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池氏义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揭陽歷代縣長考(修訂本)作者:象賢主人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34:31 | 只看该作者
民國(西元1912~1949年)

229.清宣統三年冬十一月二十八日至民國元年(西元1911~1912年)秋七月二十四日,揭陽周易任
〔按〕系年據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揭陽民國日報》:“民國肇造,縣府革新,辛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邑人周易奉委為本縣民政長,攝理縣政。”[129]
辛亥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揭陽推翻清帝制,二十八日(西元1911年1月18日)在揭陽學宮開會推選周易為揭陽縣縣長。時稱“民政長”,表示與清朝有別。縣署稱“安民局”。
周易(西元1859~1922年),字子元,又稱芷沅,以字行世,自署味菘園主、二思樓主。揭陽榕城人。清光緒十二年拔貢,仕至郁林州知州。民國廣東省參議員。晚年執教於汕頭。富藏書,能詩文,詩與同里曾習經、許希逸並稱。光緒十四年任《揭陽縣續志》分纂。著有《味菘園詩鈔》《味菘園文集》《台游日記》《燕遊日記》等。亦擅書法。[130]林清揚撰《周子元先生墓表》。
周子元任揭陽縣長,處於新舊政局交替時期,他的任職,新舊兩派都可承認,起到平衡作用。
《榕城鎮志》卷十四《人物》本傳說:“周在職數月,對維持治安、廢除清制苛雜陋規,頗具勞績。”
一九一二年元月上旬,縣安民局轉發省都督府頒佈法令:“廢除苛捐雜稅,嚴禁煙賭,興辦教育,移風易俗。男人剪髮辮,不得納妾,婦女不准纏足,提倡男女平等。”

230.民國元年秋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年夏四月二十五日(西元1912~1913年)大埔張龍雲任
〔按〕系年據《揭陽民國日報》“民國肇造,縣府革新,辛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邑人周易奉委為本縣民政長,攝理縣政。迨民元年七月,大埔人張龍雲奉委本縣知事。”。[131]
民國元年七月,廣東都督府令各縣民政長改稱為“知事”,安民局改稱“縣公署”。
張龍雲,號六士,廣東大埔人。清季以第一廩生援例選教諭。後任杞縣知縣。宣統三年大埔光復,被推為臨時民政長。民國元年為都督府張漢民所委派,任揭陽縣長。《大埔縣誌》說他“宰揭陽時,值民國初年,有志振興而為勢力所牽,不得已,遂去任”。後任紫金知事,廣州省河督局長。擅詩,著有《匏廬詩鈔》八卷,門人鄒魯署簽。卒時五十歲。[132]


231.民國二年夏四月六日至同年夏五月二十八日(西元1913年)江寧陶仁壽任
〔按〕系年據《揭陽民國日報》“民國肇造,縣府革新,辛亥十月日,邑人周易奉委為本縣民政長,攝理縣政。迨民元年七月,大埔人張龍雲奉委本縣知事。民二年四月,續由江蘇人陶仁壽奉委繼任。”[133]
陶仁壽,江蘇江寧人。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揭陽的種種情況尚未熟悉,自然談不上有何動作。

232.民國二年夏五月二十九日至同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西元1913年)番禺王棟任
〔按〕系年據《揭陽民國日報》。
王棟,廣東番禺人。時政局尚未穩定,縣長兼任員警事務所所長。今黃岐山現存《揭陽縣知事兼員警事務所所長王棟佈告》,立於民國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233.民國二年冬十二月一日至三年(西元1913~1914年)春三月二十四日,永嘉陳銳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陳銳,字純方,浙江永嘉人。

234.民國三年春三月二十五日至同年(西元1914年)秋七月六日,顧石蓀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顧石蓀,籍貫待考。
以上幾任縣長,時間實在都太短暫了,對於揭陽歷史的發展,很難有什麼推動。

235.民國三年秋七月七日至四年(西元1914~1915年)夏四月二十日,高淳施文熙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施文熙(1864~1946),號斗南,江蘇高淳淳溪人。少有文名,二十一歲選拔為貢生。歷任直隸州州判,雲南總督府文案,薦以知府補用。民國初任雲南都督府總參事,廣東巡按使及博羅、揭陽兩縣知事。一九一五年卸任返里,當選為江蘇省參議員。擅詩文,著有《巢園詩存》。
本育《民國時期揭陽縣官雜錄》:

民國三年,江蘇高淳縣人施文熙到揭陽當知事。他勤政愛民,興學、除弊。到任不久就把榕江小學改辦為榕江中學,成為當時潮汕中心學府之一。他認真執行鏟煙禁毒命令,為國為民除弊害。一次,他親自率隊到白石鄉鏟煙。部隊圍鄉後,不擾鄉民,只拘捕組織反抗之豪紳,然後深入邊界,將罌粟盡行拔掉,陳於田塍,俟施經過時,即攔轎呈狀請其驗收。施知事即下轎勘察,見均已剷除,即帶隊回衙。翌日,升堂親審所拘豪紳,嚴辭訓斥劣紳們對抗鏟煙行為。然因該鄉罌粟既已鏟平,便將所拘豪紳全部開釋回鄉,不交保款,不辦保條,縣民咸贊施文熙之公正廉明。在其離任時,許多民眾自動設“香案”夾道送行。[134]

236.民國四年夏四月二十一日至同年(西元1915年)冬十二月三日,諸暨樓守愚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樓守愚,字墨庵,浙江諸暨人。清光緒二十一年進士。曾任平樂縣知縣。
樓到任即整頓縣政,組織“揭陽縣商會”,選出首屆商會會長林石鬆。揭陽有商會團體,自此開始。
是年,揭陽林守篤奉孫中山先生命,回揭率磐溪都民軍千餘人聲討袁世凱稱帝,圍攻縣城,因實力懸殊,林被捕,受害於獄中。
林守篤(西元1872~1916年),揭陽磐溪都富經橋人。辛亥革命前在海外參加同盟會,後回汕頭。在汕頭東瀛學校校長村江(日本人)支持下,積極進行反清活動。辛亥年,何子因從汕頭擁部光復揭陽,時林與陳希愈率磐溪都民軍數百人,在縣城西門靛行接應林琦部入縣城。民國初,袁世凱與孫中山先生對抗,命龍濟光入廣東鎮壓革命,時孫中山先生奔走四處,策劃討袁。林奉命回鄉舉事。在林率民軍襲攻縣城時,有邑紳林兆鳳與林守篤交厚,出城遊說,勸林守篤退兵。後林守篤被擁袁派捕於縣城監獄,不久伺機越獄,因計畫不周,獄外接應者未到,旋又被捕,遇害於獄中。時為一九一六年初。[135]

237.民國四年冬十二月四日至同年(西元1915年)同月二十九日,容縣蘇紹章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蘇紹章,廣西容縣人。當袁世凱稱帝時,蘇與陳樹勳曾勸南寧陸榮廷討袁。有其為陳柱《粵西十四家詩鈔》作序。

238.民國五年春一月一日至同年(西元1916年)春三月二十九日,漢陽王傅珍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王傅珍,湖北漢陽人。民國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三年三月任廣東省番禺縣長。
以上二任揭陽縣長蘇紹章和王傅珍,一人任期不足一閱月;一人任期亦只有三個月,很難做出什麼成績。

239.民國五年夏四月一日至同年(西元1916年)秋七月十二日,欽縣陸開梅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一九一六年四月,桂系部隊統治廣東。
陸開梅(西元1877~1951年),字野橋,號野梅、野侯,晚稱野翁,廣東欽縣人。光緒二十九年任廣西上林縣知縣。一九零三年、一九一五年任“揭陽清鄉辦事處”專員。一九一六年四月任揭陽縣長。卸任後,歷任瓊山、博羅、大埔、欽縣等縣縣長。一九二四年任欽縣縣長。一九三三年參加李濟深領導之抗日反蔣“福建人民政府”。一九三九年日本陷欽縣,返家。一九四零年因其抗日決心,鄧世增受其任欽縣沿海民眾抗日籌備處主任,不久,任欽縣縣長。一九五零年四月被選為欽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因其子陸和參匪被捕伏法,陸開梅恐受株連,擬外出到其居泰國之子陸斌處,途中被截回置於獄中。一九五一年九月病逝於吉水監獄中。擅詩,亦能畫能書。為林兆梅畫弟子。與揭陽姚秋園、吳澤庵等多有詩詞唱和。
陸開梅在抗戰回欽縣時,有詩呈當局,表示抗日決心,詩如下:

僕僕風塵道且長,又攜孤劍出廉陽。
痛民塗炭曾流涕,為國捐軀願赴湯。
無力輸財師蔔式,傷心對鏡老馮唐。
興亡未了匹夫責,親上平夷表一章。[136]

吳澤庵與陸開梅唱和頗多,亦錄一首如下:

重柬野老四韻
能詩一語時驚眾,善畫連年不示人。
點綴蟲魚歸六法,商量風月答三春。
翩翩裘帶羊夫子,落落胸懷柳逸民。
稍信知君君信否,從來大隱隱風塵。[137]

陸開梅在揭陽任間,清代炮臺桃山謝巢雲之子謝芷升編其父詩集《紅藥吟館詩鈔》,陸應邀題一絕以示敬意,云:

文采風流尚儼然,偏從人去讀遺篇。
無緣筆墨終難結,恨我遲生四十年。[138]

一九二九年秋月陸開梅在揭陽秋園止觀亭畫設色大中堂《鶴壽松年》贈林宴林(曾任揭陽縣長,詳後)。

240.民國五年秋七月十三日至同年(西元1916年)冬十一月七日,澄海李祖衡任
〔按〕系年據《港九榕江福利會會刊》第二期《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李祖衡,廣東澄海人。清宣統任福建安溪知縣。民國後,首任安溪民政長。民國五年任揭陽縣長。時間僅數月。

241.民國五年冬十一月八日至六年(西元1916~1917年)冬十一月二十八日,香山楊玉銜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楊玉銜(西元1866~1944年),字季良,號鐵夫,廣東香山縣人。清光緒二十七年舉人。任廣西鎮安知府。與揭陽姚梓芳交好,姚之《秋園文鈔》卷下《黎太恭人墓誌銘》:“梓芳時與君同有事桂林,君方佐西省大吏,擘畫新政,每治事之暇,縱談時變。”
一九一七年段祺瑞部進駐揭陽,大肆搶劫民間財物。楊玉銜出署制止,反被段兵歐打。楊玉銜一氣之下,離城他去,並將縣長大印帶走。縣署無首,遂由總務科長周煥南代理。政局混亂,“有槍便是草頭王”,堂堂一縣父母官,竟被士兵淩辱!這是軍閥混戰時期才有的咄咄怪事,難怪楊玉銜要攜印他去。楊到上海,師從詞家朱祖謀,後來成為有名的詞家。抗日戰爭前夕移居香港大嶼山。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後,返回家鄉。

242.民國六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同年(西元1917年)冬十二月五日,南豐周煥南代理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周煥南,江西南豐人。原任揭陽總務科長,因縣長楊玉銜受段兵歐打一氣之下離縣而去,故由其代理。縣長大印只好另刻一木印代替。數日後劉從驥來接任。

243.民國六年冬十二月六日至七年(西元1917~1918年)夏六月十四日,馬平劉從驥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因前縣長楊玉銜負氣離縣,莫擎宇派劉從驥接任縣長一職。
劉從驥,廣西馬平人。

244.民國七年夏六月十四日至八年(西元1918~1919年)夏五月十五日,海豐陳翰飛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一九一八年,桂系部派劉志陸部攻打潮汕,莫擎宇部敗走,桂系委陳翰飛任揭陽縣長。
陳翰飛,字遣星,廣東海豐人。

245.民國八年夏五月十六日至九年(西元1919~1920年)夏四月十三日,建德徐之棣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一九一九年十一月,陳炯明部逐走桂軍,自任廣東督軍兼省長。
徐之棣,字叔度,湖北建德人。

246.民國九年夏四月十四日至同年(西元1920年)夏五月三十日,蒼梧周仁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周仁,廣西蒼梧人。

247.民國九年夏六月一日至同年(西元1920年)秋八月二十日,順德關文偉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關文偉,廣東順德人。

248.民國九年秋八月二十一日至十年(西元1920~1921年)夏五月十日,寧鄉洪兆康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一九二零年底,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洪兆麟命各縣“知事”改稱“縣長”。
洪兆康,湖南寧鄉人。洪兆麟(西元1891~1925年)弟。
一九二一年,洪氏以縣署前譙樓殘破有礙觀瞻為由,令人拆毀。譙樓為清雍正四年知縣陳樹芝重修,並書“海濱鄒魯”匾懸於樓前,匾亦被拆去,邑人嘖有怨言。至一九二三年才由揭陽縣長周伯初修復舊觀。

249.民國十年夏五月十一日至同年(西元1921年)夏六月十五日,湖北黃松林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黃松林,湖北人。事略待考。任期僅一個月,想來亦無多大影響。

250.民國十年夏六月十六至同年(西元1921年)冬十一月三十日,湖南張慎藩任
〔按〕系年據《揭陽民國日報》。
一九二一年六月,中華民國政府公佈《縣議會議員選舉規則》,十一月,實行民選縣長。
張慎藩,湖南人。由上司派遣來揭陽任縣事,並主辦選舉。曾任揭陽縣縣長陳翰飛為“揭陽縣民選事務所”所長。
時南北分裂,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實行地方自治計畫,省府通令各縣依照選舉法選舉縣長及縣議會議員。張慎藩主要來主持選舉縣長。結果,陸開梅得票最多,林宴林次之,林憲第三,後經省府裁定,林憲當選為揭陽縣縣長;林宴林、林奇、謝墉甫等為縣議員。選舉後呈省廳頒發委任書,張即他調,由民選縣長林憲接任。

251.民國十年冬十二月一日至十二年(西元1921~1923年)春三月三日,揭陽林憲任
〔按〕系年據《揭陽八十年鄉宦耆壽聞見錄》。
林◎(西元1876~1943年),原名憲,字君厚,號厚庵,晚年自署心園居士,揭陽榕城人。清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舉人,揀選知縣。曾任榕江學堂校長十餘年。廣東省第一屆參議會議員。擅辭令,工詩書。與弟林枚,西元1881~1935年,字適庵,舉人,歷長清遠、蕉嶺、梅縣)同享書名。林清揚《璞山續集》有《孝廉二林先生合傳》。

黃乾修《揭陽八十年張宦耆壽聞見錄》說他在任間,舉行第一次縣議會,選出林宴林為議長,謝墉甫為副議長。任間,廢除縣屬房捐苛稅,懲辦官產委員貪污,清厘錢糧積弊,整頓吏治等事。

一九二二年秋八月二日夜九時許,颱風拔林髮屋,暴雨傾盆,狂潮怒吼。至半夜,風助雨勢,雨借風威,愈來愈猛烈,海潮更為高漲。據事後《汕頭賑災善後辦事處報告書》,知當時揭陽地美都防潮堤坍潰二十五公里;霖田、磐溪等地防洪堤亦崩決二十餘處;全縣因災死亡一千二百四十七人,受傷四千零四十三人,房屋倒塌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二間,損壞四萬一千五百三十三間;文廟、城牆亦崩損;數百年之古樹及明代石牌坊亦遭摧毀;船隻連同貨物沉失一千三百餘艘;水田作物被淹壞四萬二千一百五十畝;旱園作物被摧損五萬七千二百畝;甘蔗全部折毀,存糖均遭漂沒;甘薯損失七八成;果木被打壞而殆盡。損失總值約二百七十餘萬元。風暴過後,死者屍骸枕籍,生者流離失所,不少人孑然一身,生計難著。

