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511|回复: 8

[资料] 福建宁化石壁“葛藤坑传说”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发表于 2017-4-30 01: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葛藤坑传说
客家学创始人罗香林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韩信夫教授等许多学者对黄巢起义与石壁客家祖地的影响都作过深刻而细致的研究,大量的笔墨论述了黄巢起义造成了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石壁葛藤坑是二次迁徙的宿归的史实,而对于伴随黄巢起义所产生的“葛藤坑传说”对石壁客家祖地形成的作用及影响则很少叙述,点到为止,其原因可能是惧于黄巢起义未经过宁化石壁而不敢肯定这个传说的眞实性的缘故吧。但是在神话与史实中,有众多的文化之谜需要作出新的破译。本文就石壁为什么会是客家祖地及“葛藤坑传说”对客家民系的诞生、石壁客家祖地形成的作用与影响做个探讨。
一、石壁是世界公认的客家祖地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梅州客家寻根谒祖文化考察团的祖地寻根访问起始,全球客家人掀起寻根谒祖热潮,各地寻根谒祖团纷纷来到石壁祖地寻根谒祖、文化考察,关注和研究石壁的学者专家与日俱增,海内外各种报端书刊发表了大量有关石壁的文章专著,石壁在客家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肯定,众多学者专家将石壁定为“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客家祖地”。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为石壁亲笔题署“石壁客家祖地”。为满足世界客家人的寻根需求,九十年代初宁化县人民政府和海外客家乡贤姚森良、姚美良太平绅士等共同出资兴建世界唯一一座客家人的总家庙——石壁客家公祠,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亲署词匾“客家公祠”,从此客家人有了寻根拜祖的总家庙。自一九九五年举办首届石壁祖地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七次,上百万海内外客家人前来祭拜祖先,石壁成了客家人朝圣的“麦加”圣地。中国社科院华夏客家研究所所长,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副秘书长丘权政研究员教授经多年研究多方考证后说:“宁化是不折不扣的客家祖地”。台湾姓氏渊源研究学会理事长林瑶琪教授说:“许多客家人(包括闽南人)的族谱都记载着祖先是从宁化石壁再播迁到粤东(或闽南),因此石壁这个地方被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摇篮或总祖地”。客家专家学者对石壁的定位是有客家史料可据的。早在清光绪年间温忡和编撰的《嘉应州志》记载着:“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牵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人。”1912年英国传教士艮呗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徙》一书中说:“岭东之客家,十之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者。按诸事实,每姓的第一祖先离开宁化而至广东时,族谱上必登载着他的名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客家学拓荒者罗香林教授发表的《宁化石壁村考》指出:“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以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此与客家源流问题,关系颇巨”。黄遵楷《先兄公度事实述略》亦称:“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宁化石壁,征诸各姓,如出一辙”。如梅州客联会编写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收集了34姓,其中30姓来自宁化石壁,占90%,第二集收集35姓其中18姓来自宁化石壁占50%多。九二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兴宁县志》编写的姓氏源流中列举了62个姓氏其中有37个姓氏来自宁化,占76%。1992年广东人民出版的《蕉岭县志》列了35个姓氏其中21个姓氏载明来自宁化石壁。占60%。《大埔县志》载“据大埔姓氏族谱,多是迁自宁化县石壁村”。
