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3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姓氏介绍] 姜姓的故事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5:5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姜姓的故事
  
   在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西边,有一条称作姜水的小河,这小河西出岐山,东过武功,向南流入渭河。在非常古老的时候,曾经孕育了一姓姜的氏族。
   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辩别到底是先有以姜为名的河水,还是先有以姜为姓的人群。在那个时候,水源和母亲具有相近的意义:它们都意味着生命的来源。不过,“姜”这个字显然是一个富有人文涵义的的字眼,它的上半是个“羊”字,下半是个“女”字,可以解释为“羊母亲”,也可以解释为“头戴羊角的女人”。
   我们认为,姜姓的产生同一个古老的民族有关,这个民族就是一直活动在中国北部和西部的羌族。羌字原来就是一个广义的族名。汉代人的《说文解字》把它解释为西戎牧羊人,实际上也是把它当作以生产特征为标志的族名来看待的。在甲骨文中,羌、姜只有性别上的区别,羌是男羌,姜是女羌。这一点可以理解为:先有以“羌”为标志的部族,后有以“姜”为标志为的姓;当需要有个符号来标记羌族的女系系统的时候,姜姓就产生了。
  为什么人们能够这么肯定地把“羌”和“姜”在血统上联系为一源呢?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后汉书·西羌传》说过羌姜同本的话;另一个原因是古文字研究证明羌族和姜姓都代表一种首戴羊角风俗。这种风俗叫作图腾风俗,它用某种装饰表明一个氏族同某种动物具有血缘关系。既然羌人和姜姓人都是羊的后代,那么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不是为而易见的吗?
  姜姓的第一个光荣子孙是我们在前面说过的炎黄帝族。根据传说资料,这个部族诞生于姜水。但它的祖先一定来自更偏远的西部,因为《山海经》里记载的羊图腾大略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地区;而且,这个部族不断地向东迁移着,在河南、山西、山东、安徽地区的吕氏、申氏、许氏、封氏,有山东地区的齐氏、崔氏、有安徽地区的向氏,还有湖北随县的厉氏。有人说,厉氏就是烈山氏。总之,炎帝族就这样成了中华导族的一个伟大祖先。根据古书《世本》辑佚本的资料看,早在先秦时代,姜姓的炎帝后代就已分出了一百零七个氏。大部分中国人,都可以在血缘上和炎帝族认同。
  炎帝代表了中国黄河流域的第一个统一的部落联盟,同时也就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这使得姜姓人物总是成为农业英雄。第一个“人物”是炎帝本身,它作为农业初期阶段的一个强大部落,曾获得后人追加的“神农氏”的称号。其次是烈山氏和柱,他们的故事是农神传说的一部分。再次有共工,他是兴修水利的人物,水利自然与农业密不可分;不过关于共工氏得姓的缘由另有一说,即是说共工的从孙“四岳”,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赐姓曰姜”。再接下来,有周始祖、农神后观;尽管周人(包括后稷)以姬为姓,便后稷母亲姜源却分明是姜姓的女子。
  姜姓还有一个光荣子孙就是姜太公吕尚。吕尚是殷周之际的人物,曾帮助文王、武王完成建小资产阶级周朝的大业。根据《史记》的记载,他是山东人,他的祖先曾是“四岳”,原姓姜,受封于吕而以吕为氏。姜尚或吕尚的家世可能说明姜姓在殷周时候的演变,也可以说明姜姓已广布各地。这里面而且还隐藏着一个是“吕”姓的故事。
  原来,在姜姓部族的发源地,现在的陕甘宁交界地区,远古时候有峰峦相望的四座山,人称“四岳”,又称“太岳”。这“岳”字本来就有山神的意思,故“太后”例意为“崇高的神”。当时,在四岳一带有两种传说流行,很难辩别谁先谁后。一种传说说羌人或姜人是太岳的子孙,另一种传说说羌人或姜人是羊的子孙。到后来,两种传说相互叠合,便有岳神为羊的信仰。《说文解字》中还保留了“岳”字的古字字形;上为羊角,下为山岳,这实际上是上述信仰的遗迹。
