为州,属浙江行省浙东道温州路。今苍南地属平阳州。
  武略将军孙筠,任平阳知州兼锄农事,怯里木丁任达鲁花赤兼勘农事(名监州)。
  平阳州,属江浙行省东道宣慰司温州路。今苍南地属平阳州。
  元贞二年(1296)丙申
  大饥。
  大德元年(1297)丁酉
  四月,江口渡(今龙港镇)陈空崖与其嫂苏锦娘聚众抗元,称罗平国正治元年。至10月,被元军所败。
  七月十四日,夜,飓风暴雨,海溢高二丈,漂荡民合、田地、盐灶。平阳、瑞安二州共溺死六千八百人。
  九月,遣官视察,发官粮二千八百八十五斛.赈济灾民五千一百六十口,免本年租。
  是年,唐古解,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大德六年(1302)壬寅
  哈散,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平安渡,旧名江口渡,滕天骥在慕贤东乡九都修筑。
  大德八年(1304)甲辰
  元王朝政府在蒲门建镇。
  奉直大夫张复礼,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
  大德九年(1305)乙巳
  平阳州判皮元邀芦江(今芦浦镇)报恩寺憎智融募修阴均陡门,在金舟乡,州判皮元修,县令梅监重修。
  大德十年(1306)丙午
  提控都目滕天骥发起修建横阳江两岸码道,北岸长一百二十丈,南岸加倍,高、宽均七尺,并于江口两岸建石门,名平安渡。
  月鲁,任平阳卅f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大德十一年(1307)丁未
  章均蛘(今钱库镇夏口)人章喜,编《平阳州志》成书。此为平阳第一部方志。
  谢振孙,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
  大德年间(1297~1307)
  平阳县设有十乡,五十四都,有金舟乡、宰清乡、凤林乡.其余乡名不详。
  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
  平阳县惠民医局始建。
  武宗至大元年(1308)戊甲
  昂吉儿,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勤农事。
  张谦,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昴吉儿任达鲁花赤兼勘农事;阿玉任同知;李信任判官。
  至大二年(1309)己酉
  郑采,字季亮,号曲全,招顺乡五十三都湖井(今赤溪镇湖井村)人。是年生,元文学家。与兄东著有“郑氏联壁集》,明初宋廉作序说:“曲全之文,则规矩峻整,如齐鲁大儒,衣冠伟然,出言不凡,曲尽情态。然皆有阁宏丽之规,无山林枯稿之气”。
  至大三年(1310)庚戌
  林景熙(林霁山),是年病逝,葬于带溪青芝山(今平阳县腾蛟带溪)。宋元之际诗人。其诗感怀古旧,追念宋室,风格凄怆。著有《白石樵唱》、《霁山先生集》等。
  仁宗皇庆元年(1312)壬子
  嘉泰赛益礼,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吕公介,任同知;白细僯,任判官。
  张德圭,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
  延祜元年(1314)甲寅
  七月七日,延祜石桥题字,在江南镇马路下。
  延祜二年(1315)乙卯
  溥家奴,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陈高,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金舟咸通里(今钱库镇项 桥一带)人。是年生,至正十四年考中进士。元诗人,官庆元路录事。
  延祜四年(1317)丁巳
  张仁,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
  延祜五年(1318)戊午
  六月二十三日,飓风暴雨,沿江田禾淹损大半。
  冬,日本开往庆元路(今宁波)商船被飓风漂至大岙(今大渔镇),渔民助其移泊飞云渡,再由官军护送至庆元路。
  是年,筑护安堤,自黄浦南岸至楼石(今流石),俗称西塘。
  阿马刺,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延祜六年(1319)已未
  延裙石桥题字,在蒲门乡马站募缘建造。
  延祜年间(1314—1320)
  宝林庵,在金舟乡(今金乡镇)始建。
  英宗至治三年(1323)癸亥
  舥艚横池郑旷达开发鹰捕张网作业。
  泰定元年(1324)甲子
  秋八月,夜,地震,海溢,四邑乡村居民漂荡。
  是年,别里怯,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泰定二年(1325)乙丑
  贾达,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
  后至元二年(1336)丙子
  自夏迄秋不雨。
  后至元四年(1338)戊寅
  刘世杰,字仲英,聊城人。任平阳知州兼劫农事;伯颜,任平阳州同知。
  后至元六年(1340)庚辰
  梁镗,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忻都,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监州)。
  大旱。
  至正二年(1342)壬午
  李恭,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
  至正四年(1344)甲申
  地震,海溢,漂民居,溺死人甚众。
  和尚,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张懋,任平阳知州兼黼农事。
  至正五年(1345)乙酉
  积谷寺,由僧正一在岑山(今马站镇)积谷岭重建,明正德、清光绪间均再次重建。
  至正六年(1346)丙戌
  二月至七月不雨。七月又大水,后复旱,明年春乃雨,岁大歉。
  是年,月鲁忽都,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至正七年(1347)丁亥
  阴均埭被暴风大潮所毁,艾阳人陈文债倾资修复。
  置常平仓。江浙行省发帑褚付县为常平谷价,购粮备歉。
  至正九年(1349)己丑
  岳祖义,任平阳知州兼勘农事。
  至正十年(1350)庚寅
  夜先不花,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
  陈高记云:炎亭在大海之滨,东临海,西、南、北三面负山,山环箕状,其地可三、四里,居者数百家,多以渔为业。
  选真寺记,碑石质,高一百六十厘米,宽七十七厘米,厚十厘米。文楷书阴刻十九行,满行三十四字。
  至正十二年(1352)壬辰
  寇诚,任平阳知州兼l勘农事。
  至正十三年(1353)癸巳
  冬,闽栝抗元队伍人分水关岭(分水关),直抵平阳州治。万户晁恭廉负伤而逃,官吏皆降。时镇本路的东平翼千户所达鲁花赤帖木和都事许必达带兵与抗元队伍激战,俱被杀死。
  四月,绮川桥,在招顺乡五十三都城门棋盘始建,明成化二十年(1484)腊月初二日重建。
  至正十五年(1355)乙未
  正月,抗元队伍进攻松山(今桥墩)。这时闽栝抗元队伍己蔓延四境,唯江南组织民团,以江为堑,而未能进入。
  七月,陈文倘惠泽记,在江南灵峰(今金乡镇灵峰村)立,进士,将仕郎、庆元镓事陈高记,进士、从仕郎、处州路庆元县尹兼勤农事孔玚书。
  八月,郭暯率江南民团随知州周嗣德进攻李师金,翁瑞的抗元队伍于黄浦江。冬,李师金、翁瑞皆被杀害。
  至正十六年(1356)丙申
  海啸大风,海水溢高数十丈,海舟吹上高坡数里,死者数千人。
  至正十八年(1358)戊戌
  察窄不花,任平阳州达鲁花赤兼勘农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壬寅
  八月.大风,海溢,沙塘陡门圮。
  至正二十三年(1363)癸卯
  春,方明善调集温、台、庆元三路水军攻平阳。九月,城破,平阳知州周嗣德等被杀,守御章环救援于吴王朱元璋部参军胡琛。十二月,平阳归附朱元璋。
  至正二十五年(1365)乙巳
  十二月六目,文学家郑采病逝,墓葬江苏省常熟市海卢西。
  至正年间(1341—1368)
  选真寺碑记,在括山乡下汤村选真寺前始建,原为摩尼教寺。邑人孔克表撰碑记。碑长一点五五米,宽零点七六米,厚零点一零米,文楷书阴刻,满十六行,行满三十四字。
  太祖洪武元年(1368)戊申
  温州置盐仓批验所,于天富南监场置盐课司大使。
  吴起,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考中举人。由孝廉授山阳知县、升润州太守。案明时无润州恐误。
  韩建中,韩君桥人。考中举人。由儒士授显州判。
  章敬,任平阳知州;赵天秩,任平阳州同知;潘雍,任平阳州判官。
  平阳州,属浙江行省温州府。今苍南地属平阳。
  洪武二年(1369)已酉
  正月,重作阴均水门碑记,立于江南镇肥艚老斗门村。天
  顺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巡检朱恂重立。碑长一点五米,宽一米,青石质地。碑文楷书阴刻,满十七,行满四十二字。中书省咨议林减祖撰文,温州知府汤逊书并篆额。为研究当地古代水利建设的重要资料。
  是年,降平阳州为县,属温州府管辖。苍南地属平阳。
  建立温州卫平阳守御千户所,在苍南地设江口关,驻总哨官一员、领哨官一员,船十九只,兵四百五十五名,屯泊洋屿,守肥艚、炎亭、石砰、五屿一带,南与镇下关,北与飞云关,下接南麂游兵交相会哨,专御金乡、平阳仙gl、墨城一带地方,镇下关,驻总哨官一员,领哨官一员,船十七只,兵四百三十六名,屯泊官岙,哨守洋孙、大岙、竿山、潼头一带地方。北与江口关,南与福建烽火门,下接南麂游兵交相会哨,专御蒲壮、金乡大小岙一带地方。
  平阳县,置粮科,设预备仓、常丰仓、广济仓诸大使。
  梅镒,任平阳知州,后改任知县。
