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7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川渝两地会馆文化资源与陕西会馆文化的保护开发》孙晓芬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23:2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前期的四川是一个移民大省,又是一个移民会馆数量极大的省,拥有丰富多彩的移民文化资源,历经二、三百年的巴蜀大地,移民会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现今会馆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十分重要。蜀中陕西会馆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为其中之一方面。
一、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与巴蜀大地呈现的璀璨移民文化
    四川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大省,即在明清两个封建王朝交替之际,巴蜀大地因数十年兵燹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地圹人稀”。清王朝开国定鼎之际实行“移民垦荒”,对四川施以优惠政策,解决劳动力和粮食的突出问题。以湖广(湖北、湖南时为一省)、粤、闽、赣、陕、甘、桂、晋、豫、苏、浙、黔、滇等十余个省的民人争相入川,持续时间百年,湖广省上川人数最多,民间俗称这次大移民为“湖广填四川”。故在清前期的四川成为了一个移民大省,各省籍的移民带来了各自地域的语言、风俗、生产技能和建筑文化,以及新的物种、良种等上川落业。移民聚族而居,聚籍而立,血缘、地缘的交织,形成了不同省籍的社区,修会馆,立家庙、建宗祠,续修家谱、族谱。乾隆年间会馆涌现达高潮,不同省籍社区之间,各以会馆为平台,形成会馆文化圈,比人气、财气,互相竞争,湖广移民的两湖文化,粤北、闽西、赣南移民的客家文化,陕西移民的三秦文化等,与四川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互相碰撞交融。巴蜀大地呈现灿烂的移民文化()。
二、川渝两地丰厚的会馆文化资源与陕西会馆
    四川幅员辽阔,大规模的移民上川插占土地,他们从各自的家乡来到巴山蜀水间,在异乡的陌生环境中以原籍地关系为纽带的民间组织——会馆,在全省涌现,遍及省府州县乃至乡镇。
   (一)全川移民分布与会馆数量
就全川而言,湖广人上川数量最多,在全川分布最广,约达移民总数的将近40%,而在川东,因地缘区位川楚相连,湖广人的比例达50%;江西人在川东和川西相对分布较多;粤东闽西的客家人,在川西和川南相对分布较多;陕西人在川西和川北分布较多。移民会馆省籍的分布,大体与各省籍移民的分布一致。据不完全统计,全川移民会馆达1400余座(‚)可谓数量大,修建风格多样,在全国名列前茅。在1400多座移民会馆中,湖广会馆477座,江西会馆320座,广东会馆242座,陕西会馆169座,福建会馆116,贵州馆49;其余的云南会馆5,江南馆(苏皖)11座,山西会馆6、广西会馆2,河南会馆2......从中可见,陕西会馆位居第四位。
(二)陕人与陕西会馆在全川的分布特点
    1、地缘分布特点
    陕西与西川紧邻,清初陕西人捷足先登进入川北和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康熙九年王云《蜀游记略》称,成都一带“询其居民大多秦人”,成都、什邡、灌县(今都江堰市)的地方文献记载中,最先提及的是秦人,而不是楚人。
这是秦人最先进入成都平原的一个历史反映,而后来湖广移民从川东经重庆西进成都平原,这样湖广人经第二次迁徙到川西一带,故数量大副上升位居诸省第一。
    陕西会馆分布最多的川北和成都平原:如在川北的达县陕西会馆数居第一,达42座(ƒ),省城成都的陕西籍移民比例高,会馆修得多,“会馆虽多数陕西,秦腔梆子响高低”(④),“秦人会馆铁桅杆,福建山西少者般”(⑤)。在川西平原边缘的灌县(今都江堰市),陕西会馆位居该县“七省会馆”之首:“在灌县旧有秦晋馆、湖广馆、广东馆、四川馆、贵州馆、江西馆、福建馆,总称“七省会馆”(⑥)可见陕西人在灌县诸省会馆中实力雄厚。
    2、因商贸、盐业等行业之分布特点
    陕人善贾,在成都、重庆大城市,大商埠,沿江河交通要道的城镇,在盐井、矿山地,陕籍商贾云集,建有许多陕西会馆:省城成都市区中心地由陕商集资共建的陕西会馆,大商埠重庆朝天门临黄金水道的陕西会馆是陕籍商家营建的。又如著名盐都自贡市中心的西秦会馆是财力雄厚的陕籍盐商出巨姿共建的,历二百多年其馆舍至1959年,成为我国唯一的盐业博物馆而精心维修保护。再如重庆市酉阳县龚滩古镇的西秦会馆,是来此运销川盐的盐商共建。川南叙永县(今隶属泸州市)春秋祠(陕西会馆)是陕西、山西两省盐商组成“西帮”,在叙永县城关帝庙原址修建颇具规模的会馆。川南长江第一城叙府(今宜宾市)的陕西会馆(关帝庙)由陕商共建。在边远的盐源县因有矿产,六省商人云集开矿并建会馆,其中陕商建会馆北圣宫,并购买坟垣陕西坡。民族地区也有山陕商家,如在西川羌区的茂州(今茂县),山陕商人建有秦晋香院。
