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91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 池德杰:大陈岛,是我一生的依靠(垦荒精神在传承)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22:56: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的话

        1956年1月,首批227名青年垦荒队员踏上了大陈岛,他们是响应“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的志愿者。至1960年,前后有5批共467名青年陆续上岛垦荒建设。这些青年用热血和青春,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大陈岛垦荒精神也一直在台州的热土上生根、发芽、成长。今年的市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承老一辈创业者身上的“那一股气”和“那一股劲”,把建设现代化湾区化为新时代的垦荒,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奋斗精神,翻篇归零再出发,再当时代弄潮儿。

        台州日报推出“台州城市精神·垦荒精神在传承”系列报道,记者分头采访老垦荒队员以及他们的家人,再叙以“拓荒”精神迈开的新步伐。

台州日报记者 林 立文/摄  

和池德杰老人见面那一天,温州全日阴雨。老人的家在年头久远的小区,还是一楼,阴冷潮湿。

池德杰缓慢地叙述着关于大陈岛的往事,不知不觉,记者感到一股暖意。老人的人生历程,好比是一场持续了83年的阴雨,诸多不幸。然而他的眼神和语气,以及桌上那三本关于大陈垦荒的文集,给予人一种热血青春的能量。

垦荒号召者

“我记得,1956年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了《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将去大陈岛开荒》的报道。这是1955年11月,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浙江省视察青年工作时发出的号召,时任温州团市委书记叶洪生接下了这个任务。”

这是时年20岁的池德杰记住的日期,直至83岁高龄,仍然清晰可见。

池德杰初中毕业后,在温州瓯海中学(现温州第四中学)担任自学学生指导工作兼夜校中学团支部书记。

这个身份对他很重要,若非这个职衔,他的阴雨人生,就没有了温度。

“我妈妈在我出生6天后就病故了,我爸爸在抗战胜利后去了福建谋生,后听从他老板的安排到台湾帮忙。后来这一辈子,我都没见过他。我是由祖母养大的,两人相依为命。”

在祖母的照顾下,池德杰读到了初中毕业,之后成为了校团支部书记。他体验到一种加入组织的温暖,也拥有了昂扬奋进的信念。

叶洪生从杭州回来后,马上在温州召开了全市中学团干部会议,传达贯彻胡耀邦同志的指示,要求各级团组织广泛发动团员青年自觉自愿报名参加垦荒队。

参加会议的池德杰听得血脉偾张,回校后立马发动同学们参加大陈垦荒,并以身作则带头报了名。“我们团支部五名支部委员有四人报了名,我就这样成为了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一员。”

报了名,回到家,池德杰的热情突然降温。踏进家门,看到老祖母,他才想起自己另一个身份——他是池家的独苗孙子,是一个老太太的所有寄托。

“如果我去了大陈岛,老祖母将孑然一人,无人照顾。亲戚、邻居纷纷以孝顺告诫我,不能去大陈岛。我说,我是祖母的孙子,也是共青团员,还是学校垦荒大陈岛的发起人,现在国家需要我,我要奉献自己。”

他的所有讲述,在祖母的一句话前,显得稚嫩、苍白。

“老祖母说,‘你自己决心去就去,只要你身体好,我就放心’……”

时隔60多年,复述祖母这句话,池德杰红了眼圈,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微笑。“别人都说我命硬,我同意。但我不是同意什么迷信的命运,我认为是坚定的信念让我强硬,让我活到今天。”

1956年1月29日,队员们到温州市人民广场,参加万人欢送大会,爆竹声声,沿途市民夹道欢送,场面热烈,池德杰和同伴们深感光荣。

接下来两天,是池德杰关于垦荒最轻松、欢乐的记忆。

温州青年们坐着轮渡过了瓯江,再乘长途汽车去海门。车是老车,路是土路,因为许多人是第一次出远门,年轻的朋友一起,欢声笑语,不在乎路途漫长。

到达海门后,温州青年和海门青年汇合,上船前往大陈岛。

第一次坐轮船的兴奋好奇,很快变成了充满呕吐声的痛苦经历。池德杰重度晕船,当天在海门吃的丰盛早餐,吐了个精光。

四个小时之后,船到了大陈岛。

青春不虚度

当时的大陈岛一片荒凉,最温暖的回忆是人。

岛上的解放军官兵用小木船来回摆渡,将青年们接到岛上。这批军人,是池德杰感受到的最初的温暖。

之后,在卢育生队长和王宗楣副队长的带领下,池德杰和一批最可爱的青年们相依为命,共同努力。

“上岛之前,我们想象的是像宣传画上的建设风光,宽广的田野上,我们用拖拉机进行机械化生产,像苏联一样。万没想到,这里就是一座孤岛。哪里有什么荒地好开垦,有什么田好种呢。”

第一个晚上,池德杰失眠了,他至今清楚地记得海浪拍打悬崖发出的隆隆巨响。在巨响里,他问自己:“我作为学校团支部的带头者,号召大家来垦荒,今后我们要怎样生活、劳动呢?”那一晚,他更是思念家乡的老祖母。思念源于恐惧,他担心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知什么时候能归家,能否平安回家。

