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051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关于移民介绍类书籍,各地先祖移民线路线索考证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08:4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移民介绍类书籍,各地先祖移民线路线索考证

唐宋湖南移民史研究
作者: 薛政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2
页数: 260
定价: 6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ISBN: 9787516172261

P260


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透过域际移民与域内移民、世俗移民与僧道等非世俗移民、官僚士大夫等上层移民与农商等一般民户移民、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移民等多维视角,依据典型个案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对唐宋湖南各类移民迁徙的过程、时空分布、原因作了系统梳理和精确分析,深入剖析了唐宋湖南移民对本地区人地关系、政治地位、民族融合、区域开发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断代区域移民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提炼出有关唐宋湖南移民的独特表征,为湖南乃至中国的寻根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薛政超,1975年出生,湖南桃江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唐宋社会经济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国学研究》《中国农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先后入选省级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省级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青年社会科学“百人工程”学者等。


目录  · · · · · ·绪论
第一节 湖南移民史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所利用之基本史料及相关问题之说明
第三节 研究所涉及之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湖南政区沿革
第一节 唐代湖南政区沿革
第二节 五代湖南政区沿革
第三节 宋代湖南政区沿革
第二章 唐宋时期湖南移民之过程
第一节 唐五代湖南之域际迁人移民
第二节 宋代湖南之域际迁入移民
第三节 唐宋时期湖南之迁出移民
第四节 唐宋时期湖南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地区之移民
第五节 唐宋时期湖南之僧道移民
第六节 唐宋时期湖南之域内移民
第三章 唐宋时期湖南移民之时间与地理分布特征
第一节 域际迁入移民之时间与地理分布特征
第二节 域际迁出移民之时间与地理分布特征
第三节 域内移民之时间和地理分布特征
第四章 唐宋时期湖南移民之原因与类型
第一节 移民之原因
第二节 移民之类型
第五章 唐宋湖南移民迁徙之路线与信息之传递
第一节 迁徙之路线
第二节 信息之传递
第六章 唐宋湖南移民之影响及在湖南移民史上之地位
第一节 唐宋湖南移民之影响
第二节 唐宋湖南移民在湖南移民史上之地位
参考文献
索引
跋一
跋二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480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04:37 | 只看该作者
河南滑县与广西白马移民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86792版次:1商品编码:11875635品牌:大象出版社包装: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6-01-01用纸:胶版纸

★ 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26届书博会新品力作抢鲜知/社科类(8种)
★ 百道网书讯·书摘·书评(2016年7月)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阅读的力量·荐书/王刘纯
★ 百道网书讯·书摘·书评(2016年3月)
★ 第三届中国读友读品节推荐读品名单(其它类)
★ 第三届中国读友读品节家风家教主题书单/家风类(50种)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阅读的力量·荐书/李永臻

 该书系滑县政协根据广西白马移民现状之考察,组织有关人士进行的历史史料补辑,从相关的区域历史典籍中所做的乡土田野考古实证。

  序
  滑县之前身为古白马县。始为颛顼之都,继为卫国之域,至秦朝设置白马县,以后历代均置白马县。明初废白马县入滑州,后降滑州为县,滑县之名沿用至今。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滑县的先民繁衍生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文明。滔滔黄河冲不走前进的印痕,漫漫故道铭记着历史的光彩。孔子适卫,初有 “庶矣哉 ”之叹,复有 “卫多君子 ”之誉。在秦至明的1600多年间名谓白马县的存续中,更是英杰俊才辈出,生产日益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代代留下奋进的足迹。这里有为生存创业而辛勤劳作的写照,有为教化育人而播撒知识的实录,有为兴邦护民而驰骋疆场的铭记,有为治国理政而呕心沥血的载述,有帝王将相除灾兴业的场面,有平民百姓祈安求福的愿景。古遗迹星罗棋布,璨若星空。宋至明期间,还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移民事件,众多的白马县人或因天灾、或因兵燹、或因从戎戍边屯垦,远离家乡移居广西,形成后来的 “白马移民”。
  白马县众多史料散落在不同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大量遗迹散落在民间得不到搜集整理,一直未有比较全面、系统、能真实再现白马县历史的书籍出版。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了解的渴望,以及广西 “白马移民 ”后裔寻根访祖、扩大沟通交流的企盼,更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发掘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共促和谐与繁荣的现实需要,滑县政协组织力量,不惮艰辛劳苦,编撰了《河南滑县与广西白马移民》一书。全书共分三章,从时间上贯穿古今,从内容上以古白马县历史和白马移民为主线,囊括了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名人名篇等,是一部集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展示滑县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别具特色之书。
  当前,中共滑县县委、滑县人民政府率领全县人民,正在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总目标,着力打造 “富强文明、和谐美丽、幸福宜居 ”新滑州。愿此书的编辑出版,能为宣传滑县历史,提高滑县知名度,扩大滑县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及促进滑县更好更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滑县政协主席 陈俊江2014年12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12:28 | 只看该作者
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93326版次:1商品编码:11702523包装: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5-07-01用纸:胶版纸页数:426字数:400000正文语种:中文

