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77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池氏名人:举止有仪法之《直庐记》作者池生春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6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7 11:37: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氏网推荐理由:池氏宗祠常见的四字联有“生春仪法;显方诗文。”或者“诗书启后;仪礼传家。”七字联则有“生春宏文《直庐记》;显方力作《晃岩集》。”把明清两位池氏文豪相提并论:明代池显方,字直夫,天启举人,工诗文,著有《晃岩集》等,参见“池氏名人:明·厦门池浴德父子三人名耀青史”;清代池生春,字籥庭,道光进士,举止有仪法,工书法,著有《直庐记》等,他就是本期池氏名人要推介的主角了。

池生春,字籥庭,又字剑芝,号直庐。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生于云南楚雄鹿城的一个穷秀才家庭。

楚雄历来为彝族聚居地,今称“楚雄彝族自治州”,东靠昆明,西接大理,南连普洱玉溪,北临四川攀枝花。

那么,池氏先民何时在此落地生根呢?因手头没有族谱资料加以佐证,只好根据一些公开资料略加推测。楚雄州简介:“明代大量江南移民流入州境,汉文化在城镇、坝区内逐渐普及,本地文人大量涌现,如……楚雄的刘联声、池生春等,于文、史、哲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由此可知,迁移时间是明代,来源地是江南,而积累到清代中叶,已能蜚声宇内。

家庭境况之“穷”,对生春先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他要接受别人的资助,难免有失平常心,但他惕励自奋鞭,成就“举止有仪法”之美誉,十分难得。嘉庆十五年他12岁,入邑庠,后补廪生。在楚雄龙泉书院读书时,就有“奇童”之称,且少有大志,不同凡响。及长,学识品德渐渐有名,得到知府宋湘的器重,经济上给他帮助,为他提供深造条件。嘉庆十八年,他入读昆明五华书院,不久,成为书院主讲刘大绅的得意门生,跻身“五华五子”(池生春与戴淳、杨国翰、李于阳、戴絅孙)之列。这期间,他写过一些抒写胸襟抱负、描绘自然风光的诗,颇有文采和气度,收入《五华五子诗钞》。他作的《重游华亭寺》诗称:“泉通幽涧茶烟湿,云护深林鹤梦清”,蔚为华亭山新景(http://www.fjdh.cn/ffzt/fjhy/ahsy2012/10/111418187459.html)。

另一方面,由于他出身“微贱”,从小从事体力劳动,因此他对劳动人民比较同情和尊重,感情与劳动人民比较接近。他在《志不在温饱论》中说:“播种五谷,吾得而食之;百工技艺作为器用,吾得而用之;披坚执锐以守土,吾得而安之”,他认为农工兵都是有功之人,自己也应有功于世。基于这种思想,他为官清廉,供职恭谨。

嘉庆二十四年他21岁,乡试中举;道光三年他25岁,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又授翰林院编修,为明清两代楚雄“八大翰林”之一。

道光八年(1828年),他奉旨主持陕西乡试,热情接待考生,到处走访,体察民情,留心地方山川民俗,写下了《入秦日记》和《直庐记》。

不久又被提拔为直隶“南书房行走”。

道光十三年二月十七日(1833.04.06),简放广西提督学政,敬慕布政使陈弘谋沈毅清惠,遂以不欺为本,以立志、修身、治经、讲学为己任。在桂期间,他发现南宁等府土官枉法,索取考生贿赂,致使边僻子弟被拒于学门之外。于是他向礼部上书,将原来由土官任主考改为流官。他主持学政期间,锐意改革,兴办教育。曾用桂林榕湖经舍书院所捐千金购经籍,贮存书院,以供诵读;另建榕湖经舍数十楹于榕湖之北,供十二府州之学士就读。经费不足,就用自己官俸添补,使边僻子弟也能就学。

道光十四年(1834年),按例要更换学政,因他功绩显著,继续留任,道光帝赐他《西域战图》一幅,以示嘉奖。

广西神童璩湘帆读书咏史,作《咏史百首》诗集稿,上书送清廷,并将诗稿献呈池生春学政。池生春诵读《咏史百首》后极受感染,给璩湘帆以复信并题诗4首备加赞誉,其中第二首诗云:“百年杞梓郁轮铮,海内推谁善树人?竟有此才生此地,宜山草木亦精神。”(参见http://www.yzdzw.gov.cn/html/2013/sjwh_1111/307.html)

广西彭昱尧(1809~1851)性格豪放,不入俗流,喜好读书,博览群籍,才学过人,对二十四史尤为熟悉,但对“制艺”八股文不感兴趣。他的议论文章,别树一格,锋芒毕露。然而他更擅长于诗词,为池生春所赏识,聘为幕府,到桂林与龙启瑞、朱琦、王拯、吕坟等同为池的门客。他们几个人日常以诗文相切磋,效法桐城派方苞、姚鼎的文风,从事古文运动,合刊有《岭西诗文集》,世称广西五大古文家。有道是:“数百年来的广西督学,只有池生春最得人才!”(参见http://www.gxdqw.com/bin/mse.exe?A=35&K=c&rec=452&run=13)

