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914|回复: 0

[艺文] 池剑平:一根拐杖

[复制链接]

5052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19
发表于 2023-4-19 1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iw.org 于 2023-4-19 21:09 编辑

池剑平:一根拐杖

贵州•池剑平

微信图片_20230419210522.jpg
       祖母晚年,因为脚小(旧时裹脚造成),其行动已多有不便。于是在外工作的我,便承诺给祖母买根拐杖。可直到祖母离世,我的承诺却没有兑现。作为长孙,每当想起自小祖母给予我太多的关爱与厚望,想起祖母一生的辛劳和坎坷,可我连对祖母一个小小的孝敬都办不到,细想起来很是十分内疚和惭愧。
                           一
       1914年夏天的某个夜晚,在贵州郎岱县敦孝里(今六枝特区龙河镇)上汆底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乡坤之家,突然一个女婴出生的哭声惊炸在宁静的夜空,我的祖母,就这样以自己特有方式来到了人间。
       祖母出生的年月,中国正进行着一个从旧的封建体制向新的民主革命体制过渡的伟大变革。泱泱华夏,当下可谓危机四伏,到处充斥着动荡与不安,广大劳苦百姓正处于流离失所和备受煎熬之中。在这混乱不堪的当口,其中两大爆点更是让世人惊悚与颤抖:一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为了各自利益正打的不可开交,千千万万的生灵横遭涂炭;在国内,已做了民国总统还不满足的袁世凯,这时又打起了做封建皇帝的美梦,并于当年12月冬至这天在北京天坛模仿封建帝王登坛祭天,弄得全国上下民怨沸腾,讨袁浪潮风起云涌。
       祖母出生时,上面已有两个姐姐(后又增加了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按照女生顺序排列,外曾祖父便给祖母取了个乳名叫“三妹”,这就是祖母一生中唯一的一个正规用名!
       听父辈们讲,祖母出生后,外太老祖看到祖母长的眉清目秀,前庭广阔,曾仔细掐算过她的生辰八字,外太老祖说祖母将来的命运极好,一生衣食无忧。但又无不遗憾地说祖母虽然命好,但由于是戊时的虎,只怕将来…… 外太老祖讲到这,就没再往下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众多兄弟姊妹中,祖母便很快以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能干脱颖而出。关于祖母的一些“壮举”,家乡一位与祖母同岁的老人曾经讲过:“你奶奶从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胆子大得很”(这位老人讲的祖母胆大,是另有所指,稍后列举)。这位老人讲,祖母自童年开始,其性格就表现得与众不同,别的女孩看见别人打枪会老远躲开,可祖母却毫无惧怕,尤其喜欢逢年过节点放鞭炮,为此常常乐此不疲,似乎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顽皮男孩模样;还有就是有比较独立的个性和见解,从不轻意顺从大人们的意愿(据说还曾激烈反抗过外曾祖母的残酷裹脚),待人接物尤其如此;再就是从小聪明泼辣,说话办事果断得体。
       基于祖母的这些表现,比较开明的外太老祖曾萌生过让祖母参加私塾念书识字的想法,听说只是碍于封建礼教和严酷的治安现实只好作罢。
       除此而外,祖母在娘家当姑娘时,还练得一手漂亮的刺绣针线活和精湛的厨艺,这在当地远近有名。祖母的刺绣绘画,其做工精细,图案栩栩如生,为此非常受到街坊邻里同时代许多姊妹喜爱,常结伴跟他拜师学艺,常常被许多年轻已婚女子拿去做待产背扇(旧时背小孩的工具,有多层),皆为祖母设计的图案精巧而自豪;祖母的厨艺那真叫一绝,尤其火候掌握得炉火纯青。祖母炒菜只须酒酿子(醪糟)、土酱以及姜、葱、蒜等几样简单配料即可,她炒出的菜色、香、味俱全,吃起来口感极佳,以致于后来外曾祖父家平时客人的迎来送往招待都是祖母掌厨,这样时间一长,以致于远近十里八乡的乡亲都知道祖母的厨艺。
