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6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 池际尚院士记略年谱(1917.6.25-1994.1.1)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23: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际尚院士记略年谱

(1917.6.25-1994.1.1)

1917年

6月25日池际尚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县一个职员家庭。兄妹4人,她排行第三。4岁随父母到北平。7岁在师大附小上学。

1930年

考人北平师大附中。

1936年秋

考入北平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7年

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池际尚随清华大学师生南下,转移到湖南省长沙市上临时大学。在那里,她响应进步学生会的号召,报名参加了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战地服务团”。经同行的清华大学同学郭建恩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随同熊向晖等一道,被派往陕西省风翔县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队工作,在西北干部训练团担任政治指导员。后来,由于形势复杂,遵照上级熊向晖的指示,她离开“战地服务团”,前往兰州。在兰州父亲处住了几个月后,她决定重回学校。

1938年

经过长途跋涉,池际尚辗转到达昆明,进入西南联大继续求学并从物理系转到地质系,期望学习寻找和开发矿产的知识,以此振兴贫穷的祖国。
1941年

尝西南联大毕业后池际尚留校任教,讲授过“普通地质学”“地层学”、“矿床学”等课程获中国地质学会设立的第一届“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

1946年

由袁复礼教授推荐,池际尚申请并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布伦茂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只身远涉重洋赴美国深造。当时,她与大学同学/同事李璞结婚仅20多天。她在很短时间内获得硕士学位并申请到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师从著名女学者魏克福教授。

1949年

池际尚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Structural Petrology of the Wissahickon Schist near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获得博土学位。之后,她被推荐到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地质系,担任著名岩石学家特涅尔( F.J.TURNER)教授的科研助手。

1950年

池际尚的博士学位论文在《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上发表。她与特涅尔合作,进行高温高压下大理岩的变形实验并获得开拓性成果,发表了几篇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

在得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她很受鼓舞,立即写信与袁复礼教授联系,表达想回国的愿望。时任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的袁复礼给她回信说:祖国很需要人。9月,她满怀爱国热情,和几十位留美学者一道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回国后,池际尚受聘于清华大学地学系,任副教授,承担“岩石学”的教学工作。她引进新的教学内容,采用深人浅出的教学方法,给地学系增添了生气和活力。当时缺教材,她边上课、边编写,自己刻蜡纸印刷,赶在上课前发给学生。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给所有听过她授课的“老学生们”留下迄今难忘的印象。

1952年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池际尚參与筹建北京地质学院,被聘为教授,同时,任地质矿产专修科主任。专修科是当时为了培养国家急需的地质人才创建的。池际尚负责制定教。
学计划、课程设置,并亲自给学生讲授“岩石学”课程。

同年,她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3年

池际尚教授被委任为石油教研室主任,在国内首先开设“沉积岩岩石学”课程。
4月,她被任命为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副主任。

1954年

12月,学校决定将大系分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和可燃性矿产地质及勘探系,王鸿祯教授调任可燃性矿产地质及勘探系主任,池际尚教授也从大系调任可燃性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副主任,协助王鸿祯教授开展可燃性矿产地质及勘探系的工作。

1955年

池际尚教授担任北京地质学院周口店实习基地地质教学实习大队长,不久,她被任命为岩石教研室主任。
11月,她当选为北京地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6年-1957年

1956年3月,北京地质学院领导决定,为了提高干部教学管理的业务水平,开办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干部班,利用早自习时间上课。池际尚讲授“岩石学”,并带学员去八达岭进行岩浆岩野外教学实习。
池际尚教授参加了中(国)苏(联)联合组建的祁连山综合地质考察队。在1956年和1957年,两次横跨祁连山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同时,她还指导助手刘宝完成了青海茶卡地形-构造-岩相地质图和闪长岩侵入体流动构造的三维立体图。

