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 1934年宁化治平乡苏维埃乡主席池德清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19: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34年宁化治平乡苏维埃乡主席池德清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19:10:31 | 只看该作者
革命,就是走向光明之路。


四渡赤水,惊心动魄,以少胜多,神来之笔。1935年初,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甩开一路上围追堵截的重兵,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歼企图。中国革命,迎来了关键性转折。


红军,向着光明阔步前进。但是,身受重伤的三明宁化籍红军战士兰邦万,却从此留在了贵州。鱼水情深,当地群众把他从红色洗礼的赤水河边,抬到了白色恐怖的贵阳城里。



△ 老红军兰光明像


向往光明的他,强忍着伤痛,在医院里取了新名字——“兰光明”。只是,5颗子弹之中,有2颗再也无法取出,此后和他长伴一生。直到他离开人世,这2颗子弹才出现在他的骨灰里!

扩红,参军去

风展红旗如画,旌旗猎猎作响。

宁化,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仅1933年2月至1934年9月,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宁化县委党史方志部门就在《红色中华》上,找到有关宁化扩红报道多达44次。



△ 当年兰光明就是沿着这样的深山小路,追寻光明的革命道路

兰光明老家治平畲族乡,当时扩红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汀东、澎湃、泉上、太雷等地,都属于现在宁化县的行政区域范围。但我们的统计,并未包含这些地区。所以扩红的数据,实际还更多。”宁化县委党史方志室副主任龚翠英说。

每10人中,约有1人参军!据不完全统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县共有1.37万多人参加红军。1934年,小名叫作“林保子”的兰邦万,也回到家中说自己要参加红军。

“汉人头上三座大山,畲民头上有四座”。治平畲族乡,地处闽赣两省之间,位于宁化、长汀、石城三县八乡交界处。土地革命之前,这里土匪横行、民不聊生。

年幼的林保子,从小就知道家里的日子苦。一家人租种点薄田,从年头辛苦到年尾,自己和两个妹妹还是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红军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光明。1931年,长宁区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那时16岁的林保子,第一次明白:穷苦的畲民,也有翻身的日子。

眼见19岁的林保子要参加红军,家里的长辈不是没有犹豫过。他们清楚孩子的心思,可是,他们真是万般不舍。

父送子、妻送夫、兄弟结伴上战场……当时的宁化,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革命的大道理,久居山里的老人不清楚,可是他们知道,没有红军,家里哪会有田地,畲民哪里能出头?

1934年3月,林保子报名参加了长宁区少先队。家里一点头,没过多久,他的愿望实现了。苏维埃乡主席池德清把这批少先队成员,护送到汀东县里。他是其中一个。

红五军团三十四师一〇一团,就此多了一位名叫“兰邦万”的红军战士!至于登记在册、编入红三十四师一〇一团的兰光明,此后有过怎样的部队整编与队伍调整,我们已经无从知晓。

红军长征,血战湘江。绝命后卫,红三十四师完成殿后任务后烟消云散。庆幸的是,兰邦万打过了湘江,打到了贵州,参加了四渡赤水这场载入史册的伟大战斗。

长征,向前进

“在贵州的时候,姑父所在的部队,曾经埋伏在扎佐一带,为的是阻止贵阳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确保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龙大国说。

兰光明的爱人,是龙大国的姑姑。龙大国和兰光明一家最亲,别人只知道姑父是红军,他却从姑姑那里知道了姑父很多往事。姑姑还告诉他,其实,那个时候,兰光明就已经受了伤。但是,他仍然坚持作战,英勇向前。



△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团到兰光明宁化老家采访

“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没什么可怕的。”在兰光明的孙女兰霞记忆中,爷爷生前从不主动跟自己讲红军往事。每次家人问起,他也是含糊带过。不过,每当遇到事,爷爷的口头禅,却潜移默化地变成了留给孙女的精神财富。

2008年,兰霞结婚,对象是贵阳市郊斑竹村的龚开洪。谈婚事时,公公龚书伦一听说自家小子处了个红军的后代,立马就同意了这门婚事。而扎佐离这里只有15公里左右。

对于红军,当地人有着别样的感情。年轻时,龚书伦在离家5公里远的寨子里,结识了一位老红军。天气炎热,老红军光着膀子,挽起裤腿,一身的伤,令人不禁侧目。右腿7个枪眼,左腿2个枪眼,背上还有1个枪眼……

兰霞知道,爷爷的身上,也是这样的满身伤。对这位唯一的孙女,兰光明疼爱得不得了。小时候的兰霞,几乎都是退了休的爷爷带着长大。每天晚上,兰霞总是习惯性地摸着爷爷的后脑勺入睡。

爷爷右耳后面的后脑勺,与别人不一样。那儿有一块不小的凹坑!兰霞总爱一边摸着,一边听爷爷说它的由来。这也是她从爷爷那儿,听他亲口讲述的唯一一段与长征相关的往事。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跨越了无数艰难险阻。兰光明告诉孙女,通常情况下,部队白天要么隐蔽,要么打仗,夜里都是急行军。