                            二
       祖母是18岁不到就嫁给了祖父,可他们的完美婚姻也仅仅是共存了短短的五年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祖母和祖父的结合曾经有一段佳话:
       封建礼教极重的旧中国,讲究的是“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尤其边远落后的农村更是如此。可这些封建礼教在祖母这里并不管用,在祖母眼里,上门提亲的人家虽多,但除了家境的条件外,主要还是要自己中意才行。由于外曾祖父、母知道祖母倔强的性格,所以在婚姻大事上大都得先征得祖母的同意,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允许祖母婚姻自主,象外曾祖父这样的家庭,应该是很开明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我的祖母是自已首先相中祖父的能干才同意这门亲事的。当然其中的“门当户对”也是-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1933年(也就是祖母和祖父结合的第二年),十九岁的祖母便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就是我后来的伯父。时过两年,祖母又生下一个姑姑(四岁时夭折),又过两年这才生下我的父亲。据说生我父亲的当天,平素豪义大胆、生意不歇和从不沾赌的爷爷,正在从安顺做生意回家途中在故乡的小镇与别人在进行一场拼气质的豪赌,其结果竟是赢了对方满满的两箩筐银元(挑鸦片卖的箩筐)。在兴高采烈回家的当天晚上,又适值我父亲出生,既发财又得“贵子”,真可谓“双喜临门”!于是祖父就给我父亲取了个略带封建味道的乳名“钱妹”,意寓将来父亲尚能荣华富贵。
        哪晓后来我这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亲却很不争气,自小成长的经历丝毫没有半点祖父的血性不说,还特别的懒惰荒诞,任何事情都不会主动去开创,等、靠、望思想十分严重。尤其是对家庭毫无责任和担当(也许是后来担惊受怕的环境造成),弄得那时的家里很是贫困,真是苦不堪言(当然这是后话了)。 
       其实老祖宗们本来是保佑我父亲有碗“饭”吃的。50年代中期我一个随军在东北工作的表姑妈(父亲表姐)名叫甘兰妹,在回老家探亲时,看到我父亲有点文化(相当于初中),人也善良,念在亲情和父亲自小当孤儿的份上,表姑妈就把他带到了北大荒介绍参加了工作。当时表姑妈和表姑爹对他都很照顾,也对他充满了希望。可在生活几年后,父亲最终还是克服不了小农意识的想家念头,竞然悄悄同一个贵州同乡(榕江县人)结伴私自跑回了老家,其结果就是在老家的山旮旯里蜗居一辈子,并且文革中还受尽了别人欺负,对此他也心安理得。
       关于我那东北的表姑妈和表姑爹,在知道父亲回乡后,无不为我父亲大好前途不要而深感惋惜!后来老天也真会作弄人,我那能干、善良的表姑妈却不幸在改革之初早早病逝于东北(年仅64),余下的三个孝男也比较弱势,(正值北大荒国营农场改革导致生计困难),以致于去世后都没有办法安葬,这样骨灰在殡仪馆存放几年之后因无人续费便不知所终。表姑爹也在表姑妈去世后的当年从“北大荒”回乡居住,可不到几年也因病去世。而我那“天塌下来有人顶着”的父亲却迄今活得好好的(高龄86岁),膝下6个儿女也还算争气(三个大学生、一个中专生),这对于一个万事不管,一辈子过得糊里糊涂的人,真不知是幸乎?悲乎?
                            三
       祖母意志十分坚强,具有超强的抗压和自我克制力。特别是她遇到重大变故的应变处理能力和睿智,那真是让人咋舌称道。
       在故乡人眼中,祖母的任何情绪从不轻易写在脸上,从来不会随任何困难和压力而起舞,平常人常有的惊慌与惧怕从未在祖母这里呈现过。
       对祖母而言,堪称最大不测自然是祖父的突然离世。祖父的罹难(时年27岁,被土匪谋害),堪称是对祖母天大的重重一击。要知道当时祖母年仅24岁,一个才刚拥有三个孩子的年轻母亲(最小的未满月),遭遇如此重大变故该是多么的不幸与痛苦!祖父去世后,面对如此险恶的社会环境以后该如何生存?将来的路该怎么走?三个孩子该如何抚养?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时不在撕扯着祖母的心!