  洪武四年(1371)辛亥
  吴祺,字以诚,夏口(今钱库镇)人。由秀才授顺天判,后升任建昌同知。
  张德荣,任平阳知县。
  洪武五年(1372)壬子
  六月,倭寇侵犯县境,平阳所百户王义率兵星夜往击,寇败退。
  洪武七年(1374)甲寅
  叶素德,任平阳知县。
  青田周大豹率盐众四百余人,杀三魁巡检。
  平阳守御千户缪美增筑平阳城,址周围六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六尺,面阔九尺,地阔一丈三尺,广一百丈,袤二百五十八丈。
  洪武八年(1375)乙卯
  七月,飓风大雨,海溢高三丈,沿海居民淹死者二千余人,室庐漂荡,事闻命官赈济。
  是年,沙塘陡门设闸夫六名。
  南监盐场场治,徙芦浦,设立场廨。天富南监盐课司,岁办盐三千六百五十六引,蒲门沿浦场岁办盐四百六十五引。
  平阳矾山杨伯存造伪钞。
  设温州卫、磐石卫、金乡卫。
  洪武九年(1376)丙辰
  七月初二日,飓风暴雨,沿江田禾尽没。
  是年,程士南,任平阳知县。
  平阳县,属浙江布政使司温州府。今苍南地属平阳。
  洪武十一年(1378)戊午
  顾德荣,下涝(今龙港镇龙江下涝村)人。授吏部主事、改柳城知县。
  王宗远,名琏,以字行,号肃庵,是年卒。慕贤东乡白沙象冈(今属龙港镇)人。官光禄司丞、左佥都御史、副都御史等。
  王宗祥,下涝(今龙港镇龙江下涝村)人。考中举人。
  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
  梅岭摩崖题刻,在金乡镇梅岭头岩石上。是年七月某日立。
  洪武十三年(1380)庚申
  王友谅,南直隶泗州人。任平阳知县。
  洪武十四年(1381)辛酉
  章惟恂,慕贤东乡白沙(今龙港镇白沙)人。考中举人。官授新丰丞。明代无有新丰县,恐有误。
  方子深,原名閖,以字行,号果庵,慕贤东乡白沙(今龙港镇白沙)人。考中举人。授礼部郎中。
  沿袭元制,“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为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募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日坊,近城日厢,乡都日里,里编为册,册首总为一图”《明史食货志》。明朝末年,在赋役上虽有“通县设隅一、都五十五、镇二、图二百五十二。每图设立十甲,每甲贮田三百亩,充里一名”的纪录,也只是为了催科的方便,名实并不协调。
  洪武十五年(1382)壬戌
  吴叔诠,夏口(在今钱库镇夏口)人。考中举人。
  林彦宽,字世大。东谷人。官鲁府典仪。
  陈寿,南直隶卢州(在今安徽)人。任平阳知县。
  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
  倭寇犯金乡,官兵敌欲之。
  蒲门子场,岁办盐四百六十五引三十六斤七两二钱,额折本盐课银一千四百零六两一钱八分一厘四毫二丝八忽。
  平阳县丞彭尚贤、里人郑存耕修“江口陡门”。
  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
  命信国公汤和主持筑沿海诸城。
  天富南监盐课司,岁办盐三千六百五十六引(每引一百斤);蒲门沿浦子场岁办盐四百六十五引。
  项桓,字久武,项桥(今钱库镇项桥)人。考中举人。由儒士授昌平簿。
  林彦范,字世正,东谷人。由明经授宣城丞。
  陈允耕,仙居,(今仙居乡)人。考中举人。官宝庆推官。
  麇性善,南直隶吴县(在今江苏吴县)人。任平阳知县。
  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
  风潮冲坏“江口陡门”。
  洪武十九年(1386)丙寅
  彭孝谦,南直隶宁国人。任平阳知县。
  洪武二十年(1387)丁卯
  信国公汤和奉令于沿海建:卫城,金乡卫城及所辖蒲门、壮士两个千户所域相继建成。民户有四丁以上的,抽调一个为戍卒。
  金乡卫指挥统千户所等官九十七员,旗军四千九百二十八名,其中驻蒲门千户所千户等官十四员,旗军一千二百三十二名;驻壮士千户所千户等官十五人,旗军一千二百三十二名。
  于横阳古道岑山东南设站,供过往军马憩息。其处即名马站。
  赵敬,河南汝宁人。任平阳知县。
  信国公汤和奏立卫城,金乡卫城周围一千四百二十四丈,高一丈九尺,趾厚二丈,城门四,水门一。演武场,在东门周围二百五十丈。城内有军营三千一百六十七间;蒲门所城,城墙用不规则石块砌筑,内夯实碎石,城周长六百零四丈,高一丈五尺,趾阔一丈三尺,设东、南、西城门三座、蝶口六百一十口、敌台六座、窝铺二十座。东门建有演武场,城外有护城河、吊桥,城内有军营千余间。
  西阳坡(今藻溪镇繁枝)兴筑和尚埭,并在藻溪滩下建拦水坝,可自流灌溉农田三千余亩。
  金乡卫设十一寨十五堠,即庙背寨、屿门寨、肥艚寨、大奥寨、炎亭寨、大岙寨、小岙寨、石塘寨、石砰寨、大渔楚寨、小渔淋寨、半塘堠、尖山堠、白崎堠、马迹堠、凤凰堠、猫头堠、上垟堠、毕湾堠、东冈堠、岭门堠、东山堠、蒙湾堠、兰头堠、肥艚门堠、奠山堠;蒲门所辖一台、二寨四堠,即小竹台,菖蒲垟寨、程溪寨、悬中堠、四表堠、南堡堠,分水隘堠;壮士所辖一台三堠,即高阳台,雷岙堠、尖山堠、时家墩堠。
  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
  陈讷,金舟乡(今金乡镇)人。考中进士。官刑部主事。
  洪武二十二年(1389)己已
  大饥。
  陈以诚,字天祜,柘园(今仙居乡柘园村)人。由人才授雷州经历。
  郑裕,字惟宽,郑阳(今金乡镇郑家垟村)人。考中举人。
  由人才授刑部郎中。
  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
  吴子宏,夏口(今钱库镇夏口)人。考中举人。由人才授兰县丞。
  赵琦,汝宁人。任平阳知县。
  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
  林彦士,字商若,又字伯中,水心(今恕艚镇水心村)人。考中举人。官宁远税课大使、工部文思院副使。
  吴安,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考中举人。官峨嵋知县迁安终府尹。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五万四千八百零九户,十七万零三百五十八丁。
  全县田地山园共八千零五十八顷四十六亩四分一厘。
  戴茂奇,江西饶州人。任平阳知县。
  洪武二十五年(1392)壬申
  吴谦,字叔让,夏口(今钱库镇夏口)人。考中进士。官汀州教授。
  陈廷壁,南直隶镇江(今江苏镇江市)人。任平阳知县。
  洪武=十六年(1393)癸酉
  明政府凡天下要冲处设立巡检司,佥点弓兵应役。
  倭寇犯金乡炎亭一带。
  卢权,任平阳知县。
  平阳设龟峰、舥艚、江口、仙口等四个巡司,各驻弓兵一百名。
  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
  倭寇犯壮士所,副千户王山率兵与战阵亡。
  吴万里,字伯仁,吴库人。考中举人。官兵科给事中、苏州判。
  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
  林彦安,字世静,彦宽弟。东谷人。考中举人。官由儒士授兴化训导。
  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
  索顺轻,陕西华州人。(温州府志轻作卿)任平阳知县。
  洪武三十一年(1398)戊寅
  罗敏学,广东雷州人。任平阳知县。
  设场局,陆续在焦溪、天井洋、赤岸诸山开采银矿,岁课银二千两。永乐时增至八万两,宣德时增至九万余两。
  洪武年间(1368—1398)
  蒲门厦材居民姚某,开始在海涂上捕捉沙蚕,作佐料而食之。
  圆通庵,在金乡始建,清乾隆丁亥僧通澄重建。
  环绿观,在金乡狮山下始建,清光绪间道士林志广募建。
  平阳县户口统计为五万四千八百九十七户、人口一千七万零三百五十八丁。
  明政府为传递官府公文所需,每十里设一铺,平阳设十铺,不久废置。隆庆年间(1567—1572)恢复铺司。
  建文三年(1401)辛巳
  倭寇窜犯炎亭,杀守军,伪装官兵布阵海口。金乡卫指挥佥事戴顺徒步挥刀迎击,战死。
  成祖永乐二年(1404)甲申
  两次重修东塘。现存塘线自龙江下埠已废水闸起,经白沙象北、七河,刘北、黄中、方良、海城章良、二河、民主、海下,芦浦的儒桥头、鉴后土羊、石路、林家院至舥艚镇平安水闸,全长十点四公里。
  永乐三年(1405)乙酉
  吴迎,字叔雅,夏口(今钱库镇夏口)人。考中进士。官平阴训导。
  永乐八年(1410)庚寅
  七月,飓风骤雨,潮溢,漂庐舍。金乡卫坏城垣公廨。
  永乐九年(1411)辛卯
  倭寇犯金乡。
  永乐十年(1412)壬辰
  七月,南乡产嘉禾,一百六十四本,四穗者一本,三穗者数本。
  是年,平阳县户口统计共四万三千九百零二户,十一万四千六百八十九丁。
  全县田地山园共八千零九十七顷六十一亩五分二厘。
  永乐十一年(1413)癸巳
  倭寇再次犯金乡卫沙圆眉石岙,温卅左千户所副千户沈忠奋勇杀敌,以兵少遇害。
  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
  大饥。
  永乐十三年(1415)乙未
  麦两岐者数十本。
  永乐十五年(1417)丁酉
  五月,倭寇再次侵犯金乡,被出使西洋回国的中官张谦击败。
  永乐二十年(1422)壬寅
  秋、大旱、大饥。
  永乐二十一年(1423)癸9口
  自秋至翌年春不雨,民大饥。
  是年,监生彭宗顺,南直隶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任平阳知县。
  永乐二十二年(1424)甲辰
  秋,大旱,大饥。
  永乐年间(1403—1424)
  吴致文观鱼亭诗云:“道在天地间,鸟飞与鱼跃,观鱼契玄化,趋者亦斯若……”。其时昆阳观鱼亭前已养有鲤鱼。
  平阳县,属浙江布政司温处道(后改温州府)。今苍南地属平阳。
