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273|回复: 0

[谱学知识] 中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复制链接]

361

主题

960

帖子

3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1
发表于 2018-7-17 0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80717055448_副本.jpg

摘要:中原地区有着众多三代时期的古城古国,三代时期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普及和相对定型的时期,姓氏的来源复杂多样,许多姓氏即起源于此时中原地区的古城古国。
中华姓氏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至周代已相对定型。姓氏的来源复杂多样,宋代郑樵的 《通志・氏族略》 [1] 明确地将“得姓受氏者”分为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等32类,其中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的得姓方式在姓氏起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原地区是夏商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有数量众多的古城、古国,三代时期也是姓氏得以发展、普及和相对定型的时期,许多姓氏即起源于此时中原地区的古城古国。
   马世之先生的《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 [2] 对中原地区的古城古国作了系统研究,将其分为黄河中下游、沁河流域、卫河流域、伊洛河流域、双洎河流域、沙颍河流域、涡惠河流域、洪汝河流域、淮河上游、唐白河丹江流域等十个区域,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提供的线索,探寻出了这些古城古国的区域范围及都城所在。
   谢钧祥先生主编的《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 姓》[3] ,根据古代典籍和有关资料对起源于河南的1500 多个姓氏进行了考证,并对其中百余个常见大姓的起源、播迁、名人业绩及现状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论述。
本文即以谢钧祥先生主编的《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为线索,以马世之先生的著作《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为主要参考资料,参阅其他姓氏书籍,按照马世之先生所划分的区域,探讨中原地区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的关系。
一,黄河中下游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黄河古称“河”,是四渎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在陕西潼关进入河南省灵宝市境内,至台前县流入山东。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宜于原始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除黄河支流外,其中下游地区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焦、虢、京、来、冯、管、暴、修鱼、封、胙、昆吾、濮、顾
焦姓,其主要的一支出自国名,源于古代的焦国。《世本・氏姓篇》载:“焦氏,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后以国为氏” 。[4]焦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陕县及灵宝市一带。据考古资料,焦国故城在今陕县西七里铺一带。
虢姓,得姓方式是以国名为氏,源于周代虢国。《姓谱》记载:其“出自姬姓。周成王叔父虢叔,封于西虢;虢仲封于东虢,子孙以虢为氏”。[5] 虢国的地域 包括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区、陕县、卢氏、灵宝,山西平陆,陕西潼关等。据考古资料,距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贵族墓地南约4.5公里的李家窑遗址很可能就是虢都上阳城的所在。
京姓,其主要的一支是以封地为姓氏,春秋时郑武公子段封于京,其后因氏。 京,是春秋时郑国的要邑,其故城在荥阳市东南二十里铺乡京襄城村。
来姓,以邑得姓,出自古代郲邑。《世本・氏姓篇》载:“其先殷之别族,食采于郲,子孙去邑为来氏”。[4]郲地,在今郑州市北郊一带。
冯姓,有一个源头是以邑为姓。《元和姓纂》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支孙食采 于冯,遂氏焉”。[6] 冯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境,荥阳市广武乡黄河南岸的冯沟城址有可能是冯故城。
