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3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中国人的故乡在河南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6:59: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河南,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司马迁说 “三代之居,皆在河洛”,就是说河南是夏、商、周三代定都的地方,在中国早期发展过程中处于历史舞台的核心地位。居天下之中的河南,同时也是战乱频仍、承受中华民族灾难最深重的一个地方。学者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和形成都是在河南完成的。很多中国人的祖先历史上从河南走出,散落到世界各地。

“禹分九州,豫居其中”,这句话透露出河南在中国的重要地理位置。而河南境内的“中岳嵩山”,也被誉为“天下之中,山水之源、五岳之尊、万山之祖”。嵩山地区不仅有被地质学界视为“五世同堂”的地层和岩石,还有各类文物古迹近千处。史书中对伏羲和黄帝在该区域的活动也有许多记载。近年来,河南更是频频以“中”和“源”为主题,向外界展示自己丰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渊源。


河南是中华姓氏制度的起源地


中华民族莫不以“龙的传人”与“炎黄子孙”自居,这两个称谓的发端都是与河南有密切关系的。


史学家司马迁在追溯中国历史童年的时候,首先谈到的是《五帝本纪》。对于司马迁所确认的五帝,历代的史学家大多都是赞同的,五帝不是传说,应该是一个历史时代。根据古书文献中记载,五帝之前还有一个三皇时代,不过对于三皇的认识,一直众说纷纭,但其中有6种说法都是将伏羲氏排在首位,其后才是神农氏、燧人氏。伏羲氏开启的三皇时代与后来的黄帝时代交织在一起,成为华夏民族形成的两大支柱,并被亿万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伏羲的母亲在雷泽之畔生育了伏羲。《水经注》中所说的雷泽,就在今天的河南濮阳县境,那么作为伏羲出生地的河南地区,就是伏羲祖族的居地。伏羲氏在地处黄河冲积扇南沿的颍水中游的陈(古称宛丘,今河南淮阳)建立了都城,死后也葬于此。淮阳至今还有太昊伏羲陵,文献记载此陵自春秋时已有,历代均有修葺,今存陵园占地500余亩,号称天下第一陵。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这里都会接待成千上万前来祭祖的群众。

迁徙到四面八方的客家人,并没有忘记自己在中原的根,如今在洛阳的王城公园以及一些重要场所,还有客家人设立的“根在河洛”石碑以及先祖的牌位。摄影/马宏杰

太昊伏羲氏为中国古代文明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制嫁娶、正姓氏,使中华民族的婚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穆仁先在他主编的《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一书中透露,伏羲以前,人们“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过着近亲通婚的血缘婚姻生活。伏羲氏应该是最早改革婚姻制度,禁止近亲通婚,实行族外婚制的部落。这种嫁娶之礼,与后世嫁娶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它只是指一个氏族对另一个氏族之间的嫁娶,是一种族外群婚。传说中伏羲和女娲原是兄妹,后来结为夫妇,其实正是两个氏族族外群婚的状况。因为这里的伏羲是指伏羲氏族,女娲指女娲氏族,是关系亲近的两个兄弟氏族。这种群婚已排除了氏族内部血亲间的性关系,实行氏族之间的男女群婚,当然要比近亲通婚的血缘婚姻制进步得多。


族外婚产生以后,姓氏就在区别婚姻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据《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介绍,伏羲氏实行族外婚制,中国最早的姓氏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产生。所以中华民族姓氏制度的起源,就应该是在最早实行族外婚制的河南。


伏羲之后的黄帝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时期,河南仍然是中华民族活动的核心地区。姓氏专家谢钧祥先生从血缘关系上追根溯源后发现,在当今中国,有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多数是在河南境内形成的,这120个大姓分别属于长期以河南为活动中心的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黄帝、炎帝、太昊与少昊(同为太昊伏羲氏),这就是中华民族以炎黄子孙自居的由来。这120个大姓氏中,全部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45个,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个,占120大姓的80.8%,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9%。追根溯源,中华民族的根就在河南。只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战乱和灾害等原因,我们的先民不得不离开这片沃土,远播四方。

自2006年以来,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吸引数十万海内外华夏子孙前来郑州寻根拜祖,已成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也因此成为“全球华人的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

根在中原的客家人


西晋建立不久,便爆发了“八王之乱”,之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崛起并进入西晋国都洛阳,河洛地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史称“永嘉之乱”。经过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摧残,中原地区到处是残垣断壁,哀鸿遍野,百姓难以生存,避难江南者十之六七,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中原汉人南迁的浪潮,根深叶茂的客家民系也因之形成。


西晋永嘉之乱后,从河洛地区南来的流人在出辕关道后,再按照颍、汝两水的流向朝东南淮河方向南迁。所以东晋以后颍、汝、淮之间的河南南部、安徽、湖北交界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的安徽一带,成为南迁流人的主要聚居地。据河南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杨扬透露:这股移民潮前后持续了170多年,迁移人口达到200万之众。这些南迁的流人主要来自中原的陈郡、颍川、陈留、荥阳、南阳、汝南、河内等郡。


从西晋河洛地区中原汉族南迁开始,逐渐形成了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1.2亿人。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港、澳、台地区;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客家人因为顽强地保留着古代中原文化传统,因此,除语言上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有所变异以外,其生产和生活习惯,多数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原遗风。


直到今天,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称自己是“河洛郎”。1987年8月7日,全国台联第四届台胞青年夏令营的全体营员,在洛阳王城公园树立了“根在河洛”碑。研究中原人迁徙的学者张新斌说:作为民族之根和人文历史的源头活水,中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因此,中原也应该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根地。


历代移民知多少


唐代中叶,福建沿海一带尚未得到开发,社会秩序不稳,还爆发了“蛮僚啸乱”。河南固始人陈政被任命为岭南行军总管,镇压福建蛮僚啸乱,其幼子陈元光也随军征战,由于蛮僚势众,陈政被围九龙山,唐高宗又派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入闽援助。

环形圆柱状的圆楼是福建土楼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相传圆楼是唐将军陈元光平闽时,由军事营寨发展而来的。

陈政、陈元光的率兵入闽,是一次具有移民性质的进军,对汉民在闽南地区的开发作用很大。据姓氏专家研究,陈政率府兵3600多人,从征将校自副将许天正以下123人入闽,这是第一批;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入闽为第二批,这两批共约7000余人。


继唐代陈政、陈元光父子之后,五代时期又有王潮、王审知率众进入福建,这是中原人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王潮也是固始县人,他与弟弟王审邽、王审知被当地人称为“三龙”。


在王氏三兄弟进入福建的时候,究竟有多少中原人跟随?一般说法是5000名将士。这些人中,经杨清江考证出的有50姓,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就是跟随王潮从河南的固始进入福建的。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占开封,北宋灭亡。1127年,宋室南迁,随行的既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又有农、工、商等各界人士,人数之多,超过以前各次,自然所包含的姓氏也难以胜计。根据姓氏专家谢钧祥的考证,此次迁徙的中原人落脚之处也比前几次的范围更大,原因就是在南宋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之前,宋高宗曾一度驻扬州、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以,此次南迁的中原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此外还有迁至上海、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杨扬说,千百年来,在历史上大大小小的迁徙中,有无数中原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然后落地生根,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倘若今天去寻根问祖,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的祖先就来自河南。(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 陈隆文)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4

帖子

3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2
沙发
发表于 2017-5-16 15:48:3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23:49 , Processed in 0.11385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