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珠玑巷的祖籍情怀

[复制链接]

453

主题

1589

帖子

45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2:0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竹子巷”、“柳树湾”和“都司巷”都是明代移民出发点】
       就像很多王姓人士寻根追源到山西太原的大槐树底下一样,不少到南京的青海人也总喜欢打听“竹子巷”在什么地方,因为青海许多汉族人的家谱里都有祖籍南京、 洪武年间从竹子巷迁出的记载。据南京市社科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的赵德兴所长的考证,青海人乃至云南人与南京的地缘关系确有其事,在青海人中流传甚广的南京 “竹子巷”确有其地,现已演变成城南许家巷的一段。

    赵德兴所长籍贯青海,但他戏称自己600年前就是南京人。经过多方面考证,赵教授推断出“朱子巷”最初名为“珠屐巷”,而在民间则有“珠玑巷”、“朱氏巷”、“竹子巷”等多种俗称,而在文献上则大多以讹传讹为“珠履巷”。其实不光是在青海,云南人中也有祖先由此迁出的记载,云南通海县有一《王氏家谱》就 记载有:“始祖名考伯,原籍南京,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

   “珠屐巷”的地理实体在今南京城南地区,在城建过程中并入许家巷。现在的许家巷位于三山街西南,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铜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间许毅尚书住此而得名。根据《南京古今地名对照》的 记载,“珠履巷”就是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据传曾有一刘尽忠珠宝商居此而得名。“珠屐巷”古属南京柳树湾地区,是明朝重点移民区。根据南京学 者陈济民在《金陵掌故》里的考证,柳树湾地区,位于现在城东南地区,此地区紧靠明朝城墙,宫城禁地,迁徙几乎是必然的,在朱元璋高筑城墙时,云南移民就是从这里迁徙的。青海移民在地点和时间上与云南移民大体相同,大约在洪武十五年前后到了青海。

    珠履巷位于长乐西端北侧,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旧称珠履巷。据传,曾有一个叫刘尽忠的珠宝商居此,故名。” 其二,“珠履巷”很有可能原为“珠屐巷”。“屐”字稍写潦草一点,极易误作“履”。“屐”(音ji)在皖南凤阳一带(朱元璋的家乡)的发音中读做“zi”。此外,“屐”与“履”都指鞋,古南京城制鞋业发达,尤其木屐,今南京还有条巷子叫木屐巷。从南京到青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多少代人的口口相传中,“珠屐巷”完全有可能被误作“珠玑巷”或“竹子巷”“朱子巷”等。 至于“珠屐巷”是何时并人许家巷的,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清代工部保留的《明代南京城图》上仍标有“珠履巷”,在民国绘制的城图上就只有许家巷了,由此可以推断,“珠屐巷”井入许家巷是清代以后的事情了。

   《南京晨报》记者胡成效曾报道:“应天府纻丝巷”提出了不少见解。昨日,又有人提出,“纻丝巷”很有可能是位于城东南蓝旗街的“竹子巷”,还有一种说法是位于南京丹凤街与唱经楼西街之间的“都司巷”。 城东南“竹子巷”古属柳树湾一带,紧靠明朝宫城,是明初南京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云南一份《王氏家谱》中记载说王氏始祖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据地方志专家的考证,高石坎就是今天的石门坎,柳树湾即今天的城东南蓝旗街一带。上世纪80年代云南人来南京“探亲”时,就曾去蓝旗街寻访。
柳树湾昔日位于南京城东南隅,明皇城东南边,即今蓝旗街、光华东街西口一带。因地处大阳沟河弯处,又多植柳树,故名。是明朝初年,国内移民的重要祖籍地之一。云南通海县《王氏族谱》云:“始祖名考伯,原籍南京,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明洪武初年,随沐英军来滇”。据《明史》载,洪武初年,朱元璋为开发和巩固边疆,派将领世守的同时,又征招南京大批工匠塞边,垦荒、兴水利、置业。是时宫城禁地的柳树湾一带居民,多被强征徙疆,去了今日的青海、甘肃和云南等地,今日那里居民的南京民风依旧。居民迁出后为五部六府的五部驻地。《南京建置志》载,吏部在御道东宗人府南,地属柳树湾笃字铺;户部在吏部南,地属柳树湾笃字铺;礼部,在户部南,地属柳树湾盘字铺;兵部,在礼部南,地属柳树湾盘字铺;工部已近洪武门,地属柳树湾盘字铺。

