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元代《汪氏渊源录》探析

[复制链接]

142

主题

512

帖子

12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6:38: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元代《汪氏渊源录》探析

  吴兆龙 汪家耀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学术界杂志社

  摘 要:

  《汪氏渊源录》为元代汪松寿所编撰家谱, 其有三种版本流传于世, 其中浙江图书馆藏本应为元代刻本。汪松寿本为汪铁佛后裔, 其族人修谱将其祖认作汪华, 汪松寿不能容忍这种错误, 编撰成《汪氏渊源录》, 其谱蕴含价值巨大, 有关汪氏渊源诸理论为汪氏后人所信服, 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

  《汪氏渊源录》; 汪松寿; 元代;

  作者简介:吴兆龙 (1978-) , 男, 安徽霍邱人, 博士研究生, 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徽学研究。

  当今存世谱牒以明清为多, 宋元谱牒数量极少。据赵华富先生考证, 宋元时期徽州撰修的谱牒很多, 但留存至今的只有十四部, 其中宋元各七部[1], 这些谱牒因年代久远而弥足珍贵, 《汪氏渊源录》是其中的一部。笔者对元代汪松寿编撰的《汪氏渊源录》很感兴趣, 并对其进行了长期研究, 因目前学界还没有研究作品出现, 故在此撰文进行探析。

  一、《汪氏渊源录》版本及内容

  《汪氏渊源录》为元代家谱, 很少为外人所知。鲍国强先生曾于2013年古籍普查中, 发表了《古籍普查所见四部早期稀见家谱考略》一文[2], 指出国图 (中国国家图书馆) 实藏《汪氏渊源录》两部, 索书号分别是:A01295和14520, 较详细介绍了号01295谱的内容, 认为号14520谱除缺汪以昭《重修汪氏渊源录跋》及手书内容外, 其余皆同。

  笔者通过鲍先生所列各家谱书目, 总结《汪氏渊源录》现存世六部:国图两部, 索书号分别是A01295和14520, 安徽省图书馆一部, 浙江省图书馆一部,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简称哥大本) 一部, 犹他州 (犹他州家谱馆) 一部。经过实地研读和网络下载, 笔者发现所有这些《汪氏渊源录》, 其实只有三种版本:

  1. 元代汪松寿原刻本:浙江省图书馆《汪氏渊源录》[3]

  经过笔者认真考证, 认为此本为原刻本, 原因如下:

  (1) 此本内容, 版心刻字皆为“正心汪氏录”。后人另附的纸张内容不算 (见下文) 。其他版本版心刻字皆有不一样内容, 如《支表续集》《重修汪氏渊源录跋》等。

  (2) 此本没有一处鱼尾纹, 其余各本皆有多处。没有鱼尾纹, 说明此为原版雕刻后即印刷, 而雕版经过风化磨损后, 极易形成鱼尾纹。

  (3) 此本只有《信字号代表》的第二页不清楚, 其余皆清晰易认。此情况也说明此为原版雕刻后即印。而其余各版有的不但有多处鱼尾纹, 还有多页部分甚至整页内容都模糊不清。

  (4) 此本纸张色调整齐划一, 微黑微黄, 和后人另附的纸张明显不同。后人另附纸张包括两处:一处“重修汪氏渊源录 (序) ” (谱首版心刻字) , 此明显为后人原文照抄其他本《汪氏渊源录》之《重修汪氏渊源录跋》而来 (谱末版心刻字, 其他版均有此跋) , 此跋为明代汪以昭跋, 书法精湛, 位于谱末。而这里却把此内容用笔手抄于谱内容之前 (当作序, 大错) , 且书法和汪以昭书法相差甚远, 内容有两处空白 (缺字) 处 (疑抄写时不认识字而留空白) , 纸张明显比原刻本为新。另一处为《字音》, 《字音》附在汪松寿原刻本最末处, 原应有五页, 此本遗失其中的两页。此本末后人另附有纸张, 根据其他版本把这五页内容重抄一遍, 此纸张比“重修汪氏渊源录 (序) ”所用纸张更迟更新些。

  (5) 没有《支表续集》。这是断定此本为元代汪松寿原刻本之最主要原因。在后来其他本的《重修汪氏渊源录跋》中, 汪以昭明言:“旧版十缺四五, 恐致漫灭, 良用为惧, 因得旧本查对, 谨将所缺若干篇并续支代, 如式缮写。”由此可知, 汪以昭是把旧版所缺之内容补充完整, 并另续《支表续集》 (版心刻字) 于谱中。即此《支表续集》为明代汪以昭增补之内容 (为明代汪以昭增补本之标志性代表) 。后来各版本中, 都有《支表续集》, 而唯有此浙江图书馆此本没有, 所以此本为元代汪松寿原刻本无疑!