管姓,其一支是以国为氏,源自周代管国。《世本・氏姓篇》载:“管氏,周文王子管叔之后,以国命氏”。[4]管国地域在今郑州、中牟及荥阳市一带。国都管城,一般认为即郑州旧城,管城是利用郑州商城旧垣建立起来的。
暴姓,是以国为姓。《路史・国名纪五》载:“暴,暴辛公采,郑邑也”。[7]暴的地域在今河南原阳、武陟县一带。
修鱼,其一支以国为氏。《世本・氏姓篇》载:“修鱼氏,分封以国为氏”。[4]修鱼地域在今河南省原阳市境。
封姓,出自国名。《世本・氏姓篇》载:“封氏,炎帝之后,封钜为黄帝师,胙土命氏,夏封父,侯国君也,今封丘”。[4]封国地域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境。封国故城在今封丘县城关镇。
胙姓,其中一支出自国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8]可知,胙是周公庶子别封之国。《元和姓纂》说:“作氏,周公之子胙侯子孙,因避地改为作氏”。[6]作氏也是胙的后裔。胙国地域,为今河南延津县与卫辉、新乡、滑县、原阳、封丘等市县的部分地区。
昆姓,出自国名。《史记・楚世家》说昆吾氏是颛顼的后裔。《集解》引虞翻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9]昆吾氏的活动区域,最早在今河南新郑、新密一带,后北迁至濮阳、滑县一带。昆吾城的具体地点位于今濮阳县西南15公里的新习乡焦二寨南湾子村一带。夏朝末年,昆吾又举国南迁至今河南省许昌一带,统治地区可能包括今许昌、长葛和新郑南部。
濮姓,其中一支以邑得姓。春秋时卫康叔的后代食采于濮,其后代以邑为姓。濮的地域在今河南濮阳、范县、滑县及山东省鄄城一带。
顾姓,其一支以国为姓。《世本・氏姓篇》载:“顾氏,出自己姓。顾伯,夏商侯国也”[4]顾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范县境。
二、沁河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沁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平遥,在河南武陟县汇入黄河。沁河下游的济源、沁阳、温县等地,位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古称“河内”。河内与河东、河南并称“三河”。《史记・货殖列传》载:“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狭小,民人众,郡国诸侯所聚会。”[9]
沁河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苗、原、单、阳樊、郗、温、邢等。
苗姓,以邑得姓。《古今姓氏书辨证》载:“(楚若敖曾孙)越椒……其子奔晋,晋侯使食苗邑,为大夫,以苗为氏”。[10]苗地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原姓,以邑得姓。《世本・氏姓篇》载:“原氏,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为原伯,其地在河内”。[4]原地在今河南济源市境内。原故址位于济源市西北约2公里处的漭河北岸。
单姓,以邑得姓。周成王封少子臻于单邑,其后代以封邑为姓。单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与孟州市交界处一带。
阳樊,以邑得姓。《元和姓纂》载:“周太王子虞仲支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命氏焉”[6]阳樊地域在今济源市境。樊故城在今济源市西南7公里的承留乡曲阳村。
郗姓,以邑得姓。《路史・国名纪三》载:“郗,己姓。《说文》云:周邑。野王西北”。[7]郗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部一带。
温姓,其中一支是以邑得姓。《国语・郑语》载:“己姓昆吾、苏、顾、温、董”。韦昭注曰:“五国皆昆吾之后别封者。”[11]温地在今河南省温县一带。温故城在今温县城西南13公里的招贤乡安乐寨村一带。
邢姓,其中一支以邑得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富辰之言:“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8]邢的始封地在今河南温县东部。邢故城位于温县城东的北平皋村。
三、卫河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卫河是海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干流发源于河南博爱县,在新乡与小清河、百泉河汇流,在南乐入河北境。卫河支流甚多,较大的有淇河、安阳河、汤河、新河等,均发源于太行山麓。卫河流域的豫北地区,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是商族先民活动的历史舞台。
卫河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雍、宁、凡、鄘、汲、卫、豕韦、滑、邶、赵等。
雍姓,其中一支出自国名。《元和姓纂》载:“雍氏,文王十二(应为十三)子雍伯受封于雍,在河内山阳,子孙以国为姓”。[6]雍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与修武县一带。雍故城在今焦作市朱村乡府城村北。
