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71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根] 池氏源流考(宗亲:池云亮、池上舆、池传錞等撰文)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1:51: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姓源流考


(池云亮 \文 )


据目前最新信息,池氏得姓来源有三种:一是池姓出自赢秦司马公子池,其裔孙以祖父池字为姓,其后有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开封市辖范围)公。望出西平、西河二郡,配行属火,池氏属徵音,堂号有安乐堂、西平堂等;二是出自殷姓讳民,因扶助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辖范围),遂以地为姓,其后转居西河,繁衍昌盛;三是改为池姓,一如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有池姓氏族;二如明洪武十一年闽省尤溪陈代澄因避乱,随母改池姓;三如晋公以婿池质于郑,而池之为姓:周程休父之后,改程为池,因上嘉其功,以城池赐姓。


现在中华最常见百家姓中,池姓排名211位,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人口不多、分布极广泛的族姓。池姓氏族主要分布在闽、浙、粤、赣、皖、鲁、冀、滇、陕、豫,及湖北、台湾等省以及朝鲜、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一)西平池氏探源


考我平阳池氏源出赢秦司马公子池,原居咸阳京都,后裔子孙以祖父字为池姓,渊源始此。其后有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东部陈留地方,现为开封市辖范围)公。秦末天下大乱,池氏自京迁西平,得建宗焉,此乃西平郡池氏之所肇基也。


(二)赢姓溯源


池氏追根溯源实系赢姓。据《史记·五帝本纪》称:皋陶和伯益父子俩同时辅助舜帝。皋陶为少皞的曾孙、女修之孙、大业之子。他曾任舜帝大理之职,制定了五刑之法律,使天下无冤狱,为社会安定作出了贡献。舜帝封他于皋,叫皋陶。他还发明了耒耜,为黄河流域(中下游)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皋陶长子名伯益,为秦赵之祖,继承了少皞氏的赢。《史记·秦本纪》说:“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据考证:柏翳即伯益,伯益辅助大禹治水,建立了不朽功勋,舜帝赐他为赢姓,命他为赢姓部落的首领。赢姓并非自伯益时才开始有,故而说少皞氏应是赢姓的始祖。少皞的后裔伯益,因对社会发展立了大功,禹准备让伯益当他的继承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禹之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伯益没有当上首领,于是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中国历史由此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伯益后裔有蜚廉者善走,有飞行之誉。蜚廉有子二人:长子恶来,十分勇敢,力大如牛,为纣王贴身护卫统领。周武王伐纣时,未能走脱,尽职而殉身。恶来其后有非子,善养马,得幸于周孝王,王封非子于秦地,即陇西秦亭(今甘肃张家川之东,即祁连山下清水、后车河畔边)。这次西迁陇西秦亭,为其后裔奠定秦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次子名季胜,其后为赵。前之宗谱与《辞源》及《史记·五帝本纪》中认为少皞是黄帝之子青阳(即玄嚣),这是一种误记。《史记·索隐》已经补正注明:“青阳非少昊(皞)。”《路史·发挥》指出:“玄嚣、青阳、少昊,三人也。”可见《史记》将三人认为是一个三名,是完全错了。《史记·五帝本纪》认为:少皞是黄帝之子,姬姓。《辞源》认为:少皞是己姓。这都不合史实。据司马贞《补史记》记:太皞与少皞都是华胥氏的儿子。炎帝与黄帝则是少典氏的儿子。《汉书·地理志注》及《说文解字》都说少昊(皞)为赢姓。少皞以燕为图腾,燕是玄鸟,并由此而演化为凤凰图腾。在古语中,赢即燕,两字相通,说少皞为赢姓是合乎历史事实的。


(三)图腾崇拜


东夷族和西羌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凤文化和龙文化的两个源头。东夷族的始祖是太皞伏羲氏和少皞金天氏;西羌族的始祖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东夷族与西羌族在频繁交往和通婚中,不断进行融合,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和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族系。在迁徙过程中,东夷族分成人夷、鸟夷、郁夷三大支,其中鸟夷是赢氏池姓的先祖氏族。所以浙、闽等省的池氏宗祠屋脊上有凤鸟的图腾,并由此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


前年,从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台湾等回乡探亲的华侨、台胞都要带回(一本)《池氏宗谱》,都要寻根拜祖到宗祠,他们一致认为:中华民族,乔木同根。特别是《平阳池氏》确系源远流长。


少皞以金德而居五帝之一,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及金属制器与使用的创始人,并且是上古古乐的发明者,还是华夏第一位天文历法家。这是据罗泌《路史·后记七》所记:他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为人类天文历法之父。

少皞氏即是池姓家族的血缘始祖。据《平邑·池氏宗谱》载:相传五帝之首的少皞有一位女儿叫女修,其貌似天仙,其性近花鸟,长大后能识鸟语。一日,她吞食了玄鸟之蛋,其腹渐渐凸了起来,后生子大业。《池氏宗谱》这一记载是与《史记·秦本纪》所记相吻合的:“玄鸟陨蛋,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即凤凰之子,是凤文化的传人。从女修吞玄鸟蛋这个美丽的传说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池姓的远祖是以凤凰图腾的氏族部落。所以各地池氏宗祠屋脊上的凤鸟图腾是有历史渊源的。


《西平池氏宗祠》中还有一方古匾“泽衍中牟”,又是什么意思?有何来历呢?


(四)池氏入闽


汉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池瑗公官授中牟令,洁己爱民,颇著政绩,生二子,长居西平,次迁西河。

西平郡瑗公(长子世昌之后)子孙甚夥,分散甚广。至隋开皇中,一派移居光州,历十一世至池可祖公。唐乾符初,随军入闽平黄巢乱,观察使陈巗表为泉州刺史,由于光州可祖公年力精壮,善骑射,谙兵法,同王朝统兵,因军功官领都统使。梁开平三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可祖公随入武威军(今福州)。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池公可祖年六十余,因见延翰(审知子)无道,遂告病退老,全家乔迁同安县永安乡,择地覆鼎山下安居。闽有池氏自此起云。同安池氏可祖公生孝、悌、忠、信四子,分四大房派。孝公子孙有移居泉州、永春、汀州、漳州等地;悌公子孙有移居兴化、莆田、仙游等地;忠公子孙有一支后移延平府尤溪等县,发族甚盛,分迁亦多;信公支派有池公兴者,于宋真宗成平年间移居长溪(今霞浦县)赤岸桥地方。公兴公生子注公,注公生三子,分三房:长房住赤岸,三房移江西,次即吾祖养龙公。公习青囊,知地理,于宋仁宗四十一年,择地闽东彩凤山相土开基安居,因其山形似彩凤朝阳,枕山面海,故名彩岙。此乃西平郡彩岙池氏支派肇基始祖也。西平郡池涌源公后裔玑公住后溪,其后分迁桥洋、小留等地,此即西平郡后溪支派之肇基祖也。


