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池昌斌:好的教育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0 16:24: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昌斌:好的教育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

来源:温州大学校友总会
时间:2023.1.25

编写语
自1933年以来,温州大学

高举“光大国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帜

立足浙南大地

培养了25万余高素质人才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温州大学校友办推出

“学长榜样”系列访谈栏目

聚焦校友一往无前、不负韶华

的拼搏岁月

探寻校友成功背后的心路历程

展现温大人迎接挑战、奉献青春

的榜样故事

希望激励更多的温大人

努力拼搏、奋发成才

传承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的校训精神






校友简介
池昌斌,平阳山门人,1994年毕业于平阳师范学校(现温州大学,以下简称平师)。现为北京天真蓝教育传媒合伙人。全国知名特级教师,中国德育魅力人物50例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导师,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人才计划导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首都教育《师说》栏目主讲嘉宾,个人专著《另一种可能——一个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获得2017年最受中国教师欢迎的100本书TOP10。



图片


对于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池昌斌来说,“教育就是为了让人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储备可能性。”从平师毕业到成为特级教师,从乡村起步到杭州再到北京,成为乡村人才计划导师,池昌斌一路走来,收获颇多。2022年11月14日,我们通过线上访谈的方式采访了池昌斌,聆听他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









平师带来的“财富”

1991年,池昌斌考入平师,1994年毕业。回忆起这三年的求学生涯,池昌斌说平师带给他了很多珍贵的“财富”。

第一份“财富”,是一批优秀的老师。他在平师的三年遇到过许多老师,有学富五车,熟悉中国古典文化、人格独立、充满风骨的代课语文老师,有清华毕业的数学老师,复旦毕业的物理老师,浙大毕业的历史老师等。“我觉得我们非常幸运,能在那个年代遇到这么一批非常敬业、专业,而且富有独立思维、精神自由的学者和先生,他们身上有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种老牌知识分子的鲜明特点。”平师的这批优秀教师,给他带来了许多的积极影响。

第二份“财富”,是当时平师的校长范茂堂为学生们创造的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当时,学生如果对学校的某些事情有建议,又或者是对校方的一些做法有不同意见,都能够找到相关的主管老师和校领导进行沟通。校方对学生也比较尊重,重视他们的看法。“那个时候,虽然只是16到19岁的中师生,我们都能够自发组织一些活动,成立自己的社团,举办一些比赛,和学校进行对话。”池昌斌回忆到。在他看来,平师为学生创造的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环境,给予的尊重,这份“财富”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份“财富”,就是平师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对于平师的教育方式,池昌斌评价说:“学校对人的训练,是很全面的。”也就是他所说的“全人”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除了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在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多方面拓展。毕业的时候需要在16个小领域“过关考核”,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些都为平师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道路,成为一名真正的全科教师。

在池昌斌的回忆中,平师是一个小学校,依山而建。从路边的一个小校门进入,就是拾级而上的台阶,之后是厨房和开水房,再往上走是小操场,右边是宿舍楼,左边是教学楼,后山是健身房,还有两棵巨大的玉兰树。在校的生活,他每天都在走楼梯。宿舍和学校的条件也很简陋,但池昌斌对母校满怀深情:“我很感恩平师母校,虽然它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很简陋,但它确实为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1994年毕业实习在城东小学(今昆阳二小)留影

后排左三为池昌斌


从乡村到乡村

池昌斌1994年从平师毕业后,先后在平阳县青街小学、溪源小学、昆阳镇第一小学任教。他探索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出一条“生活—体验”型品德课的新路子,先后在县、市、省及全国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2006年他被提拔为平阳县中心小学副校长。2010年,在从教第16个年头,33岁的池昌斌被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创造了当时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的纪录。

后来,他离开平阳到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任职。他说:“作为一名教师的上进心让我不断提升工作的平台,寻找更多的机会。从村小一直到杭州,我都是出于自身主动追求一步步前行的。”