  2. 汪以昭增补本:哥大本、犹他州本和国图索书号14520本

  笔者通过网络发现, 哥大本封面盖有“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印章, 而犹他州家谱馆藏本封面和哥大本一样 (犹他州本实为哥大本之扫描本) 。此两部内容和国图索书号14520本一样, 皆为明正德十三年 (1518) 汪以昭增补本。

  3. 汪维立增补本:国图索书号A01295本和安徽省图书馆藏本

  安徽省图书馆藏本, 笔者所见实为安徽省图书馆的缩微胶卷, 与国图索书号A01295本内容完全相同。此两部内容一样, 皆为汪氏第八十四世孙汪维立增补本。不过, 此汪维立增补本成书时间要比以上汪以昭增补本要迟, 而实际上, 汪维立增补本是在汪以昭增补本基础之上增补的。

  浙江省图书馆藏《汪氏渊源录》为元代汪松寿的原刻本, 具体内容如下:

  谱首《芗林老人序》, 目录:第一卷《读汪氏渊源录次序》《叙谱》《原姓》《谱论》《周鲁叙系》《汪字说》《汪芒辩》《平阳辩》《颍川辩》《平阳后辩》, 第二卷《论竹溪新谱书》《晋汪旭上旧谱表》《旧谱叙祖墓》《旧谱叙支派》《旧谱唐族望勅》, 第三卷《五十二代旧谱》, 第四卷《续谱》《代表》, 第五卷《支始图》《详亲录》, 第六卷《垂名记》, 第七卷《风云记》, 第八卷《辞源集》, 第九卷《辞源集》, 第十卷《谱录古今地理图》《古鲁国颍川图》《唐越国公告》《唐白渠府统军告》《后序》附《字音》。

  其他各本剔除汪以昭增补内容和汪维立增补内容, 皆可得以上全部内容。

  二、《汪氏渊源录》成书背景

  1. 逼上梁山

  汪松寿坦言:“泰定乙丑 (1325) 春, 宗人开家录, 创为新谱, 辄改旧编, 至弃吾祖铁佛, 窜属旁支。余既驰书白其谬冒, 遂取家藏旧谱, 补其遗绝, 究其讹杂, 循名征实, 即事引时, 通为注释。……编帙既成, 号为《汪氏渊源录》。”[4]“夫旧谱代传户蓄, 皆知吾为僧湛、铁佛之支, 今新谱务为邪宕, 改祖世华。”[5]汪松寿本为汪铁佛后裔, 他之所以修家谱, 是因为泰定乙丑宗人修成家谱 (即指下文竹溪翁所修的新谱) , 此家谱把他当成是汪华后裔了。汪松寿不能容忍这些错误, 故在家藏旧谱的基础上, 增补、纠错、注释、并有所发明而修成《汪氏渊源录》。

  2. 论证竹溪翁新谱有十误

  (1) 新谱把“吾”认作汪华之后。汪松寿本为汪华堂弟汪铁佛后裔。

  (2) 新谱认可“黟、歙十姓九汪, 皆华后”。汪松寿不认可这一说法。

  (3) 新谱认为汪姓来源于汪芒。汪松寿认为汪姓来源于颍川侯。

  (4) 新谱含《汪韶州乾道四年石刻》一文, 并认可文中观点。汪松寿认为此文有两错:“ (汪) 愿自黄墩迁环珠者……至天祐甲子 (汪) 志高来旌城, 仅二十六年耳”, 但这仅仅二十六年, 世系却叙了“不啻七八代” (错得没边) ;“自志高而下, 至文昉祖元丰乙丑年实葬张坑, 中间二十传”, 汪松寿认为中间只有十二传。

  (5) 新谱认为汪志高世系排行应为第五十五世。汪松寿认为应为第五十三世。汪志高在迁旌城前, 一直居住在凤庭。新谱“在凤庭者, 当失二祖之名”, 即汪志高之前, 应当缺两代汪氏人名没记载, 所以汪志高为第五十五世。而汪松寿用合理推论来证明汪志高为第五十三世, 其前没“失二祖之名”:元和七年 (812) 至宋元丰八年 (1085) 共二百七十四年, 以每代二十年算, 二百七十四年最多可有十四代人。而在凤庭居住的人, 在没“失二祖之名”的情况下, 正好十四代, 即元和七年五十一代汪万于, 到元丰八年六十四代汪文昉正好为十四代, 所以汪志高应为第五十三代, 其前不可能“失二祖之名”。

