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8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怀念池去病老师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14:07: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去病先生是我国航空模型活动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具备了很深的造诣。20世纪50年代初,在新中国航空模型运动起步阶段,他积极参与教学、培训干部和宣传推广工作,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池去病先生生于1924年7月16日。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他赴清华大学任教,曾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是我国老一辈著名机械制造专家,我国机械制造工艺学奠基人之一。池去病先生于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1989年任清华大学支社副主任委员。2010年2月17日,池去病先生在北京病逝。
  注:本文提到的张国桢和牛芸生当时均就读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是池去病先生的学生、“爱国模型社”成员。
  
  池去病老师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作为他的学生,回忆起60余年交往中的点滴,撰文以表怀念之情。
  池老师是一位“老航模”,他与朱宝鎏、黄永良、张汝等航模老前辈曾是航空模型赛场上的对手,也是为新中国航空模型运动做出突出贡献的战友。
  早在1941年,池去病在北师大附中读高中时就在学校组建了航空模型活动小组,现在北师大附中还存有一架他高中毕业时赠送给母校的模型飞机,机尾用红漆写着:“池去病、池无畏、胡建业赠,1944年7月”。我在1948年考入北师大附中后见到了这架模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池去病老师的名字。此后不久,我在舅父家见到他。知道我制作了杆身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后,他通过舅父转给我一套杆身牵引模型飞机套材。1998年与池老师谈起此事,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当时物价飞涨,只得加工些套材出售补贴生活。
  1945年,池老师在北京大学工学院组建了“爱国模型社”,继续从事航空模型活动。1947年和1948年,他代表北平(现北京)参加了全国航空模型比赛,取得舱身普通型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冠军、杆身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第3名的好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组织开展了多种科普和文体活动。1949年和1950年暑假,池老师在夏令营等假期活动中,指导青少年制作航空模型。1951年,他出任“北京市业余航空模型短训班”第一分班班主任兼教员。同年,池老师试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航空模型发动机,并在我国第一次小批量生产。这台发动机为电点火式,工作容积10毫升。当时正值“北京市业余航空模型短训班”开班前后,池老师萌生了像供应木片、木条一样为我国航空模型运动生产供应发动机的心愿。试车取得成功后,便安排在学生实习工厂进行小批量生产。一次投料30台,实际制成20余台,但因微型火花塞的来源未能解决而未出厂。随后,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提出生产一种工作容积较小、使用方便、适合普及航空模型运动的发动机,仍请池老师主持设计制造,并派李茂云和李文庆2人配合。经研究选定生产1种工作容积1.38毫升、不用微型火花塞的压燃式发动机。在添置了机床设备后进行大批量生产。但到1952年秋,该项工作因我国高校院系调整而中断。
  1951年冬,我国开始有组织地开展航空模型运动,并在北京进行试点,举办了“北京市业余航空模型短训班”。北师大附中派送我到“短训班”学习。由于材料珍贵,教员叮嘱我们要倍加珍惜,尽量不要损坏和用错。当时任“短训班”第二分班班主任的张国桢老师后来告诉我:当年筹办“短训班”时,相关干部、教员和开办经费等问题都已顺利解决,唯独制作模型飞机最基本的材料――木片、木条,跑遍北京、天津的木材厂(场)后仍未落实,成为开班的关键。池老师毅然决定自行加工,并带领学生张国桢、牛芸生利用业余时间加工出供300余名学员制作弹射、杆身牵引和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材料和一定的备料,使得“短训班”如期开学,按时完成了教学计划并胜利结业。此后,池老师又为国防俱乐部干部训练班加工初、高级模型飞机材料,且为北京市普及航空模型运动加工航模材料,由北京青年文化服务部代销并定向供应。在“短训班”,池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制作模型飞机,也带给我们自力更生的精神。其后,北京多所学校的航模组也都自找原料、自行加工木片和木条制作模型飞机。这成为北京市航空模型运动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2年,北京举办了多次航空模型展览和飞行表演,我有幸参加了在北师大附中和北海公园2次展览的布展和讲解。池老师提供给展览和表演的模型飞机,无论数量还是品种都是最多的:舱身牵引模型飞机,舱身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汽油动力自由飞,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鸭式、串式、飞翼等特殊布局模型飞机及制作精美的像真模型飞机等近20架(图1)。此外,他还提供了多台活塞式发动机和1台脉动喷气发动机供展出(包括他自己制造的1台发动机)。当时这台发动机装在漆成红色的机架上格外显眼,讲解时还特别指出:这是当时唯一的1台国产航模发动机,是北京大学池去病老师设计制造的。“短训班”的牛芸生教员告诉我们:为宣传推广新中国的航空模型运动,北京大学,特别是池老师倾其所有,将十余年积累的模型飞机和发动机等全都拿出来供展览和表演。北师大附中也将池老师赠给学校的汽油动力模型飞机及发动机送来展览(图2、图3),演示了发动机的启动和运转。这台发动机让我学会了启动和调整方法,并在展览中独立进行了操作演示。
  1952年5月4日,天安门广场在举行北京市第一届航空模型比赛后,又进行了航空模型表演,池老师带去的模型飞机最多,特别是鸭式和飞翼牵引、急爬升橡筋动力等模型飞机的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展览和表演使广大青少年,特别是航模组员开了眼界,对航空模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树立了进一步从事航空模型活动的目标。
  作为新中国制成航空模型发动机的第一人,池老师开创了我国批量生产航空模型发动机的先河。1987年我向池老师请教我国早期航空模型发动机发展情况,特别是他1951年设计制造发动机的情况时,他很不愿意谈及当年制造发动机的事情,看了照片(图4)也未置可否。直到1998年我第3次去请教时,他才讲出了上述情况,并告诉我,照片拍的发动机是他主持生产的30台发动机中的1台。因其顶部散热片碰掉了几片,不能作为成品而给了吴小椿。池老师又告诉我,当时制成的20余台发动机,连同张汝、朱宝鎏老师提供的样机,在由北大搬迁到清华时全部失散。由于一切工作均未就绪,因此无法再进行生产。对此,池老师一直深感遗憾,并为没能完成为我国航空模型运动生产发动机的任务和丢失了老朋友的发动机而内疚。1998年以后,每次见面他总要提及此事。2003年,“早期航空教育及航空模型研讨会”期间,他还当面向张汝和朱宝鎏老师致歉。这很可能就是他不愿谈及当年制造发动机之事的缘由。
  池老师晚年仍热爱航空模型,十分关心我国的航空模型运动。在编写《中国航空模型运动史》期间,他参加了编写大纲的讨论,除提供了北京地区和他本人20世纪30~40年代航空模型活动的情况外,还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1944年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赵树林、孟广梁和李士珍3位毕业生,设计制造了1台航空模型发动机,将我国制造航空模型发动机的时间提前了6年,从20世纪50年代前移到40年代。
  池老师每年都参观“中国国际航空模型博览会”,并为模型技术发展之快、水平之高而赞叹(图5~图9)。2010年5月1日的“中国国际航空模型博览会”他原本还要参观,却没能等到开幕,便带着遗憾离开了我们,令人惋惜。
  池去病老师走了,但他为我国航空模型运动所做的工作和贡献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他对航空模型事业热爱执着、锲而不舍,他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思维敏锐开阔、勇于创新,他工作认真严谨、实事求是,他待人诚恳热情、刚直不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论文来源:《航空模型》 2011年第4期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沙发
发表于 2020-1-6 12:44:03 | 只看该作者
那遥远的岁月——池去病教授访谈纪实