    除“竹子巷”外,还有提出“纻丝巷”很可能是位于丹凤街与唱经楼西街之间的“都司巷”,“都司”是“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明代“都指挥使司”作为管理军事的机构,与出兵甘肃并移民至此屯田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很可能是对外移民的另一个集中出发点。据记载,明初朱元璋出兵云南贵州,有不少兵士就居住在都司巷一带。平定云南贵州后,不少兵士携家眷在此“屯田戍守”,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屯堡人”。这些“屯堡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南京,如今不少人家的家谱上还清楚地记载着自己的祖上来自南京的都司巷。600多年来,从都司巷迁徙到此的明代移民后裔依然保持着南京人不少生活习俗。

   “竹子巷”和“都司巷”到底会不会就是神秘的“纻丝巷”呢?记者采访了明史专家季士家先生,季老谦虚地表示,自己对明初南京移民问题并未有过深入研究,不过,也不排除这两地移民迁往青海、甘肃的可能性。记者随后赶往蓝旗街和丹凤街实地寻访,希望能找到当年移民的一些线索。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蓝旗街已是繁华闹市,当年移民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了。“都司巷”也已经拆迁,只有路旁建筑上的“都司巷1号”还在提醒着路人,这里曾是大明王朝的军事重地。

【中國西南西北的南京後裔】
    六百多年前,朱明王朝定都南京,使得這座古城第一次成了全國性的政治經濟中心(此前以此為都的均是偏安於半壁江山的政權)。隨著明勢力向全國的擴展,南京人也隨之到了西南或西北的一些地方,在當地形成了南京裔的族群,並歷經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傳承至今。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屯堡一帶的居民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那裡的女性差不多都穿著藍色的圓領長袍,袍子的開襟上縫綴著螞蟥扣且袍袖寬大。在袍外,屯堡女性還套有短碼裙,腰束一條染色捆帶────當地人稱之為「獅頭腰帶」。屯堡婦女頭戴白色絹帕,腦後梳著高高的髮髻,其上還佩戴著幾個古色古香的簪子。屯堡婦女腳上所穿的是一種式樣非常古老的鞋────腳尖向上勾起,以雙層白布做成的高筒鞋幫上則有彩線繡花滾邊,這種鞋被稱為鳳頭鞋。乍一看屯堡婦女,不少人都會把她們當作少數民族,而實際上她們卻是地道的漢族姐妹。

    明史專家指出,屯堡女性的服飾正是六百多年前南京地區婦女們的流行服飾,在史書中被稱為「鳳陽漢裝」,而時至今日,屯堡婦女們仍為她們這種傳統的服飾感到驕傲與自豪。此外,屯堡人無論男女老幼,均有早餐吃泡飯,端午吃鴨蛋等等一些源於南京地區的習俗,其中有些還仍然流行於當今的南京。屯堡人自己也認為他們是南京人的後裔。二00五年,一些屯堡女性還參加了「貴州屯堡尋根團」來南京尋根,受到了石城政府與百姓們的熱情接待,許多市民親切地稱她們為「屯堡妹妹」。

    雲南省彌勒縣的不少百姓都稱其祖先是數百年前從南京柳樹灣遷來的。這些百姓衣服上的花紋以及家中的灶台和所住房屋的樣式與南京郊區農村人家的十分相似。上世紀八十年代,當地縣政府曾致函南京有關部門,請求查找柳樹灣。南京方面起初並未找到柳樹灣這個地名,後經史學家幫助,在明故宮找到了一塊刻於明萬曆四十年十月的古碑,其上有這樣的文字「……惟洪武崗東,關首下北東城兵馬司門首下北標營、柳樹灣、關王廟、太醫院等處過西……」,這就證實了當年南京確有一個叫柳樹灣的地方,從而也間接證明了那些彌勒縣百姓們的說法。