災後,成立揭陽縣救災公所,處理善後事。八月十二日,汕頭賑災善後辦事處撥發揭陽縣賑米五批共五百六十三包,賑款三批共一萬二千元,棉被二百七十五條,棉背心一百四十件及一些藥品等。[139]

252.民國十二年春三月四日至同年(西元1923年)夏四月十三日,揭陽周伯初任
〔按〕系年據《揭陽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一九二三年李烈均部蒞潮主持軍政,目的為廣闢餉源,彌補軍需。宣佈廢除“民選”縣長,撤去林憲職,委任周伯初為本縣知事,協助籌餉。
周伯初(西元1876~1935年),名士,號毅甫,晚年皈依佛教,自署藝園居士、玄園,揭陽榕城人。光緒貢生。民國初任揭陽保衛團總局局長。歷任教職。擅書法,尤長寫碑。晚年熱心地方名勝修復,如黃岐山、涵元塔等,與有力焉。著有《藝園詩文鈔》,未刊。曾二任揭陽縣長。
任間重建縣府前門譙樓。任職僅一月,要有什麼建樹,是不可能的。

253.民國十二年夏四月十四日至同年(西元1923年)夏五月二十七日,廣濟伍薌梧任
〔按〕系年據《揭陽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一九二三年四月,李烈鈞部離汕,許崇智部入潮,即改委伍薌梧為揭陽縣長。但當同年五月,許崇智部離潮時,縣長又重新換人。
當時,揭陽屬“城頭變換大王旗”,因此,在“匝月間,風雲倏變,新任縣長伍薌梧棄職潛逃,商民倉皇失措,為維持鄉邦,不得已,勉循各界之請,〔周伯初〕復肩艱钜”。[140]
伍薌梧,湖北廣濟人。同樣任職只有一個多月,要想做點什麼事,根本不可能。

254.民國十二年夏五月二十八日至同年(西元1923年)冬十月十三日,揭陽周伯初任
〔按〕系年據《揭陽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這是周氏第二次任揭陽縣長。
周頤《菁園叢鈔》說:

〔周伯初〕之再視縣事也,值戎馬倥傯之會,內遇安撫商民,外則周旋軍隊,輕重緩急,罔不權衡克當,而其尤難能者,歷屆軍委來縣索餉,予取予求,莫之敢忤,先考(指周伯初——引者注)獨據理與爭,不肯苟為遷就,蓋賦性戇直,剛正不阿,故寧冒不測,為地方保存元氣,而對於教育,尤極扶植,如籌定法美留學款,撥助各校經費,解決竟智學校及榕東學校之糾紛,皆其犖犖者。[141]

以子寫父傳,難免帶有一些感情色彩和溢譽之詞。而其中所說軍隊之常來索餉者,則為當時之事實,縣長真的並不那麼好當。至於解決學校糾紛,亦屬事實。

255.民國十二年冬十月十四日至十三年(西元1923~1924年)春二月二十日,揭陽林宴林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林宴林,名步瓊,字宴林,以字行。揭陽霖田都白塔桐坑人。光緒歲貢生。曾籌辦區立霖磐高等小學,當首任校長。一九二一年任揭陽縣議會議長。一九二三年十月任揭陽縣長,時間僅四五閱月。年七十卒。
本育《民國時期揭陽縣官雜錄》如是說:

林宴林當不上“民選”縣長,官癮難消,即四出活動,並籌集鉅資一萬元光洋,到汕頭向洪兆麟買來揭陽縣長寶座,於民國12年10月14日至13年2月20日當了四個月零六天的揭陽縣長,圓了他的“縣長夢”。[142]

256.民國十三年春二月二十一日至同年(西元1924年)夏五月二十三日,揭陽陳頡龍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陳頡龍(西元1868~1944年),字乙□,號潔庵,揭陽榕城人。清末秀才。番禺吳道□弟子。歷任廣西師範學堂、潮安庵埠維則學校、潮陽蕭氏西園學校、新加坡端蒙公學、汕頭華英學校等校教員、校長。民國後任揭陽縣勸學所所長、督學局長等職。一九二四年任揭陽縣縣長,任期僅短短四個月,工作幾乎未熟悉,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政績。一九四三年赴廣州繼園,執教陳維周、陳濟棠之子弟。晚年執教於揭陽真理中學。喜藏書,多達二萬餘冊(上世紀八十年代,其後人將劫後所存藏書捐獻給當地博物館)。與同里姚秋園為至交,姚氏《覺庵叢稿》有傳。[143]
一九三三年普寧黃殿中有《呈陳頡龍先生》七律:

天與高年享重名,宏才碩德四方傾。
榕江舊愛留棠陰,粵省新知起鵲聲。
桃李欲分春色盛,桑榆猶見晚霞明。
門牆可許彭宣立,願借餘光照後生。[144]

257.民國十三年夏六月二十四日至同年(西元1924年)冬十二月二十三日,揭陽姚紹墀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姚紹墀,字步丹,揭陽縣霖田都棉湖(今屬揭西縣)人。任期半年。

258.民國十三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至十四年(西元1924~1925年)春三月四日,揭陽陳實甫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陳實甫,揭陽榕城人。吉林省候補知府陳祺年(西元1866~1918年,字康侯,舉人)長子。大學畢業。民國初創辦榕城敦睦小學。

259.民國十四年春三月五日至同年(西元1925年)夏六月二十六日,湘澤譚振聲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是年,國民革命軍首次東征抵達揭陽,革命軍總司令許崇智委任粵軍第二師軍官譚振聲為揭陽縣縣長。至五月,東征軍回師廣州。向東征軍投誠的原陳炯明部回駐潮汕,劉志陸為駐潮汕臨時主任。六月,劉志陸將揭陽縣長一職賣給陳樹翰。
譚振聲,字曙卿,湖南湘澤縣人。軍人出身。
譚振聲,《揭陽縣政府志》《揭陽新志》作“譚樹聲”。

260.民國十四年夏六月二十七日至同年(西元1925年)秋七月二十二日,揭陽陳樹翰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陳樹翰縣長一職,乃向陳炯明部駐潮汕臨時主任劉志陸所買得。但僅三閱月,至九月,劉志陸即在潮汕叛變,宣佈獨立。嗣是,改派其親信張勝之任揭陽縣長。堂堂“父母官”竟被軍人玩耍于掌股之間,如同是菜市場上的青菜,只要有錢就可來買。
陳樹翰,字幹甫,揭陽榕城人。吉林省候補知府陳祺年(西元1866~1918年,字康侯,舉人)次子。大學畢業。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35:39 | 只看该作者

261.民國十四年秋九月十四日至同年(西元1925年)同月二十日,文昌張勝之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僅僅數日之間,至同年九月下旬,陳炯明進駐潮汕,命其直隸部隊姜旅長鎮守揭陽。姜即把揭陽縣長一職以三千大洋出售,賣給揭陽榕城人林奇,約定任期四個月。“父母官”已成為軍人手中的奇貨。天下怪事,無奇不有。
莫文華《張雲逸確曾任揭陽縣長》:
〔張雲逸〕到揭陽,想竭力推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到處奔跑,想實行耕者有其田的願望。別人當縣長,腰纏萬貫,他卻往往身無分文。在當時情況下,他的抱負是難實現的。不久便只好重著戎裝,到許崇智部當旅長,一九二六年七月參加北伐。[145]

張勝之(西元1892~1974年),原名運鎰,又名雲逸,廣東文昌(今屬海南省)人。廣東陸軍速成學校畢業,參加過同盟會及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師參謀長。一九二九年參加領導百色起義和創建右江蘇區。歷任紅軍第七軍軍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共革命軍事委員會副參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紅軍總司令部作戰部長。中共中央華中局和華東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廣西省委書記,人民政府主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華南分局第二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委副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辭海》有傳。

262.民國十四年秋九月二十一日至同年(西元1925年)同月二十三日,揭陽林奇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即然賣官鬻爵已經公開化,只要出錢即可過過官癮。於是,有林敏荃者,親向陳炯明買得揭陽縣長一職。這樣,花了三千大洋的林奇,縣長的交椅屁股尚未坐熱,自然不甘心。後經邑中士紳斡旋,最後是,林敏荃“賠還”林奇三千大洋,林奇“讓出”揭陽縣長一缺。是用錢而且打保票,還是不可靠。幸好有人“買單”,否則,坐上揭陽縣長的寶座,每天需要一千大洋。
林奇,字寄滄,揭陽榕城人。林◎之弟。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四年創辦榕城崇禮小學。
當時,喜歡戲謔的邑舉人郭玉龍有《為民國時期揭陽十六士紳寫照》詩,其中有一首《戲說林奇》:

才優貌傲扮周郎,誰不知君譎秀才。
賜耶不求而貨殖,何須營鑽苦心懷。

林奇是揭陽縣長史上“最短命”的縣長,任期僅三天!

263.民國十四年秋九月二十三日至同年(西元1925年)冬十一月六日,揭陽林毓荃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林敏荃,字孟山,揭陽榕城人。任職時間不足二閱月,“寶座”還坐不熱,更不要談做什麼事。

264.民國十四年冬十一月七日至同年(西元1925年)冬十二月二十三日,揭陽曾靖聖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一九二五年底,因縣長曾靖聖拒不執行國民政府廢除苛捐雜稅法令,被潮梅行政委員會主任周恩來撤職。另委派第五區專員陳卓凡任縣長。
曾靖聖,號敬庵,揭陽霖田都棉湖(今屬揭西縣)人。北京大學畢業,一九二六年八月至同年十月任潮安縣長,揭陽一中校長。幼承父親曾習經影響,擅書法。
一九二五年是揭陽縣長史上最奇特的一年,先後換了七八任縣長,老百姓幾乎還不知縣長的名字,而縣長已經離職他去。如走馬燈一樣,令人眼花繚亂。我們假設其中有那一位縣長想要有所建樹,試問,這麼短的時間,能幹什麼事呢?更何況還有“鬻官賣爵”的事出現。從這一點上,亦可知道當時的政局是如何混亂,政壇是如何昏濁。

265.民國十四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至十五年(西元1925~1926年)秋七月二十日,澄海陳卓凡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陳卓凡(西元1898~1976年),原名萬安,廣東澄海縣東里鎮塘西人。一九一九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一九二四年學成歸國,參加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後任漳州各屬政治監察員,並在漳州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一九三零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中國農工民主黨前身)。“七七事變”後,任廣東省第八區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參事室副主任、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等職。

一九五七年被錯劃為“右派”,一九六一年“摘帽”改正。一九七六年三月因病去世。

任揭陽縣長時,年方二十七歲。期間,致力市政建設,擴展馬路,修建樓鋪,拆除街道石牌坊,將縣城衙前大街拓寬路面,改名為“中山路”。西門街辟為西馬路。並籌畫拆城垣,築為環城馬路。
又整頓地方教育,撤除不稱職揭陽第一高小學校校長周某,延請較有威信的鄭鼎新繼任。又將雙峰寺產撥給剛成立的中山學校作經費。由此,亦得罪佛教界和部分士紳,羅列陳卓凡所謂“十大罪狀”向有關方面控告,一九二六年七月被迫卸職。

著有《我所知道的鄧演達》和與楊逸棠合編《鄧演達先生言論集》。[146]
《澄海新志》《榕城鎮志》《揭陽縣政府志》有傳。
孫銳卿《揭陽縣長陳卓凡》記陳卓凡拆除雙峰寺佛像一事:

陳卓凡為了破除封建迷信,還下令廢除雙峰寺。縣政務員警中隊的士兵負責拆去雙峰寺大佛。士兵見雙峰大佛,頭如小水缸,穩坐在那裏,你看看我,我瞧瞧你,誰亦不敢下手。陳卓凡得知這種情況,趕到雙峰寺,他環視圍觀的人群,稍為思考,叫士兵找來一根大繩索,動手做成一個套,親自套在大佛的頭上。一聲令下,他同士兵用力一拉,“轟”的一聲,大佛倒地。[147]

266.民國十五年秋七月二十一日至同年(西元1926年)秋八月二十五日,浦江陳灝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陳灝,浙江浦江人。

267.民國十五年秋八月二十五日至同年(西元1926年)冬十一月二日,澄海林修雍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林修雍(西元1894~1933年),字浩如,號漁父,廣東澄海縣溪南鎮南砂村人。畢業於北京法政大學政治經濟系,一九二三年三月任澄海縣長。一九二六年來任揭陽縣長。後歷任大元帥特派潮州善後委員會委員,湘軍總指揮部參議,國民黨汕頭市第一、二屆執行委員,廣東行政廳潮州沙田局局長。

第二次東征時,得到周恩來賞識,委任他為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第二科科長。一九二六年受中共汕頭地委推薦,任東江農工運動人員養成所所長,主講《國民革命與農工運動》。

林修雍曾參與籌建汕頭中山公園,因有成績,建園委員會擬將園內涼亭以林修雍字定名為“浩如亭”。林婉言謝絕,親筆題為“浩然亭”,亦可知其為人之風度。《澄海新志》《汕頭市志》《潮汕百科全書》有傳。

一九二六年九月,揭陽、普寧兩縣聯合在榕城韓祠舉行工農代表大會,會後,列隊向縣長請願,要求廢除苛捐雜稅,提高工資,實行“二五”減租,取消民團。縣長林修雍答應上述要求。可惜他在揭陽的任期只有二個多月,自然提不到有什麼作為。

268.民國十五年冬十一月三日至十六年(西元1926~1927年)冬十月二日,潮安丘君博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一九二七年十月,周恩來率領南昌起義軍抵揭陽縣城,成立縣工農革命委員會,廢縣公署。縣長丘君博隨王浚部出走。
丘君博,廣東潮安人。一九一七年任惠來縣長。
《惠來新志》誤為“揭陽人”。

269.民國十六年冬十月三日至同年(西元1927年)冬十一月七日,揭陽孫丹崖代理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因南昌起義軍抵揭陽,縣長丘君博出走。而當南昌起義軍離開揭陽時,丘君博不回任。故此,揭陽孫文主義學會會長孫丹崖邀請各界代表開會,成立“揭陽縣臨時行政委員會”,推舉潮梅警備司令王浚(字祝三)兼任掛名主任委員,孫丹崖為副主任委員,周雪雲、李德萱等十一人為委員。實際日常事務由孫丹崖負責,故列孫丹崖為民國揭陽縣長之一。但因“臨時行政委員會”未獲上級委任,俟一個月後新任縣長楊開運到揭陽任職,“行政委員會”即自行解散。
一些資料將這時的“縣長”列為“王浚”,亦不錯。惟王浚純屬掛名而已,列名為“孫丹崖”。

孫丹崖(西元1871~1943年),族名業受,字謙,號光庭,後取名丹崖,揭陽漁湖京岡人。光緒末季遊學日本東京弘文學院,結識孫中山、黃興,加入同盟會,後任同盟會廣東分會會長。