各姓氏族谱载其始祖来自宁化石壁并著有姓名:如李氏火德公、刘氏祥公、丘氏三郎(法言)公、陈氏文公、罗氏景新公、张氏端公、吴氏宥公、范氏坤公、篮氏念郎公、邓氏志斋公、巫氏仕聪公、卢氏隐乾公、林氏文懋公、潘氏琴公、温氏同保公、谢氏逢春公、侯氏安国公、何氏大郎公、姚氏念一郎公、曹氏法录公、马氏十三郎公、洪氏贵生公、冯氏念二郎、杨氏四十一郎、廖氏实蕃公、孙氏、辜氏、伍氏、池氏邬氏……等等。这里仅列几姓,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1991年广东梅州客家历史文化考察团到中原、中南、华东9省十五个县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撰写的题为《客家源流考察纪行—赴中原、闽赣考察报告》写道:“在石城县东边,穿过武夷山麓东口25公里,就是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现分为和口、淮土两个乡),这是粤东地区许多客家人念念不忘的祖居地”。(《客家学研究》第三辑58页)
以上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宁化石壁是客家人的祖居地,是“不折不扣的客家祖地”。
二、黄巢起义、特别是葛藤坑传说是导致石壁成为客家祖地的重要历史事件
石壁是客家祖地这已得到世界公认。但石壁为什么会被公认为客家祖地?为什么“客家人从中原迁徙于中国南方乃至世界各地,几乎都经过了宁化及其石壁”?是何原因使南迁移民从四面八方汇集石壁?为什么世界各地如此众多的客家人,都要把当年从石壁迁入的一代定为始祖,并将其名字载于家谱?而不是更早前的赣南、更有名气的汀州或其它地方?石壁葛藤坑为什么会如此让人刻骨铭心?有众多的学者在研究探讨这个成因时写道:黄巢起义迫使先期南徙到长江下游、鄱阳湖一带的客家先民第二次迁徙,溯赣江而上南逃赣中南,再逆贡水而上往东,至瑞金、宁都、石城,而大部分则到了石壁,其原因是石壁地理条件好,交通方便。这些固然是其成因,但仅仅这样的解析还是很难让人信服的,甚至有人怀疑:黄巢起义促使了客家先民二次大迁徙,徙民为什么不在赣南或其它地方定居,而大多数都到了石壁?石壁离石城县只有十几公里,没有高山峻岭阻隔,又何以避战乱?巢兵可翻越悄陡险峻的仙霞岭,为何惧怕低矮的“站岭隘”?人们怎么就早知道石壁可以避战乱而往其云集?像石壁一样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地方有的是,为什么单对石壁情有独钟?赣、闽通道几十条,为什么客家先民独走从石城到宁化石壁的站岭隘口,为何要“舍近求远”走“过头路”?石壁并不是皇城,也不是很有名气的州、郡,不过是个很小的蛮荒之地,客家先民为何会慕名而来,为何“舍市求村”?客家人族谱又何以要“攀附”之?何以要“套用”?又何以视其为“中原正统观念产物”?有人把它说成是一种“石壁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石壁现象”?而不会是“赣州现象”、“汀州现象”……?等诸多疑问。本文就这些问题想探讨个所以然。
本人认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兴起和形成是黄巢起义重要历史事件,尤其是“葛藤坑传说”的原因所至。
(一)黄巢起义造成客家先民第二次大迁徙,石壁是这次迁徙的宿归
《新唐书·黄巢传》云: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
……乾符二年,濮名贼王仙芝乱长亘,有众三千,残曹、濮二州,俘万人,势遂张,……而巢喜乱,即与群众八人,募众得数千人以应仙芝,转寇河南十五州,众遂数万。帝诏崔安潜归忠武,复起宋威、曾元裕,以招讨使还之,而杨复光监军。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诏谕贼,仙芝乃遣蔡温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遗威书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禽之”。复光固言其降。命侍御史与中人驰驿即讯,不能明。卒斩君长等于狗脊岭。仙芝怒,还攻洪州,入其郛。威自将往救,败仙芝于黄梅,斩贼五万级,获仙芝,传首京师。《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第52页)
