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5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晃岩集卷之六 五言排律 池显方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76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0:39: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nloy83 于 2020-11-14 08:32 编辑

晃岩集卷之六        五言排律
                                                        陈国强校注
     同张绍和游玉屏山

君将交六岳,未契玉屏巅。
如近舍皇甫,而遥求乐天。
易于拈景出,难在遣山传。
谷口从兹款,云眉始得嫣。
石娇环翠障,树茜靥红胭。
径轧风多变,峰欹雾不连。
无阶手可步,有缝腹争穿。
白鹭低千壑,丹霞隔一川。
蜃楼知水气,蚁阵指戎船。
海捧牵杯月,潭弹引韵泉。
临岐迷曲洞,回顾下平田。
似我读君集,如君叩我禅。
初披皆目眩,再味转心怜。
此峤姿堪嚼,虽冬貌亦妍。
勿劳神著述,共此吸青烟。

                别故居

何期桂子院,化作莲花庵。
穷鬼犹难祭,地神曾几参。
室空余老佛,房静少婴男。
筭口添姬一,问年度夏三。
灶蛙应复出,梁燕向谁喃?
蘧舍终为客,桑园不敢耽。
偏衫及木槵,古砚与铜镡。
此外都无物,自嗤亦自惭。

        茶汤声(限韵)
(同何稚孝先生即席赋)

漫泛英芽绿,悬知封乳甘。
煤添红兽踊,浪斗白龙酣。
倒雨掀天盖,射风吼剑函。
秋声团注子,湿液透窗南。
清籁微敲竹,澹香隐爇楠。
云烟纤谷酿,雷电一炉担。
燥性嗤燃酒,浊馨贱沸泔。
未交身太洁,不嗄舌何憨。
擘眼争浮蟹,流梳乱织蚕。
火攻虽下战,水观学初参。
潮汐铛通海,阴晴灶亦岚。
鸣珂疑脱珮,抽玉欲同簪
聆响喉先嫩,第泉癖过贪。
花须黄露宿,纱浣碧霞探。
若噀幽州火,如飞五泄潭。
苏汤评十六,卢碗微二三。[1]
洗却闻根净,形容总莫堪。

[1]苏汤评十六:唐人苏廙《十六汤品》,为品茶名著。

          月痕(限韵)

懒斗全娟魄,停波睡半酣。
葭灰余一线,菱古剩边函。
淡扫眉难画,哉生态亦甘。
笋尖掐玉甲,棋髻露银簪。
晕也捞如水,莹兮影不岚。
弓鞋黏薄雪,铢袖饰轻昙。
星芒流汉角,云缕断天南。
酥饼初蒸乳,金彝欲滴泔。
冰宫新斧桂,聚窟寸烟楠。
守黑非无意,弢光岂是憨?
太清容少滓,列宿未能参。
绿浪撩遥鹭,扶桑茧细蚕。
似明还似暗,疑碧复疑蓝。
掩兔教藏穴,惊龙在落潭。
青天纤作界,浊世幻难担。
巫女梦中出,唐仙纸上探。
惟当晴夜见,若厌望时贪。
论体才分一,于光总峙三。
野磷同寂冷,阳焰肯方谭。
按指知潮汐,谁云照莫堪?

            赠蔡体国

直心行宇宙,大道撤藩篱。
偶入西江剡,概登东汉碑。
相机宜勇引,筮卦在明夷。
母子甘偕隐,圣神必竟知。
惟松堪耐岁,无雪不消时。
此际盈虚理,闲来观局棋。

       张绍和万石洞

狮山饶怪石,独此最玲珑。
昔勒虎谾地,现存蝙洞中。
想今君子圃,是宋异人宫。
凿穴王嘉隐,枕松弘景风。
丁开穷奥窈,斧罢返鸿濛。
洗土浮丹臼,披沙获古铜。
灵泉生昼夜,天籁匝虚空。
云起笔床上,月明仙垅东。
钟分七处入,梅广百余丛。
青鸟衔书使(有青鸟宿洞中),
玄猿守药童。
一卷加九锡,半壑傲三公。
洗耳闻征诏,斋心对上穹。
无烦宣室召,惟有访崆峒。