瑗公次子居西河,历晋而唐,后裔南迁。宋咸淳甲戍(公元1274年)年间,池梦鲤才学冠世,特赐恩科状元,卓卓表彰,西平堂添辉,史册流芳。其后裔发族甚盛,有徙居霞浦者,此亦西河郡池氏之所由来也。

只因时久地隔,宗念渐疏,从而西平、西河各叙宗谱,不相顾问,确系人为鸿沟也。考我池氏西平、西河二郡,本是一脉相承,实无可置议也。闽浙之西平、西河池氏祠堂中“泽衍中牟”匾额,意味着怀祖之意也。


(五)联谱之谊


时值盛世(1993年5月),旅美华侨池云祥堂兄(祖籍平阳青街,是海外著名实业家)一行驾机飞回祖国,追根寻源。回乡后,首倡联谱之谊,要笔者定下具体时间、地点,要把浙东南、闽东西平、西河二郡池氏共同联谱(后因黄岩池氏宗谱年久失修,居住分散,而暂无法联成)。经众首事梯山航海,不辞艰辛,再三协商,一致赞同;终于在1993年5月20日,由温州平阳、瑞安、福安各宗亲代表32人聚集在平阳山门小龙里共议联谱大事,会议取得完满成功。笔者撰文赋诗为证:“畴溪小龙乐悠悠,天涯海角壮志酬;一堂欢会凯歌起,绘就蓝图功千秋。”瑞安前浙江省文官池体淼为联谱祝福七律一章:“群贤咸入此堂中,少长同尊华太公。久仰青街多大德,不忘万里事宗兄。欣逢联谱开大庆,更有归侨第一功。老叟附骥生晚福,平河两岸百花荣。”会议强调:联谱意在连心。凡我池氏矢志不渝,志在敬宗睦族,同心同德,展望前程,要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大开宏图。这才不愧为始祖子华公的好儿孙,这就是数万池氏裔孙共同之心愿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1:53:18 | 只看该作者

再谈池氏起源及其始祖


近日见到一些关于池氏起源及其历史名人的电脑资料,内容丰富,不可多得,真佩服浙江池云亮、(山西)池如亮对池氏了解那么多。但资料略显“凌乱”,现特补充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池氏约二千九百多年前即已出现


抛开过去诸如古代有人生活在池塘旁边即姓池及池氏系从管理护城池之人而来等简单说法外,原来池氏“氏”出有因。


大约公元前900多年(即前十世纪中叶),有个黄帝之第四十一代也是商朝建立者天乙(汤)的第二十三世之裔叫“殷民”的,他辅佐西周共十二个王中的第五个周穆王有功,周穆王就封“渑(mian)池”给他做“食邑”(亦叫采邑,世袭享有该封地的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等权利)。后这渑池人遂以池为姓。


这样,池氏的出现一下子被拉到二千九百多年前,即西周中期。


渑池当时在哪儿?就在今河南西北部渑池县西,今地图上一目可见(上边还有仰韵文化遗址)。渑池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变动。(又一说在今三门峡市东部,但二者近在只咫,不必较真。)


至公元前655年,也许是渑池西边北虢(音郭)小国为晋所灭之故,已经在渑池生活了约三百年的池氏人开始迁移到西河,这时池氏才繁盛起来,所以很多书籍和族谱说池氏望出西河;后西河池氏人有些又迁居河南西平,所以又说池氏望出西平(历史上“西平”位置多,但要看什么时期)。


那么当初西河又在哪儿?这要从时间上分析:西周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不算周文王等为打天下奠定基础,至公元前1025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才彻底灭商。经二百多年,西周毁在了周幽王手上(幽王执政为前781-前771年)。后来虽还有周平王勉强撑着,但王室已非常衰微,至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实际上已开始,先后有一百多个诸侯国涌现出来(后互相夺霸至战国出现七强)。既然公元前655年渑池池氏才迁至西河,说明此时春秋已经历一百多年了,而那时的西河已属“春秋卫国”(见《辞海》——对各时期西河位置解释不一)。


春秋时卫国甚小,其地盘西境就是今河南北部之浚县、滑县及其延伸南北一带。这种解释也给池氏后人如汉河南尹池循彻及其子汉中牟令池瑗乃至南宋广东连州司户池溥皆出自河南西平更符合逻辑(注:电脑资料认为当初西河在今河南西北渑池至山西中西部之离石一带,可能有误,与离石沾边的只有东汉时的西河,且在内蒙南至山西离石地带)。


看了赣州方言岛的由来,便可理解池溥后代为何要迁居福建上杭、武平等地。可是池氏为何又从西河(决不是全部)迁居西平?望有心者共解此谜。


二、“嬴秦”与“司马”有何关系


池氏与西周真有点缘份。


首先,“嬴”姓怎么来的?相传上古时有个叫皋陶的人,是“五帝”颛(zhuan)顼(xu)帝的曾孙,他是我国刑律创始人。他儿子伯益(或伯翳或又叫大费)因助大禹治水立大功而被功赐姓嬴。伯益有子二:若木和大廉;大廉后代蜚廉又生子二: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父子当时是有名的飞毛腿和大力士,被周武王所杀,只季胜逃了出来;季胜后代又有个叫“造父”的,他因善御车而被封于赵地(今山西洪洞北);而“造父”子孙中又有个叫“非子”的,他极善养马,西周第八王周孝王便把“秦地”封给了他(秦地故址一说在今甘肃清水一带,一说在今陕西宝鸡境内,但查看地图,两者相距很近,亦不必较真,总之就那块小地方),并让他承继先祖伯益的嬴姓,这就是史称的“嬴秦”,给后人颇深印象(注:后因非子第五代秦庄公破西戎,收复西犬丘即今甘肃天水西南,其儿子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又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至公元前777年秦才得以立国,即诸侯国之一)。


其次,再看看“司马”姓是怎么来的?西周第十一王周宣王时(公元前827年-前782年执政),又是颛顼帝的一个后裔叫“程伯休父”的,他掌管王朝军权,在征伐“徐夷”(古族名,在今江苏西北和安徽东北部)战斗中,他驾着马战车,冲锋陷阵,大胜而归,周宣王就命他为“司马”官,这样司马始祖程伯休父的后代就以官名为复姓了(此段主要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范又其编著《百家姓》关于“司马”姓来由)。


这是公元前700多年的事。自此“司马”姓不知喊了多久,名字也千千万万,但至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代的秦终于出了个司马池(王公贵族),其后代干脆去掉“司马”二字,以祖先名为姓,所以说池子华又是秦大司马公子池的后裔。