       可以想像,如果不是祖父年纪轻轻就过早离世,按理说拥有一个超人胆略和能干的丈夫做生意主外;一个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勤劳能干的妻子主内,这样的家庭该会让多少人称赞与羡慕! 特别是祖父、母年纪轻轻就成功了一番事业而富甲一方(当时拥有的财富,按现在的价值折算,应该算得上是满满的“千万富翁”),想想看如果照此顺利发展下去,将来会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可一切的一切变化之快却让人目瞪口呆,真可谓世事难料,甚是让人唏
嘘!
       祖母的承受力,还有再醮之后来自娘家突然遭遇的惊天灭门之灾。
       那是在祖父大约去世几年后的某一天(大约在民国1944年前后),时任普(普定马场)郎(郎岱县七区)接边地区治安联防主任家住上汆底的李有光(祖母爷爷)一家正准备吃晚饭,突然被水城县化乐大土匪头子杨正斌(后来为反动的国民党救国军第八兵团1纵队司令)手下的几十个土匪包围,倾刻间土匪野蛮冲进屋内,见人不分老幼一阵砍杀,猝不及防的李有光家人一共9口瞬间倒在血泊中,造成了民国时期郎岱县境内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
       祖母得到噩耗,已是半夜时分,尤如五雷轰顶。当强忍悲痛于当晚与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赶到娘家(三姊妹都已成家,彼此相距约五、六里地)时,呈现眼前的是满屋一片狼藉,到处血腥恐怖,其场景惨不忍睹!
       李有光家族究竟与谁结下这么深仇大恨?是谁造成了这血光之灾?
       原来勾结土匪砍杀李有光一家的竟是本族内自己的一个叫李德成的堂侄。这个堂侄是个土匪,因为在本地一个叫“河上坟”的地方抢人,被抢的人来报祖母父亲李良成(保长),然后把其抓送岩脚区公所(国民党统治时期),可在押送途中,不知什么原因土匪李德成竟成功脱逃,他认为是祖母父亲有意害他,然后就去投靠邻近水城县的大土匪头子杨正斌,竟带领几十个土匪在某一天傍晚突然包围祖母爷爷一家行凶杀人。惨案中,只剩祖母最小的弟弟尚处年幼惊恐之中机智躲于床下侥幸逃脱。
       祖母一家这次受害的成员一共有:祖母的爷爷和奶奶;祖母的父、母亲;祖母的叔叔一家四口;祖母的大弟(尚未成婚)等。
       面对如此厄运,祖母此时已是欲哭无泪。祖母知道此刻再怎么悲伤已没有用,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九个亲人的后事。听家乡的老人们说,祖母当时表现得非常坚强,在组织处理亲人们丧事上安排井井有条。
       后来听说祖母在安葬完九个亲人后,祖母着实大病了一场,好在老天眷顾又一次使祖母从极大的伤痛中挺了过来。  
                             四
       祖母的最大的能干就是在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上。
       原来祖父因常年在外做生意(祖父兼任民国时期当地官员),缘于当时残酷的社会治安环境(怕土匪抢劫),祖父、母们的钱财是用几个大皮箱锁上寄存在离家四、五里的当地一个有权有势的官僚之家(国民党国大代表),因为该官僚家房子为雕堡型,较为坚固(能防抢),平时有十多个持枪的家丁守护,比较安全。
       祖父被害当夜,很快就有人把祖父背到了家。看到血淋淋的丈夫,祖母此刻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惊慌失措和嚎啕大哭,而是很冷静地一边积极协助家里人处理后事,一边派人(常年帮祖父挑担的两个穷苦人)迅速到这个官僚家把自己的钱财背回来(预防不测),待把这些东西收藏好,祖母这才安下心来放声大哭。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女子,当时祖母是怎样安排布置的?去后又怎么说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又如何保证自己这么多的巨额财产能顺利安全的转移到家?当时拥有的巨大信息量,全因祖母的过世只好留给后人们去憶测和猜想。
       总之一句话,祖母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是成功的,而且做得相当漂亮!