2011-01-07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刘蔚然  蓝丽娟  曾新  王士锋
池去病校友简介:
池去病,男,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并留校工作。因院系调整,于1952年来到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学、精密加工工艺、数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一位老人,一位学者,一位清华教授
池老生于1924年,现在虽已是85岁高龄,但我们从他身上却总能感觉到一种年轻人的朝气与热情。我们采访的地点是系里为池老在系馆中留下的一间小办公室,在先前的电话交流中,我们能感觉到池老对这间办公室的爱护以及对系里的感激。说他为精仪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这并不为过,所以,我们总觉得这个办公室是应该为他保留的。而他对这9003大楼也似乎有种我们这一代人无法体会到的眷恋与寄托。本来约的是9点,可池老却提前一个小时就来了,为我们准备椅凳、茶水,还专门收拾了他那堆放太多资料而有些杂乱的资料室。
说他是一位老人,是因为他有着和普通老人一样可掬的笑容,平易近人的态度,以及愿意跟我们这些年轻人分享他的经历的迫切心情。
说他是一位学者,是因为池老自始至终都有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1966年文革期间,池老作为“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被批斗,被抄家,每天都要到一个屋子里写材料,到傍晚才能回家,老先生笑着称之为“日托”,笑得很淡然。说到这里,他告诫我们,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一定不要说假话!即使是在文革期间,他也不说假话。在这一点上,他非常相信季羡林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一定是真话。”我们深感认同,也深深佩服池老对这句话的恪守。年轻时,他对机械和航空充满了好奇,退休之后,虽然年纪大了,他却仍然同当年一样对新知识充满着热情,爱好上网、摄影,连常用的联系方式都是E-mail。他的一生,从未被时代甩在后面。
说他是一位清华教授,是因为他始终关心着清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在访谈联系时,他非常热情的给我们发来了许多有关清华和国家教育的资料。甚至在访谈期间,他也给我们带来了当天的《光明日报》,并和我们讨论了有关十七届四中全会闭幕的消息。他时刻思考着清华的发展方向,也时刻思考着国家的前途。他说:“胡锦涛主席说的‘不折腾’好啊,咱们国家以前就是因为折腾才错过了那么多年的发展机遇,你们遇到了好时代,你们要努力干啊!”“虽然应该是大师培养大师,但是应该是多个大师培养更多个大师。”他还在访谈时询问了我们的学习情况和现在系里的培养计划,对精仪系的未来也非常关心。我们想,这就是清华的教授,时时刻刻都放不下对教育事业、对祖国前途的关心。
机械加工的教育之路
池老的老师孟庆基教授在北大工学院开了一门新课“机械制造”,这是比当时的“工厂实习”提高了一个层次的课程。他每堂课都发一些亲自用鸭嘴笔在硫酸纸上描绘后晒印蓝图的资料,其线条之精细,令学生欣佩之余,纷纷效仿;他下课后就带学生到清华大学,操作他从美国引进的新式机床示范给学生做示范。这种教学方法对后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讲师的池老影响很深。
(后来才知道孟庆基就是孟少农,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立之初的总工程师。若干年后,他又成了在湖北十堰建立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的总工程师。)
池老在当学生的时候总是挨当时管机械加工厂的老师轰,因为他对机械加工实在是太热爱了,恨不得能天天泡在机械加工车间。后来,池老当了助教、讲师、教授,这种热情不但没有消退,更是被池老带到了教学当中。他的大部分教学工作是管理学生的工艺实习,因此当时的机械厂也成了池老主要工作地点之一。
最初,学生们在机械加工实习期间只是做简单的操作练习,并不能做出什么成果。这样不但浪费了原料,实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池老对此做了大胆的改革,自此以后,金属工艺实习都有能立马投入生产的成果出来,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池老做毕业设计时曾经四个人合作做过一台内燃机,他当助教时就以微型内燃机作为全班学生的实习对象,这是一种超前的培养意识。又比如,70年代的机0班一直到机5班(当时主要是工农兵学员),老师从入学管到毕业,搞工艺结合实际,任务带教学,做了很多项目。
不得不提的是,大跃进时期清华出现了长工班,需要占用很多教学时间来进行生产,开始时还比较正规地生产锅驮机、手扶拖拉机发动机、C618车床等产品,但是到了后来就乱来了。提起这段大跃进的经历,池老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惋惜的神色,“大跃进的时候,人们都盲目的炼钢,做出来的东西都不能用,本来应该用45号钢的丝杠用了别的质量很差的‘炒钢’,最后怎么样了呢,‘扭了’,根本不能用!”我们能感觉到,他对这段历史是多么的痛惜啊!
外国人能搞出来的,中国人也能搞
除了教学工作,池老还从事有关机械产品的科学研究工作。他说自己是教室和工厂两边跑,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
池老懂英语、日语、俄语三门语言,教航空工程的老师徐华舫从美国回来,看到了一本日本翻译的苏联高速流体力学著作,徐老对此非常感兴趣,但苦于是日文无从下手研究,池老便与其他三名懂日文的同学将此书翻译出来给徐老做研究用。
1958年大跃进后到1964年精仪系9003大楼落成,池老主要负责仿瑞士精密仪表车床的研制,得到图纸后,池老便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工作中。池老笑着说自己的绰号叫“大池”,因为当时的同事们都有绰号,比如“齿轮张”、“螺纹杨”等等。说到这里,老先生笑得很灿烂,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专攻科研的时代,沉迷在那个堆满了图纸的工作室,和同事们一起战斗。
64年文革前夕,系里要上马仿瑞士精密仪表车床,但技术难度很大。而池老却只有一句话:“外国人能搞出来的,中国人也能搞。”池老那一代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也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自信,而这种自信的源泉便是对祖国的热爱!他们多么想让祖国变得强大,不再受别的国家侵略!所以他们要努力搞科研,不让中国在科技上落后于他国!
1969年到1971年,老先生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他种过田,背过二百斤的稻子,捡过铺路的石头,开采过盖房屋的红石,吃过相当的苦头。然而,即使是这种环境,池老也不忘工作,他在劳动中琢磨着如何研制插秧机,还和其他老师一起试用开山机开采红石,并进一步改进,颇是一幅乐不思返的景象。
没有螺丝钉我们就从螺丝钉做起
早在1956年,在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下,机械制造教研组在探索制造自动化时,出现了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发展刚性自动生产线,二是发展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正是池老先生所极力推荐的。然而,发展数控机床的建议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当时在苏联考察的教研组主任来信问道:“我们连一个螺丝钉都没有,怎么搞数控?”这句话的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但老先生却回信说:“好,没有螺丝钉我们就从螺丝钉做起!”主任回信说:“挨了你这一炮,心里感到很痛快。”这更增强了池老的决心。第一次科学大会对池老关于发展数控技术的报告只字未提,但池老没有退缩,而是查阅各种能够借阅到的资料,仔细研究,写出一份更详细的报告寄到报社,最终于1957年在《机床与工具》杂志上被刊登出来。有人说池老发表文章是为了成名,池老却不这么认为,他所想的只是得到认可,证明自己的思路是对的,向大家说明他对数控机床前景的看好。1957年末,教研组主任结束考察后返校,对他的观点给予肯定,从此数控机床终于在中国得到了发展,虽然池老并不是中国数控机床的主要研制者,但他是数控机床引入中国的倡导者之一,可以说,他把数控技术“吹”进了中国。