从上看,“嬴秦”与“司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池子华只是后来在秦国任丞相,但不等于在泰国工作就姓秦,因此众多族谱和书籍提到我祖“系出秦嬴姓”似乎没有根据,甚至可能是想像的(从秦始皇叫嬴政或“嬴秦”等猜来的),以至互相抄来抄去,达成“共识”,但至目前尚见不到有什么论证,难于使人把“嬴”、“秦”、“池”三姓真正联系起来。


这是我目前浅识,是否大胆了些,仅供参考、争鸣。


三、战国秦丞相池子华


都说池子华系秦丞相(宰相),但关于他的史料几乎为零。福建“建宁池氏族谱”当初(清时)为其画像时,除赞美词外,说了个“发迹长溪”,又说“史书鉴传无不详载”。详在哪里?连半句话也没有。这次真得感谢浙江平阳县池云亮、(山西定襄)池如亮提供的电脑资料:提到“公元前318年张仪离秦相,魏秦惠王以子华为相”。虽其中有点含糊不清,但有了张仪这位名人,顺藤摸瓜,话就有了。


原来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中后期,出现了张仪和苏秦两位知名“纵横家”(外交家),他们摇唇鼓舌,尽是去动员或威吓敌国,以归已方之国。《东周列国故事新编》说苏秦在先,专门动员其它六国灭秦,而张仪则专门去拆散六国联盟以便秦灭六国。其实有误,随着考古铜兵器的发展以及考证深入,应张仪在先,苏秦在后(连伟大的司马迁也有误,把苏秦提前了三十年),也不是一个在“联”,一个在“破”,而是各取所需,交替使用。


张仪出生年份不详,但逝世于公元前310年。他是魏国人,生前“跳来跳去”,但有好运,到处为相。他于魏惠王时进入秦,秦惠文王把他作为客卿(战国时爵位的称谓)。公元前328年(即惠文王十年),“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原话)。


当年张仪任秦丞相。但公元前323年,张仪与齐、楚、魏之行政大臣又在啮(nie)桑相会,他随即被免去职务,次年他又跑回魏国去当丞相了。这时秦相位缺,曾与张仪一起征伐魏之上郡的池子华继任秦丞相,因此,池子华当丞相应在公元前323年或次年,而不是前318年。池子华任相有多久?从公元前317年张仪又从魏回到秦任相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池子华任相当有五、六年之久(注:公元前313年张仪又跑到楚去任相,同年又回秦,但未涉及当丞相,公元前310年在魏逝世——这是根据“中国历史纪年表”及“中国历史”介绍张仪而排出来的)。


从上可知,历史上确有池子华此人,且与张仪一道去攻打过上郡,也曾官升丞相(秦从公元前310年开始执政的武王才设左、右丞相)。


上述“公子华”的“公”为何意?它不是公子的“公”,而是古时爵位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中的第一等。池子华为第一等可能与大司马公子池为秦一王族世袭有关。


“发迹长溪”?“长溪”就是“包罗万象”的《辞海》也找不到。但查福建霞浦县时,它确曾名为“长溪”,但那是“唐为长溪县地,元、明……”,离战国不可同日而语。不过唯“堂溪”解释道:“古地名,堂一作‘裳’,在今河南西平西,春秋楚地,吴夫概奔楚,为堂溪氏。战国属韩。出金,铸剑戟甚精利”(西平剑就当初技术而言,居然能在含铁成分很多的陨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天下分”,那是相当了不得的——这是后事)。战国韩自公元前424年起至前230年止,“疆域有今山西东南角至河南中部”,由此看来,池子华又是河南西平人了,只是先辈把“堂”误写为“长”罢了。


至此,池子华此人似乎已明朗化。当然,随着考古学发展和史料不断丰富,要讲或要纠正上述问题会更多。但至今,池子华无疑系池氏“第一人”,是池氏太始祖。


四、池姓的分布


池氏渊远流长,也不比别姓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华姓氏共有3000多个,中科院公布,池姓排在第211位。

池氏虽不算大姓,但当代分布较广:除汉族外,在蒙古、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以池为姓的。朝鲜族聚居在延边地区,黑龙江省池姓也不少。


更有甚者,池氏在韩国、朝鲜排序为第48位。它的始祖是中国“池镜”,他于高丽第四代王光宗十一年(公元960年)作为太学士到高丽,其后定居下来,官至金字光禄大夫。其第五代池宗海任门下侍郎平章事。他们的后代均以韩国忠州为本籍,后又分支出丹阳池氏、光忠池氏,但今天基本上统一为忠州池氏。池氏在高丽时代,在政界出了不少人物,如池龙水、池大然、池勇奇等在史上皆有名。近代人物中,池石英突出,他是第一个在朝鲜普及牛痘法的医学家(以上据93年出版《朝鲜民族的姓氏和根》)。


池氏除山西、河北、湖北(主要在安陆、仙桃市)等地仍有较多聚居外,在福建及广东揭阳较为集中(后者也是从福建迁入的)。据《通志·民族略以封地为氏》记载???:“鲤腾公,居河南光州(今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的固始县。唐朝中和年间,其家人随王潮、王审知,经江西、广东入福建”,他是福建众多池氏鼻祖之一;浙江池氏也主要源自福建霞浦赤岸;至南宋,河南西平县人池溥,因任广东连州“司户”(掌管户籍、土地、税赋等),解组归田,路经章贡(今赣州),因爱其山川之胜,风俗之淳,故“择地赣之东镇而家”。其孙梦鲤公还中南宋末特科状元。溥公系赣南池姓之鼻祖之一,传下几十代,分布江西、福建、广东(如梅州)、湖南等省;现今山西怀仁池氏是明代从安徽戍边传下的;贵州池氏始祖乃明朝洪武年间江南省凤阳府城外毛斗山人氏,“调北征南”,当初他在贵州都匀任指挥使;四川池氏祖先为明代宫廷高官,因清兵入关,流落至此,另一说法是“湖广填四川”而到了四川……


总之,池氏渊远流长,枝枝叉叉,无法一一说清楚,但我想大部分都是从西河这个发源地而衍生派出的。


2004年9月 上舆于武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1:57:34 | 只看该作者

公子华、公子池其人其事

刚打印完“寻章摘句话池氏起源”,恰又购得专著: 2003 年 4 月杨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战国史》。原来公子华又作公子桑,公子池又作公子市 即泾阳君——尤其“泾阳君”在《史记》里多处出现,可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就是公子池。看来,多少年来我们对公子华、公子池了解甚少及至误会,问题出在此。

现在问题是: 这些“新人名”是否同一个人?作者事先不可能为我们池氏人准备史料,但他在解释“公子通国(一 作‘通’、‘繇通’)”时写道:“公元前 314 年秦惠王封公子通为蜀侯(《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记在次年,作公子繇通;《华阳国志》作公子通国”。可见作者是对“一作”经过认真“考订”才把它们“拿捏”在一起的。秦献公公子连(一 作 师隰 )、秦昭王公子稷 (一作 公子恻 )、公子壮又作公子季……看来战国史仅人名就够复杂了。作者在书中还列举了四十二部涉及战国史著作,又有九处有关铜器铭文和诸如四川青川战国木牍等多处文物。他自 1941 年起即着手考订复杂的战国编年等 工作,后发表文章及著作颇多,是一辈子研究战国史的专家。

