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7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寻找四川历史上的古老姓氏》孙晓芬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23:2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川天府之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省,无疑是一个姓氏众多的大省。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持继百年,从湖广、粤、闽、赣、江南、山陕和滇黔的十余个省民人迁入繁衍。这次以南方诸省为主的大移民,带进了南方诸省的丰富姓氏,连同四川境内的原有姓氏,连同近现代的人口迁进,构成了当代四川姓氏。
   那么,哪些姓氏在四川最为古老呢,哪些姓氏是从四川发源的呢?要回答这类问题颇为困难。
   笔者列举数例从秦汉至唐宋的著名人物和家族,也许能够理出一点线索
两千多年的临邛(今邛崃)卓氏
   临邛镇是著名才女卓文君的故乡。临邛镇位于邛崃山脉与川西平原接壤地带。川藏国道公路贯穿其境。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自古为西蜀工商名城。秦汉时就以盛产盐铁丝绸和邛杖而闻名于世。临邛在汉代就用火井煮盐,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煮盐火井,以后又以“酒乡”、“茶乡”闻名,临邛筑城有2300多年的历史,“自古称繁庶”。现今作为邛崃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四川省特大镇之一,崛起成为现代中等城市,以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山水园林目标,发展更上一层楼。
   四川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是在秦灭蜀国巴国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以一户四、五丁口计,约四、五万人。其中就有善于冶铁的卓氏,卓氏至临邛铁山铸铁,富甲一方,并将中原的冶铁技艺传到西蜀。卓氏出了两个记入史册的人物。
   卓王孙:西汉临邛(今邛崃)人。他的祖先是中原赵国人,因冶铁致富。秦国攻破赵国后,被迫迁蜀,遂在临邛铁山冶铁。传至卓王孙,拓展在滇蜀之间从事铁生意,富至童仆千人,田池射猎乐不休,自比人君。与卓王孙同时期的富商还有程郑等。
   卓文君:巨贾卓王孙之爱女,善文学、鼓琴。大儒司马相如至蜀拜访临邛富商卓王孙饮酒,得悉文君新寡,相如机智的以琴心挑之,得到文君的喜悦。事后相如派侍人向文君通殷勤,文君毅然夜奔相如同归成都。演绎了“凤求凰”的爱情故事。但因无经济来源生活贫困,只得重返临邛,典卖车骑,开店卖酒,“文君当炉,相如涤器”。卓王孙见此情无颜面,只得分给财产童仆,以归成都置田宅成为富人。但以后相传相如对文君并不专一,欲聘茂陵女为妾,文君赋《白头吟》劝阻。文君勇于追求爱情和捍卫家庭的幸福,千百年来一直被传颂。
   笔者分析卓氏家族如下:第一,关于卓王孙身为巨富  妻妾若干,除了爱女卓文君,还应有儿孙后裔。卓氏家族的繁衍情况,应该进行深入调研寻找。
   第二,关于那位在秦灭赵国被迫迁到蜀地邛崃铁山卓氏的祖先,在先祖名下繁衍的若干支系,虽未见诸文字记载,但可推测这些后裔同样生活在蜀,卓王孙只是其中的一支。应该在邛崃,在四川寻找卓氏多支后裔。
   第三,关于卓王孙同时代的程郑等家族,也应该放入寻找四川古老姓氏家族的范围之类。
阆中落下宏天文学家家族后人今在