恐慌过后,是辛苦。

上岛之后,池德杰因为团支部的工作经验,被选入大队从事文书收发工作,兼任队部委员、团支部副书记,协助领导做好文书收发、组织协调、青年思想方面的工作。

在这些工作中,他很快恢复了清醒的意志。“我告诉自己,你是共青团员,团的干部,必须坚定,才能鼓舞别人。”

除了文书工作,他也参加了务农和后来的捕鱼工作。

他觉得困境中,青年们都被逼出了才华。他背了一首打油诗,就是岛上青年们在艰苦环境中共同创作的。“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电灯不明,急事电话不灵,遇风航船常停,生活单调苦闷,环境艰苦冷清。”

在家从未劳作过的池德杰,一开始被编在第二生产小队,担任小队长。他一点也不懂,只能边干别学。生产小队从农业种植和家畜养殖开始。农业种植,种的是番薯、马铃薯、小麦、花生、白菜、萝卜等;家畜养殖,是养猪、养兔,还在竹屿岛上散养山羊。

“种菜时,好多人分不清哪些是草,哪些是苗,有人就把苗当草锄了。养兔场的母兔生崽了,女队员们以为兔笼里有老鼠,哇哇大叫,要抓老鼠。后来大家看书自学,兔子头上长个瘤,都可以给兔子动手术。兔子从最初的几只,到后来的1000多只。”

第一年的农业成果,让池德杰至今激动。虽然那年大陈岛经历了台风,灾后仍然收获了5万多公斤番薯、2万多公斤马铃薯、2.5万多公斤蔬菜。“劳动真的可以创造世界。”池德杰感叹。

池德杰也尝试了渔业,但收获的只有挫败与痛苦。因为他晕船严重,一直未能适应。

尽管如此,他还是和胡煜焕、叶荣华、张其元、陈加益以及王宗楣副队长一起,登上了温州水产局的102号渔业船,在大陈岛东北面的近海捕鱼。那几天,他一直无法站直,晕得不行。

1958年春的渔汛,他还和队员们去了江苏北部的吕泗洋捕捞小黄鱼。足足20个日夜,他只能喝点开水,吃点锅巴。

渔业生产如此艰苦,却是大陈岛垦荒队主要的经济来源。

“我的身体不允许,但我还是很感谢在海上的锻炼。经过这些大风大浪,意志磨炼得很坚强,我此后的人生,到现在,我都不觉得苦。”池德杰说。

温暖和坚强

1960年7月1日,垦荒队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池德杰被分配到供销社,1965年被调到黄岩县糖烟酒公司业务科。离开大陈岛时,他已年近30岁。

在糖烟酒公司工作六年后,离家15载的池德杰争取到了回温州工作的机会,在1971年回到了温州,到温州市副食品公司工作。1984年,瓯海县成立,他成为瓯海县副食品公司经理。之后,他调入瓯海县供销社工作,直至1996年退休。

这些人生节点,和多数垦荒青年差不多。然而退休后的池德杰,再次燃烧自己,为建设大陈岛做出贡献。

池德杰自费出版了三本垦荒回忆录。写作的艰辛,丝毫不亚于大陈岛上的劳作。

“纪念大陈岛垦荒50周年时,王宗楣队长策划编写了《无悔的年华》一书。我很受触动。于是,在纪念大陈垦荒60周年时,我开始着手写回忆录了。”老人笑道。

写作回忆录,池德杰有别人没有的优势。因为曾任垦荒大队文书,他手头有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他还仔细搜集有关大陈岛垦荒队员们的报道、文章,不顾高龄日以继夜编材料,为此落下了颈椎变形的病根。

最终,在垦荒队员们的帮助鼓励下,池德杰出版了《大陈岛梦缘》《追忆人生》《追忆人生续》三本书,无偿捐赠给队友、图书馆、档案馆。《大陈岛梦缘》成为研究大陈岛垦荒历史的珍贵史料。

人生给予这个老人的磨难,从未因为他昂扬的斗志而有所消停。事实上,在池德杰最意气风发的垦荒时期,他一直被家事刺痛着。

池德杰有两子一女,老伴已经去世。在家庭这方土地上,他也像垦荒一样无畏吃苦。

“我去世的妻子,是我第二个老婆。第一个老婆,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老人苦笑着回忆。

在决定去大陈岛之前,池德杰已经有了婚约。然而未婚妻娘家人得知池德杰要去大陈岛,有心断了这门亲事,因为谁都知道,那意味着聚少离多。

一两年后,一艘机帆船到达温州,船是大陈岛渔业队的。人们围着大船打听垦荒青年们的生活,池德杰未婚妻娘家人听说“垦荒队员一个月只有两块钱”,心灰意冷。

“为什么只有两块?因为我们把工资上交,给大队造机帆船,自己只留两块钱零钱。但人家哪里管这个……”老人说。

与未婚妻解除婚约后,经介绍,池德杰娶了后来的妻子。

“当年都讲成分,我老婆家成分不好,但我觉得人好比什么都重要。事实证明我没看错,我老婆非常顾家,很节省,把老祖母照顾得很好,我很感谢她。”池德杰动情地说。

结婚后不久,大陈垦荒任务完成了。池德杰成为大陈供销社的员工,每个月工资有40元,他将其中的30元寄到家里,自己留10元零用。就靠这些工资,在温州的妻子操持家事、照顾祖母。