在这里,池老给我们读了一句他最喜欢的主席诗词里的一句话:“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也许得不到名与利,但无论是苦难、非议还是岁月都不能把池老压弯、打倒。
我还能工作呢
时光荏苒,本来池老也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了,他却说:“感觉自己还没开始工作呢,就要退下了,我还能工作呢,秋后的蚂蚱还蹦三蹦呢。”我们深深地感到他的“不甘”。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一个偶然的原因让池老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一直风雨无阻的工作到七十岁。其间,有早上六点坐公交到西直门,再换工厂班车到位于南苑的首都机械厂上班,下午三四点钟再挤公交回来的劳累;也有为了一个细节问题,和合同单位争得面红耳赤的小插曲……池老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他要把过去耽误的岁月补回来。
访谈结束时,老先生拿出了自己的相机跟我们合影留念,合影之前,他把自己拍摄的照片拿给我们看,上面是他家窗外的石榴树,鲜红的石榴,翠绿的枝叶,充满了希望……
池去病校友寄语
百年清华 多出大师
同学感悟
老先生在谈话的时候多次跟我们说道,千万不要讲假话,特别是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想这也正是老先生的一个做人原则,这条原则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更为重要,虽然我们不会再经历文革那样的动乱与考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要把这条原则坚持下去。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随遇而安,为了“需要”,可以放弃优越的条件,可以放弃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这份责任,这份使命感,这种牺牲精神……随遇而安说的是无论是大跃进还是文革的变动都没有使他变得灰心丧气,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
老先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也感动着我,他带的相机里面有他平时拍的景色照片,一些简单朴素的照片,但是在他看来却那么不一般,年轻的心让老先生活的如此幸福、滋润。
系友访谈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池老教授带给我们的感悟却始终存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王士锋)
总觉得八十几岁的老教授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博物馆级人物,偶尔却旁听了他和刘蔚然的谈话,并说“要把历史衔接上”,渐渐以为他是一个带有“反动思想”的老人。于是我决定去听听他的见解,算是从反面对自己的社工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怎么也没有想到,池教授带给我们的却是他一生与机械的经历。让我们感动的是文革时期他上山下乡是竟仍不忘自己的职业:研制机械。文革武斗时、他在系工厂调试精密仪表机床、下放江西插秧、耘田、捡石头修公路,不但没有挫损他对机械的热爱,却让他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想搞插秧机、收割器,推动农业生产的工业化。而所谓的“要把历史衔接上”就是告诉我们:要吸取文革的历史教训,不要忘记前辈的努力,鼓励我们勇往直前,继承前辈们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多做贡献。(蓝丽娟)
今天早上9点,我们在系馆拜见了池去病老教授。刚到系馆,池教授就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首先,池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他个人的经历。池教授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其后他就来到清华大学教书直到退休。这期间,池教授经历了很多很多,有刚建国时的大跃进,有紧随其后的文化大革命,也有创造了中国发展新时代的改革开放。
谈话的内容很多,我就简略的说一说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吧。在说起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池教授情不自禁的感慨道:“中国再也经不起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折腾了!”是的,仅仅只从历史课本中听说过“文革”这个词的我们,也许远远不能想象文革那段时期给老一辈的人带来的创伤,也很难想象那段时期人们心中的那份无奈、迷茫以及看不到未来的那种恐惧。但好在那段时间已经过了,一切都已经好了,现在的人们,已经懂得了自由与民主,已经懂得了科学与技术。文革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教训,中国再也不会有第二次文革了。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目标,从互联网等媒体上对于政府不屈不挠的监督,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反映着中国一直在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是政治文明的提高。
同时,池教授也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当年研制数控机床的经历。这其间,也有着很多很多的故事。从他们一行人在一起讨论未来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到因为与领导意见不合,他提出的研制数控机床的设想一度被打入了冷宫,再到文革期间他所遭受的批斗,再到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在艰难的环境中诞生,曾经辉惶一时,却沒有作为文物保存下来。这一个个小故事,都使我们非常震惊。我深深的感受到,原来政治的力量对于科研的开展影响是如此之大。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在科研的开展上强加这么多政治上的东西,科学的本质,其实就是对未知世界无聊的好奇,其实就是孩子般那样的好奇心,太多的政治与官僚的包袱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同时,我也感受到,科研需要一个方向,而不应该去追求短期的利益。这种方向,或者是一个系统长远的规划,或者是市场的引导。不然的话,科研的成果就仅仅成了科学家手中的玩具,五光十色鲜艳夺人,却没有更深的社会价值。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那又怎样呢?我们为什么要研制这么一个机床?研制好以后又该怎么做呢?这些都应该是项目进行之前就应该考虑好的问题啊。不然的话,任何一项科研的成果的命运都将像这台数控机床一样: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是他注定要孤独凄清的退出历史舞台的诅咒!
好了,这些大概就是我今天的感想了吧。感谢池教授热情的招待,也祝愿池教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曾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板凳
发表于 2020-1-6 12:53:15 | 只看该作者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7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99
地板
发表于 2021-11-20 09:58: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nloy83 于 2021-11-20 10:02 编辑

