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3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 池昭就——玉柴模具制造技术创新狂人

[复制链接]

38

主题

135

帖子

3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7:0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昭就——玉柴模具制造技术创新狂人

  玉柴集团的钳工工种技能大师,工艺装备厂木模工段和金属模工段的工段长--池昭就。从1994年进入玉柴至今,十多年来一直在模具制造领域精耕细作,这不仅是事业,也早已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是一个他今生都无法割舍的情结。

  没有任何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1994年,池昭就从广西机械高级技校毕业,进入玉柴工作,被分配到工艺装备厂当模具钳工。

  面对全新的领域,池昭就并没有退缩,他跟着外聘技师杜际龙师傅学做一些冷冲模。在修理油底壳模具时,总是有拉烂、变皱等问题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池昭就找来相关书籍阅读,对照分析,通过自己的摸索,最终征服了它们。池昭就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他积极探索的热情。

  “小池是个勤奋好学的徒弟,他爱动脑筋、喜欢琢磨技术,也比一般人有悟性。”玉柴技师协会会长陈金源说池昭就是个专注的人,在工作中坚持自主创新。

  2008年至2009年,工艺装备厂对三大发动机木模制作进行攻关,池昭就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组织管理,技术攻关的作用。他带领组员进行了多项工艺改进,保证了三大发动机木模的制作进度,完成了《大型柴油机木模制作》项目的攻关。    该项目为公司节约了741万元,预计未来间接经济效益3.3亿元,获得了玉柴集团2009年玉柴高技能人才技术成果小集体一等奖。

  而在大型模具的制造中,池昭就还主责完成了《8C机体复合模制造》项目。8C发动机是玉柴自主开发的一种全新大马力船用发动机。8C机体模具成为了玉柴目前最大的一款模具,其结构复杂,制作技术难度大。2010年,池昭就勇挑重担,带领工艺装备厂的技师们成立了8C发动机机体复合模具制作项目组,对模具制作进行攻关。

  8C发动机复合模具的设计及制造方式改变了传统木模结构的做法,创造性的设计理念加上技师们的手工功夫,使得该模具完成后具备了实用性强、精度高、抗变形能力强等特性。此项目节约了生产费用110万元。

  痴迷创新 在探索中勇往直前

  在玉柴,认识池昭就的人对他评价都是“他是模具制造技术的狂人”。

  2004年,YC4W系列新产品是玉柴的重点项目,这也是玉柴首次进行三大件铝合金材料的新品模具试制。池昭就担任其中的模具制作、调试工作,是项目的骨干力量。他用了3个月时间完成了模具试制,创造了铝合金特种铸造模具试制的奇迹。

  在试制前,日本、欧洲的专家就曾说:即使在欧日也要8至10个月才能完成,中国没有能力开发这种模具,更不可能在3个月完成。池昭和组员们顶住了压力,在2004年10月25日一次试模成功浇铸出了YC4W曲轴箱铝合金毛坯,打破了洋人的预言。该项目为公司节约了模具制造费用一千多万元,结束了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无铝合金材料的微轿高端机型的历史,使玉柴如虎添翼,在竞争中稳操胜券。

  20世纪80年代,消失模铸造技术在世界铸造生产中得到生产应用,不仅可节约大量生产成本,而且可减轻环境污染,被誉为“铸造中的绿色工程”。

  为了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玉柴,节约生产制造成本,工艺装备厂在2009年开始酝酿消失模铸造技术的开发应用,提出了在2010年要攻关制造合格白模的计划。

  2010年底,项目组成功制作出合格的白模,在铸坯单位的配合下,成功铸出两件样板毛坯。至此,玉柴掌握了消失模铸造技术,实现了由消失模取代木模的母模和工装件木模的制造,缩短了大型模具工装生产周期,为公司节约成本240多万元。

  2011年,池昭就独创了“内木外塑复合模具”制作工艺。此项工艺为国内独有,申请了两项专利,解决大型柴油机模具的选材、制作工艺、高效率、高精度等难题,大大缩短了大型柴油机产品试制的周期,同时提高了模具的精度,提高了产品试制的准确性,项目的开发应用为公司节约了112万元。

  传承技艺 精心育人

  从开始到工艺装备厂工作起,陈金源就是池昭就的师傅,一路指导他,让他在玉柴这个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如今,荣誉满身的池昭就,把师傅教给他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徒弟们,让更多的玉柴技术工人不断地快速成长起来。

  池昭就对徒弟的培养有一个系统的体系。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编写了培训教材,对徒弟进行理论培训,在平时的互动中,他组织徒弟们进行现场“头脑风暴”,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培训选手方面,池昭就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除了给选手分享自己的参赛经验,还教给他们比赛技巧。他开创了玉柴钳工绝技“三精一法”,即精密加工钳工的锉、精密钻孔、精密测量,对每一种零件都有一套理想的加工方法。池昭就将这个绝技传授给选手们,形成了“独家兵器”,在模具制造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很多大赛中也成了制胜的法宝。

  池昭就还利用“三精一法”的方法对班组内员工进行了培训。现已有4名选手获得了广西技能大赛钳工第一名。20O8年,班组里两名组员参加广西区的青工比赛获得第一、第二名;经过培训的张学斌在201O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九名,这是广西首次钳工工种进人全国技能大赛前十名的历史好成绩。

  梦想的实现是过去和来来的连接点,而梦想的保鲜是始至不渝的信念,是永不放弃的追求。

  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技艺,池沼就在高技能人才项目活动中为公司完成了10多个攻关项目,成果显著,为公司节约了近2500多万元。他先后获得了玉林市技术能手、广西技术能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O03年获评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2O04年至2O06年,连续3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工人技师;2O06年获玉林市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第一名、广西第八届技能大奖;ZOO8年获评为公司的拔尖技师;2O10年至2012年被玉柴集团聘为模具钳工工种技能大师。

来源: 广西工人报  黄文娟 李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6-17 13:56 , Processed in 0.08446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