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池志文:“将军第”八大将军和他的后裔们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31 15:1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将军第”八大将军和他的后裔们
“将军第”为清道光年间任福建提督的黄岩人池建功故居。它位于黄岩城关青年东路和原桂枝街之间的巷里,是一座有近二百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2006年被黄岩区文化工程办公室列为30个急需保护的文物护点之一。淡青色石台门宽约2.5米,高约3米;上有一方大理石雕刻着刚劲有力、浑厚大气的正楷字体“将军第”三字,两旁是栩栩如生的郭子仪庆寿图。文革期间,为保护“将军第”三字免遭破坏,而用蜊灰涂抹。2018年9月,城关片东门区块划入城区改造范围,此宅已拆。当时,拆迁工人十分小心地将砖、瓦、石板、木墙壁、木门、屋顶上的雕花图案、玻璃窗等,特别是门口的“将军第”匾额、两旁的庆寿图、雕花横梁等,小心翼翼地拆卸下来,并编上序号;最后,运到黄岩博物馆地下室保管起来。要知道这幢宅邸里蕴藏着什么故事?有什么悠远的历史渊源呢?就让我一一道来吧!
一、宅邸环境
“将军第”占地五亩左右,是传统的“目”字形三透大宅院,大门朝东偏南,人称犄角台门,寓意“紫气东来”。两扇坚实的木门,像两位大将军守卫着这幢宅邸。每当夜晚,守门人“吱呀”一声,将沉重的大门关上,然后插上一挺直的门扛,还不忘“哐当”一声,加上一横木扛。这样,宅邸内就安然无恙了。拾级进“将军第”台门,是一个约百余平米的青石板大天井。每块石板被古石匠打磨得平整细腻,合缝严密。假如今朝的孩童穿上溜冰鞋,则可滑行自如。从这可见当时的石匠工艺之高。据说,这是供往来宾客停放车轿的场地。台门两侧为厢房,右侧是管门人的住处,左侧是马厩。南边是一道三四米高的引墙。天井北边是一排五间开面的平房,中间是通道。这五间平房各有明亮的玻璃窗,雅致的门。屋檐瓦片上都有一“福”字。屋顶两端是高昂的龙头;龙身盘缠在屋顶。每当夜晚,龙头在暮色中显得异常威武。
穿过中间的通道进入内天井。内天井也呈长方形,两侧各有一道花墙。墙旁种着绣球花、墨笔花、小米花等等。一年四季,花香阵阵,让小天井充满了勃勃生机。天井东西两边各是二层厢房,它们遥遥相对,建筑风格则完全一致。天井北边是一溜儿七间二层建筑(正房)。廊檐长约二米,高约三米,两边各有一根一人张开两手也合抱不过来的高而大的木柱子;柱子下面的柱石周长约1.5米,敦实而活泼。讲它敦实,是因为它特大;讲它活泼,是柱石呈环抱的菊花形,瓣瓣流畅且雕有花纹,实属少见。从东到西,廊檐全长约12米。正房到中堂两旁各有一门槛(俗称“第伏”),是一整条十分坚固的长木,它高约半米,长约一米,厚约六公分。一般人,特别是小孩休想一脚迈过去。仰望顶上,屋梁雕龙画凤,虽经二百年岁月的洗濯,仍不失其昔日的光彩。两旁的正房,窗户明亮,门、木板墙壁异常坚固。你若用手指使劲刻,也休想刻出一道痕迹。居中是一间天花板呈八角形的祠堂,内有佛像及池建功等先人遗像。上方藻井是八角形木板构成的拱顶{全是苦楝树板},十分讲究。这是祭拜祖先的专用场所。右侧隔开两间是书房。推开书房南面窗子,可眺方山顶上的双塔和马尾水,九峰美景也尽收眼底。二层楼后面是厨房。穿过厨房是一片空地,种有一棵高大的枣树,两棵金桔树。每当秋季,枣树、金桔树上结满了硕果,给一家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再往北,还有一排平房,用来存放杂物。江南建筑的风格,大户人家的气魄一览无遗。   
需要指出的是:抗战期间,第二井石板被日本鬼子飞机扔下的炸弹,炸得坑坑洼洼的,所以,每逢下雨天或雨天后,这儿一直积水,很难走。另外,将军后人一度衰败,解放前,东边一半房产卖给了毛恕可(前国民党中将)。所以,很多人称此处为“毛家里”
二、“将军第”八大将军及战例