                              回 顾 与 展 望
来源:网络
                           
编者按:池去病教授一生热爱航空事业,年过八旬仍然不停地探索,不停地与大家不拘一格地交流,并且不时地“磨夜作”进行思考总结。老人家生前曾将2009-01-23至2009-04-29三个月期间E信往来整理摘录为《翱翔机讨论纪事》,本文是《纪事》的结语。37封E信往来从黄永良发出《关于飘行机的幻想》一文开始讨论,涉及《新型火箭让太空飞行更省钱》、《迈向‘永恒’飞行之路》《航模飞越大西洋》、“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建设、《航模人看滑降》等广泛内容。黄永良、张汝煐、施吾省、谭楚雄、唐翰章,周钟文等几位老友与池去病积极热情地交流心得,大家一起“滚雪球”,还不时有第二、三代航模人参与进来。其中池去病2009-03-08给施吾省的回复中写道:“收到E信不禁心潮澎湃,感同身受。己经82岁高龄了,还亲自‘玩’遥控航模,实在令人钦佩!我想,如果把“滚雪球”使青年一代也都‘滚’进来,真正的生力军是属于他们这一代的,那才是巨大无比的玩物壮志呐!然否?” 他的第36封E信是于五一节前夕发出的:“36.20090429,转发给黄永良、张汝煐、谭楚雄“美丽得使你陶醉.ppt (8MB),祝大家五一节快乐!航模同志忘不了程之远同志的贡献,前赴后继!祝大家健康和平安!”当天深夜,五一节凌晨,池去病就写了这篇《回顾与展望》,连同《翱翔机讨论纪事》在第37封E信中一并发给了大家。为使大家更加了解“大池风格”,将池去病教授生前与谭楚雄同志的部分E信摘录于文后,以示纪念。

