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57163|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池瑞林:《余香》——记山西平定县上庄村

[复制链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6:18: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香》

作者:池瑞林
铅华易退,天真难寻。
阴历十月的午后阳光暖暖地衔着儿时的梦,带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
我庆幸自己诞生在这样一个修建年代无法考证的池氏老宅里,让我从小熏陶于拥有30多人却人人都本着谦卑、敬老原则的大宅门里,不由得想起《南史.胡谐之传》里记载的”廉让居”——那是后来人们意为纯属风俗淳美之地。
暖心的阳光温润地洒在扮有胭脂红的青砖上,显得格外祥和。老屋顶的百年柏树依然青翠苍劲,静得如生在空谷中,好像对世人诉说着老宅几百年来的沧桑。天蓝得似乎也有些痴情,愣愣地俯视着这片瓦之下老屋的典雅之美。
院里的古秋桐树在父亲小的时候就成了一半枯树洞,借着树侧的水分又凸显出许多嫩绿的树枝来。每年都有秋桐花在默默的装扮院子,一串串粉白粉白的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记忆中的父亲工作很忙,难得休息一天。雨后的秋桐花落了一地,我拽着父亲的手让他陪我在院子里捡花,我就可以编织四五岁时蝴蝶花的梦了,一朵,两朵,三朵……捏在手里,漂亮极了。忽然,树上几只叽叽喳喳的麻雀惊醒了我的梦,就在我抬头的瞬间,一只青蛇从树洞里探出头来,如风般的速度把一只麻雀吞进了嘴里。父亲下意识地赶紧把我抱在怀里,那感觉好温暖。让我的思维里竟然放下了自然界中可怕的食物链,继续把小手里的落花掰开,犹如蝴蝶触角的花蕊放在父亲的鼻子上让他闻落花的余香,胖乎乎的小手抱紧父亲的脖子,是那么可爱,幸福。其实吧,后来许多的日子里经常会有青蛇的出没。长大后才明白,是温暖把害怕淹没在墙角的尘埃里了。
古老的窑洞里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冬暖夏凉。每到这阴历十月,我们姐妹都睡得正香还略带渴意的半夜时分,都能吃上母亲放在我们嘴边甜甜的桔瓣,带着蜜意滋润的喉咙,紧闭的双眼不想睁开,继续编织着各自的五彩梦。
古屋,古砖,古瓦,古树,古石雕,还有沙石砌成的古围墙披着四时之光,从悠远的岁月里走来。思绪始终被幸福所感染,想着想着,泪——落在了草丛里,随手捡起一朵洒落在草尖上泛黄的秋桐花,我依然还能闻到它的余香。这种淡淡的余香让我闻一闻,终生便不能忘。
——  记于生日这一天的黎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71#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5:31: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张照片都是冠山书院,紧靠石牌楼花墙外也洒着池必卿爷爷的骨灰(骨灰遗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70#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5:3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69#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5:3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68#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5:30:13 | 只看该作者
上嘉山八大景:仙人桥,二龙亭,黑水潭,反背龙,听雨洞,朝阳洞,狐仙帽,白石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692
67#
发表于 2018-5-9 13:5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692
66#
发表于 2018-5-9 13:5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65#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0:30:16 | 只看该作者
        《上嘉山之旅》
                         池瑞林
      2018年五四青年节的这一天晌午3点左右,我们骑车准备去上嘉山拍一些嘉山八大景的照片。由于破坏严重,事不宜迟,在上山途中,遇到村民在栽树。到了嘉山,先到仙人桥,由于年长日久风化,碑上的复修文字略有些看不清,我就随笔写了下来。2007年阴历4月初2至2007年4月16(阴历)竣工。
        仙人桥的洞口上的仙人头是老以前工匠雕刻的,修复时从土里挖出来的。最显眼的是仙人桥左侧的趴趴松,年代已无法考证。以前这棵五大夫松树冠非常茂盛,由于没人管理,干旱导致树杆仅存3枝活的了。远远望去就像“鹿回头”。仙人桥旁边是官窑。