  其余五误略 (汪松寿按:新谱有十误, 今存者五, 余皆失之。后有得者, 尚当补其缺略云) 。

  3. 竹溪翁新谱不是《新安旌城汪氏家录》

  《新安旌城汪氏家录》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以下简称旌城录。汪庆元先生曾对此谱专文论述[6]。此谱修成于元泰定甲子 (1324) 年, 比汪松寿《汪氏渊源录》早两年修成, 其编修者为休宁旌城的汪炤, 字恒德, 家录编成时年已七十二岁。汪松寿提到的竹溪翁新谱, 因今已无存, 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就是同邑之内的《新安旌城汪氏家录》 (两谱编修年代相近、编者年龄相仿) 。笔者通过此旌城录与竹溪翁新谱十误的对比, 可证明旌城录绝对不是竹溪翁的新谱, 汪松寿修谱也从没提过此谱。

  (1) 旌城录没涉及旌城汪氏是汪铁佛后裔还是汪华后裔的问题 (卷一《提纲》直接从五十五世祖汪志高述起) 。

  (2) 旌城录没涉及到“十姓九汪, 皆华后”的问题。

  (3) 旌城录没涉及汪姓是否来自汪芒等这些富于争议性的汪氏渊源诸问题, 只在其《总序》中略述渊源如下:“汪氏实出黄帝。鲁成公次子有功于国, 封汪侯, 食采颍川, 汪侯遂为汪氏始祖。传三十一世汪文和, 汉献帝建安二年, 拜为龙骧将军会稽令, 因渡江家于黟、歙。至五十五世祖汪志高于唐天祐元年始迁旌城。”

  (4) 旌城录没《汪韶州乾道四年石刻》一文。细细分析汪松寿在新谱书十误中所引用的此石刻文内容, 其含有的错误旌城录也没涉及:“仅二十六年耳”, 世系却叙了“不啻七八代”, 此错误旌城录没有;“自志高而下, 至文昉祖元丰乙丑年实葬张坑, 中间二十传”, 而旌城录卷一即明确为汪志高为五十五世, 汪文昉为六十六世, 志高到文昉世系共有十二传 (世) , 而不是此石刻文的二十传。

  (5) 旌城录没涉及新谱“在凤庭者, 当失二祖之名”的问题, 直接断定汪志高为第五十五世。

  此为汪松寿论竹溪翁新谱十误中的前五误, 而旌城录一条也没涉及, 由此笔者可以断定, 竹溪翁的新谱不是《新安旌城汪氏家录》。令人费解的是:汪松寿在其所修谱中, 多次提到竹溪翁的新谱, 而一次也没提到比他早两年修成又同为休宁邑内的《新安旌城汪氏家录》, 不知为何 (有待探讨) 。

  三、《汪氏渊源录》的价值

  1. 汪氏渊源诸理论的奠基之作

  《汪氏渊源录》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其对汪氏来源等诸理论的精辟论述上。通过《汪芒辩》, 汪松寿认为汪姓不是出于汪芒、汪罔, 而是出于鲁成公次子颍川侯, 以名为氏, 以氏为姓。通过《平阳辩》和《平阳后辩》, 汪松寿认为汪氏郡望为鲁平阳;通过《颍川辩》, 汪松寿认为汪氏食采颍川, 具体居住地为晋州阳夏县西乡靖仁里。鲁平阳虽与此地相距甚远, 但自鲁灭项后, 颍川就为鲁地, 后为汪氏食采之处。

  汪氏是否来自汪芒, 汪松寿以前的学者分两大派:外地学者派和徽州本土学者派。外地学者多认为汪氏出自汪芒, 徽州本土学者多认为汪氏或出汪芒、或出颍川侯。而汪松寿则认为汪氏不出于汪芒而只出于颍川侯。下面以《汪芒辩》为例来见证汪松寿论断之合理。汪松寿认为古代有关汪芒的记载见以下四种情况:

  后世姓氏书谓:汪姓出于汪芒, 依说《孔子家语》及司马氏所作《孔子世家》, 其内容大致相同……禹致群神于会稽, 防风氏后至, 戮之……防风, 汪罔之君……在虞、夏、商为汪罔, 于周为长翟, 今为大人……

  《左传》:春秋时长狄被灭绝。

  《说文字林》:长狄之国在北方。

  《山海书·海外西山经》:有汪野之地。而李善遂根据此谓汪氏国在西海之外。张平子又根据此引之曰“超轩辕于西海, 跨汪氏之龙鱼”。

  首先, 汪松寿根据前三种情况认为:汪罔周时为长狄, 初在东南 (湖州) , 应是大禹戮防风之罪, 流徙其子孙, 周时放逐于北方, 而他们于其后多次入侵中原诸国, 伐宋、伐齐、伐卫、伐鲁、伐晋, 皆败, 最后伐晋时, “晋败狄于曲梁, 灭潞获焚如, 而长狄遂绝”。