1958年

北京地质学院自组山东大队,承担山东省中,西部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和普查找矿。池际尚教授任大队长兼总技术负责,带领200多名师生4年内共提交14幅地质图(89600平方公里)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并通过验收,特别是首次认识到沂沐大断裂带的存在,这对指导找矿和地质构造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年,她获得北京市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59年

北京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决定向国庆10周年献礼。由池际尚教授任主编,组织领导6人小组,3~9月编写完成《岩浆岩岩石学》教材。试用两年后,《岩浆岩岩石学》作为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1959年,池际尚教授调任区域地质测量及找矿系(简称普查系,1962年9月改名为地质系)副主任。自本年起至1966年池际尚教授一直在普查系和地质系任系副主任,协助系主任杨遵仪教授领导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年,池际尚教授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0年

池际尚教授带领岩石教研室6名教师和岩矿专业毕业班学生共30余人,组成“南口花岗岩”专题科研队,在北京西山八达岭一带开展燕山期花岗岩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工作,完成了中期成果。在1962年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年会上,她代表科研集体宣读了《燕山西段南口花岗岩(主要涉及岩浆分异作用、同化作用和成矿专属性)》论文,获得好评。
并被地质学会推荐代表中国参加了苏联全苏岩石学会议,受到苏联地质界的好评。
池际尚教授一直致力于“费德洛夫法”的教授和推广工作。1960年上半年为第一届岩矿专业开设了“费德洛夫法”课程。她亲自编写讲义、讲授并指导实验。至1965年,她都坚持亲自为历届岩矿专业学生讲授“费德洛夫法”课程。
本年,她被评为北京市“文化教育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妇女先进上作者代要县被选为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

全国青岛教育工作会议后,池际尚教授亲自组织领导地质系构造地质.岩矿,地层古生物3个理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配合全院的教学改革,从点滴入手,总结经验,全面推动,使全系教学工作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1962年

池际尚教授编著的《费德洛夫法简明教程》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年秋,她代表北京地质学院参加山西吕梁-关帝山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验收会。
池际尚教授、马杏垣主持北京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测量与找矿经验总结,内容涵盖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发育区的填图方法,地貌、第四纪地层发育区的工作方法以及重砂金属量测量方法等,其主要内容汇集成《北京地质学院院报》第12期《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方法专辑》。

1964年—1965年

池际尚教授组织教研室部分教师和学生开展怀柔北部燕山期花岗岩体的研究。该项工作因为“文革”冲击被迫中断。

1965年

我国山东发现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地质部十分重视,决定由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科学院和山东809队组成613专题科研队(金刚石找矿),委任池际尚教授为总技术负责。
她带队前往现场开展工作,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的同时,亲自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和实验室工作,严格把关,通过对金伯利岩全面细致的研究,总结了含金刚石金伯利岩的找矿标志及其形成环境,提出了我国金伯利岩的分类、命名原则和方案。同时,她举办培训班指导20多个省(区,市)的青年地质技术人员寻找金刚石,培养了一批金刚石找矿技术骨干。
该项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但613队的工作在1966年受“文革”的冲击被追中断。池教授本人也遭到违反政策的对待,后经周恩来总理过问,她才得以解除监管返回北京。

1966年6月-1969年3月

受“文革”的冲击,池际尚教授被抄家、批斗、被隔离到校劳动队干活,远在贵州的丈夫李璞教授被追害离世,儿子李池被派往陕北插队劳动。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23:3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iw.org 于 2022-1-27 23:39 编辑

1969年-1971年

1969年,池际尚教授从校劳动队被解放出来。
5月,工宣队安排她参加教改小分队,到地质队培养工人学员。她和教改小分队的教师们先后在河北蓟县(现属天津)西井峪(1969年)、遵化马兰峪(1970年)、宽城二道窝铺(1971年)和福建大田(1971年)等地举办培训班,探索教改。
在宽城指导学员野外教学时,她发现当地的超镁铁岩中含磷灰石,经化验P2O5达到工业品位。随即,她建议组织队伍,开展北方岩浆岩型磷矿的找矿工作,以解决北方缺磷的燃眉之急。小分队指导员赵克让按池际尚的建议写了专题报告到地质部汇报。地质部采纳了她的建议,部署北方有关局、队积极开展岩浆岩型磷矿的找矿工作。