宁姓,其一支以邑得姓。春秋卫康叔之后有人封于宁邑,其后人以邑为姓。宁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获嘉县城关一带。故宁城即修武故城,在今获嘉县城东北角。
凡姓,出自国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凡、蒋、邢、茅、胙、蔡,周公之胤也”。[8]凡是周公庶子别封之国。其地域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部一带。考古资料显示,凡故城即今辉县市西南北云门乡凡城村西北的凡城遗址。
鄘姓,出自国名。《通志・氏族略》载:“庸氏,商时侯国,周武王时,来助伐纣”。[1]周武王时,蔡叔居鄘。其后以国为氏。鄘的统治地域在今河南淇县朝歌以南至卫辉、新乡一带。鄘城遗址在今新乡市西北12公里的新乡县大召营乡店后营与大家店村附近。
汲姓,以邑得姓。《世本・氏姓篇》载:“汲氏,卫宣公太子伋居汲,因以为氏”。[4]汲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市。
卫姓,出自国名。《元和姓纂》载:“卫,周文王第八子康叔封于卫,传国四十余代,秦末国灭,子孙以国为氏”。[6]卫国的地域包括今豫北及河北省南端的一部分地区。考古发现的卫国故城遗址,位于今淇县县城朝歌镇四周。豕韦,承其国名。《路史・后纪》载:“夏之中兴,别封其(彭祖)孙元哲于韦,是为豕韦,迭为夏伯”。[7]豕韦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滑县一带。韦城在今滑县东南25公里的万古乡妹村。
滑姓,出自国名。周王封同姓于滑邑,建滑国,后灭于晋,子孙以国为姓。滑国地域在今河南滑县境内。
邶姓,其一支以国为姓,出自河南。《诗经・邶鄘卫谱》载:“自纣城而北谓之邶”。[1武王灭商之后,封武庚于邶,不久即灭亡。邶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淇县朝歌以北至河北省南端一带,建都在今汤阴县东南16公里的邶城遗址。
赵姓,来源于封国之名。《世本・氏姓篇》载:“赵氏,本自伯益之后,造父以善御事周穆王,王封造父于赵城,因以为氏”。[4]造父的初封地赵城在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全盛之时,疆域包括山西省的中东部、陕西省的东北部、河北省的东南部、鲁西及豫北一带。赵国历史上多次迁徙,其城有赵城、耿、原、晋阳、中牟和邯郸。原和中牟在今豫北。原故城即今济源市区庙街的原城遗址。赵都中牟,即今鹤壁市南2.5公里的鹿楼乡故县村西的鹿楼古城。
四、伊洛河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伊洛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县,在河南巩义入黄河。洛河的最大支流伊河,发源于河南栾川,在偃师汇入洛河。伊洛河流域地貌类型多样,素有“五山四岭一平川”之称。伊洛地区南望嵩岳,北濒黄河,东出虎牢,连接黄淮平原,西越函谷,可抵八百里秦川。自古为帝王宅京之地,也是诸侯方国立国建都之所。《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9]
伊洛河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毛、尹、程、邬、刘、斟寻、巩等。
毛姓,以国为姓。《世本・氏姓篇》载:“毛氏,文王庶子毛叔郑,后以为氏”。[4]毛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
尹姓,其一支以邑为氏。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于尹城,子孙以邑为氏。尹邑在今河南宜阳县西。
程姓,其一支以国为姓。《通志・氏族略》载:“程氏,伯爵,风姓,重黎之后也。重黎为火正,裔孙封于程”。[13]程地在今洛阳市境。
邬姓,以邑得姓。春秋时有邬邑,居者以邑名命姓。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载:“刘邑在今河南偃师市区南,邬在刘之西南”。[8]邬的地域在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西南一带。
刘姓,其中的一支是以邑得姓。《国语・周语中》载:“定王八年,使刘康公聘于鲁”。韦昭注:“刘,畿内之国。康公,王卿士王季子也”。[11]后代以邑为氏。刘地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境。据考古资料,刘故城位于缑氏镇西南25公里的缑氏岭上。
斟寻,以国为氏。《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9]考古资料表明,夏代斟寻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巩义、偃师一带,其都邑鄩城,在今罗庄附近。
巩姓,以邑为氏。《世本・氏姓篇》载:“巩氏,周王族大夫食采于巩以为氏”。[4]巩故城位于今巩义市孝义镇西约3公里的康店村。
五、双洎河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双洎河发源于河南省新密市,在扶沟注入贾鲁河。双洎河流域位于嵩山东麓的黄淮平原西部边缘地带,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故里所在,也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