最后他更是以自身的实力,获得了前往北京走上更高平台的机遇。2009年,池昌斌受广东省教育厅的邀请,去做讲学活动。活动中,主办方也邀请了中国教育报新闻中心的领导来听课,他当时给现场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年,他突然接到了这位领导的电话,当时领导受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刘可钦的委托,在全国寻找一位符合其要求的老师。因为在活动中的一面之缘,领导就将池昌斌的相关材料推荐给了刘校长。就这样,池昌斌作为人才引进进京,开始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任教,先后负责学校课程中心,学生中心相关工作,并跟随刘可钦校长深度参与了学校空间变革与教育关系重构等多项国内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创新实践。2015年,应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讲堂”邀请发表了一场演讲,并在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刘灿主任的邀约下,出版了专著《另一种可能——一个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2016年到2017年,池昌斌受北京师范大学之邀,开始和北师大的叶菊艳教授合作,一起为本科生上公共教育学课程,并出任北师大教育学部兼职导师。2020年,池昌斌开始独立创业,现为北京天真蓝教育传媒合伙人。

在北京,池昌斌获得了更高的视野和更多的信息,自身也获得更大的成长。但他越来越感到自己应当为中国的乡村教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一直觉得,人需要回到他的起点。”对池昌斌来说,他的起点就是乡村。

“乡村学校,是中国教育很重要的一个薄弱点,很多乡村现在建设得很不错,但是它的教育人才和教育资源是不够的。”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池昌斌加入了两个组织。一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21世纪教育研究院是中国影响力很大的一个民间教育公益组织,池昌斌是其中的一名特聘专家,主要是做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志愿者。“中国有两千多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少于一百人,这些学校散布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农村。”池昌斌为这些学校做志愿服务,比如和当地教育机构讨论如何优化乡村学校。二是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人才计划。池昌斌是其特聘导师,主要是帮助乡村教师和乡村校长做专业支持等相关的服务活动。疫情之前,他每年都会利用几天时间和乡村教师、校长讨论如何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及乡村学校的办学能力。

从事这些志愿服务,池昌斌内心充盈着满足感,他说:“这是我特别愿意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这事本身很有意义,这是教育中特别需要大家关心的一个部分。”如果乡村学校没有做好,缺少父母关怀的留守儿童,将会失去进一步获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巨大挑战。”池昌斌这么认为。





▲池昌斌的专著

《另一种可能——一个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

被评为2017年中国精品阅读年度好书



以乐趣为动力

当我们问起池昌斌是什么支撑着他在教育之路上行万里,他不假思索地说“乐趣”!在他看来,教育本身就充满了趣味,尤其当你处于教育创新的前沿。不论是日常设计一节课,还是不断优化学校治理,都需要创新。小到孩子们的作业创新,大到学校的系统变革,都是在改善和优化教育。

做一件事情,从事一份事业,需要持续的价值感、意义感和乐趣来驱动。结合自身经历,池昌斌告诉我们:“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没有兴趣,不能将心思放到如何改进、完善和创新上,那么你就不会走得很远。”就他而言,这种职业的乐趣源于通过努力让教育更加贴近孩子们的成长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让学校聚焦于服务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宗旨,让学生们能够融入校园创新氛围,有机会通过各种设计去了解自己,认识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和社会。

“了解我的人,对我的印象基本都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始终在创新、在改变的‘多变’的人,始终敢于直面挑战。其实,我只是在面对一些挑战时,期待找出一个更好、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乐趣与创新是池昌斌生活中的一种方法论。“为什么我会成为特级教师?这么多年走过来,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在教育创新中找到了乐趣,因为我懂得‘扪心自问’——我能做的不一样是什么?怎么才能变得更好?还可以试着怎么做?”

池昌斌始终在探索教育变革之道,在他的理念中,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教人知识,应付考试。基础教育的功能更应该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一个人学习的热情,好奇心,想象力,能持续一生的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应对不确定时的灵活性、敏捷性,和跨领域,跨文化人群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的能力。

池昌斌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站在不确定的未来看待当下,设计今天”,以帮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为更好的面向未来做好准备。“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很多事都在改变。”如果我们只是坚守所谓的成功经验,没有教育认知的持续迭代突破,没有面向世界多样的教育实践参照,没有对教育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学生又该如何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呢?

从未来出发,“好的教育是为人生四十岁做准备,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准备。”池昌斌用这么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教育理念。





▲池昌斌在中关村三小“读懂学生”

年度论坛上讲述他和他的学生的故事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5 10:07 , Processed in 0.09661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