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6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 郑庆东:亦师亦友池茂花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3:41: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亦师亦友池茂花

作者:郑庆东


忙忙碌碌一辈子,遇到的人何止万千?

颠颠簸簸几十年,经过的事无法详述。

然而,遇到的人再多,经过的事再杂,可总是有些人让你忘不了,总是有许多事让你难以忘怀。


在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三十多年间,在真正开始踏进社会这个大学堂的日子里,我得到了很多良师益友的提携与关照,受到过不少领导和同事的培养与帮助。

这一切,都是我很难忘记的。

每每想起,总会有太多感慨,太多喟叹。

此时此刻,“池茂花”这三个字,以及这三个字所包容的许多人和事,就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凸显出来,浮现在脑海里,亦便生发出若干关于做人、关于做事的回忆来。


   

与茂花相识,是在1985年秋天。

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国内部政治编辑室工作。

对新闻,实在所知甚少,连正儿八经的新闻书也没看过几本,完全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看看身边的同事,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新闻界大腕,每天在报纸上都能看到署着他们名字的通讯、特写、调查报告,自己心中的那种焦急与不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心想,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那样应付裕如、胜任愉快呢?

真希望能有机会跟着老同志,好好学点本事。

也恰在这时候, 我结识了茂花。


那些年,新华社国内部经常集中报道:

每年由编辑部策划一些题目,抽调总社和新华分社的编辑记者调研、采访——我们的术语叫“小分队”;

每个小分队三两个人,就一个选题进行跨区域的采访。

这是一个培养记者、提高报道质量的好办法。通过这种办法,曾推出了不少很有作为的年轻记者。


这一次,我有幸与茂花搭配:

一老(其实当时茂花年纪也不算大,但新闻从业时间比较长,我们都称他叫老池,后来还是觉得叫茂花更透着亲切)一小组成一个小分队,采访地区是云贵川,采访时间为一个月左右,采访内容没有明确但编辑部提出,要通过我们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出这些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各种变化。


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对于如何完成这项任务心中根本就没有底,总觉得反正跟着老池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就帮着打打下手,抓紧这次机会好好学习吧。


按说,能参加小分队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不少分社的同志都把它作为出成果、展示实力的机会,而且同时有五六个小分队,之间也有互相竞争的问题,谁也不希望自己比别人差,因而都愿意与有经验、干出成绩的同志做搭档。

而领导把我“派”给了茂花,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会有想法?

不过,他从没有表示出有何怨言。

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但后来想想,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也足以体现出茂花的那种精神境界来,也使我对他油然生出一种敬意。


此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我与茂花吃在一起、住在一块、干在一处, 六十天中几乎二十四小时半步未离,可谓相濡以沫、朝夕相处。

十多年过去了,那时候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记得从昆明到大理的路上,我们是坐长途客车去的。

车上人多,堆满了行李,连腿都难以伸直;

盘山公路绕得人头疼、心慌,连口水都难得喝到。

就这样颠簸了一整天,直到晚上才到达目的地。

那些天,由于气候不适应,我感冒发烧,每天都要打两针青霉素。

而茂花更是痛苦不堪,眼瞅着他的脸由红转白,由白转黑,由黑变青,连叫不舒服。

尽管如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硬抗着。

到得下关,摸黑住到招待所,我们俩连说活的精神也没有了。

本想去医院看大夫,可是深更半夜的,再加上人生地不熟,东南西北也不知道,所以还是得干抗着。

于是,好歹对付了一夜。

第二天,我们不是去联系单位找人采访,而是直奔医院。

结果是, 茂花吃药,我打针。

此后十多天,都是如此——到一个地方,不是先找人采访,而是找医院、打针、开药。

两个月后一算,不得了!茂花吃了好几把的药,而我是打了几十针青霉素。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坚持来访、写稿、发稿件。

事后,一合计,茂花带着我先后写了五六十篇各类稿件。

编辑部的同志都说我们写出了不少好稿件,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了采写那些稿件,我们俩特别是茂花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那时采访,是没有人接待的,吃住行都得靠我们自己安排,与现在的“三包采访”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尚且感到吃不消,更何况也已四十多岁的茂花哩。

