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5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才] “感动矿山的人”池凤玉

[复制链接]

503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9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7:23: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动矿山的人”池凤玉

作者:谭磊
来源:红山文学
时间:2022.07.07


穿过岁月烽火,相伴历史云烟,红透山铜矿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征程。回望这段历史,载心酸泪,载风雨路,载不屈史,载奋斗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几代红透山人前赴后继、浑然忘我,在这片红透千尺、铜绿漫天的土地上,谱写下多少感人肺腑、气壮山河的创业和奋斗之歌。

在这些创业者和奋斗者中,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党员。半个世纪来,他用高尚的党性修养和执著的敬业精神,为红透山铜矿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朴实无华的言行、昂扬向上的精神和不图回报的气节,在红透山铜矿有口皆碑。他就是红透山铜矿原副矿长、红透山矿业公司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离休干部——池凤玉。


池老出生于1929年, 1947年8月在锦西武装工作队担任侦察班班长,1948年12月入党,1964年调任红透山铜矿副矿长、党委常委,主抓生活、安全、设备和生产工作。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的各派革命组织每天都在锣鼓不停,罢官、批斗各级领导干部,使刚刚兴建起来的红透山铜矿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在这个危及矿山命运的关键时刻,在军宣队和各造反派代表的支持下,池凤玉同志被推举为“抓革命、促生产”临时委员会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全矿的生产、生活和经营管理工作。

池老上任后,亲自起草了“抓革命、促生产”《联合公约》。《公约》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自觉坚守岗位,坚决完成年度生产任务。”这是当时整个矿山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在那动荡不安的一年零九个月时间里,在没有党委领导、没有矿部指挥的情况下,红透山铜矿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没有发生枪战和武斗,没有发生一起死亡事故,为矿山的持续生产和长远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文革过后,面对百废待兴的红透山铜矿,池凤玉同志彻夜难眠、焦急万分,如何使企业尽快走出文革阴影,实现长周期的安全生产,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这个紧要关头,池凤玉同志再次挺身而出。他在革委会的支持下,与同志们一起,组织进行了井下管路井的设计和铺设、通风系统的改造、残矿回采和竖井下掘等重大工程。白天,池凤玉同志在井下和工人们一起放炮掘进、组织生产;晚上,他就伏在残破不堪的课桌上设计方案、校对图纸……在那些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里,池凤玉把一个爱国青年、一个有识之士、一名共产党员的满腔热血,全部挥洒在了这个载满红透山人梦想和希望的土地上。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红透山铜矿迎来了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空前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连续四年年产万吨铜,成为当时有色金属开采的龙头企业,受到了冶金工业部的重视和表扬,在国外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先后有来自加拿大、秘鲁、越南、瑞典等国家的国际友人来到矿山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在接待这些来自与我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国际友人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一次,在接待加拿大考察团的过程中,时任红透山铜矿副矿长的池凤玉同志陪同他们参观红选厂选矿车间。在一台浮选设备面前,加拿大代表团副团长温德邦停下了脚步,他饶有兴趣、又带有挑衅的询问我方工作人员:“请问贵单位处理一吨矿石的成本有多高?”在进行了简短的翻译后,在场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回答客人的问题肯定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如何回答呢?答案不仅涉及到我国当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有关规定,也涉及到内部经营信息不宜披露的问题。此时,池凤玉同志微笑着迎向客人询问的目光,缓慢地说:“亲爱的温德邦先生,这个事情在我们国家只允许少数人知道。我相信您能够理解。”

池凤玉的回答让温德邦先生和加方考察团的成员钦佩不已,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的当兵的,一个只有高小文化的土豹子,一个整天在井下抡锹舞镐的泥腿子,能够这样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温文尔雅。


在以池凤玉同志为首的陪同团接待国外友人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一次,池凤玉都能巧妙地回答询问、化解矛盾,可以说是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多少年以后,温德邦先生等人仍旧和池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欣赏池老的机敏、睿智、开朗、豁达,也钦佩池老对矿山的热爱、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1991年,池老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池老离而不休,对工作的热情丝毫未减,关心企业、奉献社会的愿望也从未减退。“我是党的一名干部,我是红透山的儿子,随时准备着听从党和矿山的召唤。”池老如是说。

1991年末,红透山铜矿党委决定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分析研究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全力搞好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人员配备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池凤玉同志。这时,不同的声音在池老耳畔响起。

“池老,您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经验,也有优势,矿山党委需要你……”

“老池,你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该歇一歇享享清福了,还是找理由推了吧……”

组织的召唤,对于池凤玉来说义不容辞。于是他发出了自己响亮的声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余热全部奉献给红透山铜矿!”这发自内心的表白,充分体现出一名老共产党员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怀。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期间,六十高龄的池老克服年纪大、身体弱的困难,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全力以赴组织关工委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许多个夜晚,池家的窗前常常映射出一位鬓角花白的老人伏案记录的身影,人们远远瞻望,为之钦佩。十几年间,池老义务深入学校、车间、部队、厂房开展爱国主义、爱矿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上百场,听众逾万人。


“长路奉献给远方,江河奉献给海洋,白鸽奉献给蓝天”,而池老说,“我要把自己奉献给这里,奉献给这片我为之奋斗了大半生的土地。”

数十年的忘我工作,池老赢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荣誉——“先进工作者”“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离休后,又连续多年获得“市老干部局先进个人”“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提及这些荣誉和荣耀的时候,池老动情地叮嘱我,“告诉那些关心我们的人,我不是英雄,也不是功臣。我喝了四十多年的浑河水,对红透山矿有着无比的热爱和深情。如果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特定的条件下,我曾经为红透山做出了什么贡献的话,那也是红透山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深深地感谢他们……”

这就是一个红透山矿建设者的情怀,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在写下这篇文章后的许多天里,池老那些光辉的事迹和另人敬仰的人格魅力依旧在我的脑海里闪耀。我想,许多年以后,它依然会以楚楚动人的姿势,生长在我心上。

如今,那被池凤玉等老这一辈建设者的汗水滴过的土地上,早已开放出绚烂夺目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花,矿山人用不屈的精神在辽东大地上树起了一座“坚韧、奉献、开拓、争先”的丰碑。如今,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红透山人正激昂前行,阔步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此文收录于《井塔巍巍》

作者简介:

谭磊,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清原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微电影协会副主任。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3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9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07:23:2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6-23 09:41 , Processed in 0.08205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