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池慧雄:重器模式的底层逻辑是“懂政府、懂企业”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1:25: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iw.org 于 2023-10-13 11:26 编辑

池慧雄:重器模式的底层逻辑是“懂政府、懂企业”

来源:金砖财经
时间:2022-07-15

池慧雄现任重器产业运营集团总裁、重器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宁波华御平行进口车公司董事长、上海通智科技园开发公司董事长,是山东省引才大使、江西省现代产业基金专家。先后任上海华虹 NEC 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师、主任;上海华虹 NEC 电子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上海华虹 NEC、华虹宏力、华虹集团团委书记。


文/韶华 《中国房地产金融》记者

重器模式的底层逻辑是,我们真正懂政府、懂企业,为政府寻找适合当地的产业和项目,同时为优秀的企业匹配政府和政策资源,践行产业报国”,重器产业运营集团(下称“重器”)总裁池慧雄日前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专访时这样表示。
重器定位是国内最具特色的市场化 SPV(特殊目的的载体)机构,是国内新崛起的、年轻的专业产业运营集团。池慧雄称,重器成立的初衷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雁阵排列,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东中西地区之间架设一个产业转移的桥梁,在企业和政府中间建设一个产业和资源匹配的桥梁,在项目之间架设一个协同发展的桥梁。
现年 45 岁的池慧雄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深造,取得硕士学位。池慧雄有着深厚的专业技术背景,人到中年为何放弃高薪加盟重器创业?他坦言是自己 “血液里面的浙江人的不安分基因”,“现在接触的世界大多了”,言语间饱含了对事业坚定的信念与追求。以下为采访实录:
一、重器模式:重资产与轻资产结合,注重产业链导入


《中国房地产金融》:园区板块是重器权重较大的业务。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公司为客户提供哪些服务?

池慧雄:重器集团的园区运营与招商板块开始于 2019 年,其初衷就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雁阵排列,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东中西地区之间架设一个产业转移的桥梁,在企业和政府中间建设一个产业和资源匹配的桥梁,在项目之间架设一个协同发展的桥梁。为政府寻找适合当地的产业和项目,同时为优秀的企业匹配政府和政策资源。
目前我们的客户既包括各级政府,也包括央国企、民企外企以及各种第三方服务机构等。目前来讲,做园区运营管理主要有重资产和轻资产运营两类。重资产主要是从园区的基础设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角度全方位介入。轻资产主要是导入项目和产业,政府或者国企持有土地、厂房等资产。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重资产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产业勾地”模式,对融资能力和自有资金的需求非常大。最近由于地产新政,这种模式的弊端显露。而轻资产回报偏低,对项目库和招商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重器的园区运营和招商业务的主要模式是轻重结合,注重产业链而不仅仅是单个项目的导入,还有非常重视当地的政务环境。正是由于这三点独特的运营优势,重器资本取得了行业认可的成绩,也深受政府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和好评。
首先,在产业基础好、产业链齐全、具有某一独特优势,如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等的地区,重器会以资本性方式介入。对优势不是很明显,刚开始合作的政府,重器资本一般以轻资产方式介入,要看当地的政策环境。
其次,注重产业链的导入,而不是单独的一两个项目。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实行“链长制”,说明政府也意识到了,不只是一两个项目的事情,盯着产业链的发展对地方的发展带来的效益更持久、更稳定。“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同时,重器非常重视当地的政务环境。产业链培育都需要时间和周期,重器与政府的合作不是一次性的,一般都是 5 年以上。如果当地政务环境一般,或者政府信用和契约精神一般,会不利于长期合作。我们也遇到过,由于政务环境一般,即使当地给的条件很好,经过研究我们也会放弃。

具体来说,重器细化和开发了六种合作模式,根据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合作,没有标准化的套路,基本原则是按需定制,兼顾短期与长期利益,兼顾政府与企业诉求,既考虑市场化的操作,又体现政府的意志。
二、与地方政府打交道,挑战在于人或理念的差距


《中国房地产金融》:为地方政府运营园区、招商,实际开展业务中有哪些困难?