黄巢,山东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荷泽市西南)人,盐商世家,少以贩盐为业,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六月,黄巢在家乡募众数千,响应王仙芝起义,会师曹州城。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王仙芝战败,死于黄梅(今安徽省黄梅县),尚让率余部归黄巢,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改变北出齐鲁的进兵路线,抛弃中原必争之胜,领大军渡江南下,转入长江以南唐军薄弱之地,实现战略转移。乾符五年三月以后,黄巢首战滑州之卫南(今河南省滑县东),南略宋州之襄邑(今河南省睢县西),汴州之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又西南至郑州之新郑、许州之阳瞿(今河南省禹县),襄城及叶县等地,唐政府调兵防洛阳。,黄巢乃率十万之众渡淮河,出淮南,从和州(今安徽省和县)渡长江,攻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入浙西,与王仙芝余部汇合,一举攻下江西饶(今波阳县),吉(今吉安市),虔(今赣州市),再挥师往东北攻信(今上饶市)等州,乾符五年八月,黄巢入浙东占杭州。九月,占越州(今绍兴县),浙东观察使崔璆逃走。黄巢由浙东衢州(今衢州市)欲趋福建建州(今建瓯县),以无舟船,遂“因开山路七百里,直趋建州)。十二月十三日攻占福州,福建观察使韦岫弃城逃走。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五月,黄巢攻克广州,俘岭南节度使李超。六月十五日,黄巢自号(义军百万统都兼韶广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露表告将入关,直捣长安,敦促唐僖宗迅速归降。十月,黄巢攻占桂州(今广西桂林市),编大筏数千,走灵渠乘暴水沿湘江而下,攻取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十二月二十七日,黄巢至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急攻其城,一月而陷”。乾符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黄巢攻入湖北江陵,节度使王铎弃走襄阳。十一月二十二日,黄巢攻襄阳,失利于荆门,十二月初七日,黄巢弃江陵,率舟师东下,攻鄂州。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春,黄巢离鄂州,再下饶州、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歙州(今安徽省歙县),衢州、鹜州(今浙江省金华市),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县),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等皖、赣、浙十余州。淮南节度使高骈遗其将张璘渡江,四月张璘取饶州。五月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之战黄巢击败张璘,大获胜利,杀死淮南大将张璘,奠定了北渡江淮,进占长安的胜利基础。
广明元年六月二十八日,黄巢克宣州,七月,黄巢率十五万大军自宣州采石机(属宣州,在和州附近)渡长江北上,下和、滁(今安徽省滁县)二州,围攻天长四十余天淮南节度使高骈龟缩在扬州城内不敢出战,九月,黄巢率部北渡淮河,自称“率土大将军”。十月,黄巢破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分路攻河南诸州。十一月黄巢进入洛阳,东都留守刘允章投降。十二月四日,唐王朝诏以黄巢为天平节度使。次日临晨,唐僖宗自长安出逃成都。十二月五日黄巢率大军进入长安,十三日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国,改元金统。(《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第52——53页)
从黄巢起义军进军路线示意图可以看出,黄巢起义历经十年,从北方的黄、淮两大河到南方长、珠两江流域,涉足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山西十三省。特别是河南、安徽、江西、浙江几省都几进几出,黄巢大军所到之处“所至吏民逃溃”,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集中在长江南岸的皖、赣地区。据罗香林教授考证,大体上是东起安徽当涂西迄江西九江的长江南岸一带,这里聚集了东晋永嘉之乱(公元311年)中原汉族第一次南迁落户的客家先民,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500多年,黄巢大军南下打破了他们安适的局面,为避战乱,被迫再次举家南迁;还有滯留在河南东南部颖、汝、淮三水的东晋南迁的移民属于客家先民的一部分,亦渡江南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中原汉族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战乱将这些客家先民推向了宁化石壁。