道光十六年 (1836年),池生春升任国子监司业;但同年七月,因积劳成疾,英年辞世。池生春为官清廉,在任内病死,家里无力办丧。彭昱尧有感于他的知遇之恩,为他举丧,不烦路途遥远,护送其灵柩回云南。道光十八年,又与同人(实为广西巡抚梁章钜主持)在省城(桂林)西华门内建立池公祠,梁章钜撰《池司业庙堂碑》称:“比余抚是邦,而君已于一月前卒矣。”

池生春工于词章,“所为文纯明平易,不喜作奇僻语,然会文切理,亦时以新藻发其挚思”。除了著有《入秦日记》一卷、《直庐记》一卷外,尚有《诗文剩稿》(又称《池司业遗稿》、《池司业遗集》)四卷、《塾规二十四条》等。

出乎意料的是,他步朱子之后为二程做《年谱》:

《明道先生年谱》,清咸丰五年刻本,五卷,277页,作者:池生春、诸星杓。

《伊川先生年谱》,清咸丰五年刻本,七卷,322页,作者:池生春、诸星杓。
选自《伊川先生年谱 伊川先生年谱 曾子宣年谱稿 三种》(北图年谱丛刊19--1),16开,380页,程颐 朱熹 池生春 诸星杓 曾布 周明春 著。












池生春亦善书法,“楷书宗柳诚悬,方严峭劲;行书法二王,颇清健,笔意与其师顾南雅相近。”


池生春书法作品欣赏:

池生春书《文心雕龙·风骨》封面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

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
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

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

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

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

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

使翼也。故析辞精,述情显,捶字坚而难

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夫翚

翟备色,而翾翥百步;鹰隼乏采,而翰飞

戾天。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夫熔铸经

典,翔集子史;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


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
                                     池生春敬书
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397

帖子

4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94
QQ
沙发
发表于 2017-8-27 15:32:42 | 只看该作者
$ }! ~) _) \! H3 N% p3 j4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397

帖子

4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94
QQ
板凳
发表于 2017-8-27 15:3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主题

397

帖子

479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94
QQ
地板
发表于 2017-8-27 15:55:41 | 只看该作者
池生春作万载池氏族谱源流世系:

族谱源流世系

国家久安长治,德教洋溢,莫先于巨室之振兴;
而巨室之所重,莫先于谱系之修明。
盖谱系,固文献所由徵,而与书所相表里者也。
使普天之下,凡世系望族,咸讲于尊祖敬宗之谊,
人人亲其亲而长其长,
是即唐虞三代之所以时雍风动也。
讵非太平盛世哉?
当今圣天子,敦崇雅化,健行不息;
万机之暇,博览群书,详参载籍。
特命儒臣纂修《万姓宗考》,其于稽古右文,有加无已,
盖煌煌乎钜典也!
躬逢其际者,可不动木本水源之思乎?!
余隶籍云南,身居京邑,
久闻族属之盛,惟江右瑞郡新邑义宁州为最!
欲来联宗谊而不果。
今年春,族伯叔邮函数千里,录其宗谱,属序于余。
余披函三复,不禁慨然曰:“有是哉,诸伯叔之亟亟于尊祖敬宗,无忘先世之德业也!”
吾族始为西平,后为西河。
当周穆王时,封于渑池,即以所居之地为姓是也。
尝考隆汉之世,有允茂公,仕景帝,则封为城侯;
有邦耀公,仕明帝,则封平辽伯;
有瑗公,仕献帝,则授为河南中牟令是也。
其有授益州刺史者,则仕晋怀帝;
有授颖川郡者,则仕唐太宗;
更有授宁海节度使者,则仕唐高宗是也。
此固千枝万叶,同其根株;众派巨浸,同其原委也。
且我池氏族姓,甲于天下,散居各郡。
有筑苏湖之堤而立祠祀之者,其宦迹可钦也;
有特科状元而为琼林所欣喜者,其科名可羡也;
有为招讨使遂居闽石巴村而为鼻祖者,其世系可稽也。
故自隆汉以至大晋、大唐、大宋、大元、大明,千有余年,代有文人;
迄乎国朝定鼎以来,人文蔚起,科甲联登,则尤称极盛焉。
藉非祖宗蕴积累代之培植,曷克至此哉!
宜伯叔之各念不忘,而急急于谱系之修明也。
但前此各有支谱,而病其未合。
今乃总而合之,从流溯源,先合后分;
按图以索,恍乎一父之子、一子之孙。
诗曰:“君之宗之”。继称为大宗,继别为小宗。
小宗辨则大宗明,大宗明则族属可收。
是则余之厚望也乎!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云南楚雄县
       愚族侄  生春  顿首拜撰

万载谱源流1.jpg (71.33 KB, 下载次数: 45)

万载谱源流1.jpg

万载谱源流2.jpg (118.35 KB, 下载次数: 41)

万载谱源流2.jpg

万载谱源流3.jpg (91.09 KB, 下载次数: 42)

万载谱源流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5#
发表于 2017-8-30 16:08:43 | 只看该作者
楚雄志生平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6-3 03:18 , Processed in 0.123349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