池慧雄:目前,我们的模式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两年来,重器已经与全国多家强区县、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的政府合作,签署协议和管理运营了二十余个产业园区,为各级政府导入了 50 余个优秀成熟的大项目,带动投资近两千亿元。同时,更是培养和引入了一批独角兽、准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型企业。
同样,涉足园区运营管理业务两年来,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各个地方政府确实有着不一样的理念和风格。这两年来,我接触了不下 50 家地方政府,包括我们受邀考察的和到我司来访的。最深的体会就是,现在的干部的专业性确实比较高,各个地方确实都想发展、谋发展,在这一点上全国都一样,有为才有位、“以实绩论英雄”的观念基本上成为共识。但是,为什么各个地方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容忽视。但是,从另一方面,不仅仅是资源禀赋和政策供给,我们确实看到了另一个差距的原因——“人”的因素,也就是干部因素。有些在京珠长地区视为平常的思路、做法、举措,在有些地区,我们不得不做大量解释说明工作;有些我们严格遵循的效率意识和契约精神,却往往被“等领导意见”“怕决策担风险”等原因所视若无物。
比如我们曾经与北方某城市开展合作,帮助他们导入产业。我们一年就给其提供了 70 余个项目,其中他们对十余个项目很感兴趣,包括几个优秀的上市公司项目,来来回回好几轮反复考察,就是不敢做决策。结果这几个好项目都被我们合作的其他城市抢先一步,导致这个地方去年的招商成果成效很低。以求稳掩盖决策,以请示汇报之名行拖延之实,应该是招商成绩一般的政府的通病吧。
人或理念的差距是地区差距的根本原因,但这些差距并不是看几份文件报告、听几次讲座、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几次就能真正明白、赶上的。大多数学的是表面和形式,回到自己所在的地区很可能适用不了、落实不了。这是我们到这么多地方的深切感受。
我们曾经投资了一个金融机构,当初谈定的方案是当地国资控股并派董事长,我们派经营层团队。结果当地的国资班子换届之后,新来的领导忽然提出他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我们一头雾水。政工干部出身的这位领导,从来没有干过企业,何必走到一线,做董事长不是更好吗?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经营层不是更合适吗?后来才知道,其听了几个专家讲座,听了几次汇报,忽然对碳资产产生很大兴趣,觉得自己可以下场比赛走到前台了。其实,这样是小看了“专业”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后来,这个领导也受到了上级政府的批评,逐渐回归到了市场化的主流。
三、合作以口碑相传,摒弃对“风口企业”的执念


《中国房地产金融》:我们知道,全国的产业园目前不可谓不多,甚至可以说非常拥挤。重器是怎么开发客户的?

池慧雄:目前全国包括国家级和省市级的各类园区高达数千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 168家。截至 2021 年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为 230 个。按照国家的定位,园区应该是产业集聚和优秀企业集聚的载体,应该发挥创新引领和转型升级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各地的园区发展情况有很大差距,良莠不齐。有些地方只是发一堆帽子、配一批人,还是老的思维、老的工作方法,没有起到“一汪活水”、“一片新芽”的作用,没有真正起到改革创新排头兵、领头雁的示范作用。当然我们也看到,在中西部地区,也有的园区做得特别好,改革创新意识不亚于发达地区。
这也证明了事在人为、关键在人的道理。我们的合作伙伴遍布全国。主要是通过口碑相传,地方政府主动找到我们的居多。仅 2021 年进博会期间,我们就接待了 10 余次的政府考察团,签署了 3 项副省级城市的合作协议。为什么我们能和政府无缝衔接、同频共振呢?其实还是那句话,我们的优势就是懂政府,我们会从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己度人,有同理心。我们公司的董事长也经常说,做企业就像交朋友一样,大家都要把别人当成聪明人,不用信息不对称来忽悠别人,如果都懂得礼尚往来,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让别人吃亏,那么天下就没有谈不成的项目,没有做不成的生意,没有不能真心以待的友谊。
《中国房地产金融》:您怎么看园区的未来?
池慧雄:现在各类园区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空置现象。政府官员的招商任务压力也非常大。亲情招商、商协会招商、会议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屡见不鲜,链长制、首长负责制、24 小时开机、早餐会、定期走访等亲商模式也已经被普遍采用。其实样式好学,精髓难得。