   四川北部的阆中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明清时期的完整古街巷和远古栈道等。而且在西汉时又出了一个天文学家。这位天文学家姓“落下”,名“闳”,又作洛下闳,亦作落下黄闳,汉巴郡阆州(今四川阆中)人,字长工,他通晓天文,隐居落下,武帝时召为待诏太史,改《颛顼历》作《太初历》,有姓氏楹联曰:“太初著历(洛下闳);孝友留莲(洛忠)”。又据“法言”记载,落下闳还参与制造浑天仪,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当代任乃强教授认为“落下闳,民之最先进化,能用汉文研究天算历法者也,‘落下’为其族支系名称之译字,故作落、作洛不一……。”
   笔者分析落下闳的姓氏如下: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位天文学家的姓氏记载,有三说:一是以隐居地“落下”为姓,二是据《姓氏辩误》云:“落下闳本姓黄,其隐居地为落下”,故落下闳姓黄。三是据任乃强教授所说,“落下”二字,是其族支系的译字。笔者认为,在姓氏文化中,以居住地为姓氏是常见的,在史籍关于这位天文学家姓氏及名字的记载,无论是一作“落下闳”,一作“洛下闳”,还是作落下黄闳,皆可参照,其中还反映出其族系的名称。可见,我国这位天文学家在阆中的居住地,家族支系人口繁衍应该不少,无论是该地的“落下”、洛下,还是黄姓,都是古老的姓氏,应该加以追踪了解,在当代可有后裔。
崇州江源常氏今何在
   东晋史学家常璩(约公元291——361年),是蜀郡江源(今四川崇州)人,字道将。出身巨族,江源在今崇州西北,该常氏巨族,自后汉至晋世代为官。常璩少时遍读先世遗书,颇有才气抱负,曾任成汉散骑常侍等职。其后代晋居建康。常璩著有《华阳国志》、《汉之书》(一名《蜀李书》,记成汉李氏兴旺,已遗失)。颇受历代重视的《华阳国志》十二卷,前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类似正史的地理志,后几卷类似正史中的本纪和列传。该书是我国首部地方志著作,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开创了历史地理学的先河。
   笔者对常璩家族的分析:第一,对常璩本人家庭而言,他的“后代晋居建康”,建康是今南京,后代晋居江南,没有在今四川崇州的江源(原名江原)繁衍后代。第二,从常璩的“常氏巨族”出身分析,这个江原的巨族,不仅是从后汉至晋的   年间,世代为官的官宦家族,而且是一个房系多的人口大家族,追溯到他父、祖、曾祖辈,各辈的父兄子侄人口繁衍众多,皆常氏瓜瓞连绵,历九百年有可能在当今能寻找到常璩家族的后裔。
文家场与文翁家族
   在距成都市城西8公里的文家街道办事处——原文家场,在新世纪到来后,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成效,2005年春获得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十大魅力城镇”的荣誉称号,“芙蓉古镇”小区颇有特色,是节假日的休闲地。
   文家场何以得名,原来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这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一位在蜀兴学卓著的教育家文翁和他的后裔。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人,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时任蜀郡守。但在此前的蜀地文风不盛,也无官办学校。文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了改变蜀地文风不盛的状况,在成都创办文翁室石官学(成都文庙前街石室中学前身),招收各县子弟入学。为了提高师资水平,旋派遣张叔等人到京师学习儒家经典和律令,学成后回蜀任教。为了鼓励学习,入学者免更繇,成绩优秀者补郡县吏,次等的为孝悌,为田。经文翁的力推倡导,蜀郡学风大盛,,可与文化发达的齐鲁地区媲美。文翁兴学得到皇帝大力嘉奖,命天下郡国皆立学官。文翁“兴文化蜀”,开了蜀地学习教化培养人才的好风气,传扬千古。至今成都有文翁路以资纪念。