  故乡在哪里?“湖广填四川”移民史研究著名学者陈世松最新力作,继《大变迁》《大迁徙》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大移民》,诠释四川重庆两地居民祖先的移民故事,理清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现象,用文字丈量移民迁移路线。《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通过追根溯源、钩沉索隐的方式,系统梳理、详细探讨了如下历史过程与现象:——“湖广麻城孝感乡”是如何在元明以来一次次移民潮中,被迁移人群带进四川的?——“湖广麻城孝感乡”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从一个乡级地理单位,逐渐演变成为多数川、渝民众认同的故乡的?——“湖广麻城孝感乡”于何时形成为一种川人的同乡传说?在一代代祖籍记忆传承的背后,隐藏着四川历史的何种奥秘?寄托着川、渝民众怎样的文化情怀?

  在当今许多川渝民众的记忆中,他们祖先生活的故乡,是一个名叫“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的地方。早在宋元时期,四川人口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直到明初,几百年间湖广地区持续向四川移民,特别是明中期以后,以麻城为代表的移民家族在四川各地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川渝两地同湖广地区血缘、历史情感的百年纽带。而湖北麻城孝感乡,也成为四川重庆两地居民关于祖籍记忆的终点。《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讲述了百年前湖广填四川这场移民潮,讲述了“麻城孝感乡”是如何成为川渝民众共同的认知故乡,以及这种传承记忆背后的文化情怀。

  陈世松,生于1940年,四川三台人。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负、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曾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蒙元史、四川地方史、移民史与客家文化。主要学术代表作:《余?d传》、《蒙古定蜀史稿》、《宋元战争史》、《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元朝卷)、《天下四川人》、《四川通史》、《四川客家》等。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史料支撑
五、研究框架
六、课题创新

第一章 麻城孝感乡历史钩沉
第一节 麻城县的地理形势
一、麻城县的地貌概况
二、麻城县的地缘特征
第二节 孝感乡沿革与方位
一、麻城县建置沿革
二、孝感乡历史沿革
三、孝感乡始建年代
四、孝感乡地理方位
第三节 《都碑记》与“孝感乡都”
一、邹知新与《都碑记》
二、《都碑记》全文
三、“孝感乡都”记事
四、“孝感乡都”遗址
五、“孝感乡都”解读
第四节 孝感乡历史遗存考察
一、沈家庄的“孝感厅”
二、“麻邑四乡坛域图”
三、高安河码头遗址
第五节 孝感乡周边关系辨正
一、“孝感乡”与“孝感县”
二、移民源流与“麻城过籍”

第二章 元代成都“孝感乡”的由来
第一节 宋末元初的成都平原
一、战后成都平原的凋敝
二、元初政府的应对举措
第二节 成都平原屯田的兴起
一、成都军屯的创立经过
二、成都军屯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成都军屯的管理体系
一、元代四川的镇戍系统
二、成都军屯的设点位置
三、带“乡”的成都军屯
第四节 “孝感乡”军屯的由来及演变
一、省外来的屯田专业户
二、元朝在淮西的屯田
三、由军屯番号到地理单元

第三章 楚人迁川潮流的兴起
第一节 西系红巾军在荆楚
一、兵起鄂东
二、移民滥觞
第二节 荆楚移民迁巴蜀
一、襄汉流民聚绍熙
二、躲避战火入巴蜀
第三节 大夏政权据四川
一、开辟蜀中新天地
二、开创移民新时代
三、楚民落业的方式

第四章 湖广军事移民的开启
第一节 明王朝对四川的军事镇抚
一、四川卫所之设
二、从征军士镇蜀
三、楚民屯垦戍边
第二节 朱元璋对明氏旧部的处置
一、对溃卒的收集
二、对庄户的安置
三、对渠帅的处决
四、对权臣的惩治
五、对夏主的远徙
第三节 湖广遗民的命运与踪迹
一、就地安置
二、举兵反抗

第五章 移湖广实四川的奥秘
第一节 明初四川社会背景状况
一、四川经济衰减的诱因
二、人稀地荒的凋残之区
第二节 麻城在移民实川中的地位
一、战略前沿重镇
二、人口输出基地
三、《招民榜文示》解读
第三节 征发孝感迁民入四川
一、入川缘由
二、迁民构成
三、迁民征发
四、移徙路线
第四节 孝感迁民在四川的安置
一、安置政策
二、安置区域
三、安置形式
四、个案剖析
第五节 湖广自发移民活动的兴起
一、迁移背景
二、个案剖析