园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也承担了大量的政府公共职能,加上专业、精力、信息等方面的限制,招商的效率和效果会打折扣。但是园区的未来是光明的,深圳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国家级的园区”,它的成功也证明了园区的价值和可信的未来。

按照现代经济学原理,任何地方的产业即使没有绝对优势,也会有几个相对优势。园区应该改变现在的普惠的政策、雷同的打法、低效率的现状,摒弃对“风口企业”“头部行业”的执念,不盲从不跟风,结合当地的相对优势选择几个适合当地的产业,从产业链的角度,稳心静气,深耕深挖。

从具体的招商方式来讲,与我们这样有丰富项目库的专业的招商机构合作,全面委托也行、项目合作也行,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实践证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四、真正懂政府与企业,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中国房地产金融》:您曾表示,重器资本的优势是真正懂政府、懂企业,会从双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推进合作,创造合作条件。能否从在“懂政府”与“懂企业”这个角度分享一些让您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比如,特别让您兴奋,或有成就感的事情。

池慧雄:政府管理是一门高深的专业,政府里面积聚了大量的各类精英人才,政府管理体制,在政府或体制内工作过的体会才会更加深刻。
我们集团的核心高管大多有政府和央国企的复合工作经历。既有在部委和政府担任过厅局处级职位的干部,也有在央企和地方国企担任过高管的人才,以及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科技型专业人士。在核心专业人才领衔下,我们懂得如何站在政府和企业的立场思考问题,如何协调匹配双方的资源,从而创造合作条件。
为了服务于自身独特的业务模式,重器构建了现在的管理团队。重器资本的团队比较年轻,目前公司京沪深三个总部员工,加上在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业人员,很多都是 80 年之后的年轻人。因为我们的业务实际上需要既懂政府,又懂企业,还要具有全面的投资银行、产业经济、商务洽谈、逻辑思维、复合的理工科知识等综合的背景优势,接触一个项目就要懂一门新专业,可以说其实是公司 CEO 的选人标准,招人的标准其实很高。
在集团里,董事长主要负责金融和投资板块,我主要负责产业园运营和招商业务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金融投资板块中都是 70 后居多,风格就是“黄浦江畔、红酒灯光,西装革履、文质彬彬”。而园区运营和招商板块,都是 80 后甚至 85 后为主。
有一个小伙子,手机里有几百家上市公司高管的联系方式。还有一个在上海出生长大的小伙子,到北方出差,别人评价他“酒量比山东人还好”。
我想,这些 80 后的年轻人,有闯劲、能吃苦、头脑活络,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儿将来一定都会成长为优秀人才,将来都是我们公司的顶梁柱和宝贵资产。
因此,重器的优势是真正懂政府、懂企业,会从双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推进合作,创造合作条件。大家的话语在一个频道上,可以实现同频共振。
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让我们感到兴奋的事情。比如对项目的判断,当大家想法一致、思路相同,成功引进一个项目时,签约时确实有很强的成就感。当大家举杯欢庆、听着省市领导的感谢的话语时,我们确实也会产生造福一方百姓的荣誉感。

比如我们帮北方某地级市引进一个智能制造大项目时,从接触到签约仅三个月,后来作为省重点项目获得了省委书记的亲临考察和大力肯定。
当地的工作效率和招商诚意,确实让我们非常的兴奋和感动。可以说,重器模式的底层逻辑是我们真正懂政府、懂企业。
五、投资逻辑:不追求大而全,只做专而精


《中国房地产金融》:重器在金融板块较早专注于特色金融牌照的投资。由于起步早,业务模式和团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全国的几个交易所牌照、碳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板块业务目前在公司下一步的战略是什么?