(二)“葛藤坑传说”成了这个民系最后形成的标致。
“葛藤坑传说”、葛藤坑这个地名、端午节挂葛藤的风俗,在客家区域和客家人族谱广泛记载、广泛流传。
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专著中是这么记载的:
在昔,黄巢造反,隔山摇剑,动辄杀人;时有贤妇、挈男孩两人,出外逃难,路遇黄巢。怪其负年长者于背,而反携幼者以并行,因叩其故。妇人不知所遇即黄巢也,对曰:黄巢造反,到处杀人,旦夕且至;长者先兄遗孤,父母双亡,惧为贼人所获,至断血食,故负于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置侄而负之,故携行也。巢嘉其贤。因慰之曰;毋恐!巢等邪乱,惊葛藤,速归家,取葛藤悬门首,巢兵至,不厮杀矣。妇人归,急于所居山坑俓口,盛挂葛藤,巢兵过,皆以巢曾命勿杀悬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后人遂称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民。(《广东客家史》上册第51-52页)
说的是黄巢起义南下途中巧遇一带着两个孩子的贤妇 ,背着大的牵着小的走路,黄巢不解,询其原由,贤妇说:大的是我贤侄,父母双亡,恐为巢兵所杀,如有不测,其香火断,小的是自己所生,如有意外可再生有后,黄巢为其高尚义举所感动,嘉其贤德,顺手从山地上采起葛藤授与贤妇,嘱挂门前可避巢兵保平安,随即命令其属下凡遇悬挂葛藤之地方皆不得骚扰戮杀。贤妇随逃难人群来到石壁,热心的石壁人收留了她们,并将她门安居下来。贤妇讲述逃难路上巧遇黄巢的经过,于是一村人上山采葛藤,挂满村庄路口及家门口,保了一方人平安。“一坑男子,因得不死”。后人为了纪念,从此便把这个地方就叫葛藤坑,此时恰逢端午,所以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在门框上方挂上葛藤以示纪念,年年如此,终成风俗。“葛藤坑传说”、“葛藤坑”这个地名、端午节悬挂葛藤这一风俗为众多客家人家谱、族谱所记载,至今在客家地域广泛流传。
这个“葛藤坑”是有据可考的,在众多的客家人家谱记载中,它位于福建的宁化石壁村。当然,亦有人考证,当年黄巢造反并未经过宁化石壁,而怀疑这个故事是极无稽、极荒诞的——如果对传说作这种冬烘先生式的考证,那么,一部《圣经》也只好束之高阁,从中读不到历史了。(《广大客家史》上册第52页)
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上对这个客家人“创世纪”传说作出新的破译,……破译其中众多的遗传密码。(《广大客家史》上册第52页)我们不能因为黄巢造反未经宁化就否定其存在,“葛藤坑传说”中黄巢叫贤妇“速归家”指的并不是回石壁,可以这样设想,这位贤妇原本就不是石壁人,而是江淮或鄱阳湖一带为避黄巢战乱南逃的难民,在逃难途中巧遇黄巢,黄巢授葛藤后贤妇随逃难人群偶然来到石壁,被好心的石壁人所收留,并定居下来,讲述遇巢经过,一村人采葛藤,挂满村庄路口,保了一村人的平安。也许是贤妇慕名来到石壁,石壁位于闽西、西临赣南,交通方便,自古就有闽通赣北上的官道,是武夷山脉最为低矮平坦的官路,闽中南北上主要走此道,水路可通闽江、韩江,赣江,早在隋末唐初,黄连镇创建者巫罗俊就“开山伐木,泛筏于吴”,通过水运,由琴江入赣江顺流而下,到鄱阳湖,远销江浙等地,使宁化石壁在鄱阳湖及江淮一带早已闻名,聚居在长江下游和鄱阳湖一带的客家先民熟知宁化石壁,如此丰富资源、交通方便之地对长途迁徙的寻居者自然具有很强的引诱力,这位贤妇在迁徙之初,就可能和其他南逃的人设定了以石壁为目的地南逃方案,所以带着黄巢授予的保命藤——葛藤,慕名来到了宁化石壁。葛藤保护了石壁一方人的平安,从此有了“葛藤坑”这个圣地。“葛藤坑”成为了客家人刻骨铭心的记忆。“葛藤坑”、“葛藤坑传说”、端午节挂葛藤的风俗,不是一两家族谱有记载,而是在客家地域、众多客家人的族谱中广泛的记载和流传,这绝对不荒诞,不无稽,应该就有其眞实性、就有其事;汉民族有端午节挂艾、挂菖蒲的风俗,只有客家人才有加挂葛藤,客家人可不挂艾和菖蒲但一定要挂葛藤,就足可以说明问题。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葛藤保护了石壁葛藤坑,保护了这一方人,它催生了客家先民聚集地——客家祖地的诞生,所以客家人视葛藤为“神藤”。本人认为“葛藤坑传说”是存在的,是可信的。
(三)“未及兵祸,故为当时避难乐土,客家先民群趋其地,亦势所然也。”《罗香林石壁村考》
葛藤庇佑,兵革未侵。这就是当时的世外桃园之石壁。
石壁有葛藤保护,石壁可避黄巢兵马的杀戮,一时间在赣、闽甚至在江淮大地以至更远的地方广泛流传,石壁之名声随之远扬,四面八方的人流慕名相继潮涌到石壁这个可避战乱的乐土,“客家先民群趋其地,亦使所然也”。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来到石壁,石壁为什么会成为客家先民聚集而成为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之后代为什么要把入闽石壁的第一代定为始祖载入家谱的重要成因。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最需就是安全。