  其次, 汪松寿根据第四种情况认为:西海汪野之地, 在玉门阳关东, 距齐鲁已八千余里;西至葱岭一县度六千里, 又西至乌戈山离诸国三千里, 又西蹈条支海上九千余里。而西域城郭诸国, 自汉武帝以前, 尚未通中国, 而况悬度之阻、山离之西、条支之海之外的汪野国, 那时更不可能跟中原有联系, 即鲁国汪姓不可能来自汪野。

  其三, 汪松寿用四个反问证明汪氏和汪芒 (长狄) 没关系:

  汪锜执干戈、卫社稷, 他与孔子同国同期而居, 苟为长狄之后, 孔子难道会不讲出来吗?

  (长狄) 侨、焚之死, 至汪錡之生, 只有九十余年。苟为长狄后, 而人的体质、外貌、举止岂能很快变成鲁国人, 且能担当“执干戈、卫社稷”的重任 (此处意思同罗愿《汪王庙考实》) ?

  传言杀侨如, 埋其首, 恶而屏之也 (传言人们杀侨如, 把他的头埋了, 因厌恶他而离他远远的) …… (汪锜若为长狄之子孙) 难道鲁国能允许长狄之子孙留在鲁国吗?

  孔子自己言“ (汪芒) 在周为长翟 (狄) , 今为大人”, 则防风汪芒之名随时更改, 而不复称谓矣。难道过了千五百年又谓原来旧称谓?

  其四, 汪松寿认为不能望字生义, 不应因汪罔、汪芒、汪野含有“汪”字, 一字之同, 而认为是汪姓的来源:

  古之为氏, 数世辄更, 逐时称谓其字号, 未必相因。唐杜之支或曰范, 祝融之裔或为苏……防风固不袭女娲之风, 而长狄亦不传仁杰之狄, 岂缘以一字之同, 而遂合为一姓耶?……彼姓氏书, 取一字之同, 而遂附会而传, 则非特鄋瞒、西海之外可为吾国, 而秦之汪城可为汪氏之都, 燕之汪陶可为汪氏之县, 郑周氏之汪可为汪氏之池, 举古今天下地理人物之汪, 其云者皆为吾氏之有矣。

  可见由此望字生义, 大错特错!

  最后, 汪松寿是从已有史料出发, 证明汪氏非出于汪芒而出于颍川侯:汪氏出姬姓, 氏颍川, 望鲁平阳。汪氏谱录, 上承姬鲁, 下历汉唐, 盖五十二代相传, 不为无证。……况凡谱录所载, 考诸经史记著之书, 引物连类, 无一不合者。吾于是乎知汪氏果出于鲁成公之后, 而汪芒、汪野汗漫不相入之辞, 有非辩而自明者矣 (笔者按:以常识判断, 大禹于会稽杀防风氏的传文本身就有待商榷。时大禹应是黄河流域的一个部落首领, 不是像后来的皇帝一样是天下的共主, 其势力范围只应在黄河流域, 集中于今河南省附近, 而他能够步行, 跨过淮河流域、长江流域, 并同时降服此过程中的多个蛮夷部落, 到达海洋之滨的会稽, 并于当地杀了防风氏的头领, 其难度指数在当时的环境中, 应该难以完成。由此从而可判定《孔子家语》等叙此事有误) 。

  2. 首开承认与陇西汪世显家族通谱的记录

  汪松寿开篇《叙谱》曰:“视今秦越, 于古为亲, 稽牒则同, 明伦不远。”汪松寿认为陇西和徽州, 从古以来都为亲戚, 谱牒源流相同, 世系代数相距不远 (即认为陇西汪氏为徽州越国公汪华三子汪达之后裔) 。“稽牒则同”可见在汪松寿修谱之前, 陇西应该已经与徽州联谱。但目前还没发现比汪松寿此观点更早的。通过汪松寿卷一《叙谱》《原姓》《谱论》《周鲁叙系》《汪字说》《汪芒辩》《平阳辩》《颍川辩》《平阳后辩》、卷二《晋汪旭上谱表》《旧谱唐族汪勅》 (及此两篇汪松寿文下注释) 和卷十《谱录古今地理图》《古鲁国颍川图》《后序》《字音》 (《字音》为其子汪度之作) , 可见汪松寿本人精通古代历史之学、姓氏之学、地理之学、音韵之学, 且善于考辩。在这种情况下, 汪松寿认为“视今秦越, 于古为亲, 稽牒则同, 明伦不远”, 可见陇西汪氏和徽州汪氏族源相同应不是空穴来风。