                                 回顾与展望
                          池去病(2009-5-1)

我们的讨论大概基本上是由“请审阅‘关于飘行机的幻想’”一文开始的。黄永良起初要求谭干和张汝煐二位审阅,谭干暂时尚未动手,张汝煐一见是小学时的同学来稿,乐于先行表示意见,于是关于滑翔机和翱翔机的讨论就开始了。

张汝煐原任沈阳滑翔机厂总工程师,对航模和滑翔运动在对于青少年进行早期航空教育的重要性有很大抱负,在审阅“幻想”一文中,多所指正与补充;并对“文革”废止了滑翔运动在培养空军后备力量方面的失误,很是遗憾。

黄永良和张汝煐都是上海交通大学1948届毕业的同学,而且都是ASC(Aero Sport Club)的成员,自然观点相同。ASC是一支实力很强的航模爱好者队伍,对我国航空事业多所贡献。可称是终身从事于航模的培训与推广的先行者。

谭干(谭楚雄)比较年轻一些,但也到了古稀之年了。目前是唯一坚守天坛航模运动“神坛”的守护者。他好学不倦、自学成材。关于航模教育和组织运动,和黄永良一起竭尽全力。

在讨论中不仅知道了翼弦比很大的翱翔杌(Sailplane)具有优异的滑翔性能,即使是高速战斗机在飞行中突然发动机发生故障停车,也不至于像“砖头块”那样掉下来,而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滑翔角、在必要的高度上安全迫降。谭干所写《航模人看飞机滑降》一文作了很好的分析。

在互联网搜索中,也可看到一些相对陈旧而封存的许多战机,都可以改造成滑翔机进行训练或运输。这些,也许扩大了滑翔机俯视外形可以多种多样的概念。

滑翔机或翱翔机本属于无动力飞行器之列,但加上了动力就大大增加了留空或长距离飞行的能力。

黄永良《迈向“永恒”飞行之路》一文,对大家的讨论是一大推进。周钟文所发王恭生前友人们《航模飞越大西洋》一文,以及施吾省所写《我的回忆(十)二十年梦想成真》接踵而至,大为开扩了航模老友们的视野。这样,无动力的滑翔和有动力的遥控远航交相辉映,讨论好不热闹。

迈向“永恒”飞行之路,向翱翔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翱翔机的留空与飞行所需动力来自上升气流及其优良的滑翔性能,毕竟在时间与距离上有所局限;翱翔机配备了内燃机补充一些动力,就可不必专门强调其空气动力性能而实行远航。远航行程毕竟又受限于作为能源的燃料最多载量。只有“永恒”能源的太阳能、才可使翱翔机极长极远地在空中翱翔。这个目标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

展望多种多样以太阳能为能源的翱翔机在中国的出现,应是众望所归吧!

如果命名为“航程之远”,SSF-Sail So Far,航模老友们想必会心解码!

老中青的结合,“众志成城”之道!

                                                          大池2009-05-01

注:“谭干”是谭楚雄同志53年在航模小报用的笔名


池去病先生与谭楚雄同志的部分E信往来(摘录)

池去病2009-03-15给谭楚雄的函

谭楚雄同志:
        看到你14日的E信时,已是15日凌晨,原来我也在“磨夜作”了!
        你给“程之远、柯犂、朱宝鎏、黄永良同志”的信和“神坛洗礼”写得很好、很真诚,体现了航模运动中结成的友谊多么深刻、多么记忆犹新!
        信中提到的李茂芸、李文庆二位同志,正是在1952年院系调正前、在那时的北大工学院为成批生产Mills 1.3cc发动机而作生产准备的得力成员。这个工作由于院系调整而中断,北工合并到清华大学后,再也沒有能恢复起来。后来听说李茂芸报考了石油学院上大学去了,而由你在“神坛洗礼”一文中才知道李文庆去了新疆,也不知干什么去了。当年在一起工作的李万顷师傅后来告诉我她们二位还当过校团委书记,大概也是抗美援朝、参军参干时来到国防体育俱乐部的。
        说到参军参干,当时在北大工学院的胡建业、邵治良、周森也是载着大红花在北大沙滩的校图书馆中被欢送同学中的三位,现在胡建业、邵治良已故,周森则因演活报剧中的麦克阿瑟太逼真,竟然成了“牧马人”那样的人物了!
        关于制造航模发动机的事情,记得你曾委托寿而康同志帮我一下,为此作了些准备,因故担搁,至今还欠债。不过,要说的话,无非是“屡战屡败”而已。1952年到清华后,要像在北工时系主任支持那样,结合学生工厂实习制造航模发动机,有人反对了,清华的苏联专家也说,“难”。走访了北航的苏联专家,则说“不难”。反对者又说了,“大池是从兴趣出发”。得,这可是错误思想,要不得,改。1958年,教研组主任一度考虑要不要制造航模发动机,抗旱救灾需要锅驼机的任务压下来了,当然航模发动机不是当务之急。1962年,气氛比较宽松些,给一位原准南煤矿厂长做毕业设计题目:航模发动机的研制。胡建业从八一队借给了几台样机作参考,其中包括朱宝鎏的Arden 1.99cc。毕业设计写出了论文,实物沒能做出来,借来的样机可拆坏了,送回空军大院时道歉,也沒挨批,文革中又挨批了。
        1992年,张汝煐在北京,拿来了一台压缩空气发动机Ecologia,本来基本上是用塑料模具制造的,教研组没敢接此任务。当时我还算退休回聘,就给一位非洲留学生做毕业设计题目,用常规的工艺做出了样机,论文也写出来了。论文答辩时做了运转演示,用自行车打气筒使“雪碧”充气至7atm,最高转速达到10000rpm。该留学生算是得到论文好评,要求把样机带回国,我也就又两手空空了。但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批我“从兴趣出发”,反而赞赏起来,时代变了吆!现在国际航模展览会上的航模器材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我的心情呐,一方面还是感到辜负了老朋友的期望,心中有愧;另一方面,确也感到,少了我一个,地球照样转动!
        “关于飘行机的幻想”一文,起源于2008年参观国际模型展览会后的一些感触,觉得现在玩航模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而且是“玩物壮志”。怎么“壮志”呢?那就是不仅“玩”模型的遥控,还可“玩”真个儿的飘行机(翱翔机)遥控、或利用太阳能载人周游全球。极而言之,或可进行廉价的航天发射!实际上,几年前寿而康同志帮我买了陆钟毅研制的那台遥控航模才试飞了一次,就沒再次试飞,可似乎还有些“人老心不老”,还要“幻想”这个那个,实际上已经有人早就做到了。首先,张汝煐同志写了“滑翔事业的贡献”一文,对文革废止了滑翔机的制造和研发、对空军培养后备人员少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批评,得到大家的肯定,自黄永良同志编译的“迈向‘永恒’飞行之路”一文在老朋友间转发后,又收到了周钟文同志所发、已故王恭同志摘译的“航模横渡大西洋”和施吾省同志写的“我的回忆(十)六十年梦想成真”等文章,令人感慨钦佩。再后来,你就发来这次E信了。
        你和黄永良同志可说是一辈子从事航模运动事业,你认为航模事业要靠培训和比赛两个方面,很对!当前看来,比赛这方面似乎较弱些,如果按照“迈向‘永恒’飞行之路”去比赛,是否对航模、航空、…事业会有更好促进?
       先写这些,祝近好 !                                  
                                                    池去病 2009-03-15