   至五代十国时期(907至960年)的后蜀(925至938年),文翁的子孙文谷官至后蜀御史,退官后寓居今文家场北,文谷去世后,当地人因以文谷葬于此地而纪念其,将此场镇命名为安谷场。至清朝前期,安谷场更名为文家场(据文家街道办事处简介)
   笔者从上述历史记载对文翁家族与文家场姓氏地名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两千年前西汉著名教育家文翁在成都任蜀郡守多惠政,“文翁兴学”传为美谈。约经千年后,文翁的后裔一支文谷在后蜀任御史,退官后又选址寓居今文家场北,安度晚年,去世后又葬于此。此地因文谷的“谷”而命名,又因文谷本人在天府之国的核心地成都生活时间较长,他必有儿孙辈在此繁衍,并形成以文谷为祖先的家族氏族,,在清前期,该安谷场更名为文家场,以文氏的姓氏来命名,从以现今文家场街办提供的资料,可见此地文姓的家族人口较多,其中无疑与文谷及其后裔密不可分。所以,仅以文谷名下而计,该文氏至今已是千年的家族了;若以文翁为鼻祖而计,该文氏家族则是两千年的家族了。
宋代眉州“三苏”巨族后人今何在
   宋代的蜀学,是全国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儒学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四川成为了宋代全国学术领军之地。在宋代,蜀中学术家族的世系连绵、博学、多能,在全国历史上成为显族的眉州的“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为宋代蜀学之冠,“苏氏文章遂擅天下”,而其中的苏轼为“三苏”之冠。
   苏轼(公元1037——101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苏洵子,北宋嘉佑进士,神宗时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政被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任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被贬惠州、琼州,徽宗登基后,被移至廉州,后被赦北还,不幸途中病逝于常州,其一生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苏轼历州、郡多惠政,知杭州浚西湖,建“苏公堤”,至今,为人传颂。个性坚强,在被贬岭南边远地艰苦生存环境中,自作“东坡肉”,流传至今,为天下华人所喜爱。身为大文豪的苏东坡,其诗、词、文、书法、绘画,都是高端佳作,著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至27岁方才发奋做学问,多次科举不第而绝意于功名,遂闭门苦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且教子有方。嘉佑年间,携二子苏轼、苏辙到京师。幸遇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认为不在贾谊、刘向之下。一时间学者竞效苏氏文章。长于古文,苏洵笔力雄厚,著有《嘉佑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先世苏味道赵州栾城人,自唐任眉州刺史,留有一支裔孙在眉州,至宋代苏洵父子为苏味道之后裔。眉州苏氏家族至宋,苏洵、苏轼、苏辙“三苏”而大盛,其后裔连绵不绝,至明初仍涌现出著名学者苏伯衡及其子辈皆载入史册,在文坛学界历十七世之久,经久不衰。据金生杨先生研究《眉山苏氏家族与学术》,苏氏家族成员众多,经苏序、苏涣的开拓,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辉煌于世,“三苏学术境界宏博精深,有经、史、百家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科技等各个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在政治上同样有着良好的品行风范,从而最终构成苏氏家族优良的学风家风”。传世公认的“唐宋八大家”,唐宋两代八大家散文,“三苏”就居其中三家之多,并非偶然。