双洎河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补、郐、密、苑、棐、郑、韩、鄢等。
补姓,其一支起源于河南,以邑得姓。补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新密市境。补故城在新密市老城西牛店乡谭村湾东南的补子庙。
郐姓,出自国名。《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国语》祝融之后,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妘姓,封于郐”。[10]郐的地域,在今河南新密、新郑、禹州和郑州一带。郐国故城位于新密市曲梁乡大樊庄古城角寨村。
密姓,其中一支以国为姓,密康公之后,源自河南。密国地域在今新密市境内。据考古资料,密国都城在今新密市区东南17.5公里的大隗镇。
苑姓,以邑为姓。《路史・国名纪四》载:“苑,武丁子文封苑城,为苑侯”。居者有以邑命姓。苑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一带。故苑城在今新郑市龙王乡古城村东。
棐姓,其一支为以国为姓。棐为少昊后偃姓国。棐国的地域在今新郑市龙王、薛店和郭店乡一带。
郑姓,以国为氏。《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9]姬友的初封地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周平王东迁后,郑国也东迁,都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氏,即郑姓。郑国的地域在今郑州市区县及许昌北部,即济、洛、河、颍四水之间。考古发现的郑国故城,坐落在今新郑市城关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处。
韩姓,其中一支源自河南,以国为氏。《元和姓纂》载:“韩出自唐叔虞之后,晋穆侯子成师生万,食采于韩……为秦所灭,复以国为氏”。[6]韩国在历史上几经迁徙,其疆域有今晋东南和豫中地区。新郑是战国晚期韩国由极盛到衰亡时期的都城,也是其都城中规模最为宏伟的一座。据考古资料,韩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城区一带。
鄢姓,以国名为姓。《世本・氏姓篇》载:“鄢氏,妘姓国,后为氏”。[4]鄢国地域在今河南省鄢陵县一带。鄢国故城在今县城西北9公里的彭店乡古城村、田岗村一带。
六、沙颍河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习惯上将沙河作为沙颍河上游的干流。沙河古称滍水,起源于河南省鲁山,在周口与颍河汇流,在沈丘东入安徽,至颍上县入淮河。颍河源出登封。沙颍河自西向东,横贯豫中广大地区,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沙颍河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颍、郏、汝、应、胡、康、陈、顿、项、养等。
颍姓,以邑为姓。《左传・昭公元年》载:“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杨伯峻注:“颍,本周邑,后属郑。”[8]颍的地域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境。颍故城在今登封市西约26.5公里的颍阳乡颍阳村。
郏姓,其一支以邑为姓。《世本・氏姓篇》载:“刾氏,郑大夫刾张,其先食刾乡,因氏焉”。[4]郏地域在今河南省郏县一带。
汝姓,其中一支以邑为姓。《姓源韵谱》载:“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川,其后有汝氏”。汝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一带。
应姓,出自国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周大夫富辰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邘、晋、应、韩,武之穆也”。[8]应国的地域,大体上在今河南省襄城、郏县、宝丰、鲁山、叶县和平顶山市一带。应国故城在今平顶山市原滍阳镇。
胡姓,其中的一支以国名为姓。《通志・氏族略》载:“胡,周同姓国,子爵。鲁定公十五年,为楚所灭,其后以国为氏”。[1]胡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郾城县和舞阳市一带。胡故城在今舞阳市城拐子王乡胡城集村沙河南岸。
康姓,其中一支以邑为姓。《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周文王子封为卫侯,谥曰康叔……或云康叔初食采于康,故谓之康叔”。[10]《白虎通・姓名篇》说:“管、蔡、霍、成、康、南,皆采也”。[14]康地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与汝州市一带。康故城在今禹州市西北17.5公里的顺店镇康城村颍水北岸。