1972年

北京地质学院南迁至湖北省江陵县,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池际尚教授被通知到江陵校部复职并被任命为地质系负责人(系主任原北京地质学院院长高元贵复出,被任命为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由池际尚等老教授建议,经院领导同意,在院部未完善教学条件前,暂时利用北京地质学院原有的教学设备,为1969届和1970届留校的新教员补习课程(回炉班),提高教师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由原地质系负责的地质、勘探系新教员学习班共有新教员30余人。池际尚教授和王鸿祯先生、翟裕生老师一起商量后,决定开设3门基础课:“构造地质学”(包括地质力学和大地构造学),“岩石学”(包括结晶学和矿物学),“地史学”(包括地层学和古生物学)。
经过一年的培训,这些学员收获颇丰,他们后来多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有的还成为校系领导。
1972年,池际尚教授应邀赴河南鹤壁,对河南地质十三队金刚石分队发现的金伯利岩进行鉴别。她对岩体的展布、侵位、构造控制、岩体地质特征、岩性特点和变化都看得非常认真,对一些主要巷道都一一仔细观察,对幔源包体则看得更加仔细,曾下到20多米深的浅井,系统做剖面和采集样品。还看了队上已有的和她亲自采集标本的岩石薄片。
3天后她向队上做了调查报告并提出最终的结论,肯定了已发现的岩石是金伯利岩。

1973年

池际尚教授出席地质矿产部在辽宁普兰店召开的全国金刚石找矿会议,应邀做学术报告,提出了金伯利岩金刚石含矿性的岩石化学判别式(T.A=TiO2+Al2O3+K2O+Na2O+P2O3,T.A=4~6.5为富矿,65~9.5为较富的贫矿,>9.5基本无矿)。
8月13~17日,应邀到湖北大洪山区对疑似金伯利岩的超基性岩进行野外考察。她仔细考察了北部陈家湾、杨家湾和中部九花寨3个岩体群的地质特征和岩石特征,并观察了岩石薄片。随后,在地质队和湖北地质局机关作了关于金伯利岩的学术报告。报告中她明确指出:大洪山区超基性岩体群的多数岩体都不是金伯利岩,只有九花寨等地呈斑状、角砾状或具凝灰结构的岩石很可能或者就是金伯利岩,但已有的资料尚不足以说明问题。在报告中,她还就做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8月下旬,池教授应邀赴赣州为江西省全省岩矿重砂学习班讲学。她做了“构造岩岩组分析入门”和“金伯利岩的特征”两个专题报告。909队的技术人员带来了安远县路迳地区疑似金伯利岩的岩石标本和薄片请她指导。仔细观察了标本和薄片后,她认为虽有某些特征与金伯利岩相似,但还不能确定为金伯利岩并提出进一步研究需做的工作。

1975年

8月,国家计委、教育部正式决定北京地质学院迁校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在武昌南望山麓建校。迁校初期即招生办学,由北京迁来的教师、职工分住五六个安置点。池际尚教授被任命为地质系主任。地质系开办地质调查与找矿、地球化学找矿两个专业。她带领教师、职工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教学工作。

1976年-1977年

应湖北省地质局要求,池际尚教授带领10多名地质系教师在湖北蒲圻县羊楼洞办七二—”大学。尽管条件很差,她很认真对待,亲自组织教师自编教材、精心备课、认真讲授并指导学员野外实习。为湖北省培养了100多名急需的地质和地球化学专业的大专生。