池慧雄:我们是一家年轻的公司,公司创立至今才 5 年左右。展业之初,我们是从特色金融业务出发,专注于特色牌照的投资,由于起步早,业务模式和团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重器资本也与央企中煤厚持资本、中国绿金委等研发与合作,在全国管理运营了多家生态资产交易机构,在全国比较早就开展碳汇交易、CCER、碳资产、碳数据等商业模式的研发。
我们与中煤厚持资本合作,重构收购了多家碳金融机构,由于股权还没有交割,还在审批时期,暂时不便公开,还有很多著名的央企和国企,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拓展国际业务,正在申请香港 4 号和 9 号牌照。在中东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也在大力拓展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金融和投资板块,将来会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业务板块,我们的原则是不追求全牌照的大而全,只做专而精。

《中国房地产金融》:据了解,重器进行了不少的股权投资,目前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果?有没有投资不成功的?与一些 SPV 相比,重器投资的钱从哪来,投资的逻辑与方法论是什么?

池慧雄:在股权投资方面,我们其实起步很晚,与几万家基金管理公司和众多产业投资公司相比,我们只是小弟,还处在学习阶段,但是我们投出的更多的上市公司将会逐步出现。

我们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引导基金、市场机构以及我们合作的国外资金。我们的股权投资,不会赶潮流、“轧闹猛”。我们选择项目的标准是有一定的牌照属性或者垄断属性,以及可以发挥我们的投资服务特长,比如协调部委和政府等。

这几年,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经验。如我们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就是失败项目。也曾经被合作机构的光环和规模所诱惑,放弃了我们的一些初心。后来证明,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往往比商业模式和对方的知名度更重要。

六、计划2026年实现上市,践行“产业报国”


《中国房地产金融》:您曾表示,未来在合适的时机将公司的交易所板块和园区运营板块分拆上市。科创板和北交所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巨大发展机遇。有哪些机构参与其中,上市计划是如何安排的?

池慧雄: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到2026 年,公司的园区运营板块实现上市。目前我们正在与几家央国企包括上市公司洽谈,并请第三方做评估。
目前还处在大力开拓市场阶段。上市前,管理的国内外园区将达到 100 家,营收 10 亿元,其中自己的重资产园区10 家左右。因此,今年主要是开疆扩土,做大规模。从明年开始,连续三年业绩高度增长,财务稳健,管理规范,为上市做好全面准备。
《中国房地产金融》:您曾在上海华虹担任要职,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偏偏要辞职参与重器创业,您看中了重器什么?
池慧雄:感谢您们的关心。去年《人民日报》采访我的时候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我想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我大学毕业之后到现在,之前只在华虹一家公司工作过。很多同事相劝,以你的资历和年龄,在华虹会有很好的前途,公司领导也多次挽留。但是我为什么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稳定的生活而加入重器?我想,大概是我血液里面的浙江人的不安分基因。
我离开华虹时候刚过四十岁,不惑之年,却选择新的起点。我 19 岁到西安读大学,非常适应北方生活。在全国各地朋友遍天下。来重器之后,虽然白头发添了不少,人也老了几岁,但是我每年接触的政府、企业是以前工作中总和的好几倍,我每年积累的行程够办几张白金卡了,现在接触的世界大多了。辛苦确实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多,特别是我对集团的未来充满信心。之前有位领导听到我到重器之前 20 年只在华虹一家单位工作时,他评价说,“哦,那现在这个是你最后一份工作了”,我听后还怔了一下。确实,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希望我的职业起于华虹,终于重器,把重器做大做强,这是我们团队的坚定理想和追求!而且我们这个团队是有情怀、有追求、有信念的。我们高管有的放弃了政府的厅局级干部身份,有的放弃了国企外企高管职位,有的放弃了国家级科研院所的稳定生活。
“思政府之所想,做市场之所长”,务实创新、科技兴邦,重器践行产业报国,助推区域产业升级,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产业运营的企业。

我们坚信,与国家共同成长是最好的商业模式,我们的工作是利国利民的事业,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以优秀的成绩回报合作的政府、企业和朋友们的关心支持!
本文节选自《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7月刊
https://mp.weixin.qq.com/s/m_VGYAN-s0Ll9sZTdLpzJA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30 23:46 , Processed in 0.10581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