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6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 靠海吃海的前池人——浙江瑞安塘下前池池氏报道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14

帖子

3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1:2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池老人协会会长池万其很忙碌,为了筹建前池池氏文化长廊,他奔走于各地,理清池姓的各条支脉,收集各地的池姓资料。


  前池原为一个村落,后来因为区域调整,将前池分为前桥、前丰、前进、新前、前北5个行政村。在这5个村里,居住着塘下绝大多数池姓人,从南宋乾道年间迁入至今,他们一直在此繁衍生息,目前有8000多人。


  塘下池姓自南宋乾道年间迁入


  “我们池姓是从南宋乾道年间迁入前池的,现在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池万其研究池姓历史文化已有多年,对此如数家珍。


  据他介绍,池氏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嬴秦,秦惠文王有一子名公子池,仕秦大司马,公子池家族人丁繁盛,其孙以池为姓,池氏渊源于此。


  到了秦朝,大儒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公(今河南开封陈留)。秦末天下大乱,因避战祸,池氏由京都咸阳迁至西平建宗。一直繁衍至汉朝,池瑗官授中牟令,生二子,长子居西平郡,次子迁西河郡。后两郡瓜瓞绵绵,子孙昌盛,发展成为望族。于是,西平、西河两郡便成为了池氏起源的旧家祖地。池瑗之后,子孙分支散居甚多。


  唐乾符二年(875年),河南光州池可祖随军入闽平叛“黄巢之乱”。陈岩为福建观察使时授池可祖为泉州刺使;后来,池可祖又在王潮军中任都统使。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时,池可祖随军进入福州。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池可祖见闽王昏庸无道,遂告老隐退,全家迁居同安县永安乡覆竹山下安居。此系福建池姓始祖。


  池可祖生孝、悌、忠、信四子,分四大房,发展甚盛,分迁闽省各地。其中信公派下传至池公兴,于北宋真宗成平年间迁居长溪赤岸(今霞浦赤岸),生一子注。注生三子,长子乃住赤岸,次子择居彩岙,三子迁江西。住赤岸、彩岙两地的族人,为求安居乐业环境,纷纷自闽向北移居。


  前池的池姓就是从这时开始迁入,至南宗乾道二年(1166年),前池池姓始祖池宗昌由福建赤岸迁徙前池,至今共有800多年,历时33世。


  在前池,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这便是池大宗祠。该宗祠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于乾隆年间,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3次大修,池万其所要打造的池氏文化长廊将建于此。


  “因为疏于整理,很多东西已被我们后人遗忘,我打造这个长廊,就是想让后人不要忘记祖先。”池万其说。


  靠海吃海的前池人


  前池东临大海,西倚温瑞塘河,南连大典下,北邻南河。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吹着海风长大的前池人来说,出海捕鱼自然是前池人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


  “小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出海‘捉涂’,补贴家用。”前池人池林兴介绍,所谓“捉涂”,即是利用涨退潮间隙,在滩涂上捉些青蟹、章鱼、小蟹儿等水产,拿到市场出售后用来补贴家用。这些人也由此被称为“捉涂人”。


  由于世代在海边劳作,聪明的前池人也不断改变“捉涂”的技术。早在100多年前,村民技术池宝珍率先发明“泥塘”捕捞技术,他利用海水时涨时落,鱼随水流游动的自然规律,在滩涂上用双手挖泥,建造泥塘,围捕小鱼细虾。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村民池新弟发明了“插签”捕捞的方法。他用毛竹在滩涂上紧密插“签”,围成一个八字形,来捕捉鱼虾。随后,村民池大旺、池兴娒又发明“雷网”、“横洋”等方法,利用小船小网在浅水里围捕鱼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渔船的发达,前池渔民开始向更深的海域前行。上世纪50年代,由于机械船只的应用,前池渔民利用机械动力设备建造30吨木质大型渔船,向远洋捕捞,北征嵊山洋,南往福建洋,冬捕带鱼,春捕大黄鱼,使周围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特别是在1994年10月份,池仁钱创办01101号渔轮,投入600多万元建造135吨、540匹马力全机械化铁板轮向东海海区进行捕捞。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还出海作业的前池人已寥寥无几。池林兴也于1996年转变了以往的捕鱼方式,开始进行海水围垦养殖,创办了瑞安市振兴养殖场,养殖青蟹、花蛤、文蛤、虾、弹涂鱼等,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忧国忧民的“东南第一笔”——池志澂


  要说起前池池姓中的名人,不得不提晚清民初有“东南第一笔”之称的书法家池志澂。


  池志澂(1854—1937年),字云珊,晚号卧庐。他少时聪颖好学,颇具天赋,七岁就读私塾,开始涉足书法。清光绪元年(1875年),随业师孙衣言(时任湖北藩司布政使)做幕僚,孙衣言调任江宁后,他也随师到南京。孙衣言的弟弟孙锵鸣当时在南京钟山书院执教主讲,池志澂好学求进,遂入学攻读,同学都是一些硕学之士,相互切磋学问,品诗论文,在南京万春园结诗文社,曾盛极一时。毕业后,赴杭州秋试不第,又转居上海,在上海与同乡好友接触新事物,探讨时事大局,感慨颇多。


  回到瑞安后,池志澂于光绪七年(1881年)参加陈虬、许奇畴等组织的“求志社”授徒治学,还持清议,谈新法,颇有名气。后来,在陈虬等人的资助下,到杭州、上海、湖北、安徽等地出游。


  光绪十八年(1892年),池志澂到台湾任抚台及台机器局文案,并应台东修志局聘请编修地方志,在台湾当地声望甚高。甲午战败,台湾沦为异域,他愤而归家。


  池志澂又精通中医,回到瑞安后,他便以行医授徒为业。光绪廿一年(1895年),他协助陈虬等人创办利济医院,坐堂诊治,在院中设学堂,教讲医学之道。池志澂擅长治疗“伤寒”,名闻当地,每日求医者众。他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对贫苦乡民上门求医者,常免费为其诊治,受到乡里人称颂。


  池志澂为人豁达开朗,诙谐风趣。在医务闲暇时常和三五知己结伴游历名山,吟诗抒怀,在浙南一带风景名胜地,都留下他大量的诗词、对联和书法手迹。比如,飞云江待渡亭上的对联“少住为佳,看南浦云飞,西山雨卷;请君快渡,趁一帆风正,两岸潮平”,便是他所作。


  1929年,在杭州首届西湖博览会上,池志澂一举获得书法优等奖,名声大振,被誉为“东南第一笔”,求字者不断。当时瑞安有民谣:“革命要靠孙中山,看戏要听梅兰芳,写字要请池云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池志澂深痛政府无能,国力薄弱,又恨自己年老力衰,不能为国上马御敌,曾作诗云:“同文同种起风烟,可恨儿亡缺一边。漫说中原多战事,老身无力着征鞭。”爱国忧患之情溢于言表。


  不久后,他即与世长辞,享年84岁。(记者 黄国夫/文 杨微微/图)


  (感谢池仁学老师为记者采写本文提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0 14:28 , Processed in 0.0927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