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8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09:0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池氏义工 于 2017-5-5 09:04 编辑

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


公元前(西汉平帝刘衎始为公元1年)三明地域已有闽越族人居住在泰宁、建宁、将乐县域。随唐之际,大批畲民从广东、浙江、江西迁入三明境内。
客家人历史上的大迁徙一般称为五次。

第一次大迁徙

西晋末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在永康(公元300~301年)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诸王间连年混战,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爆发了各地人民反对晋王朝的战争,加上瘟疫、灾荒,“百姓……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移民高潮长达百余年,而其余波延续300余年。这时期的中原移民,迁至后来的南宋疆域约90万户,占南宋户口数的六分之一。这些移民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尽管到达闽粤赣连结地区的不多,但其前锋已抵达今之福建省西北部三明市的宁化(含清流、明溪)、将乐等县。

第二次大迁徙

唐代的“安史之乱”,导致第二次中原汉人南迁大潮。“安史之乱”后,又发生了黄巢起义,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举族往南迁徙。这股汹涌澎湃的迁移大潮延续至五代十国,乃至北宋,历时90年。客家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罗香林先生指出:“考宁化旧为黄连镇地,属闽绥城县,而绥城全境甚广,凡今日建宁、宁化、将乐、归化等县,唐时皆其属地,就中除建宁一地较不安靖外,其余似皆为避难良所”。于是大批客家先民由江州溯赣江而上,进入“避难良所”地区定居。唐至北宋迁入闽西北今之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沙县、永安等县(市)的姓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迁入宁化县60支118姓。迁入清流20姓统计有16姓,占总数的80%。迁入明溪31姓统计有24姓,占总数的77%。迁入建宁40姓、将乐17姓、沙县7姓。迁入泰宁据泰宁县1985年调查全县247姓,有资料可查的53姓,他们迁入时间是:唐6姓、五代3姓、北宋10姓、南宋10姓、元7姓、明3姓、清4姓。唐至南宋迁入29姓,占54%。这次南迁大潮,涌入闽粤赣边连结地区的客家先民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主体。

第三次大迁徙

北宋末,“靖康之乱”引发第三次中原汉人南迁大潮。公元112年北宋都城开封为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先民又继续南迁,进入闽粤赣连结地域。有许多迁入三明境内各县。南宋迁入宁化的有63姓,大多从江西迁入。宝祐元年(1253年),宁化全县达3.8万户、11万余人,是清之前人口的最高峰。唐宋时期迁入宁化的最多,其次是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泰宁、沙县。(当时,永安、梅列、三元尚未设置县区,其地分属今之沙县、明溪、清流等县)。到南宋,客家先民大规模的南迁活动基本停止。至此,闽粤赣边交汇的连片山区由于客家先民的大量迁入,出现大户以南下汉人为主体的占90%,又经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融洽,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系。在这期间,三明地域客家人逐渐往龙岩、梅州等地迁移,这可从罗香林先生的论述中得到印证,他指出:“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

第四次大迁徙

明末清初,因为清人南下和客家内部人口膨胀,以及清初奖励人口定向迁移,即“移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从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向周边迁移,多从梅州、闽西、三明等地迁往桂、湘、台、川等地,使客家人分布全国20多个省区。也有部分客家人从闽、粤返迁赣南。

第五次大迁徙

清咸丰年间(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大平天国起义失败,客家人备受株连(洪秀全是客家人,军中将领多为客家人),又受粤中地区发生持续12年土客械斗影响,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用以安置客家人。这导致客家人再次迁徙,迁往海南、广西,并向海外播衍,使客家人走向世界。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1:18:4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客家人五次迁徙的基本情况,值得说明的是,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六次迁徙而不仅仅五次,出现分歧的一次是时间更早的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曾派60万大军“南征百越”,后来的公元前214年,又派50万大军“南戍五岭”,这两批中原士兵后来定居在当地,和百越民族融合,大部分成为了今天的粤人的先民,有部分成为了客家人的祖先。所以持六次迁徙论的人认为秦始皇的这110万大军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南迁。当然也有学者持三次迁徙论,这里不做论述。


  客家人往南迁徙、侨居、聚居过程中,除了保持自己中原河洛文化的本色之外,为了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融入当地社会,也努力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某些文化和融入当地的本土文化,首先是吸收楚文化、吴越文化,后来又和畲族、瑶族文化以及潮汕文化和福佬文化等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客家文化特质。其中,畲族可能是对客家人影响最大的南方少数民族。


  客家先民在迁徙入赣闽粤交界地区的时候,和生活在那里的畲族长期杂处通婚,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风俗、建筑、耕作技术和生活方式等等,当然,在和畲族互动的过程中,客家先民由于拥有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处于优势地位,所以畲族被汉化的比较多,时至今日,畲族人说的“畲语”和客家话非常相似,以至于常常被认为是客家话。


  客家人虽然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但在不同的地方接触和吸收的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客家人也是有地域差异的,比如江西的客家人和广西的客家人说的客家话会有区别。


  说了那么多,那客家人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其实客家人属于汉族的一员,和其他汉人大同小异,但当然也有其特别之处,除了客家方言外,还有几个突出方面值得一说:


  首先是耕读文化,即一边耕作一边读书的传统。由于客家人背井离乡南下逃生,所以生存和出人头地的欲望非常强烈,即使是贫瘠的丘陵和山区,依然可见客家人劳作的身影,同时他们还不忘鼓励子弟发奋读书,历史上客家人出仕做官的比例比较高,各朝各代都出现了很多彪炳史册的人物,与客家人重视教育、重视诗书礼乐的传统有莫大关系。


  其次是崇拜祖先。客家人在漂泊的岁月里,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基因,他们把对家乡的思念转为对祖先的崇拜上。去到客家人社会,无论宗族大小,都建有祠堂,祠堂放置祖先的牌位,俗称“祖公”。每逢春节等节日,客家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客家人也非常重视修族谱,并且每一代人取名字都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客家人比较爱国爱乡,也与客家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对中原故土的思念有一定的联系。


  最后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客家人从中原辗转到落后的南方,从无到有,安身、立命、扎根、逆袭,与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每到一个新环境,客家人主动披荆斩棘,开创出新天地。命运的漂泊和生活的磨难造就了客家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性格特点。“情愿在外做到死,不愿在家守娇妻”,“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早起三朝当一日”等等在客家地方流行的谚语,生动地展示了客家人勤奋努力、敢闯敢拼、拼尽全力的精神。


  这三个是比较突出的方面,总之,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移民文化和山区文化的结合体,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3 06:41 , Processed in 0.10001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