  宣宗宣德六年(1431)辛亥
  飓风大作,庙学倾圮。
  宣德七年(1432)壬子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三万四千五百五十四户,八万零一百八十五丁。
  宣德九年(1434)甲寅
  金敬父子墓碑,在钱库镇金处村金氏祠堂内。是年,四月二十九日刻。碑刻分别为《皇帝敕令》、《敕赠临察御史金公神道》和《赠文林郎监察御史金公墓表碑》。
  宣德十年(1435)乙卯
  回民入居桥墩黄檀后隆,为苍南境内最早入迁小数民族。
  英宗正统五年(1440)庚申
  建江口城(旧在下步(埠))渡头,周围长八十三丈,高一丈五尺,久圯。
  正统八年(1443)癸亥
  十月,倭寇再次III~~所。
  是年,柳春,湖广人。任平阳知县。
  正统十四年(1449)己已
  林靖,岑溪人。任平阳知县。
  正统年间(1436—1449)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三万零三百四十六户,八万零一百八十五丁。
  《平阳县志》,由慕贤东乡白沙(今属龙港镇白沙)人方遂修纂成书。
  代宗景泰三年(1452)壬申
  巡抚尚书孙元贞以闽界多寇,奏立泰顺县获准,析瑞安县罗洋镇及平阳县归仁乡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等三都,二百四十三里,建立泰顺县。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三万六千八百七十四户,八万五千八百四十一丁。
  真钟,山东蓬莱人。任平阳知县;王宪,任平阳教谕;叶光,任平阳训导;杜显,任平阳县丞;杨启,任平阳主簿。
  英宗天顺元年(1457)丁丑
  十月二十九日,巡检朱恂在江南镇舥艚重新立阴均水门记碑。
  是年,进士张宗,江西宜黄人。任平阳知县。
  天顺六年(1462)壬午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二万七千一百十二户,八万零一百二十一丁。
  天顺七年(1463)癸未
  广威鲁公墓碣,在江南镇荪山,浙江都司金舟乡指挥佥事鲁铎立。
  王维,云南昆明人,任平阳知县;余典,任平阳教谕:欧阳敬,任训导;黄强,任平阳县丞;刘荣,任平阳主簿。
  宪宗成化二年(1466)丙戌
  五月,飓风大雨三日夜,山崩屋坏,平地水满五六尺,颗粒没收,人多淹死。浙江通志、温州府志均作正月。
  是年,监生周应宣,江西永丰人。任平阳知县。
  成化五年(1469)已丑
  岁贡陈金,永福人。任平阳知县。
  成化八年(1472)壬辰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二万七千二百七十九户,八万五千六百一十三丁。
  成化十六年(1480)庚子
  八月,旋风自海起,经五都叶阳、西浦,拔神祠、民居。十八家压死二人。
  是年,江南献录共十一卷。方继学辑。
  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
  陈宣,字文德,号潜斋,柘园(仙居乡柘园村)人。考中
  进士。历官工部郝水主事,虞部员外郎、河南知府、云南布政司府参政。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二万七千零十五户,八万六千一百六十二丁。
  成化二十二年(1486)丙午
  九月,旱,接暴风大雨,海潮溢,免纳秋粮。
  是年,风潮坏江口陡门,平阳县令王获修。。
  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
  春,旌表李尚义石刻,在江南镇河前(今龙港镇湖前)。知县王获等撰文。
  四月,政府以旱免台、温等三府二十一县二卫秋粮赋税。
  孝宗弘治元年(1488)戊申
  义官章仕昌墓,在浦亭乡新同村西山脚。碑石质,高一百五十五厘米,宽一百零九厘米。文楷书阴刻二十七行,满行三十一字。
  平阳知县王约奉命改庵立师,先后建社学六十余所。
  弘治二年(1489)己酉
  六月间,飓风暴雨。摧屋折木。大歉如成化二年。
  是年,平阳知县王约禁溺婴,环城建县仓,县治南建预备仓,存谷六万斛。
  弘治三年(1490)庚戌
  七月,金舟乡产嘉禾一本四穗,其三、二穗者不可胜数。是年,大饥。
  弘治四年(1491)辛亥
  江口平安渡被飓风所毁,知县王约令重筑,并置官船,募渡夫四名,给以工食。
  建造南监盐场仓储,以济贫灶。
  弘治五年(1492)壬子
  《平阳县志》,由平阳县令王约邀请青田包瑜和邑人孔彦雍编纂成书,共十卷。
  平阳县除三十八等三都约田三百三十四顷九亩归泰顺县外,全县有田地山园七千七百八十顷九十七亩。
  弘治七年(1494)甲寅
  刘基庙,位于莒溪镇南山。为刘基六世孙刘启宪由文成南田迁居此后,是年始建,后重建。
  弘治八年(1495)乙9卯
  秋,有外国贡船一艘,遇飓风漂至炎亭,官军救得二十余人,转送至京师。
  弘治十年(1497)丁巳
  陈默庵墓表,在藻溪盛陶东门里(今藻溪镇盛陶村)。是年仲冬立。
  弘治十二年(1499)已未
  郑献,金舟乡(今金乡镇)人。考中进士。授新喻县令,后官刑部主事、刑部郎中、高州知府等。.
  弘治十三年(1500)庚申
  平阳县在今苍南境内设有灵溪、汾水、塘下、横渎浦、官园、后俪、黄坛、龟峰、渔楚、双牌、七溪、蒲门、壮士等邮铺。
  灵善道观,在金乡镇老城吴家堡村始建,原名东庵,俗称半路堂。
  弘治十六年(1503)癸亥
  重兴环绿观碑记,郑真人重建,在金镇乡城内观前(今金乡镇)立。石质,长二十五厘米,宽二十五厘米。文楷书阴刻十一行,满行十一字。
  进士李奎昭,江西新喻人。任平阳知县。
  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
  平阳县户口统计二万七千零一十五户,八万六千一百六十二丁。
  虾蛄桥,在沿浦(今沿浦镇沿浦村)重建,清同治十一年,朱寮英再次重建。
  弘治年间(1488—1505)
  平阳县设有万全乡、慕贤东乡、慕贤西乡、凤林乡、金舟乡、亲仁乡、归仁乡、宰清乡、崇政乡、招顺乡等十乡五十五都。在今苍南境内有慕贤东乡设十都、十一都和九都一部分;慕贤西乡设十四都、十五都和十六都一部分;金舟乡设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亲仁乡设二十五都、二f六都、二十七都、二十八都,二十九都、三十都、三十一都;归仁乡设三十二都,三十四都、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七都和三十三都一部分;崇政乡五十一都一部分;招顺乡设五十二都、五十三都、五十四都、五十五都。
  武宗正德元年(1506)丙寅
  大渔大岙村民开发定置流鲳渔业。
  正德三年(1508)戊辰
  举人陈斌,江西临川人。任平阳知县。
  正德九年(1514)甲戌
  举人吴鸾,南直隶江浦人。任平阳知县。
  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
  四月至七月,地震连震十五次。
  是年,永宁桥,在钱库镇垟头始建。后赐宫王汝表、王汝和重建。
  举人潘相,南直隶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任平阳知县。
  正德十三年(1518)戊寅
  六月风潮,南、北港洪水暴涨,屋舍溧荡,人畜浮尸累累,江口、径头、淋头、钱家浦、尖刀尾各埭皆崩。水逾月不退,田禾尽淹。
  正德十四年(1519)已卯
  许松岗墓,建于灵溪镇北山村西陈山。
  正德十五年(1520)庚辰
  十二月二十五日,明故颐庵府郡王宝圹志,在本乡纡岙立,石质,长四十五厘米,宽二十六厘米。文楷阴刻十行,满行二十字。
  世宗嘉靖元年(1522)壬午
  进士叶逢阳,福建松溪人。任平阳知县。
  嘉靖二年(1523)癸未
  在镇下关、北关、南关设关#,以防倭寇。
  嘉靖五年(1526)丙戌
  处州(今丽水)周六、孙敏孜,林六郎等聚众作乱,在平水杀平阳典史徐士杰。
  嘉靖八年(1529)己丑
  八月,大风雨,海溢,仙口塘圯。
  是年,平阳县令民二三十家为一社,设义仓,筹谷充之,饥年贷,稔年还仓。
  嘉靖九年(1530)庚寅
  十月初一日,散官王汝和诰命碑,在钱库垟头王氏宗祠内。石质,高一百二十厘米,宽五十三厘米。文楷书阴刻八行,满行十六字。碑额篆书阴刻《奉天浩命》四字。
  是年,免上年水灾税粮。
  嘉靖十年(1531)辛卯
  进士唐时英,云南人。任平阳知县。
  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
  大旱.禾谷大歉,次年政府免税粮。
  嘉靖十二年(1533)癸巳
  明官府免上年旱灾税粮。
  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
  八月,飓风大作,仆温卅l卫治及佛寺居民。
  是年,郑觉庵居士墓铭,在江南镇深岙。
  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
  举人潘楷,南直隶丹徒人。任平阳知县。
  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
  冬,松岗许君墓表,四世孙廷器在灵溪北山村立石。碑石质,高八十九厘米,宽五十二厘米。文楷书阴刻十六行,满行二十七字。
  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
  蒲城军民为了纪念浙江都指挥李俊奉旨率兵进驻蒲城,在蒲城乡后营巷后英庙内立遗民亭碑。
  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
  进士彭谨,福建闽县人。任平阳知县。
  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
  春夏大旱,禾谷不登,次年饥、饿殍无数。
  三月十八日,大冰雹,四月至五月,大旱,田谷不登。
  嘉靖二十七年(1548)戊申
