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5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晃岩集卷之六 五言排律 池显方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0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9
沙发
发表于 2020-11-14 0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鹿洞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山后,玉屏山南侧。洞与虎溪岩同时为明代林懋时开拓。白鹿洞依山而建,为传统的闽南风格建筑,寺背群峰迤逦。怪石峥嵘、洞穴玲珑,孕育了厦门八大胜景之一——白鹿含烟。

白鹿洞起初,建阁奉祀宋大理学家朱熹。朱熹是南宋大理学家,对理学的集大成者。尝在江西庐山建白鹿洞书院讲学,遂取名白鹿洞。后人在石洞中雕造一只白鹿,加以美化,每当夏季炎热时,罅中常有烟雾涌出,缕缕可见,故称“白鹿含烟”,列为厦门小八景之一。清代名士戴凤仪曾游览此地,留下诗句:

“鹭们本是喧哗地,鹿洞别开静穆天,万叠溪山宣道窍,几湾泉石洒尘缘,妙香一瓣崇先哲,巍阁重修望后贤,当日紫阳殷揭示,海滨多士好拳拳。”

白鹿洞古代有三宝殿、朝天洞、六合洞。大法王殿是白鹿洞的主殿。殿左为六合洞,冬暖夏凉。从六合洞逶迤而上,有香港弟子有在大石上因地制宜的雕刻了阿弥陀佛像和地藏菩萨像,且建了弥陀亭,弘扬弥陀功德。在弥陀亭上,鹭江景色历历在目,可以邀三朋好友,到此间品茶参禅,为人生之一乐趣也。

白鹿洞摩崖石刻多,成为一道风景。这些石刻大都出自名家手书,其中有“明天启癸亥(1623)十一月二十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此”和“天启癸亥晋阳赵纡督师到此”的两行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为史学界所重视。

据说白鹿洞寺前原有一半月形的水池,引自后山岩罅中的流泉,水泉甘冽,人称“龙泉”,又称“琮峥泉”,它与附近的“石泉”都是厦门的名泉,许多人不辞爬山之苦,来此汲水泡茶,寺僧也以龙泉水泡茶待客。每逢天旱,厦门居民无水可饮,就来此担水,六合洞上面的巨石上还刻有当年天旱时,市民来此担水,每担收费四文的记载。这是研究厦门城市建设尤其是自来水建设的珍贵史料。如今,龙泉和石泉均已移位,但附近的水井,水质仍很甘甜!

现在重回白鹿洞寺,洞原为为明代林懋时开拓。先祀儒家朱熹,后转为祀释家佛祖始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释苇老为祖师。康熙三十三年,镇守福建的水师提督威略将军吴英,建造文昌殿,复构萃文亭,增置学舍为教学之所。原有亭子,但后已毁。白鹿洞后山摩崖石刻,为朱以德居士所题词的“鹿洞书声”,和柯荣试所题词的“亦庐”。证明了这点。

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年),代理水师提督倪鸿范倡学,逐僧徒,改建玉屏书院,因山为玉屏山。宣宗道光四年(1824年),洞僧永瑞募资,重建大观楼,施主自为《重修白鹿洞序》。清末民初,先后重修、扩建寺宇,先后由释觉斌、妙廉任住持。

1988年,旅居香港的释元果集资兴修,元果法师,原籍福建南安丰州镇,十二岁随祖母出家于泉州崇福寺。曾经创建福慧精舍,化度有缘,注重佛教文化教育,先后创办了<香港佛教>月刊,发起影印卍字续藏经并兼四所中小学校董以及泉州佛学院第一届院长。果元法师住持白鹿洞后,就扩建殿堂楼阁,新塑诸佛菩萨金像,铺砌石级、石栏,装修楼台亭阁,俨然为一座宏伟的佛教道场。

果元法师圆寂后,白鹿洞由常学法师住持至今。常学法师1974年出生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1989年出家,同年到厦门白鹿洞寺礼元果法师为师。2000年应巴黎福建同乡会邀请,到巴黎进行中华武术文化交流,教授南少林五祖拳。2001年应菲律宾普济学院邀请担任该院教师,1998年元果法师圆寂后,白鹿洞寺由常学法师接任住持至今。

白鹿洞目前在筹建中,拟在大法王殿前建观音菩萨的立像。观音菩萨面朝厦门,慈目低眉,手持净瓶似乎在洒甘露法雨。将成为白鹿洞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特色景点