               丹霞岩

涧声随动止,石巷巧回纡。
下岭峰皆异,前村烟若无。
古榛交茂筱,苍径上灵都。
片石分三洞,双泉洒万珠。
宋时忠定相,曾与异僧俱。
记谶后来事,靖康言尽符。
地因君子重,碑与众岩殊。
中抱赤心窍,外衣青发肤。
空嵌藏左右,断径久蓁芜。
搜剔始能见,开荒尚有余。
旁山昂半壁,千仞色纯朱。
潭影响清沥,云眉相逐呼。
穴居犹未得,对景发长吁。

     和梁溪谭笃汝见访

每到惠泉寺,微闻有璨山。
导仙腾白鹿,服草驻朱颜。
品水即回棹,名园未遍攀。
君今临海邑,先叩我岩关。
岭壑连阴外,梅桃接萼间。
主癯陪月鹤,客洁类霜鹇。
夜寂鐘犹闹,花薰炉可删。
诸天聴语语,十亩宿闲闲。
喜子耽玄诀,清心通上班。
酒阑霏玉屑,空际落珠潺。
他日明阳观,相期炼大还。

                瑞竹岩
           (林文穆重建)
每度松关处,惟欣石室嵌。
谁知云雾窟,别有鬼神劖。
刹貌新严净,唐朝已辟芟。
高禅传觉琏,名胜我狮岩。
昔有通泉竹,青如插地杉。
洞余喧寂鸟,溪阅往来帆。
玉乳溅崖衅,古根钻壁缄。
衲闲常掩户,经散不收函。
故相标亭榭,幽居披褐衫。
先盟丘壑伴,后就公孤衔。
何似绿蓑客,长持白木鑱。
纷纷尘世路,一岭判仙凡。

孟春放鹤至冬复归志喜

月下思清唳,频瞻霄汉间。
谁知天外寂,专待雪时还。
厚感故人粒,高惟处士山。
顶砂加一转,袖舞较前娴。
欲献鸿文篆,新参宝箓班。
曲躬陈别绪,拳足想何湾。
认字依青案,衔鱼当玉环。
翻嗤华表鸟,千岁返乡关。

万历庚戌秋先大夫游定林院留诗壁间
崇祯庚辰秋方游兹院步韵志感

角巾来问渡,石燕送行舟。[1][2]
地僻村家少,天阴野色秋。
千畦随盖转,四水抱桥流。
忽见纹蛇出(遇猎者得锦蛇丈余),空传白帝游。
夹松交麈尾,穿笋露猫头。
入寺经旬坐,飞烟久不收。
应知神有意,故遣雨相留。
只雁归寒渚,疏钟散宿愁。
呼僧烹苦茗,阅史慕前修。
澹性甘蔬粥,浮名付海沤。
忘机超物外,何处不夷犹?  (先大夫诗)

忆前三十载,先子驾扁舟。
寓此经旬雨,亦逢庚岁秋。
旧诗初拂拭,老衲久迁流。
独有三门石,观予两世游。
溪来青嶂外,樵下白云头。
竹树家随植,牛羊夜懒收。
岭如穿蜀道,人似被秦留。
攘攘逐耕凿,熙熙澹喜愁。
掬泉深祓濯,入寺默薰修。
日月丸双美,身名海一沤。
荷薪惭未克,安敢尚犹犹?

[1]角巾:隐士。
[2]石燕:蝙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2
沙发
发表于 2020-11-14 00:28:4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2
板凳
发表于 2020-11-14 00:36:56 | 只看该作者
白鹿洞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山后,玉屏山南侧。洞与虎溪岩同时为明代林懋时开拓。白鹿洞依山而建,为传统的闽南风格建筑,寺背群峰迤逦。怪石峥嵘、洞穴玲珑,孕育了厦门八大胜景之一——白鹿含烟。