  六月二十日,倭寇船泊南麂山女儿礁、洞门、青岙,金乡卫指挥吴川追攻至近山海洋,贼舟触礁,贼首许栋.许社武受擒之。
  是年,飓风,文庙殿庑皆坏,生徒露居。
  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
  五月五日五更,有星赤色,尾长拖青,从西方飞过岭门山前,其光烛天,堕海中有声如炮。
  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
  倭寇犯蒲门。
  进士李伯遇,福建晋江人。任平阳知县。
  嘉靖三十三年(1554)甲寅
  贼犯金乡,被指挥王希禹、陈区击败。
  明政府在蒲门招募一支水军。
  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
  十月,倭船停泊于南麂。十一月,倭寇经上将军岭至芦蒲,又从白沙至十六部北港麻园。闰十一月初三日,温州卫指挥祁嵩,百户刘敏领兵出哨被袭击,将士死者六十余人。
  是年,设金(乡)磐(石)备倭把总,驻金乡卫,专管水关。
  统辖水兵五支,驻江口关总哨官一员,兵船十九只,兵四百五十五名;镇下关总哨官一员,兵船十七只,兵四百三十六名。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
  奏复环绿观碑,原在金乡镇东门,现立镇狮山公园内。碑长一点四四米,宽零点六七米,青石质地,碑额上首直书“敕建”二字,左右刻龙纹,下首横书“奏复环绿观碑”六字。碑文由平阳知县李伯遇撰,楷体阴刻。
  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
  政府免受灾税粮。
  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
  三月,倭寇入南、北港劫掠烧杀,三日后始退去。死者无数。
  是年,设温处参将,驻磐石,金盘把总专属调度。其中左营名色把总一员,部领哨官四员,兵四百九十四名,驻蒲壮上下魁重要海口,专御镇下门一带地方;中营名色把总一员,部领哨官四员,兵四百九十四名,驻金乡大小岙重要海口,专御大渔、七溪、石塘一带地方;前营名色把总一名,部领哨官四景,兵四百九十四名,驻平阳仙口重要海口,专御宋步、墨城、暇石.陡门一带地方;珠明营,名色把总一员,部领哨官四员,兵四百九{一四名,驻珠明营重要海口,专御重要海口及金乡一带地方;炎亭营,名色把总一员,部领哨官四员,兵四百九十四名,驻炎亭重要海口,专御魍艚一带地方。
  举人林则时,福建闽县人。任平阳知县。
  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
  一支倭寇队伍由边邻福建海岸登陆后,越过南堡岭向蒲门城内进犯。蒲城农夫陈老(又名陈后英)和同伴正在山上砍柴时发现,陈老立即让同伴赶回城内报警,自己就在山隘险处垒石堵死路口,隐蔽在石堆草丛中待敌。当倭寇临近陈举起柴刀砍敌.在敌众我寡陈老壮烈牺牲。
  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
  八月,民族英雄戚继光奉命率六千“戚家军”自温州经海道抵金乡沿道由蒲门入闽追剿倭寇。
  是年,平阳县户口统计为二万九千二百九十三户,八万声千七百十六丁。
  平阳全县田地山园共七千七百八十一顷九十七亩二分。
  嘉靖四十二年(1563)癸亥
  四月,濒海余贼流入境内,官军迎战于连屿、陡桥、石坪斩贼百余级。
  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
  戚继光与抗倭名将俞大猷互相配合,绕道金乡入闽,衡底平息了倭患。
  嘉靖四十五年(1566)丙寅
  饥荒,徐明作煮粥赈民。
  嘉靖年间(1522—1566)
  后英庙、墓,在蒲城乡城东村龙山南麓始建,嘉庆八年重建。
  《续平阳县志》,邑人陈彦生续编补辑。
  穆宗隆庆二年(1568)戊辰
  七月,大风雨,海溢,漂沿海居民、田地无数。
  隆庆三年(1569)己巳
  横阳古道与南港古道每十里设一邮铺,每铺设司兵二人,以传递过境公文。
  知县朱东光上二任即捐俸筑路。其中一条从江口至金乡。
  小岙堡,在大渔渔岙村(今大渔镇小岙村),里方形,依山面海,周长约千米,现残存城墙和东城门。墙厚四米,东门高三米,宽二点四米。堡内遗有明隆庆三年刻置的《王公建堡去思碑》一方,碑文漫忠莫辩。
  隆庆五年(1571)辛未
  《平阳县志》,共八卷。知县朱东光主持,侯一一元主纂。
  隆庆六年(1572)壬申
  平阳县分设万全乡、慕贤东乡、慕贤西乡、风林乡,金舟乡、亲仁乡、归仁乡、宰清乡、崇政乡、招顺乡等十个乡、五十五都。
  举人黄文科,广东博罗入。任平阳知县。
  神宗万历元年(1573)癸酉
  陈寅,字宾呖,隶入金乡卫籍(今金乡镇)人。被荐为金磐把总备倭海上,后官督标左营游击将军。万历三十三年,升为总兵,挂征南将军印,授蟒袍玉带。东北清军入侵,他已满头白发,奉命日夜兼程奔赴东北救援,由于操劳过度,病逝海州任所。
  万历二年(1574)癸酉
  六月,大雨七昼夜,洪潮淹沿江禾田,山崩地裂压毙人畜无数。
  是年,举人何钫,江苏常熟人,任平阳知县;毛宣,任县教谕;阮珩,任县训导;罗日诚,任县丞;张溥,任县主簿,徐爽.任县典史。
  万历五年(1577)丁丑
  八月二十二日,未刻,日色正烈无云而雷,忽然天鼓一声,五邑皆闻。
  是年.平阳县令民间建仓履。
  郭姓,原籍福建南安县蓬岛的郭应科,郭应传为避兵乱,迁 入澄海库下、坝头。后裔子孙分居霞关、云亭、蒲城、马站等地。
  万历六年(1578)戊寅
  灵隐寺,在风池始建,清乾隆问重建,同治间僧儒广重修。
  万历八年(1580)庚辰
  举人魏天成,江西南昌人。任平阳知县。
  万历九年(1581)辛巳
  六月。大风雨。
  万历十年(1582)壬午
  平阳县户口统计共二万九千二百九十三户,八万六千七百十九丁。
  进士简继芳,江西萍乡人。任平阳知县。
  平阳全县丈实田地山园房屋等七千七百五十四顷五十五亩六月一=十三日,陈经言父母赖命碑立。碑石质,高一百三十七厘米,宽七十五厘米。文楷书阴刻十四行,满行三十字。碑额篆书阴刻“天命”二字。
  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
  八月,大风雨三日。
  是年,亲仁乡二十八都渔民发展定置流鲳鱼、龙头鱼流网业。
  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
  六月,大水。
  是年,平阳县令简继芳建金乡义仓,在金乡卫广济一仓旁,仓库三问。次年县令万民华举行储谷。
  万历十五年(1587)丁亥
  平阳县实行田赋“条鞭”法。
  平阳县户口统计为二万九千二百九十三户,八万六千七百七十九丁。
  万民华,任平阳知县。
  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
  黄浦埭,在十六都,久废。平阳县令何钫发动邑民建筑黄浦埭。
  平阳县令万民华发隐占之产,改淫祠,办社学三十。三所,入学儿童九百八十五名。
  饥荒。平阳县令开义仓赈粮。
  万历十七年(1589)已丑
  饥荒,官府从外地购粮接济。
  平阳县有仓7痤,容量稻谷六千五百石。
  南港义仓在三十六都南港埠头旧公馆处建成,有厅堂一间,东西仓库四问,四周设有围墙,久废。
  蒲牡义仓,在五十五都蒲门所城阿(今蒲城乡)旧公馆旁建成,有仓厅一间,东西厂各一间,边有围墙。
  吴宝秀,河前(今龙港镇湖前)人。考中进士。官至南康知府。
  万历十八年(1590)庚寅
  《平阳县志》,共八卷,由县令万民华补遗重刻。
  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
  一农田三亩,插秧勃然奋发,五日即结谷收成。
  万历二十一年(1593)癸巳
  朱邦喜,江西人。任平阳县令。
  闽人试种甘薯成功。自闽传入苍南地的沿海居民,亦开始种植。
  万历二十二年(1594)甲午
  平阳县令朱邦喜倡修阴均陡门,至二十四年沿海长堤万余丈。
  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
  自沙塘,自鸣阳门抵白沙岭,凡七百丈,旧时用巨石砌筑,后因造城乡民盗挖,塘石几尽,平阳县令张子埕捐俸修筑。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丁酉
  选贡郭以隆,江西赣州人。任平阳知县。
  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
  进士陆崇礼,直隶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任平阳知县。
  万历三十年(1602)壬寅
  举人伍绳武,广东人。任平阳知县。
  万历三十一年(1603)癸卯
  进士汪宽,汉阳人。任平阳县知。
  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
  十一月九日,地震有声,屋瓦堕地,五邑皆然。
  是年,平阳县统六隅,十乡、五十一都,二百三十.图。即万全乡、慕贤东乡、慕贤西乡、风林乡、金舟乡、亲仁乡、归仁乡、宰清乡、崇政乡、招顺乡等。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
  自五月旱,至闰六月二十八日,大雨五日夜不止,洪水暴涨,南、北港淹死者千计。
  万历三十六年(1608)戊申
  秋七月,大风雨。
  是年,重建中山堂碑,立于金乡镇黄泥岙中山堂内。孟冬吉旦立。
  万历三十八年(1610)庚戌
  举人郭道隆,江西万安人。继任平阳知县。
  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
  王春阳墓,在望里镇溪头埠村陈家堡山。是年仲冬月吉旦建。
  万历四十二年(1614)甲寅
  七月初九日,夜大雨,仙坛山崩,大石如弹丸而下,钟楼及万绿山房、东郭庙俱坏,平地水深三尺。
  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
  林文梓,字震生,号晦庵,是年生。招顺乡下魁(今马站