第六章 湖广移民的空间分布
第一节 元明四川人口格局的变化
一、元代四川的人口状况
二、明代四川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湖广移民姓氏的空间分布
一、叙州府
二、直隶泸州
三、重庆府
四、夔州府
五、顺庆府
六、成都府
第三节 湖广移民空间分布的特点
一、偏向东南聚集
二、叠压积层现象

第七章 麻城移民家族的成长
第一节 麻城籍世家大族的分布
一、川南地区
二、川东地区
三、川西地区
第二节 麻城移民家族成长的原因
一、原乡成长背景
二、四川客居环境
三、移民自身条件
第三节 孝感乡移民家族的崛起
一、孝感乡家族墓志辑录
二、孝感乡家族墓志剖析
三、孝感乡家族成长个案

第八章 移民记忆的符号建构
第一节 蜀人楚籍记忆的源头
一、“前明侨户多籍楚”
二、“奉诏入川”辨
三、“洪武二年”解读
第二节 移民历史记忆的传承
一、移民记忆传承的形式
二、家世来源的文本书写
第三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兴起
一、同乡移居传说概念
二、移居传说的历史“选择”
三、成都的“黄陂孝感人”
第四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演化
一、明清易代背景下的集体失忆
二、清初湖广移民祖籍意识的淡漠
三、清末民国孝感乡传说的泛化
四、同乡移居传说泛化的形式
五、同乡移居传说版本的定型
第五节 “孝感乡”指代符号的建构
一、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二、孝感乡的符号指代含义
三、“孝感乡”符号的建构过程

第九章 祖籍记忆认同与文化整合演变
第一节 巴蜀地域文化的整合
一、宗教信仰
二、方言习俗
三、生活习俗
第二节 巴蜀地域社会的整合
一、土客界限的消融
二、省籍观念的淡化
三、汉夷民族的融合
四、盆周民众的交融
第三节 社会角色在整合中的作用
一、地方官员的导向教化
二、乡土士绅的组织宣传
三、广大民众的创造传播

第十章 文化回归与精神家园建设
第一节 麻城寻根热的兴起
一、麻城寻根热的特点
二、麻城寻根热的成因
第二节 同类祖源与精神家园建设
一、同类祖源的文化意义
二、移民时代的精神家园建设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当代社会中的“麻城孝感乡”现象调查
一、流传现状的一般调查
二、流传现状的问卷调查
三、问卷调查的相关分析
附录:寻根,为那悠悠乡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
  今天在川、渝地区普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有关“麻城孝感乡”的口碑传说,世代流播,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但至今缺乏讲清其来龙去脉、发展演变的学术著作,致使该问题仍是困扰巴蜀民众的一道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在由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空前高涨。自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以来,一个以编修新家谱、开展宗亲联谊和文化寻根为特点的热潮正在广大城乡迅速兴起。尤其是近年来,一波接一波的川渝民众,试图按照口碑传说以及族谱、碑刻的记述,在湖北某个地方寻找到自己祖先生活的家园,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感动的执著精神。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历史证明,重大学术研究选题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召;现实生活的强烈需要,催生了无数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课题组成员——四川省社科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受现实生活中文化寻根活动的感召启发,在专业本能和社会责任的合力推动下,开始关注“麻城孝感乡”现象,并由此启动了本课题的研究计划。
  (二)移民历史研究的难点在中国移民史上,在有迁徙历史的人群中,有大量移民后裔声称自己祖先来自同一个很小的地方,这种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日本学者将这种祖先“从同一个地方迁移过来的”的现象,称之为“祖先同乡传说”。在这些传说中,作为某一地区祖先来源地的地名,小至一乡、一村、一巷、一坝,乃至一座城门,一颗树,往往记述得十分具体,细致入微。例如在华北以及江苏、安徽、陕西和东北等地,广泛流传“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的说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多将“南雄珠玑巷”视为祖籍地;福建“宁化石壁村”则被客家人视为其渐次南迁的祖地;“苏州阊门”被苏北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江西鄱阳“瓦屑坝”被安徽及鄂东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山东“枣林庄”被皖西丘陵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江西南昌“筷子巷”被荆湖平原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在川渝地区则称祖籍来源于“麻城孝感乡”,等等。这些移民发源地被千百万移民及其后裔世代牢记在心中,绝不是偶然的。其中必然经历了数不尽的历史演变,蕴藏着一时难以说得清楚的文化奥秘。这无疑是移民史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环顾国内的移民史研究领域,虽然对于各地的共同祖源现象有所关注,但总体上讲,研究还不深不透,与广大民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距离,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将“麻城孝感乡”现象作为移民史研究的一个难点来攻关,势在必行。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呼唤本课题所研究“麻城孝感乡”现象,就本质讲,是一定地域文化认同的问题,反映了民众文化生活中的精神归宿。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凝聚中华儿女、华夏子孙的文化积淀和集体认同。它的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从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的共同的认同要素,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3月,川、渝分治前,四川人口上亿,是中华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区域。存在于此区域几百年之久的“麻城孝感乡”现象,流传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堪称罕见,至今仍迷雾重重,隐藏在其中的区域文化整合、文化认同的规律有待破解。由这一现象所派生出来的区域文化认同问题,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的同类祖源现象一样突出,不失为研究全国共有精神家园的典型个案,值得我们花大力气进行研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18:29 | 只看该作者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中国家谱资料选编:漳州移民卷(套装上下册)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0966版次:1商品编码:11392808包装:精装丛书名: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3-11-01用纸:胶版纸页数:1064套装数量:2字数:1741000正文语种:中文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中国家谱资料选编:漳州移民卷(套装上下册)》据统计,至二十世纪末,国外及台湾地区的漳州移民后裔超过两千万,其中台湾地区祖籍漳州人口约千万。这些移民活动,除了家谱,很少有专门资料予以记录。漳州本地及台湾、海外漳州移民后裔的旧谱不足千部,但其中对漳州移民的记录很详细,是难得的移民史料。