   笔者分析:赵州栾城的苏味道,唐代为官任蜀中眉州刺史,确有一支后人留眉州,其中宋代“三苏”为其后裔,至明代繁衍至二十世,人口应达数千人。应该说,该苏氏巨族至今的后裔子孙,在蜀中在眉州必定能够寻找到重要线索,乃至找到族谱和族人,以发扬苏氏“三苏”的好家风好学风。
寻觅阆中陈氏巨族之后裔
   在历史上,宋代的四川是全国学术领军之地,而阆中的陈氏是位居宋代的大家族,在宋真宗、仁宗之际,陈氏一门二相、四世六公
据宋人记载,当时天下皆以“陈公(省华)教子为法,以陈氏世家为荣”。在元代,大剧作家关汉卿据史料,将其演绎成剧本《状元堂陈母教子》,展示陈氏家族科第之盛,皆因陈母教子有方。到了明清两朝,地方政府把宋代当年的“三陈”——陈公的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苦修学业之处修建成书院,以鼓励后世学子。其中陈尧佐为“三陈“之最。
   陈尧佐(963——1044年),宋阆州(今四川阆中)人,字希元,自幼得到陈公陈母的有方教育,勤学博古,品德优异。在“三陈“中最先中进士,并为同科186人之第一名。历任州县,赈饥民除赋税,留意民政。天禧中知滑州,河决,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称“陈公堤”。职务无论升提或贬削,皆惠政及民,政声显著。如在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被贬潮州任通判,继后调任惠州府这样经济文化教落后的荒远之地,皆政声显著。笔者熟悉的陈尧佐治朝:他把中原文化和儒学传播到海滨边地,树立孔子、韩愈的形象: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办学兴教、举士;关心民间疾苦,为民除害戮鳄(鳄鱼为当地之大害),推行王道教化。陈尧佐治朝使潮州成为了人文昌盛之地。陈尧佐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副史、枢密副史、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等职,任枢相官居一品达16年之久。
   陈省华(939——1006年),字善测。陈尧佐三兄弟“三陈”之父。其鼻祖是陈朝后主(588——589年)陈叔宝之弟淑明(受封宜都)的一支,隋末避乱入蜀(淑明的次子治能迁居阆中西水,生子有德,有德第十四世即是陈省华),陈省华的高祖于五代仕宦入蜀。任新井令(新井隶阆州,新井县治所在今南部县大桥场)遂家焉,故为阆州阆中人。至陈省华事后蜀孟蜀小官。继后宋太祖平蜀后,后蜀大小官员皆随孟昶归宋,宋初陈省华被调任陕西、河南皆带三个儿子同往,随任课读苦学,树立一个好家风并传承至子孙后代,人才辈出“一门两相,四世六公……”,陈省华本人被尊为“秦公”。
   笔者分析:虽然陈省华及其三子“三陈”北上为官,定居于河南新郑,未再归蜀故里,且先后辞世,皆葬于新郑城北30里的“陈氏世墓”。但在四川阆州的阆中和南部县(陈氏入蜀祖在五代时仕官入蜀,任新井县令,该县治所设在今属南部县的大桥场),繁衍数十代,分支多,瓜瓞连绵,子孙众多。笔者认为一定能迅速找到对号落实这个家风好,教子有方、出人才出好官的家族后裔,以传承好家风的优秀文化传统。
部分四川古代姓氏辑录
   一、《华阳国志〈氏族谱〉》中有“晋常璩当记蜀大姓,成都有柳、杜、张、赵、郭、杨、朱,郫有何、罗、郭,繁有张,新都有杨、董、汝、郑,其他不一著列,皆可概见,足数十姓。”
   二、据1993年出版的南部县志《人口·姓氏》记载,南部古代有宾民后裔七大姓的罗、庹等姓,《华阳国志》载该地区有“大姓侯、谯氏”。