  镇)人。官惠州(广东)参将,护理广州协守副总兵,明亡,削
  发为僧。
  万历四十五年(1617)丁巳
  举人洪启哲,福建人。任平阳知县。
  万历四十七年(1619)已未
  秋.九月,大风海溢,田庐漂没。
  是年,海寇侵镇。下关,游击陈朝率水军迎战,被杀。
  万历年间(1573—1619)
  保安寺,旧名保安院,在灵峰浦口(今灵溪镇灵峰村)重
  建,清乾隆间再次重修。
  熹宗天启元年(1621)辛酉
  林东明,字启生,号服周,一名文冕。蒲门中魁(今马站镇) 人。是年生,以战功累升南汝协镇右营游击,诰封定国将军。
  天启二年(1622)壬戌
  得胜嵯碑,在马站镇三墩州村大炮手山坡。纪念辽望哨长
  杨某杀海寇功勋。碑高一点一二米,宽零点七五米,正中大字直书“得胜嵯”三字。
  天启四年(1624)甲子
  四月,雪米于西门内人家瓦上。
  进士汤本沛,南直隶人。任平阳知县。
  天启六年(1626)丙寅
  “武德将军夏公文之墓”。位于蒲城西门外啼鸡山。
  天启七年(1627)丁卯
  举人聂于勤,四川人。任平阳知县。
  思宗崇桢元年(1628)戊辰
  海寇入侵沿浦,被把总周世忠率军击退。
  举人李迈种,福建人。任平阳知县。
  崇祯二年(1629)己巳
  海寇刘香老进犯沿浦上岙。
  “实遭奸伙指称办料名色”,每名索银三十两,致渔民倾家荡产。
  崇祯六年(1633)癸酉
  进士李玉华,任平阳知县。
  祟祯八年(1635)乙亥
  进士许光岳,福建漳州南靖人。任平阳知县。
  崇祯十二年(1639)已卯
  渔户吴允文等呈文:“渔户情愿每年共办津贴水脚银八两,再出银二两四钱以充解官路费,司府县河渔所,每年亦办路费二两四钱,获准永为定例。
  新定渔税奇重,江南渔民吴文元上诉,知县陈晶奎谕令仍按旧制缴纳。
  举人陈晶奎,福建人。任平阳知县。
  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
  丰桥,在魁里小姑(今马站镇小姑村)重建。
  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
  五月,有星大如斗,声如钟鸣,由西南过东北而没,次早天赤如血。六月初三日,微雪,见于雅山寮前民房瓦上。
  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
  五月,(南明弘光元年)李白成义军人南京消息传至蒲门,
  蒲壮所城驻军举行兵变,烧死高指挥,毁官署。
  是年,渔寮雾城村渔民开展中国毛虾抛锭张网作业。
  进士林之骥,福建人。任平阳知县。
  崇祯年间(1628一1644)
  上方庵,在风池重建,清乾隆、光绪间重修。
  世祖顺治二年(1645)乙酉
  八月,大水。
  是年,清政府蠲免在前拖欠正额钱粮。
  郑思恭,江口(今龙港镇)人。是年病逝。官永康训导。浙江布政使姚永济温处兵备道米万钟为他建了石坊表,题为“师儒侍养”。著有《易学金针*、《性鉴摘题》,《左、国精髓》、《乡居琐语》等二十六种。
  顺治三年(1646)丙戌
  平阳县,属浙江布政使司分巡温处道(温州府)。今苍南地属平阳。
  清兵进驻温州,平阳县文武官员闻风而逃,平阳入清版图。
  马腾霄,任平阳知县;何侗,任县丞;吕应燧,任巡检;马震,任县典史。
  顺治四年(1647)丁亥
  十月,汪佑等聚众抗清、联合福建陈仓、尤四、卢豹等,在南北港募兵筹饷。
  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初四日两次包围平阳县城失败。余众又退至南北港。
  是年,恩诏浙江八府通照,明万历四十八年则例徵收,天启、崇祯加派尽行蠲免。
  顺治五年(1648)戊子
  明大学士刘中藻(福安人)恢复福宁州,温台二州响应,中藻自称为阁部,以尤希增为总兵,尤希和为副将,平阳廖元为参将,陈仓为护从。陈仓等联络永(嘉)、乐(清)、瑞(安)何绍龙、石旗牌等,南北两港和江南、钱仓均蹂躏。五月,陈仓围金乡,八月九日攻人卫城。十六日,清军五千人攻下金乡卫,陈仓率部人山。
  顺治六年(1649)己丑
  春,大饥,米一石至七八两,民饿死至众。
  顺治七年(1650)庚寅
  五月,陈仓人蒲门(今马站)。六月,沈可跃、尤希和进入蒲门,十月,在沿浦被清军下营游击萧起荣援剿,乡哨朱邦德为乡导击败。
  顺治八年(1651)辛卯
  《平阳县志》,共八卷。由县令马腾霄主修,贡生陈文谟等纂。
  大水。
  金华总兵马进宝与温将王晓等发兵,从括苍山,经永嘉、瑞安、平阳至桐山,逐处搜剿,何绍龙、石旗牌、沈可跃、陈仓等相继被捕杀害。
  恩诏各省人丁徭银上三则免七分之一,中三则免五分之一,下三则免三分之一,三钱以上免半,三钱以下全免。又五年以前拖欠钱粮悉与豁免。
  顺治九年(1652)壬辰
  裁撤龟峰,仙口两个巡检司。
  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
  举人钱王年,号逢庵,汉阳人。(旧志作姓兑支)。任平阳知县。
  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
  十一月三十日,郑成功率部至蒲门城内勒响。
  是年,平阳县自理赎锾,春夏积钱、秋冬积谷,入常平仓。其绅民乐输者,官方多鼓励,勿勒定数。
  恩诏六,七两年钱粮拖欠在民者,悉与豁免。
  顺治十三年(1656)丙申
  二月,郑成功令总制张英俊,提督万里统诸镇攻金乡卫,守将翟永寿降。郑部收粮而去。
  是年,疫,城乡男妇死者数百。
  裁常丰、广济、预备三仓大使。
  王言,任平阳知县。
  清政府恩诏八、九两年钱粮拖欠在民者,具奏豁免。
  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
  十二月一日,午后炎热虫出,是夜,严霜如雪,野中蛇死无数。
  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
  五月初九日,郑成功大船蔽江而至,平阳县城守将单任暹降。
  冬,槐豆结实有桃实大如拳。
  是年,李用光,任平阳知县。
  清政府恩诏十、十一年两年钱粮拖欠在民者,具奏豁免。
  顺治十六年(1659)已亥
  裁撤肥艚巡检司。
  顺治十七年(1660)庚子
  三月,饥,米一石银四两有奇。
  是年,清政府恩诏十六年以前钱粮拖欠在民者,具与豁免。
  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
  秋,清廷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济海上抗清队伍,下令“迁界”,金乡、蒲门沿海一带居民内迁十余里,扦木为界,界外房屋全部烧毁。居民被迫离乡背井。
  是年,平阳全县实存人口四万三千五百五十四丁,弃置逃亡的有四万三千二百二十四丁。
  平阳县沿海迁界弃置人丁逃亡,全县实存田地山国五千二百零七顷八十九亩四分七厘。
  高仪坤,任平阳知县。
  圣祖康熙二年(1663)癸卯
  裁撤江口巡检司。
  康熙三年(1664)甲辰
  举人余养浩,陕西潼关人。任平阳知县。任职期间,题蠲有额无徵钱粮五千余两,吏民永赖。
  康熙四年(1665)乙巳
  清政府恩诏顺治十六、十七、十八三年旧欠钱粮照例一概豁免。
  康熙五年(1666)丙午
  秋大旱,酷热,米每斛三钱,收成不足供税。殷富人家放弃满仓粮食外逃,俗称“熟荒”。
  是年,陈弘周,刚曲人。任平阳知县。
  康熙七年(1668)戊申
  七月初五日,大风雨,坏城垣庐舍,河乡一带,早禾没收。
  康熙八年(1669)己酉
  蒲壮(今蒲城)驻军有守备一人,千总一人,把总二人,兵四千零三十名。
  吕凤强,青州人。任平阳知县。
  清政府恩诏正项拖欠钱粮在民者,奏请豁免。
  林东明,随圣祖出游,护驾御前,时逢野兔窜前,奉令放一箭命中,圣祖大喜,随即封东明为南汝镇右营游击,诰封定国将军。
  康熙九年(1670)庚戌
  朝廷下令“展界”:恢复金乡等界外地。唯蒲门至二十三年才复界。
  平阳县金舟乡展界后招回人口二百二十四丁,全县共有四万三千七百七十八丁。
  左营千总下辖分水台、大原台、五岱台、后衙山台.长济岭台,猫竹山台、水涂山台、藻溪山台、还(繁)枝山台、乌石岭台、荪湖山台、清隐山台、大渔岭台、寨山台、金字山台、凤凰山台、舥艚山台、林家院台、刘店台、江口南岸炮台等二十个台。
  金乡奉旨展界,修筑卫所,设立金乡寨镇标左营,游击驻防,兵一千名,守御自分水至江口。
  进士崔天宠,南宫人。任平阳知县。
  康熙十年(1671)辛亥
  五月二十九日,蝗虫食沿江田禾五日。
  是年,因连年荒歉,清政府免元二三年随漕逋赋。
  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
  清政府继续免元二三年月粮及随漕逋赋。
  举人石金和,字宪吕,福建安溪人。任平阳知县。
  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
  赤洋山居民控告矾窑炼矾污水损禾,知县石金和下令禁止炼矾。矾工无以为生、遂上诉。至十五年才下旨:“赤洋矾矿恩准孤贫度食,而矾水必汇大海”。
  《平阳县志》,由县令石金和主修,训导施宏编纂。共十卷分三十三目,即“图、星野、疆域、山川、建置沿革、城池、公署、学校、祠祀、贡赋、屯田、水利、茶法、盐法、兵防、马政、帝王、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孝义、列女、隐逸、流寓、仙释、风俗、古迹、陵墓、寺观、祥异、杂记、艺文等。
  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
  四月,耿精忠据闽叛清,平阳县游击司定猷遣使人闽纳降,并缚总兵蔡朝佐以迎耿军。五月上旬,耿部曾养陛,吴长春率军由桐山入据县城。至十五年十月始被清兵击退。
  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
  暗室地生白毛有长如马尾。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0:27:01 | 只看该作者
苍南建国以后(1949--1980)大事记