   (三)馆名和供奉神祗与陕西会馆文化圈
清代蜀中陕西会馆名称很多。常用的有三元庙,三元宫,武圣宫,关圣宫,关帝庙、忠义宫、西秦会馆、春秋祠等。陕西会馆供奉的福佑神主,其馆名称之为“三元”的,奉祀治水蜀郡守李冰(秦人)、药王孙思邈(秦人)和土地冯琨,或刘(备)、关(羽)、张(飞)。更多的陕西会馆供奉关羽。
蜀中各地的陕西会馆成为重现三秦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凝集人气财力的平台。定期祭祀福佑神祗,酬神唱戏,年节庆典款叙乡情,交流汇集商贸信息、洽谈商务,办学育才,扶贫济困,成为了陕西乡土文化圈的丰富内涵,清代《成都竹枝词》“会馆最多数陕西,秦腔梆子响高低”是最生动的写照。从大商埠省城到县城和场镇,有的至今仍保留有以“陕西”为名的街巷名称。如:重庆朝天门的陕西路因陕西会馆(三元庙)得名,成都的陕西街因陕西会馆繁荣街道促进商贸而闻名,郫县的东街陕西巷(陕西会馆址),安县的河清镇陕西街(陕西会馆址)等。陕西会馆文化作为地名传承到今。
三、川渝两地陕西会馆精典建筑举例
    作为空间形态的会馆建筑,以其强烈的地域特色屹立在公共场所,二、三百年来,巴蜀大地上1400多座清代移民会馆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仅存的约有近百座。其中就陕西会馆而言,有主体建筑或整体格局、结构尚在的约有十多座,现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会馆建筑举例如下:
    (一)成都陕西会馆
    陕西会馆座落于今成都市中心毗邻西御街。该会馆在清代历经三次修建: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相传当年此地为一低凹的淳塘(堰塘),修建馆时又不能在附近取土。陕西人家乡观念极强,于是就由寓居成都的同乡返回故乡时背泥土,不久就将淳塘填平,营建起了陕西会馆。附近也有了店铺,随着陕人同乡的聚会、祭祀,随着陕商商贸业务的开展,店铺增多了,拓展了这条街道(原名芙蓉街),人称陕西街。嘉庆二年(1797年)的拓建,扩建了正殿,在大殿后筑药王庙,以祀陕籍名医药王孙思邈,后来均毁于大火中。陕西商人善于经营,在典当、盐茶和绵织业等皆有实力,发展成为“陕帮”。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陕籍川省布政使程预首倡,寓蓉的33家陕人商号“庆益”、“益泰”等集资重建。但现仅存大殿。大殿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05.2平方米,殿顶覆盖黛色筒瓦,重檐歇山顶两层翘檐,正脊两端各有龙形兽物,底楼擎柱为石柱,四角石柱到顶,其余以楠木与底楼石柱接榫而直上梁。大殿木窗雕缕工艺精细,斗方云饰彩绘生动。从此大殿可见当年整座陕西会馆的北方建筑浑厚雄伟风格,并可见清代较高的建筑水准。现为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自贡西秦会馆
    清前期至清中叶,陕、晋、闽、赣、黔、粤、鄂的商家和民人纷纷到自贡“淘金”,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气之旺市场火红,商品经济繁荣、盐业文化发达。商家事业发展社会地位提升以及各省商家、行业之间的矛盾等,移民会馆和行业会馆兴建条件成熟。自流井地区各省籍会馆竟相建成;粤商修南华宫、黔商修霁云宫、闽商修天后宫、赣商修江西庙、陕商修西秦会馆、四川商人修惠民宫,各省商人又联合修五皇殿。其中,陕籍盐商的西秦会馆以其资金和辉煌奇丽的馆寓雄居众会馆之首。陕籍盐商在自流井聚敛巨富之后,于乾隆元年(1736年)合资共建西秦会馆,历时达16年方竣工。道光七年(1827年)至九年又扩建培修,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先后耗银达5万两之多。其特点是:
    (1)深层次的五个大小院落群体,从低到高,内中以大殿、参天奎楼,正殿构成三个中心;(2)奇特宏丽的大屋顶,特别是献技楼的两个复合大屋顶,由两个歇山式大屋顶组成(在屋顶紧靠正脊处又加建六角攒尖屋顶),在这个复合大屋顶下环建24个檐角,尖翘如林。大观楼、福海楼翘角高达1.9米,穿空挺拔,奇特壮观。(3)布局疏密有致,当参观者从大门进入,立于开阔的180平米的大坝中,领略眼前“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神奇建筑。(4)华丽神奇的楼阁,继承我国传统工艺木榫结合,在这个宏伟奇丽的古建筑群中,没有一颗铁钉,全部使用木榫结合,至今270年,整个建筑十分牢固。(5)木雕、石雕装饰精美,鬼斧神工。整个会馆木雕艺术达五百多件。浮雕、圆雕、透雕和线刻等皆技艺高超,为清代四川木雕之杰作。石刻方面也是清代四川石刻之杰作,武圣宫大门的一对石狮,正面立蹲扭头张口,威武生动,非同一般。该大门的四根前檐柱的狮、象柱础雕刻精细。
    雄奇瑰丽的自贡西秦会馆在1980年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胜辞典》将其列入。198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博物馆》季刊向世界各国介绍这座奇特雄美的中国古建筑。1987年国务院颁定西秦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贡西秦会馆建筑之雄奇瑰丽,堪称中国会馆的瑰宝。
