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赏析] 馆藏回族家谱及其史料价值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6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00:0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馆藏回族家谱及其史料价值
王华北 龚文龙
【摘 要】本文概述了馆藏回族家谱收藏情况,通过细致的分析,对馆藏回族家谱的类型、内容以及史料价值作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字】中国民族图书馆 回族家谱 史料价值
家谱是记载同一祖先的血缘集团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等方面的历史文献。对其史料价值,一直被历史学者所看重。著名学者白寿彝先生曾指出:“家谱是社会史料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家族制度的形态、性质及其在社会史上的作用。”“具体到回族人的各家家谱,因为回族史的资料匮乏,可以作较多的利用,有时可以提供某些重要历史问题的线索”[1]。从而阐明了家谱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最近我们在整理馆藏(中国民族图书馆)回族古籍的过程中,特别留意了回族家谱的收藏、整理情况。下面,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对我馆馆藏回族家谱及其史料价值作初步的探讨。
1.我馆回族家谱收藏情况
我馆现存回族家谱为:《米氏宗谱》、《杨氏家谱》、《戴氏宗谱》、《黑氏家谱》、《脱氏族谱》、《六箴堂张氏家谱》、《金氏族谱》、《杨氏家谱》、《尹氏族谱》、《铁氏家谱》、《冯氏家谱》、《白氏家谱》、《郑和家谱首序》、《元咸阳王赛典赤家谱》、《聚真堂马氏宗谱》、《南海甘蕉蒲氏家谱》等20多部。
   在馆藏家谱中,大多年代久远。《六箴堂张氏家谱》创建于明建文壬年(1402年),谱写之起始年代为元至正二十一(1361年),距今640余年,是年代最为久远的。《黑氏家谱》始立于何时,无明确记载。谱册上最后一次序文称:“溯黑氏原来自明永乐,由山东临清移居津邑,历世相传四百年矣”。观谱单上首序有云:“太祖登基,吾祖仍授前职,次大封诸王于天下”。所言应为明初,故已有600余年;《戴氏宗谱》距今560余年;另外,《铁氏家谱》、《冯氏家谱》、《脱氏族谱》、《杨氏家谱》距今也有300多年。
2.馆藏回族家谱的类型及内容
馆藏回族家谱在形式上,主要以册式为主;在内容上,大部分都分为“序言”、“家训家规”、“世系表”三个部分。
(一)序文。大多数家谱都有序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论述家谱的性质与功能,论述宗族的来源,记述族人修谱的历史,谱书的结构,修谱的方法,修谱凡例,以及修谱人所做的贡献等。《聚真堂马氏宗谱》序文包括《人统源流》、《三皇治世》、《教统与认同之关系》、《我马氏来华源流》《马市长支北迁源流》《明末后避难焚普马诗》《江苏二芝麻使劲状》《聚真堂》《明末清初以来我北方马氏事宜》等篇章,并有“考证”五点,“证谬”说明及“证谬图”,还有凡例十四条。序文很完整,是研究回族家谱不可多得的材料;
(二)家训家规。比较正规的家谱都有家训家规。如《铁氏家谱》中的“右录祖训十则”;《戴氏宗谱》中的“五法四则”;《米氏宗谱》“家规十六条”等,其内容涉及祭祀、守法、尊宗、睦族、谨言、慎行、待人、处世等方面,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比如尊宗敬祖,“敬祖之意,卒逝之期,应刻肺腑,岁岁祀之,切勿[玩忽”(《戴氏宗谱》);教育子弟,“族中有不肖子弟,送交掌教与族长严管,至三次不悔者,阖族送官究治”(《铁氏家谱》);互帮互助,“有不能娶者,同族共助,不能葬者,亦同族共助”(《铁氏家谱》)等等。
(三)世系。世系是回族家谱的主要内容,一般都详细记载了宗族成员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婚姻、子嗣、入仕等方面的内容,往往也占有很大的篇幅。我国的家谱,在形式上有欧体、苏体之分。欧体横排,每图五栏,苏体上下直排,每图也是只列五世。馆藏回族家谱多采用欧式,不少家谱也有表,即将族人情形列表记录在册。更多的谱是图、表并存。过去的家谱一般只收男性,之所以如此,据说是女方出嫁以后会记录在对方的家谱中,这在馆藏回族家谱中不难看出。近年重修的家谱则多将女性也一并收入,这也正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宗族观念也在悄悄的改变。
3.馆藏回族家谱的史料价值
关于家谱的史料价值,许多学者已经作了论述,有浅有深,这大概与掌握的材料多少有关。结合馆藏回族家谱,我们也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3.1.为研究我国回族族源形成提供线索