陈姓,以国为姓。《史记・陈杞世家》载:“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9]陈故城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关一带。
顿姓,出自国名。《世本・氏姓篇》载:“顿氏,出顿子国……以国为氏”。[4]顿子于西周初年始封于北顿,建都于今河南省商水县城东南13公里的平店乡李岗村一带。后来被迫徙都于今项城市境,史称“南顿”。南顿故城位于今项城市区西5公里的南顿镇。
项姓,以国为姓。《广韵》上说:“项本姬姓国,……子孙以国为氏”。[15]项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和项城市一带。项故城在今沈丘县槐店镇西侧沙河北岸赵古台村一带。
养姓,以邑为姓。春秋时吴国公子掩余、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封之于养为食邑地。子孙定居其地者为养姓。养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一带。养故城在今沈丘县境的沙颍河边上。
七、涡惠河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涡惠河在豫东地区,是淮河的支流。涡河发源于开封县,在安徽怀远注入淮河。惠济河是涡河支流,始于开封市,在安徽亳州汇入涡河。涡惠河流域虽为黄淮冲积平原,但自古以来,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号称“中国膏腴之地”。
   涡惠河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魏、锡、戈、戴、葛、宋、虞等。
魏姓,以国为姓。《世本・氏姓篇》载:“魏氏,本自周武王弟受封于毕,裔孙毕万仕晋封魏城,后因氏焉”。[4]《史记・魏世家》也说:“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9]魏国的疆域在今晋南、豫中、豫北一带。魏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城的西北部。
锡姓,以邑得姓。《姓考》载:“锡国,御姓。《左传》郑人灭锡,以处宋元公之孙是也。后因氏”。锡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杞县、通许县及开封县陈留镇一带。
戈姓,以国为姓。《世本・氏姓篇》载:“戈氏,分封用国为氏”。[4]戈国,在今河南省太康县境。
戴姓,其中的一支以国为姓。《世本・氏姓篇》载:“戴氏,古戴子国,姬姓之后”。[4]戴国地域包括今河南民权县全境、兰考县大部分和杞县的东北部。
葛姓,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载:“伯爵,嬴姓,夏时诸侯,今许州郾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即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1]葛国在今河南省宁陵县境。葛故城位于宁陵县西北11公里石桥乡余庄寨村北的葛伯屯。
宋姓,出自国名。《元和姓纂》载:“宋,子姓。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王封于宋,传国三十六世,至君偃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宋国的疆域,东到今江苏徐州地区,南到今安徽宿州,西到河南商丘地区西部,北到山东菏泽、定陶一带。据考古发现,宋国故城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原商丘县城南2公里老南关村北。
虞姓,其中一支起源于河南,出自国名。虞为帝舜后,姚姓。虞故城在今虞城县北12.5公里的利民乡杨庄村西南。
八、洪汝河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洪汝河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洪河发源于河南省舞钢市,在新蔡县与汝河交汇后注入淮河。汝河发源于泌阳县。洪汝河流经豫东南一带的淮北平原,物产丰饶,号称天下之中。
汝河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柏、房、道、江、蔡、挚、沈等。
柏姓,其中一支以国名为姓。《左传・僖公五年》载:“柏,国名”。[8]柏国地域在今河南省西平县与舞钢市一带。据考古资料,柏故城在今舞钢市尹集乡北谢古洞南侧。
房姓,以邑得姓。《通志・氏族略》载:“舜封尧子丹朱于房”。[1]丹朱之子陵,以父封邑为姓,称房陵。房的地域,相当于今河南省遂平县全境及西平、泌阳、舞钢市的一部分。房故城位于遂平县城关四周。
道姓,以国为姓。《通志・氏族略》载:“道,姬姓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1]道国的地域,包括今河南省确山县、汝南县南部及正阳县西北部。考古资料显示,道故城位于确山县城北10公里的古城村东北。
江姓,出自国名。《元和姓纂》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6]伯益,不是颛顼的玄孙,而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江国建立于西周初,于公元前623年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姓氏。江国的疆域相当于今河南省正阳县南部。据考古材料,江国故城,在正阳县东南的涂店东北角。