苍南县1949至1980年大事记

1949
  4月23日.驻马站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下海逃亡。次日,中共蒲门区委进驻马站镇。
  4月底,中共江南区委率领蘩里(在今夏口乡)民兵追捕国民党残兵至金乡.缴获步
  枪21支.手榴弹16枚,子弹1000余发。
  5月8日,中共平南l苴委组织民兵200多人,在下东区委和南鹤区委组织的民兵支
  援下,围攻灵溪。9日,驻灵溪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平阳。
  5月9日,江南区委策动驻缨家桥的盐警队起义,10日区蚕进驻宜山镇。
  5月1 0日,平阳县长罗杰及驻县的浙江保安二旅旅长陈柬夫率部逃向海外。
  5月l 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从温州经县城开赴鳌
  江,中共平阳县委机关和警卫队亦进入县城。平阳县解放。
  5月20日.平阳县人民政府筹备委员会成立。27日,江南、南港两区人民政府筹备
  委员会成立。
  5月20日,浙南游击纵队独立大队和南港区中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20多
  位伤病员的协助下,击溃进犯灵溪的大刀会暴徒,毙96人。
  8月,南鹤区并入蒲门区,成立蒲门区人民政府。所辖各乡亦成立人民政府。同月,中
  共鼎平县委撤销,蒲门区划归平阳县管辖。
  9月1日,平阳县人民政府成立。江南、南港两区及所辖各乡镇,相继成立人民政府。
  9月,各区乡开始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   
  10月5日,平阳县人民政府举行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30日至11月2日,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0年
  2月28日,石砰民兵配合江南区中队俘获国民党“东南反共救国军浙闽边区第一
  师”师长王丁植及其残部20余人,缴获手枪、黄金等物。
  5月,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次年10月,开始办理结婚登记。
  5月,撤销区人民政府,设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关。
  7月4日,国民党军残部300余人在赤溪登陆,被驻赤溪的县大队击退。
  7月22日4时,国民党军残部30多人在沙坡登陆,袭击龙沙乡人民政府,绑架乡
  长陈云珠等11人,打伤乡干部1人,洗劫乡政府及商店后退去。
  8月16日,中共平阳县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
  10月底,土地改革工作组进驻平等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工作。次年1月结束。
  冬,开始办冬学,至次年春,平阳全县共有11.48万人入学。
  冬,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 952年春结束。