一九一一年春奉命從東京回國,準備廣州起義。因起義提前,他在途中獲知起義失敗,旋轉道潮汕,議另策劃起義事。十月十日武昌起義時,他急起回應。時中國同盟會南方支部設於香港,遂決定組織五路力量,張碌村、孫丹崖為潮汕起義革命軍正、副司令。十一月,張、孫率部光復潮、惠、梅兵備道石炮臺道台衙,並以之為司令部,時孫任十三標統之一。後改編為粵第四軍,任副司令兼執法官。再率部進潮州,光復潮州,活捉知府陳兆棠。

民國後,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政局板蕩,孫丹崖解甲歸田。聞孫中山先生在滬,旋赴滬繼續追隨孫中山先生。後陳炯明叛變,殘殺民軍首領,解散民軍,孫丹崖憤而離開軍政界,於一九二二年回鄉,從事教育事業。先後在省立金山中學、溪東中學任教,主辦揭陽中山中學,在家鄉京岡創辦培英小學等。

政事、教務之暇,未廢筆墨,師法董香光。《汕頭市志》《揭陽新志》《潮汕孫氏志略》有傳。

270.民國十六年冬十一月八日至十七年(西元1927~1928年)夏四月二十日,長沙楊開運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楊開運,湖南長沙人。
據《揭陽新志》第十六篇第二章《縣政府》,稱有“吳仲石”者,民國十六年十一月被任命為揭陽縣長,但未赴任。


271.民國十七年夏四月二十一日至十八年(西元1928~1929年)春二月二十五日,東莞王仲和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王仲和,廣東東莞人。任間倡建揭安公路,費用由各都按田畝多寡攤派。一九二九年初通車。
據《揭陽新志》第十六篇第二章《縣政府》,稱有“黃泳台”者,民國十七年四月被任命為揭陽縣長,但未赴任。
一九二八年全縣人口七十萬人。(《廣東年鑒》)

272.民國十八年春二月二十六日至同年(西元1929年)夏六月十二日,順德岑學呂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一九二九年春,按國民政府公佈縣組織法,揭陽縣公署改稱“揭陽縣政府”;下設公安、財政、教育、建設四個局。設縣長一人,四個局各置局長一人。
岑學呂(西元1882~1936年),字伯矩,晚號師尚老人。廣東順德人。早年參加同盟會。一九一六年九月任豐順縣長。一九二九年春二月任揭陽縣長。後歷任廣東都督府秘書、國務院各部秘書、廣東省政府秘書和廣東省代主席。一九三七年後居香港。擅書法,以行草名世。亦能詩,著有《岑學呂詩略》《梁燕孫先生年譜》等。

岑學呂為破除迷信,任間,將揭陽城隍廟塑像搬到縣政府二堂內,不准邑民抬遊。時商民呈請准予照例抬遊神像,岑嚴詞拒絕。此後,抬遊神像之風暫止,到一九三四年此風重起。因岑學呂的嚴正剛厲,縣人甚或稱他為“西門豹”。

273.民國十八年夏六月十三日至同年(西元1929年)冬十月二十七日,潮安林祖澤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林祖澤,字舜皆,廣東潮安縣庵埠人。任間,揭陽盜賊甚多,溪河船舶,甚而在城商鋪,均有遭劫掠者。因此,邑紳聯名省府,推舉曾來揭陽任清鄉專員之毛琦任揭陽縣長。經省府核准,一九二九年十月,毛琦代替林祖澤。

274.民國十八年冬十月二十八日至二十年(西元1929~1931年)春二月五日,閩侯毛琦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毛琦,字杏坡,福建閩侯人。一九二四年任“揭陽清鄉辦事處”專員,辦理團隊戶口工作。一九二九年十月任揭陽縣長。任間,以所謂“剿匪安民”為務,先後被其槍殺人數不少。[148]一九二二年任“審時惠屬各縣軍事犯”委員。一九二七年九月至一九二九年四月任饒平縣縣長。
《饒平新志》誤為“湖南人”。

275.民國二十年春二月六日至同年(西元1931年)夏六月四日,南寧方德華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方德華,廣西南寧人。到揭陽任職未足四閱月,即因貪污瀆職,揭陽民眾將其劣跡告發到省府。這時廣東省府由陳濟棠集團掌權,有意推行較健全的自治政策,經查屬實,予以撤職,殺雞儆猴,對澄清吏治有一定的影響。
林道崇《歡喪方德華》:

方德華,系民國二十年二月至六月間的揭陽縣長。蒞任後,天高三尺,所幸居職不久,另候任用,地膚子雖亡,地骨皮仍在。
卸任之晨,往北門乘船,途經店馬路、韓祠路,遍地飛揚送紙錢(冥鏹紙),上面皆印有“歡喪方德華”五個字。方見後,哭笑不得,只有快馬加鞭逃之夭夭。[149]

276.民國二十年夏六月五日至同年(西元1931年)冬十二月二十八日,梅縣何炯章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是年七月,奉上級命,公安局長由縣長兼任。
何炯章,廣東梅縣人。前任廣東總司令部秘書。
任間,省府徵集各縣縣誌並飭重修,故何炯章徵求各方意見,擬“以保存舊有文獻及修纂新志,兩者應同時舉行”,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成立修志局,邑人姚秋園任總纂,周伯初、郭玉龍、黃銘初、謝墉甫、林清揚等任編纂。何氏捐廉三百元為開辦費,並擬將每年所收入捐及戲厘捐撥為修志局經常費用。後因志局人事紛爭,權責不定,修志工作難以開展,不久何氏他調,繼任者將志局經常費移作別用,致修志事因之中輟。[150]
一九三一年全縣有一十二萬二千戶,七十二萬人。(《潮州志˙戶口志》)

277.民國二十年冬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二十四年(西元1931~1935年)秋八月二十九日,高要謝鶴年
按:系年據《謝氏宗譜序》《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謝鶴年(1900~1960),字鳴皋,廣東高要縣蓮塘鄉人。畢業於中央訓練團第二十期黨政班。一九二六年起任廣東省政府軍事廳政治部少校校員。曾任德慶縣長。一九三一年冬自德慶縣調任揭陽縣長。任間恰好是陳濟棠自治廣東的時候,政局相對穩當,加之任職時間較長,對揭陽的發展頗有貢獻。舉如建築公路、修葺名勝、設立學校、推廣教育、增設電話等等。一九三五年八月調任鶴山縣長。後任國民黨廣東省執行委員會委員兼宣傳處長。一九四九年到臺灣,續任國民大會代表。
一九三二年揭陽調整為八個區。第一區轄西門、魁元、東關、達道、魁隆、北關、朝天、椿桂、解元和攀龍等十鎮及鳳圍一鄉。其他七區各轄五至十二個鄉。
一九三二年擴築榕城韓祠、打銅、火船頭和南門外四處馬路。
四月,揭安、揭豐、揭普、河安、河鯉等公路先後通車。縣長謝鶴年受省府傳令嘉獎並記功一次。
七月,重建黃岐山塔,五閱月完成,耗資大洋一萬二千元。十月,中山公園落成。
一九三三年七月,揭陽簡易師範學校創建落成。
十二月,建揭陽縣農業推廣所及苗圃場。
是年,集資購進賢門外農田十五畝建平民教養院,至一九三五年(改稱揭陽救濟院)落成。
一九三四年揭陽縣體育委員會成立。揭陽縣改良風俗委員會在孔廟成立。年底,揭陽平民醫院落成。
一九三五年在謝鶴年要卸任之前,發生了一件與日本糾纏的事,亦值一談。本育《民國時期揭陽縣官雜錄》:

〔民國二十四年〕有日本籍民私運洋米入揭,人貨被獲,正待處理,日本浪人即糾集三十六人,帶手槍、炸彈闖入縣衙,要脅領回人貨。謝縣長大義凜然,按國際禁例予以拒絕。因事關國際問題,便將走私主犯解赴汕頭,日國即派軍艦七艘,駛入汕港示威要脅。汕市無法解決,轉省辦理,省又卸責中樞。日艦竟目中無人,駛進長江,到南京要脅。其時,南京國民黨政府以事屬地方發生,派甘介俠前來解決。在揭陽縣的堅持下,日商只好補罰稅款,人貨才准領回。謝縣長在處理這一事件中,可謂堅持立場,又甚為明智。[151]

一九三四年三月,全省開展田畝調查,揭陽上報五十萬畝,省核定為六十四萬多畝,臨時地稅額二十多萬元,省與縣五五分成。
在民國揭陽的六十四任行政首腦中,他算是在揭陽最有建樹的縣長。謝亦是揭陽縣長唯一的留任、再任者。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揭陽人在中山公園建造“甘棠留蔭紀念亭”即為他而建。錄如下,以見當時人對其評價。

甘棠留蔭:謝邑侯鳴皋政績碑
吾邑夙稱繁劇,民國後民力益凋敝,整理不易,宰治者非武健即因循;又官如弈棋,朝更暮置,類皆不能有所措注。民因弊政久矣。
謝 侯鳴皋於二十年冬,自德慶調署揭陽,富革命性,勇於任事。顧慈祥愷悌,深恤民隱,凡辦一事,必權衡緩急,折衷輿論,故事無不舉,而民樂其成。其犖犖之表見者,如完成揭普、揭安、揭豐各公路;韓祠與南門外馬路;築鯉河、河安公路;火船頭、炮臺市馬路;中山公園;設貧民教養院、平民醫院;重修黃岐山石塔、涵元塔;增建民眾教育館、圖書館;創辦簡師學校、增一中高組班;推廣民眾學校;設各鄉小學;成立農林推廣處、黃岐模範林場、第一第二苗圃,漸及各區組織、各種合作社;增設電話。他如完成地方自治,編保甲、興水利、調查戶口田畝、編練地方警衛隊、成立財政管委會、改良風俗委員會,興利除弊,百廢俱舉,尤難能者,持躬廉潔,有口皆碑,各界人士,以侯治揭三周年,政績在人耳目,謹述大略,泐諸石以留紀念,而告來者。
揭陽縣黨部參議會,各區公所,工會,商會,教育會,婦女會,各學校等同述。
民國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王家光書丹。[152]

林清揚有《送邑侯謝公鳴皋之任鶴山》,略謂:

〔邑侯謝公鳴皋〕今將他調,民皆樂公之賢而恨其去之速也。公以通敏之才,知民之俗,而不逆其情;則民之相謳之也固宜。清揚嘗為公題照,謂公“愛民得其信;為政得其實;為地方久遠留其利。”邑人見者未曾不以為是也。茲赴鶴山,我知公必能以治揭陽者治鶴山。鶴山之民,其何幸如之耶。公工於詩,而鶴山又山水之區也,政平人和,自得餘閑,登山臨水,一托吟詠,公其有以我以慰其景慕這思乎?[153]

一九三四年全縣有一十四萬一千戶,七十二萬五千人。(《潮州志˙戶口志》)

278.民國二十四年秋九月一日至二十六年(西元1935~1937年)春正月五日,開平黃秉勳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黃秉勳(1900~1977),字心堯,廣東開平人。曾讀於北京政府內務部高等警官學校、中央訓練團黨政高級班。一九二六年任德慶縣長,明年起任廣東全省沙田清理處長及全省土地局長。一九二九年任廣東省政府財政廳科長,國民黨廣州市黨部常務委員。明年任浙江省民政廳科長。一九三二年九月至一九三六年九月,先後任茂名、鶴山、揭陽縣長。一 九三六年十月任汕頭市長。二一九三八年三月任廣東省政府主任秘書,一九四一年任南路行署政務處長。一九四二年任廣東省田賦管理處副處長。一九四四年一月起任廣東第一區行政員警專兼少將保安司令。一九四六年八月任廣東省田賦管理處長。一九四九年移居美國。著有《考察日本地租改正事業紀要》等。(《民國廣東將領志》)

黃到揭陽任孫之後,恰好縣參議會會長黃乾修以重修文廟和重印舊縣誌二事請其辦理。黃秉勳以前任謝鶴年籌建救濟院和修建黃岐山的辦法,聘請邑紳之贊成者出資,組成董事會,二件事同時先後進。先修建文廟,竣工,泐石記其事。再議重印縣誌事。推舉姚梓芳、陳頡龍、郭五琴三人任其事。
一九三六年冬月開始重印乾隆《揭陽縣誌》和光緒《揭陽縣續志》,合稱《揭陽縣正續志》。至一九三七年秋月完工,這時縣長已易為馬炳乾。黃秉勳於一九三六年孟冬寫《仿印揭陽縣正續志序》。
一九三六年七月至九月重修揭陽孔廟,臘月,撰寫《重修孔廟碑記》。碑今存。
據《揭陽新志》第十六篇第二章《縣政府》,稱有“陳同昶”者,民國二十四年六月被任命為揭陽縣長,辭不赴任。

279.民國二十六年春正月六日至二十七年(西元1937~1938年)春三月二十二日,臺山馬炳乾任
〔按〕系年據馬炳乾《仿印揭陽縣正續志序》。
一九三七年,按中央修正縣組織法,縣政府改局為科,把原公安、財政、教育和建設四局改為第一至第四科,依次分別管理民政、財政、教育和建設有關工作。公安局撤銷後改設警察局。
一九三八年揭陽重新調整區域,設為城廂區及第一至第五區。
馬炳乾,廣東臺山人。軍校畢業,擅書法。一九三二年九月至一九三三年七月任饒平縣縣長。來任揭陽縣長時,因上任黃秉勳主持印刷《揭陽縣正續志》未竣,致力謀成,並於一九三七年八月作序。共印一千部,耗資四千八百大洋,保存了揭陽古代文獻。
一九三八年三月,因縣長馬炳乾在縣府內設一暗室吸食鴉片,被人暗中攝照,上告省府。馬被他調,另派梁翰昭來任。
本育《民國時期揭陽縣官雜錄》:

縣長馬炳乾,長揭陽時,正好日本侵略軍發動侵華戰爭。1937年9月16日,日機兩架首次轟炸揭城,市民義憤填膺,紛紛成立抗日救亡組織。馬縣長對抗日運動尚能支持;治揭一年餘,亦有一定政績。但因有吸毒之癮,當其在密室吞雲吐霧時,為其“政敵”暗中攝成膠捲,上控到省。省裏雖有人庇護馬氏,但吸毒屬實,只好調回省府了事。據說馬氏回省後,還秘密到香港戒毒,這是後事,不再贅述。[154]

一九三七年全縣有二十萬三千六百九十九戶,九十九萬八千四百五十八人。(《潮州志˙戶口志》)

280.民國二十七年春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年(西元1938~1939年)春二月四日,始興梁翰昭任
〔按〕系年據《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一九三八年縣政府拆除元至正十二年、修築的城牆,改建為寬五米的環城馬路,於一九四三年全面修通。
梁翰昭,字秀翹,廣東始興縣人。一九三五年六月至一九三八年二月任梅縣縣長。同年三月調任揭陽縣長。時日寇入侵,抗日方興,兵糧餉源,均極待補充,故當局命各縣整編團隊,訓練民兵;並成立地方財務委員會,由縣屬各區選出代表組織,後選林象鼎為主任委員,監督地方財政收支,負責簽證報銷之責,所謂“開源節流,藉以增廣軍費,而利抗戰”。[155]梁在揭陽卸任後,調任潮安縣長五個月。
孫振聲《梁翰昭長揭的一出醜劇》:

梁翰昭原是軍人,後改任縣長,初長梅縣,因自恃後臺為粵軍巨擘,故諸多玩法,終以貪污暴政,激起民憤,控案山積,而調任揭陽。
梁調揭後,愈加暴戾睢恣,目空一切,終日不問政事,只顧尋歡取樂,縣政多委之其僚屬。每日偕同駐縣驗收及訓練新兵之揭陽團管區司令詹行旭等達官貴人,設游泳場於東門外慈雲寺旁苗圃場江邊,常邀榕城名株已故鄧某之女鄧小姐等,或游泳於綠波清漪,或歌舞於花前柳陰,經常酒肉徵逐,耳鬢廝磨,鶯鶯燕燕,聲色沉迷,胡帝胡天。時日侵淩,國難方殷,抗戰之聲日幟,邑人對梁之怠政枉法,嘖有怨言。當時華僑互助社主辦之《僑聲晚報》編輯鄭沛霖,曾先後以“敝帚”筆名,在該報副刊發表針貶小品,如《鄧小姐將作官姨》等多篇,譏諷梁、詹憑藉權位,假游泳健身之名,行其獵色尋歡之實,殊非此日國難方殷之際所宜有等等。梁更惱羞成怒,偵騎四出,追究“敝帚”實名為誰。……不久,梁據密報得知“敝帚”者為鄭沛霖也,於是,派衛士數猛,設計捕鄭。……翌日,汕華僑互助社主任黃偉卿,以該社名義電梁謂:“社委員鄭沛霖被貴府逮捕,不知所犯何罪?請即電復。”梁接電後,思欲加罪於鄭,必須由揭陽團管區司令部出名,誣鄭以“破壞兵役”之罪,才足以壓使鄭及華僑互助社低頭,於即派其秘書帶同縣政府罪證呈文,赴該司令部謁詹請示,意請詹給予捕鄭指令。誰料詹與該部秘書廖秉坤密商,謂梁此次捕鄭,皆為梁對鄭迭次在報紙上為文譏諷……欲科之以“破壞兵役”之罪,尚覺證據不足,未可孟浪從事。
後來互助社將此事上告潮安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揭發梁。專員胡銘藻聞訊大為震怒,大罵梁翰昭糊塗,並即電令:“揭陽縣長梁翰昭克日將鄭沛霖釋放,仍將奉電日期報核。”
梁接電後,夤夜約請邑紳,到監獄告知鄭,說乃他自行釋放鄭。而鄭已知胡電,拒不出獄,一要梁當面到監獄跪地賠罪;二要罰梁酒席一台。最後由邑紳出錢設席了事。[156]

一九三八年全縣總人口突破百萬,為一十九萬三千四百二十八戶,一百零八萬二千零五十九人,其中男性為五十九萬三千零六十二人,女性四十八萬八千九百九十七人。(《潮州志˙戶口志》)

281.民國二十八年春二月五日至二十九年(西元1939~1940年)春二月二十八日,潮安陳友雲任
〔按〕系年據《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一九三九年六月,因日機侵潮汕轟炸榕城,縣府遷至西郊喬南里。七月中旬返榕城。明年又遷至港灝村,一月餘返榕城。
一九四零年,實施國民政府新縣制,縣政府將原第一至第四科改設為民政、財政、教育、建設、社會、地政、軍事等七個科。
陳友雲(西元1888~1973年),原名樹森,廣東潮安庵埠亭廈村人。青年時變賣家產留學日本,在日本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時奉命回國策應。民國初與王雨若、盧浩川等創辦《漢潮報》,因抨擊地方勢力,不久報被勒令停刊。旋赴南洋,先後在星洲和曼谷與廖正興、高暉石等創辦《天聲報》《振南報》,是為華僑喉舌。後回汕頭恢復《漢聲報》,反對袁世凱。
一九一八年被選為廣東省第二屆議員。
一九二一年任潮安縣縣長兼庵埠員警所長,任間倡修西湖公園,將舊府署改建為縣政府。一九二三年二月引退北游,任直魯豫巡閱使署顧問。不久回汕頭任汕頭市市政廳長。
一九二五年赴日本明治大學進修。一九三五應李漢魂之邀,任廣東省東區綏靖公署總務科長,後調任東江治河委員會主任。
一九三九年二月任揭陽縣縣長,一年後卸任。一九四零年因病到香港,任香港賑濟會主任。一九四三年九月重任揭陽縣縣長,任間整飭教育,禁種鴉片。一年後卸任居汕頭。
一九四九年居香港。《庵埠志》有傳。[157]
時因抗日之故,城牆恐為敵所用,故陳將城牆拆去,僅剩城基,仍高出地面數尺。
揭陽周頤《菁園叢鈔》有《曼谷贈陳友雲丈》:

友情如水又如雲,兩度南康憶使君。
海外喜逢公未老,願陳樽酒論詩文。
自注:揭陽古稱南康。陳友雲丈兩度宰揭。

陳有《步韻答百齡兄》:

餘生蹤跡逐獨雲,湄水江頭又見君。
他日韓祠重聚首,相將讀祭鱷魚文。

陳友雲於一九五八年清明節有《戊戌清明二首》,可知他晚年在海外的心態,亦錄如下:

家園一片斷炊聲,貫耳驚回夢不成。
此日焚山無介子,世間爭得有清明。

義山亭上聽鴉聲,海外孤魂歸未成。
正是陰霾籠八表,清明時節*清明。[158]

282.民國二十九年春三月一日至三十一年(西元1940~1942年)秋九月十五日,澄海林先立任
〔按〕系年據《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十二月三十一日,日機狂炸揭陽城北門,歷一小時二十餘分,平民死者三十四人,傷者四十六人,民屋受毀百餘間。
林先立(西元1904~?),廣東澄海溪南鎮南砂村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一九二五年參加第二次東征。一九二七年春任饒澄澳沿海保安局長。時值沿海海盜團夥活動猖獗,率兵上南澳島清匪,經數月剿平匪患。一九二八年任南澳縣長,不久受誣告下臺。一九二九年任鶴山縣長,同年卸職赴香港。抗日戰爭爆發,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一九三八年春任廣東省第九區民眾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委員兼軍事組長。是年八月,與共產黨合作,舉辦第九區民眾抗日自衛團分隊長教導隊訓練班,培養一批抗日骨幹。
一九四零年來任揭陽縣長,時汕頭、澄海失陷,揭陽已為前線重鎮,日機日夜臨空偵察,風聲鶴唳,人心愴惶,以形勢所迫,縣民疏散至鄉下者不少,縣府亦遷往溝後村辦公。林先立上任第二天即率兵自衛中隊和軍警中隊二百多人赴炮臺鎮退敵。
其妻林先德受影響,亦投身抗日活動,組織“揭陽縣新生活促進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並任主任委員。
當時久旱失收,加之戰火紛飛,市面搶米幾成風潮,林即設立糧食委員會,借糧濟荒。又呈第五區委員劉志陸,准代向廣東省銀行借款購穀五千餘擔,儲於福崗村,以平價由各鄉承領,分發縣民,藉以渡過危機。林氏後調任遊擊司令。[159]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林先立率縣警到良田(今屬揭西縣)毀鴉片煙苗,縣警被良田煙農打死五人,打傷十多人。

同年底,在進賢門外廣場主持召開“開展三一造產運動動員大會”,號召民群“獻金一元,服工一日,植樹一株”,為修築環城路出力。
在揭陽卸職後居錢坑,組織錢坑鄉殺敵隊,自任隊長。一九四五年春任揭陽縣民眾抗敵後備隊指揮所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居汕頭。一九四七年初赴臺灣,明年全家遷臺灣從商。後病卒於臺灣。《潮汕百科全書》有傳。

一九四零年全縣區域重新調整,撤銷城廂區建制,在城十個鎮直屬縣政府管轄;全縣改為十個鎮七十四個鄉。一九四一年全縣共一十七萬六千七百零五戶,一百萬零三千四百四十五人。(《潮州志˙戶口志》)

283.民國三十一年秋九月十六日至三十二年(西元1942~1943年)秋九月十五日,澄海陳暑木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陳暑木(西元1902~1988年),一作署木,筆名羅摩,自署居室為晦鳴齋、巽庵。廣東澄海人。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冬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於泰國春武府程鹿滑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二年九月四日任饒平縣長。一九三九年九月饒平學宮被日機炸毀,一九四一年募資修復,撰《重修聖廟序》。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五日任揭陽縣長。同年,奉命組織縣文獻委員會,徵集史料,在縣城舉辦潮汕先賢畫像及著作、書畫文物展覽,並出版《文獻》旬刊。
擅詩,近年,陳暑木之子女炎創、炎慧、炎芳為選編結集出版《陳暑木詩文選集》。
一九四六年潮安鐘勃撰寫抗日時期揭陽錢坑與意溪械鬥的潮州方言小說《龍塘四武士No.1》,陳暑木為作序,高度評價該書,說:“這是以殘餘的封建社會做背景而以急性的農業經濟生產訴剝奪為題材的一部文藝作品。(略)作者以生動而復輕鬆之筆,諷刺地刻劃著這殘餘的封建社會的農業經濟生產的剝奪形態。”
陳暑木曾以縣長身份帶兵到河婆一帶鏟平煙苗,有詩記之:

百年恥辱浸邦家,淚眼忍看罌粟花。
我欲揮鋤摧毒卉,未容遺禍遍天涯。[160]

據《揭陽民國日報》一九四三年五月九日載:

〔因為揭陽米荒,江西〕尋鄔一縣幾乎無家不買有潮籍之小孩少女。

同月十一日該報又載:

〔當時〕米珠薪桂,民生疲憊,鋌而走險者比比皆是,以至盜案頻生;覓食之風愈熾,弱者輾轉呼號,沿門托缽;道旁路左,均見菜色鳩形,薯葉豆渣,已成為貧戶果腹上品;而餓殍日增,路斃者凡四人。

《潮州志》的記載更是令人心酸:

揭陽素稱產米之區,亦餓殍載道。五月五日,遂禁屠求雨。十四日,新亨饑民成群結隊沿途搶食。十五日,月城墟饑民亦搶食。

《一九四三年揭陽縣米荒簡述》記載:

一九四三年,全縣餓死的有六萬八千三百六十六人;逃荒的有二萬四千三百六十六人。[161]

“米荒”的原因一方面是春旱四十多天,赤地千里,田園龜裂,江水鹹湧,顆粒不收,米貴如珠。一方面是有暴利致富商人,趁機勾結官府,囤積糧食,壟斷糧價。以致米店售米有限,糧價一日數漲。
本來揭陽縣配得賑災米額十七萬八千市斤,按規定每斤四元一角,且限於四月底以前發放完。但縣政府竟拖延至七月始行發放,每斤定價二十餘元。

這多種因素,使本來就惶惶不安的平民更加惶恐,於是爭糧購米。糧價又漲,旱情加劇,民眾因無米可食而致死者日益增多。甚至於通衢大道,亦有屍體橫陳。不得已,平民即有拖兒帶女過豐順、越高山、溯水道者,這就是邑人所說的“走江西”。

同年九月,縣士紳聯名上書省府,控告縣長陳暑木貪污軍糧碾餘十八萬斤,陳被省府撤職查辦,在揭陽任職恰好一年。由陳友雲接任。
時人林清揚有《寄上暑木縣長》:

卓犖才名信足憑,治聲從昔逐潮騰。
心知一到驚貪賄,世有千秋屬革興。
抱璞幾曾容我獻,哺糟今始對公醒。
揭倡文化風流在,猶覺藏山意緒增。[162]

一九四一年全縣人口有九十八萬九千三百二十三人,比一九三八年減少近十萬人。(《潮州志˙戶口志》)

284.民國三十二年秋九月十六日至三十三年(西元1943~1944年)冬十月十日,潮安陳友雲任
〔按〕系年據《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陳友雲這次是回任,詳見民國二十八年。
林道崇《教士挨打˙縣長雲亡》:

陳友雲,前後長揭二次。第一次為民國二十八年,第二次為民國三十二年。政績雖無惡可貶,倒亦無善可褒,以父老衡量,後者略遜於前者。
楊子建者,為本縣北門美國基督教教士,從浸信會分出,在西門*橋外租屋一座,創設城西禮拜堂,容納近鄉教徒,在此禮拜。
時政府要於該地覓一處為穀倉,有員警不知奉何命令,以該教堂性屬租賃,令楊搬遷。楊仗教會勢力,拒不遵令,閉門不納。員警逾垣入屋,批楊之頰。楊預命人暗中用照相機將員警逾垣批頰前後情形拍攝,資照片送基督教會,轉呈美國,成為國際交涉。
廣東省主席李漢魂,急任命朱少言代陳長揭,宣稱陳友雲急病身亡。始見波平浪息,誠急智可嘉,人亡政息。[163]

285.民國三十三年冬十月十一日至三十四年(西元1944~1945年)夏五月二十九日,潮陽朱少言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揭陽縣城初次淪入日軍之手,縣政府遷往湯坑(今屬豐順縣)辦公。數日後日軍撤離縣城,縣長朱少言帶領縣府人員回城辦公。一九四五年初,日軍再度入侵縣城,縣府初則遷往東林鄉,繼而遷往鴻江鄉(今均屬揭西縣)辦公。數日後縣城收復,縣府遷回縣城。三月,日軍再度來犯,進入縣城,縣府又遷往錢坑,後又徙灰寨(今均屬揭西縣)、桐坑辦公。一九四五年五月底由李振東接任,時縣府尚設在鄉下。
朱少言,廣東潮陽人。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至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任普寧縣長。
一九四四年全縣人口有九十九萬三千六百一十七人。(《潮州志˙戶口志》)

286.〔附〕民國三十二年秋九月至三十四年(西元1943~1945年)秋八月十五日,(日偽)潮安張允荃任
〔按〕系年據《揭陽民國日報》。
一九四三年九月,日軍侵佔揭陽地都鄒堂時,即組成偽政權,偽縣長由張允荃任,至抗日戰爭勝利才解散。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日軍陷揭陽城,偽政權自鄒堂移縣城。故在這裏作為附錄順著一筆,以存史實。
張允荃,廣東潮安人。日軍侵佔揭陽時為揭陽偽縣長,至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五日本無條件投降,張潛逃。同年十一月,在澄海被緝拿歸案,投進汕頭監獄。至一九四七年十月,張由省法庭高一分院判處死刑,後改為有期刑十三年,褫奪公權十年,財產除酌留其家屬費用外,餘皆沒收。

287.民國三十四年夏六月一日至三十五年(西元1945~1946年)春三月十七日,潮安李振東任
〔按〕系年據《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五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一九四六年一月,成立揭陽縣檢奸會。
同年,將縣政府辦事機構原七個科基礎上,增設秘書、會計、人事、戶政、合作和統計六個室。政府的辦事機構逐漸在增加。
李振東,字少明,廣東潮安人。畢業於保定軍校。一九四三年四月至一九四五年五月任潮安縣長,調任揭陽縣長。時,日寇敗象畢露,然而尤垂死掙扎,瘋狂進攻,縣城曾兩度淪陷,縣府被迫遷往灰寨鄉(今屬揭西縣)辦公,一切施政咸告停頓,相持數月,到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五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結束戰事,劫後瘡痍,百廢待興,李氏率隊入城,接收偽機關,縣政重新部署。
一九四六年行政區域調整為附城區和第一至第五區。是年,全縣有一十八萬五千三百九十三戶,九十八萬五千九百九十九人。(《揭陽縣政府工作報告書》)

