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4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广州石牌村举行龙舟采青仪式

[复制链接]

5029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9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15:41: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过去,女性是不允许上龙船的,无论是传统龙还是标准龙。但今年5月21日的采青仪式上,标准龙的龙头、龙尾处分别有两个小女生,一个拿桡一个在龙头处蹦跳。现在,已经允许女生上标准龙,但传统龙仍不允许。不过,这也是一个进步,也是一个创新。

  “咚咚咚……”锣鼓声、爆竹声、欢呼声交错传来,在河面安静地呆了一个星期后,石牌村的8条老龙“醒”了过来,在石牌村的河涌里来回巡游。6月9日下午,石牌村在海安路与海居路的涌边上举行龙舟采青仪式。等待船头船尾安放好禾青后,龙舟上的大鼓敲响。按照传统习俗,此时的龙舟算是重振威风,正式参加端午节的龙舟活动。继攀上地标高楼中信广场拍摄最美中轴线后,CBDTIMES这次组织了十多名摄影爱好者来到石牌村内,用镜头记录下这个发生在现代繁华间的传统仪式。

  见证传统

  采青后才能敲响龙船鼓


  6月9日下午,海安路与海居路附近涌边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临时用于上下河涌的铁架也已经搭好,8条坤甸木制的传统老龙安静地停泊在涌边。不少街坊老小来围观龙舟采青仪式。摄影发烧友的“长枪短炮”也早就准备就绪,一睹传统采青仪式的风采。

  吉时将到,村民陆续走下河涌,坐上了龙舟,不分老中青幼,全都兴致勃勃等待采青。安好了船头、船尾,等到锣鼓、彩旗、罗伞等陆续搬到龙船后,数条龙舟在河面上缓缓地游动起来。村民用麻绳吊起一盘禾青,从桥头放下,站在船头的年轻小伙看准时机,伸手一接,各自放置在船头船尾,龙舟便完成了采青。随即,锣鼓响起,鞭炮齐鸣,船上的旗手挥舞起大旗,8条静待已久的龙舟重振威风,在江面上来回游动。

  “在采青之前,龙船鼓是不能响的。”石牌村七旬老人池牛苏告诉记者,采青是扒龙舟前的一项重要仪式,寓意生生猛猛,风调雨顺,这仪式是要“带旺”自己的村庄和河涌。

  体验新鲜

  全新龙舟亮相众人打CALL


  重新焕发生机的8条老龙在河面上数番游弋,将近一个小时后,龙船陆续靠边停了下来。此时,一条一直停放在河涌东侧的新龙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见龙舟上几名身穿紫色上衣的男子缓缓挥动船桨,龙舟逐渐往埠头靠拢。石牌村里8条传统龙舟分归不同队社所有,这条新龙舟则是村里一群热爱龙舟的年轻人集资了近10万元购买。龙舟采青当天,石牌青年龙舟队特意在祠堂内举办龙舟宴,筵开70多席,答谢各方赞助者。

  这条新龙舟按传统龙的规格制作,采用了较为轻便的杉木材质,这个月才刚刚从龙舟制作基地拉回石牌村。老龙采青过后,便是这位“新成员”的正式出场仪式。石牌青年龙舟队的队员们登上新龙舟,为围观市民上演了一场速度表演。

  花絮

  茂名小伙子:广州龙舟气氛真浓


  河涌上鞭炮锣鼓齐鸣,周边高楼大厦林立,这样的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的场景,可能只能在天河CBD内出现。继攀上地标高楼中信广场拍摄最美中轴线后,CBDTIMES这次组织了十多名摄影爱好者,连同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两名导师来到石牌村内,一同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发生在现代繁华间的传统仪式。

  摄影发烧友李敏清曾经到泮塘、猎德多个地方拍摄龙舟活动,她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人文类摄影题材。来自茂名的黄振健第一次在广州拍龙舟,虽然老家也有传统龙舟活动,但气氛没有广州这边热闹。他的关注点与其他摄影爱好者稍有不同。“河涌上龙船的画面有点杂,今天我重点捕捉在周边看采青的人。”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导师肖世清也曾多次拍摄龙舟活动,全景、特写,一一用镜头记录。“今天水面有点高,可能出于安全考虑,龙舟采青时没有像以往一样找个小朋友骑在大人身上去采,有点小遗憾。”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6-2 08:58 , Processed in 0.09309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