總序...................................................................................................陳建華1

总则...............................................................................................................1

序...................................................................................................... 1

凡例............................................................................................................... 1

一、譜牒記載漳州遷臺開基祖名字........................................................................1

(一) 陳氏

潁川陳氏徙臺名録.......................................................................................1

平和蘆溪陳氏徙臺祖記録..............................................................................2

平和大溪陳氏昭公派徙臺記録二則..................................................................3

南院陳氏徙臺祖名録............................................................3

南靖五經寮陳氏徙臺開基祖名録.....................................................................3

潁川陳氏分佈徙臺録....................................................................................4

漳州俊美陳氏徙臺祖名録..............................................................................4

嘉義陳氏開基祖記録....................................................................................5

鑒湖陳氏徙臺灣開基祖名録...........................................................................5

平和大溪陳氏讚緒房徙臺祖名録6 平和大溪店前陳氏徙臺祖記録一則............................................................6

平和磐石陳氏徙臺祖名録..............................................................................6

武平陳氏徙臺開基記録一則...........................................................................7

漳浦陳氏徙臺祖名録....................................................................................7

鑒湖陳氏十五世遷臺始祖計衷世系齒録............................................................7

(二) 林氏

東山康美林氏徙臺灣開基世系名録............................................................9

華安汰内林氏徙居臺灣名録........................................................................12

南靖金山半徑林氏徙臺祖名録............................................................13

南靖金山獅公厝林氏徙臺祖記録一則............................................................13

南靖金山新村林氏徙臺祖名録............................................................13

南靖梧宅洞内泰昌堂弘士系林氏徙臺祖名字世系............................................................14

南靖梧宅萬安林氏徙臺袓名録............................................................18

平和林氏伯川系徙臺記録二則............................................................19

平和龍峯林氏徙臺灣開基祖名録..................................................................19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19:58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历史上的移民与社会研究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11197版次:1商品编码:10861561包装: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1-09-01用纸:胶版纸页数:248字数:252000正文语种:中文

国际学术界对古代的琉球为何地一直争论不息。台湾著名教授中,方豪主张宋元以前的琉球即为台湾,而梁嘉彬却主张古代琉球从来不是台湾!①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古人所说的琉球,实际上包括台湾岛与冲绳群岛。对学术问题众说纷纭是正常的,笔者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台湾古称流求(或作流球、瑠求、流虬),但在明朝建立后,琉球之名被冲绳群岛的中山诸国所占用,台湾反而被称为“小琉球”,后改鸡笼、东番、北港等地名,最后才被称为台湾。本文试图探讨流求之名在台湾失落的原因和过程。