池建功(1801——1860)字昌德,道光时,任温州镇总兵,福宁镇总兵,福建提督。祖池化鲸是太学生,以儒学传家;祖母符氏贤淑,对子女教育有方。父池凤翔,黄标左营把总。嘉庆十五年巡海亡,恩赐世职罔替,赠武功将军。池建功由世袭云骑尉入伍,累功至游击(清代武官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月,鸦片战争,英军侵占定海、宁波。浙东战役期间,定海四场战斗(火攻夷船)鼓舞人心,特别是次年四月十二日发生的战斗,更激起了清军的士气。据史料记载,战斗的过程如下:四月十二日午后,狂风大作,副将郑宗凯,游击池建功派令守备徐檟宝,将火攻船装配七十二只,……水勇船两帮,交勇目顾大槐等,会同守备金大勇、韩庆瑞,千总王廷鳌带领,督殤兵勇,陆续前进。三更以后,火攻船先驶至小渠山。适巡夜夷船猝至。火攻船正在退回,适兵勇继至,复将船撑进虾脐港,从傍绕近该逆大船,先暗放火药鐔一联,即时轰破逆夷船头。……韩庆瑞、王廷鳌等亦带领火攻船驶赴道头……李成魁等押带火攻船二十四只,联排继进,烧毙沉溺及击毙者约有三百余人,烧毁逆夷大船四只,烧沉焚坏大小三板船数十只。战后,郑宗凯升为福宁镇总兵,池建功升为玉环参将(正三品)。
另据《福建历史》清《光泽县志》记载池建功、袁艮击退太平军一战事:清咸丰八年(1858)三月初一,太平军首领杨国宗、雄天豫率部由松溪攻政和城。知县马翼弃城逃走。太平军从三月到七月底一路追杀。七月初一新任知县杨国荣,福宁总镇池建功,游击袁艮等陆续入城驻扎。初九,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率部转攻政和县城。池建功、袁艮率联丁在南苑场迎战,县丞方晋德率兴化勇五百助战。十三日,太平军与袁艮战于西门渡头洋,接着进攻浙山隘。十四日,石达开率部离政和向水吉方向撤去。
池建功不仅战果累累,且十分关爱民众疾苦 。历史记载,咸丰三年,池建功任作蒲副将署温州总兵时,恰逢温州因大水,民多饥死。他建议设局施粥,倡捐白金,下谕将校勉力相助。于是守令、士绅无不乐施。历两月余,全活甚众。土民立碑歌颂。
池建功的兄池佐清,由世职历署本标守备(守备,清初为四五品官职)。池建功的弟弟池亮,号珠舫,道光十七年任黄岩镇总兵标下中营守备。池亮之子池维翰,字道传,为蓝翎把总(清朝时为七品),咸丰十一年战死,赐世职罔替,系云骑尉世袭。池维翰之子池铭恩,光绪二十年间,任海标城守备。池建功之子池维屏,号复斋,同治中署玉环参将,代理瑞安副将……据玉环县志《太平军进军玉环》一文记载,同治元年(1862年)3月22日,太平军李小亨等率数千士兵,自太平境入桐林,于田岙岭败林丕渊、张换元,“义勇”乘胜攻克楚门,当夜堆木营火。次日,至漩港抢渡,与清军参将池维屏及乡团陈成泰、林振龙等部争持激战三昼夜,不能渡。二十三日黎明拔队经大荆赴乐清。      
孙中山{孙文}曾于民国三年撰写一幅楹联赞池佐清;
赤泽中佐清赏
只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横行五大洲
民国三年孙文
一条寻常巷陌,在大清风云际会的变幻中,一家四代出了八位武将,所以住宅叫“将军第”是名符其实的。(附四个细节:解放初,第五代玄孙、孙女曾看到一发黄的池建功将军的照片。照片中的大将军身穿黄色的大氅,右手执一长剑,左手按在左膝盖上,两眼炯炯有神,显得十分威武。另一细节是:玄孙、孙女们曾将一约30公分立方,外面缠绕着彩色丝线的官印外壳,当作玩具来玩。因当时不知这是何物,所以不当一回事。第三个细节是:池云之妻酷爱画画,解放初期,旧家具中、床底下都是已裱好的画。第四个细节是:当时,小孩过门槛,经常跌倒。)
    二、八大将军的后裔们
第三代在解放后去世的奶奶叫池缪小美,是一个小脚女人。娘家是北门缪家。第四代有五男三女,他(她)们分别是,一男:池云,测绘技术人员,生卒年不详。二、三男不知;四男因小时候曾患脑膜炎,痴呆,不知大名一生未娶,俗叫“大仙”;五男,大名池秉真,俗叫“小仙”。三女依次叫:池淑芳、池婉芳、池彩华。她们都在解放后过世的,其中池婉芳享年102岁。
讲讲五男池秉真(1914---1969年2月)吧!据说,是黄埔军校末期培训班学生。解放前是毛毅可(毛恕可兄)兵工厂的一名会计;也曾在福建蒲城政府任职。去蒲城前,为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动员令,怀抗日救国之心参加过当时的远征军,任少校一职。(据池婉芳之子,曾任远征军翻译的何连生生前口述。)何连生曾撰文写出了当时的情况:那时,远征军战士的战斗生涯十分艰苦,既要对付日本鬼子的堵截、追杀,还要处处防止毒蛇、蚊子的叮咬及猛兽的进攻。热带雨林的恶劣环境,对年轻的将士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解放初,因记挂老母及四哥,回家谋生。