1951年
  2月,土地改革运动全面展开。次年3月结束。
  6月,塘西黄祥和、对务郑日淡带头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
  是年,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矾山工商业户捐献飞机大炮款7 5亿元
  (旧人民币)。平阳全县有3835名青年志愿参军。

1952年
  7月9日,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小学教师集中学习。
  8月17日,国民党军残部2。(]多人在信智乡韭菜园地方登陆,洗劫乡人民政府。
  8月,平阳县成立清毒委员会,取缔所有烟馆,逮捕毒贩,对吸毒成瘾者集中教育,强
  制戒毒。
  是年,炎亭王可鹏组织渔业生产互助组。

1953年
  4月,云岩乡蔡步煊信用互助组成立。次年3月,建立湖前乡信用合作社。至年底,今
  苍南境内共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72个。
  5月,基层单位开始普选,至次年4月结束。各乡先后召开乡人民代表会,产生县第
  一届人民代表。
  7月1日零时,第一次人口普查,今苍南境内有461058人。
  11月,平阳县委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冬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次年,对食用油实行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
  是年,进行户口登记,发放户口簿,建立户口制度。
  是年,试种连作稻,改变传统水稻间作习惯。至1 958年,实现水稻连作化。

1954年
  1月,从直浃河到朱家站长达4。。米的护岸工程动工。3月竣工。
  7月11日至15日,平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作出关于开
  展以农业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等决议。
  9月25日,国民党驻南麂残部l00余人入侵信智乡,烧毁民房33间,打伤渔民1人,
  打死1人。
  1 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信智乡乌岩部队与当地民兵围歼由大陈岛入侵的国
  民党手,俘副官以下3人,缴获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

1955年
  3月14日,省政府批准在桥墩区莒溪建立平阳农场。
  5月14日,温州至分水关公路动工修复,12月1日通车。
  7月3日,农村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到户。同年12月,城镇居民实行以人定量的粮
  食供应制度。
  9月,平阳县委试办第一批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今苍南境内有白沙方良高级社
  和项桥第一高级社。

1956年
  1月1 5日,沪山内河截弯取直修建工程完工,受益农田20000亩。31日,藻溪自藻
  溪街至流石段截弯取直工程完工,受益农田25000亩。
  1月,开始全面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年底完成。
  2月1日,学校机关率先推行简化汉字。1957年起普遍使用。
  3月1 6日至19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阳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3月,今苍南境内有95.5%农户加入高级社。
  4月,兴建矾山至灵溪公路。次年4月1 6日通车。
  5月16日至20日,中共平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总结解放后七年工作,讨论
  平阳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6月中旬至9月初,大旱83天,平阳全县受旱水田30余万亩,2.6万余亩山园无法
  插压番薯。
  9月2日至4日,12级台风袭击县境,海潮内灌,山洪暴发,平阳全县死22人,伤144
  人,房屋坍坏5768间,稻田受淹23万亩,经济作物受淹4.5万亩,堤坝、陡门、桥梁等
  被冲毁299处,渔船沉没、损坏312只。
  11月,大渔从福建惠安传入“敲舶”作业,并迅速扩大到各渔业区,黄鱼资源遭受
  严重破坏。
  12月,建立风阳畲族乡。次年6月建立岱岭畲族乡。
  是年,农村孤寡老人开始由农业社实行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

1957年
  春,湖前等乡因粮荒和农业合作社账目等问题,发生群众请愿、哄闹及殴打干部事
  件,至7月才平息。
  6月20日,龙卷风袭击钱库山前,倒塌房屋319间,毁渔船19只,死1]人,伤7人。
  6月,开展整党整风运动,后转入反右派斗争。1981年起,苍南县委落实干部政策办
  公室对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142人,进行复查,全部改正。冬,马站盐场首创流滩法,减轻盐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原盐质量。

1958年
  3月,供销社转为国营商业,大部分合营、合作商店从业人员及个体商贩过渡到全
  民所有制企业。
  4月8日,动工疏浚方岩下至金乡轮船航道,长26.4公里。6月14日竣工。
  8月上旬,南港水利工程指挥部成立。15日桥墩水库动工。
  8月22日,中共平阳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实现各项工作全面大跃
  进”的决定。
  8月,掀起公社化运动。9月至11月,今苍南境内先后撤销区建制,成立宜山、金乡、
  钱库、灵溪、桥墩、藻溪、矾山、马站、赤溪等9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9月4日,12级台风在马站登陆,降雨量381.2毫米,平阳全县39万亩农田受涝,
  死47人,伤792人,损坏民房、厂房、校舍7万余间。
  9月下旬,大办钢铁。成立平阳县木炭生产指挥部,抽调民工伐木烧炭,为炼铁提供
  燃料。至12月,平阳全县共动员20余万人,建成炼铁土高炉1213座,炼出不合格生铁
  2482.76吨。
  10月,以生产队为单位,先后办起公共食堂,平阳全县有96.4%的群众在食堂用
  膳。
  12月,藻溪吴家园水库动工兴建。1962年12月竣工。总库容2302万立方米,灌溉
  面积2.7万亩,防洪面积3.7万亩。
  是年,贯彻“全民皆兵”指示,平阳县组成15个民兵团,共有民兵384023人。

1959年
  春,粮荒严重,江南等地外流2万余人。
  5月,舡艚至龙江江口14.9公里海塘加固工程竣工。
  5月,十八孔水库建成。总库容40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8万亩。
  6月19日,第一批支援宁夏建设青年宜山区500人、灵溪区300人,出发至宁夏落
  户。次年4月25日,第二批支宁青年金乡、桥墩、马站、矾山4区计500人,出发至宁
  夏落户。1961年后,大部分返回。
  7月2日至6日,平阳县召开3000多人的四级干部大会,动员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
  动。
  7月16日,台风在赤溪、矾山登陆,平阳全县死7人,伤87人,损毁渔船20只,倒
  塌房屋1947间,受灾农田13万多亩。

1960年
  8月9日至10日,台风暴雨。10日凌晨,桥墩水库大坝被洪水冲垮.桥墩、灵溪、麻
  步3个公社40余万亩农田被淹,死299人,伤376人,冲走房屋1.[062间,冲坏房屋
  5183间,32600户受灾,19116人无家可归。
  23日,平阳县成立桥墩新村建设委员会,先后拨款193万元,建民房3665间,安置灾民。
  11月,平阳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当前若干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纠
  正平调物资、劳力和资金的“共产风”错误。今苍南境内退赔金额63.7万元。
  冬,农业包工、包产、包成本政策落实到队。
  冬,掀起治山治水运动。至次年春,全县共修小型水利工程2000多处。
  是年,开始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至1963年12月,平阳全县共精简职工12588
  人,压缩城镇人口18744人。

1961年
  2月17日,平阳县整编下放干部492人,以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和改造后进队。
  2月,渔区又出现“敲骷”作业,黄鱼资源再次受到严重破坏。平阳县人民委员会下
  令严禁。
  4月20日,动工建设肥艚水闸。次年3月完工。
  4月,学习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60条)。随后又贯彻《农村
  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5月9日,冰雹袭击灵溪镇和水头乡,受害农田4455亩,损毁房屋164间,伤4人。
  9月,改以区建社为大队建社。今苍南境内7个公社撤销,恢复区建制。次年1月,将
  原来74个生产大队改建为人民公社,下辖664个大队,8236个生产队。
  11月,恢复农村集市贸易,随之设立集市贸易市场。

