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519|回复: 2

[姓氏介绍] 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

[复制链接]

415

主题

1529

帖子

43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9
发表于 2017-7-3 11: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

  研究台湾姓氏分布的书不是很多,《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可以说是较好的一本。该书主要内容集中在姓氏分布和居住地方面,对台湾姓氏统计、分析和研究,做了比较好的工作。

  一、研究姓氏和居住地的社会需求

  姓氏和居住民研究是社会研究的组成部分,在移民社会里更重要。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主要来自大陆地区,占人口85%的闽南人和客家人来自于福建和广东地区,占人口一成三的外省人则来自于各省。他们的姓氏和居住地状况,如何分类,有何特点,如何演变,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议题。潘英的《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一书,在姓氏分布这一领域,根据有限的资料,对姓氏和居住地的概况、特点、分类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从研究领域看,正如书中所说,研究台湾史可从许多方向着手,而研究台湾人的姓氏和居住地实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今日台湾人的姓氏与居住地分布以及同籍聚落与同姓聚落的形成,是在台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台湾姓氏和居住地的形成过程,成为台湾开发史的缩影。台湾现住居民,除高山族外,都是近三、四百年来由大陆移居过来的,其中除台湾光复后以后大批来台的所谓“外省人”外,绝大多数是来自闽、粤两省的所谓“福佬(闽南人)”和“客家人”。“今日台湾人民能够生活在台湾这块土地上,除了曾因政治力的介入确定了生活空间外,无一不是台湾先民一滴滴血汗造成的。每一个台湾人都必须知道台湾先民拓垦台湾的艰难,都必须知道台湾拓垦史才是真正的台湾史,然后台湾史的研究才能迈上正确的道路。台湾史的研究,目前似乎相当盛行,但台湾史关键问题之一是台湾人口的祖籍及姓氏分布的研究,竟尚未见拓荒园丁;直至今日,居然尚未见任何全面而且精确的台湾人口的祖籍及姓氏分布的资料出现”。可以说,《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对此做了尝试。

  二、进行姓氏研究的相关指标

  关于居住地和姓氏分布的调查、研究不多,成果也不多。作者主要依据的资料有:1926年、1930年间日本殖民当局对民众祖籍的调查和研究;1956年9月16日,台湾省人口普查资料;1964年,陈绍馨和傅瑞德两学者根据1956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次对姓氏和祖籍进行了分类研究,写出《台湾人口之姓氏分布:社会变迁的基本指标》一书。在此之后,也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问题是90年代初期,户籍登记取消族群登记,因此姓氏和居住地研究中涉及的族群问题的淡化,当然也带来研究资料的不足。《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作者,是在陈绍馨和傅瑞德的姓氏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

  进行统计、分类研究,必须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依据的统计资料,当时调查时的抽样方式是“四抽一”。按照这一标准,理论上由4人以下的姓氏有可能被漏查,仅管如此,列入1姓只有1人(即总人口约有4人的)的姓氏多达191个,占台湾总姓氏的18.6%。抽样人口在5人(即总人口约有20人的)以下的姓氏多达420个,占台湾总姓氏的40.9%。抽样人口在50人(即总人口约有200人的)以下的姓氏有731个,占台湾总姓氏的71.1%,人口只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0.2%。而且,731个姓氏中,属于一籍独有的姓氏多达523个,这种占台湾姓氏数七成以上的人口特殊稀少的姓氏,大致是某一祖籍特有的姓氏,而且多数是台湾光复后来到台湾的。

  进行姓氏研究,需要确定“大姓”、“准大姓”和“稀姓”的标准。《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运用数学上“相加平均数”的概念,以总人口除以姓氏数为“平均姓氏人口”,再以“平均姓氏人口”为标准,凡人口超过这一标准的姓氏为“大姓”,低于这一标准的姓氏则为“稀姓”。不过台湾各祖籍和各县市的大姓,未必与整个台湾的“大姓”相合,前者的“大姓”未必便是后者的“大姓”,后者的“大姓”未必是前者的“大姓”。因此,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各居住地及各县市到处可以发现这类姓氏存在,是台湾的“真正大姓”。以各居住地或各县市为单位计算出来的“大姓”,除与上述“真正大姓”相同者外,在整个台湾言,其拥有人口往往并不很多,但较有聚居倾向,可称之为“准大姓”。根据抽样调查,只有202人以下的姓氏,则可称为“真稀姓”。