谭楚雄2009-3-21给池去病的回复函

         收到夜半回音,十分感动,又引起许多回忆。“洗礼”琐事,很少有人耐心看完的。您不但看了,而且写了一千五百多字,我自己深有体会,这把子年纪,半夜三更,多少毅力和感情!
        提到飘飞和廉价航天,因为没有看到全文,不懂机理。但知道您还在大胆探索。大胆探索,勤于实践,是航模人的共性和特点。缺少探索、实践基因的人,不会登上这条航船,航船的洗礼,又强化了基因。这是我从事航模工作的主要体会。
        退休后写了3篇回忆录,其中“原理篇”反映对飞行原理的学习和思考。寄上作为交流,尤其希望得到指教。
                                                         谭楚雄
                                                  2009-3-21-24点


池去病:以下“资料(续)”对我们的讨论不知是否还有用?
    1.我猜想歼-10在训练飞行中突然停机迫降是国产发动机WS-10尚未过关,这又对“飞机准生证发放地”在“发动机国家级鉴定”方面的严格性提出质疑(这当然与能否滑降的讨论无关,也许要属于“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2.我觉得高速战机能否无动力滑降的讨论倒是一个科学态度的问题。《航模人看滑降》一文的写作我认为是具有科学态度的科普文章,值得大家补充或修正。
    3.我觉得不经过普通滑翔机训练,直接用高速战机训练无动力滑降似乎应是问题的核心。从技术角度看,在安全高度的高空主动停机,然后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开机,测定无动力滑降的全过程,得出滑翔角与滑降高度的多次平均值,作为一定战机的迫降最低安全高度和对准跑道开端的最短距离,似乎可以训练出能够紧急迫降的飞行员而不需经过普通滑翔机训练。(在进行实际滑降时还有“地面效应”的改善)
    4.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广泛开展滑翔运动,扩大群众基础,已是航空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应无理废之。这和中国足球队能否踢出水平的讨论颇有相似之处。
    5.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情况各不相同,我们的讨论都是实际条件是否许可、以及对于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共同关注产生的,也可称之为志愿者行为吧!
                                                       大池2009-04-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79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99
5#
发表于 2021-11-20 10:0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nloy83 于 2021-11-20 10:20 编辑

池去病(1924年7月16日∽2010年 2月 17日):男,清华大学教授,精密仪器系主任,研究生导师,精通英语、日语、俄语。航模界的老前辈,我国航空模型活动的先行者之一,我国现代航空模型运动发起人之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北京市的航空模型活动做了很多出色的工作,曾主持过北京市的重要航模比赛,他制成了新中国第一台航空模型发动机,并开创了我国批量生产航空模型发动机的先河,一生热爱航空事业并从事航模研究,临终前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航模事业。