    (三)川南叙永县春秋祠
     该馆位于川南叙永县(今隶属泸州市)叙永镇盐店街,馆中供奉关羽,因关羽(山西籍人)喜读《春秋》,故会馆名“春秋祠”,也名陕西会馆。
     清光绪年间,陕西、山西两省盐商组成“西帮”,在叙永县城关帝庙原址重建会馆,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动工,历6年竣工。“西帮”盐商财力雄厚,斗胜显奇,以巨资聘请名工巧匠。总体布局座南朝北呈长方形,四周围墙。进大门沿中轴线由四座封闭式的四合院组成,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1980年8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春秋祠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春秋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春秋祠从前到后依次为乐楼、大厅、正殿、三官殿。乐楼前的广墀两侧翼系走楼。其余厅殿之间,间隔天井、院坝,组成3个有纵深,有层次,有变化的院落群体。围墙之上,露出大小不同的琉璃瓦屋顶和屋脊上的游龙,起伏有序,层次分明。整个建筑以精湛的木雕艺术见称,窗棂、门楣、斜衬、穿枋、花牙、枋额、石础上面,不分木石,均分别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花鸟虫鱼、龙凤走兽及山乡风景等雕饰,以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手法,刻工精细,形态生动,构图巧妙,尤以"百鸟窗"和"叙永八景"木雕为最佳。"百鸟窗"是正殿前壁装置的八扇雕窗,上有百只不同姿态的喜鹊,配以梅枝、花朵组成图案。"叙永八景"浮雕在戏台两侧走楼的8块装板上,用写生的手法雕有“万寿朝霞”、“双桥夜月”、“铁炉晚照”、“定水晓钟”、"红岩霁雪"、"漫岭腾云"、“宝珠春眺”、"流沙悬练"八景,配有即景诗句。(⑦)
    (四)酉阳县龚滩西秦会馆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龚滩古镇,自古是川湘黔客货转运中心。清代陕籍盐商在此聚集运销,并营建会馆,酉阳古镇的古建筑群,“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典型的有西秦会馆、川王庙、三抚庙、黎家祠堂、幡龙楼、杨家行、罗家院子等和一些依山傍水的吊角楼”(⑧)。作为典型的古建筑,陕籍盐商的西秦会馆,排在第一位。该建筑紧邻繁华的太平街,又距龚滩码头便捷,位于清代商业与水上交通并重的黄金地段。会馆建在坡地上,能工巧匠利用地形发掘竖向空间,依地形运用山坡由低到高,由下而上,在坡地围建会馆的四合院:“戏台建于街边,底层架空,入口从戏台下进入,并顺坡势层层升起,形成天然的阶梯状观演空间。尽端是大殿,主要用于祭神及商会会长议事。戏台、院落、大殿,以及两侧的厢房,形成巴蜀会馆特有的入口形式和院落围合空间”(⑨)是典型的山地会馆建筑。
四、川渝两地陕西会馆的保护与开发
  (一)科技博物馆的保护开发模式——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1959年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在自贡西秦会馆内建立自贡市盐业博物(⑩)。这是中国博物馆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至今是国内唯一的盐业博物馆。1959年建馆的自贡盐业博物馆,加速了急待修缮的西秦会馆走上保护开发直通快道。这就是两个馆都相得益彰:有瑰丽的会馆建筑和千年盐都的井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丰富内涵。
   西秦会馆及其附属建筑西秦公所和王爷庙——这些清代陕西盐商在自流井修建的盐业会馆、盐业公所和盐业运销神主庙,是空间形态的盐业馆神庙建筑,其本身就是清代自流井盐业的历史见证,有着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都纳入盐业博物馆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机制。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对馆址西秦会馆和王爷庙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使这两座清代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为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存会馆建筑的亮丽风采。
   (二)清代古建筑重点保护模式——叙永春秋祠