  根据这一标准,书中认定台湾真正的“大姓”有87个,仅占台湾姓氏总数的8.5%,这些姓氏是陈、林、黄、张、李、吴、王、刘、蔡、杨、许、郑、谢、郭、洪、邱、曾、廖、赖、徐、周、叶、苏、庄、江、吕、何、萧、罗、高、潘、简、朱、詹、游、彭、钟、施、沈、胡、余、卢、颜、柯、梁、赵、翁、魏、孙、戴、方、宋、范、邓、杜、温、傅、侯、薛、钟、丁、曹、蓝、连、卓、马、石、蒋、古、欧、纪、董、唐、姚、程、冯、汤、康、田、汪、白、姜、尤、邹、巫、龚、严。“大姓”的数量不及总数的一成,共占台湾人口的96.4%,可见台湾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姓”的现象相当显著。台湾的姓氏至少有1027种,经常接触的只有只占少数姓氏数的“大姓”。在闽南人和客家人中,在基隆、台中、台南、台北、南投、云林等县市的“大姓”,几乎都在87种大姓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1529

帖子

43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1: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台湾姓氏分布的书不是很多,《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可以说是较好的一本。该书主要内容集中在姓氏分布和居住地方面,对台湾姓氏统计、分析和研究,做了比较好的工作。

  一、研究姓氏和居住地的社会需求

  姓氏和居住民研究是社会研究的组成部分,在移民社会里更重要。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主要来自大陆地区,占人口85%的闽南人和客家人来自于福建和广东地区,占人口一成三的外省人则来自于各省。他们的姓氏和居住地状况,如何分类,有何特点,如何演变,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议题。潘英的《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一书,在姓氏分布这一领域,根据有限的资料,对姓氏和居住地的概况、特点、分类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从研究领域看,正如书中所说,研究台湾史可从许多方向着手,而研究台湾人的姓氏和居住地实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今日台湾人的姓氏与居住地分布以及同籍聚落与同姓聚落的形成,是在台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台湾姓氏和居住地的形成过程,成为台湾开发史的缩影。台湾现住居民,除高山族外,都是近三、四百年来由大陆移居过来的,其中除台湾光复后以后大批来台的所谓“外省人”外,绝大多数是来自闽、粤两省的所谓“福佬(闽南人)”和“客家人”。“今日台湾人民能够生活在台湾这块土地上,除了曾因政治力的介入确定了生活空间外,无一不是台湾先民一滴滴血汗造成的。每一个台湾人都必须知道台湾先民拓垦台湾的艰难,都必须知道台湾拓垦史才是真正的台湾史,然后台湾史的研究才能迈上正确的道路。台湾史的研究,目前似乎相当盛行,但台湾史关键问题之一是台湾人口的祖籍及姓氏分布的研究,竟尚未见拓荒园丁;直至今日,居然尚未见任何全面而且精确的台湾人口的祖籍及姓氏分布的资料出现”。可以说,《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对此做了尝试。

  二、进行姓氏研究的相关指标

  关于居住地和姓氏分布的调查、研究不多,成果也不多。作者主要依据的资料有:1926年、1930年间日本殖民当局对民众祖籍的调查和研究;1956年9月16日,台湾省人口普查资料;1964年,陈绍馨和傅瑞德两学者根据1956年人口普查资料,第一次对姓氏和祖籍进行了分类研究,写出《台湾人口之姓氏分布:社会变迁的基本指标》一书。在此之后,也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问题是90年代初期,户籍登记取消族群登记,因此姓氏和居住地研究中涉及的族群问题的淡化,当然也带来研究资料的不足。《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作者,是在陈绍馨和傅瑞德的姓氏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