1978年

池际尚和王鸿祯等原北京地质学院的老教师看望地质部原副部长、党组书记何长工同志。
2月28日,池际尚与袁见齐、杨遵仪、马杏垣等我院16位老教授给邓小平写信,希望能充分利用北京地质学院的教育资源,在北京办研究生部,培养研究生。
3月14日邓副主席批示:“教育部研究”。提议一时未能实施。袁见齐等9位老教授又给邓副主席写信,获得批示:“好意见,由教育部商同地质总局处理。”
9月13日,国家地质总局和教育部“关于建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报告”呈送邓副主席,获得批准。
12月9日,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正式成立。
3月,池际尚教授对金伯利岩和金刚石找矿研究的贡献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
1978年10月,池际尚教授赴贵阳出席第二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暨学术会议”,同时当选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本年,贵州省委决定拨乱反正,为在“文革”中被迫害离世的李璞等科学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0月26日在贵阳地化所举行大型追悼会,池际尚教授偕李池等亲属参加。
池际尚教授从贵阳转赴成都参加国家地质总局成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到峨眉山考察。
同年,池际尚教授和卢作祥,胡家杰一起赴山东招远考察金矿地质。
池际尚教授招收“文革”后首届硕士研究生。
池际尚教授被选为湖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

1979年

1979年至1982年期间,池际尚教投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GCP)执行局的委员(中国代表)。本年3月8日,她赴华盛顿参加GCP执行局会议。
9月,池际尚教授偕聂泽同、莫宣学等赴拉萨参加西藏科考立项论证会。期间,她不顾高原反应,坚持到泽当、罗布莎等地进行地质考察。

1980年

2月12日,池际尚教授赴巴黎出席IGCP执行局会议。
地质部政治部发文正式任命王鸿祯为武汉地质学院院长,池际尚为第一副院长。自此,她常年在武汉工作,全面承担了领导学校教学、科研的重任,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她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重建师资队伍,选送年轻教师出国深造。她主持申请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置先进仪器,扩充实验设备,筹建了武汉地质学院测试中心。
本年,池际尚教授和林培英到山东日照超基性岩区考察,指导山东第七地质队的技术人员寻找金伯利岩。
11月,池际尚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本年,她获地矿部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

池际尚院士受聘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同时,受聘任地矿部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出席并主持地矿部首届学位工作会议。
1981年起,池际尚院士主持地质矿产部重点课题“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作用、深源包体及其成矿作用和矿源的关系”研究(1981年-1984年)。她领导30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对我国东部13个省(区)内24个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以及金伯利岩)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专著《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于1988年出版。
1981年,池际尚院士再次来到山东蒙阴金刚石矿区考察金伯利岩,并现场检查指导研究生赵磊的野外工作。
1981年,池际尚和杨遵仪、王鸿祯、马杏垣、郝诒纯5位院土出仼西藏科考队顾问大力支持并指导我校的西藏科考工作。

1982年

《科学与人》杂志第4期选池际尚院士为封面人物。
1982年,武汉地质学院大部分基建工作已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已步入正轨。校庆30周年之际,池际尚院士组织并主持了学校第十届(迁校后首届)科学报告会。
同年,池际尚院士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岩浆岩与成矿。

1983年

池际尚院士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1987年),出席全国政协会议。
3月中旬,她带领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在内蒙古进行野外考察,为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选点。
5月,池际尚院士等编著的教材《费德洛夫法》由地质出版社出版。
为解决国家在北方寻找磷矿的难题,11月,在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举办岩浆岩型磷灰石矿床学习班。池际尚院士亲自为学员讲课,做了“关于岩浆岩型磷灰石矿床的几个问题”专题学术报告池际尚院士出席第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9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大地的女儿—访全国妇女大会代表、著名女地质学家池际尚教授》一文。

