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0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姓氏介绍] 风姓起源(转)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01:2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姓起源(转)
  
  在殷商时代,也就是甲骨文的时代,其实是同有单独的“风”字的。“风”字和“凤”字在当时是同一个象形字,字形是一只尾巴丰满的大鸟。所以风姓的子孙,实际上就是凤凰的子孙。
  风姓的第一显赫的子孙是太昊(hao),也写作“太暤(hao)”。他的居住地在今天河南省的东部,他的后代则分封在任、宿、须句和颛臾(zhuan yu),也就是今天山东省的济宁、东平、平邑一带。直到春秋时代,这些地方的居民仍然姓风,尊崇并祭祀太昊。太昊的传说——
  风姓的另一个显赫子孙叫作少昊。他是建都在曲阜的一个部族,有人说他是太昊的子族。传说少昊在中国东方建立了一个鸟的王国,他自己是百鸟之王,而他分封的百官都以鸟为名。例如掌管时历的是凤鸟氏、玄鸟氏等五鸟,掌管教育、法律、水利、公安等事务的是祝鸠氏、爽鸠氏等五鸠,掌管工艺的是翟雉(zhi)等五雉,掌管农业的是春扈、夏扈等九扈,等等。诸鸟名字后面的“氏”字,表明这些鸟名乃是一个个氏族名或氏族酋长的名称。少昊的传说——
  关于这种鸟名用法,可在史乘上看到许多佐证。譬如夏初时有威侮五行的“有扈氏”,商初时有贤臣“女鸠”“女房”,在《山海经》中,还记载了以“韩雁”和“始鸠”为名的国家。这些事实意味着少昊所领导的,正是一个由许氏鸟图腾氏族联合而成的大部族。
  也许就是在作为氏族联合体的少昊部族中,产生了综合许多鸟兽特征的凤凰图腾。或者说,由于这种联盟性质的部族的产生,风姓才具有了凤凰图腾的涵义。因为,风姓的原始涵义,应当是指一种现实存在的小鸟,而不是指凤凰;正如二十四氏中的凤鸟氏不等于凤凰一样。只有当联盟性质的少昊部族形成的时候,代表小鸟图腾的风姓才能成为凤凰图腾的标志。
  所谓东夷族,大概就是指少昊时代的这个东方大部族。据考证,“夷”字由“大”字和“弓”字合成,常和“人”字相互借用,因此,“夷”的涵义就是古代背负弓箭的人。《尚书•禹贡》多次使用“鸟夷”一词,表明在夏以来的传说中,“夷”便代表了东方鸟部族。这个部族可能有多种来源,但根据卵生神话的地域分布,它应当和古代辽东半岛以至北朝鲜一带的各个部族拥有同一个祖先。或者说,商民族的前身东夷族是一个起源于中国东北的民族。而少昊时期则是东夷文化充分发展的时期,或者说,是商民族基本形成的时期。
  说少昊时期是商民族的形成时期有这样一个理由,即少昊和商民族的始祖契是一对相互叠合的人物。少昊的名字叫做“挚”,在当时读作(keat),和契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少昊挚”就是“少昊契”。另外,少昊的“昊”是由“--”(xie上目下犬)字转写成的,昊字的意思是鸟,或者可以具体说是一种纯黑色的小鸟。所以“少昊”一名中暗含了一个鸟图腾或玄鸟图腾。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少昊”可以简单地等同于“挚”或“契”。“少昊”应当是一个部族的名称,“挚”或“契”则应当是这个部族中的某个氏族及其酋长的名称。因此,“少昊挚”是一种部落一氏族联名。这种联名制在今天的许多少数民族中仍然有保留。比如壮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同源于卜,因此共称为卜;但在卜族之内的,他们分别称为卜壮、卜秦(侗族自称秦)、卜依。前者是外称,后者是内称。氏族酋长也通常要使用由外称内称联合成的“姓名”。从这里实际上可以引申出神话描写的又一个特殊原则,即对一个神话人物,可以混淆地使用部族名、氏族名和部族一氏族联名来称呼他。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就能把“少昊金天氏”、“少昊穷桑氏”、“少昊桑丘氏”、“少昊凤鸟氏”等等理解为部族一氏族联名了。风姓和子姓的关系由此也可以得到解释:它们原是同一个部族中的两个氏族的姓,这两个氏族在不同时期分别成了部族的首领,因而在东夷族中,有了两个互相平行的图腾神话,也有了风姓的“少昊氏”和子姓“少昊挚”。