  随着姜姓部落的迁移,羊神信仰和岳神信仰也逐渐传到中国的东部地区。第一步,在“姜戎”居住的山西南部,出现了“太岳”这样一个山名;《史记》则称之为“霍太山”。第二步,“四岳”成为姜姓人受封官职的名称,其职权是掌握管四海之滨、建立齐国的时候,泰山有了“东岳”之称;“泰”字和“岳”字都取自“太岳”。此后,与五行观念相结合,中国有了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的“五岳”说;羊神信仰则按另一种方式流传,孳乳出一系列民间风俗。例如羊神成为司狱之神,成为司法之神,又成为司土之神,从这些信仰中演变出了“悬羊头于门上除盗贼”的风俗,执法者服獬豸冠的风俗,以及关于泰山治鬼的传说。
  这就是“四岳”及其相关风俗的由来。
  至于吕,我们在前面说过,它是姜姓部族东迁时留在河南的一个氏国。这个氏国的准确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南阳市西边。有人说,吕字的来历,是因为禹器重太岳,引为心吕之臣,故封为吕侯。这种说法十分牵强,它把一种形容事物状态的词当成一个氏族的标记,根本不符合原始人类的思维习惯。其实,吕姓也是来源于一种图腾信仰的。这种图腾物就是一种形似鹿与驴的黑羊,在魏晋的时候称“山驴”,在先秦时候称“闾”或“闾麋”。由此可知,即命名在建立了单独的氏国以后,吕姓人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原来的图腾。而且,一直到吕姓人迁至山东建立齐国以后,他们中间的男子还使用着姜、吕二姓,他们中间的女子则一律照原样姓姜。
  姜姓女子,曾经著称于两周之间,由于姬姓国同姜姓国之间的世代通婚关系,周王室以及鲁、晋、卫等封国王族都以“齐姜”(齐国女子)为妇。《春秋》、《左传》便写到了许多姜姓女子,例如鲁桓公妃文姜、庄公妃哀姜、闵公母叔姜、僖公妃声姜、文公妃出姜、宣公妃穆等。这些名称里面的“姜”批姜姓;“文”、“哀”、“声”、“出”、“穆”等等是对已逝王妃所加的谥号;“叔”则是第号,姜家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四女儿分别称作孟姜、叔姜、季姜。当时的歌手们曾用很热情的语调歌唱了“孟姜”和其他姜姓女子。例如:
  到哪里去采唐(唐蒙,即菟丝子,一种蔓生植物)?
  到卫国的沫邑之乡。
  我想念的是哪一个人?
  我想念的是美人孟姜。
  ……
  和我同乘一车的姑娘啊,
  脸蛋象木槿花在开放。
  车子在大路上时翱时翔,
  姑娘佩戴的玉石闪闪发光。
  这姑娘的名字就叫孟姜。
  她真是美丽而又端庄。……
  这姑娘的名字就叫孟姜。
  她高贵的仪态令人难忘!
  这几首诗都用“孟姜”泛指齐国女子,由此可见姜姓的齐国女子在当时享有委高的声誉。
  《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古代的秦岭统称华山,秦岭的南面就叫华阳,区域很广,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是姜水距华山很近。现在宝鸡城南门外紧邻渭水,过渭水南一、二里,有个村子在黄土原旁边,叫姜城堡,堡西有一水,从秦岭中流出,叫清姜河。姜姓的早期祖先大约就生活在这一带(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后来,姜姓炎帝族大量向东迁徙,迁徙路线大约是顺着渭水东下,再由黄河南岸向东。其子孙此后在东南地区建立了许多小诸侯国。申、吕在今河南西南部的唐河县和南阳境内,许在河南中部的许昌,齐在山东北部,昆吾也在河南中部地区一带。其中的主体部分迁至今湖北随州市,与同姓厉国为邻并互相融合。因此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厉山氏、神农氏。姜姓起源的来龙去脉大抵如此。
  辈份字行:民国6年姜正芳天水郡,即今甘肃省通渭县。三国蜀汉有大将军姜维,唐有将作大匠姜师度,宋有将领姜特立、著名词人姜夔,明有凉州都督同知姜口,清有经学家姜兆锡、画家姜曛,当代有京剧表演艺术家姜妙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8 19:53 , Processed in 0.07985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