  汪松寿在《后序》中明言“请奠系、辩分支, 星罗棋布系之遗, 并杨秦越不相为, 披图按牒会同归”, 杨地、秦地、越地本相距甚远, 但披图按牒 (知道同出一祖) , 所以可归为一处。

  汪松寿虽然在他所修谱中没再涉及陇西汪氏, 但在他这一观点后, 很多汪氏后人才有类似主张。据汪受宽先生《巩昌汪氏的族属及其与徽州汪氏的通谱》一文载元末礼部尚书汪泽民就承认陇西巩昌汪氏与徽州汪氏的通谱:“‘元至正中, 礼部尚书 (汪) 泽民尝会 (陇右汪义武) 王之子孙袭总帅者于燕京, 相与通谱’……陇西汪氏子孙会见汪泽民应在至正五年 (1345) 。”[7]考虑汪泽民为元代儒学进士 (据弘治《徽州府志》卷六《选举》, 有元一代徽州进士只有五人) , 官至礼部尚书, 他能够为家乡父老奋战敌人, 不屈致死。死都不怕, 按说他应该不会因元时陇西汪氏家族功业大而无依据的冒祖认宗。

  同样, 乾隆年间汪玑、汪嘉祺主修的《汪氏通宗世谱》也承认两地通谱, 此谱是汪氏谱牒学中的权威之作, 在当时考据成风的情况下, 认为陇西军功家族代表人物汪世显为汪华第三子汪达后裔, 在世系中为第六十六世[8]。

  3. 充分显示徽州汪氏与元代高层 (少数民族) 之亲密交往

  (1) 回纥高官廉希贞序。《汪氏渊源录》只有序言两篇, 其一为谱首廉希贞序, 其二为卷十汪松寿自己作的《后序》。

  廉希贞为元朝回纥重臣廉希宪的兄弟。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载廉希宪“兄弟十人, 官皆至一品”。此序因是元时所作而备受后人青睐, 但后世有人却认为此序是廉希贡所作, 实误。

  通过此序, 我们发现徽州汪氏特别是汪松寿本人和廉希贞关系很亲密, 不然廉希贞不可能写出对汪氏如此知根知底的序言:

  汪氏之初, 别于东鲁, 传记可稽焉, 后裔实繁, 散而之四方者, 盖莫之闻也。于是汪芒合于汪锜, 晋绛混于平阳, 子孙能言其先祖者稀矣。世传七十有二, 而其裔孙松寿谋之士安, 始思推究其源。……

  (2) 两人名直接以蒙古习惯命名。婺源《回岭分支续表》中, 七十一代汪良垕, 生四子, 分别是汪伯不花、汪泰初、汪也先不花、汪燕山[9]。其中汪伯不花和汪也先不花两人明显和蒙古族的姓氏命名习惯有关。卷七《风云记》载汪良垕, 字厚卿……江浙等处财赋都总管;汪伯不花, 字国辅, 承直郎、同知两浙财赋都总管府;汪也先不花, 字景周, 前承务郎、太师、大丞相府諮议参军。父子三人, 要么是江浙地方财税方面最高长官, 要么直接参与军队。可见婺源回岭这支汪氏和蒙古族关系亲密程度之深。

  4. 国之柱之汪非徽州汪

  《唐族望勅》为汪姓谱牒必引史料之一, 其中河西汪姓为十大国之柱之第六位[10]。汪松寿在其谱中, 并没有如后世有些谱牒论述的那样, 认为此河西汪和汪华有关系。而是认为此河西汪, 为居北土之汪, “文和南渡大江, 由会稽迁歙遂安之地, 实为首基, 下播绩溪, 而支裔日蕃矣。居北土者以河西著, 曰环、曰礼、曰遵、曰极之徒, 谱史可稽者众, 故唐称柱石之宗焉”[11]。故唐朝时十大国之住之汪和徽州没有一点关系。汪松寿认为“河西, 即秦西河之地……盖河西地近京师而族蕃, 宜其名为柱石”。此河西汪始祖应为汪氏第二十四代的汪洪 (汪洪兄为汪澄, 汪澄后代有第三十一代汪文和) [12]。可见, 唐时以汪华为代表的徽州汪氏和河西汪氏比起来, 声势地位还是相差甚远。