       后来,关于祖父遗留下来的巨额财产,祖母更是想尽各种办法东躲西藏,其中包括自己耕种的一块“麻窝地”中间的大洞中,祖母都把银元藏在里面过,那么,祖母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据一些知情的老人讲,祖母是用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洞边的一棵桐子树上,-头系在自己腰间用脚蹬着洞的边沿顺着绳子慢慢往下滑(洞面不是很陡),当滑到洞中一个人眼看不到的小“岩檐洞”处,祖母这才把系在腰间装着银元的包裹逐一塞进去,然后再把洞口作好伪装,在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又顺着绳子慢慢拉上来。要知道祖母是在一双小脚极不方便的情况下做这种事,面对下潜到洞中的危险,这该要有多大的胆略和勇气!
       祖母的这种行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大大超出了一般人想像,这就是前面那位老人先提到的祖母“胆大得很”的例证之一。
       而为什么祖母要这么做呢?原因就是祖父去世后原有的家产目标太大,祖母已感到放在家里很不安全,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出此下策。
       祖母“胆大得很”的还有例证之二,那就是从老家靠步行70多公里到郎岱县城看望被关押的继祖父(被人诬陷)。听长辈们讲,祖母是选择一个有月光的晴天一大早就从家里起身,途中饿了就吃一点随身带的干粮,渴了就在沿途的人家要点水喝,硬是凭着一双小脚经过一天一夜走到郎岱。祖母在进入郎岱埧子时,由于已是深夜辨不清方向,所以只好望着远处有灯光的地方(以为是村寨)摸索行走,可当走近时,却发现走错了路,点灯处是附近丧事人家刚停放的一口装着尸体的棺材(当地民俗人死了因暂时没有找到适合的地方下葬,便把它临时停在野外)。试想,祖母敢一个人上路,又敢一个人摸黑行走,要战胜夜间带来的诸多恐惧,这该需要有多么大的胆略和勇气!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也是一种“玩命”的不得已的办法,作为一个无助的农村女性,不这样做根本活不过来,当然也无不窥视出祖母生存的残酷,其生活心酸可见一斑!      
                             五
       面对一连串的打击,日子要照样过,生活要照样延续,祖母此刻别无选择。
       不过正如早期外太老祖给祖母预测的那样,祖母一生命运注定是多舛不幸,这从后面发生的一连串接踵而至的事件更是进一步得到印证:
       ——那是祖父刚去世不久的某一天,当祖母一个人在自己的田间劳作时,一个土匪摸样的竟提起一把刀子向祖母走来。当祖母正处于迷惑和惊恐时,此人突然被后面出现的一个乡里人叫住,当两个站住嘀咕一阵后,这个土匪这在转身离去。事后祖母得知,这个土匪是受到一个不怀好意的人挑唆说祖母私下骂他,所以他是去杀害祖母的,好在这个好心人的及时出现,在他“搞不得”的劝说下,祖母这才躲过一劫!
       ——那是在刚解放的第二年(1951年),继祖父又被人诬陷被抓去坐了五年牢,又是祖母在独立支撑起一个家(此时已经增加了一个叔叔和一个姑姑)。更为恶劣的是,此期间祖母房子曾两次被人放火(房子为三层楼的碉堡型)。一次是当大火正要漫延时,喂养的一只具有灵性的大黑狗猛地冲到祖母床前疯狂嘶扯祖母被子,这才使祖母从睡梦中惊醒迅速将火扑灭;另外一次被人放火时祖母带领三个儿女因事在亲戚家过夜,这才幸免一难!可好端端的一座三层石料楼房却被烧成只剩一片残垣(盖瓦的屋顶和两层楼板悉数被烧),家里所有粮食和物品全部化为灰烬。可以想象,房子被烧后祖母是怎样活过来的?实在无法想,也不敢想!