288.民國三十五年春三月十八日至同年(西元1946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饒平黃仲瑜任
〔按〕系年據黃仲瑜《重修揭陽縣□嘴堤碑》:“三十四年秋,敵降,地方人士有修堤之議,呈准專署。越明年春,余承攝縣篆”。
黃仲瑜,廣東饒平縣人。原任廣東省政府辦公廳主任。一九四六年春外放任揭陽縣長。同年五月,重修揭陽□嘴堤。堤成,撰《碑記》,云:

邈清同治十年,方照軒軍門築□嘴堤圍,以匯潮陽金溪、揭陽古溪諸流,使折返仙橋,由涂溪迂迴赴海。由是,堤以內淡水停奄,利溥灌溉,堤以外海水隔絕,減輕旱患,功施至今。
三十四年三月,日寇進據直浦,窺揭陽,因破是堤以遏長驅之勢。是秋敵降,地方人士有修堤之議,呈准專署。越明年春,余承攝縣篆,深贊縣參議會之建議,力促其成,得國際善後救濟署之助,興工兼旬,遂復原狀。
履勘之日適旱,釀成田園輟耕,益證海水侵浸之害,而先人遠識宏謀之不可泯,又嘉諸委員之熱心興利除弊也。乃為之記。
揭陽縣縣長黃仲瑜撰
揭陽縣重修□嘴堤委員會
郭明理  鄭晉藩  林平波  王佑光  潘  駿  李德萱  林建中  謝禮勤  孫淑武  林光成  黃乾修  郭和甫  林壽南  吳  奕  謝庸甫  鄭省一  吳敬隆  鄭樹基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五月[164]

時戰後餘灰,百業凋零。省府曆行民主制度,首先成立省參議會,通令各縣選派代表一名任省議員,揭陽各派勢力明爭暗鬥甚為劇烈。後孫家哲得選。
黃氏工詩能文。後以事去職。
所謂“以事去職”,從下面所引二篇文章中,大概可看出端倪。
林道崇《黃仲瑜聞電失箸》一文說:

饒平黃仲瑜,於一九四六年三月長揭,始至之日,因縣府舊址經寇災未葺,假陳厝倉辦公。是年冬,辦公廳落成,遂於十一月十八日舉行還府典禮。
軍樂聲喧,鞭炮卜蔔,縣兵隊荷槍前道,監印官捧印繼進,黃縣長率眾職員列隊徐行。出城隍前街,轉中山馬路,進入縣府,列坐禮堂,縣長升台訓話,職員鼓掌歡呼,其樂何如。加以金吾不禁,府門大開,官民同樂,今昔未有。
華燭初照,皓月東升。禮堂宴擺十席,僚屬酒敬三巡,黃縣長春風滿面,囑各員莫拘禮節,開懷暢飲。酒興方酣,忽而譯電小吏輕步縣府之後,喁喁耳語。縣長色變,箸落席間,徑入內堂。群情驚訝,幾為輟飲。俄有自內堂出者,暗傳省府電至,縣長卸職,斯時鴉雀無聲,不歡而散。
翌晨,移交令下,戚屬治裝,深察事變之來。蓋因當日選舉國大代表,黃縣長雖依法炮製,邑人孫家哲中選,然失於不先電省,僅用公文郵送,嵇延時日,致孫氏代表席位雖在,但不克參與省之集會,致觸忤雷霆,因而落職,殆亦秘書林光鏡措施不當之過歟。[165]

《揭陽縣糧食志》第二章《田賦徵收及糧油徵購》:

民國三十五年揭陽縣教育會常務理事林佑敘,向廣東省財政廳報告,揭發縣長黃仲瑜在任半年,將攤派各鄉田畝所得之軍糧價購款移補落價款公糧,致軍糧積欠甚巨,而縣長黃可得磧碾米六七萬市斤,價值二千餘萬元。廣東省財政廳於同年十月二十一日發出1156號公函,飭縣政府查辦此案。[166]

在廣東省財政廳“飭縣政府查辦”之後,黃即卸職他去。揭陽縣長一職由黎貫接任。

289.民國三十五年冬十二月一日至三十六年(西元1946~1947年)春三月十八日,梅縣黎貫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黎貫,字伯通,廣東梅縣人。擅詩,著有《豁廬詩鈔》,民國三十四年刊印。
在揭陽任間,省府命各地應將所種鴉片煙田一律剷除,但黎不僅鏟煙不力,而且縱恿下屬借鏟煙為名,貪污受賄。揭陽各界檢舉,而黎置之不理,顯然有包庇之嫌。一九四七年三月廣東省代主席羅卓英出巡東區,到揭陽視察,由縣參議會議長鄭晉藩聯同各界士紳,呈繳逾期未鏟煙苗田畝的照片,罪證確鑿,無可推諉。羅即將黎貫縣長一職去,並委派行政督察專署秘書張美淦接任。


林道崇《因貪墨縣令免職•儆不法鄉長伏誅》:

梅縣人黎貫,原執教梅州中學,為省主席羅卓英之先生。學優登仕,而生報師恩,人情應爾。民國三十五年冬,黎握篆揭陽,鬚髮斑白,道貌岸然。下車伊始,以除民害,莫若鏟煙。呈准省府,派民政廳視察梁松榮蒞揭指導,會同揭陽警察局長李冠英,率領政警大隊長廖某旺,中隊長陳某某,大隊政警戰士,浩浩蕩蕩,前往鏟煙。
春光旖旎,煙苗茁壯,油綠遍野,搖搖欲語,我見猶憐,莫怪黎李諸君,咨嗟歎惜。天有好生之德,人有惻隱之心,況村大夫及彼煙農,麇集轅門,恭言巽語,奉金上壽,卻之不恭,受之有道。況授受之際,好奇者攝影留念,因是瞞上不瞞下,大道之沖,溝渠之側,鏟割狼籍,全師而還。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西風無情,吹遍城區。於是《南康日報》《青年日報》派員查勘,以現日報紙,豎立煙苗之間,攝取照片,因報紙上有日期,證明煙苗是日尚在,至是仕紳聯合各界,向省控告,證據確鑿。黎貫即日免職,李、廖等亦皆扣押。
嗣省主席羅卓英蒞揭,為人短小精悍,神彩煥奕,訓話之中提及此次煙案,孰是孰非,尚未確定。
黎貫於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免職,接任為潮安張美淦,下車三天,克日興師,直搗煙田,扼險駐兵,鏟彼煙苗,毀彼罌粟,並將某鄉鄉長陳大才判以包庇種煙及行賄之罪,於田頭就地槍決,以儆不法,奏凱歸來。[167]

290.民國三十六年春三月十九日至三十七年(西元1947~1948年)夏六月五日,潮安張美淦任
〔按〕系年據《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張美淦,潮安人。曾任潮安縣教育局長,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秘書。一九四七年因揭陽縣長黎貫鏟煙不力,縱屬貪污被撤職,羅卓英飭行政督察專員委派張美淦任揭陽縣長一職。
張在任職間,修復揭豐、揭普和揭安公路,方便交通。又接納僑領洪鏡波、徐居然等的建議,設立華僑招待所,輔導華僑回鄉投資。
任間,曾編《石魚齋集》。因揭陽縣署內原有石魚齋,丁日昌微時任幕府,曾居住於此,有《移寓揭陽署內石魚齋》詩,[168]云:

閑拋西舍覓東廬,苔影煙痕手自鋤。
問己可能心是石,依人休歎食無魚。
腐儒亦有移傢俱,敗筆聊臨倒薤書。
且待塵埃排遣罷,海鷗相約好如初。

因此,張美淦以丁日昌詩為題,約請名家撰寫石魚齋事成冊,有姚秋園、林清揚、孫振聲、饒宗頤等人文計十餘篇,張美淦序。[169]
一九三二年六月中旬開始至同年十月初旬,張美淦化名“鳳祠客”,和鐘勃(化名“億”)合作在潮安大光報上連載名為《長光里》的潮州方言小說。《長光里》是一部描述下層社會眾生相的小說,“作品的特色並非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於大量應用了小市民所熟悉的俗語、諺語、歇後語,其中亦有一些下流話。”頗受百姓歡迎。因此,《長光里》不僅在報上連載,一九三三年五月即印成單行本,“以其奇趣的方言,一時膾炙人口。據說,還曾改編成滑稽話劇演出更使這部小說為人所知。”[170]
一九四八年省田賦處查察揭陽縣長張美淦每月克扣全縣公教員工食米七百餘市斗,遂電請第五區行政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查究。不久,張美淦卸職他去。縣長一職由潘漢逵接任。
《揭陽縣糧食志》第二章《田賦徵收及糧油徵購》:

揭陽縣政府民國三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揭查前任縣長張美淦,將三十六年度鄉村積穀五百市石,變價為九億五千三百萬元,挪作“第五清剿區司令部”購買械彈之用。議呈廣東省政府究辦。[171]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36:13 | 只看该作者
291.民國三十七年夏六月六日至三十八年(西元1948~1949年)夏五月一日,酃縣潘漢逵任
〔按〕系年據《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潘漢逵(西元1904~1949年),少將。字建猷,湖南酃縣人。黃埔軍校第五期步科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六戰區獨立洞庭湖支隊司令,一九四四年任第20集團軍兵站總監部少將分監。民國三十七年夏六月任揭陽縣縣長,任期一年。民國三十八春二月任第103軍347師師長,十月代理第103軍軍長,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廣西東蘭被人民解放軍俘虜。
潘任職揭陽時,遇縣參議會改選,林象鼎當選正議長,謝禮勤為副。

292.民國三十八年夏五月二日至同年(西元1949年)秋九月十八,東莞何寶書任
〔按〕系年據《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
何寶書,廣東東莞人。軍人出身,歷任團長、民廳科長。他曾先後三次來揭陽。
第一次是一九三三年。
當時廣東政權由陳濟棠集團掌握,推行自治政策,相對局面較穩定。是年秋,根據廣東綏署部署,在揭陽榕城袁厝祠成立潮普揭聯防指揮部,何寶書來揭陽任指揮。何到揭,旨在強化掌握地方武裝力量,以“防共剿共”。到揭陽後,即著手組建所謂“常備隊”和“後備隊”,並擬分期訓練。但不久何寶書即他調。
第二次再作馮婦是一九三五年。
時何寶書任陳濟棠第一集團軍第三軍第九師第二十七團團長。何率軍駐揭陽,兼任“揭普聯防指揮部”指揮(前之揭潮普聯防指揮部撤銷)。何到揭陽之初即出示《告各界人民書》,將土豪劣紳列為社會混亂的根源,並將有名劣紳、訟棍劉某公開槍決,一時人心大震,懼其威懾。繼之是調查戶口,建立鄰、里二級“連保切結法”,即五戶為一鄰,二十五戶為一里,實行五家聯保。此外又整頓地方武裝,登記民間槍支;建築碉堡,組織聯防等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在“剿匪剿共”。何寶書駐揭陽約半年,被其以所謂“剿匪”中遭殺害者逾千人。
第三次是一九四九年來任揭陽縣長。
這時國民黨政權已屬土崩瓦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到了一九四九年,市面紙幣貶值,每斗米甚至賣到將近一個億(一說在榕城解放前夕每斗米最高賣十七億七千多萬元)。同年八月,胡璉兵團殘部由贛退粵,進駐潮汕,而解放軍已迫近粵境,胡璉部潰退到臺灣,當時潮汕被強迫拉丁者不少,潮人謂之“胡璉掠兵”。何寶書則觀形察世,隨時準備開溜。到九月下旬,他到汕頭開會近二十天。會後於十月十八日晚,攜財物悄然離開揭陽,寄寓香港。[172]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九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揭陽縣城,楊世瑞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揭陽縣人民政府第一任縣長。
揭陽曆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揭陽縣縣長史”應濃墨重彩留下一筆,因其人其事多屬大家耳熟能詳,檔案亦基本存在,故留由後賢撰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37:08 | 只看该作者


[①]《潮汕孫氏志略》卷二《文獻略》,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②]明林大春《井丹詩文集》卷七,郭泰棣重編,香港1980年影印本。
[③]孫努主編《京岡志》,京岡志編委會1994年。
[④]林世瑚編《西河林氏重修族譜》,宣統二年陸豐碣石寶善書室刻本。
[⑤]陳弘平主編《漁湖鎮志》第四章,轉引自《海陽縣林氏譜》,漁湖鎮地方誌編纂辦公室1991年版。
[⑥]詳見蔡義江、蔡國黃編著《辛棄疾年譜》,齊魯書社1987年。
[⑦]見宋劉克莊《後村集》卷四十,《四庫全書》本。
[⑧]見彭妙豔《潮州宋詩紀事》,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⑨]參見李裕民、黃挺《兩宋潮州知州考),《潮學研究)第4輯,汕頭大學出版社1995年。
[⑩]載《永樂大典》卷五三四五《潮州府三•文章》。
[11]載《劉揭志》卷八《藝文》。
[12]明郭之奇撰《宛在堂文集》,崇禎刻本。
[13]《清源留安留劉氏族譜》,民國十六年印本。
[14]引同上揭書。
[15]雍正《陳揭志》卷一《古跡》。
[16]明郭之奇撰《宛在堂文集》,崇禎刻本。
[17]《先師廟記》載雍正《陳揭志》卷七《藝文》。
[18]明郭之奇撰《宛在堂文集》,崇禎刻本。
[19]黃仲昭《遺愛祠記》,載《陳揭志》卷七《藝文》。
[20]見清雍正《陳揭志》本傳。
[21]清見《蕭太史集》,載馮奉初選輯,林建翰勘訂《潮州耆舊集》卷三,香港潮州會館1980年影印本。
[22]明郭之奇撰《宛在堂文集》,崇禎刻本。
[23]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藝苑出版社1998年。
[24]載雍正《陳揭志》卷七。
[25]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藝苑出版社1998年。
[26]明郭之奇撰《宛在堂文集》,崇禎刻本。
[27]見雍正《陳揭志》卷五。