公子华 哪儿去了

自从公元前 328 年公子华(与张仪)在 围攻蒲阳后 哪儿去了?杨宽老先生指出,《今本竹书纪年》在对前 305 年的“季君事件”中误把“桑君”作“季君”,从字里行间可看出,此时 公子华 还在朝廷。

公元前 309 年惠王 薨 ,其嫡长子武王继位。这个“孔武有力”(勇猛之意)的武王带了三个大力士(其中孟说‘能生拔牛角’)到已经衰弱的周都洛阳逞能(实为要‘窥周室’,‘挟天子以令天下’),结果举九鼎时折断胫骨,两眼出血而毙,时为前 307 年 8 月。不巧的是,他无嗣,以惠王太后、武王后为首的一派便拥立武王弟 公子壮为“季君”;然而次年即前 306 年,惠王妃亦依仗其“异父(?)长弟”并手握兵权的魏冉把在燕国当人质的其子公子稷 接回来,拥立为昭王。双方矛盾白热化,惠王太后一派还“造反”,于是魏冉尽诛 包括公子壮等一大批朝臣,武王后也被撵回魏国。据《史记·穰侯列传》,即使昭王的有“图谋不轨”的诸异母兄弟及至诸侯也不能幸免,“唯魏冉力能立昭王”。这就是闹了三年大杀异已的“季君事件”,“威震秦国”。

公子华在这场斗争中怎么样?三年中王室成员(看来 战国时凡‘公子’ 都是王室成员)不可能没有态度,他曾受惠王命出征,可能就是惠王之弟,因此很可能一开始就站在惠王太后一边而被诛 ,不然的话,如果站在惠王妃一边,他也会如公子池等那样事后受到封偿的 ,可是事后更不见其踪影,可能因此而结束了他的使命。当然这只是一种“推理”而已。

公子池是谁?据《辞海》,他和公子悝 同为昭王同母弟即惠王妃芈 八子之子。“血雨腥风”之后,前 305 年他被封为泾阳君(泾阳在今咸阳东北很近处, 秦灵公 曾居于此);公子悝 被封高陵君;惠王妃之同父异母弟 芈戎 则封高阳君、新城君;魏冉则 从大良造(官名)升为将军,负责保卫咸阳——他们被称为“四贵”。丞相由惠王之同父异母弟 樗里疾担任,惠王妃则被封为宣太后。由于昭王此时只十九岁(前324 年生,执政五十六年),朝廷大权仍由宣太后和魏冉掌握。

从上我们亦可知,设想公子华于十八岁去围攻蒲阳,从公元前 328 年至前306 年又历二十二年,况且公子池还是 十九岁昭王弟,因此公子华应比公子池大二十多岁,他们似为“叔侄关系”而非“祖孙关系”。

----------------------

公子池简历

1. 于前 305 年被封 泾阳君。

2. 于前 300 年被作人质于齐(战国时 君王为确保子孙继位,往往派弟作人质;战国不执行‘兄终弟及’制,否则就兄弟相残)。

3. 于前 291 年,由于白起攻陷韩之宛(今河南南阳市),公子池改封于此地。但,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在魏冉五次任秦相 期间,公子池、公子悝 和 芈戎 三人还轮流担任将军。据《百科·中国史》和查秦史,秦自始至终不设司马官衔。“大马司”系春秋时如宋、楚在“司马”前加上去的,汉武帝时则改太尉为大司马,我们的前人可能凭这些记载得到印象而误认秦也设大司马,其实不然。但从大司马亦相当于“司马”和“大将军”来看,“大司马公子池”说法也错不了多少。

4. “大结局”。由于宣太后的格外宠幸,上述“四贵” 在改封时得到的都是当时手工业与商业发达的封地,如陶邑 富庶,宛地更以产铁闻名。一直在咸阳的“四贵”凭借经济特权(如放高利贷、参与商业活动等)通过“遥领”方式(收益可折合黄金)而出现“宣太后专制,穰侯(魏冉)擅权,泾阳、高陵君之属太侈 ”局面。昭王“恐后世有国者非王子之孙”,于前 266 年废宣太后(次年太后忧郁而死);同年又罢魏冉相改用范雎,魏冉出关时有“辎车千乘有余”,后死而葬于陶(穰 在今河南邓县,陶 则在 今山东定陶西北);前262 年 华阳君[更正:应为高阳君]又被剥“君”权而赴华阳(今陕西华阴华山之南),途中逝世;而“泾阳、 高陵二君只取消封国,未被逐走(高陵在今陕西高陵)”。此时公子池已六十多岁,但他已很富有,谅“以池为姓”的其子孙有较好生存条件,得以繁衍,后代亦有可能分布到其它地方……。

池上舆于2007年1月

(更正:06 年12 月文中公子驷 应为公子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1:58:52 | 只看该作者

池姓探源

(池传錞 文)

每一个姓氏都有自己共同的祖先,都拥有共同的血脉。寻根问祖,探索自己族姓的起源,寻找自己的同姓同宗,是为了慎终追远,缅怀祖先,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寻找共同文化源泉和归宿,对于研究和宣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振兴中华,推动社会进步,也大有裨益。

池姓是一个族不繁,人不多,但分布极为广泛的族姓。初步得到的信息,在我国的闽、粤、赣、皖、晋、冀、京、豫、陕、湘、浙、滇、台等省市,以及在美国、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大小不等的池姓氏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在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池姓氏族。中国科学院1984年公布的姓氏排名顺序,池姓名列第211位。目前已知道的得姓来源有以下几种:

一、渑 池 肇 姓

据在福建的闽清、尤溪、长乐、连江、闽侯、永泰、福州等县市的西平池姓鲤腾公宗系各谱记载:先祖发源于黄土高原之东,黄河中下游洛水之北,熊耳山之际的渑(音敏)池。

谱载:黄帝有一子叫玄嚣,嚣生峤极,极生帝喾。帝喾次妃名简狄,有一天到河边玩,捡到一粒燕子蛋,她好奇地把燕子蛋含在嘴上,不小心吞下肚里,因此而怀孕,生下一子取名“契”。契传至第十四世“汤”,起兵灭夏,遂得天下,建都于亳(音薄,今河南商丘),国号商。汤之第十世即商之二十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以西),国号殷。又传到第十七世即商之三十一王纣,为周所灭。汤从建立商朝开始到殷商灭亡,历时六百余年。