       这里要简要介绍一下后来的这位继祖父。继祖父是本村的一个屠户,个子长的特别高大,性格豪义正直,在当地也是一个做事比较精悍的能人。古往今来的农村,一般来说从事屠户(杀猪卖行业)的人,虽谈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但在解决平时全家人简单的衣食住行上还是过得去的,这要远比那些弱势的穷苦人富裕得多。
       不过这个继祖父亦是极为不幸,旧社会年轻时候历经多险多难,新社会却又因坐过牢被戴上“坏分子”的帽子被人压迫和欺侮了大半生。最后熬到政策开放平反(揭帽)后又突然早逝,一生没有享过一天福和过一天快乐日子。
       据说旧社会继祖父一次在卖完肉后天黑与胞弟一同回家(集市与住处有5公里),可在途中却遭到一伙凶恶土匪拦路抢劫,打斗中继祖父凭着身材高大和身手敏捷,夜中硬是连续将几个土匪打倒,最后一脚将牢牢抓住他的一个土匪蹬滚下一个高坎之下(土匪只抓得一只草鞋),然后便光着脚背起已负重伤(枪伤)的胞弟飞跑才得以脱险。
        在解放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凡是公社或大队有什么事,都是叫继祖父去做义务劳动;只要对生产队中某些事稍有意见或感觉不公平,就会遭来一顿不分青红皂白的五花大绑的批斗,这种情况继祖父坐在自己院坝前的石头上哭泣都有好几次。谁都知道在那个荒唐的年月,象继祖父这样有“缺点”的人,根本没什么人格与尊严可言!
       这里要感谢我的这位继祖父,由于他的能干和勇敢,才使祖母在那种生活环境万般险恶中能够存活下来!特别是我父亲自四岁开始就随祖母与继祖父一起生活并顺利长大,后来还给我父亲结婚圆配,能够顺利传下咱池氏这一支血脉,这点上继祖父功大莫焉!
                             六
       父亲在1962年底从东北回乡后,祖母的生活境况稍好了些。看到自小孤儿并离家几年不见的父亲如今已长成强壮大小伙子,祖母心里自然是十分宽慰的。尽管象父亲这种没有远见和性格懦弱的人,既使回来也给祖母改变不了什么。但父亲自小老实听话,一些重苦力活有他组织去做,至少祖母不再为此操心。更重要的是父亲具有一定的文化,字也写的好,另外在东北还学会了打算盘,这在集体时的生产队是很用得上的(父亲回来就在生产队当会计),但因6个姑妈都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导致公社根本不敢重用甚至排斥,这样的环境下,也注定了父亲一辈子还是受人欺负,在别人对祖母的伤害方面,更谈不上对祖母起到有效的保护。
      由于祖母家庭的富裕(继承了祖父原有的财富)程度,其合法财产从旧社会到新社会都是许多人的嫉妒的对象,这种荒诞的闹剧尤其在“文革”期间曾频繁上演。
       祖母最痛心的一件事,是家里的一次被抄。
       这天祖母突然得到消息,本大队(村)一个在公社工作的“造反派”带人要来抄家,祖母在得到一个好心人的提前通报后,便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不过这伙人的来得之快还是使祖母猝不及防,当父亲按照祖母的紧急安排背着一个小背箩(山区用竹子做的一种生活用具)米糠佯装出门赶集时,可刚迈出几步就被这伙人截获,随后在检查中发现背箩的米糠下面竟藏着不少的银元和一些布匹,随后就是这些东西被毫不客气的没收。而家里保存下来的这些银元却是祖父、祖母自旧社会就辛苦赚下的血汗钱,想不到就被这伙造反派毫无道理的搜了去,为此祖母无不感到痛心和后悔不迭。
       总之这次抄家祖母损失不小,这次抄家究竟是不是上面所派?这伙人截获的东西交没交公?反正不清楚也不敢问!