白鹿洞起初,建阁奉祀宋大理学家朱熹。朱熹是南宋大理学家,对理学的集大成者。尝在江西庐山建白鹿洞书院讲学,遂取名白鹿洞。后人在石洞中雕造一只白鹿,加以美化,每当夏季炎热时,罅中常有烟雾涌出,缕缕可见,故称“白鹿含烟”,列为厦门小八景之一。清代名士戴凤仪曾游览此地,留下诗句:

“鹭们本是喧哗地,鹿洞别开静穆天,万叠溪山宣道窍,几湾泉石洒尘缘,妙香一瓣崇先哲,巍阁重修望后贤,当日紫阳殷揭示,海滨多士好拳拳。”

白鹿洞古代有三宝殿、朝天洞、六合洞。大法王殿是白鹿洞的主殿。殿左为六合洞,冬暖夏凉。从六合洞逶迤而上,有香港弟子有在大石上因地制宜的雕刻了阿弥陀佛像和地藏菩萨像,且建了弥陀亭,弘扬弥陀功德。在弥陀亭上,鹭江景色历历在目,可以邀三朋好友,到此间品茶参禅,为人生之一乐趣也。

白鹿洞摩崖石刻多,成为一道风景。这些石刻大都出自名家手书,其中有“明天启癸亥(1623)十一月二十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此”和“天启癸亥晋阳赵纡督师到此”的两行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为史学界所重视。

据说白鹿洞寺前原有一半月形的水池,引自后山岩罅中的流泉,水泉甘冽,人称“龙泉”,又称“琮峥泉”,它与附近的“石泉”都是厦门的名泉,许多人不辞爬山之苦,来此汲水泡茶,寺僧也以龙泉水泡茶待客。每逢天旱,厦门居民无水可饮,就来此担水,六合洞上面的巨石上还刻有当年天旱时,市民来此担水,每担收费四文的记载。这是研究厦门城市建设尤其是自来水建设的珍贵史料。如今,龙泉和石泉均已移位,但附近的水井,水质仍很甘甜!

现在重回白鹿洞寺,洞原为为明代林懋时开拓。先祀儒家朱熹,后转为祀释家佛祖始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释苇老为祖师。康熙三十三年,镇守福建的水师提督威略将军吴英,建造文昌殿,复构萃文亭,增置学舍为教学之所。原有亭子,但后已毁。白鹿洞后山摩崖石刻,为朱以德居士所题词的“鹿洞书声”,和柯荣试所题词的“亦庐”。证明了这点。

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年),代理水师提督倪鸿范倡学,逐僧徒,改建玉屏书院,因山为玉屏山。宣宗道光四年(1824年),洞僧永瑞募资,重建大观楼,施主自为《重修白鹿洞序》。清末民初,先后重修、扩建寺宇,先后由释觉斌、妙廉任住持。

1988年,旅居香港的释元果集资兴修,元果法师,原籍福建南安丰州镇,十二岁随祖母出家于泉州崇福寺。曾经创建福慧精舍,化度有缘,注重佛教文化教育,先后创办了<香港佛教>月刊,发起影印卍字续藏经并兼四所中小学校董以及泉州佛学院第一届院长。果元法师住持白鹿洞后,就扩建殿堂楼阁,新塑诸佛菩萨金像,铺砌石级、石栏,装修楼台亭阁,俨然为一座宏伟的佛教道场。

果元法师圆寂后,白鹿洞由常学法师住持至今。常学法师1974年出生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1989年出家,同年到厦门白鹿洞寺礼元果法师为师。2000年应巴黎福建同乡会邀请,到巴黎进行中华武术文化交流,教授南少林五祖拳。2001年应菲律宾普济学院邀请担任该院教师,1998年元果法师圆寂后,白鹿洞寺由常学法师接任住持至今。

白鹿洞目前在筹建中,拟在大法王殿前建观音菩萨的立像。观音菩萨面朝厦门,慈目低眉,手持净瓶似乎在洒甘露法雨。将成为白鹿洞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特色景点