《聚真堂马氏宗谱》记载该马氏一世始祖马德鲁丁原系阿拉伯清真嫡派,自明朝洪武二年应明皇聘请精于历学专家团来华,到江苏省江宁县,因执掌钦天监,有测天问之学,“復蒙赐我马氏大测堂堂号”。马氏二世祖分三支,长支空城马氏祖;二支江苏大测堂马氏祖;三支浙江大测堂马氏祖。二支后人根据“现在族人既无大测学识,兹改堂号为聚真堂”,旨在“发展真理,求真主顾友”祜祐我马氏子孙永在清真教,自强不息。《聚真堂马氏宗谱》告诉我们,聚真堂马氏族人,乃阿拉伯人后裔;《六箴堂张氏家谱》谱文记载张氏之上世有伯韞、仲韞二祖,“居金陵,其先西籍”,说明了六箴堂张氏之祖来自西域;《黑氏家谱》首序文中写有:其“祖原名黑資哩”,“系西域一头目”。唐贞观时“及至面君,赠黑为姓”“蒙授职亲军指挥”等语。这说明黑氏族人的先祖是由西域而来;另外《米氏宗谱》载有“西来家谱”和“教门根源”,对回回教自唐代传入中国的由来历史、沿革变迁及米氏教门根源作了记叙规范。以上这些馆藏家谱都说明了其先祖来自西域,这对研究我国回族族源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3.2.有利于我国回族家族史的研究。
纵观我国各地的回族,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各地的回族都有一些大的家族,他们在当地回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代表着当地回族的历史。如:《元咸阳王赛典赤家谱》系元代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家谱。民国年间在滇西发现,据说为马注所撰,其内容比元史本传更为详细。书前面有若干宗之图、谱系清详,内容丰富,是研究赛典赤家族的珍贵文献,是为回族家谱中之难得者。另如《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全书分“姓族源流考”、“历代家谱”、“历代序文”和“跋”等食物部分,除用文字表述外,并附有80幅宗支图。该书图文并茂,谱系清详,此谱极为珍贵,是研究中国回族家族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3.3.为我国回族迁徙史的研究提供重要史料
家谱所提供的移民史线索是相当广泛的,充分阅读一个朝代的家谱,可考证当时某个家庭迁徙的原因、时间甚至影响。如:《六箴堂张氏家谱》谱文记载张氏之上世有伯韞、仲韞二祖,“居金陵,其先西籍”,于金陵开设药铺一座,名“六箴堂”。励精图治,繁衍生息,讵意“靖难之役”,战九蔓延,家道中落。永乐改元逾二载(1405)年,落居山东宁津县长官镇。由此可知,张氏迁徙和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有直接关系。与此谱所述同一迁徙原因的还有《铁氏家谱》,《国朝献征录》曾记载“靖难之役”时铁氏先祖铁铉以兵部尚书职留守济南,久与燕王军交战,屡败朱棣兵。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自扬州举兵,渡江攻陷南京。建文朝官如齐泰、方孝儒、铁铉等所有正统派皆被杀戮。铁铉死前,表现壮烈,宁死不从。燕王怒,剜其双目,并将其烹死。铁铉时年三十七岁。铁氏族人后来迁徙关东,初在广宁(今辽宁北镇)以西,义州(今辽宁义县)东南的狼君洞落户。清朝初年相继到沈阳定居,康熙年间又有部分铁氏族人去山西、河南以及江南各地。
另外,馆藏《杨氏家谱》记载杨氏祖籍山东武定府阳信县西营。其始祖世贵为谋生到关东,本人先到,后取家小,初落沈阳小西关,后人逐渐扩散各地,族人多有行医、经商者。该谱书为第四世第四支后人杨廷芳于嘉庆十七年所创立,嘉庆二十四年重修,根据《家谱本源》推算,杨氏始祖到东北的时间,大约在康熙年间,迄今约300年,该谱说明了杨氏到东北的年代、背景以及族人所从事的职业。此谱对研究回族迁徙史也有一定代表性。
总之,回族家谱为研究回族族源形成、文字使用、人口分布、迁徙原因、职业及回汉人民融洽相处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对家谱的利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新史料的开发,而且将为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提供有益的启迪。
[1]白寿彝马寿千,几种回回家谱中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2
[2]翁乾麟,论广西回族的族谱及其史料价值,回族研究,2001年第3期。
[3]刘侗,辽宁回族家谱选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注:发表于<民族图书馆学研究>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3 17:27 , Processed in 0.13266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