       这以后祖母家又被抄多次,地下曾被挖的稀烂。每次抄家时粮食和一些用长时间被封。这伙人见到什么拿什么,甚至连姑姑进煤矿工作送的一双手套都成了“禁物”。而每次带领抄家的总是本大队(村)一个在公社工作的普通工作员,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祖母家有这么大“仇恨”和“能耐”?轻易的就敢肆意带人进入普通老百姓家掠夺财产?
       关于这个“造反派”,这里有必要对他进行一下素描:
       那是在解放初期,身高一米八左右、体态肥硕、头大秃顶、前额有块大凹疤痕的他,在当了几年兵退伍后,由于自己“根红苗正”,所以被公社选派去外地参加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农机培训班”学习,回来后便鬼差神使的当上了公社的一个小“干部”。一夜之间身份的改变,此时的他便感觉自己已是髙高在上,原本就有点“二杆子”的他顿时更加“精神”起来,工作中方法简单粗暴不说,还常常拿着“鸡毛当令箭”变本加厉欺压群众,胡作非为。正因为如此,工作中公社领导很快发现,此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根本不能加以信任和重用(到死都是股级干部)。不过在不讲法制的每次“运动”中,感觉他还是有些利用价值,这样他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每次“运动”的马前卒和打手。村民的印象中,他每天都是提着一根大烟斗在村里转悠,大队(村)中的大小事务他都积极参与;大小派性斗争中都有他的“份”。尤其是在每次“运动”中,组织群众斗群众是他的拿手好戏,大队(村)中只要他稍看到哪个社员(村民)不顺眼或在生产中有些不同意见,他就会叫上几个民兵找个理由把你捆绑起来随意批斗,那种无视人权的残酷折磨,直到你装“孙子”低三下四认错为止。
       此人以及他带领的那些人,抄家中只要认为某一样物品值钱或“不正常”,便任意没收拿走(包括一些健康的小说书籍都不放过),纯属就象他家的商品一样,想拿就拿,全没有把别人当回事。他还经常派人晚上到祖母房前屋后偷听(房子被烧后建的木板房),其目的是窃听有没有说政府的坏话等。在这种“运动”的高压之下,以致于象祖母这样个性比较好强的人,最后竟也变得在别人面前大气都不敢出,凡事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甚为奇怪的是,这个“造反派”胡作非为横行村里竟长达二十多年之久,此期间公社上面指派的事他去做,没有指派的事他也敢于“发挥”去做!大队里他常常纠集几个当时很“红”的人今天斗这个、明天斗那个,凡是有污点的“黑五类”,一个也未能幸免。
        可奇怪的是,如此恶行累累的人,“文革”结束后竟没有被追究,也没有谁主动去上面反映他的问题?究其原因,答案无非只有-个:那就是许多群众在历次“运动”中被整怕了,在有冤无处申、有理无处说的环境下,稍有不慎做错一件事或说错-句话,就可以把你打成“现行反革命”或判刑坐牢乃至活活打死,多一事不如少-事,人性早已被奴役化,看谁还敢去反映?