1941年,在北平师范大学附中读高中时和池无畏、汪寅年、胡建业、邓从举等人成立了航空模型活动小组。北师大附中还存有一架他高中毕业时赠送给母校的模型飞机,机尾用红漆写着:“池去病、池无畏、胡建业赠,1944年7月”。
1945年,池去病、牛芸生、胡建业、张国桢等在北平大学工业学院成立"爱国模型社"继续从事航空模型活动。
1947年和1948年,代表北平(北京)参加了两届在南京举办的全国航空模型比赛。民国三十六年四月(1947年)在第一届航空模型竞赛大会上,获得两个竞赛项目的奖牌。项目一:舱身橡筋动力模型(普通级)获第一名,项目二:杆身橡筋动力模型(初级)获第三名。
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并留校工作
1949年∽1950年,在夏令营等假期活动中,指导青少年制作航空模型。
1951年,北京举办航空模型业余短训班,担任第一分班班主任兼教员。
1952年,因院系调整来到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学、精密加工工艺、数控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曾任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精密仪器系主任、研究生导师。
1957年,在《机床与工具》杂志上发表关于发展数控技术的报告。他是数控机床引入中国的倡导者之一。
1958∽1964年间主要负责仿瑞士精密仪表车床的研制。
1966年文革期间,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权威”批斗,抄家。
1969∽1971年,被下放江西。
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
1984年∽1989年,九三学社支社副主任委员。
1990∽1994年,退休回聘任教,至70岁正式退休
2010年2月17日,池去病教授在北京病逝。


                           怀念池去病先生

航模友人(2010-3-11)
编者按:池去病先生生前是清华大学教授,是我国现代航空模型运动发起人之一。池去病先生曾在1947年“第一届全国航空模型竞赛大会”上,分别获得舱身橡筋动力模型和杆身橡筋动力模型第一名和第三名,他一生热爱并从事航模研究。当大家得知池去病先生去世的消息后,都万分悲痛,纷纷发送电子邮件表示悼念和怀念之情。现整理如下,以表示我们对航模界的老前辈、我们的良师益友池去病先生深深地的怀念。

谭楚雄:2010年2月27日
池去病教授离去!又失去一位良师益友,活着的人抓紧做能做的事情。

王维忠:2010年2月28日
池去病教授离去又是我们一大损失!本来网上联系好好的,我们这个老航模联谊聚会早一点就好了!只能在会上悼念先人了!

谭楚雄:2010年2月28日
是的,“我们这个老联会早一点就好了!只能在会上悼念先人!”读到这里,我掉下了眼泪。咬牙加紧干,再发一稿。

黄永良:2010年3月7日
各位老友:向你们报告一个悲痛的消息。老航模、清华大学教授池去病同志因病于 2010年 2月 17日去世了。池去病同志曾参加过 1947年和 1948年的第一、二届全国比赛。在第一届中获得两个冠军(参见附件)。在五十年代,我国航模开创初期,他积极地参加了教学和训练等工作,捐献自己的发动机等材料。近几年来,多次参加北京的模型博览会等活动,和大家探讨航模的发展,并通过电子邮件发表自己的设想。2月 21日,甘彦龙、谭楚雄和我三人研究, 请哪几位北京的老航模参加航空学会科普部将要召开的有关筹建中国航空模型博物馆的会议时,我们提出了池去病同志。在参加人选得到科普部同意后,我即用电话通知有关同志。才从池去病夫人苑葆珍同志处得知噩耗。现将池去病夫人寄给我的“池去病先生生平”转上,拟请俞宣震同志设法在网上公布,未知可否。敬祝安好

周锺文:2010年3月7日 20:37 (星期日)
各位老友:从黄永良那里得到池去病去世的消息,很突然,在一群模友的E-Mail的联系中保持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的网址是以他夫人苑葆珍的名字。池去病教授因其去病为名而使人容易记忆。我知道池去病教授的大名应追溯到1947、1948年当时在南京举行的全国航空模型比赛,当时北平代表队的模型有K-1和J-1自由飞模型。我们八一队的胡建业当年也是北平代表队的一员。从年龄和资历来说池去病教授应是北平代表队的领军人物。最近刚召开的关于成立航空模型博物馆的座谈会,原先曾作为邀请的代表,遗憾是他去病教授早走了一步未能赴会,过去我听过胡建业谈起过池去病教授搞航模的一些事,但未能与仰慕已久的池去病教授见面交往,我与池去病教授正式的见面是在胡建业同志去世的告别会上,他一报名我就说久闻大名,我们解放前,南京见过。这也是我与池教授唯一的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我在想希望北京的老模友能将池教授为北平、北京解放后为航模做的事写点什么,以作为池教授的怀念。

王维忠:2010年3月7日 21:34 (星期日)
久仰池去病先生的大名,前一段时间在与老模友网上联系时,经常收到池先生的邮件。得知池去病先生去世的消息深感悲痛,在这里向池先生的夫人苑葆珍女士表示慰问,请节哀顺便。

戴小鹏:2010年3月7日 23:47 (星期日)
悼念池去病航模前辈!完全赞同周钟文老航模的建议。不久前我也了解到,池去病老师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我们北京市的航空模型活动做了很多很多出色的工作,他曾主持过当时北京市的重要航模比赛,那个时候我顶多刚刚入幼儿园,还不知道航空模型是怎么回事。池去病老师对航模这项事业的贡献弥久远,我虽没有机会同他相识,但他的大名我已知道了至少三十年以上,可以说,他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航模知音。向池去病老师的夫人苑葆珍女士表示慰问,多保重!