  进行统计、分类研究,必须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依据的统计资料,当时调查时的抽样方式是“四抽一”。按照这一标准,理论上由4人以下的姓氏有可能被漏查,仅管如此,列入1姓只有1人(即总人口约有4人的)的姓氏多达191个,占台湾总姓氏的18.6%。抽样人口在5人(即总人口约有20人的)以下的姓氏多达420个,占台湾总姓氏的40.9%。抽样人口在50人(即总人口约有200人的)以下的姓氏有731个,占台湾总姓氏的71.1%,人口只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0.2%。而且,731个姓氏中,属于一籍独有的姓氏多达523个,这种占台湾姓氏数七成以上的人口特殊稀少的姓氏,大致是某一祖籍特有的姓氏,而且多数是台湾光复后来到台湾的。

  进行姓氏研究,需要确定“大姓”、“准大姓”和“稀姓”的标准。《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运用数学上“相加平均数”的概念,以总人口除以姓氏数为“平均姓氏人口”,再以“平均姓氏人口”为标准,凡人口超过这一标准的姓氏为“大姓”,低于这一标准的姓氏则为“稀姓”。不过台湾各祖籍和各县市的大姓,未必与整个台湾的“大姓”相合,前者的“大姓”未必便是后者的“大姓”,后者的“大姓”未必是前者的“大姓”。因此,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各居住地及各县市到处可以发现这类姓氏存在,是台湾的“真正大姓”。以各居住地或各县市为单位计算出来的“大姓”,除与上述“真正大姓”相同者外,在整个台湾言,其拥有人口往往并不很多,但较有聚居倾向,可称之为“准大姓”。根据抽样调查,只有202人以下的姓氏,则可称为“真稀姓”。

  根据这一标准,书中认定台湾真正的“大姓”有87个,仅占台湾姓氏总数的8.5%,这些姓氏是陈、林、黄、张、李、吴、王、刘、蔡、杨、许、郑、谢、郭、洪、邱、曾、廖、赖、徐、周、叶、苏、庄、江、吕、何、萧、罗、高、潘、简、朱、詹、游、彭、钟、施、沈、胡、余、卢、颜、柯、梁、赵、翁、魏、孙、戴、方、宋、范、邓、杜、温、傅、侯、薛、钟、丁、曹、蓝、连、卓、马、石、蒋、古、欧、纪、董、唐、姚、程、冯、汤、康、田、汪、白、姜、尤、邹、巫、龚、严。“大姓”的数量不及总数的一成,共占台湾人口的96.4%,可见台湾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姓”的现象相当显著。台湾的姓氏至少有1027种,经常接触的只有只占少数姓氏数的“大姓”。在闽南人和客家人中,在基隆、台中、台南、台北、南投、云林等县市的“大姓”,几乎都在87种大姓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1529

帖子

43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9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1: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有意思的统计数字

  书中最吸引人的,是关于姓氏和居住地分布的各类统计数字。关于“大姓”,分布情况十分有趣。

  按族群分,如在闽南人中,“大姓”有58个,占其总姓氏数的11.2%;在客家人中,“大姓”有47个,占其总姓氏数的18.4%;在外省籍中,“大姓”有116个,占其总姓氏数的13.3%;在高山族中,“大姓”有60个,占其总姓氏数的17.5%。在这些“大姓”中,如以闽南人计算,彰化县则有17个,台南县有15个,嘉义和云林县各有11个,高雄县有6个,台北县有5个,台中县和屏东县各有4个,南投县和台北市各3个姓,桃园县和宜兰县各2个,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竹县则各有1个,可见闽南人“大姓”人口以中南部分布较多,而台北市的“大姓”人口中闽南人则不算高。

  按县市地域分,台北市有“大姓”78个,占其总姓氏数11.9%;基隆市有“大姓”57个,占其姓氏总数14。4%;台中市有“大姓”50个,占其姓氏总数的12.7%;高雄市有“大姓”有60个,占其总姓氏数的13.3%。在台东县有“大姓”52个,占其姓氏总数的16%;在澎湖县有“大姓”33个,占其姓氏总数15.5%。此外,在87个“大姓”中,有22个在台北市分布最多,12个在彰化县最多,10个在台南县最多,云林、新竹县各有7个最多,台中县和台北县各有3个姓最多。台湾的“大姓”人口,除台北市分布较多外,以中南部分布较多。