                              七
       随着岁月流逝,我出生后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长大,看到虎里虎气的我,祖母心里是充满了期盼,成长中也始终给予了无微无至的呵护与关爱。
       也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我自小也是表现出脾气大、个性强的特点。并且还特别的顽皮,儿时同伴中架没少打,尤其爱同母亲顶嘴,为此经常受到母亲的责骂与处罚(家常便饭)。这时只要祖母在家,总会及时给予我袒护与包容,我也常常在母亲棍捧追逐下跑到祖母身后躲避,祖母便成了我儿时的“保护伞”和温馨的“港湾”。
       祖母对我的关爱还表现出对我学习的支持。
       我自小就喜欢看书(文学书籍),尤其作文较有天赋。每周老师布置的作文课,从来都不用打稿,都是在课堂上及时完成,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评讲。
       小说对我来说那真是爱不释手,国内和国外的、短篇和长篇的都看。那时幺叔(父亲的异父弟)有许多藏书,他的书是从不外借(包括我),原因主要怕损坏和丢失。这样要看书只好趁他不在家的时候通过祖母偷偷借来看,看完后即还。在他在外读高中期间,我基本把他的所有藏书全部看完,这其中包括“四大名著”和一些革命历史书籍(尽管有的只是半知半解)。我看小说还真有些“硬功夫”,长期的阅读使自己看书速度极快,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我这里只需两、三天就可以看完,入迷程度达到不吃饭不睡觉的程度。
       这里还有个笑话。那时祖母同意把书借给我看必须有个条件,就是看完一本还上再借,不允许同时拿两本(怕时间长记不住)。初先我还信守“规矩”,可遇到好的书后就动起了祖母的“歪脑筋”,利用祖母不识字打“卡张”作弊。就是在还书的时候乱找一些书代替,把想要的好书留存下来(祖母借只知道数量不知书名),以致于幺叔一些好书便越来越少(剩下的全是些乱七八糟的),等到幺叔回家发现时,这才发觉全都“转移”到我这里。而当祖母知道这些后, 诧异中为我的“小聪明”哭笑不得,但过后祖母依然是如旧支持我,从没有半点嫌弃,反而认为这是我这个孙孙爱学习的聪明之举,从后来一直对我有增不减的“偏爱”程度上看,其内心应该是极为赞赏和高兴的。
       这里要特别感谢祖母借给我的这些书,通过对这些大量课外书籍的阅读,使我在农村文化信息特别落后的情况下,使我尚处对一切新事物都十分好奇的年龄,从中广泛汲取了许多知识和营养,不断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想象,这为我将来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字基础,也为以后的工作进步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先决条件。                           
       当然最让祖母高兴的是我当兵入伍。记得在我离家的前夜,祖母同家里的其他亲人一样,总是默默地一直陪伴我坐到深夜。第二天一早,祖母老早就起来张罗着为我送行,临别之际一再吩咐我去部队听话和好好做个人(有出息),还把平时节省下来的20元钱硬塞在我的手中。此时祖母话不多,平凡语句间也没有什么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我已深深感受到是对即将远行的孙儿殷切的祝福,感到的是祖母许多未了心愿对一个孙儿满满的寄托!
                           八
       接到祖母病危的消息,正值我正带着部队在进行军事比武训练,工作的繁忙,自然无法立即脱身回乡看望祖母!
       而当祖母在熬了十多天后终于溘然长逝时,回到家的我与祖母已是阴阳两隔。
       听父亲说,祖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记挂着的仍然是我。为此曾数次用微弱的声音吩咐父亲在她去世后不要告诉我,怕我因为悲痛影响工作!还说望我在部队好好进步,以后多把家照顾好和把弟妹们带好(此时我已在供一个妹和一个弟在外读书)!当父亲说到这,跪在祖母遗像前的我早已是泪流满面。我最敬爱的祖母,您对一个孙儿的慈爱可谓浩瀚如海,可我却因一直在资助家庭和供弟妹们上学,家庭负担的严重拖累,使我迟迟未能成家,以致怀想接您去好好享下清福的愿望都无法实现,对您回报太少太少!
       您记得吗?当我在部队当了司务长第一次回乡探亲,在见到您的那一刻,孙儿正正规规的上前给您敬礼:
       “奶奶,我回来了!”
       看着已是一身笔挺军装和英俊潇洒的孙儿,您此时别提该有多高兴!当我特意把为您买的一套新衣服(包括鞋子)以及一大袋你喜欢吃的罐头和水果呈送到您面前时,看得出来,您眼里总是闪着欣喜的亮光,爬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对自己孙儿的骄傲与自豪。
      是的,祖母,您从一个旧社会走过来、一辈子土生土长从未离开过家乡的老人,今天终于看到这个大孙孙也象其他人一样吃上“国家饭”有出息了,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知道此刻在您心里,孙儿的成才,这对于一个已经滑落的家庭,无疑是一个重新崛起的标志和希望,自然也是-个新的起点和开创!