    大西北的青海甘肅一帶也有百姓自稱他們的祖先來自南京竹子巷,並且他們也保留著一些南京人的生活習慣,如吃鹽水鴨、小雪醃菜等。在這些人中,還有供奉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等人的風俗。

    有關西南西北南京後裔的先祖們遷徙的原因,向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張燈辱后」說,二為「移民戍邊」說。前一種說法是:當年,一名為張燈的人在元宵節上「隱刺」馬皇后,惹得朱元璋大怒,遂將事發地一帶百姓悉數發配邊遠地區。這種說法至今還流傳在青海甘肅等地。

    相比之下,移民戍邊說則更為可信,因為明初朱元璋平定中原後,便向西南西北發展,以求統一全國。為了加強對邊遠地方的統治以鞏固邊疆。朱明政府在這些地方設立衛所,進行屯墾戍邊,並從南京地區派去了許多官兵、工匠連同他們的家眷在那裡留駐,後經數百年歲月的變遷,便形成了當地的南京人後裔。由這個原因形成的南京後裔在規模上是前種說法難以望其項背的,而且許多地方的地方志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如「屯堡人即明代軍人之裔嗣也」(安順縣志),「縣境漢皇之民多明初平黔將士之裔,來自江南……」(興仁縣志)等等,並且顧名思義,屯堡這個地名本身就是屯田築堡的意思,所有這些也都有力地支持了屯墾戍邊說,即現西南西北地區的南京後裔主要是明朝時朱明政府屯墾戍邊的產物。

【云南人的南京祖籍情怀】  
    世居云南坝区的汉族人家,许多人都说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从家谱、族谱和祖坟的碑刻墓志还可看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柳树湾大石坎”、“高石坎”等记载。“应天府柳树湾”成为云南人座谈祖籍时提起最多的地名。应天府,宋为建康府,元为集庆路,朱元璋建明王朝定都于此,永乐后定为南京。应天府就是南京,但柳树湾在南京何处?就是到了南京询问,一般人也说不出来;南京的市、县地图也无此地址。

    走遍云南3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询问云南的汉族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根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对于云南的汉族人是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的传说,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和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祖籍关系讲,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内的汉族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古代吴越地区,即今天的江浙一带。因为从云南汉族人与南京人风俗习惯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就连弥勒县的汉族灶台灼力样和装饰花纹,都和今天的南京郊区农民的锅灶相似。柳树湾高石坎(即今石门坎)已经是处于南京城繁华的闹市区了,听说,每一年都有不少云南人去南京寻根呢。而很多云南人从小就对“南京”这两个字很耳熟,见到南京人也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世居云南。 其次,又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这块不毛这地。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

    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江苏、江西、安徽、两湖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几代之后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了。还有另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洪武后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就是民间说的“充军”。还有富商和令朱元璋认为“不放心”的人,被加上罪名强行发配来云南,往往是连家属甚至家族都被“扫地出门”。这两类人的籍贯是江苏为多,并不确指枊树湾。典型的如沈万三一案。沈是江苏“第一水乡”周庄人,他的祖上以躬耕垦殖为业,到他这一代善于“治财”,做外贸发财,“富可敌国”,“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在南京置有大是产烽,这就引起朱元璋的忌妒。沈万三不知道,竟然还出钱来“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这就犯了僭越之险。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要杀沈万三的头,后经皇后说情:“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沈被释放后,被“戍云南”。

    原来,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军西南,荡平了元朝残余势力梁王的大军,但朱元璋没有让这支远征军班师回朝,而是一道诏书把他们永远留在了云贵高原。为了解决供给,朱元璋下令军队屯田,又让将士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随军”,并迁徙部分江苏、安徽等地的工匠、商贾在屯田军队附近从事生产。这样在当地就形成了类似当代“建设兵团”性质的特殊建制。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2 06:08 , Processed in 0.07891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