大陈领导很关心池德杰,只要有去温州的工作,都交给他。直到1971年,他申请调回温州,才和妻子、孩子团聚。

这位劳苦一生的妻子,晚年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还未退休的池德杰一面工作,一面照顾妻子,非常辛苦。后来,他要求大儿子池华龙辞去工作,全心照顾母亲。

“我很幸运,儿女们都很孝顺。我大儿子没靠我找到什么好工作,我让他辞职照顾妈妈,他也没怨言。当时他已经下岗,在当临时工,连临时工也辞了,全心照顾他母亲。后来我老婆走了,儿子和儿媳一边打工,一边照顾我。为了照顾好我,他现在和我住,他老婆和孩子另住。”

因为孩子们都生活在温州,对父亲大陈岛的经历了解很少。吃饭的时候,偶尔会开玩笑说父亲是傻瓜,去了这么艰苦的地方。

池德杰知道,这是子女们对他当年没能陪伴的一种埋怨,只是用了玩笑的口吻。

2018年11月,池德杰和老队员们再次登上大陈岛,大陈镇委领导送了垦荒队员们一个靠垫。池德杰很喜欢。每当他累了,他就靠着这个写有“大陈岛”字样的靠垫。


这个靠垫,别有意味。


他的一生,确实是“靠”着大陈岛,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柔软的慰藉。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08:2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iw.org 于 2019-5-7 08:57 编辑

一封回信,巨大鼓舞 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池德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6-09-28

作者:记者 陈胡南 王剑锋 实习生 李 娜

  在距离台州130多公里的温州市鹿城区杨柳巷40号,居住着一位80岁的老人,时常坐在书桌前读书、看报,一旦遇到有关描写当年大陈岛垦荒的文章便眼前一亮,总要把它们收集起来。至今,他已自费出版了3本书,其中一本《大陈岛梦缘》成为后人研究大陈岛垦荒历史的珍贵史料。老人名叫池德杰,是第一批赴大陈岛垦荒的队员,在大陈岛工作和生活了九载。

  苦命青年忍痛惜别祖母,立志把青春献给大陈岛

  1955年上半年,19岁的池德杰从温州瓯海中学(现温四中)毕业后,留校从事自学青年的指导工作,兼任夜中学青年团专职支部书记。这一年的1月,一江山岛被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盘踞在上、下大陈岛的国民党部队,在美国第七舰队的掩护下撤离大陈岛,撤退前将大陈岛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国内外的“大陈浩劫”。

  是年12月,温州团市委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着手部署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动员和组建工作。为了使动员工作做得更好,包括池德杰在内的4名夜校团支部委员以身作则,带头报名。

  池德杰虽然已被批准参加垦荒队,但家里还有一位年迈的老祖母怎么办?由于池德杰的母亲在他出生只有6天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他的父亲因家庭生计所迫,在他10岁的时候去了台湾谋生,池德杰与老祖母相依为命。如果池德杰去大陈岛,老祖母便无人照顾,亲戚、邻居也都不赞成池德杰去。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池德杰觉得自己在党的培养下,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不能只顾小家不顾大家,他坚定信心要去大陈岛。

  一方面,他去做姨夫、表姐的工作,请求他们的支持,帮他照顾祖母;另一方面,也给老祖母做思想工作,讲明自己去大陈岛垦荒建设的道理。想不到老祖母很开明地对他说:“你自己决心要去,就去吧!只要你自己在外面身体好,我就放心了。”后来,老祖母为池德杰准备了一只皮箱,将他的衣服、生活用品整理好,让他带到大陈岛。

  艰难困苦超乎想象,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到底

  1956年1月31日,池德杰和第一批另外227名垦荒队员,带着党和政府的厚望和家乡人民的冀愿前往大陈岛。

  5个小时的海上颠簸让第一次坐船的池德杰呕吐不止,而上岛后看到的破败不堪更令他大失所望。“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电灯不明,急事电话不灵,遇风航船常停,生活单调冷清”。“在这样一个荒芜海岛上,今后该如何劳动和生活呢?前途在哪里?”池德杰内心难免萌发矛盾与斗争。

  一段时间后,池德杰被选入大队部为队部委员,兼任文书和团支部副书记,协助领导做好组织协调、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工作。虽然做管理工作,但池德杰也要经常跟大家一起劳动。1957年,垦荒队决定发展渔业生产。有一次,大队部要池德杰和其他4个队员尝试着近海作业。然而,其他四人身体素质都比他好,安然无恙,唯独他经不起风浪的颠簸,吐了个底朝天。