     自桥洞下不远处,蹲着一只老祖先们雕刻的石狮,茫然无措的对着面前这一潭才筑起不几年的大水池。听老人们讲,以前是小桥流水,无阻无碍,现在为了后人“方便”用水,储水才筑成的大水池。
       稍走几步就来到庙前。2007年修好仙人桥那会儿,都准备好料:包括砖,石灰,水罐等,已经破土找到地基准备复修庙宇。可是由于村支内部人员干涉,至今无法修复,也无人问津了。
       再往上走一点就是子孙殿。一侧上去就看见两棵粗大的五大夫松,我爱人告诉我说当年是他来这里给我池必卿爷爷洒骨灰的地方。当时洒骨灰的成员有:书记陈纪昌,主任潘存吉,还有就是我爱人潘和平,池青叔,池万叔,随同还有必卿爷爷的大儿子太峰叔,姑父赵凤翔,还有俩女的,他不认识,也可能是我池家人。
      沿着居住山庄的人家老屋顶,穿过荆棘密布的丛林,我终于来到了松树脚下——洒满必卿爷爷骨灰的遗址。掩盖不住的泪,哗然落下,不由自主地哭起来。跪下给爷爷叩3个头吧!愿爷爷在天堂好好安详!苦了一辈,累了一辈,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最后还把骨灰抛洒在生养他的嘉山大地上。近处不停的传来鸟鸣声,看着高大遮天的树冠上的松针,我为爷爷的雄伟感到骄傲。              
     在树下呆了好久,鸟鸣声不断传来。在对面不远处盛开着五月天的朵朵白花。记得二叔的叙文里,爷爷最爱唱《五月天的花》,这真实的白花开了,漫山遍野……是无声地为爷爷开的。
      山上到处都是野猪滚的新翻的泥土。我俩也不敢停留在这无人的山上。只是用相机拍了几张狐仙帽的远景。据老人讲真实的故事,这是狐仙居住的地方,以前放羊的人如果没照看好羊,随意踏入狐仙帽岩下,羊出来不一会儿就会自动死去。漆黑的夜里,一盏盏粉红的狐灯在行走。(八几年?演《霍元甲》那会儿,演完就晚上11点半了,我们在邻居家看完电视出来在我家新修的院子外就能看见冠山上一串串粉红色的狐灯)。再往上走就是支锅石,我听池家老路往里走住着的梁志老叔讲另一个真实的故事。原来支锅石是一整块石头,头一任善人名叫李秋耕,这李秋耕老人经常在庙里(就是平定碑文里记载的嘉山庙)给梁志老叔熬米汤,中午睡觉,忽然有一梦。他告人说,这大中午还梦梦?不要管他,继续睡吧。醒了3次,梦了3次同一个梦。一个2尺至3尺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红衣服来托梦救她。他还纳闷,这是真的?就起身去支锅石上准备救那小姑娘。一出门:天空上有不大点黑云彩,“gang”的响了一声雷,下起了雨,紧接着又响了好几声大雷,简直就是震耳欲聋的感觉。等雨过后,他上去一看,一大块石头崩成了3块,上面有2尺多长一条壁虎皮。最后才叫做支锅石。我微信朋友圈有照片了。
      准备从山上下来往家走,我莫名其妙口渴得不行,他停下车来,我说我稍微歇歇脚连喝点水。一大罐热水有1.1升,喝进去的功夫就是我停留在庙前的这一段时间。我发现了我放杯子的地方,秃树桩上竟然长着木耳。他趁我喝水的时候又返回去转悠,我想起来一件事,也沿路返回照老井黑水潭(嘉山八大景之一),他叫我朝沟里走。在沟里不远处有一棵从树根部就开始长到老高的槐花树瘤(只有千年的老树才能结出如此大的树瘿,所谓瘿木就是树瘤)。由于这种树少见,我是在山西太谷的三多堂听介绍说树瘤的。我也见过有卖的根雕树瘤,没那么多瘤。瘤上竟然又长出了许多新的嫩嫩的绿生命(嫩的枝叶)。他又看见了路旁老的流油的烂桃树桩上的云苔,一缕一缕的好看极了。下面还有坚硬的白灵芝。年常日久才能生成。这些都离我必卿爷爷洒骨灰的地方很近。我们去年也上山去了,也在这片树林里,为啥就没发现呢?也许该出现了吧。凭我的直感而言。
     说来也奇怪,几乎接近尾声准备下山回家。忽然一声巨响,随后哗啦啦一声鸟鸣。我确实有些害怕,(因为这山上只有我俩)以为是野猪出没。我问他,什么声音?他说,不知道什么东西把野鸡撵起飞了。鸟鸣声就是从我俩一开始走到仙人桥时就能听到,(我当时想,还是山上安静,有鸟儿清脆的叫声,多惬意啊。)一直到必卿爷爷洒骨灰的遗址,最后到我俩回家离开仙人桥时才停止。
        写于2018年5月8日凌晨4点14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64#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0:29:53 | 只看该作者
二龙亭(八大景之一)已荡然无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7

主题

1793

帖子

52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5
63#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0:29:30 | 只看该作者
听雨洞的真实故事:以前12岁以下的必须是男孩才能听到,有一个口,如果听到呼呼呼声音不大,3天内准有雨,如果听到呼呼呼声音好大,当天就会下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6-15 07:23 , Processed in 0.08704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