  按姓氏分,以粘为例,抽样人口只有840人,但在彰化县却达到83.8%;在福兴一地达53.6%;成为彰化的第42大姓。某些县市的大姓,常与其祖籍的人口分布于该县市有密切关系,例如台北市的金、陆、袁、顾、韩等姓,所以能够成为该市的“大姓”,与外省籍的这些姓氏聚居该地有关。关于特有姓氏,外省籍中特有的姓氏有413个,如忻、邰、眭、乙、弭等,占稀姓总数的49.2%;高山族特有的姓氏有28个,占稀姓总数的3.3%,如莲、电、蔓、顺、豆等;闽南人特有的姓氏有86个,占稀姓总数的9。5%,如枋、世、角、埕、蟾等;客家人特有的姓氏有5个,占稀姓总数的0.6%。

  四、关于姓氏的特殊情况

  书中关于“稀姓”的分类和分析也很有意思。关于“稀姓”,书中认为,根据1956年9月的调查,台湾的“稀姓”虽然多达839个,但外省籍中特有的姓氏竟达413个,占49.2%;高山族大量改用汉姓是台湾光复后,其特有的28个“稀姓”大致也可视为台湾光复后才产生的,所以在839个姓氏中,在台湾光复以前只有398个。在外省籍占半数以上,除特有的413个姓氏外,尚有183个姓,共占71%。可见台湾的“稀姓”虽多,至少半数是在台湾光复后迁来的,一部分是来自高山族的改用的汉姓,外省籍之所以能带来如此多的“稀姓”,应该与来自于大陆许多地区(角落)的人口有关。

  书中特意列举了一些特殊的姓氏。87个“大姓”中,少数姓氏在客家人和高山族中则没有。客家人中没有丁、程二姓的人,其余85个姓中,苗栗县有35个姓,新竹县有20个姓,桃园县中有17个姓,屏东是6个,台中县有4 个,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各1个。高山族中没有姚、程、康、邹、龚等姓的人,其余82个中,花莲县最多为31个,台东县有25个,屏东县有22个,南投县有2个,新竹和嘉义各有1个。外省籍中只有巫姓在基隆市最多外,其余86个姓都是台北市最多。

  书中判断,台湾最大的姓氏是陈,在统计时抽样人口有261631人,实际人口则超过104万人,占当时台湾人口的11.3%。陈姓是闽南人、外省籍中的第一大姓,是客家、高山族中的第二大姓。在当时的21个县市中,在18个县市中为第一大姓,在台中市、宜兰县、云林县中为第二。陈姓中的闽南人占84%,客家人占8.3%,在高山族占1.9%,外省籍占5.8%,可见陈姓几乎是闽南人的姓氏。林姓是台湾第二大姓。在统计时抽样人口为196982人,实际人口则超过78万人,占当时台湾人口的8.5%。林姓是闽南人的第二大姓,是高山族的第一大姓,是客家人的第五大姓,是外省籍的第六大姓。在台中市、宜兰县和云林县为第一大姓,12个县中为第二大姓,在4个县市为第三大姓,在桃园县为第四大姓,澎湖县为第六大姓。林姓人口中,闽南人为85.5%,客家人为8.2%,外省籍为3.6%,高山族为2。7%,林姓也是闽南人的姓氏。87个大姓中,严姓最少,占当时台湾总人口约0.1%,实际人口约为9176人。严姓是客家人的第69大姓,外省籍的第74大姓,闽南人的第86大姓,在各县市严姓都没有进入前50姓。闽南人占54.6%,外省籍占28.5%,客家人占14.3%。在闽南人中,严姓主要在嘉义、台南县、台北县、云林县、台南市、宜兰县、台北市等,共占64.7%。书中的结论认为,87个大姓中,以林、刘、曾、叶、余、卢分布最为均匀,在任何县市的人口都没有超过10%。

  《台湾人的祖籍与姓氏分布》是很有特点的一本书,资料性很强,很多判断和结论也很有特色,因而对研究台湾社会和历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8 23:29 , Processed in 0.08281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