因解放初分了些桔园,秉真(下称五弟)便弃下笔杆参加了农业生产。在生产实践中,他逐渐掌握了培育橘树的规律:适时除草、捉虫、施肥……在他精心培育下,橘子年年丰收。每当丰收季节,桌子、床底下满是一筐筐惹人喜爱的、金黄色的橘子。一家人(五个孩子,最大的8岁;加上他四哥及奶奶、妻子,共九人)其乐融融。
不久,成立了合作社,劳动环境变了,这対五弟是一轮极大的考验。施肥、耘田、插秧、除稗草……都要赤脚下水田干,困难可想而知。五弟凭着“劳动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念,硬是挺了下来:烈日晒,头戴斗笠;蚂蝗咬,敷上盐;挑粪桶下水田,咬紧牙关一步一个脚印;肩膀红肿,手上长满老茧,脚被蚂蝗咬得直淌血……都不在话下。就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五弟脱胎换骨,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之人,蜕变成一个头戴鸭舌帽,身穿对襟衣,脚穿力士鞋的一介农民。他晒黑了,但身体却结实了,一直很少得病。五弟不仅学会了种水稻,还成了种菜能手,他打理的菜地就像是大花园。每当收获季节,他总会把自家的蔬菜分给邻居品尝。所以,在东门口碑一直不错。
因为家中吃饭的人多,所以生活捉襟见肘。吃了上顿没下顿,五个孩子身上没一件像样的衣服,被褥呢?稻草铺上就不错了;孩子没钱上学怎么办?将家中所有尚能脱手的家具一一卖掉,直到房中空空如也。
为了减轻家中窘况,五婶(王端闲1921---2009年2月)同样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劳动;帮人洗衣服、被褥;做月嫂;到粪管所劳动……总之,脏活、累活抢着干,且一天到晚乐呵呵的。那九峰门口的劳动身影,那有节奏的“啪啪啪”棒槌声,那挑着一大担衣、被矫健地行走在九峰路上的娇小妇女,就是五婶无误。
扁担与洗衣棒改变了五弟、婶的人生,这是共产党改造旧人员的一大成果。正如《特赦,1959》中所摄,一大批旧社会的战俘,后来都被改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劳动者。
池建功第五代玄孙(即池云之子)  三十二世中出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1924年11月16日——)他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当选为国际麻醉药研究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该机构的执委会,为《将军第》增添了一笔新的光彩。
池云还有以下几个子女,现作简略介绍:小儿,池志辛(又名何平),黄岩工业局退休干部;大女儿池志诚,工作不详;小女儿池志立,据说是一位音乐家,现已退休。池秉真有五个子女(上面已提到),他们分别是大儿子池志行,二儿子池志冮;小儿子池志中,均是退休工人。大女儿池志文,黄岩实验小学退休老师;小女儿池志丽,已退休。他(她)们的后代,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公务员,还有的是企业管理者……他(她)们勤劳、正直、善良,在不同的岗位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一份光和热,同样为《将军第》添上了笔笔闪亮的光彩!
                                  池建功第五代玄孙女池志文撰写
                                        2019年9月16日
此文参阅了池泰宁、池宁、章云龙等先生的作品,特作说明并发自内心的感谢;另外王泓、池广祥、池志行、池志江、池志中等先生也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衷心感谢。文中如有与事实不符处,请直言相告,不胜感激。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8 18:09 , Processed in 0.09419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