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5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池传錞:姓氏概论(西平池氏鲤腾公族谱文萃)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6:4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传錞:西平池氏鲤腾公族谱文萃


第一章中华姓氏文化与池姓考源

姓氏概论

池传錞

姓氏,是人类一个血缘世系的符号,标志一个家族系统的称号。在我国姓的产生时代,可追溯到母系社会初期,至今约有一万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姓氏经历了分化、迁徙、整合、国家形式的出现等历史进程,有的姓氏消失了,一些新的姓氏又会产生。据统计,我国前后共有过的姓氏达一万二千多个,至今仍通用的姓氏有三千多个。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伏羲、女娲兄妹成婚而繁衍人类,创造姓氏的神话。在人类刚刚揖别猿类,过着采集渔猎,山居野处,群居杂姓生活,智能低下、物我混同的蒙昧阶段,是没有姓的。姓的产生是在母系社会初期,那时候的人类在劳动生产中,一群族姓的女子与另一群族姓的同辈男子相互结合,实行族外群婚,生下的儿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使用的族姓是母系血缘为标志,与现在的姓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志的正好相反。母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妇女在劳动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实行的是氏族外婚制。由于在一个氏族与另一个氏族通婚和交往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名称用以区别和标识,于是就产生了族名,这就是原始的姓。

原始姓产生后,随着氏族的不断分化、繁衍,又派生出许多新的姓。比如黄帝传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传说。经过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氏族支系逐渐增多,“姓”变得丰富起来,才有了今天的姓氏文化。

所谓姓,就是族姓。姓的来源,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地名”说,一是“图腾”说。

地名说认为:得姓来源是氏族部落所居之地,比如“炎黄得姓”。

传说远古时代有个人名少典,娶娇氏女为妻,生下黄帝和炎帝。黄帝因在姬水边生长而姓姬,炎帝因在姜水边生长而姓姜。

姬与姜是我国最早形成的两个族姓,因此,大凡中华儿女往往称为“炎黄子孙”。

图腾说认为:姓是以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命名的,并且把它视为祖先而崇拜,这就是传说中的夏、商、周的祖先来源。

夏禹时代,洪水泛滥,许多田地房屋被淹没,蛇虾鱼蟹在洪水中浮沉着。有一位涂山氏姑娘骑在一条巨龙的背上,在洪水中漂流,漂到一处山丘上,四周被洪水包围,没有吃的,她就摘山丘上的一种名薏苡草的果实充饥。不久,这位姑娘怀孕了,生下一男孩取名“启”,为夏的始祖。因为姑娘是吃了薏苡草果实而怀孕的,薏苡的“苡”与“姒”同音,因此,夏的家族便以“姒”为姓,以薏苡草为图腾,并用以作为族号。

商时代,有个女子名简狄,有一天到小溪边玩,见到溪边的草丛中有几粒燕子蛋,光洁晶莹,十分可爱,简狄捡起一粒含在嘴里玩,不小心把它吞进肚里,因此而怀孕,生下一男孩取名“契”,为商族始祖。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玄鸟即燕子,商族人便以子为姓,以鸟为图腾,并做为族号。

周时代,有一个女子名姜嫄,有一天她行于荒野,看见地上有一个巨人的足印(熊迹),便踩了上去,姜螈心有所感而怀孕,生下一男孩被她抛弃三次,却奇迹般地活下来,因而取名“弃”,为周人始祖。因为巨人的足印与“姬”字相像,周人便以“姬”为姓,以熊为图腾,并做为族号。

类似以上传说,在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关于姓起源的神话。传说表明,姓起源于母姓,或者说“姓”本来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但都与地名、图腾有关联,都是代表一个部落的图腾符号,逐渐演化成族姓,成为氏族成员的共同符号。

当历史发展到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被一些氏族首领所占有,产生了氏族部落。在国家出现之前,那些氏族部落联盟酋长的名称,便成了他的家族、氏族部落联盟的代号,成了最原始的姓,比如传说中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金天氏等氏族。

一般讲,氏族社会中的姓氏部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白虎通》释:“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依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但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因结义继承关系而得姓,或因相邻同居者久居相爱为同姓。

当部落经过各种原因的整合,进入了包括国家形式在内的新的组织形式时,又出现了多种“姓”的方式,有以国为姓、以官为姓、以邑为姓、以字为姓等等。总之,姓氏作为一种特殊符号,代表着同一祖先的后代相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社会组织内单个人的特定符号。这种符号,或表示出家族的政治愿望,或表示出家族个人的生活追求,或表示某种特定的纪念意义,浓缩着较姓更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生生不已的种族繁衍延续的神秘密码。

