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0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 记者曹永安眼中的记者池茂花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78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8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16:1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躬耕新闻田亩 谱写坦诚人生
艾裴 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摘自《朔州日报》2012年6月2日

究竟是何年因为何事而与池茂花打上交道的,这我已经压根儿记不得了。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老早就与他相识并且相知,相知并且相融,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了至交的朋友,不见面时常常惦念,见了面时无话不说。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池茂花的平易、质朴、热情、随和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的无限敬业尽责的态度和精神所造成的。因为我这个人是不善于交际的,像一只暖水瓶,内里滚烫,外表冷峻,讷于应承言辞,不善聚群而侃,甚至在冷峻中还挟带着几许淡淡的矜持。故此,与池茂花的深交厚谊,确乎主要是由他造成的。在我的感觉中,池茂花不仅快人快语、坦率诙谐,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热闹起来,他与冷蜇无缘,他像一把火,他似一缕和煦的春风,哪里有他的身影,哪里就充满笑声,就营造出一种暖融融、热烘烘的气氛,而且他的所谓“逗”、所谓“侃”、所谓“随和”,不仅没有丝毫的世俗和油滑,没有丝毫的言不由衷和虚与周旋,而且随处都透露着坦率和真诚,透露着责任心和使命感,透露着一种成年人极少有的单纯与天真。

是的,池茂花的胸中无沟壑,心中无纤尘,他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坦坦荡荡、平平和和、朴朴素素,叫人一眼就能看透底蕴,看到心蒂儿。这样,他就不仅容易交朋友,而且容易打开任何人的心扉,进行真情实意的交流,容易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四面八方,在极其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实现辐射和收撷,从而获得广泛的信赖与支持,获得真切的心灵感应与丰富的信息资源。

这一点,对于池茂花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他是记者,他的任务是要采写出有价值、有效应、有时代精神和激励作用的新闻稿件。而有价值的新闻资源并不都是漂浮在生活表面上的,而更多的和更本质的还是含融和镶嵌在社会生活的内蕴与底部的。这样,记者的采访和写作,首先要过的第一关便是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和深入开掘新闻资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池茂花所具有的素质和特点便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他能从广泛的辐射网上及时发现信息,还能迅速打开社会之门和心灵之门而直薄事件的中枢部位和人物的思想深处,并以此为契机而采写出有价值、有深度、有亮点的新闻稿件。

出自池茂花之手的许多产生过积极作用及至产生过轰动效应的稿件,就其实质而言,便都是得益于他的这一特点和优点的。像《红烛颂》、《文艺战线上的焦裕禄——彭一》、《农村两户一体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等。茂花深知,作为一名记者,在工作实践中,不仅要有正确的工作目的和目标,还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就像列宁所说过的那样,方法问题、形式问题在许多时候其实也是本质问题。先与采访对象交上朋友,打开心灵和感情之门,在具有充分信任感的情况下进行采访,与公事公办式地端着架子、冷着脸、机械问答式的采访,其效果肯定是会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茂花的性格特点和工作方法是非同小可的,作为一种特点和优点,确实为茂花帮了大忙,甚至也可以认为是极为有效地成就了茂花的事业。对于这一点,我是有深刻体会的。

前面说过,我已记不清当初是如何认识了茂花并厮混得很熟的。其实,具体情况虽然记不清了,但大体情况则是心中有谱的。大约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茂花就负责文艺、文化方面的采访工作,我作为文化圈中人,自然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像作家协会开理事会呀,文联开委员会呀,以及其他一些研讨会、评奖会、工作会等等,就是在这些场合中与茂花交往上的。但出席这些会议和参加这些活动的人很多,记者也不少,为什么偏偏与茂花相交并相知呢?这就是由于茂花的积极、热情、坦诚、随和等特点所造成的。他总是主动深入,主动“进攻”,再冷的人也会被他煨热。有时,甚至只一声“老兄”或者“老弟”的称呼,也能一下子把本来睽隔着的感情拉近,以至于拉得完全打通隔膜,变成一锅热腾腾的粥。当然,不仅是同我,而且文艺界、文化界的许多人,茂花都厮混得很稔熟、很知心。有了这样的基础,有了这样的氛围,茂花干起工作来,能不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么!能不事半功倍、佳作频出么!

茂花是记者,但我们都把他当作朋友。一个记者能自自然然将他的工作对象变为朋友,能在他的工作范围营造出一个朋友群。这,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等于茂花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再加上茂花那极强的事业心和永不懈怠的开拓进取精神,他准能干成大事业。

对于他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我也是颇有感触的。

大约是1991年冬天吧,我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工作,茂花到新华总社修改一组《黄河文化艺术》调查,他找到我,让我仔细看看,多提修改意见。我把稿子带到部里,同几位业务上有关的同志一起看了,并一致作了肯定的评价,认为很切实际,很有力度,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他听了意见后,很高兴,但却并不以此为满足,表示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回去再到文艺单位做一些调查和补充,并说了他的具体打算。我从他的表情中清楚地看出一种隐藏在成就感中的进取心,以及从进取心中所爆发出来的强烈的敬业精神。茂花就是这么一个人,别看他整天乐呵呵的,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似的,其实不然。对于事业,对于工作,对于完成任务,他向来都非常在乎,岂止是在乎,简直是受命如山、一丝不苟。对于一篇稿子,在采访时认真,采访回来,甚至草创出来之后,也决不会轻易罢手,硬是琢呀琢,磨呀磨的,从观点到论据,从事件到人物,从形式到写法,从结构到立意,以及用语的鲜明性和准确度等,他都再三推敲、反复修改、力臻完璧。有时候,甚至是一篇并不大的稿子,几百字的稿子,他也字斟句酌,力求准确、鲜明、干净、洗练。1992年秋天,我陪王艾生、池茂花一起到我的家乡万荣县去采访。县委书记李文渊召开有关局委和部分乡镇负责人汇报工作的会议,我们三个人都参加了,之后还乘车跑了几个乡镇参观了几个“点”。所谓“点”,当然是先进典型了。茂花不怕苦,不怕累,对农村里发生的新鲜事好像什么都感兴趣,边走,边看,边问,边记,我看见他密密麻麻记了一本子。但当他的采访稿在《人民日报》登出时,却只有几百字。我后来问他:“你跑了那么多路,记了那么多材料,怎么才写了几百字?”他说,采访素材越细越好,见报稿件越精越好。只有材料仔细,稿件才能精当,前者是后者的枝干,后者是前者的果实,果实当然要比枝干少而精了,但没有庞杂而富浩的枝干,则绝然不会有这少而精的果实。

看来,池茂花不仅深谙辩证法,而且是实实在在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将辩证法原则运用在自己所钟爱并为之献身的新闻事业中的。他运用得很有成效。

作为一个成功者,池茂花不但经常自省,而且也经常自审。自省和自审的目的,唯在于鞭策自己,秉笔躬耕,不断地在自己所经营的翰墨春秋与新闻事业中开辟新天地,培养新果实,创造新成就,趋赴新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4 23:05 , Processed in 0.0450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