  1958年的春季鱼汛,池德杰和队员们到江苏北部的吕泗洋捕捞小黄鱼。吕泗洋洋面风浪变化无常难以预测,海上作业险难重重。池德杰和队员们在海上足足呆了20个日夜,对于他来说最痛苦的就是有晕船的惯性,这20多天他没办法进食,只喝一点点白开水和锅巴。还有一次,船帆被大风打翻,海水向船舱涌进,差点就没了命。

  池德杰虽然在队里做管理工作,但内心也时刻充满着思想斗争,看到这样艰苦的环境,想起独自在家的老祖母,也曾产生过回家的念头。好在有三个主流思想在支撑着他,一是,他是一名共青团员,又是团干部,想当初动员其他队员时,在会上讲的豪言壮语,如果自己产生动摇退缩,怎么对得起同志,对得起自己;二是,到大陈岛后,垦荒队领导对他的培养,如果半途而废,上对不住领导,下对不住队友;三是,自己在垦荒队里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积极肯干,被授予很多光荣称号,如果就此回家,等于是临阵脱逃。所以,他鞭策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振作精神,排除一切困难,战胜自我。

  千辛万苦汇编垦荒书籍,为后人研究留下珍贵史料

  池德杰一直在大陈岛工作和生活了9年,后来又调到黄岩工作,1971年调回故乡温州。他生有两儿一女,虽然自己是公务员身份,但从来没有考虑过通过走关系为儿女安排工作。回顾自己在大陈岛9年、在台州16年的工作经历,池德杰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说:“垦荒岁月对我的人生是一次很大的锻炼,正因为在大陈苦过、累过,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

  和多数垦荒队员一样,能够经历垦荒岁月,池德杰感到无比光荣:“我们根本想不到,多年来有这么多的中央、省领导人频频来到大陈岛看望老垦荒队员,全国各地媒体经常地报道我们的业绩,大陈岛垦荒精神更是在全国各地传播、推广。”正是因为对大陈岛这片热土的深情及无尚的荣誉感,也因为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池德杰始终不渝为弘扬垦荒精神发挥最后的余热。

  在纪念大陈岛垦荒50周年时,垦荒队长王宗楣策划编了《无悔的年华》一书,详细记录了垦荒队历史和垦荒岁月。今年是大陈岛垦荒60周年,为了使这段历史更加连贯、完整,池德杰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着手搜集有关大陈岛及垦荒队员们的报道、文章,不顾高龄夜以继日地汇编材料,为此他落下了颈椎变形的病根。在领导和队员们的帮助和鼓励下,最后,池德杰自费将《大陈岛梦缘》、《追忆人生》、《追忆人生续》等三本书出版出来,并无偿赠送给队友和媒体、图书馆、档案馆等。其中《大陈岛梦缘》成为人们研究大陈岛垦荒历史的珍贵资料。

池德杰自费出版了《大陈岛梦缘》、《追忆人生》、《追忆人生续》等三本书。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08:31:49 | 只看该作者

 大陈岛历险记

  1955年,池德杰从温州市瓯海中学(现温四中)毕业,留校工作。几个月后,他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带头报名参加大陈岛垦荒事业。他在这个荒岛上艰苦奋斗了10年,三次历险。

  第一次历险,是遭遇强台风。

  1956年8月,大陈岛遭受12级以上的强台风袭击,种植在山坡上的蔬菜、地瓜、马铃薯等农作物大多被狂风连根拔起或被山洪冲走。养猪场和养牛场也被强台风刮塌,小猪、小牛被压在瓦砾堆中,牛群在山坡上惊惶乱窜。垦荒队员的住房上瓦片被吹飞,床上棉被衣服都被倾盆大雨淋湿,根本无法睡觉。

  “我们担心小猪被刮到海里淹死,大家在这么大的风暴中,艰难地匍匐前行,去捉猪救牛。食堂也没法做饭,我们只能吃生番薯充饥。”池德杰说。

  第二次历险,是将地雷误作废铁搬进住房。

  “那时我们要在岛上收拾废铜烂铁,变废为宝。大家捡到地雷也不认识,以为是废旧的小台枰,抬回宿舍存起来。幸好后来解放军战士来看到了,带了工兵来测探,我们才避免了一次灾难。”池德杰说。

  第三次历险,是汪洋捕捞遇险。

  1957年,池德杰被调往省水产干校培训学习海洋捕捞知识,学习结束回到大陈岛就负责组建捕捞队工作。“去大海里捕捞生产,常有大风大浪发生,晕船醉浪难熬不说,还有生命危险。”池德杰说,1958年春夏之交,捕捞队的大洋船去江苏沿海捕捞,结果遇上了大风浪,船篷被大风一压,船身猛地倾向一侧,海水向船仓里涌进,大家都被吓坏了。

  “那10年来,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陈岛。大陈岛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的人生也因为大陈岛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池德杰说。

2016年10月24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08:36:18 | 只看该作者
燃烧吧,火红的青春
——重读50年前大陈岛垦荒记