1962年
  春,电力灌溉工程正式动工。至1964年,江南等水网平原地区基本上实现电力灌溉。
  11月,马站引种驯化站成立。

1963年
  6月27日,中墩边防哨所和解放军驻大渔湾部队在赤溪、中墩、龙沙、半蛘等公社
  民兵配合下,围歼在大渔湾登陆的国民党“反共挺进军”第三十一支队,俘敌参谋长等
  5人,毙敌支队长等5人,敌副支队长自杀。缴获卡宾枪、手枪、电台、步话机、金条、黄
  金饰品等。
  12月,动工兴建朱家站水闸,1965年7月竣工。排涝受益面积8.77万亩,灌溉受益
  面积28.4万亩。
    是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共青团和中、小学普遍组织学雷锋做好事小组。

1964年
  4月,湖前五金生产小组试制成功64—4型3×3小水泵,参加全国小型农具展览,
  并被推广到省内外。在今苍南境内逐步取代了大水泵。
  6月,平阳县委工作队在大观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试点,后又在部分公社和生产
  大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7月1日零时,第二次人口普查,今苍南境内有573518人。
  12月15日,平阳县人委决定加强市场管理,今苍南境内的粮食市场全部关闭。

1965年
  2月17日,平阳县委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学习贯彻《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
  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强调运动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
  盾,运动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3月19日,石砰渔业生产队两只鹰捕船从南麂返航途中遇大风沉没,25人遇难。

1966年
  8月27日,在外地求学回来的平阳城关镇学生组织红卫兵,上街游行,响应北京、上
  海、温州等地红卫兵行动。28日,矾山、金乡、宜山等地学校师生开始成立红卫兵组织。
  此后各地纷纷组成战斗队,进行“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9月,今苍南境内各地中学生红卫兵代表赴京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
  冬,中小学“停课闹革命”,进行革命大串连。各种战斗队层层揪斗“走资派”,各级
  党政机关遭到冲击。

1967年
  1月,在造反派压力下,平阳县委作出检讨。接着,各地造反派掀起夺权高潮。
  2月至7月,各级党政领导机构瘫痪。玉苍山林区14866亩松林被砍光。
  3月26日,成立平阳县人民武装部生产办公室,行使县委、县政府部分职权。12月
  25日撤销,成立平阳县生产办公室。
  7月31日,平阳县革命造反派联合总司令部成立。10月6日,又成立平阳县红色造
  反派联合总指挥部,从而形成对立的两派群众组织。
  8月3日开始,连旱109天,河道于涸,溪水断流,乎阳县受旱田园70万亩。
  9月,造反派发起“砸烂”公检法。
  12月,平阳县“支左”联络站成立。两派群众组织从大批判、大辩论发展到动刀使
  枪。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1968年
  夏,中国人民解放军6414、64l 6部队和平阳县人民武装部各派出代表,联合组成军
  事管制组,对县公安局、检察院、人民法院实行军事管制。
  8月,农村学校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组),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城镇
  则组织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
  9月5日,两派群众组织在岱口、东江山武斗,死14人。12月13日和16日,又先后
  在矾山镇、灵溪镇武斗,死22人,灵溪镇317间房屋被烧毁,967人无家可归。
  9月,龙船垮、柘园、神宫桥等地,发生以陈、杨两大姓为首的宗族械斗,死8人,烧
  毁房屋148间。龙船坶一村成为废墟。后主要肇事者受到法律惩处。
  12月28日,成立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取代县委、县人民委员
  会职权。

1969年
  4月20日,平阳县革委会发出《关于掀起支边、支农、上山下乡新高潮》的通知。年
  内全县有831名在册城镇中学生去黑龙江、内蒙支边,有4000人到农村插队落户。次年,
  又动员4700人支边或插队。
  4月,成立平阳县斗批改干校,集中党政机关干部、艺人600多人,进干校参加“斗、
  批、改”。
  4月开始,先后撤销各区区公所,成立区革命领导小组(后改为区革命委员会);撤销
  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各单位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
  组。
  9月,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小组(后改称中共平阳县核心小
  组),开始整顿和恢复各级党组织。

1970年
  1月,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
  4月,宜山、钱库、金乡3区有1200多户2700多人外流谋生。
  7月,平阳县革命委员会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人民保卫组,取代县
  委、县人民委员会的部、委、办、局。1 973年8月,撤销人民保卫组,恢复公安局。

1971年
  6月至9月,县革委会两次举办“批陈(陈伯达)整风”学习班,公社正副书记以上
  干部参加。
  7月15日至18日,中共平阳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平阳县第四届
  委员会。
  11月6日开始,向各级组织及群众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的文件。

1972年
  7月,开始开展“批林整风”。
  8月17日,强台风在金乡登陆,暴雨连续三天,最严重地区降水量达640毫米。平
  阳全县395469亩农田受灾,倒塌房屋788间,损坏大小渔船828只。其他船舶95只,
  冲毁龙江至把艚新塘,死32人,伤236人。
  10月20日,灵溪、宜山、麻步3个区66个大队遭受龙卷风和冰雹袭击,倒塌房屋
  2116间,农作物受害29650亩,死6人,伤114人。
  是年,宜山、湖前等公社创办综合厂,统一组织原材料,分户加工产品,然后由综合
  厂统一推销产品。后来发展为“挂户经营”。

1973年
  5月16日,藻溪公社拖拉机站机手利用拖拉机运载桥墩群众至福鼎看电影,因严重
  超载,致撞山翻车,死24人,重伤28人,轻伤22人。后机手被判处死刑。
  7月1日至2日,宜山区章良、方良发生宗族械斗,使用手榴弹,炸死4人,伤23人。
  12月,炎亭三疣梭子蟹首次出口日本。至1975年,炎亭成为省梭子蟹出口基地。
  是年,灵溪至金乡、马站至下关、岱岭至半山3条国防公路通车,共长65公里。

1974年
  4月至5月,各级机关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把“反潮流战士”1116人突击
  吸收为中共党员,并提拔一部分进入各级领导岗位。1 975年7月,贯彻中共中央有关文
  件后,才逐步得到纠正。
  6月18日,横阳支江(自桥墩至朱家站水闸)全面疏浚拓宽工程竣工。

1975年
  夏,括山公社大庄大队试种0.25亩杂交稻成功。
  是年,粮食产量锐减。次年,平阳全县返销粮食11355吨,并调入玉米6134吨配搭
  供应,才渡过春荒。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干部自发佩带黑纱,举行悼念活动。
  1月,开展大规模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平阳全县有270人受批斗,再次出现混乱现
  象。
  8月11日.马站岭尾至破堂海涂围垦工程竣工。堤长2200米,围垦面积1 615亩。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县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下半旗致哀。县、区、公社和
  各单位都设灵堂,献花圈。18日,数十万人收听中共中央追悼毛泽东主席逝世大会实况
  广播。
  1]月,开展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开始清查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
  谋活动有牵连的人与事。

1977年
  3月下旬,平阳县委抽调493人组成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下基层开展路线教育。
  5月,撤销县革委会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恢复委、办、局。
  8月28日,组织全县大检查,追查贪污、暴利,取缔“地下工厂”及非法交易市场。
  是年,宜山等地放开土纱土布的运输管理,全年成交额达2918万元。
  是年,动工兴建矾山至赤溪公路。

1978年
  2月,全县开展揭批“四人帮”罪行、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进
  攻的运动。
  2月,平阳县委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至次年,在“文化大革命”中
  受迫害的21个集团性案件得到平反,被牵连的1349名干部群众全部恢复名誉。

1979年
  2月,平阳县委召开三级干部大会,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始把工作着重
  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月,金乡镇的金星文具厂公开接受客户“挂户经营”。1981年,《人民日报》报道
  了这项首创的经营形式。
  11月,中国对虾亲虾在马站下在村进行人工育苗及越冬试验。次年4月,获对虾苗
  34.9万尾。当年试养30亩对虾也获得成功。
  是年,龙江、沿江等地渔民在渔业生产中应用超短波话机。这在温州尚属首例。
  是年,今苍南境内绝大部分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摘掉帽子,至
  1983年止,境内四类分子8790人,全部摘了帽子。

1980年
  春,沿海外货走私活动猖獗,钱库镇及林家院村出现走私市场。县革委会组织力量,
  严厉打击走私活动,取缔走私市场。
  春,部分生产队自发分田包产到户。至次年,农村普遍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10月,金乡信用社试行存贷款浮动利率。
  12月,在全民企业及大集体企业落实“利润留成”政策。
  12月,炎亭梭子蟹“暂养”成功,首次向日本出口活蟹。
  是年,今苍南境内粮食总产达271807吨,平均亩产583.7公斤。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0 20:15 , Processed in 0.21239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