   如前所述,春秋祠(陕西会馆)是清代旅叙陕西盐商出巨资精心请能工巧匠营建的颇具规模的会馆,以木雕艺术见称。在当代受到上面的重视,因其价值前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列为省级、全国清代古建筑保护单位。在省级、国家级的保护机制下,这个会馆能够幸存至今,运作对外开放,亲见者无不为其精湛木雕艺术及别致的封火墙馆舍称道,该县文物管理所在此办公,文管所、会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但在该地,春秋祠(陕西会馆)因其区位,被经贸界看中拟作它用未果,因此在当地这个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本身进一步的发展利用尚谈不上。
  (三)地区主管领导部门保护开发模式——成都陕西会馆
   在成都市中心的高楼耸立下,保住一方清代会馆及古银杏、翠竹的文化庭院,令人眼前一亮:雄伟的大殿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两棵古银杏枝繁叶茂,庭院中有“陕西会馆茶房”、“银杏园”,还有画廊。笔者亲眼见来接谈书画业务者、来洽谈商务者、来品茗会友者络绎不绝,还有外国人来此住宿。
该会馆隶属蓉城宾馆:宾馆的主管单位是成都旅游服务公司,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古建筑,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成都市旅游服务公司于1982年对陕西会馆进行全面修缮,旨在丰富会馆布局变化,在会馆大殿前的院落中开溪引水,建停榭,筑小桥。90年代经二期修复改造,现在会馆主楼为客房和会议室,大殿两侧西楼为豪华粤菜馆,底楼设有茶房。古朴建筑风格与现代时尚格调交融,两棵近300年的古银杏树更为会馆增添了几分灵气,金秋之际硕果满枝(⑾)      
(四)步入高端旅游景区古镇保护开发模式
   重庆市酉阳县龚滩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乌江画廊核心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龚滩古镇现存有三公里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高低险峻的吊脚楼。笔者前已列举的精典陕西会馆建筑例中,引用何智亚教授力著《重庆古镇》有关龚滩古建筑的记述,龚滩的西秦会馆名列该镇众多古建之首。
    龚滩西秦会馆的保护开发,是随古镇的保护开发水涨船高。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核心区的龚滩古镇,西秦会馆以其山地会馆的空间形态,成为核心区中古建旅游景点的一颗明珠,在4A级景区的良性循环中获得持续保护开发。
    笔者在调研四川金堂县五凤溪古镇、清代著名运销码头,该镇的武圣宫(陕西会馆)始建于康熙年间,位于沱江上游水路要冲之五凤山镇的玉凤街北端高台,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座北朝南,四合院式方形布局,最南端中央为戏台,东西两侧为两层厢房,最北端为正殿,祀俸关圣帝。由该镇南端玉凤街登42级石梯方得进入大门,整个建筑居高临下,颇有气势。至今历300年主体建筑及格局皆保存至今实不容易。该关圣宫为陕籍商家共建,金堂县志记载为陕西人所建。但因该古镇至今尚未全面开发,武圣宫仍是原封不动,水不涨船也高不了。
    就巴蜀地域而言,清代陕西会馆的古建保护开发大有潜力可挖,在川盐古道上,在清代繁华的水码头(因时代变迁现已萧条)旁,在昔日的深山矿井地,当年陕籍移民百姓,当年陕籍盐茶商、典当商修建的陕西会馆,尘封在岁月的烟云中深藏至今,等待人们去发掘珍视它。

注:①详见孙晓芬“移民三步曲”:《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7年、2000年、2005年出版。
②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附录一,《清代西南的移民会馆·清代四川移民会馆统计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③:注:民国《达县志》卷10
④:清嘉庆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
⑤:清咸丰、同治时吴好山《成都竹枝词》
⑥:民国《灌县志》卷十六《礼俗志》
⑦: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第260页;叙永《春秋祠简介》
⑧:何智亚《重庆古镇》:《酉阳龚滩古镇》,重庆出版社2002年1版)
⑨: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设》第212页)
⑩据《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场馆介绍》
⑾《蓉城宾馆:陕西会馆简介》——据成都市蓉城宾馆陕西会馆茶坊提供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6 09:35 , Processed in 0.05836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