台湾:琉球之名的失落
荷据时期汉族移民与台湾少数民族关系
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
台湾的客家移民及其宗族文化
罗汉脚:清代台湾移民社会中的游民问题
清代台湾崩山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移民之间土地移转研究
晚清台湾电报的创办及割台后中日间之交涉
张之洞与反割台运动关系考论
台湾闽客关系中的义民因素
台湾会馆历史沿革初探
日据时期福建在台“华侨”析论
梁启超与台湾的抗日民族民主运动
海峡雨岸嫣祖信仰文化学衍研究之探讨
台湾端午习俗与文化认同研究
附录:近年来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之洞的“押台保台”说得到清廷的重视与认可,随即分别于3月7日、8日电询驻英、俄公使龚照瑗、许景澄,请其向所在国商议,以台做押,许英(俄)在台开矿,诱其出面保台。②但实际上,张之洞等人的想法过于乐观了。英、俄等国政府关心的是在华的商业利益以及日本对中国大陆的领土要求,对于台湾则不甚措意。俄国甚至早已于1895年2月14日向日本暗示不反对日本占领台湾。③因此,许、龚两使不久便回电说俄、英两国无意插手中日和议。龚照瑗还提到,英国表示如果有公司愿意出面租借台湾,“英可不阻”。④但当张之洞令其与英相关公司联系,却无回音。
清廷和张之洞并未放弃努力。⑤驻外使节屡屡被拒后,张之洞多方设法,包括让在台的官员直接与列强接洽,争取列强出面干涉。姚文栋在台湾的活动就反映了这一点。姚文栋曾长期驻留日本,还做过使欧随员,对日本及欧洲列强的情况都比较了解。⑥张之洞派遣姚文栋赴台,与唐景崧共同商讨援外保台之策,利用其丰富的外交经验,直接与驻台的英国领事接洽,寻求援用外力保台的机会。
1895年4月17日、18日,姚文栋两度拜访英国驻台湾代领事金璋,探问英方出面保台的意愿。姚文栋第一次身穿便装,乘坐民轿,秘密拜访金璋的私宅。他告知金璋,他奉张之洞之命,专程到台湾与唐景崧商讨保台之策。⑦姚文栋强调说,日本强行割占台湾的做法不符合国际法,而且日本人至今尚未占领甚至进攻台湾,台民都强烈反对割让。此外,日本据台将严重其他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对英国及其殖民地香港。香港的贸易和安全都会受到威胁,故而希望与英国达成阻止日本割占台湾的协议。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21:43 | 只看该作者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801149336 版次:1商品编码:10454510包装: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03-08-01页数:316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为厦大出版社1990年版的增订本。主要对清代台湾移民和移民社会的理论、社会结构、社会动乱以及福建平民偷渡台湾、人口的性别比例问题等作了较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可使读者对清代的移民社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陈孔立,1930年2月出生于福州,现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出版《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简明台湾史》、《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观察台湾》、《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台湾学导论》,主编《台湾历史纲要》。《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台湾历史纲要》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撰写的《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百个媒体转发,该文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并获得国务院台办、新闻办对台宣传一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28:07 | 只看该作者
海南家谱移民人口史料与研究
唐玲玲,陈虹,周伟民 著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13482版次:1商品编码:11597893包装: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4-11-01用纸:胶版纸页数:1240字数:1984000

本书将各个移民个体在家谱中的代数、排行、生年、卒年等通过宗亲和姓氏联系起来,为第一步将海南家谱现存状况、记述海外移民特点、体例、功能等,结合谱学理论进行论述,威海爱祖籍海南移民寻根问祖提供有效的文字依据。

  唐玲玲,1935年生,广东潮州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退休返聘)。曾先后出版《苏轼文选》、《东坡乐府编年笺注》、《东坡乐府研究》、《唐宋文学览胜》等书。与周伟民合作出版了《苏轼思想研究》、《日月的双轨》、《论东方诗话意识流小说》、《奥斯曼?阿旺和吴岸诗歌比较研究》、《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有英译本)、《海南史要览》、《海南金石概说》、《宋耀如年谱》、《宋耀如——宋氏家族奠基人》等著作,并出版散文集《访台掠影》。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曾获海南省2001-2002年度优秀精神产品奖、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并获1991年海南省优秀教师奖和1993年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光荣称号。1995年9月退休后,从事海南地域文化和黎族文化研究。

  周伟民,1933年生,广东开平人。曾任海南大学文学院首任(1988)、二任院长(1991)、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5年9月退休后,海南大学返聘,从事海南地域文化和黎族文化研究。曾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1995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海南省2001-2002年度优秀精神产品奖、海南省社会科学著作专著二等奖(2003)、编著二等奖(2009)等多种学术奖项,并获海南省文学创作30强个人、教育部和海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1999)、海南省理论创新先进个人(2008)称号和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贡献奖以及海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10)。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虹,1971年生,海南琼海人。1993年海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长期担任企业办公室的文书工作。现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专任周伟民、唐玲玲工作室学术助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30:42 | 只看该作者

闽粤移民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研究
邓孔明 编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38579版次:1商品编码:10823977包装:平装丛书名: 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5辑) 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1-03-01用纸:胶版纸页数:335字数:369000正文语种:中文

