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2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池云亮:从畲乡民俗馆说起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512

帖子

12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5:37: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青街,是平阳县唯一的畲乡。青街是温州南线旅游的金三角中心。它东南邻苍南玉苍山森林公园(青街公路已开通,直达苍南、福鼎),西南接文成百丈漈(交界处隧道山洞已通)、顺溪、石城景区,西北连接瑞安寨寮溪、腾蛟赤岩景区,南边与福建太姥山和武夷山相呼应。如若疏通青街筏路(自古就有水上运输直至水头、鳌江),沿溪河流可达顺溪、南雁。青街也是国家级南雁荡山景区最著名的新辟人文景观名胜区。

  古老的民间民俗工艺馆

  民俗馆设在睦源村龙脚潭池氏古屋(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池氏乃当地望族,慕此山灵水秀,便耗巨资建深宅大院,以谋丁财两旺。池氏肇基始祖自闽入浙(明万历初年),徒迁睦源,相传本房世祖发迹后,特聘浙闽赣三省土木名师巧匠十八人整营三年而成。大屋建造技艺精湛,布局恢宏,内外红石甬道,青石八角石磉,光滑透亮。民俗馆分为民间民俗工艺(以民间木雕反映出历代畲乡人民的勤劳、智慧、美好幻想所寄托的真实愿望)和民族风情、闽南习俗(各类资料)展览、表演两大部分。

  踏进大屋,满目是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木质雕饰,有戏曲故事、飞禽走兽、神话传说、名胜古迹、山水花卉、几何纹饰等。古朴的门窗、屏风、天棚、横梁、斗拱、枋檩、神龛等均巧构工镂,不事彩绘,显露出各种木材的天然肌理和质感。名师雕刻,不同凡响,各式各样的木雕构成一道道乡土景观。花雕中的“蜜蜂采蜜”意味着人生要勤劳,才能过上甜蜜美好的生活;“琴棋书画”激励儿孙后裔应发奋读书才能出人头地;“鲤鱼跳龙门”象征着登科及第;“寿桃蝙蝠”是“长寿幸福”的谐音;“松鹤图”含有万古长青之意;“东吴招亲”则是“龙凤呈祥”,含意夫妻团圆,种种图案均有深刻的民俗含意,实是不可多得的民俗文物。海内外专家到此考察参观后,都说池氏大屋无木不雕,是一座保存完美的“明清民间木雕工艺美术馆”。

  丰富的民俗风情

  畲乡的民俗,则是这里历史的一种真实记录。平阳是浙南畲族主要聚居区,青街则是肇基发祥地。畲族人民一代代的创造和丰富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民俗奇异,风情万种,为了撩开这一方神秘天地的面纱,笔者深入畲乡各村调研,经过18个月的努力摸索,从征集的各类资料表明,畲乡文化底蕴积淀浓厚。

  根据民众文化特点,民俗馆把征集到的各类民俗文物(2100多件)及各种资料分门别类陈列于11个展览厅。通过纯朴的畲乡民众,奇特的闽南风情,古老的畲族文化,风趣的独异特色,满足游客求知、求新的欲望。如若您来的是时候,还可看到抛绣球、抬花轿、畲乡婚礼、民歌对唱、跳竹杆舞等精彩表演。11个展厅包括服饰冠戴、传统器皿、远古遗响、昼耕夜读、一生习欲、卧室起居、古雕珍品、畲乡名人、丹青妙笔、生活剪影和竹器集粹。

  据史书、宗谱记载:畲族始祖平番有功,官封忠勇王,招为驸马,但他不贪图宝贵,在朝为官。高辛帝赐姓氏后,分封广东潮州地方,再徒居浙江。明弘治、万历(1573-1619)年间,畲族雷、蓝、钟三姓同胞迁居(青街)这里刀耕火种,繁衍子孙甚夥(有19个支系散居三省二十六县,雷氏裔孙就有1.2万多人),现黄家坑、章山均有雷氏宗祠,幡杆石座屹立。青街是一个历史文化古村,所以民俗文化风情浓浓,格外招人喜爱。

  服饰冠戴

  畲民男女喜穿青蓝二色,布料一般是麻布,也有棉布。畲族服饰奇异,很有自己的特色。畲族新娘服(两件)最富民族特点,上衣是青蓝色大襟左衽,短领口,有红色花纹图案,色彩比较艳丽,颔下领口左右系红绒球两个,精绣有凤鸟彩图,袖端缀以红边或红领相间面条,镶嵌绣花边,亦有作六角形者,相传此系高辛皇后、公主之服饰(崇拜凤鸟图腾)。