在母系社会,女姓处于中心地位时代的“姓”,都以女字做为边旁或部首,比如姒、妫、姚、姜、嬴等姓,男女都从母亲的姓而姓。后来,随着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的逐渐确立,男子之权既增,女子地位下降,进化为男姓为核心的社会时,女子的姓名逐渐变为依附于男姓。比如,女子出嫁异地,将她自己的姓名放在丈夫名字之后等现象。尤其是在汉代以后,封建社会礼教日渐森严,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完全变成男人的附属物,女子便不再取名,出嫁后只用姓来表示一个代号,用的是丈夫的姓,加上女子自己的姓,再加一个“氏”,即是女子的名。比如,姓李的女子嫁给张家男人,这个女子的名字叫张李氏。后来,人们觉得这种名字重复太多,几至人与人之间难以区别,又出现了在女子的姓氏前面,冠以丈夫的名字,比如张某某之妻李氏,以相区别。

西周时期,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实行的是姓氏双轨制。奴隶主贵族既有姓又有氏,贱者只有名而无氏。“姓”表示人的血缘来源,生而有姓,终身不变,世代相承。“氏”源出君主所赐,表明人的身份地位。周天子在封立一个贵族时,对他们既要封土授民,又要赐爵命氏。贵族的氏号,往往因其官爵、执掌的事务、贵德而取命,有以爵为氏、以国为氏、以官为氏、以职为氏等等。“姓”做为每一个氏族成员符号一旦确立,世代不改,“氏”做为姓的分支和发展,则是随着世系的伸延、宗族地位的变化,数世一变。同时,在姓氏称谓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意义在于防止血亲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不可通婚。男子称氏的意义在于标示社会等级,代表一个父系贵族组织。这种姓氏并存,男女分用的“双轨制”只是在西周时期,后来实行的是姓氏合一制度。

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基本结束,以氏明贵贱的社会受到冲击,以姓别婚姻制度逐渐削弱,出现姓氏合一。姓可以称为氏氏也可以称为姓,姓氏不分,男女通用,打破了姓氏的明显界限,不分贵贱人人皆可有一个姓氏,姓氏仅仅成为一个出身家庭血缘世系的标志。这一制度从战国开始,到秦代得到确立并合法化。秦代以后,人们有时称姓,有时称氏,有时姓氏并用,使用自由,不受限制。姓氏学家把这种姓氏合一的“姓”,称之为“今姓”,以示同此前的“古姓”相区别,并认定今姓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姓氏并存时代的“氏”转化过来的。

从东汉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世族门阀制度。封建社会中的显贵家族称之为“高门”,卑微庶家称之为“寒门”。“高门”与“寒门”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高门”士族子弟可以登朝做官,而“寒门”衣冠子弟,只能做卑微职低的小官,有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之分。甚至还规定,士族与庶族之间不能通婚、不能共坐,连穿衣都有严格限制。
东汉末年,又实行“九品中正制”,就是在各州、郡、县设立大小“中正”官职,把各地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九品),选用人才按等级论世家背景,不看才华品德。在这种“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前途、婚姻,起到保护豪门贵族的统治作用。

唐、宋以后,直到明、清时代,虽然打破了“门阀”制度,选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取士不问世家,婚姻不看“门阀”,姓氏制度趋于平稳,没有大的变化,但在人们头脑里家族“门阀”的影响仍然存在,炫耀家门,以望族自居,冒认高门祖先,攀附显贵家族的情况,常有出现。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对家族结构和家庭观念,出现了新的观念。姓氏制度正经受着新的考验和冲击,姓氏变革已经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经历了因生而姓,由姓分氏,氏盛姓衰,到姓氏合一的曲折过程。经过民间交流、融合、战乱、社会变革、皇家赐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姓氏种类不断变化,姓氏数量大大增加,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姓”又是从仅仅做为社会成员血缘的识别,到氏的使用,成为宗法制度的附丽。它既是支撑民族凝聚力的最基本结构,又是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悠久传统的一个独特视角。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姓氏文化的研究。相信通过这种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动力,把握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保障,也有益于团结和调动炎黄子孙振兴中华,唤起海外华人血浓于水、敦宗睦族的赤子之情,促进和推动祖国的统一大业。

千条江河归大海,千枝万枝一条根。无论是何姓氏,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就是炎帝和黄帝;无论大姓和小姓,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成员,都是炎黄子孙。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08:14 , Processed in 0.07336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