部队常常一天要跑上百里路,战士们脚下穿的草鞋很快就会被磨破。尽管常常吃不饱饭,可是每天仍要行军赶路,大家脚底的水泡都是消了又长。

不仅是饥饿与疼痛,就连睡觉休息这样的本能,也成为要克服的困难。连续的作战、行军,红军战士往往几天几夜没合眼,黑夜里前行的步伐,松软得像踏在了云端。

一个踩空,整个人栽了下去,瞬间就什么事也不知道了。再醒来,兰光明的后脑勺钻心地疼——摔倒时,脑袋磕上了石头。这一次受伤,留下了一辈子都难恢复的凹坑。

年幼的兰霞,总是乖巧地摸摸那块凹陷的疤,不再说话。跟爷爷那一身的伤比起来,这块疤应该算是最轻的。

革命,不言弃

“上次回宁化,你们怎么都不说,堂哥的身上一直留着子弹呢?”8月酷暑,拉着兰光明之子兰世勇的手,蓝万金的眼眶泛红了。

蓝家人族谱里,一直都是姓蓝。以前,这个蓝曾被简化成了兰。1982年,兰光明带着儿子回治平老家探亲时,身为堂弟的蓝万金,只注意到堂哥走路有些跛。

这可是血浓于水的亲人!蓝万金后悔当年没有多问一句,多帮一把。他从没想到,自己的堂哥本已历经艰难,可是还要一辈子承受两颗子弹的折磨。

当年,兰邦万是在四渡赤水后期负的重伤。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馆里的宣教室副主任高红芳说,四渡赤水是系统作战,历时3个多月,大小战役100多场,其中主要战役40多场。因此,很难判断兰邦万确切的受伤地点和战役。

兰霞关于爷爷的这些战争回忆,全部来自小时候奶奶的讲述。身上的伤,也只有最亲密的人见了,才能问出背后的故事来。“当时爷爷身上一共中了5颗子弹,伤势特别严重。”兰霞说。

缺医少药!当地老乡将兰邦万救起后,只能用草药之类的土方施救。可是,伤势太过严重,凭赤水一带乡村里简陋的医疗条件,到最后根本无计可施。



△ 贵阳、宁化两地亲属商定落实兰光明遗愿方案后留影

“红军的命,不能不救!”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赤水一带的老乡把兰邦万送到了贵阳,找大医院给他治疗。高红芳说,负伤的红军,大部分在当地百姓的掩护下就地治疗,但是部分伤势极其严重或受形势所迫无法救治的伤员,会被转移救治。

当时的贵阳,正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城里到处都在搜捕红军,一旦身份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你千万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面对老乡的叮嘱,受重伤的兰邦万只能改了自己的名字。

“光明”,这是红军行军途中,战友们口中常常说起的新词。年轻的红军战士虽然没有上过学,可是这个新词,打从第一次听说,就埋在了他的心底。如今,就用它作自己的名字吧。

老乡对盘查的人说,这是自己的亲戚,到贵州来做生意,碰到打仗被误伤了。最后,医院从兰光明的身上,成功取出了3颗子弹。但是,另外2颗子弹,分别打在他的大腿内侧和脊椎神经两个要害部位。

如果取出来,可能会危及生命,医生只得作罢。后来,每到天气变化,兰光明的腿部和腰部就钻心地疼。1993年,兰光明去世,内侄龙大国捧出了他的骨灰。

两颗子弹!它们见证了兰光明对光明的向往和一生无悔的追求。

(三明日报记者 李顺亮 郑丽萍 曾凤清)

短评

昂首阔步走好光明之路

●李顺亮

越是在黑暗的时代,越是显现如日月之光明的难能可贵。普天之下的有志之士,都向往光明、追求光明。

红军长征,跨越万水千山,不惧艰难险阻,前仆后继奋勇向前。作为那个时代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一个个红军战士以自己无悔的人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每当我们用脚去丈量红军长征的革命足迹,真正贴近一个个红军战士背后的故事,我们总是能够和着他们的脉搏一起跳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切身感受到那个时代革命的最强音。

于是,我们就会感叹:其实,可歌可泣的,并不仅仅限于把红军战士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如此恢弘的红军长征画卷。可歌可泣的,还有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个体,居然更加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血肉丰满,形象鲜明,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再苦再难,都一路披荆斩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心甘情愿为中华民族走上光明之路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因为,黑暗之中的光明如此耀眼,一直都在激励着他们。

红军长征是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斗争。经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之后,我们的红军战士依然无怨无悔,选择用光明作为自己一生的符号。正是有了这样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样伟大的红军长征精神,才能排除万难最终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光明之路,来之不易。可是,我们又要惊讶于红军战士这个群体并不居功自傲,甚至不愿向家人提起曾经的辉煌,而是默默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直到生命的尽头。

光明增一分,则黑暗少一分。光明进一步,则黑暗退一步。向往光明,就要为之不懈奋斗。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更要倍加珍惜,昂首阔步走好革命先辈铺就的光明之路。

来源:三明日报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7 13:29 , Processed in 0.08486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