  既然可以按照契的时代来确定少昊的时代,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这时代大约在夏王朝建立之际,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代。考古学家认为:商代文化是源于龙山文化的。就是说,龙山文化时代也就是商民族初步形成的时代。龙山文化反映了父系氏族建立时期的许多特征。它以农业经济为主,有发达的畜牧业,使用很精致的磨制石器,陶器进入轮制水平。这都可以佐证少昊文化是一种充分发达的文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黑陶文化”以名的山东龙山文化,在这一时代独具特色。黑陶文化的陶器,除普遍施用神圣的黑色外,它们还有体态仿鸟形、高颈、高足、挺拔俊秀的特点。黑陶文化中并包括大批出土的鸟头形器盖、鸟头形鼎足、鸟喙形突饰和陶鸟。这中间甚至还出现了一种胎厚仅0.5至1毫米的薄而光亮的蛋壳黑陶。毫无疑问,这些文物的特征是在玄鸟图腾和卵生神话的影响下形成的。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地区,包括山东、辽东半岛和河南、河北、江苏的部分地区,我们可以判断这正是当年少昊部族或风姓部族、子姓部族的势力范围。在山东龙山文化的墓葬中,还发现有头朝东北的葬俗,这意味着一种关于族源的信仰,即死者认为自己是来自东北方向的祖先的后代。凡此种种都说明:少昊时期是东夷文化充分发展的时期;风姓族和子姓族是不同时期的东夷部族的代表。
  少昊的后代子孙是很昌盛的。据宋代罗泌《路史》的统计,少昊的后代有六姓一百国,包括偃姓二十二国、嬴姓五十七国、纪姓六国、李姓四国、蔑姓二国。这一统计不够完全,因为风姓和子姓均未包括在内。但我们可由此想见东夷文化区的广阔。此外,嬴姓的氏国今天可考的有奄、郯(tan)、徐、江、黄、赵、秦、梁、葛、费、菟裘等国,偃姓的氏国今天可考的则有六、蓼、英、群舒等国。这些氏国似乎都继承了子姓祖先或风姓祖先的鸟信仰。就拿国名来说,嬴、奄、偃、英、燕都是读音相近的字,嬴姓、奄姓、偃姓、英姓的本来意思应当就是燕姓;它们分布在不同地方,结果按不同途径记成了不同的姓。“蓼国”的“蓼”实际上就是“翏”,翏的字形是双羽相交,翏的字义是禽鸟高飞。“六”字的读音则和“蓼”字完全相同,它的本义应当也是高飞的鸟,只是在用文字记姓的时候记成了“六”。——这些姓氏都具有鸟图腾的涵义。
  此外,在嬴姓的秦民族中还流传了一个关于始祖降生的玄鸟传说。这个传说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在非常古老的时候,秦族有个叫作“大业”的祖先,他的母亲名为“女修”。有一次,一只玄鸟在女修织布的地方产下一个“卵”,不知何故,女修居然把鸟卵吞吃了,于是产下大业。须知这个传说可真是不太寻常!因为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东方,而是发生在当时的中国西部。大家知道:秦族只是嬴姓的一支,在很早以前就由东夷迁徙至今天的陕西一带。东周时它曾经打败西戎十二国,因而成为西戎的首领。尽管它的文化环境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但它的始祖传说却如此准确地保持了东夷民族的本色,真是了不起。这一点可以子姓图腾信仰的深入持久。在嬴姓的徐国,直至汉代也还流传着类似的卵生传说。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东夷民族向中华文化贡献了非常灿烂的一部分。夷人的“仁”的思想,后来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商民族的祖先祭祀,也为中国的宗法制度陶铸了雏形。这一套文化是以鸟为标志的。比如儒家的老祖宗、商族的子姓后裔孔丘,就曾被人称作凤鸟。直到后来,山东嘉祥汉画像石中的孔子,他的双袖上还饰有两上鸟头。孔子的这些故事也证明子姓和风姓是不易区分的两个姓。推广一点说,风姓文化和子姓文化的相互渗透,鸟信仰和卵信仰的相互结合,这大概也是东夷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2 09:02 , Processed in 0.06737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