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池东辉:塘头村的起源

[复制链接]

457

主题

1595

帖子

456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11:41: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塘头村起源
                      池东辉
      
       改革开放后的塘头村。池东辉摄
    塘头村这个村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她的来历即起源可不一定有人知道哦。说来倒有不少趣闻呢。
    原先塘头村整个村人都一个姓——池。据老一辈的人说我们池姓的先祖是几百年前从福建来的。
    远古,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勝运里居住着很多姓池的"客家人"。其中有一家兄弟多,特别贫穷,在当地又没有太多的能够赖以生存的土地耕种以维持生活。那个时候可以耕种农作物的土地可是穷苦人的命根子啊!没有耕地怎么办?兄弟排行第四的池姓农民,据说叫池钦,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离乡背井、远走他乡,寻找新的能够生存的地方。
    于是,他收拾好简单的"行李",装满了两竹箩筐,挑上担子嘎吱嘎吱走在了"寻找新希望"之路途。
    他走哇,找呀,不知翻过了多少山,不知涉过了多少水?终于有一天来到了一处长满野草的开阔地里。
      
      
        改革开放前后的塘头村照片对比。池东辉提供
    突然,系紧竹箩筐的绳子咔嚓一声,断了。他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噢!原来是装在竹箩筐里用于沿途做饭用的生铁锅锅边,把四只竹箩筐耳绳齐刷刷地"割"断了呦。今天这是怎么啦?那么怪?早不断晚不断,偏偏在这地方断?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意"?老天有"心"留我在这里"安居"吗?
    他环顾四周:一大片空旷荒草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处象鱼塘的低洼水谭。再望更远处,可依稀看到小树林呢;再往东望去,有座大山峰(后来被命名为"暴石顶山"),山脚有条自北向南的河流;向西望去,西边是连绵的小山岭;更有北面的尖山峰,那有几条小河汇成一条大河向南流去(这条河便是塘头大河的前身)。
    古代的人尤为讲究“风水”。池钦歇下来思索:这地方可是"风水宝地"啊!三面环山,宛如"三雄镇守"(三雄喻指老虎、狮子、麒麟。麒麟是民间传说中的吉祥兽),东西两条河流不正是“双财并进”吗?两河之间的“小草原”一直向南伸展开去。不远处,有似鱼塘的低洼潭可开挖成大鱼塘咧……慢慢地,他终于想通了,转气为喜。对,我就在这儿“安家”啦.……
    接下来的工作当然是艰苦无比了:用茅草搭建“住房”;再用锄头一锄一锄地开垦“处女地”耕种,用铁锹一锹一锹地开挖养鱼塘……
    后在此娶亲生子,建立家园……年年花繁叶茂春发枝……
    随着人丁越来越多,“地盘”也就越来越大了,成了象模象样的村子了。可总得有个“村名”呀?大伙商议:有塘就有水,有水就有鱼,鱼儿得水,“塘”自然是“头”等大亊啦!哈!哈!大家一拍即合,就决定这村名就叫作“塘头村”。塘头村的村名就这样诞生了啦!“塘头村客家人”也从此铭记在人们的记忆里……
    韶光荏苒,斗转星移。塘头村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世代传承,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壮大成二、三千人的大围村庄。她依山环绕而建,背倚“暴石顶”山峰,面向“沙门河”和“油柑河”。这两条河之间是一大片有“小平原”之称的开阔地——不是草地而是绿油油的水稻田呀!真可谓是“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鱼米之乡啊!据说,我们池家历代曾辈出了好几个秀才和状元呢。   
      
      
        塘头村人兴建的池氏宗祠。池东辉摄
    公元一九六二年,国家需要在塘头(村)河下游的西乡铁岗地段截流筑造一座“铁岗水库”,以供宝安县人们用水。地处塘头河(沙门河和油柑河之汇合河)沿岸围村,如“岗作窦村”、“夏布围村”等等围村需全部搬迁。塘头河上游的塘头村地势较低处的居民房屋都要移民远地。于是,将近一半居民搬迁到靠近南头海边的“白石洲”(即现在的南山区沙河白石洲)另建围村。但仍保留原村名不改,村名还是叫"塘头村"。不过,若是要寻找,则需注明"南山区沙河塘头村",以便与"宝安区石岩塘头村"相区别。
    社会在不断进歩,形势在不断发展,很快深圳成立了“特区”,改革开放建设腾飞,人囗迅猛增多,各方各面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水的需求量亦激增。铁岗水库需要扩容了(即需要加高堤坝以增高水位)。政府决定:位于铁岗水库上游的塘头村居民需全部搬迁另建围村。这次搬迁不留一家一屋,且待搬迁完后将原有建筑物全部推毁。这是一项相当大的耗资耗时工程啊!围村新址的选择也是件挺伤脑筋的事。经过反复研究,围村新址选在属于“塘头地盘”的“高坳”、“下窝”和“芒冬坑”一带。
    历经八、九年时间,终于才把塘头村(亦称为塘头新村)一百二十七栋居民住宅楼房屋建筑完(随后又建设有塘头又一村、塘头新二村及塘头新围村)。村民于2000年陆续从铁岗水库上游边的塘头老围村搬迁入住。
         
      
        改革开放后,塘头村发展成为多个社区,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池东辉摄
     现在的塘头村(亦称塘头新村)座落仍保留按照“座北朝南”格局,围村的东边依傍着一座山峰叫“石头山”,现已把它建设成“石山公园”供人们运动、娱乐和休闲。
     因人口稠密,结构复杂,为安全起见,就把整个塘头新村及石山公园又砌筑有二、三米高的围墙,围墙顶部再挂拉上带刺的铁丝网,并加装有监控设备。围墙的西边有一道大门,是整个新村的唯一进出口,由正规保安员把守检查出入的人员及车辆。出了村大门便是具有双向行驶六车道的塘头大道了。
     塘头村大门两边用几米高、一米多宽耀眼亮丽的“中国红”大理石镶嵌。右边的“中国红”大理石上又镶嵌进大大显赫的闪亮的“塘头村”三个白玉字,非常耀眼。
     这三个字似乎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什么——她的不凡经历?她的历次“变迁”?亦或她在“改革开放”中结出的丰硕之果?

               
   作者简介:池东辉,人称辉哥。男,69岁,籍贯广东深训石岩塘头村。1968年毕业于深圳劳动大学,1969年参军到河北易县。本文中塘头村池氏原居民。1972年退伍回来家乡后被南头公社抽调去文艺宣传队,后到南头派出所工作。1973至1979年间到深训供销社.横岗供销社.龙华供销社工作,1980年到深训盛华公司工作。1995年因体改下岗回家乡石岩塘头村创业。爱好唱歌,特别擅长客家山歌。近年来有文章在各级报刊发表,并有作品入选全国性征文集《缤纷人生梦》一书,受到好评。《杨美文化》报热心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4 15:43 , Processed in 0.09308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