  5. 强调本支非汪华之后

  汪松寿因竹溪翁新谱把他作为汪华后裔而修自家谱, 同时他也不认可罗愿“黟、歙十姓九汪, 皆华后也”[13]的观点, 这两点在其《论竹溪新谱书》中都作了重点强调。汪松寿在谱中, 除自己这一支世系详细, 一贯到底, 让人一目了然之外, 其余各支皆以“代表”或“支始图”的方式保存于谱中, 明显是重铁佛支而轻汪华支。不过鉴于他一点也没有神话汪华的意思, 笔者倒认为汪松寿关于汪华的有些情况介绍得就比较客观些, 如他和罗愿的观点一样, 认为汪华只有八子, 但比罗愿更近一步, 认为汪华第六子汪逊无子。所有的这些情况, 被汪松寿在支始图中清楚的标出。而笔者所见明代最早汪氏谱为明汪让成化二十三年 (1487) 修的《城北汪氏族谱》[14], 此谱汪华儿子已明确注明九子。随后弘治十五年的《徽州府志》也记载汪华有九子[15], 并且弘治后凡有家谱记载汪华诸子情况的, 则往往都记录为九子。这或许和当地逐步神话汪华有关, 而罗愿、汪松寿的记载则显得对客观研究汪华具有重大意义。

  6. 判定汪志高的世系代数

  汪松寿在世系学上, 最大的功劳就是判明汪志高是第五十三代世祖。其严密的推论 (见前文论述) , 对后世铁佛支后裔修谱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此铁佛后裔修谱皆以此谱世系为准。乾隆五十二年《汪氏通宗世谱》在续铁佛众多后裔分支时也是以此世系为准绳。而同处休宁比此谱早两年修成的汪炤《新安旌城汪氏家录》 (1324年修成) , 其支也为汪铁佛后裔, 但在汪志高世系的判定上太过武断, 并没有经过认真严密的推理计算, 而直接认定汪志高是第五十五代世祖, 从而犯了难以弥补的错误, 后世修谱也几乎没有人再提到过这部谱。

  7. 欲成就自己的“一家之言”

  (1) 体例上的“一家之言”。汪松寿可填充式的家谱体例, 应是汪松寿欲成就“一家之言”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只有本渊源录系列用了此体例。其真可称得上前无古人, 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另外一种谱用过。

  汪松寿自认为在汪氏族谱编修诸理论方面占据了至高位置, 所以以后出现新的世系, 有足以垂名的人, 有做了堪称风云的事, 他认为就都直接填写在谱中相应的位置就可以了。这一体例在《汪氏渊源录》卷之一前《读<汪氏渊源录>次序》中表露无遗, 其中第四、五、六、七、八、九条皆是直接告诉后人如何把新内容填入谱中, 如次序四:各考本支、分支, 自何地、何代始, 参以各家近代之谱、约定其代数, 有□□□, 于《支始图》后填写;次序五:各将本支近代宗族揆以今时, 约其代次, 上接《支始图》, 于《代表》后填写……这是汪松寿谱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后明代正德十三年汪以昭增补本中填写了两处内容, 汪维立增补本中填写了三处内容) 。

  (2) 内容上的“一家之言”。汪松寿关于汪氏渊源诸理论直到近代以前一直没人反驳, 确实成就了其“一家之言”。

  汪松寿《后序》言“若夫藻绘辞章, 铺张事迹, 讨论润色, 成一家之言, 尚傒后之人逮与不逮, 非仆所敢知也”。笔者认为汪松寿通过“藻绘辞章, 铺张事迹, 讨论润色”, 成就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谱中叙、论、说、辩、赞、记等体裁的应用, 无不透露出欲成一家之言的谱学意识, 特别是谱中有二十八处“赞曰”, 自第二卷《晋汪旭上旧谱表》到第六卷《垂名记》, 每独立成篇的文章后面都仿正史有“赞曰”, 时时透露出正史的影子;大量的支始图 (包括各支代表) , 就像各个分支家族的断代史一样。

  当然, 最能代表汪松寿一家之言的莫过于《汪氏渊源录》卷一的九篇文章, 汪松寿对这些文章的推理论证充满信心, 认为自己的这些“一家之言”即是最终结论, 《汪芒辩》《颍川辩》《平阳辩》莫不如此。有时他甚至直接言明, 如《原姓》一文中认为自己推明了姓氏之始, 故在文中把自己推断的汪姓来源, 作为定论:“吾故推原姓之始, 合于汪氏, 终其说焉”。事实证明, 汪松寿这些“终其说”的一家之言, 确实为后世汪氏之众多子孙所接受。清乾隆五十二年刻印的《汪氏通宗世谱》, 是汪氏最有权威的谱学之作, 其卷一《先代总论》 (版心题字) 中共有十五篇文章, 而其中有十篇为汪松寿《汪氏渊源录》中之文, 其中就包括《原姓》《汪芒辩》等。事实上, 近代以前, 笔者还真没发现有汪氏子孙反对汪松寿这些观点的。