[29]朱仲玉、吳奎信校點整理《翁萬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0]雍正《陳揭志》卷首。
[31]載黃挺編《饒宗頤潮汕地方史論集》,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32]同上揭書。
[33]朱仲玉、吳奎信校點整理《翁萬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4]見乾隆《劉揭志》卷八《藝文》。
[35]見雍正《陳揭志》卷七《藝文》。
[36]引見雍正《陳揭志》卷七《藝文》《重修儒學碑記》。
[37]明郭之奇撰《宛在堂文集》,崇禎刻本。
[38]明林大春《井丹詩文集》卷十一,郭泰棣重編,香港1980年影印本。
[39]明林大春《井丹詩文集》卷十一,郭泰棣重編,香港1980年影印本。
[40]明崇禎《揭陽縣誌》藝文殘卷,潮州市地方誌辦公室2003年影印本。
[41]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三十《林尚書集》。
[42]載雍正《陳揭志》卷七《藝文》。
[43]鄭智勇《潮學管錐》,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44]林熙春《曾祠記》,載雍正《陳揭志》卷七。
[45]詠黃月容之作,見孫淑彥、陳曉文選編《月容今昔吟》,揭陽詩社1997年。
[46]郭之奇《宛在堂文集》卷二十八《輯志副指》,崇禎刻本。
[47]引見雍正《陳揭志》。
[48]《劉揭志》卷首《揭陽縣誌序》,寫於崇禎七年仲冬。
[49]饒宗頤著,黃挺編《饒宗頤潮汕地方史論集》,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50]孫淑彥、林璧榮編《詩文話涵元》,揭陽博物館2002年。
[51]照磨即各部司下屬辦事機構,主事文書、卷宗等。
[52]上引俱見《詩文話涵元》卷一《碑記》。
[53]《饒府志》列其為明未及南明縣令。
[54]楊英《先王實錄》說是“十二月二十四日”。
[55]上引俱見雍正《陳揭志》卷五《張曉》本傳。
[56]馬楚堅著《試析吳六奇之保土捍民及其對明鄭集團的打擊》,《明清人物史事論析》,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
[57]清楊英撰,陳碧笙校注《先王實錄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58]顧誠著《南明史》440頁,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
[59]雍正《陳揭志》卷三。
[60]莊澤民主編《莊氏錦繡族譜》,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
[61]清周學曾等纂修《晉江縣誌人物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62]乾隆《劉揭志》卷六《人物》。
[63]乾隆《劉揭志》卷七《兵燹》。
[64]孫淑彥點校《羅萬傑詩文集》,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65]載雍正《陳揭志》藝文卷。
[66]載雍正《陳揭志》藝文卷。
[67]雍正《陳揭志》卷八《藝文》。
[68]雍正《陳揭志》卷七《藝文》。
[69]雍正《陳揭志》卷七。
[70]乾隆《劉揭志》卷八《藝文》。
[71]見雍正《陳揭志》藝文卷。
[72]見雍正《陳揭志》卷二。
[73]引見乾隆《劉揭志》卷四《職官》本傳。
[74]陳樹芝《題建雙峰寺序》,載雍正《陳揭志》卷八《藝文》。
[75]雍正《陳揭志》卷八《藝文》。
[76]載雍正《陳揭志》卷八《藝文》。
[77]上引均見乾隆《劉揭志》卷四《職官》本傳。榕城書院後改稱榕江書院,即今揭陽一中。
[78]《劉揭志》卷八《藝文》。
[79]引見《劉揭志)卷四《職官》本傳。
[80]《長樂縣誌》卷十九《人物傳•魏成漢傳》及卷七《藝文略》。
[81]引見乾隆《劉揭志》卷四本傳。
[82]見乾隆《劉揭志》卷四《職官》本傳。
[83]載乾隆《劉揭志》卷首。
[84]引見黃大鶴《乾隆壬子續志序》,載《劉揭志》卷首。
[85]梅岡書院後經劉業勤撥田為膏火,鄭大進亦力贊增修,故梅岡書院之建,賀、劉、鄭均與有力焉。鄭大進撰《梅岡書院記》詳記其事,《記》載《劉揭志》卷八《藝文》。
[86]引見光緒《李續志》卷二《職官》。
[87]見拙文《臨陳鴻壽之樂趣》,載拙著《玩賞手劄》,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版。
[88]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藝苑出版社1998年。
[89]清孫南川撰《京岡孫氏簡譜》,清抄本。
[90]清鄭昌時著,吳二持校注《韓江聞見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91]清袁郁初編纂《袁氏賢達實錄》,光緒抄本。
[92]清鄭昌時著,吳二持校注《韓江聞見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93]引見鄭智勇《崇光岩錐指》,《潮學管錐》,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94]《曾國藩全集》第十四冊《詩文•廣東嘉應州知州劉君事狀》,嶽麓書社1986年。
[95]溫仲和《嘉應州志)卷十九《宦績》,光緒刻本。
[96]光緒《李續志》卷四《藝文》。
[97]同上揭書。
[98]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藝苑出版社1998年。
[99]光緒《李續志》卷四《藝文》。
[100]光緒《李續志》卷二《宦跡》。
[101]清孫子俊《吟香館詩鈔》,稿本。
[102]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藝苑出版社1998年。
[103]上引俱見徐世昌編,聞石點校《晚晴詩匯》,中華書局1990年。
[104]見光緒《李續志》卷四《事記》。此事詳本書道光二十四年條。
[105]溫廷敬輯,吳二持、蔡起賢校點《潮州詩萃》,汕頭大學出版社2001年。
[106]光緒《李續志》卷三《人物》李學存本傳。
[107]光緒《李續志》卷四《藝文》。
[108]引見林召南撰《邑侯貢士史樸傳》,《近韓林氏家範》,民國中華書局。
[109]引見《晚晴◎詩匯》卷一三九。
[110]光緒《李續志)卷四《事紀下》。
[111]光緒《李續志》卷四《藝文》。
[112]清丁日昌《百蘭山館古今體詩》,民國刻本。
[113] 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藝苑出版社1998年。
[114]見《潮州陳氏有慶堂族譜》甲編,1924年刻本。
[115]載光緒《李續志》卷二《周士俊傳》。
[116]饒宗頤總纂,林德侯輯纂《潮州志•叢談志》,民國印本。
[117]沈寶善《重修文廟改建尊經閣碑記》:“揭邑庠序始設于宋紹興十年。”載光緒《李續志》卷四。
[118]見《留芳桂竹岩•千秋草不腐》,載盧安銀主編《紫峰攬勝》,政協揭陽市榕城區委員會1995年。
[119]載光緒《李續志》卷四。
[120]同上揭書。
[121]溫廷敬主纂《大埔縣誌》卷十七《職官志》本傳。
[122]光緒《李續志》卷首,光緒十六年仲春刻本。
[123]光緒《李續志》卷四《風俗•災祥》。
[124]《丘逢甲詩集》,嶽麓書社2001年。
[125]《奉憲嚴禁碑》,載張宗儀、張秀清主編《揭陽文物志》,揭陽縣博物館1986年。
[126]《胞兄雨三五十生日祝壽詩並序》,載吳沛霖著,吳雨三編《澤庵詩集》,1934年。
[127]參見高伯雨《聽雨樓隨筆》,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8]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藝苑出版社1998年。
[129]轉引自《政府志》編寫組撰《有關民國時期揭陽縣長的資料》一文,載《揭陽史志》總第七、八合刊。
[130]參見拙文《亦官亦私的二思樓主人周子元》,載《榕城文史》第三期。
[131]見《大埔縣誌》本傳。
[132]溫丹銘《大埔縣誌》卷二十二,民國刊本。
[133]轉引自《政府志》編寫組撰《有關民國時期揭陽縣長的資料》一文,載《揭陽史志》總第七、八合刊。
[134]引自《揭陽史志》1996年第四期。
[135]參見張宗儀、張秀清主編《揭陽文物志》,揭陽博物館一九八六年。
[136]小傳和陸詩俱見韋燦《欽州文史資料》第六輯《陸開梅小傳》及拙著《揭陽美術家人名辭典》。
[137]吳沛霖著,吳雨三編《澤庵詩集》,1934年。
[138]錄自謝巢雲撰、謝芷升編《紅藥吟館詩鈔》卷首,汕頭汕報1931年。
[139]轉引自《張彌生主編揭陽縣水利志》第三章,廣東科技出版社1992年。
[140]見周頤撰《先考藝園公事略》,載《菁園叢鈔》,香港1964年。
[141]見周頤撰《先考藝園公事略》,載《菁園叢鈔》,香港1964年。
[142]引自《揭陽史志》1996年第四期。
[143]詳見拙著《揭陽美術家人名辭典》,東文藝術出版社2004年。
[144]黃殿中《觀風聽雨樓詩存》,潮汕歷史文化中心揭陽分會1999年。
[145]載1996年10月20日《汕頭特區晚報》。
[146]詳見《揭陽文史》第五期鄭衡、楊祈洽合作《愛國民主人士陳卓凡》。
[147]引見孫銳卿《生活紀事珠》,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8]參見黃乾修《揭陽八十年張宦耆壽聞見錄》,香港1972年版。
[149]見《揭陽文史》第四集,1986年。
[150]參見姚梓芳著《秋園文鈔》,1939年印本。
[151]引自《揭陽史志》1996年第四期。
[152]錄自民國謝文炳等修《謝氏宗譜》,民國刻本。
[153]引見林清揚《璞山續集》卷一,1935年。
[154]引自《揭陽史志》1996年第四期。
[155]參見黃乾修《揭陽八十年鄉宦耆壽聞見錄》,香港1972年版。
[156]見《揭陽文史》第二期,1985年。
[157]詳見楊啟獻主編《庵埠志》之《人物傳》。
[158]引見周頤《菁園叢鈔》,香港1965年。
[159]見黃乾修《揭陽八十年鄉宦耆壽聞見錄》。
[160]見《揭陽縣政府志》第四章《政府工作》。
[161]陳振梅、藏禺《一九四三年揭陽縣米荒簡述》,載《揭陽文史》1985年第二期。
[162]見林清揚《璞山續集》,1935年。
[163]見《揭陽文史》第四期,1986年。
[164]引自張彌生主編《揭陽縣水利志》,廣東科技出版社1992年。
[165]見《揭陽文史》第四期,1986年。
[166]引見李逸主編《揭陽縣糧食志》,揭陽縣糧食志編寫組1987年。
[167]見《揭陽文史》第四期,1986年。
[168]見丁日昌《百蘭山館古今體詩》卷一,光緒刻本。
[169]見拙著《揭陽書目敘錄》,揭陽博物館1986年。
[170]郭馬風《鐘勃的兩部潮州方言小說》,載《長光裏》附錄一。
[171]引見李逸主編《揭陽縣糧食志》,揭陽縣糧食志編寫組1987年。
[172]詳見張宗儀《何寶書三次任揭的背景和際遇》,載《揭陽文史》第五、六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37:44 | 只看该作者

〔附錄一〕

揭陽南宋至民國縣長一覽表

(南宋紹興八年至民國三十八年)

南宋(西元1127~1279年)
1.高郵孫乙:紹興八年 (稱知縣事,從八品)
2.曹某:紹興間
3.莆田陳文隱:紹興間
4.盤洲餘致和:紹興間
5.同安陳彥光:紹興二十八年
6.莆田林岳:隆興、乾道間
7.龍溪黃煜:紹熙四年
8.莆田鄭起沃:慶元、嘉泰間
9.漳浦鄭少嘉:寶慶二年
10.晉江趙與岡:紹定五年
11.莆田方大輿:紹定六年
12.南安洪元驥:鹹淳五年

元代(西元1271~1368年)
13.趙孟僕:大德間(縣尹,從七品)
14.歸德彭振:至大元年(縣尹)
15.蒙古答不歹:至正十二年至十六年(達魯花赤,從七品)

明代(西元1368~1644年)
16.廬州唐宗義:洪武三年至七年(稱知縣,正七品)
17.泉州劉潛夫:洪武八年
18.南昌沈仲德:洪武十四年
19.廣西蔡昌慶:洪武二十年左右
20.丹陽蔡善:洪武三十一年
21.侯官鄭順:永樂十二年
22.將樂余閏:永樂十八年
23.莆田徐資用:永樂二十年夏月至二十二年
24.廬江金浩:宣德五年
25.直隸曹謙:宣德八年
26.弋陽錢貴春:正統元年至六年
27.永豐周粹純:正統九年
28.如皋繆謙:景泰四年至六年初
29.通海張才:天順二年至三年
30.南靖陳爵:天順四年至成化二年
31.番禺杜淳:成化三年至四年
32.惠安謝寧:成化五年至十年
33.武康駱善:成化十一年左右
34.泉州陳睿:成化十五年至十七年
35.侯官黃克守:成化十八年
36.貴溪童冕:成化二十一至二十二年
37.閩縣吳鏘:成化二十三年春至同年秋七月
38.都昌邵遵道:弘治三年至四年
39.安福彭惟方:弘治五年至八年
40.合州敖公輔:弘治九年至十一年
41.宜安沈庸:弘治十二年
42.會稽車汾:弘治十二年
43.大庾張九逵:弘治十三年至同年年底
44.雲南王愷:弘治十四年至十六年
45.雲南董琰:弘治十七年秋至十八年
46.莆田陳琳:正德二年初至三年
47.廣西劉傑:正德三年至四年
48.饒州朱文選:正德五年至六年
49.安慶柯恕:正德九年至十年初
50.永豐王國光:正德十年至十三年
51.南昌陶禎:正德十五至十六年
52.永安林孜:嘉靖二年至四年
53.郁林鄧祚:嘉靖五年至六年
54.莆陽謝偉:嘉靖六年至八年
55.弋陽舒國光:嘉靖九年至十年
56.莆田陳位:嘉靖十一至十三年
57.泰和劉魁:嘉靖十六年春至同年夏
58.長泰薛炳:嘉靖十六年秋至十七年
59.上虞胡景華:嘉靖十八年
60.吉水王鳳:嘉靖二十年至二十六年
61.莆田鄭用賓:嘉靖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
62.侯官林以毅:嘉靖三十五年左右
63.莆田彭文質:嘉靖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
64.宜山黎資:嘉靖四十四年
65.晉江鄭良璧:嘉靖四十五年
66.甌甯李仕:隆慶元年至四年
67.上虞謝師成:隆慶五年至六年
68.莆田林大經:隆慶六年至萬曆三年
69.晉江潘維嶽:萬曆七年至九年
70.仙游鄭惟恕:萬曆十年左右
71.浮梁陳時霖:萬曆十二至十六年
72.安溪李□:萬曆十七年至十九年
73.侯官朱家相:萬曆二十年左右
74.山陰何景忠:萬曆二十九年
75.吳縣汪起鳳:萬曆三十年至三十七年
76.歸安沈如霖:萬曆三十四年底至三十五年春
77.富順劉昭:萬曆三十七年
78.莆田潘應龍:萬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
79.漳州謝應謨:萬曆四十年左右
80.晉江陳則采:萬曆四十二年左右
81.蒙城李訪:萬曆四十五年左右
82.臨川曾應瑞:萬曆四十六年秋九月至天啟二年
83.邵武何望海:天啟三年秋月至五年
84.慈溪馮元飆:天啟六年至崇禎三年
85.邵武江愈敏:崇禎四年至五年初
86.海甯陳鼎新:崇禎五年春至六年
87.懷寧汪國士:崇禎七年夏五月至八年
88.會稽朱光熙:崇禎九年至十年初
89.金壇張明弼:崇禎十年春至十五年
90.臨海高士森:明末
91.海鹽李毓新:崇禎十六年至十七年
92.永定吳煌甲:崇禎十七年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
93.晉江趙甲謨:南明弘光元年七月至同年十月
94、張增寅:南明隆武二年至永曆元年十月