《闽粤移民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研究》是我们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闽粤移民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我们之所以承担这个课题的研究,是因为觉得它的研究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现在台湾人口的98%以上其祖先都是来自中国大陆,其中85%以上来自闽粤两省。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台湾社会其实就是一个闽、粤移民的社会。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移民特别是来自闽、粤两省的移民及其后裔是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的推动力量。闽、粤移民为台湾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为台湾社会带来了闽、粤两省的各种民间习俗、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主要从闽、粤两省移植到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台湾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台湾与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纽带。即使在日本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多数民众仍然心怀祖国,与殖民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台湾重新回归中国。因此,进一步探讨闽、粤民众移居台湾的历史及其他们在促进台湾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台湾史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政策与移民
第一章 清前期领照渡台的民人范围——兼议限制渡台政策的转变及其原因
一、以招徕垦荒为主,限制“奸民”渡台
二、领照渡台规则细化,限制“无产业无家室”民人渡台
三、渡台人选进一步缩小,领照渡台实成禁止渡台
四、林爽文事件与单身民人渡台的重新开放
第二章 清代大陆移民“偷渡”入台盛行的动力分析
一、闽粤人民移居台湾的推力
二、台湾对闽粤移民的拉力
三、清廷对移民台湾设置的阻力所形成的反作用力
四、“偷渡”的助力
第三章 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
一、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
二、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
三、一些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
四、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
第四章 雍正年间台湾“番”地开垦和移民渡台政策的变化——以《巡台录》为中心
一、张嗣昌及其《巡台录》
二、康熙年间官员对台湾“番”地开发的消极态度
三、《巡台录》所载台湾“番”地开垦及移民渡台相关政策
四、雍正年间台湾“番”地开垦及移民渡台政策变化的原因
五、结语
第五章 日据时期台湾移民问题
一、从北向南:日本对台移民
二、自西往东:大陆对台移民
三、由东朝西:台湾对外移民
第六章 日本据台与闽粤移民之中挫——以《清国人入境台湾条例》为中心
一、日本据台与《清国人人境台湾条例》之出笼
二、《清国人人境台湾条例》之执行与变通
三、台湾人身份地位的变化与闽粤移民迁台之中挫
第七章 日据时期福建赴台移民——以福建省移民档案资料为中心
一、日据时期福建民众移民台湾的原因
二、日据时期福建民众移民台湾后的状况
三、结语

第二篇 移民与社会经济
第八章 荷据时期台湾荷兰人与汉族移民关系
一、荷兰人吸引和鼓励汉族移民
……
第三篇 移民与文化

闽粤移民甘愿冒险渡过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这与清初台湾移民环境的“优越”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对移民的吸引力即所谓的“拉力”,主要表现为迁入地可以为移民提供廉价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以及较多的就业与发展机会。
清初的台湾土旷人稀,对闽粤移民人台开垦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康熙五十年台湾知府周元文曾说:“台郡乃海外荒区,地瘠民贫。当初开辟之始,人民稀少,地利有余;又值雨水充足,连年大有。故闽、广沿海各郡之民,无产业家室者,俱冒险而来。”④雍正年间署理台湾知府的沈起元也说过:“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雇、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一切农工商贾以及百艺之末,计工授直,比内地率皆倍蓰。”⑨福建晋江《玉山林氏族谱》就记载了该县石壁村林式霁到台垦殖拓荒,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年弱冠,航海之淡水,只身空泛,数十年间,蓄妻子,置田园”,“今持筹者权有二千金,预为买沃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32:11 | 只看该作者
广东华侨史文库·比较、借鉴与前瞻:国际移民书信研究
刘进 编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94700版次:1商品编码:11605603包装:平装丛书名: 广东华侨史文库 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4-08-01用纸:胶版纸页数:290字数:400000正文语种:中文

站在中华民族更深入地融入世界、加快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关口,面对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奋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使命要求,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编修《广东华侨史》,向全世界广东侨胞和光荣伟大的华侨历史致敬,向世界真实展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元素,也希望通过修史,全面、系统地总结梳理广东人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贡献世界的历史过程和规律,更好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广东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当好排头兵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强大的现实助力和合力。刘进主编的《广东华侨史文库·比较、借鉴与前瞻:国际移民书信研究》是该文库之一。

世界记忆视野中福建侨批的价值研究
比较视角下的侨批工程
侨批档案:近代中同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
移民书信中的澳大利亚殖民心态
探寻移民书信作者的精神世界:乡愁与对变化环境的调适
从全球角度看中国移民:劳工、生产者和投资者
抗战前后四邑侨乡侨汇运营体系的转变——对一起侨汇纠纷的分析
“侨批”刍议
亲密的性别:邮政时代的移民通信
打开家庭书信:关于移民与家庭通信的思考
移民书信所能(不能)告诉我们的东西:诠释问题
古巴华侨书信与侨汇——祖辈三代古巴华侨家书解读回
家或觅家:返回中国学生移民在虚拟公共空间关于“中国崛起”的争论
运用移民书信改进非母语英语教学的应用和效果
澳大利亚的侨批档案与文物初探
四邑银信中的乡族纽带与海
外移民网络——以广东省台山县三八镇吉都里余氏家族书信为中心的考察
民国时期北美华侨与华
南乡村社会转型——以广东开平关崇瑶家庭书信为中心探讨国
际移民书信与闽粤侨乡教育探略——以批信个案为例