西周时期,黄帝之胄第四十一世,殷商后裔第二十三世殷姓讳民,因扶佐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渑池(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遂以池为姓。这是池姓起源最早的一位先祖,至今已有二千九百多年历史。

先祖在渑池居住有三百多年,到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转居西河(今河南安阳),繁衍昌盛。后裔有一支从西河迁徙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西河、西平两地先祖,一代又一代向外迁徙播蕃,但他们都以西平、西河做为自己的郡望。无论望出西平或是望出西河的池姓后裔,都以渑池肇姓的殷民公为鼻祖。

广州石碑池氏《西河族谱》记载:周穆王封吾池姓太祖民公于池(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后代子孙以封地为姓。渑池原属北虢(音隙),公元前665年,北虢为晋所灭。吾池氏先祖居于渑池约三百多年后,迁徙西河,在西河繁衍昌盛,其后裔繁衍在闽、粤、湘、赣等地。

二、陈 留 得 姓

浙江平阳《池氏族谱》记载:上古五帝之一少暤之女名女修,生子大业,大业在舜帝朝中任大理之职,创制有“五刑律法”,为社会做出贡献,舜帝封他于皋,叫皋陶。皋陶长子名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伯益为羸姓,授他为羸姓部落首领,少暤应是羸姓始祖。

伯益之后名蜚廉,善走,有飞行之誉。蜚廉生有恶耒和季胜二子,长子恶来,力大无比,是纣王贴身侍卫统领,在周武王伐纣时殉职。季胜之后名非子,善养马,得幸于周孝王,王封非子于秦地(即陇西秦亭,今甘肃张家川之东,祁连山下清水、后车之河畔边),建立秦国,称羸秦。秦末,羸之后司马公子池,自咸阳京兆迁往河南陈留,司马公子池之孙,便用其祖“池”字为姓。有池子华官居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陈留)。陈留是池姓的发祥地。

另有载:黄帝有一子叫昌意,意生颛顼,顼之后伯益,扶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伯益为羸姓。羸之后名非子,善养马,得幸于周孝王,王封非子于秦地,建立秦国,称羸秦。到了战国时期,赢姓后裔司马公子池居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城池边,遂以池为姓。

山西定襄卫村池姓家谱载,先祖是秦伯益之后,有公子池,加封于池,遂以池为姓。

《百家姓探源》载:“池氏,是由于其祖居于池边而得姓。古代称城为垣,城周围的护城河称池,居住在护城河边的人就用居处即‘池’作为自己的姓氏。这个一向显得族不繁,人不多的姓氏,大致出现于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之际,最早发源地即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发源于中原地区池氏,经过长期的辗转播迁,到了明清之际,大量出现在我国南方的福建、广东、云南等地。”《风俗通》载:“池氏于池者,城郭园池是也。陈留有池,秦丞相池子华是其地人。”

以上记载大同小异,但对池姓出于羸姓之后的司马公子池,发祥地在河南开封陈留的记载是一致的。至于历史真相如何,留给历史学者们去研究吧!

三、随 母 改 姓

起源于福建省尤溪县二十都云盖(今名珠峰村)的池姓,原姓陈,祖居河南光州固始。陈迁朗公于唐僖宗中和年间,随王绪、王潮率领的部伍入闽,居福州大义,其后裔分支闽清。传至陈祖训公,由闽清际上迁居尤溪云盖定居,孙陈代澄,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 改随母姓而姓池,改名池源澄。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尤溪知县牛义,批姓池,广一户掌四图九甲,表西平。开宗立炉,繁衍播蕃,为池姓的一个衍派。

四、待 考 资 料

福建省尤溪县的一些《池氏族谱》记载:池姓肇自周宣王时,有程伯休父之后抵汉环公,官池州,望中牟循吏,奉命忠征,凯还之日,上嘉其功,以城池赐姓,遂改程为池。

尤溪、长乐等地《池氏族谱》还提到:春秋左传载有,晋公以婿池质于郑,而池之为姓。

以上两条记载,至今尚未看到有其他方面的材料,也没有得到其后裔繁衍播蕃的信息,在这里仅做为一条线索,留待进一步考究。

------------------------------

在闽的池姓渊源初探

(池传錞\文)

根据已得到的信息,繁衍在福建省的池姓都是来自中原,望出西平、西河二郡,共有六大衍派。池姓总人口在福建省一百个大姓中,排名第92位。

一、从中原入闽的客家池氏先祖衍派

自西晋永嘉到南宋之间,中原先民为了逃避战乱和自然灾害,大批南迁。他们辗转吴楚,流徙皖赣,最后集中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在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定居的客家先民多达198姓,石壁成了“客家祖地”。在石壁客家祖庙神坛升座的152位客家先祖神牌上,池氏列第111位。

后来,这批客家先民又陆续从石壁向本省的上杭、永定、长汀、武平、宁化、建宁、连城等县市和外省的广东、江西等20多个省市以及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徙,其中有池姓客家先民。

据宁化治平《池氏族谱》载:其始祖池裕郎公,自中原迁居江西宁都鹅鸭塘,于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转迁宁化治平。明万历年间,有后裔分支到江西石城等地。

二、从河南光州固始南迁入闽的池可祖公衍派。

池可祖公,于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随军入闽,当时是为了平叛“黄巢之乱”。福建观察使陈岩授公为泉州刺使,后来,可祖公又在王潮军中任都统使。梁开平三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时,可祖公随军进入福州。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年已六十余岁的可祖公,见闽王王延翰昏庸无道,遂告老隐退,全家迁居同安县永安乡覆竹山下安居。

可祖公传有孝、悌、忠、信四子。孝公后裔蕃衍在泉州、永春、漳州等地;悌公后裔蕃衍在仙游、莆田等地;忠公后裔蕃衍在霞浦、福安及浙江省平阳、瑞安、杭州等地;信公迁徙江西。

三、从河南光州固始迁徙入闽的池鲤腾公衍派。

池鲤腾公,世居河南西平,于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加入王绪起义军队伍,后又举家随王绪率领的起义军队伍南下,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正月入闽,景福二年五月随军进入福州,为入闽池氏的一大衍派。其后裔蕃衍在闽清、尤溪、长乐、连江、福州、闽侯、永泰、莆田、仙游等县市以及在海外的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有三万多人。

以坐落在闽清县六都下杭的西平池氏宗祠为池氏鲤腾公总祠。

四、从河南光州固始迁徙入闽的池涌源公衍派。

池涌源公,系中牟令瑗公二十三世孙,世居河南光州固始,于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随王绪、王潮、王审知率领的队伍入闽,在军中任招讨使,居南安。其子然公于梁贞明元年(公元915年),得闽王授予上书郎和泉州司兵曹参等职。其后裔蕃衍在省内的南安、莆田等地和广东省潮州、揭阳、大埔、梅州以及浙江等地,总人口约在四万人左右。