  四、《汪氏渊源录》之不足

  1. 故意扬铁佛抑汪华

  作为汪铁佛公后裔, 汪松寿修谱, 以铁佛公为主, 扬铁佛而抑汪华, 无可厚非。但他在谱中没录汪华《越国公上谱表》和《垂裕录》, 可能是故意为之。不过即使这样, 他还是在不经意之间表现了汪华后裔的繁昌, 如其十五个诸支代表中, 只有 (第十) 彭护源本支代表和 (第十一) 休宁程村支代表为铁佛公后裔, 而其余支皆为汪华后裔。

  2. 可填充式家谱局限大

  认真比较后我们可发现, 可填充式家谱体例有它的优点 (以后修谱在谱中填空即可) , 但它却是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 后人往往只能在“仁、义、礼、智、信” (五个字号, 对应六十四代汪文昉的五个儿子, 汪松寿属“礼字号分支”) 分支代表后面接着续谱, 其余都显简单而没法续上 (续上不如重修) 。这样看来把此谱改名为《汪松寿本支渊源录》更合适些。

  3.《支始图》记录分支太少

  《支始图》叙曰“……而分支之始, 举不外于是编矣”, 即分支之开始之图, 举不外乎是下面编录的这些分支 (笔者按:三十八个分支) ;《支始图》末又叙曰:“右《支始图》, 虽概略不详, 然而大本真源, 举不外是。”这样我们可明显看出《支始图》的观点太过绝对, 汪氏分支数要远远超过这些。就这三十八个分支中, 仅世系在五十二代之前的分支就有十七支, 何况五十二代之后的分支会更多。这种情况说明, 汪松寿在分支世系上, 可能并没有下多大功夫收集, 甚至可能都是在别支送谱上门的情况下他才将其入谱的, 如高沙分支“ (汪) 清以其牒来谒书, 故登其梗概”[16]。据笔者初步统计清乾隆五十二年刻《汪氏通宗世谱》, 其具体分支至少在七百支以上 (元代虽离清代很远, 但分支不可能这么少) 。而汪松寿明言支始图, 却只记录了三十八支, 这样是名不符实的。甚至汪松寿连同处一邑的旌城支都没有记, 而此旌城支在汪松寿修谱的两年前已修成《新安旌城汪氏家录》, 而汪松寿竟然没此支始图, 不能不令人遗憾!

  总之, 元代汪松寿是在对竹溪翁新谱纠错的动力下, 结合家藏旧谱, 并融入自己的发明创作而修成《汪氏渊源录》。它比同处休宁邑内的汪炤《新安旌城汪氏家录》迟两年修成, 但汪松寿谱内容一点也没涉及《新安旌城汪氏家录》。《汪氏渊源录》有三种版本流传至今, 浙江省图书馆藏本应为元代汪松寿的原刻本。汪松寿在谱中因对有关汪氏渊源诸理论有精辟的论述, 而为汪氏后人所信服, 并深深影响了汪铁佛后裔乃至整个徽州汪氏的修谱, 《汪氏渊源录》的三个版本及多部家谱原文引用汪松寿《汪芒辩》、《平阳辩》等之文直接验证了此观点, 从而可见《汪氏渊源录》在徽州汪氏谱牒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M].芜湖: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217.

  [2]鲍国强.古籍普查所见四部早期稀见家谱考略[J].文津学志, 2013, (6) :132-146.

  [3]浙江省图书馆.《汪氏渊源录》词条.四库分类号:史-传记-宗谱, 明正德十三年 (1518) 重修;索书号:善1510.

  [4][元]汪松寿.汪氏渊源录·叙谱 (卷一) [O].浙江省图书馆藏.

  [5][元]汪松寿.汪氏渊源录·论竹溪新谱书 (卷二) [O].浙江省图书馆.

  [6]汪庆元.新安旌城汪氏家录初探[J].文献季刊, 2003, (4) .

  [7]汪受宽.巩昌汪氏的族属及其与徽州汪氏的通谱[J].民族研究, 2006, (3) :76.

  [8][清]汪玑, 汪嘉祺.汪氏通宗世谱 (第十册) [O].乾隆五十二年 (1787) 木刻活字印本, 第二十九卷:202, 上海图书馆藏.

  [9][元]汪松寿.汪氏渊源录·回岭分支续表 (卷四) [O].浙江省图书馆藏.

  [10][元]汪松寿.汪氏渊源录·旧谱唐族望? (卷二) [O].浙江省图书馆藏.

  [11][元]汪松寿.汪氏渊源录·后序 (卷十) [O].浙江省图书馆藏.