  三、福建侨批档案的经济价值
  福建侨批档案也是一部真实的中外经济文献,除去我们所熟悉的繁荣侨乡经济、提升侨乡生活水平等贡献外,侨批也记录着华侨华人的移民流、金融流、商品流、文化流在东南亚的新加坡、菲律宾的马尼拉、马来西亚的沙捞越、美国的旧金山、中国的香港等地的集散情况,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这些史实在福建侨批档案中都有所体现。
  第一,福建侨批档案见证了闽籍华人经济力量的早期成长。大部分的福建移民初来乍到,往往身无分文,甚至举债漂洋谋生。他们在侨居国的主要身份是种植园(种植橡胶、甘蔗、椰子等经济作物的大种植园)工人、矿工、人力车夫、商店店员等,稍有积蓄后常常成为流动小贩乃至开办杂货店,向民众贩卖日用品,收购当地土特产或经营进出口贸易。出于对国内亲眷的顾念,他们将手中积蓄经由水客或侨批局寄往国内,由此带动了侨居地与福建之间的金融贸易往来,以侨批局为主要载体的早期华人资本汇集地也因此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某种程度而言,侨批业务的存在与扩大也催发了专营侨批局的产生,这主要是因为在侨批诞生的初期,相当一部分的业务是由福建华侨聚居地的杂货店兼营或代理。②由于侨批业务有利可图,杂货店便利用其商业信用优势重点发展侨批业务,成为专营侨批局或兼营侨批业,店铺也就顺理成章地晋升为侨批局。③在20世纪30年代的泰国华文报纸上,随处可见当时兼营侨批业务的店铺,如广泰来绸绫汇兑庄、恒丰米行、黄干成号中西罐头烟草店等侨批局新张启事或收受批信业务的广告。④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也是司空见惯的。兼营侨批业务,以致后来专业经营侨批局为这些华人店铺加速资本累积的步伐提供了极大程度的可能性。在缺少直接吸收当地金融资本途径的大环境中,这同时还有助于积聚闽籍华人群体的整体经济实力,促进早期华人银行的诞生与发展。早在19世纪80年代,由福建籍华侨华人开设的侨批局占据了侨批业的大半江山。在中国厦门已有侨批局8家,汕头有12家,海口有1家;在国外,新加坡已有49家,且绝大部分为福建籍华侨所有。①福建籍华侨华人开设的侨批局数量在20世纪初获得了极大的增长,总数超过400家。②更为重要的是,侨批局在国内外运作所产生的档案文本,反映出侨批网络化经营格局中复杂多样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信息,为我们了解近代福建经济发展的多元背景及海外联系网络生成提供原始的基础材料。
  第二,福建侨批档案见证了当地社会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的历程。在海外侨批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形式的侨批局,有专营批信业务的侨批局,也有前文所述的兼营商铺,还有一些与移民关系密切的客栈,当然,不能缺漏的还有部分从侨批局演变而来的华人银行及金融机构。这主要是因为在侨批局的诞生之初,便已存在着与外国现代银行、邮政部门共同竞争合作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侨批局必须主动学习和吸取西方现代银行的长处,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机制与管理模式。这也是在二战后的东南亚地区,西方殖民势力退出之际,不少福建华侨华人经营的侨批局之所以能够成功转型为现代银行的原因。
  长久以来,在东南亚各地流行一种“华侨华人威胁论”的错误论调,认为华侨华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华侨华人掌握着当地的经济命脉”,“靠剥削当地民族而致富”,然后再将在当地赚取的钱财运往中国。而侨批局在这其中的角色便是具体的运作者,被视作国家资本的搬运工,导致该国国民经济发展无法获取足够的资金积累,发展水平低下;相应地,华侨华人与当地民众之间的收人差距也越来越大。因此,为平衡华人与原住民之问的经济差距,在东南亚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地方政权为控制国家经济资本,便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实行股份的让渡。因此,不管是否出于侨批局的自愿,伴随着当地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当地民族资本渗透到侨批局中的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华侨华人企业土著民族企业化带来的结果是显著且双向的,它不但为原住民创造参与侨批局管理和资源利用的机会,同时侨批局也能够借机吸收原住民的经济能量和社会资本,在更广阔的空间参与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侨居地经贸与金融业的发展。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6 10:33:53 | 只看该作者
广东华侨史文库:近代以来亚洲移民与海洋社会
袁丁 编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94694版次:1商品编码:11605621包装:平装丛书名: 广东华侨史文库 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4-08-01用纸:胶版纸页数:330字数:400000正文语种:中文