三、1995年《乐至县·〈人口〉》记载历代姓氏(从县志人物、科举、大年、官宦、烈女、节孝、孝子等篇目中查录),宋代有:寇张王冯杨彭赵王李牟安陈薛孙焦蒲赖刘雍倪周杜等22姓;明代有:许游叶夏屈黎杨金戈林刘何王熊汪马燕田朱宾张徐冯彭赵黄李牟安陈薛孙焦蒲赖雍倪黎董邹鲍甘吕卢吴曹胡姚杜阳等50姓;清代有:阎魏任钟邢詹戴练石姜邵阮崔鄢梁全粟郑王徐张白程黄杨傅汪查萧廖宋柳翁严罗陈高游邹李郭赵田伊吕鲁舒陆胡郎林周古卢贺潘印明鲍曹朱刘齐秦龙袁雷童向尤盛夏余陶车何唐苏谭伍施但和叶彭吴屈杜倪冷姚范蒲毛邓马许熊喻冯欧江蔡龚蒋黎谢唐曾柯文丁孙邱柴侯等116姓。
   四、1990年出版的《射洪县志·〈人口姓氏〉》记载:县境内唐代有贺高薛;宋代有王尹皮等23姓;元代有孙牟赵左。
姓氏特例趣谈
                                     孙晓芬
一、姓氏与婚俗
   我国自古有着近亲婚配后代不倡的习俗(在以男姓为中心的农业文明)传承下来,演绎出在姓氏传承与婚俗的众多生育理念文化现象。
   1、沐川县有祖上数姓为一家不能通婚例:据1993年出版的《沐川县志》记载:沐川县的沐溪镇刘、李、曾、王和悦姓,为该镇五个主要姓氏。而其中居于第五位的“悅”姓,却与该沐溪镇的夏、黄、丹、朱和颜姓同源一个祖先,认定为是一家人,六个姓不能通婚。其中悦、朱两姓子女分别可姓夏、颜,改姓后相互称谓不变。
   2、宣汉县山区同姓同音姓氏不通婚例
   据1994年出版的《宣汉县志·社会风土》记载:在宣汉山区同姓不通婚,有的音同也不能通婚,如胡姓与符姓,江姓与姜姓,于姓与余姓等。笔者认为,在古代小农经济社会,人口流动范围小,特别是在山区,长期因交通经济单一,不发达,婚配范围窄小所致。
   3、大邑县五通乡李氏一家子孙分二姓例
   据1991年出版的《大邑县志》记载:五龙乡李氏谱载。其“入蜀先祖李明舟于康熙年间由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上川居大邑依仁乡,入赘杨全冷家,子孙分杨李二姓,至今已繁衍至十三代人,其派行如次:“朝芳枑山先,玉天支八公,扬声承华汉,传世道德崇,树立惟忠孝,城正尚学庸,翰林名诗祖,西平著丰功……”
   4、天下曾姓不能通婚
   曾氏以曾叁为鼻祖,曾叁是孔子的高足,其排行在亚圣孟子之后,被尊为“宗圣”曾子。曾姓的子孙们均以宗圣的崇高地位为荣耀,把曾姓看成是显赫的姓氏,曾氏子孙繁衍字派十分严格,谱牒记载详实,虽经历迁徙无紊乱。曾氏的婚姻严格实行同姓不通婚,无论迁徙到天下何处,曾氏皆是武城曾子的后代,天下曾氏不得通婚。金堂县曾氏族谱详记有曾氏源流及文化。在当代,曾姓的“天下曾氏不通婚”已有所突破的个例。
   二、因福因祸改姓例
   据1993年版《南部县志·人口》记载:该县有一“敬”姓,原姓苟,苟姓是清初自楚(湖南)迁入该县境的。大桥镇出了一位翰林院检讨苟占鳖,乾隆皇帝敇其姓:右加“文”为“敬”(读作“gou,够),自此以“敬”姓荣誉传承,后裔至今传20代,分居于建兴,高云、大桥等37处,并在建兴镇营建有祠堂。
   据1993年出版的《南充县志》记载:南充县永丰场会进桥岳姓祖先,在南宋绍兴年间避奸臣秦桧之害岳飞祸及岳姓子孙,改“岳”姓为“乐”姓,由河南迁湖北麻城,秦桧死后方复姓为“岳”。清康熙年间该岳姓有一支子孙由湖北移居南充县会进桥落业,繁衍后裔至今,该家族因避祸易姓继后复姓的历史,一直传承下来。
   三、姓氏隐语
   据1999年《新津县志·社会》记载:哥老会最初以反清复明宗旨,联络交往用隐语以保守秘密,后来有的隐语变成了浑水袍哥的黑话。哥老会的隐语中有一部分涉及姓氏,如:老咪(杨),老花(谢),老耙(黄),老抓(侯),老撞(钟),老飞(郑),老摆(余,于),老焦(胡),老悬(高),老跳(张),老响(罗),老顺(刘),老滚(袁),老沙(周),老圈(彭),老吹(萧),老拱(朱),老辣(姜,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06:59 , Processed in 0.07756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