蔡姓,以国为氏。周武王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后被流放。叔度子胡,在鲁国辅佐周公的儿子伯禽,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是为蔡仲。蔡国在历史上数次迁徙,蔡平侯迁新蔡,昭侯迁州来(即下蔡,今安徽凤台),于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西周至春秋初年500年的时间里,蔡国都城一直在上蔡,上蔡故城保存得也最为完整,位于今上蔡县城关一带的芦岗东坡。
挚姓,出自国名。《世本・氏姓篇》载:“挚氏,祖己七世孙曰成,徙国于挚,更号挚国,后有挚氏”。[6]挚故城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古槐镇西塔寺街附近。
沈姓,其中一支以国为姓。《广韵》载:“文王第十子聃季食采于沈”。沈国地域,在今河南平舆、沈丘一带。还有一支以邑为氏。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于沈邑,子孙以邑为氏。沈城遗址位于今平舆县城北关20公里的射桥乡古城村。
九、淮河上游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淮河在古代与江、河、济诸水齐名,被誉为“四渎”,是华夏名川之一。淮河发源于桐柏县,在固始县入安徽境,是河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淮河南北自然景观差异明显,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淮河流域是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体系相互影响、渗透、交流、融会之地。
淮河上游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樊、弦、褒、白、息、赖、黄、蒋等。
樊姓,其一支以邑为姓。周文王次子虞仲支孙仲山甫,被封于樊,其后代以封邑为姓。樊地在今河南省信阳一带。樊故城在今信阳平桥镇。
弦姓,以国为姓。《左传・僖公五年》杜预注:“弦国在弋阳轪县东南”。[8]被楚国灭亡,子孙以国名为氏。弦国地域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弦故城在今光山县西北12公里的仙居店。
褒姓,其中一支出自国名。《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9]褒国地域,在今河南省息县北35公里的褒信镇一带。
白姓,以邑得姓。《辞源》“白公胜”条:“春秋楚平王太子建之子,名胜,又称王孙胜。封于白,因以为姓”。[16]白地在今河南省息县东北。白故城在息县褒信镇东南约21公里处的夏庄镇。
息姓,出自国名。《世本・氏姓篇》载:“息国,姬姓”。[4]息国地域在今河南省息县一带。考古发现的息故城,位于今息县城西南4公里的城郊乡徐庄村。
赖姓,以国为姓。《世本・氏姓篇》载:“赖氏,国名,以国为氏”。[4]赖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息县褒信镇一带。赖故城位于褒信镇东南2公里的闾河南岸。
黄姓,出自国名。东夷部落的首领伯益被帝舜赐姓赢氏,其后裔有14支,即有黄氏。黄氏先人在周初被封为子爵,其国又称黄子国,于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黄。黄国的疆域大致包括今河南省淮河以南、大别山以北的潢川、光山、罗山等地。黄故城位于潢川城西6公里的隆古乡。
蒋姓,以国为姓。《元和姓纂》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6]蒋国的始封地在今获嘉县张巨乡蒋村,后迁至尉氏蒋城。蒋故城又称期思故城,考古资料显示,位于淮滨县东南15公里的期思乡期思村。
十、唐白河、丹江流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唐白河、丹江流域在豫西南,为汉水支流,属长江水系。唐河发源于河南方城县,在新野入湖北境后与白河汇流,至襄阳入汉水。白河发源于河南嵩县。丹江发源于陕西商南县,经紫荆关入河南淅川县,在湖北入汉水。唐白河及丹江流域的南阳盆地地处河南省西南边陲,“襟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汉”。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唐白河、丹江流域的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有关的有:鄂、南、申、吕、谢、唐、邓、郦等。
鄂姓,其中一支出自国名。《史记・殷本纪》载:“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9]鄂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与南召县一带。鄂故城可能在南阳市石桥镇。
南姓,其中的一支以国为姓。南,或作“男”,通称“有男”。《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南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南召县,后徙至南阳。