  [12][元]汪松寿.汪氏渊源录·支始图. (卷五) [O].第二十四代汪洪注释, 浙江省图书馆藏.

  [13][南宋]罗愿.新安志 (卷一附《汪王庙考实》) [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明]汪让.城北汪氏族谱.成化二十三年 (1487) [O].国家图书馆藏.

  [15][明]彭泽, 汪舜民.弘治《徽州府志》 (卷之七) [O].《人物》 (一) 汪华词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汪松寿.汪氏渊源录·高沙分支代表 (卷四) [O].浙江省图书馆藏.

  注释

  (1) (1) (美国犹他州家谱馆《汪氏渊源录》网址) 。

  (1) (1) 1.郑樵:汪氏, 汪芒氏之裔, 《礼记》有汪, 鲁人也, 宋朝为著姓。 (郑樵:《通志》, 卷二十八, 汪氏词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邓名世:汪, 出自古诸侯汪芒氏之裔……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 皆华后也。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 卷十五, 汪词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王应麟:汪氏出汪罔氏, 漆姓, 亦汪芒, 或说姬姓, 食采于汪…… (王应麟:《姓氏急就篇》, 卷下, 汪姓词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按:外地学者王应麟认为汪氏或出于汪芒或出于颍川侯。4.无名氏:汪, 商音, 平阳, 古汪茫氏之后, 五代末汪族有自歙徙居婺源, 皆以高资为江左著姓。 (元代无名氏:《氏族大全》, 卷九, 汪词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2) 1.胡伸:公姓汪氏, 讳华, 新安人, 其先汪芒氏之后, 或曰鲁成公支子, 食采于汪, 因氏焉。 (胡伸:《唐越国公汪公行状》, 《新安文献志》卷六一,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汪藻:汪氏轩辕皆古国名。春秋时, 童子以功显鲁, 孔子韪之。中间谱系不传。 (汪藻:《浮溪集》, 卷二四, 《奉议公行状》,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罗愿:姓氏氏族之书, 皆以汪姓出汪罔氏, 亦曰汪芒。……内翰汪公 (藻) 志其宗人司城墓, 推姓所起, 亦先本汪罔, 又采或说云汪姬姓也。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 因氏焉。汪罔之汪见于传记, 而姬姓之汪特出于今里中所传。故内翰两存之。……由此观之, 谓汪氏为诸侯之裔, 似稍近人情。 (罗愿:《新安志》卷一附《汪王庙考实》,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1) 笔者按:考查廉希贡、廉希贞皆为廉希宪之弟,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十载“廉希贡, 字端甫, 号芗林”。清倪涛撰《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五十六载“廉希贡, 字芗林, 辉和尔人 (回纥) , 官至昭文馆大学士”。而元代鲜于枢撰《困学斋杂录》载廉希贡死于至元二十七年七月 (1290) , 时其兄参政公来访, 时二人皆五十岁以上。临死时他对参政公说“吾父母已死, 大兄已死, 五六弟已死”。可见廉希贡应排行老四, 其兄参政公或排行老二或老三。《汪氏渊源录》谱首序署名为泰定三年 (1326) 十一月十五日集贤大学士招讨制置待贡芗林老人, 此时廉希贡已于三十年前死, 故此芗林老人绝非廉希贡。又考查明代陶宗仪撰《书史会要》卷七载“廉希贞, 字芗林, 回纥人, 官至昭文馆大学士, 封蓟国公, 善扁榜大字”。由此可知, 谱首芗林老人应是指廉希贞。《元史·廉希宪传》载廉希宪死于至元十七年 (1280) , 时年五十岁。考虑廉希贡死时, 排行老十左右的廉希贞应为三十岁左右, 则泰定三年时其应在六十六岁左右。

  (1) (1) 汪玑、汪嘉祺:《汪氏通宗世谱》卷一, 乾隆五十二年 (1787) 木刻活字印本, 上海图书馆藏。15篇文章分别为:汪松寿 (包括其所引旧谱之文) 《原姓》《谱论》《汪芒辩》《平阳辩》《颍川辩》《平阳后辩》《晋淮安侯旭上谱表》《旧谱唐族望?》《纪颍川以下支派》《纪渡江以下支派》, 其余5篇为:罗愿《姓氏论》、汪斌《续论》《唐越国公上谱表》、汪宾《越国公谱支派序首》、汪芬《唐汪氏谱序》。


 作者简介:吴兆龙 (1978-) , 男, 安徽霍邱人, 博士研究生, 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徽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7-05-10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千年徽州家谱与社会变迁研究” (11&ZD0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6 11:52 , Processed in 0.08928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