       您也许从孙儿身上,看到我祖父年轻时的影子。因为在您眼中,孙儿自小倔强的性格有着同祖父太多的相似,尤其是长大后为人的正直和善良,做事的坚毅和果敢,对生活的敢于开拓以及富有爱心的责任和担当。这些充满着满满正能量的家庭文化传承,无疑是对一个家庭能够走得更远和对您曾经的伤痛的最好慰藉!
       记得在那次不太长的假期中,孙儿同您聊家常,聊在您关爱下我无忧无虑的童年;聊小时候的任性和顽皮以及每顿饭都要吵着吃您炒的菜(祖母厨艺好、炒菜香)等故事,祖孙之间此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可谓亲情无尽,不亦乐乎!
       特别是事隔五年,看到您瘦弱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看到您常拄着一根简易半截竹棍,拖着一双小脚步履蹒跚的样子,孙儿甚是揪心!于是我曾对您许下诺言:
      “奶奶,等我下一次探家,我一定给您买根漂亮拐杖!”。
       可如今您却永远地离我们而去,可我的承诺却迟迟未能实现。祖母,孙儿实在太粗心、太不孝了。虽然在很长的时间里,由于部队与地方接触的限制,一直未遇到过要出卖的木质拐杖。但无论怎么说,此时都已不是理由,不知您在九泉之下是否还在惦记这件未了的心愿?是否已原凉孙儿的不孝?!
       祖母,现在要向您呈报的是,你总计几十人的孙辈和重孙中,如今已是人才辈出,目前共计已有十多人考取了大学或大学毕业(包括研究生)、多人参军入伍。这其间有公务员、教师、国企管理人员、经商老板等。总之,大家都还勤奋努力,各得其所。如果您在天有灵,应该是会感到骄傲与宽慰了!
                              九                          
       说实话,关于写祖母,感觉笔头是异常的铅重。
       作为一个从旧中国走过来的平凡而孱弱的农村女性,一生多半是在险恶环境下忐忑而活和在担惊受怕中苟且生存。这是一件无不让人感到十分悲凉和辛酸的事情!
       多年以来,祖母经历的是受尽别人欺凌的无奈和自已表现出的谦卑;
       多年以来,因为成份缺陷(坏分子家庭),以致一旦与人发生矛盾就会遭到别人毫无底线的人格侮骂和自己的忍气吞声;
       多年以来,看惯的是那些极少数一直戴着国家干部“面具”的“造反派”在村里骄横跋扈和欺压百姓的嚣张;
       多年以来,看惯的是那些似乎总是抑起头高高在上的一张张不可一世的嘴脸!
       我不禁要问,我的祖母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命运对她如此不公?为什么要承载比别人太多的苦难和委屈?   
       祖母历经磨难,可谓九死一生。幸运的是在多次险象环生的情况下都能化险为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并且在万般艰难和孤立无援的生活重压下,还把我的伯父和我父亲连同后来再醮后的三个儿女一并抚养成人,这应该是祖母一生中最伟大之处!
       祖母的伟大还在于: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身心催残和打击;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接连失去众多亲人的锥心伤痛!
       面对命运多舛,逆境中顽强抗争而不消沉。面对生活依然乐观向上,象祖母如此经历的人,我想应该是寥寥无几很少有第二!
       勤劳中不失勇敢、困苦中不失坚强、逆境中不失抗争、重压中不失坚毅、富有中不失善良,从不向困难低头,这应该是祖母一生中伟大品格的真实写照!祖母开创的是一个平凡女性、-个普通人中的伟大人生!
       祖母仙逝于1994年11月6日,寿终81岁。愿祖母在九泉之下不再有苦难,祖母安息!



                              •写于2023年4月 微信图片_20230419210529.jpg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9-15 07:10 , Processed in 0.133761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