五、从河南光州固始迁徙入闽的增大夫池朝奉公衍派。

池朝奉公,系渑池肇姓的殷民公后裔,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因不堪寇贼侵凌,为了避乱,于唐末五代期间,迁徙入闽,居于闽东的白鹤盐埕,蕃衍于宁德、霞浦、厦门等地。

六、源于福建省尤溪县珠峰村的池源澄公衍派。

池源澄公,本姓陈,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随母姓改姓池,原名陈代澄改名池源澄。明洪武十二年,尤溪知县表赐西平,为池姓的一个衍派。其后裔蕃衍在尤溪、闽清、南平、永泰等地。

-----------------------------------------

广东梅县与平远县池氏来源

1995年5月,经江西会昌县白竹水口,杉树排等地诸位池氏长者多年辛劳串联聚商,发起并成立池氏族谱联修筹备小组,后经广泛联系,亲切恳议,终于得到会昌、瑞金等十二县市和福建武平等五县市,广东南雄、梅县等地并湖南安仁县等地池氏大众群情响应,他们在会昌召开来自各方共六十六人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工作委员会,通过工作计划报告,财经预算方案及管理制度,并成立以池达程、池盈梁、池林发等人写作班子。他们广泛联系或亲赴其中四省二十一县市(有一万一千多人丁参加),广泛搜集族谱,分析整理,经过一年艰苦努力,终于写成《赣闽粤湘池氏联修族谱》。该联谱除“谱首目录”(含序文、凡例、家训、源流浅析、宗亲分布图、机构设置、人物志等)为首本外,另有十一本谱册设置,一大摞,沉甸甸,不愧为大手笔,没想到“山沟里”确实飞出了“金凤凰”(这种情况恐怕全国不多)。本文就是根据该《联谱》和梅县《明阳池氏族谱》再查一些资料而写的。

一,南宋河南西平县人池溥,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出生。他任广东连州“户籍官”(见注1)时,卸职回家,路经江西赣州,因“爱其山川之胜,风俗之淳”,毅然定居。他有两子,长子旭公又有四子,其中第二子梦鲤公于宋末咸淳甲戌即1274年中了特科状元(不按三年常规而临时考录谓之‘特科’——这是在国破家亡之际,贾似道被罢职后由其同党陈宜中宰相热衷搞的)。梦鲤公“名不逢时”,他中状元时距南宋灭亡1279年只有四,五年时间了;历经四十多年蒙古兵对南宋进攻,1276年宋帝端宗被迫出降,剩下三年宋王室更是苟延残喘:据《中国皇帝全传》,“陈宜中做宰相,使将士离心,城池或降或破 ······ 元军第一次逼近临安,几十位大臣竟趁夜逃走,朝中为之一空。更令人捧腹的是,签书机密院事文及翁和倪普等人,竟暗示御史台和谏院大臣弹劾自己,以便逃走”。在这种情况下,梦鲤公会回归故里隐居亦已是必然。估计他五十多岁谢绝人世。

池溥公于南宋毅然定居赣州仅仅是因爱其“山水人情”吗?堂堂一个大宋王朝自从迁都“日出东南隅”之临安后,半壁河山已为金占领,西平亦在其中,但中原等地战争仍频繁不断,宋政府又腐败无能,民不聊生,池溥“解组归田”,还回到西平干什么!所以他也与史上客家五次大迁移一样,“走到哪里就落脚在哪儿”,只不过他不是“军团式”的迁移罢了(见易中天作品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梦鲤公有四子,第三子桂五公(法名念五郎)竟有十子,第十子千十郎于元朝中、后期从福建上杭携妻与子仕宗公迁居广东程乡(今梅县)长滩“韩莆都”,他就是今梅县“明阳”池氏一世祖宣公十郎。从千一郎原名池瑶看,宣公当为池宣(余则不见记载)。

桂五公其余九子分布是:千一郎从上杭迁广东大埔县;千二郎迁广东翁源县;千三郎(不详);千四郎迁福建武平县;千五郎留居上杭;千六、七、八郎迁武平县;千九郎迁福建长汀县。这些都还仅仅是池溥曾孙桂五公派下后代之一,(属《联谱》谱册第八本),至于其他亦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主要分布在江西南部、中部,广东北部、中部,福建西部,湖南东部等地,从地域看几乎占了江南池氏“半壁江山”。因此池溥是我们尤其赣南、粤北、粤东池氏之鼻祖无疑,梦鲤公是我们的祖先亦无疑(‘祖先’定义很灵活,有远近之分);宣公十郎则是梅县、平远县池氏人的一世祖。

从上述桂五公的后代分布看,作为一个缩影,江西赣州、福建长汀(客家人的美丽小城)、上杭、更有宁化之石壁等地既是客家人的住地又是客家人的中转站,当然也是池氏人的住地和中转站。浙江、福建不少池氏又当别论。

二,宣公后代大都居程乡,唯四世祖永德公迁居平远柞树迳,但其后代即七世祖传公(序言中又称法传公)及其弟授公(又称法授公),一是那里“豺狼虎豹甚多”促使他们念祖心切;二是传公偶“掘得黄金一窖”,因此便回程乡原地寻祖问宅,欲在祖宅地安家,但时过境迁,均告失败。兄病故,授公便在程城之西七里处定居下来,随后其嫂陈氏亦携子广麟公夫妇定居在授公屋侧不远处。据族谱载,陈氏见后倚有山寨,并得知,北宋杨家女将宜娘曾因防止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叛乱又欲从广州北上荆湖而驻守过北寨,便把它叫“宜娘寨”,新中国成立后,此寨更名为明阳寨,山麓下有三个池氏自然村(见注2),不计外地共约一千人。

公元1052年,宜娘守此寨时,据说在山麓处挖了一口井,至今不到一米深,但井水清彻透明,盛夏时喝此水还“有点甜”,沁人心脾。而且有史以来从未听人说它干枯过。据说民国时大旱三年,它还能维持二,三亩禾苗生长结穗。如今城里人常到这里买水,夏天还要排队,有的见水深只有几寸深了,意欲走人,但照供不误。这口井被百姓称为仙人井,在梅县有点名气;因为这口井,该村历来被称为杨家井村。近年包括非池氏人的其它地方的善男信女们出资在山上连建两座宜娘纪念亭,不时有人上山烧香,纪念仙人婆婆。村里天天有人上山锻炼,城里人也不时到此山上一览,大有“北将守南粤,东日照西亭”之感慨。

从上可知,平远池氏是从宣公派下四世祖永德公传下的,而今明杨三个自然村又是从平远七世祖授公尤其八世祖广麟公夫妇传下来的(广麟公夫妇共生育六子,又分别为三村人的祖先)。如今在印尼华侨赞助下,明杨池氏人每年十月都会到平远石镇和柞树迳祭祖,梅县其他地方池氏人聚落不多,但都是宣公后代,这在族谱上均有记载。