潘秀慧  2007-07-31   《温州日报》

  题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昨天,椒江市政府隆重召开纪念大会,纪念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支援开发建设大陈岛50周年。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这些年届古稀的老垦荒队员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春燃烧的垦荒岁月……



2005年12月23日下午,大陈岛垦荒队的代表在赴椒江参加纪念大会前的合影,当年这些意气风发、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都已年近七旬。




1956年1月29日,温州市民在市区安澜亭码头欢送垦荒队员的情景。




当年,垦荒队员在给小猪喂药。



1956年2月2日,垦荒队员迈开垦荒第一步。


  1956年1月29日,距春节仅12天的一个寒冬清晨,近3万温州市民在人民广场为207名平均年龄不足18周岁的大孩子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会。他们是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前往台州大陈岛垦荒的志愿者。在次年的2月、5月和1960年的4月,相继又有永嘉四海山林场、平阳宜山区白沙乡和洞头的80多名青年来到大陈参加了垦荒队。

  1960年7月1日,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宣告完成历史使命,并宣布撤消垦荒队组织。在近300名温州籍垦荒队员中,除了部分直接返乡参加工作外,还有100余名队员选择了继续留在大陈支援海岛建设。他们是怎么度过那整整4年半的艰苦垦荒岁月的?垦荒精神在现代又意味着什么?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垦荒亲历者,听他们讲那海岛上的故事。

挑战,一切从头学起

  被驻岛部队一舢板一舢板接到大陈岛上时,垦荒队员看到的不是预想中风光旖旎的海岛风情,而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与荒无人烟。1955年1月18日,我军解放一江山岛,盘踞在大陈岛的国民党部队在尽掳岛上居民、破坏渔船和房屋,并埋下大量地雷后仓皇逃往台湾。经历了“大陈浩劫”之后的大陈岛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荒岛,垦荒队员是它解放后的第一批居民。

  “最难的是,我自己也完全不懂农业、渔业、畜牧业那一套,却要带领一群年纪轻轻的城市青年在岛上垦荒生产,一切从头学起,这是第一关。”在原垦荒队队长王宗楣的记忆里,海岛垦荒的第一年无疑是最为艰难的。因为都是城市生活中成长起来,不少还是刚出校门没什么生活经验的孩子,让他们种田养猪,自然就发生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不会?就得学!垦荒队员们几乎每天都是6点多钟就起床去田头边学边做,晚上则聚在一起点着煤油灯交流劳动经验。不久,这些本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谷不分韭麦不辨的年轻人学会了犁田、配苗、养猪等本领,不少在城里看着挑粪工人就捂着鼻子远远躲开的人,现在却眉头也不皱一下地抢着收集起粪肥来。因为农业生产基本稳固下来,垦荒队还办起了畜牧队和渔业队,丰富生产。

  “出门就是山,挑肥锄地全要爬山下岭的,岛上风大天气干旱,自然灾害又多,劳动强度大是第二个难关。”从带领队员来到岛上第一天起,王宗楣就一直思索着,怎样让大家保持热情把任务完成好,这包括安排好大家的业余生活、采用各种方式激励队员克服困难、做好畏难队员的安抚引导工作等。为了给垦荒队员树立高度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榜样,让大家安心劳动,1960年初,时年27岁的王宗楣将新婚不久的妻子胡逸萍也接到了大陈岛,直到1973年才相继调回温州工作。

信念,在艰难中闪耀


大陈岛上垦荒生活的艰苦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四面环海、交通不便、没有街市,一封信常常要等上十天半个月。年轻的垦荒队员当年曾把这种生活编成一首顺口溜:走路高低不平、夜里电灯不明、急事电话不灵、遇风航船常停、生活单调苦闷、环境艰苦冷清。“刚开始的大半年每晚都睡不好,岛上的风会叫,海浪打在岩石上像打雷一样,又没别的事可做,心里偷偷想,这样的地方还有什么荒可垦,自己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回想当年少年时,两鬓斑白的老垦荒队员池德杰不禁失笑出声。

  当时正值从瓯海中学毕业后留校做自学青年指导工作、兼任夜中学团专职书记的池德杰。在负责动员本校青年报名参加垦荒队的同时,19岁的他也毅然决然地辞别了辛苦抚养他长大的老祖母,满怀喜悦地奔赴海岛。“船一靠岸,心就凉了,大陈与脑海里的苏联式大农场完全不一样。”遍地是尚未打扫的炸弹碎屑,满眼是荒芜的山头,大陈岛的现实条件,一度让他陷入思想矛盾中。不过,这种内心短暂的犹豫很快就被自责打倒了,“我是动员人家来垦荒的,怎么能先走?祖国对垦荒队有这么高的希望,既然我来了,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留下来的池德杰很快就被推选为垦荒队团支部副书记,负责关心、帮助队员们解决思想顾虑及其他困难。有队员装病不出去劳动了,他就耐心安慰开解;有队员想家偷偷掉眼泪了,他就嘘寒问暖做工作。毕竟都是年纪轻轻、思想又很积极纯洁,而集体垦荒生活在极为艰苦中也充满着奋斗的乐趣,大多数队员都像池德杰一样克服了生活不便的困难,安心开始垦荒生活。“‘把大陈建设好’的信念是我们大家坚强的精神支柱,即使在最困难的岁月里。”70岁的池德杰说,“我一直告诉自己,大陈岛这条路没有走错。”