《广东华侨史文库:近代以来亚洲移民与海洋社会》为“近代以来亚洲移民与海洋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由中山大学历史系、东南亚研究所袁丁教授主编,对近代以来亚洲移民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参会单位和人员来自海内外的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从移民地社会的社会现状及结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及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长崎华商的生活与活动:以泰益号1917年账簿为例
华人移民与两个亚洲海港城市的兴起:厦门与宿务
明治年间横滨的中国移民与诉讼
汉人移民家族与“姓”——以大阪台湾人的改姓战略为例
日占时期大连港的“海南丢”移民群体研究——以码头工人为中心
教研简报:学生对“美国华人史”课程里两个历史课题的认识
美里华社面面观——马来西亚砂拉越口述历史研究报告
从“国民”到“移民”——中国归国者的历史形成和身份认同
《13本昔话集》“日本篇”之词汇
近代中国女性人口的国际迁移(18601949年)
论王润华放逐诗学的三阶段
数字与历史:近代潮汕地区海外移民规模的再考察——以数据处理方法为中心
移民与地方神:以“菇神吴三公”分香台中新社的故事为例
泰国华人宗教的文化适应:以泰国德教白云师尊造像为案例
晚清粤籍日本华侨的商人网络与商会组织
关于朝鲜战争期间朝鲜华侨的归国问题
殖民阴谋还是政争仇杀:缅甸“七一九”事件论析
从侨批看民国初期梅州侨乡与印尼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以梅县攀桂坊张家围张坤贤家族侨批为中心
粤东侨乡传统妇女的生活状况——以丰顺县陷隍镇为中心的调查与分析
The Seaport City,Network Between Seaport Cities,Sea Region in the New
Maritime Era
A Research for Japanese Literary Features for Emigrant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tion in 1920s——according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magazines published in
Hawaii and Korea
The Politics of Frontier Mining:Local Chieftains,Chinese Miners and
Upland Society in the Nong Van Vam Uprising in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 Area(1833一1835)
Modern Shanghai through Korean Eyes

  华人移民与两个亚洲海港城市的兴起:厦门与宿务一、引言
  在东亚海域,历史上曾先后兴起过一些沿海城市,然而这一地区并没有像地中海那样成为资本主义的摇篮,其原因,也许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希克斯(JohnHicks)所说的那样:“欧洲文明经历了一个城邦阶段,这一事实是欧洲历史与亚洲历史迥异的关键……欧洲城邦是地中海的恩赐……”不过他也承认,“在亚洲整个版图上,也许最有希望的是东南一角(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支那)。一种类似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制度最有可能在那里发展起来。”①本文要讨论的近代东亚海港城市,正是在不同于欧洲又加入了某些西方因素的条件下产生的,因而认识其具体的时空背景及其与西方的差异,是有必要的。概而言之,东亚海港城市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有关,但又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其中,移民在城市兴起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令人瞩目。
  具体到本文所论述的厦门和宿务这两个海港城市,华人移民的移出和移人在这两个城市的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使人联想起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所说的一句话:“中国的真正资本主义处于中国之外,譬如说在东南亚诸岛。在那里,中国商人可以完全自由地行事与做主。”②笔者的理解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时代背景下,才有可能使华人移民链条连接下的这两座城市在东亚海上贸易的格局中齐头并进,使两者的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发展起来。而在古代中国和东南亚的贸易往来中,即使当时也有移民,仍然无法与近代的情况同日而语。
  作为本文关键词的“城市”,对于厦门和宿务来说,其初始的源头也并非无关紧要。因为尽管古代与近代不同,但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起点,近代以来它们也是无法迅速崛起的。马克斯·韦伯在《世界经济通史》一书中说:“一个地方究竟是不是应该看作是一个城市的问题……从经济观点上看,无论在西方或其他各地,城市首先是工商业所在地,粮食非从外界源源供应不可。”他在同一本书中又说:“城市的另一个一般性的特征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城市过去是一个堡垒,有很长一个时期只要一个地方是一个设防的地点就会公认是城市。”厦门在明朝初年就作为一个军事据点“中左所”而存在了,而随着九龙江口月港的兴起,厦门作为贸易港口在明中叶以后也迅速繁荣起来。至于宿务,贸易的繁荣和堡垒的建立,其顺序似乎是倒置的,早在西班牙人来到之前此地的贸易就很兴旺了,而1565年“黎牙实比远征队在定居点周围构筑了堡垒和工事”,②从而使宿务城正式成形。无论如何,按照韦伯的观点,厦门和宿务在进入本文着重讨论的年代之前,就已经称得上是城市了,它们的发展,虽然取决于时代潮流的驱动,但先前的源头也是不可或缺的伏笔。二、移民与厦门的兴起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两百余年间,厦门因海上贸易而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新兴城市。与此同时,它也逐渐成为东南沿海一个移民出洋的口岸。鸦片战争后,厦门于1843年11月正式开埠。虽然贸易继续成为推动厦门发展的动力,但“与近代厦门的国内外贸易相比,对近代厦门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近代厦门及其附近地区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⑧此前的移民是分散、断续且规模不大的,自开埠后的移民则是连续且大规模的。这是因为,恰在此时,东南亚的西方殖民地进入了资源开发时期,急需大批廉价劳动力,而中国东南沿海破产农民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他们于是沿着其前辈的移民路线,前往东南亚寻找出路。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14:49 , Processed in 0.1068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