清代(西元1644~1911年)
95.秀水張曉:順治四年至七年(稱知縣,正七品)
96.長洲李之□:順治八年至十年夏
97.稷山段有黻:順治十一年至十二年秋九月
99.張一彬:順治十二年九月底至十三年三月(明鄭政權)
99.丹徒蔣寅:順治十三年三月至十五年
100.雄縣張嘉善:順治十六年至十八年
101.晉江莊際耀:康熙元年左右
102.山陰胡鶴翥:康熙二年至三年
103.旌德呂龍:康熙四年
104.義烏葉其勤:康熙五年
105.城固許□:康熙六年至七年
106.竹山龔元英:康熙七年冬月至九年底
107.晉江張方聖:康熙十年至十六年
108.長泰廖鳴鳳:康熙十七年至十八年
109.瀋陽王基盛:康熙十九年
110.餘姚鄭濂:康熙二十三年冬月至二十七年底
111.南和李大成:康熙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
112.江夏蔡端:康熙三十年春至三十八年
113.德化蔡毓志:康熙三十九年
114.山陰李應鳳:康熙四十四年
115.沈澄:康熙四十六年
116.揚州劉錫□:康熙四十六年底至五十二年
117.新建魏國需:康熙五十三年至五十七年
118.山陰孫公瑜:康熙五十八年至雍正元年
119.豐城李景運:雍正二年至三年底
120.江西柴瑋:雍正四年初至同年五月
121.湘潭陳樹芝:雍正四年五月至十年
122.淮山吳覲光:雍正八年
123.即墨黃繩中:雍正十年
124.正定杜兆觀:雍正十二年
125.祥符張薰:乾隆元年至八年冬月
126.青浦熊約祺:乾隆八年冬月
127.魏能定:乾隆十一年左右
128.錢塘顧彝:乾隆十四年春月至十八年
129.武進武啟圖:乾隆十八年
130.福清張甄陶:乾隆十九年至二十年
131.臨桂黃元基:乾隆二十年
132.興平趙長民:乾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
133.休甯王可堂: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秋月
134.如皋黃大鶴:乾隆二十六年秋月至二十七年
135.錢塘薑宏正:乾隆二十八年
136.武威孫□:乾隆二十九年
137.丹陽賀朝冕:乾隆三十年春至三十一年
138.嘉興陸昌祖:乾隆三十二年同年至十月
139.桂平劉業勤:乾隆三十二年十月至三十三年
140.錢塘許鉞:乾隆三十三年底至三十四年
141.懷甯蕭應植:乾隆三十五年
142.成都龍廷泰:乾隆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
143.海豐張映衡:乾隆三十八年
144.承德史易: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至四十年八月
145.桂平劉業勤:乾隆四十年九月至四十五年(回任)
146.西州李華國: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
147.陽曲折遇蘭:乾隆五十年
148.江西徐崇奎:乾隆五十一年
149.玉屏洪其哲: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五年
150.閩縣許憲: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
151.華州史藻:乾隆五十八年至五十九年
152.商密單可□:嘉慶二年至四年
153.儀封馮亨:嘉慶四年
154.定海黃定文:嘉慶四年冬至六年夏月
155.獻縣劉廷楠:嘉慶六年夏月至十三年
156.太原高沖霄:嘉慶十四年
157.崇慶朱深揚:嘉慶十五年至十八年
158.山陰章予之:嘉慶十九年春月至二十二年
159.南城蔡夢麟:嘉慶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冬月
160.山陰章予之:嘉慶二十四年冬月至二十五年(回任)
161.詔安沈寶善:道光元年至三年
162.卓振清:道光四年
163.張孝詩:道光間
164.周至許聯升:道光十一年至十三年八月
165.桐城姚柬之:道光十三年九月至十四年正月
166.錢塘陳恩普:道光十四年正月至同年五月
167.桐城姚柬之:道光十四年五月至十五年六月(回任)
168.四川威昌:道光十五年閏六月至十七年七月
169.峨眉張熙宇:道光十七年八月至十八年五月
170.錢塘吳均:道光十八年夏六月至十九年春正月
171.峨眉張熙宇:道光十九年二月至二十年春二月(回任)
172.順天陳鼎:道光二十年三月至二十一年七月
173.遵化史樸:道光二十一年八月至二十二年七月
174.大興羅江:道光二十二年七月至二十三年
175.濟源李榮:道光二十三年
176.零陵王治溥: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二月
177.湘潭胡湘:道光二十六年三月至二十七年正月
178.嘉義許錫勳:道光二十七年二月至二十八年
179.濟甯郭汝誠:道光二十九年正月同月月底
180.浮山侯坤元:道光二十九年二月至同年七月
181.宛平湯聘三:道光二十九年秋八月至三十年夏六月
182.遂安毛仁麟:道光三十年七月至同年九月
183.南豐劉世淳:道光三十年十月至咸豐二年正月
184.山陰王皆春:咸豐二年正月至同年三月
185.泰和張邦泰:咸豐二年四月至三年
186.宛平劉鎮:咸豐四年正月
187.山陰王皆春:咸豐四年正月至六年九月(回任)
188.永嘉潘銘憲:咸豐六年九月至十年
189.上杭陳常青:咸豐七年六月至同年十月
190.朝邑徐錫麒:咸豐十年十一月至同治元年正月
191.大興馬長庚:同治元年二月至二年五月
192.晉江陳毓書:同治二年六月至三年三月
193.固始吳保瀚:同治三年四月至四年五月
194.臨桂張克良:同治四年六月至五年五月
195.龍岩章逢吉:同治五年六月至六年正月
196.晉江陳文修:同治六年二月二月至同月底
197.龍岩章逢吉:同治六年三月至同年九月(回任)
198.晉江陳文修:同治六年十月至八年五月(回任)
199.臨桂劉彬:同治八年六月至九年二月
200.安岳鄒宗淦:同治九年三月至十年三月
201.皋蘭周士俊:同治十年四月至十二年底
202.武陵餘祚馨:同治十三年四月至光緒元年正月
203.新建夏獻銘:光緒元年六月至三年六月
204.蒼梧林兆南:光緒三年七月至五年六月
205.歸安姚頤壽:光緒五年七月至七年七月
206.蒼梧林兆南:光緒七年閏七月至九年九月(回任)
207.永淳蔡淩霄:光緒九年冬十月至十年夏六月
208.太和鄭履端:光緒十年七月至十一年十一月
209.清江王倬韓:光緒十一年十二月至十二年
210.太湖王崧:光緒十三年春月至十四年春杪
211.邵陽魏恒:光緒十四年四月至十五年春杪
212.陽湖莊允懿:光緒十五年四月至十六年夏初
213.衡山聶緝慶:光緒十六年六月
214.孟縣杜友白:光緒十六年秋月
215.陵水李徵庸:光緒十六年底至十七年
216.迪化潘泰謙:光緒十七年
217.清澗張問崇:光緒十九年左右
218.蔡鴻恩:光緒二十二年左右
219.閩縣池伯煒:光緒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
220.山陰錢榮:光緒二十四年
221.李樹聲:光緒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
222.長壽李滋然:光緒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夏初
223.李樹聲:光緒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至同年十二月(回任)
224.侯官虞汝鈞: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三十年底
225.順天鄭世□:光緒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至三十二年春杪
226.江南祝掄望:光緒三十二年四月至三十三年
227.何炳修:光緒三十四年至宣統元年
228.陸川范晉藩:宣統二年至三年九月二十一日

民國(西元1911~1949年)
229.揭陽周易:清宣統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民國元年秋七月二十四日(稱民政長)
230.大埔張龍雲:民國元年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四月二十五日(改稱知事,下同)
231.江寧陶仁壽:民國二年四月六日至同年五月二十八日
232.番禺王棟:民國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至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233.永嘉陳銳:民國二年十二月一日至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234.顧石蓀:民國三年春三月二十五日至同年秋七月六日
235.高淳施文熙:民國三年七月七日至四年四月二十日
236.諸暨樓守愚:民國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至同年十二月三日
237.容縣蘇紹章:民國四年十二月四日至同年同月二十九日
238.漢陽王傅珍:民國五年春正月一日至同年春三月二十九日
239.欽縣陸開梅:民國五年四月一日至同年七月十二日
240.澄海李祖衡:民國五年七月十三日至同年十一月七日
241.香山楊玉銜:民國五年十一月八日至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242.南豐周煥南:民國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同年冬十二月五日
243.馬平劉從驥:民國六年冬十二月六日至七年六月十四日
244.海豐陳翰飛:民國七年六月十五日至八五月十五日
245.建德徐之棣:民國八年五月十六日至九年四月十三日
246.蒼梧周仁:民國九年四月十四日至同年五月三十一日
247.順德關文偉:民國九年六月一日至同年八月二十一日
248.寧鄉洪兆康:民國九年秋八月二十二日至十年夏五月十日(改稱縣長,下同)
249.湖北黃松林:民國十年五月十一日至同年夏六月十五日
250.湖南張慎蕃:民國十年六月十六至同年冬十一月三十日
251.揭陽林□:民國十年十二月一日至十二年春三月三日
252.揭陽周伯初:民國十二年三月四日至同年四月十三日
253.廣濟伍薌梧:民國十二年四月十四日至同年五月二十七日
254.揭陽周伯初:民國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至同年十月十三日(回任)
255.揭陽林宴林:民國十二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三年二月二十日
256.揭陽陳頡龍:民國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至同年五月二十三日
257.揭陽姚紹墀:民國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至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258.揭陽陳實甫:民國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十四年三月四日
259.湘澤譚振聲:民國十四年三月五日至同年六月二十六日
260.揭陽陳樹翰:民國十四年六月二十七日至同年七月二十二日
261.文昌張勝之:民國十四年九月十四日至同年同月二十日
262.揭陽林奇:民國十四年秋九月二十一日至同年同月二十三日
263.揭陽林毓荃:民國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至同年十一月六日
264.揭陽曾靖聖:民國十四年十一月七日至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265.澄海陳卓凡:民國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十五年七月二十日
266.浦江陳灝:民國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至同年八月二十五日
267.澄海林修雍:民國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至同年十一月二日
268.潮安丘君博:民國十五年十一月三日至十六年十月二日
269.揭陽孫丹崖:民國十六年十月三至同年十一月七日(稱主任委員)  
270.長沙楊開運:民國十六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七年四月二十日(仍稱縣長,下同)
271.東莞王仲和:民國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至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272.順德岑學呂:民國十八年二月二十六日至同年六月十二日
273.潮安林祖澤:民國十八年六月十三日至同年十月二十七日
274.閩侯毛琦:民國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至二十年二月五日
275.南寧方德華:民國二十年二月六日至同年六月四日
276.梅縣何炯章:民國二十年六月五日至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277.高要謝鶴年:民國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二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278.開平黃秉勳:民國二十四年九月一日至二十六年春正月五日
279.臺山馬炳乾:民國二十六年正月六日至二十七年春三月二十二日
280.始興梁翰昭:民國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年二月四日
281.潮安陳友雲:民國二十八年二月五日至二十九二月二十八日
282.澄海林先立:民國二十九年三月一日至三十一年九月十五日
283.澄海陳暑木:民國三十一年九月十六日至三十二年九月十五日
284.潮安陳友雲:民國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至三十三年十月十日(回任)
285.潮陽朱少言:民國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至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286.潮安張允荃:民國三十二年秋九月至三十四年秋八月十五日(日偽)
287.潮安李振東:民國三十四年夏六月一日至三十五年春三月十七日
288.饒平黃仲瑜:民國三十五年春三月十八日至同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
289.梅縣黎貫:民國三十五年冬十二月一日至三十六年春三月十八日
290.潮安張美淦: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十九日至三十七年六月五日
291.酃縣潘漢逵:民國三十七年六月六日至三十八年五月一日
292.東莞何寶書: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二日至同年九月十八日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揭陽人民政府縣長名錄

(西元1949~1991年)

1.廣東揭陽楊世瑞:1949年10月至1951年7月(稱縣長,下同)
2.廣東揭西王琴:1951年7月至1952年6月
3.崔鶴章:1952年8月至1953年7月
4.廣東揭西何紹寬:1953年7月至1954年7月
5.廣東揭陽楊元:1954年7月至1955年3月
6.廣東揭陽吳者:1955年3月至1958年5月
7.河北灤縣馬德勝:1958年5月至1965年7月
8.廣東揭陽楊 輔:1965年7月至1966年2月(代理)
9.廣東潮陽張瑞江:1966年2月至1968年3月
10.山東昆侖畢可升:1966年2月至1968年3月
11.單子明:1968年3月至1968年11月(稱革命委員會主任,下同)
12.翟元禎:1968年11月至1969年12月
13.黑龍江牡丹市莊甫:1969年12月至1974年7月
14.遼寧遼陽王世明:1974年7月至1976年2月
15.遼寧蓋縣邢建坤:1976年2月至1980年1月
16.廣東揭陽黃松江:1980年1月至1980年12月
17.廣東豐順羅強:1980年12月至1984年7月(稱縣長,下同)
18.廣東揭西楊辟明:1984年7月至1987年5月
19.廣東揭陽劉曉丹:1987年5月至1990年7月
20.廣東揭陽王瑞龍:1990年7月至1991年12月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38:06 | 只看该作者