青春,在考验中磨砺


  半白的头发、朴素的衣着打扮、可亲的笑容,走在街头,年过6旬的金育育看上去是个绝对普通的温州大妈。然而在半世纪之前的大陈岛,她却是垦荒队里的传奇人物。作为岛上第一艘机帆渔船上的唯一一位女轮机员,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与男队员一起驰骋东海、斗风斩浪,为大陈岛渔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去垦荒还是‘开后门’才报上名的咧。”曾经长年生活在海上的金育育一开口就格外爽朗。原来,当年才14周岁的她听说要招垦荒队员,就吵着要去报名,家中父母拗不过幺女的软磨硬逼只好同意,因为年龄不合,便让她在团委工作的姐姐去“变通”,硬是把她说成了能肩挑30公斤的女力士才通过了报名。为了这,金育育还在家练了许多天的挑沙子。

  1956年下半年,垦荒队开始组建渔业队。不服输的金育育抢先报了名,随后被批准进渔业队到海上“垦荒”,直至1960年垦荒队结束时,她足足过了4年大海生活。“第一回上船,苦胆都吐出来了,熬了半个月终于适应了。”船上没有厕所,唯一的便溺处也没遮挡,想小便只能憋到男队员们都不在附近时;一出海打鱼就要三两个月,因为船上没淡水可供洗澡,回岛时身上随手就能抓出虱子来;一年中有大半年在海上,船遇大风或坏天气发生生命危险的不止一次两次……大海并没有因为金育育这个正像花一般的青春少女而变得温柔一些。“那时根本不知道怕,出海回来看到很多队员在岛上冲我们满载的渔船欢呼,就格外自豪。”金育育笑称,自己现在坐船还时时在想,要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又在农业垦荒中磨练过,恐怕当年真是没勇气开着轮船满大海去的。

  据统计,当年近300名温州垦荒队员中,共有120多位年轻女孩,她们中年纪最大的才20岁出头,最小的年仅14岁。

爱情,在劳动中绽放

  即使在最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中,爱情也从未在大陈岛上缺席过。经过磨练的青春和共同奋斗的经历既产生了许多终生不渝的友谊,也催生了不少甜蜜而真挚的爱情和婚姻,老垦荒队员金荣光和狄莲霞就是其中一对。1958年,担任垦荒队畜牧中队负责人的金荣光奉命到大陈岛的外岛——竹屿小岛养猪。因为刚分娩的母猪需要特别仔细的看顾,金荣光就向队部要求支援一个女队员帮忙,结果“养猪三姑娘”之一的狄莲霞就来到了金荣光身旁。过了一段时间后,两个年轻人宣布结婚。出于他们那一辈人特有的保留,金荣光并未向记者透露当年谈恋爱的具体经过。

  垦荒队队部给了小两口一个小小的房间,金荣光拿几张旧报纸四处糊了糊就当作了新房。双方妈妈都特意从温州赶来了,再叫上几个队里的好友,吃一顿比平时稍微丰盛点的晚餐,给大伙分一些驻岛部队指导员送的几斤喜糖,这就是金荣光和狄莲霞的全部结婚仪式了。简朴是当年这些垦荒婚姻的共同特点,另一位垦荒队员张寿春也是用几杯白开水和新娘张莲女带过来的1斤纸包糖办了喜事,4张长凳架一副木板就成了婚床。“看看现在这些年轻人气派的婚礼,我和老伴常常就会想起自己当年结婚的情形。”金荣光笑了。

  据王宗楣回忆,当年大概有20多对温州青年在大陈岛上结下了良缘。许多垦荒队员还在大陈岛上迎来了自己的下一代。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岁月,很多人给自己的孩子取了海英、海勇、海云、海萍、海峰、海建等蕴涵着别样意义的名字。“‘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个大陈岛精神在这些老队员身上一直没有消失过。”曾经于1960年上岛报道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事迹,随后又一直关注大陈岛垦荒事件的本报老新闻工作者戚俊伟深有感触地表示,当“垦荒”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我们距离越来越远时,那种体现着坚强意志和信念的垦荒精神却值得敬佩,更加值得代代相传。

  也许,只有燃烧过的青春,才是无悔的年华!

