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547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 古宅古迹诉说历史一廷坑池家厝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0:23: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池氏义工 于 2019-10-14 18:22 编辑

作者:池存美

在福建省闽侯廷坑池家厝(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荊溪镇关西村廷坑自然村)的这棵榕树,宗亲讲几百年下来榕树的根都伸入每户池氏族人老宅里,特别有灵性,也寓意着池氏家族枝繁叶茂!





闽侯荆溪镇廷坑村海拔300米,距福州市中心约25公里(城市半小时生活圈),环境清新淳朴,森林植被茂盛,村内保留一座约300多年的由九座祖厝合围成的古民居,土木结构,建筑内雕梁画栋,形像生动,地面铺设长达5至6米石板条,可见当时屋主的财力雄厚!









福州进京的古驿道(官道)从村尾经过,池家厝曾经也出过一位六品官衔的族人。





























































































受廷坑村池秀敏、池斯桧姐弟之邀,福建省池氏委领导池津光会长、秘书长池素良一行走访了廷坑古民居及立在官道中央的贞节牌坊,并对廷坑村如何进一步保护古迹古厝与廷坑池氏宗亲们进行了座谈。

























在荆溪镇关西村廷坑自然村,仍遗存着一座较为完整的贞节牌坊。牌坊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清廷为当地监生池汉章之妻徐氏所立,故老相传,徐氏15岁嫁入池家,19岁因夫死开始守寡,苦守近50年。当地官府听闻后,便上奏皇帝,表彰徐氏的贞节,并“奉旨旌表”为她建造了这座牌坊。尤为难得的是,经过两个多世纪的风雨和动乱的摧残,牌坊主体结构仍比较完整。牌坊的中间原是一条大道,因为顶上有圣旨的篆刻,故而文武百官路过必须下拜,在古时,牌坊所在的廷坑自然村,是进京官道的休憩之所,常常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在牌坊四周逛了一圈,不由得深为华夏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所叹服,牌坊不但庄严大气,雕刻字样更是不凡。该牌坊为四柱三门冲天式的典型清代建筑风格,正面横披“洁比幽兰”,背面横披“贞同古柏”,左屏刻“清乾隆四十年咨部题奏旌表节孝”,右屏刻“侯官县故监生池汉章妻徐氏丁酉年立”,坊顶部镌青石“圣旨”、“恩荣”龙榜,四根花岗岩立柱上刻有四对歌颂贞节的楹联,大概是为了方便车马通行,因此工匠们特意将中间门建大,而两侧门缩小,这一点点的细腻,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独运。  尽管百年后,碑文上的事迹已经成为一种封建糟粕,可村民对牌坊依旧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这个牌坊就像一个活化石,记载着过去这个小村庄的文化变迁。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8:28:41 | 只看该作者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8:56:53 | 只看该作者
用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 李宇军

【摘要】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新动能。面对乡村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把物质文化遗产之“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神”融会贯通,需要对传统的“形”与现代的“神”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只有大力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保证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内源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是关系中国全面发展、关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件大事。推动乡村振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社会—文化因素被认为既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发展的最终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发展定义为:“发展就是转化成为文化的科学(技术、经济、环境等,总之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强调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社会学也认为,社会结构转型受政府和市场之外能够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影响,即“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在发生结构性变动时,会形成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力量”。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成为乡村内源性发展的推动力,构成乡村振兴之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初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针对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全面谋划。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乡村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凝聚着乡土之味、乡愁之情和人文之美。历史上,中华各族儿女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拥有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遗产有民居、农耕工具、石刻、农家美食、刺绣、服饰、日常用品等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方言土语、民间信仰、戏曲、舞蹈、民间歌谣等类别。

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可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新动能。近些年,在乡村发展的路径上,有人认为乡村的“老房旧俗”是过去岁月留下的破烂摊子,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沉重包袱,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大干。但是,这样一来就会把乡村原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乡村原有风貌和地方文化特征等,全都一扫而光,也就等于割断了乡村的历史文脉。由此可见,实现乡村振兴,要充分重视、振兴和发展乡土历史文化遗产。面对乡村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把物质文化遗产之“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神”融会贯通起来,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形”与现代的“神”进行重新组合加工。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有着各自不同的乡土文化,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价值,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过发展的“外源型”和“内源型”争论。最典型的是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计划(1960-1970),由于采取“外源型”发展模式,试图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复制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无功而终。这种“发展模式”的本质不是完全内生和自发的,而是按照发达国家已有模式进行的“复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内源型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了联合国向国际社会推介的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内源型发展模式指的是“基于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式”。

内源型发展战略否定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比如,贵州“千户苗寨”所拥有的民族文化,其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展示着苗族的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等,完整保存了苗族的原生态文化,是人们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千户苗寨”主要依靠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历史文化资源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与现实载体。在各个村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原生态历史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不单是各个村落内源性的生产要素,而且也是各个村落独特的文化资本。站在新的高度,要以新的视角进一步挖掘、利用和提升乡村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融汇古今,使乡村成百上千年积淀下来的“静态”历史文化遗产,转变成为与乡村现代化进程有机嫁接起来的“活态遗产”和“动态遗产”,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振兴可以以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内源性竞争优势,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村落。

让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质得到彰显

如果没有文化遗产的滋养,没有情感的带动,村落作为资源匮乏、资本匮乏、人才匮乏的地方,很难具备吸引力,很难吸引产业进驻。因此,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应紧扣历史文化遗产这一资源要素。

充分挖掘、保护与利用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费孝通指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干扰而已,而是传统力量与新的力量共同作用的过程。充分挖掘、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乡村的资产价值和持久的内源性发展活力。应当将学者“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与政府“自上而下”的工作视角相结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让历史文化遗产的传统特质得到彰显。

注重本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当地文化特色的结合。应对区域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方性的文化特征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使它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变成活的文化基因,变成不同乡村居民的文化趣味和生活情调。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断裂,在规划阶段就要为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具有活力的文化旅游生长点和文化产业增长点。既要延续过去,又要延展至未来,使之真正成为乡村具有竞争优势的内源性要素,并有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良好的乡风不仅能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摒弃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还能促使整个乡村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引领。传统村落孕育出了草根乡土文化和乡贤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乡贤作为村落精英有着很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如今,可以让“乡贤文化”再度成为农村靓丽的文化风景,让乡贤发挥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作用,助推良好乡风的形成,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室副研究员)

【注: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培林:《“逆城镇化”大潮来了吗》,《人民论坛》,2017年第3期。

②朱启臻:《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3期。

责编/张蕾 周小梨(见习)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06:13 , Processed in 0.09751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