宛在洞


从六合洞往上,为圆通宝殿,祀观音菩萨。圆通宝殿前身为宛在洞,林懋时爱石如命,曾在万历年间开凿棱层石室时挖出了「宛在洞」,当时并建了大观楼、衔山亭及佛殿僧舍等等为前有拜亭,门口对联很有禅味,“阁前风响竹声声都入大圆通,殿外月窥榕树色色皆深般若。”圆通宝殿左为白鹿石洞,后人在洞中置一玉雕白鹿,令白鹿洞名副其实。


卧佛岩


圆通宝殿之右为卧佛岩,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卧像,卧佛佛身右侧平卧,右手支颐或曲肱而枕,左手直伸放置左腿。卧佛表现的正是释迦“八相示现”中的最后一相即“入灭”相。卧佛像的面部表情安详、肃穆,显示了成道者生死一如的超然心境。


六合洞


六合洞位于大殿旁,上书:亦小洞天。洞中冬暖夏凉。清朝王步蟾诗云:怪石嵯峨断复连,嵌空作洞踞石巅。虎溪旁拓三弓地,鹿洞中分一线天。劫消磨归梵宇,乾坤收敛付山缘。神工鬼斧真奇辟,阅尽沧桑总屹然。



玉屏书院旧址


玉屏书院原址在白鹿洞寺内,是厦门岛创建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书院,它坐落在厦门老城东北角的玉屏山麓。清康熙二十年(1681)台湾平定后,威略将军吴英驻厦期间,在山麓旧时义学的遗址上创建文昌殿,又有关郎中同时创建朱子亭、学舍,创办书院。乾隆十六年(1751),总兵官水师提督倪鸿范、都督李全庵调驻厦岛,与白瀛共同谋划,重兴书院。因讲堂后面紧靠山岩,有巨石屹立如刀削,如屏障,所以,书院因山得名,称玉屏书院。但后来渐渐荒废。


摩崖石刻


从大法王殿往左,是六合洞,洞内仅留一口天,又称小洞天。门口有同治年间摩崖石刻。分别为同治五年台镇使者刘明灯所题的“重游鹿洞”,同治八年曾宪德所题词的“三巡鹭江”。字体篆刻,对帐工整,成为白鹿洞一绝。

高僧大德


果元法师


元果法师俗姓陈,原籍福建南安丰州镇,自幼天资颖悟,具足善根,十二岁随祖母出家于泉州崇福寺,礼福辉上座为师,蒙祖妙月和尚亲为剃度,年十五赴泉州鼓山受戒,后返厦门就学。曾经创建福慧精舍,化度有缘,法师注重佛教文化教育,先后创办了<香港佛教>月刊,发起影印卍字续藏经并兼四所中小学校董以及泉州佛学院第一届院长。法师于1998年岁次戊寅夏历八月初四娑婆社缘尽,圆寂于香港福慧精舍,世寿六十有九,僧腊五十七,戒腊五十四,茶毗后捡获灵骨舍利。


诗词


题宛在洞

清 李金惠


古洞名山出自然,烟霞怪石碧岩颠。清风净景无双地,夜月光辉别一天。浪屿峦峰千处叠,厦郾族滽万重县。登临四挸逍遥境,老道粗谈做此篇。


民国七年十月日,随童将军帅师援闽,军驻白鹿洞偶题

王惟

鹭江暂歇马,胜境豁人愁。鹿洞缘崖上,棱层陟险游,云霞出远岫。烽火满沧州。何意兵戈里,犹逢桂树留。


戊子夏登衔山亭远眺

清 黄日纪

危亭依碧空,极目望无穷。夹海云阴阔,连峰黛色融。霁开十里画,凉受一天疯,缩得蓬莱境,移来入座中。


白鹿洞

林尔嘉

曾入匡庐寻白鹿,归来腊屐复登山。非关腰脚今犹健,风景依然爱此间。


白鹿洞

江煦

览胜寻幽上翠微,庐山面目认依稀。角仙参透误机妙,吐纳云烟款石扉。

白鹿洞

黄日纪

嶙峋古洞俯江城,绝顶危楼迫上清。万点帆樯窗外驶,千家村落槛前横。参差岛屿遥天渺,浩荡波涛返照明。老衲殷殷情不尽,还期再到话三生。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6 12:11 , Processed in 0.0791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