宛在洞


从六合洞往上,为圆通宝殿,祀观音菩萨。圆通宝殿前身为宛在洞,林懋时爱石如命,曾在万历年间开凿棱层石室时挖出了「宛在洞」,当时并建了大观楼、衔山亭及佛殿僧舍等等为前有拜亭,门口对联很有禅味,“阁前风响竹声声都入大圆通,殿外月窥榕树色色皆深般若。”圆通宝殿左为白鹿石洞,后人在洞中置一玉雕白鹿,令白鹿洞名副其实。


卧佛岩


圆通宝殿之右为卧佛岩,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卧像,卧佛佛身右侧平卧,右手支颐或曲肱而枕,左手直伸放置左腿。卧佛表现的正是释迦“八相示现”中的最后一相即“入灭”相。卧佛像的面部表情安详、肃穆,显示了成道者生死一如的超然心境。


六合洞


六合洞位于大殿旁,上书:亦小洞天。洞中冬暖夏凉。清朝王步蟾诗云:怪石嵯峨断复连,嵌空作洞踞石巅。虎溪旁拓三弓地,鹿洞中分一线天。劫消磨归梵宇,乾坤收敛付山缘。神工鬼斧真奇辟,阅尽沧桑总屹然。



玉屏书院旧址


玉屏书院原址在白鹿洞寺内,是厦门岛创建最早、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书院,它坐落在厦门老城东北角的玉屏山麓。清康熙二十年(1681)台湾平定后,威略将军吴英驻厦期间,在山麓旧时义学的遗址上创建文昌殿,又有关郎中同时创建朱子亭、学舍,创办书院。乾隆十六年(1751),总兵官水师提督倪鸿范、都督李全庵调驻厦岛,与白瀛共同谋划,重兴书院。因讲堂后面紧靠山岩,有巨石屹立如刀削,如屏障,所以,书院因山得名,称玉屏书院。但后来渐渐荒废。


摩崖石刻


从大法王殿往左,是六合洞,洞内仅留一口天,又称小洞天。门口有同治年间摩崖石刻。分别为同治五年台镇使者刘明灯所题的“重游鹿洞”,同治八年曾宪德所题词的“三巡鹭江”。字体篆刻,对帐工整,成为白鹿洞一绝。

高僧大德


果元法师


元果法师俗姓陈,原籍福建南安丰州镇,自幼天资颖悟,具足善根,十二岁随祖母出家于泉州崇福寺,礼福辉上座为师,蒙祖妙月和尚亲为剃度,年十五赴泉州鼓山受戒,后返厦门就学。曾经创建福慧精舍,化度有缘,法师注重佛教文化教育,先后创办了<香港佛教>月刊,发起影印卍字续藏经并兼四所中小学校董以及泉州佛学院第一届院长。法师于1998年岁次戊寅夏历八月初四娑婆社缘尽,圆寂于香港福慧精舍,世寿六十有九,僧腊五十七,戒腊五十四,茶毗后捡获灵骨舍利。


诗词


题宛在洞

清 李金惠


古洞名山出自然,烟霞怪石碧岩颠。清风净景无双地,夜月光辉别一天。浪屿峦峰千处叠,厦郾族滽万重县。登临四挸逍遥境,老道粗谈做此篇。


民国七年十月日,随童将军帅师援闽,军驻白鹿洞偶题

王惟

鹭江暂歇马,胜境豁人愁。鹿洞缘崖上,棱层陟险游,云霞出远岫。烽火满沧州。何意兵戈里,犹逢桂树留。


戊子夏登衔山亭远眺

清 黄日纪

危亭依碧空,极目望无穷。夹海云阴阔,连峰黛色融。霁开十里画,凉受一天疯,缩得蓬莱境,移来入座中。


白鹿洞

林尔嘉

曾入匡庐寻白鹿,归来腊屐复登山。非关腰脚今犹健,风景依然爱此间。


白鹿洞

江煦

览胜寻幽上翠微,庐山面目认依稀。角仙参透误机妙,吐纳云烟款石扉。

白鹿洞

黄日纪

嶙峋古洞俯江城,绝顶危楼迫上清。万点帆樯窗外驶,千家村落槛前横。参差岛屿遥天渺,浩荡波涛返照明。老衲殷殷情不尽,还期再到话三生。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4 07:12 , Processed in 0.10984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