黄在中:2010年3月8日 08:47 (星期一)
我也是久仰池老先生大名但未曾谋面。得知池老先生病逝深感悲痛。

郑  珑:2010年3月11日 14:09 (星期四)
听到池去病老师离去这一不幸的消息,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是在上一届北京航模展上,经朋友引见才“真正”见到池去病老师。可是在五十五年前,我才14岁时就常常听到“池去病”的名字,因他的弟弟池无敌与我同在北海公园的少年之家航模组活动,当时寿尔康、汪耆年、吴小椿也常提到他,特别是说他又搞了什么发动机,怎么怎么样好,所以我知道他是航模界的老前辈,心里对他怀有敬意。可能在一些大活动时也见过他,但当时我是“小孩”插不上嘴,只是远远看一眼印象不深,而他的名字很有意思,所以我总是忘不掉。没想到前几年在展会上见到池老师了,给我留下了和蔼的印象。当然我和他已经都迈入老年……,但看他身体还很硬朗。没想到那次见面竟成了最后一次,才过了二、三年时间他就走了……,我心里感到难过和惋惜!我相信池去病老师对航模做出贡献的事迹定能陈列在航模博物馆里!池去病老师安息吧!我们活着的老航模朋友一定要经常做体检,及时查出潜在的病灶,及早治疗,走路也要当心别摔跤。黄永良老师这次幸亏没出大问题。我们活着的朋友好好健康地活着,让我们在今年5月高兴地聚会吧!不过都老了。

陈康生:2010年3月16日 09:12 (星期二)
池去病这个人我没印象,但是他的大名总听说,故去的人带着对航模挚诚的爱,享受天堂的快乐。我们活着人注意保养,好好活着,继续为航模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溯时空——百台国产模型发动机剖析 (节选)
   作者 :  寿尔康
   来源:《航空模型》 2012年第3期

这台电点火式航空模型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者池去病老师,是我国航空模型活动的先行者之一,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制作了汽油动力自由飞模型飞机(现在被称为活塞发动机自由飞模型飞机)。凭借多年的发动机使用经验和大学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再加上曾为多台失效航空模型发动机配制替换零件中所掌握的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他自行设计制造了这台电点火式航空模型发动机。

设计制造这台发动机时,材料是最大的难题,常常需要到废料堆寻找,甚至去购买废旧汽车零件。因为需要量材设计,而且要考虑当时机械制造的工艺水平和加工能力,以及配套部件的供应情况,所以这台模型发动机有一些特别之处。其一,放弃了当时普遍采用的机体与曲轴箱一体机构,采用曲轴箱和机体分开的形式,将机体与汽缸红装为一体,机体则通过4个螺钉与曲轴箱连接固定。这一改进简化了铸造工艺,适合于当时的实际条件。其二是直接使用汽车或摩托车发动机的断电器(俗称白金点),为此其支座设计为扇形,这种支座不多见,也不尽合理,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台模型发动机的地面试车非常顺利,一次即获成功。当时,标志着新中国航空模型运动正式开展的“北京市航空模型业余短训班”正在筹办,池去病老师参加了该项工作,并出任“短训班”第一分班的班主任兼教员。他将这台模型发动机提交给“短训班”的筹办单位――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筹备处)航空模型工作组组长程之远,而且提议批量生产,以为新中国航空模型运动供应发动机。池去病时任北京大学教师,便安排机械系学生在工厂实习课进行批量生产,使得材料和工时都得到了保证。一次投料了30台,1952年初30台都装配完成。池老师要求很严格,几台外表有缺陷和损伤的都不能成为合格产品。例如汽缸顶部散热片被碰掉几片,即遭淘汰。这台模型发动机后来给了吴小椿,图1就是1953年吴小椿将它带到笔者家拍摄的。遗憾的是,这20余台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产品,却因火花塞等配套件来源没有解决而未能出厂。当时,国外压燃式模型发动机技术已经成熟,电热式模型发动机也开始发展。而国内压燃式模型发动机也已有少量应用,电点火式模型发动机正面临淘汰,便没有继续生产。但这30台毕竟是我国第一次批量生产的航空模型发动机,表明了我国研制和生产航空模型发动机的能力。

可惜现在这31台模型发动机都找不到了。其中的第一台曾在1952年北京举办的几次航空模型展览中展出。它被安装在漆为红色的木制机架上,电火花系统的高压线圈、电容器等配置齐全,并配有4块1号干电池,只待注入燃料便可启动。这台模型发动机在当年的展览中格外显眼,讲解员还特别介绍:这是展览中唯一一台国产模型发动机,是北京大学池去病老师设计制造的。1953年后,再未见到这台模型发动机,即使在航管中心储藏室保存的老发动机中也没有它的踪影,可能是作为淘汰品处理了。而其他20余台成品,在池去病老师由北京大学搬迁到清华大学时全部遗失了。吴小椿的那一台残品也被丢失。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有图1这张照片。一向要求严格的池去病老师认为这张照片拍的是一台残品,不该刊出,可又没有其它照片,更没有实物,只得默许。

虽然电点火式航空模型发动机不再生产,但池去病老师仍想为新中国航空模型运动提供航空模型发动机。后来,应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的要求,他又设计制造了一种工作容积1.38mL的压燃式航空模型发动机。虽然其试制品已制造出大部分零件,却因我国高校院系调整而中断,使池去病老师的愿望未能实现,直到晚年提起来还感到遗憾。

池去病老师堪称我国研制航空模型发动机的第一人。他制成了新中国第一台航空模型发动机,并开创了我国批量生产航空模型发动机的先河。






Screenshot_20211118_082253_com.android.browser.jpg (48.37 KB, 下载次数: 45)

Screenshot_20211118_082253_com.android.browser.jpg

forum.jpg (38.5 KB, 下载次数: 38)

forum.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13 13:28 , Processed in 0.10602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