(来源:《温州日报》 2005年12月25日)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1
5#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08:38:33 | 只看该作者
重回大陈 六十载青春无悔
2015-12-11

当年的垦荒队员回到大陈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照片,激动不已



“垦二代”扶着父母重回故地

记者 王舒 文/摄
都说,青春如歌。
但如果无情的岁月为青春的脸庞添上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将青丝染成缕缕白发,这首青春之歌是否也随着时光而消逝了?
答案是,不。1956年,在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下,207名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温州青年组成垦荒队,怀着满腔热血来到大陈岛垦荒。4年间,前后共计近300名温州籍青年踏上大陈岛。直至1960年垦荒任务结束,仍有100余名队员选择留在了大陈岛继续建设。
60年后,青葱少年已是两鬓斑白的老者,大陈岛垦荒也迎来了60周年,散落在台州、温州两地的老垦荒队员们又再次聚首大陈岛,重温垦荒记忆。
还是那样的青春笑容,还是那样的青春激情……
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担当的青春之歌永不谢幕……
这是一次难得的重聚
老垦荒队队员们相约,每个十年要聚一次。今年已经是第6个十年,大陈岛垦荒60周年纪念活动就定在12月4日。
从9月份起,83岁的王宗楣就开始温州、台州两地奔走。作为当年垦荒队的副队长,王宗楣承担起了每次纪念活动的召集工作。“现在有微信就方便了。50周年的时候,只能打电话,光电话费就打了2000多块。”虽然联系畅通了,但10年过去,最小的垦荒队员也已经73岁,还有多少人能如约而至?王宗楣心里也没底。
听说12月初要办“大陈岛垦荒60年纪念活动”,可急坏了80岁的老队员池德杰,巧不巧,脊椎这个时候犯了毛病。“医生说脊椎脱节,经不起路上折腾。”电话里,池德杰向王宗楣吐露了担忧。“老池,你得去,60年了,得有始有终。”王宗楣一句话让池德杰坐不住了。两个星期里,他将理疗,中药、西药各种办法试了个遍。想不到,脊椎毛病竟减缓了不少。“王队长,我能去了!” 出发前,老池又兴奋地向王宗楣报告了最新情况。
12月3日,出发当天,温州的老队员们从四处赶来。79岁的杨建媚坐着轮椅,女儿朱捷陪在一旁:“她一定要来,我不放心也就跟着一起来了。”同样,坐着轮椅来的还有82岁的周正纪。但始终,有些人没能赶来,狄莲霞、黄洁云、胡煜焕……
上午8点半,一辆载着60余名老队员和家属的大巴从温州向台州椒江驶去。
这边,台州椒江区金亿莱商务酒店前,当时留在台州的老队员们已早早守在了酒店门口,迎接伙伴们的到来。久别重逢,老垦荒队员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互相叙旧。“王队长、王队长,你精神还是这么好啊。”“你呢?最近过得可好?子女现在怎样呀?”
“他们,还是和60年前一模一样。” 同行者中,有从1960年就开始关注垦荒队报道的本报老报人戚俊伟,看到老队员们互相拥抱、聊家常的样子,禁不住笑了。
重登大陈回忆往昔
“快到了,快到了。” 12月5日清晨,150余名老垦荒队员和家属坐着“庆江号”向大陈岛进发,还未靠岸,船舱里的老人们已迫不及待地站了前来,透过狭小的船窗往大陈岛的方向眺望。
“现在两个小时就到了啊,以前可要四五个小时,每次都吐得天昏地暗。而且岛上没有码头,还要用舢板摆渡上岸。”踏上大陈岛的土地,79岁的狄彩霞久久挪不动脚步。自从上世纪60年代年回温,40多年没再来过,这里已经翻天覆地。“当时,整个岛上一片荒凉,到处是黄黄的沙土,几乎没有树木,房屋很多都被炮弹炸毁了。”
确实,当时垦荒队员们登上的大陈是满目疮痍的荒岛。1955年,我军解放一江山岛,盘踞在大陈岛上的国民党部队在逃往台湾前,掳走了所有岛上居民,破坏了渔船和房屋,并埋下大量地雷。垦荒队员是大陈岛解放后的第一批居民。
一群年纪轻轻的城市青年在岛上垦荒生产,一切得从头学起。“当时,我们分成好几队,有的养猪,有的养兔,有的种菜……”76岁的陈兰芬用手指了指前面的几位老人:“像他们人高马大的小伙子们就被分到了捕捞队。”说好,自己也笑了:“哈哈,我那时也是小姑娘,被分到养猪队,一开始连公猪母猪也分不清楚,还要把猪尾巴拎起来看才晓得。”
垦荒生活苦并快乐着。垦荒队员们早起去田头边学边做,晚上则聚在一起点着煤油灯交流劳动经验。不久,这些本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谷不分兔鼠不辨的年轻人学会了犁田、配苗、捕捞等本领。垦荒队里也出现了“养猪三姑娘”、“牛场九姑娘”、“孤岛牧羊倌”张寿春、唯一的女轮机员“海上姑娘”金育育等劳动好手。
漫步大陈,垦荒队员们找寻着过往的记忆,感慨万分。走到一处废墟前,75岁的郑永翠竟像孩子般地跳了起来,指着一座无人居住有些破损的房屋说:“那就是当年我们的女生宿舍,那时候房子比这更破,每到台风就漏风漏雨。特别是1956年那场台风,瓦背都被吹走了,我们几个女孩子从窗户里爬出来,跑到防空洞里抱在一起。”
说起1956年8月的台风夜,是让每个垦荒队员都刻骨铭心的回忆。这场12级强台风袭击了全岛,住房被毁,番薯连藤被风卷走,树苗被连根拔起,刚刚种下的农作物损失殆尽。陈兰芬记得,当时队长王宗楣喊了句“女同志下去,男同志跟我上!”,就和20多位男队员匍匐在地上往东坑猪棚爬,最后加固了栅栏,保住了生猪。重灾过后,垦荒队员更加积极劳动,当年共收获40万斤番薯、1万多斤花生,还有蔬菜等其他农作物。
