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2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库上里(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小镇)走出秦汉两朝4位丞相(...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23:12: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音庸,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是陈留郡人,曾经在陈留东昏库上里竖碑,碑文曰:

“……惟斯库上里,古阳武之户片牖乡也。秦时有池子华为丞相。汉兴,陈平由此社宰,遂佐高帝,克定天下,为右丞相,封曲逆侯。永平之世,虞延为太尉司徒封公。至延熹中,延弟曾孙放,字子卿,为尚书令,外戚梁冀,乘宠作乱,首策诛之,王室以绩。诏封都亭侯、太监、太常、司空。……于是司监,爰暨邦人,佥以为宰相继踵,咸出斯里,秦一汉三,而虞氏世焉。……”

蔡邕画像
碑文中写到,库上里(今河南兰考县东北)这个地方,在秦汉两朝,一共出了四位丞相,即秦朝丞相池子华,西汉丞相陈平,东汉司徒虞延,以及司空虞放(虞延的从曾孙),司徒、司空位列三公,相当于丞相。


秦朝丞相池子华,战国时期秦国大儒,被秦惠文王任命为丞相,只担任一年,史书上记载不多。


陈平:六出奇计



西汉丞相陈平在秦末先投魏王咎,后投霸王,刘邦东征项羽时,改投汉军,陈平曾“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堪称“古代阴谋大师”:
1,离间项羽和“亚父”范增,范增负气出走,半路病逝;
2,纪信伪装成汉王投降,掩护刘邦逃跑;
3,踩刘邦脚,提醒其封韩信为真齐王;
4,撕毁鸿沟议和,追击东还的项羽;
5,诈称皇帝游云梦,逮捕韩信;
6,贿赂单于妻子阏氏吹枕边风,使刘邦脱从白登山脱身。

陈平画像
“六出奇计”为后人根据史籍总结,没有统一的版本,还有收买陈豨部下将领归汉,顺利平定陈豨叛乱等。

陈平因功被汉高祖封为曲逆侯,惠帝时期,任右丞相,平定诸吕之乱后,迎立代王刘恒为帝,绛候周勃罢相后,陈平专为一丞相,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去世,谥为献侯。


虞延:不拘小节



王莽“新朝”时期,虞延曾任户牖亭长,王莽的贵人魏氏家里有宾客犯法,虞延带领部下闯入将其逮捕归案,因此招人记恨,无法升迁,不久,天下大乱,虞延身披甲胄,护卫亲族,防御劫掠,保全乡民。

光武帝时期,虞延被任命为细阳县令,在任上,每到节日,便让囚犯回家过节,犯人感其恩德,到期即回,无人逃匿,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出狱与家人团聚,约定日期来长安受刑,死囚全部如期返回,李世民感其诚遂全部赦免,李世民释囚的灵感很可能就来自于虞延。

汉明帝时期,虞延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之一,后来得知楚王刘英打算谋反的消息,但并不相信是真的,也没有上报给皇帝,后来刘英果真谋反,失败后自杀,皇帝下诏书斥责虞延,虞延自尽。

虞延为官清廉,史书上说他在原则问题上十分精明,但在小事上却不留心,因此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不拘小节”。


虞放:党锢之祸



虞放是虞延从曾孙,即虞延弟弟的曾孙,少年时拜杨震为师,杨震曾官至太尉,是著名的“弘农杨氏”族人,弘农杨氏一族出现了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杨震名垂青史,不是因为出身名门,而是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四知”:

杨震曾经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路过昌邑,王密半夜送来10金黄金,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王密惭愧的走了!杨震后人中,家族的堂号即为“四知堂”。

杨震画像
杨震为官正直清廉,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得罪权贵,屡遭谗言,被汉安帝罢免太尉之职,遣回老家,行至几阳亭(洛阳西)时饮鸩自杀,权臣指使弘农太守将其灵柩置于道旁,不准安葬,第二年,汉顺帝即位,虞放等门生,到朝廷申诉冤情,杨震遂被平反,进谗的几个人被处死。

虞放为老师鸣冤,名声大振,被汉顺帝提拔重用,到汉桓帝时,出任尚书,此时外戚梁冀(顺帝皇后的哥哥)专权,结党营私,大肆加封梁氏一族,史书上说:梁氏一门七人被封侯,出了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娶公主为妻的三人……

梁冀在汉冲帝去世后,立汉质帝,不到一年就将其毒死,另立汉桓帝,汉桓帝对梁冀不满,借宦官之力杀死梁冀,并灭族,参与诛灭梁冀有功的人,都得到封赏,虞放被封为都亭侯,后任司空。


汉桓帝信任重用宦官,虞放则“疾恶宦官”,被其所忌恨,屡次进谗言,虞放遂皇帝被免去司空之职。

党锢之祸连环画


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外戚窦武与太傅陈蕃密谋诛杀宦官,谋划泄露,窦武自杀,宦官将与窦武、陈蕃关系密切的官员全部列为“党人”,虞放等百余人被处死,另有六七百人被流放、监禁,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库上里在秦朝的时候叫户牖乡,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小镇,而丞相则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一个小镇上,竟然走出来四位总理,真可谓是地灵人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 ... 15934669?fr=aladdin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23:35:23 | 只看该作者
据瑞安池氏族谱记载:

池氏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嬴秦,秦惠文王有一子名公子池,仕秦大司马,公子池家族人丁繁盛,其孙以池为姓,池氏渊源于此。

  到了秦朝,大儒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公(今河南开封陈留)。秦末天下大乱,因避战祸,池氏由京都咸阳迁至西平建宗。一直繁衍至汉朝,池瑗官授中牟令,生二子,长子居西平郡,次子迁西河郡。后两郡瓜瓞绵绵,子孙昌盛,发展成为望族。于是,西平、西河两郡便成为了池氏起源的旧家祖地。池瑗之后,子孙分支散居甚多。

  唐乾符二年(875年),河南光州池可祖随军入闽平叛“黄巢之乱”。陈岩为福建观察使时授池可祖为泉州刺使;后来,池可祖又在王潮军中任都统使。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时,池可祖随军进入福州。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池可祖见闽王昏庸无道,遂告老隐退,全家迁居同安县永安乡覆竹山下安居。此系福建池姓始祖。

  池可祖生孝、悌、忠、信四子,分四大房,发展甚盛,分迁闽省各地。其中信公派下传至池公兴,于北宋真宗成平年间迁居长溪赤岸(今霞浦赤岸),生一子注。注生三子,长子乃住赤岸,次子择居彩岙,三子迁江西。住赤岸、彩岙两地的族人,为求安居乐业环境,纷纷自闽向北移居。

  前池的池姓就是从这时开始迁入,至南宗乾道二年(1166年),前池池姓始祖池宗昌由福建赤岸迁徙前池,至今共有800多年,历时33世。

  在前池,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这便是池大宗祠。该宗祠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于乾隆年间,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3次大修,池万其所要打造的池氏文化长廊将建于此。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01:49 , Processed in 0.0661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