1984年

池际尚辞去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等行政领导职务,回到北京潜心进行教学(培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
由我校王鸿祯、池际尚等5位学部委员申请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建立高级地质人才培训中心”援助项目。为实施该项目,4月池际尚院士邀请美国著名学者、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主任维利(P.J. Wyllie)教授来北京研究生部讲授“火成岩石学和地幔岩石学”,为期3周。她亲自主持,除我校师生外,还有其他院、所同行共100多人听讲。
池际尚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部分地区富磷偏碱性、基性一超基性和碳酸岩体岩石学及磷灰石矿床的构造岩浆控矿研究”启动。5月,她带领教师和研究生赴河北承德地区进行岩浆岩型磷矿的野外地质考察。
6月16日-21日,地质矿产部在河南洛阳召开全国金刚石地质工作会议。池际尚院士作为地矿司技术顾问应邀出席并多次做重要讲话。

1985年

3月14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池际尚院士和王鸿祯、彭志忠、赵鹏大、李世忠5位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委员。
5月,她带领部分教师到河北涉县考察似金伯利岩。
从本年起,池际尚院士领导的科研集体先后完成了地质矿产部基础研究项目“华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地幔”和“中国原生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项目最终成果于1996年分别由科学出版社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6年

4月,池际尚院士应邀到武汉地质管理干部学院为总工培训班授课。期间,她还专程到武汉地质学院为岩石教研室的师生做学术报告,讲解从钾镁煌斑岩中寻找金刚石的新途径。
5月,她和研究生又一次到河南,在鹤壁、林县考察金伯利岩和碱性岩并在河南地质十三队做学术报告。
9月,出席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全国金刚石地质、地球物理找矿工作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本年,地质矿产部成立科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池际尚院士受聘为委员并任副主任。

1987年

池际尚院士教授多次应邀参加国家和地矿部门有关经济建设重大项目的论证和研讨会。10月她出席“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地质资源研讨会”。
为祝贺池际尚院士从事地质科学与教育事业49周年和70寿辰,武汉地质学院学报——《地球科学》第3期出刊岩石学专辑。

1988年

池际尚院士当选第七届(1988年-1992年)全国政协委员,出席政协会议并被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在民盟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她被选为民盟中央常务委员。
池际尚院士主编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6月下旬某天上午,池际尚院士在听完研究生汇报回家途中,意外受伤腿部发生骨折。

1989年

6月21日,池际尚院士入住北京301医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1991年
3月,在香山出席会议过程中,她察觉出肺部有异常。随后,被确诊为肺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做了切除手术。
6月24日,中共地质矿产部党组表彰池际尚院士为全国地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1993年

2月下旬,池际尚院士的病情恶化住进北医三院高干病房。得知此消息,她的老战友老同事、老朋友、学生等纷纷前往医院看望。

1994年

由于医治无效,1月1日,池际尚院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一代岩石学大师在北京大学校医院与世长辞,终年77岁。
1月7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池际尚院土遗体告别仪式。有关部领导校领导以及她生前的同事、朋友、家乡代表、学生等400多人为她送行。
1月9日,遵照池际尚院士的遗愿,她的骨灰撒在了北京八达岭三堡附近,长眠于她曾经工作的地方,位于长城脚下,与高山为伴、绿水为邻。这年的清明节,她的家属和教研室的晚辈们种下两棵柏树,以此纪念池际尚和李璞两位杰出的科学家。
池际尚院土逝世后,1994年3月4日,地质矿产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妇联、全国科协等在地质礼堂联合举行“池际尚院士事迹报告会”,有关单位及院校1000多人参加。3月31日,地质矿产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联合发出“关于向池际尚教授学习的通知”(地发[199452号)。
另外,首都多家媒体也发表了相关报道: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紫光阁”1994年第6期发表题为《知识分子的楷模—记著名地质学家池际尚教授》、1994年1月14日中国地质矿产报发表《大地之女—池际尚教授追忆录》、3月26日团结报头版发表《中华大地的女儿—记民盟盟员著名地质学家池际尚》、7月6日中国矿业报发表《池际尚—知识分子的楷模》等专文,以宣传池先生的先进事迹。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3 02:18 , Processed in 0.09925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