大陈岛青少年宫里,陈列着当年垦荒队时期的各种物品和图片。一踏进场馆,老垦荒队员们就忙着在照片中“认领”自己。在一张黑白照片前,张菊莲老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扎着两条小辫的就是我,我们几个姑娘跳舞演出,拿着纱布裹一裹就是演出服。”在几件写有“把青春献给大陈岛”字样的破旧衣服前,狄彩霞笑着说:“这就是我们当时穿的,当时条件艰苦,每件衣服几乎都穿到破了洞,打上补丁继续穿。”
此次大陈岛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凤凰山顶的垦荒纪念碑。站到纪念碑前,王宗楣又想起了60年前的那天,带领垦荒队员许下的誓言:“背靠祖国河山,面朝祖国大海,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有一个困难就解决一个困难,有十个困难就解决十个困难。我们同边防战士一起,把大陈岛建设成可爱的家乡。”
现在,这个誓言实现了。
垦荒精神在延续
这次60周年纪念活动的参加者中,除了垦荒队的老队员们,还有一群“特殊”的队员——被老队员笑称为“垦二代”的子女们。
据王宗楣回忆,当年大概有20多对温州青年在大陈岛上结下良缘,一些垦荒队员的子女就出生在大陈岛上,他们的名字大多跟“海”有关,海英、海勇、海云、海萍、海峰……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垦荒队员们年轻时的影子。
“找到了,找到了!看,这个侧脸看着像我们爸。”在青少年宫里,垦二代胡强对着一张垦荒队员出海捕鱼的老照片,兴奋地招呼弟弟胡敏来看。“这个看着是挺像。”得到了弟弟的肯定后,胡强赶紧拿起手机将照片翻拍了下来。“父亲过世十几年了,垦荒队的老照片一张也没留下,这次总算有点收获。”在父亲的照片前,胡强向记者叙述起了父辈的奋斗故事:兄弟俩的父母都是第一批垦荒队员,在岛上一直待到70年代调回温州,退休后又帮助兄弟俩办货物托运部。“刚回温州的时候,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打拼,父亲常常用大陈的垦荒精神教育我们。” 两兄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3年,大陈岛要塑胡耀邦铜像,胡强胡敏就捐出了1万元。
同是垦二代的张艳脸上常挂着热情的笑容,一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母张其元、戴婕媭和其他老队员们。垦荒结束后,张其元、戴婕媭留在了台州椒江工作。退休后,又再度创业,从卖温州松糕做起创办了“心心快餐店”。张艳继承了父母肯吃苦的精神,创业起初,财务、进货、店里卫生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由她一手操办,如今快餐店在张艳的手上发展到了11家分店,并成立了心心餐饮有限公司。说起这个女儿,张其元很是自豪。
“跟父母所经受的苦相比,我们的苦算得了什么。”55岁的金益武还有个名字叫“金海明”,17岁离开大陈后,金益武独自到贵阳打拼,每天从早到晚跑业务,如今经营的公司年产值达两三千万元。事业有成的金益武还在椒江购置了新房,将父母从岛上搬来住。
60年前,老一辈垦荒队员们为大陈奉献青春,而今垦二代兢兢业业奋战在各行各业。愿垦荒精神,代代传承。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1
6#
 楼主| 发表于 2019-5-8 06:51:23 | 只看该作者
2016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椒江区12名小学生亲笔回信,勉励全社会特别是新一代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垦荒精神代代传,一江山水耀东海!椒江区作为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孕育地,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大力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以期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正能量。
  看,东海潮涌,大陈岛凤尾山顶那座16.5米高的垦荒纪念碑迎着阳光和海风更加夺目,仿佛展望着“东海明珠”大陈岛正徐徐展开“全岛旅游化、旅游全岛化”的优美画卷,仿佛注视着新一代“垦荒者”接力前行……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1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00:51:40 | 只看该作者


池德杰,一九五五年初中毕业于瓯海中学(现温四中),温籍人士。一九八四年四月调任瓯海县副食品公司总经理;同年十一月调瓯海县商业局供销科,任组导科秘书长兼任工委副主任、机关工委主席等职。一九九六年五月份退休。

追忆人生续:我平庸坎坷的一生

作者:池德杰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摘要简介: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对我《追忆人生》一书的反馈、我在大陈岛上经历三次险境、我跟巫国光同志学习写诗词、我对学练香功的认识、新疆之旅——漫游记、我坐电位治疗仪的感受等。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10 18:19 , Processed in 0.12995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