一个不怕吃苦的新闻记者的形象,就这样活生生地在我的身边出现。

以后遇到艰苦的采访,我总是会想起当年的云南之行,想起与茂花度过的那些辛苦的日子,也就不觉有多艰苦了。


在云南的采访中,我们见到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事情——且不要说美丽的景色了,单是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就足以让我们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了。

有时我提议,我们难得来一次云南,多玩玩、多看看吧。

茂花总是表示,玩可以,但绝不能因此耽误了写稿子。

所以,常常是白天采访加上参观,晚上撰写、修改稿件,第二天一早到邮局传发稿件。

那真是身心疲惫,夜以继日。

每当深夜看着茂花伏案工作的时候,我内心里总是感慨不已:多好的老同志啊!


茂花不仅文字写得好,而且照片也拍得漂亮。

到云南之前,他就准备要搞些摄影报道,专门带了两台相机、十多个胶卷。

其中有一台是德国产的“禄莱”相机,虽然陈旧,但质量好。

走一个地方,他都背着那两台相机,又要采访,又要拍照,忙得不亦乐乎。

我看着都觉得辛苦得很,可他整天采访起来就精神抖擞,跑前跑后,乐此不疲。


记得在基诺山的老百姓家中,我们采访完基诺族的有关情况后, 准备回到乡政府驻地,茂花却提出要拍一张照片。

他根据了解到的线索,请来了周围的几位基诺族群众和一位女村干部,以青山绿水和竹楼草棚为背景,拍了几张。

不久,《人民日报》就在显著位置刊发了这张照片。

至今,我还保留着刊有照片的报纸。

偶尔看着,眼前便会闪现出茂花当时忙碌的身影,想到他的那种敬业精神。

回头想想,其实我是从茂花身上,扎扎实实地认识新华社的,开始知道什么样才叫做新华社记者的。


由于时间关系,这一次我们没有能再到四川、贵州采访,成了我们两个人的一大憾事,我也就没有机会向茂花学更多的东西了。

好在他在分社,我在总社编辑部,经常可以通电话,而且经常编发他传来的稿件。

他也一年来几次总社,一见面,总是十分热闹,总是会一起说起当年的云南之行,趣闻轶事说不尽,每次他还会教给我不少为人处事的学问、做人做事的道理,犹如位老大哥。

尤其是1986年,我参加中央讲师团到山西潞城县支教,茂花更是给了我很多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使我受益匪浅。


后来还有一次相处的机会。

那是1993年开人代会期间,我与茂花同住在京西宾馆的一个房间。

那半个月里,茂花就像一个机器,忙着采写稿件,先后发了不少有影响的报道。

有人觉得他没费什么力气, 比较轻松地出了成果,但只有我最清楚他是多么地敬业、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

有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茂花却早早便起来琢磨稿件了。

过了会儿,他对我说:“小郑,你看我的裤子怎么变长啦!”

我不解地抬头看了看,确实长了很多;再一细瞧,我乐了:原来他把我的裤子穿上了,怎能不长?

一说开,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可笑。

他实在是琢磨稿件过度了,忙碌之中见裤就穿,哪管它是不是自己的呢!



岁月匆匆去,逝者如斯夫。

在与茂花相识、相处、相交的几十年时间里,

有喜悦,我们共同分享;

有不平,我们互抒胸臆;

有困难, 我们相互帮助。

虽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两年我们已难得见面,但我们始终在关心着对方。

遇到山西来的熟人、朋友,少不得要打听一番,总希望他能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因为他是我的朋友——

一个正直的人、

一个仗义的人、

一个埋头苦干乐于助人的老大哥、

我的良师益友。

我总在盼望着能有机会再在一起合作、一起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

尤其是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一起再去一趟云南!



(作者郑庆东,先后在新华社国内部、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副主编、副主任、主任,《经济日报》社编委、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现任《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曾获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等多个奖项)。







图片2.png (645.53 KB, 下载次数: 34)

图片2.png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6 18:59 , Processed in 0.08561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