三,明杨池氏宗谱经四次撰修,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记载了包括平远池氏男丁共1758人,至于女的,因有一夫多妻问题则更多。据粗略统计,一、二、三世是共有的,后来属柞树迳(即平远)者,四世永德、永廉2人;五世龙公、凤公2人;六世能兴1人(其弟能旺已归宜娘户);七世存公、在公2人;八世有贵、有富2人;九世8人(似“应”字辈,但有6人虽在宜娘寨仍归柞树迳户);十世7人(“天”字辈);十一世14人(“戴”字辈);十二世26人(“尚”字辈);十三世26人(“开”字辈);十四世46人(“能”字辈);十五世40人(“德”字辈);十六世14人(“孟”字辈);十七世1人(联盛);十八世,未记载啦。至于平远县池氏实际字辈如何,也许就是兰深先生所说的那二十七个字。

明杨池氏从一至十七世的字辈亦排得较乱,但从十八世起是:

万福兰兴庆,千祥桂子孙;清和成玉汝,宝善正传贤;富贵垂光大,荣华应运全;发隆长有跃,承肇本坤乾。

它像一首美丽的诗歌,读来朗朗上口。如今明杨池氏从宣公一世起,已至第二十五、六世;若从池溥算起,则要多加四代,《联谱》就是这样算的。

明杨池氏族谱尊池瑗为太始祖,堂联为:西平世泽,中牟家声。

偶又云:

世系朔西河汉朝名宦宗室鼎元想前人循史儒宗杨芳册史;

宗功迁百粤司马遗徽振麟贵胄愿后嗣文章经济克绍箕裘。

本来我以为这副堂联够好的了,可概括池氏起源全貌,但今发现池氏与司马并无干系,我们起码系秦王族公子池泾阳君后代,不知上联改“司马”为“泾阳”妥否?(参见电脑“寻章摘句话池氏起源”和“公子华、公子池其人其事”)。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至此我把话打住。

池上舆于2007、2、26

更正:“公子华、公子池其人其事”文中高阳君应改为华阳君。

注:1。池溥为连州“司户”,这里的“司”应为“掌管”之意,但今之俗称“户籍官”古时兼管户籍、土地、赋税、财务收支等。

2。“宜娘”真名不可考,疑为宋时四品文武官之母或妻诰封“宜人”而来。侬智高 反叛事史书多有记载,但五十七天攻不下广州后即西撤,故并未在宜娘寨开战,这在史书上亦无记载,但据《梅州市地名志》,“宋杨文广将军,驻营于梅州二十里层峦郁翠处”。又据《辞海》,杨文广“仁宗时为范仲淹擢用,后从狄青至南方,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镇压侬智高反叛实为宋大将狄青一手领导。今梅县有杨文岌,明阳寨前有通江西古道,山上战壕今亦依稀可见。

3。宜娘寨狮子岌村出了个国民党中将,属明阳二十世,原名池栋兰,1886年生,从军后改名为池守良,被梅县人李铁军军长(见电视剧“陈庚大将”)提为师长,解放战争中投诚我军,解放后逝世于广州。

中原池氏

中原乃池姓发源地和早期聚居地,据《池氏考源》记:“公元前十世纪中叶,黄帝四十一世胄、汤殷二十三世之裔,殷姓,讳民,佐周穆王有功,周穆王封民食采于池(渑池),后遂以池为姓。公元前六百五十五年,先祖居渑池约有三百多年,后迁徙西河(今山西临汾河以西,即渑池至离石一带)。池氏居西河开始繁盛。据《元和姓篡》,池姓郡望西河。后又从西河分枝居西平(今河南西平县)。《百家姓》有载,望族居西平郡。建安年间(公元196-219)曾将汉代京城分置西平郡。据《通志,民族略以封地为氏》记载,池氏,所居为氏也,望出西平。”“鲤腾公,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中和年间其家人随王潮、王审知,经江西、广东,进入福建。”由此可见,池氏的发源和播迁均与河南、山西、陕西等中原地区密切相关。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山西、河北、湖北等地仍有较多的池氏聚居地,但因未得收集更多族谱内容,目前只能以收集到的名人录代替本部分内容的介绍。

池氏在韩国、朝鲜排序第48位。

池氏的祖籍是韩国忠州池氏。此外,有丹阳池氏、光州池氏,都是忠州池氏的分支。今天基本上统一为忠州池氏。

池氏的始祖是来自中国的池镜。他于高丽第四代王光宗十一年(公元960年)作为太学士来到高丽,其后定居于高丽,官至金字光禄大夫。其后第五代孙池宗海任门下侍郎平藏史。其子孙以忠州为本籍。

池氏在高丽时代,在政界出现不少人物。其中池龙水、池大然、池勇奇等历史人物有名。近代人物中,池石英突出。他是第一个在朝鲜普及牛痘法的医学家。

——摘自《朝鲜民族的姓氏和根》1993年,延边出版社,池如亮译。

池氏历代名人

闽清联谱委并平阳池云亮收集整理

池子华   战国时赢秦公族大司马公子池之后裔 公元前318年张仪离秦相,魏秦惠文王以子华为相。  

池允茂   池氏二十八世之裔 汉景帝朝(公元前157—140年)封子城侯。  

池邦辉   池氏三十五世之裔 汉明帝(公元前75—58年)帅师征辽有功,封平辽伯。  

池循徹   池氏三十九世之裔 汉灵帝光和年间任河南尹,仁政泽民,州治之南尚德碑遗址犹存(其子瑗公,汉中牟令)  

池 瑗   池氏四十世之裔 汉献帝末年/延康元年(公元650—983年)受中牟县令。  

池亚子   池氏四十五世之裔 仕晋无康益州刺史。  

池仲鱼   池氏四十九世之裔 北魏孝文帝朝(公元220—265年)城门侯。  

池 格   池氏五十三世之裔 仕盛唐显庆颖川郎。  

池 琼   池氏五十五世之裔 唐商宗朝(公元 — 年)封宁海节度使。  

池涌源   池氏六十二世之裔 为闽地开基始祖部将招讨使。  

池 然   涌源长子 公元945年闽惠帝封尚书郎。  

池以忠      唐肃宗朝(公元756年)登进士第,受苏州府判。  

池天禄     宋代任湖北武昌知府  

池 鄂   福建闽侯人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进士。  

池 聘   浙江平阳人 宋嘉定间(1208年)知宜州。  

池圣夫   浙江平阳县人 宋嘉定四年辛未(1211年)文科进士。宝庆绍定年间历正字校书郎、秘书郎,兼吴王益王府教授、著作佐郎、著作郎。端平间知建昌军,淳佑间除淮西、江东总领,提领建康府户部。 录建康志、江西通志