申姓,其中的一支以国为姓。《通志・氏族略》载:“申氏,伯爵,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子孙以国为氏”。[1]申国地域以今南阳市为中心,处于南阳盆地北部唐白河中游地段。申故城位于南阳市老城区东北蔡庄村。与南阳申国同时,在河南信阳还有一个申国,称为东申,于公元前688年为楚国所灭,子孙也以国为氏,姓申。东申灭亡后,楚在申旧地置邑,派芈姓亲族镇守,称申公,其后代也有以邑为氏,姓申。
吕姓,以国为姓。《国语・郑语》载:“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11]炎帝裔孙伯夷,于虞、夏之际被封于吕,建立吕国,于公元前68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即吕姓。吕国地域在今南阳市及镇平县一带。吕故城在今新蔡县城东北张庙大桥东的大吕亭遗址上。周代南阳吕国又分出一支,在今河南新蔡境,称东吕,春秋初被灭,子孙亦以国为氏,姓吕。
谢姓,出自国名邑名。一是源于任姓,是黄帝后裔。《世本・氏姓篇》载:“谢,任姓,黄帝之后。”[4]谢国,西周后期被灭,子孙以国为氏,形成第一批谢姓人。二是源于姜姓申伯,是炎帝后裔。周宣王徙封他的舅舅申伯于谢邑,于公元前688年被楚国灭亡。居住在申国都城谢邑的申伯后裔,有的以邑为氏,姓谢,是第二批谢姓人。谢国地域,在今河南南阳、新野、唐河一带。谢故城位于南阳市区东北部古宛城旧址上。
唐姓,其中一支出自国名。《左传・定公五年》载:“秋七月,子期、子蒲灭唐”。[8]国灭后,子孙以国名为姓。唐国地域,在今河南省唐河县与泌阳县一带。
邓姓,其中一支出自国名。《元和姓纂》载:“邓,殷时侯国也”。[6]商代晚期,邓国徙至河南郾城县东南,西周初年,又南迁至南阳盆地,地域在今河南邓州和湖北襄樊一带。
郦姓,以国为姓。《世本・氏姓篇》载:“郦氏,东夷国名也,以为氏”。[4]郦国地域在今河南省内乡县境。郦故城位于内乡县赵店乡郦城村。
中原古城古国与姓氏起源
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古城古国的姓氏,在当代中国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姓氏排序中,冯姓、顾姓的排名分别为27、81,仍然是常见姓氏。
起源于卫河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中,赵姓是当今中国第7大姓,不仅人口数量众多,分布也非常广泛。
起源于伊洛河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中,刘姓是当今中国第4大姓,属特大姓氏。毛姓、尹姓、程姓在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姓氏排序中,分别处于第76、91、31位,均很常见。
起源于双洎河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在当代中国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姓氏排序中,郑姓、韩姓分别排在第23、25位,都是非常常见的姓氏。
起源于沙颍河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中,陈姓是当代中国第5大姓,胡姓、康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姓氏排序中,分列第13、75位。
起源于涡惠河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中,魏姓、戴姓、宋姓在当代中国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常见姓氏排序中位于第47、54、22位。
起源于洪汝河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中,江姓、蔡姓、沈姓在当代中国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姓氏排序中位于第79、44、37位,为常见姓氏。
起源于涡惠河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中,黄姓是当今中国的第8大姓,白姓、赖姓、蒋姓在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常见姓氏排序中位于第73、98、43位。
起源于唐白河、丹江流域古城古国的姓氏中,吕姓、谢姓、唐姓、邓姓在当代中国按人口数量为依据的常见姓氏排序中位于第40、24、26、34位。
    综上所述,在当今中国的五个特大姓氏中,起源于中原地区古城古国的就有两个,即刘姓和陈姓。在按人口数量为依据排序的当代中国100个常见姓氏中,起源于中原地区古城古国的更有24个之多,占有近四分之一的份额。所以,我们在研究姓氏起源,尤其是在研究得姓方式是以国为姓、以邑为姓的姓氏起源时,离不开中原古城古国的研究。中原古城古国的存在时间、都邑迁徙、区域变迁等历史研究的深入,也必将促进关于这些姓氏起源时间、起源地以及早期播迁的研究。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09:30 , Processed in 0.13511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