  笄是畲族妇女的头饰品,由笄、笄龙、笄管、笄牌、笄绊、笄须、笄帕、笄披等部件组成。笄样式有景宁(丽水、遂昌)式,浙南(平阳、文成、泰顺)闽东式之分。景宁式有牙扦、耳扒等附件,浙南闽东式冠身为一竹筒(或用竹壳编成),长约八寸,下端开一弧形缺口,上裹红布条,外镶各种花纹和神像银片,作七星、八仙、十二生肖等形状,绕以数串白色珍珠或红色缨珞。两侧各两条蓝色串髻,前缨后尾,甚是美观。这种冠髻一般是结婚所戴,去世时要戴笄入棺随葬。《高皇歌》中郑重告诫子孙“应留自己古装衫”,且要“千古万年不准忘”。如今,只有山区少数老年尚崇祖训,保存有古老的民族服饰,年轻一代,已与汉族一样穿戴了,所以很难见到,馆藏服饰尤显稀罕贵重。

  彩带又称花带或字带,是畲族妇女传统工艺品和装饰品(少女一般七八岁开始学织花带),花带以蚕丝和自纺棉纱(旁厅室有纺车、圈纱篓等)为原料,经线有红、黄、紫、绿等色,纬线大多用白色。制织十分讲究,织有各种花样,带边平板,中间有山、水、虫、鱼、鸟等花纹和田、中、日、井等简易文字。织品中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百年富贵”等吉祥词语,此系手艺高超者织制而成。陈列品中最精致的是双行字带,织有两行文字和图案。花带用途广泛,常用于作新娘(平时作客时)缚花带,还用作裤带、刀鞘带等。青年女子常把自织彩带作为情物赠送情人。定亲时,姑娘回礼必有花带(一定要用自己织成的方显诚心),花带的是否精细,是衡量女子是否聪明、心灵手巧的标志。

  围裙俗称“拦腰”,在以前不论男女劳动时都要围布拦腰,青色或兰色,新娘坐轿,要用有花纹的“拦腰”挂轿门。至于七色挂包、莲花童帽、兰观衫等均有刺绣,一般花边较为简易。清朝后期至民国初期时,因原服饰(蓝青色)颜色较为暗淡,开始改为贴花边,刺绣布料逐步出现红、兰鲜艳色,服饰有镶嵌精细四色,(单色和双色)花边的开钗或开襟处绣有花朵,也有绣双凤牡丹、双狮抢球、莲开并蒂,或刺绣人物、牛、羊等图案,这足可说明畲族原是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

  远古遗响传统器皿

  馆内陈列农家具器物也是多多:民间旧时竹制六角重旦担,是畲汉人民以前订婚送聘礼时的专用器物,六合圆隔(亦称簋)是祭祀时装贡品的礼担;各类古式果盒、点心盒(笼),是新娘三天回家省亲必用品,也有在平时用来装放水果的;各式绣花篓,梳妆盒、织带机、锡酒瓶、铜茶壶、铜水烟筒、瓷墨砚、陶煮罐等应有尽有。铜烛台、油擎灯、煤气灯,好象读一部灯的演变史;铁制九节铳,是在打猎时专射击虎、豹、野猪等大型凶猛动物的特效武器;篾制十环圈纱篓是旧时畲乡纺织织布用具;五脚圆靠椅是本宅始祖专用坐椅(有仙鹤图记);四足衣橱门骨雕镶金鼎文字,是畲乡富户的豪华结婚用品;大木床描金刻花,由19轩屏风组成,屏风上开窗户,有戏文人物、花卉、动物浮雕,简直就是一幅精雕细刻的木宫殿,它是畲乡富户璀璨珍品,反映出床主当年富有的家庭实力,是大户人家荣耀的象征。

  传统器皿相当丰富:兰花凤斗、青瓷酒壶、陶烧筷笼;石臼、石锤、石称砣、石水缸、石槽磨、炼武石……仿佛使人感倒回到石器时代。犁、耙、岸力、铁铲、钢钗、虾笼、鱼罩、田圈;茶叶篓、草拖鞋、木漏斗、弟头篮、牛角号、打稻梯、大风鼓、篾火笼、盐陶钵、铜火笼(大、中、小型齐全),这是一部艰苦创业史,他告诉人们人类生存发展的艰难和困苦,同时也向人们展现,畲乡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也具有一定的聪明和智慧。另一侧陈列着笔架(笔筒)、墨、砚、(书)、笔、纸文房四宝,与笛、箫、京二弦等乐器,及铜镜、铜花瓶摆设,昼耕夜读呈现眼前。古时候,先人为了生存,依打猎、捕鱼、种田为生,靠读书求取功名。在旧社会,人们只有读书习武才能出人头地,扬眉吐气。妙笔丹青乡人书画,畲乡人物室的展览(陈列),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宿愿与追求。民俗馆创办后,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畲乡民俗文化激起了人们极大兴趣,博得了人们普遍喜爱,赢利了声誉及赞扬,被誉为“中国农村第一个畲乡民俗馆”。

  畲乡民俗馆,是畲乡文化的浓缩,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到民族风情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深邃与美丽!(池云亮)


2013年04月11日 10:47:37 来源:平阳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77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71
沙发
发表于 2022-11-17 20:2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6 14:53 , Processed in 0.08338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