池待聘   浙江平阳人 嘉定十六年癸未(1223年)武榜进士,居坊郭,知容州、宜州。 俱见广西通志 

池珍夫   浙江平阳人,待聘从弟 居坊郭,嘉定十六年癸未武榜进士,任兹利令。  

池光庭   长溪高州人 南宋端平(1234年)进士。  

池 福 (覆) 闽清十五都白鹤汀人 宋乾道二年(公元l166年)进士。  

池 洙   闽清十五都白鹤汀人 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进士,仕广东省推官。  

池师鲁   闽清十五都白鹤汀人 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进士。  

池伯益   闽清十五都白鹤汀人 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进士。  

池从周 字子文 黄岩人 嘉定特科,曾游学朱熹门,朱子称其嗜学。  

池泽民   福建长乐湖南仙宅村人新池 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进士,广东琼州府文昌县令。  

池日升   尤溪邹宦(珠建村)人 宋景定三年(1262年)官至光禄寺大夫正三品。  

池云卿   瑞安人 宋代瑞安武科进士 见温州府志

池梦鲤   江西赣州七里镇人 宋咸淳甲戌(公元1274年)特奏恩科状元。  

池礻困   瑞安人 明代温州府学教授(相当于现市教育局长) 据温州市教育志

池 浩   徐州人 明成化(1472间)广东香山令。  

池 鳞   汾州人 明正德(1506间)钜鹿训。  

池涿鹿   卫人 明正德1506间进士。  

池仲容     明正德七年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大帽山举旗起义,称金龙霸王,有义军七千多人。起义首领有钟聪、张番玄等。 据《明史平南赣盗》及《王文成公全书》卷九及《明史》卷195摘录

池大宾、池大安、池大升     明正德十一年(1516)以池氏三兄弟为首的农民军在广东汕头起义,曾三攻信丰、龙南、安远等县。围攻龙南时,起义军达五千多人。当时,配合攻战的有黄秀魁、王金巢、蓝又青等首领,敌杀官兵。  

池世用   广东揭阳池家渡村人 1519年(?)中举人,1526年(?)进士。  

池思著   广东揭阳池家渡村人 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举人,福州训导。  

池子学   广东揭阳池家渡村人 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举人,福州训导。  

池有琳   广东大埔县百侯乡人 明嘉靖(公元1522—1566)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御史。  

池浴德 号明洲 福建同安人 明嘉靖(公元1556年)进士。  

池显方 字直夫 福建同安人、浴德子 明天启年(公元1624年)举人,著有《晃岩集》、《光南集》、《南参集》。  

池一龙   福建闽清六都下杭人 明嘉靖(公元1556年)龙南瑞金县训导、广东韶州府教渝。  

池师法   福建闽清六都下杭人 明成化八年五月初四祈雨水漫“三十丈”,皇恩赐剑授以天心正法。  

池景大   长乐旧池人 永乐乙酉(1405年)举人,乐清县训导。  

池 斌   福宁人 明朝民间好汉。  

池本理     明朝作家,所著《禽星易见》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商务印)  

池六玉   福建闽清六都下杭人 顺治十年(公元1654年)取肝医母孝子生员旌顶带荣身,圣赐匾“纯孝格天”悬挂宗祠厅。  

池安国   广东大埔县百侯乡人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岁贡,仕从化县训导。  

池安国   广东大埔县人 清顺治举人。(?)  

池延宗   大埔人 任从化训导。(?)  

池漱钊   大埔县百侯乡人 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岁贡,仕电白县训导。  

池醇育   大埔县百侯乡人 清雍正元年(1723年)岁贡,仕连城县训导。  

池 榘   大埔县百侯乡人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恩贡,仕仁德县教渝。  

池清元   闽清上丰人 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贡生。  

池生春 字剑之 云南楚雄人 清道光癸未年(1823年)翰林,国子监司业,仕广西学政,著《入秦日记》、《直庐记》、《诗文剩稿》。  

池养龙   靖海人 顺治戊戌(1658年)进士。  

池 文   沧州人 顺治戊戌(公元1658年)进士。  

池继善   福建人 康熙己卯(1675年)举人。  

池凤毛   福建晋江人 乾隆举人,仕直隶知县。  

池子美   海阳县樟林塘西乡人 光绪皇帝浩封“资政大夫”,授江苏省布政使司。  

池光爱   广东池家渡村人 1875年潮州总兵主薄,晋升为广东水师提督、潮州布政使司。  

池凤藻   直隶人 光绪丙子(1876年)举人。  

池树仪   安徽清浦人 蒙城教导。  

池成器   江西赣州人 任广东灵山尹。  

池逢功 字玄三 黄岩人 由世袭云骑尉荐升副将,署温州总兵。咸丰三年温州遭大水,四年春夏间民多饥死。建议设局施粥,倡捐百金,谕所将校勉力相助。于是守令,士绅无不乐施。历两月余,全活甚众,土民立碑歌颂。后署福建提督,卒于官。 池建功?

池寅 字奇映,号半唐 黄岩人 (清)善摹钟鼎文,画亦秀雅。  

池有莲 号香廷 贵州丹寨县长青堡人 咸丰六年封总兵加提督衔  

池如松 号子清 贵州丹寨县长青堡人 独山等地参考之文武官职池如松一人揽之  

池瑜庆   福建人 光绪戊子(1888年)钦点翰林。  

池仲佑 池仲祐 福建人 光绪甲午(公元1894年)举人、北海海军军官,著《海军实纪》、《甲申、甲午海战海军阵亡死难群公事略》、《甲午战事记》等  

池兆瑸 字钰夫 福建闽县人 北洋水师“镇远”号铁甲舰船械三副、左翼中营千总  

池伯炜   福建闽侯洋里人 清朝进士。  

池剑波   福建长乐湖南仙宅村人旧池 道光癸卯(1813)省元,(1845年)进士。  

池南渔 字鳃忠 长乐新池人 兴化府仙游县训导、教谕。  

池士美 字文忠 长乐新池人 尤邑延平府训导、教谕。  

池腾蛟 字云可 长乐新池人 乾隆壬申(1752年)恩科举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13:41:36 | 只看该作者
在现代的满族汉姓中,“池”跟“迟”通用,一般老姓为迟佳氏或者持嘉氏。

引用某前辈的文章

【持佳氏】C’ygiya Hala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持嘉、迟佳,满族稀姓,清初1户,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和金代姓氏“赤盏”(石盏),以姓为氏,世居哈达,后冠汉字姓迟、张、池。金朝著名人物有:尚书右丞赤盏尉忻,参知政事石盏女鲁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1551

帖子

44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23
6#
发表于 2017-6-29 08:48:1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文章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8 13:52:59 | 只看该作者

池上舆本名池兴卒手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19 11:20 , Processed in 0.13607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