〔附錄四〕
主要援引書目

一、專著

1.〔清〕陳樹芝主纂:〔雍正〕《揭陽縣誌》,中國書店1992年據清雍正版影印。
2.〔明〕馮元飆總纂:〔崇禎〕《揭陽縣誌•藝文殘卷》,潮州市地方誌辦公室編印  2003年。
3.〔清〕劉業勤主纂:〔乾隆〕《揭陽縣誌》,民國二十七年。
4.〔清〕李星輝主纂:〔光緒〕《揭陽縣續志》,清光緒十六年春刻本。
5.〔清〕吳穎纂修:〔順治〕《潮州府志》,潮州市地方誌辦公室2003年影印本。
6.〔清〕林杭學修、楊鐘嶽撰:〔康熙〕《潮州府志》,清光緒十九年重刊本。
7.〔清〕周碩勳纂修:〔乾隆〕《潮州府志》,清光緒十九年重刊本。
8.〔清〕郝玉麟纂修:《廣東通志》,《四庫全書》本。
9.〔明〕郭春震纂修:《潮州府志》,潮州市地方誌辦公室2003年據嘉靖本影印。
10.〔明〕郭子章輯:《潮中雜記》,潮州市地方誌辦公室2003年據嘉靖本影印。
11.饒宗頤主編,吳玨輯纂:《潮州志•職官志》,民國印本。
12.饒宗頤主編,陳學儒輯纂:《潮州志•大事志》,民國印本。
13.饒宗頤主編,林德侯輯纂:《潮州志•戶口志》,民國印本。
14.饒宗頤主編,劉陶天輯纂:《潮州志•教育志》,民國印本。
15.〔明〕《永樂大典》卷五三四三、五三四五《潮字》,潮州市地方誌辦公室、韓山師範學院圖書館2000年據1960年版影印本。
16.吳克主編:《揭陽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黃水利總編:《惠來縣誌》,新華出版社2002年。
18.溫廷敬主編:民國《大埔縣誌》,民國印本。
19.丘傑主編:《大埔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高國抗、林主編:《豐順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21.〔清〕吳道主纂:〔光緒〕《海陽縣誌》,光緒刻本。
22.廖來保主編:《潮州市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清〕余之正主編,程志遠等整理:〔乾隆〕《嘉應州志》,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古籍部1991年。
24.〔清〕溫仲和主編:〔光緒〕《嘉應州志》,光緒刻本。
25.廖戈主編:《梅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明〕黃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舊志整理組、福建省圖書館特藏部整理:〔弘治〕《八閩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27.〔清〕周學曾等纂修,晉江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整理:〔道光〕《晉江縣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28.陳苗主編:《晉江市志》,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
29.《長樂縣誌》,民國刻本。
30.王琳乾、鄧特主編:《汕頭市志》,新華出版社1999年。
31.王琳乾、王曉環、秦梓高撰:《汕頭大事記》,汕頭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8年。
32.張清秀主編:《澄海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陳克寒總纂:《普寧縣誌》,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34.徐榮波、黃濟群主編:《揭陽縣政府志》,揭陽縣人民政府1988年。
35.揭陽縣縣誌辦公室、《揭陽縣誌》編輯部編:《揭陽縣大事記》,1989年。
36.孫寒冰主編:《榕城鎮志》,榕城鎮地方誌編纂辦公室1990年。
37.陳弘平主編:《漁湖鎮志》,漁湖鎮地方誌編纂辦公室1991年。
38.楊啟獻主編:《庵埠志》,新華出版社1990年。
39.孫努主編:《京岡志》,京岡志編輯委員會1994年。
40.李逸主編:《揭陽縣糧食志》,揭陽縣糧食志編寫組1997年。
41.張彌生主編:《揭陽縣水利志》,廣東科技出版社1992年。
42.謝鶴年主編:《揭陽縣政概況》,1934年。
43.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4.〔清〕孫南川撰:《京岡孫氏簡譜》,清鈔本。
45.〔清〕袁郁初編纂:《袁氏賢達實錄》,光緒鈔本。
46.陳溥元等倡修:《潮州陳氏有慶堂族譜》,1924年刻本。
47.謝文炳等編:《謝氏宗譜》,民國刻本。
48.林世瑚編:《西河林氏重修族譜》,宣統二年陸豐碣石寶善書室刻本。
49.莊澤民主編:《莊氏錦繡族譜》,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
50.孫淑彥編著:《潮汕孫氏志略》,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51.李錦深主編:《官碩鄉志》,揭陽《官碩鄉志》編委會2003年。
52.黃乾修撰:《揭陽八十年鄉宦耆壽聞見錄》,香港1972年。
53.張宗儀、張秀清主編:《揭陽縣文物志》,揭陽博物館1996年。
54.〔清〕周學曾等纂修:《晉江縣誌人物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55.孫淑彥、王雲昌編著:《潮汕人名辭典•文史藝術分冊》,東方藝術出版社2004年。
56.孫淑彥編:《揭陽美術家人名辭典》,東方藝術出版社2004年。
57.徐光華編:《揭陽今古述略》,學苑出版社1999年。
58.馬楚堅著:《明清人物史事論析》,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
59.孟森著:《心史叢刊》,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60.孫淑彥著:《嶺東人文考論》,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
61.孫淑彥編著:《揭陽書目敘錄》,揭陽博物館1986年。
62.〔清〕馮奉初選輯,林建翰勘訂:《潮州耆舊集》,香港潮州會館1980年影印本。
63.〔清〕楊英撰,陳碧笙校注:《先王實錄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64.〔宋〕劉克莊撰:《後村集》,《四庫全書》本。
65.〔宋〕洪適撰:《盤洲文集》,《四庫全書》本。
66.〔明〕郭之奇撰:《宛在堂文集》,崇禎刻本。
67.〔明〕羅萬傑撰,孫淑彥點校:《羅萬傑詩文集》,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68.〔清〕曾國藩撰:《曾國藩全集》,嶽麓書社1986年。
69.〔清〕李世熊撰:《寒支集》,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70.饒宗頤著,黃挺編:《饒宗頤潮汕地方史論集》,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71.鄭智勇著:《潮學管錐》,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72.〔明〕翁萬達撰,朱仲玉、吳奎信校點:《翁萬達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3.〔清〕鄭昌時著,吳二持校注:《韓江聞見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74.蔡義江、蔡國黃編著:《辛棄疾年譜》,齊魯書社1987年。
75.陳曆明編校:《明清實錄潮州事輯》,香港藝苑出版社1998年。
76.〔清〕陳玨編,陳王猷校訂:《古瀛詩苑》,潮州市饒宗頤學術館1997年據道光世馨堂本影印。
77.〔清〕林召南撰:《近韓林氏家範》,民國中華書局版。
78.〔清〕林長暉撰:《繞綠書莊詩鈔內集》,光緒刻本。
79.〔清〕丁日昌撰:《百蘭山館古今體詩》,民國刻本。
80.〔清〕謝巢雲撰,謝芷升編:《紅藥吟館詩鈔》,汕頭汕報1931年。
81.〔清〕孫子俊撰:《吟香館詩鈔》,稿本。
82.〔清〕丘逢甲撰:《丘逢甲詩集》,嶽麓出版社2001年。
83.姚梓芳撰,洪一湖編:《秋園文鈔》,香港1939年。
84.黃甲儒撰:《夢中夢樓詩文集》,1933年稿本。
85.林清揚撰:《璞山續集》,1935年。
86.周頤著:《菁園叢鈔》,香港1965年。
87.吳沛霖著,吳雨三編:《澤庵詩集》,雙山人隱廬1934年印本。
88.盧安銀主編:《紫峰攬勝》,政協揭陽市榕城區委員會1995年。
89.黃殿中撰:《觀風聽雨樓詩存》,潮汕歷史文化中心揭陽市研究會、揭陽市潮學雜誌社編輯部1999年。
90.陳炎創、陳炎慧、陳炎芳編:《陳署木詩文選集》,澳門文化廣場有限公司2004年。
91.孫淑彥、林璧榮編:《詩文話涵元》,揭陽博物館1996年。
92.孫淑彥、陳曉文選編:《月容今昔吟》,揭陽詩社1997年。
93.鳳祠客、億著:《長光裏•龍塘武士No.1》,香港榕文出版社2002年。
94.徐世昌編,聞石點校:《晚晴詩匯》,中華書局1990年。
95.林亞傑主編:《廣東歷代書法圖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96.彭妙豔著:《潮州宋詩紀事》,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97.〔漢〕司馬遷撰:《史記》,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店1986年影印本。
98.〔漢〕班固撰:《漢書》,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店1986年影印本。
99.趙爾巽等撰:《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店1986年影印本。
100.梅益總編:《潮汕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
101.吳勤生主編:《汕頭大博覽》,香港文化傳播事務所有限公司1997年。
102.王瑞龍主編,沈育秋攝影:《揭陽名勝古跡》,嶺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
103.重修黃岐山、涵元塔董事會編:《揭陽重修黃岐山塔征信錄》,1934年。
104.孫少楷著,孫鶴年編:《榕城竹枝詞》,1942年。
105.〔清〕溫爾能纂輯,呂永光等整理:《粵東詩海》,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
106.顧誠著:《南明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
107.呂宗力主編:《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

二、文論

108.《民國以來揭陽縣長一覽》,載《港九榕江福利會會刊》總第二期,港九榕江福利會會刊第二期編輯委員會1966年。
109.協士撰《清代揭陽曆任知縣名列表》,載《揭陽文史》第四集,政協揭陽縣文史編輯部1986年。
110.吳道躍、張宗儀撰《民國時期揭陽縣六十四任行政首腦名列》,載《揭陽文史》第二集,政協揭陽縣文史編輯部1985年。
111.劉劍明校編《民國時期揭陽縣長一覽表》,載《揭陽史志》總第六期,揭陽縣縣誌辦公室1986年。
112.《政府志》編寫組撰《有關民國時期揭陽縣長的資料》,載《揭陽史志》總第七、八合期,揭陽縣縣誌辦公室1986年。
113.本育撰《民國時期揭陽縣官雜錄》,載《揭陽史志》1996年第四期,揭陽縣縣誌辦公室1996年。
114.李裕民、黃挺撰《兩宋潮州知州考》,載《潮學研究》第四輯,汕頭大學出版社1995年。
115.葉恩典撰《略談泉潮之關係》,載《潮學研究》第六輯,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116.葉恩典撰《古代泉潮人士互為異地任職之淺見》,載《潮學研究》第七輯,花城出版社1999年。
117.拙作《留芳桂竹岩•千秋草不腐》,載盧安銀主編《紫峰攬勝》,政協揭陽市榕城區委員會1995年。
118.高伯雨撰《李滋然救康有為》,載高伯雨《聽雨樓隨筆》,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9.孫銳卿撰《揭陽縣長陳卓凡》,載孫銳卿《生活紀事珠》,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0.鄭衡撰《愛國民主人士陳卓凡》,載《揭陽文史》第五期,揭陽縣政協文史委員會1886年。
121.孫振聲撰《梁翰昭長揭的一出醜劇》,載《揭陽文史》第二期,政協揭陽縣文史委員會1885年。
122.郭偉忠撰《張雲逸曾任揭陽縣長》,載1996年6月16日《汕頭特區晚報》。
123.莫文華撰《張雲逸確曾任揭陽縣長》,載1996年10月20日《汕頭特區晚報》。
124.陳振梅、藏禺撰《一九四三年揭陽縣米荒簡述》,載《揭陽文史》第二期,揭陽縣政協文史委員會1885年。
125.林道崇撰《軼事數則》,載《揭陽文史》第四、五期,政協揭陽縣文史委員會1986年。
126.張宗儀撰《何寶書三次任揭的背景和際遇》,載《揭陽文史》第五、六期,政協揭陽縣文史委員會1987年。
127.陳恩明、李淑光撰《抗日時期揭陽的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述要》,載《揭陽文史》第七期,政協揭陽縣文史委員會1987年。
128.徐光華撰《陸開梅長揭二三事》,載《揭陽文史》第六期,政協揭陽縣文史委員會1987年。
129.孫淑彥撰《亦官亦詩的二思樓主周子元》,載《榕城文史》第三期,政協揭陽縣榕城區文史委員會1995年。
130.孫淑彥撰《臨陳鴻壽之樂趣》,載江經略編《玩賞手劄》,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版。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2:38:51 | 只看该作者

〔跋〕

褒貶自有春秋

黃隴章



“縣長”的責職,封建社會與現代社會雖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主要在於貫徹上級的指示,維護一方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帶領百姓推動當地經濟建設及社會事業的發展;使全縣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讓群眾的生活過得更加舒適。
一般而言,任職地方領導,首先要有一個國泰民安、政治清明的社會大環境,這是客觀條件。其次是,本人要有能力才華,並且願意出力為百姓辦事,為社會作貢獻。這是主觀條件。只有當主、客觀條件相結合的時候,任職者對社會的貢獻,對當地的發展才會起大作用。
作為一縣之長,是百姓心眼中的“父母官”,可謂“權大言重”,他可以運用手中所掌握的權力,造福一方,亦可以貽誤一方,甚至禍害一方。清官,是群眾的靠山和主心骨,所以百姓稱為“青天”;庸官,渾渾噩噩,醉生夢死,無所作為,一個地方亦就停滯不前;貪官者,利用權力,顛倒黑白,製造是非,魚肉百姓,那必然是娼盜盛行,風氣敗壞,暗無天日,百姓遭殃,那就要禍害一方了。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應該是執政者所應追求的目標。



近日,淑彥將他研究幾年的著作《揭陽曆代縣長考論》(下簡稱《縣長》)送來,要我寫篇序言。
淑彥在寫這本書的過程,曾經就該書的體例及其他問題詢問過我。因為是老朋友,我就所知談了一些看法。其次是平時我常托他購買一些文史方面的書籍。更主要的是,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自己有一些想法和觀點。因些,答應寫。不過,寫“序言”,嚴肅了一些,還是寫成讀後感一類的文章,想到就寫。



《縣長》共收錄揭陽自南宋至民國時期的歷任揭陽縣長近三百人,分別考證他們的任、卸職時間;從任職人數和內容上,都超過了前輩學者所研究的成果。從援引書目來看,作者是下了很大精力的。站在前輩巨人的肩膀上,是後來學人的幸運;而細心勾檢稽失則要靠作者的博閱群籍,認真辯識。
從《縣長》中可知,那些對地方有所作為的“父母官”,他們在任職的時間,社會總是相對比較穩當。
例如南宋的孫乙,雖然當時只有半壁江山,而在南方戰事尚不多。加上揭陽剛剛複置為縣,百廢待舉,百業待興。孫乙憑著一腔熱情,選定縣治,開拓馬路,建設縣學,遷徙人口,使揭陽縣治即今榕城初具規模,為揭陽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清代乾隆的劉業勤,在任職時,是所謂的“乾隆盛世”,他才有可能施盡才華,為揭陽的發展做出成績:修建名勝古跡,擴建學校書院,主纂志書,等等一系列有益於揭陽的事。
民國謝鶴年到揭陽任縣長時,恰好是陳濟棠“廣東自治”的時候。他在任四年,先後擴建榕城韓祠、打銅、火船頭和南門外四處馬路。修建揭安、揭豐、揭普、河安、河鯉等公路。修建黃岐山塔、涵元塔和中山公園。創建揭陽簡易師範學校。建揭陽縣農業推廣所及苗圃場、揭陽平民醫院和揭陽救濟院等等。
以上的揭陽縣長,都有很好的口碑在揭陽民間留傳。原因很簡單,他們為揭陽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才智。當然,在揭陽古代的歷任縣長中,對揭陽發展做出成績的,並不止上面提到的幾任縣長。
該書亦談到一些貪污受賄、強姦民意和碌碌無為的縣長,尤其以明朝為多,如柯恕、王國光、陶禎、舒國光、薛炳、朱家相等等,這些貪污枉法的縣長,不僅對揭陽的發展沒有絲毫的作用,反而在揭陽曆史上留下一些污垢。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有槍便是草頭王”。這些軍閥一旦掌權,竟然有錢就可到他們那裏買個縣長來當。試想想,這些不用什麼本領才能,只要有錢,就可以買來個“父母官”的一縣之長,能有什麼建樹呢?他們根本值不得一談,因為他們只是給揭陽抹黑而已。這亦說明瞭民國時期社會的混亂和政治的黑暗。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這就是研究史學的妙用,亦許就是淑彥廢寢忘食,致力於《縣長》的初衷和所期望達到的目的。《縣長》不僅在學術上有價值,在社會學上亦有借鑒和啟迪的地方。
我曾任揭西縣縣長多年,讀這本《縣長》,更有感慨,既走進歷史,研究了書中的物件,亦融入了自我。在構建和諧文明社會的今天,更應該“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中央的領導下,更有理由帶領群眾致富奔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林則徐語)有一句古話說得好:“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歷史是人民寫的,公道自在人心,《縣長》中的一個個形象,為我們提供了一面面鏡子,這就是《縣長》的價值。我衷心祝賀《縣長》的出版,亦期待作者有更新的成果面世。

二零零五年五一節

[1] 見蔡起賢《嶺東人文考論序》,載拙著《嶺東人文考論》卷首,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2]漢書舊志載:南越揭陽令史定,聞漢兵至自降。封安道侯。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4 03:56 , Processed in 0.1422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