黄巢起义军东到建州(今建瓯县)、延平(今南平市),西至虔(赣州)、吉(吉安),北乱饶(波阳)、信(上饶市),南达广州,围着宁化石壁这个地方绕了一圈,在闽赣粤各地激战,尤以赣的虔、信二州和福建的建、福二州为最甚。唯独葛藤坑因受葛藤庇佑,兵革未侵,使宁化石壁这个夹在中间的宁静乐土切实免受了战乱之害,成了战争风暴的避风港,这对于躲避战乱南迁的汉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他们会蜂涌而至,长江下游南岸的客家先民慕名潮涌石壁,其它地方也不列外。纷纷迁徙石壁寻求避难。
这里有众多姓氏家谱史料可以佐证:
刘氏(宋元丰二年《刘氏族谱·序》,兴宁《刘氏族谱》:“唐僖宗乾符间,黄巢叛乱,海内骚然,居民流离转徙,于时有翰林学士观察使天锡公,弃官奉父祥公,避居福建汀州宁化之石壁洞,后世遂以祥公为宁化始迁在祖。四川省奉节县《刘氏考订谱》:迨唐僖宗时,曹州黄巢作乱,世祖祥公昆季三人,自江南沛县避难各别。仅得祥公一人流寓福建宁化石壁洞葛藤凹,立业安居,官授迪功侍郎。数传有诞从公,选任梅州。潮梅《刘氏族谱》::一百二十一世祖祥公,妣张氏。唐末僖宗乾符间,黄巢作乱,携子及孙,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八仙下棋形。祥公原籍,自永公家居洛阳,后徙江南,兄弟三人,惟祥公避居宁化县,其二人不能悉记。(《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第56页)
《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篇》罗氏条云:……历代相承,繁殖中土,自东晋南渡,罗氏族人,遂有南来,而奠居于江浙之间者。据《罗氏族谱》称,唐末有铁史公之子景新,因避黄巢之乱,与父分散于虔州,乃迁于之闽省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家焉。(罗香林《宁化石壁村考》,见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第278页)
《薛氏族谱》云:南方薛族,则由唐末黄巢之乱,其祖有避乱而南徙于福建宁化石壁乡者。及元代薛信,由宁化转徙粤之平远,其后复由平远转徙程乡。其他庶支,亦有先后入粤而散布于各属,至为蕃衍也。(罗香林《宁化石壁村考》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第145页
《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编》》李氏条云:……而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于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罗香林《宁化石壁村考》
《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编》蔡氏条云:唐末,为避乱,有蔡氏诸子孙侄分散而寻居宁化。至宋,又自宁化迁居梅州。台湾《蔡氏族谱》载:“先祖有李通者,以与韩宅胄忤,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窜道州,子孙分散。后自宁化迁梅州”。续衍台湾。(<宁化石壁>36-37页)
《嘉属廖氏族谱》云:唐时我祖由江西雩都,避黄巢乱,迁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遂众。(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第362页)
《陈留谢氏族谱》正德十三年序云:谢氏祖先“因避黄巢之乱,居福建宁化石壁里。升平之后再迁江西于都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后衍台湾。(《宁化石壁》第27页)
台东《官氏族谱》(1976年修)云:官膺本姓关,解梁人(今山西解县)。黄巢起义后,携祖母避居宁化石壁,改姓官。元至元间遭祸乱,其第四代孙四兄弟,官耀迁福建诏安,官跃迁广东海丰,他们的后裔又陆续迁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区。(《宁化·石壁》第36页)
陈运栋《客家人》根据谱牒资料,他写道:《曾氏族谱》指出:曾据十七传裔孙曾承丞,任唐司空兼尚书令,生子三:长曾圭、次曾旧、三曾略。……曾旧任宰相,于唐宪宗元和二年丁亥岁(公元807年)徙永锋;……曾中彦,为曾旧七传支裔,任通直郎,因黄巢乱返宁都祖宅,旋徙汀州宁化县。曾中彦十四世传裔孙曾裕振,于南宋末自宁化徙梅州,为嘉应州五县及台湾客属的共祖。(《石壁之光》第28页)
宁化安远《唐氏族谱》云:……唐景嵩,字维卿,世居山东唐县,奉陶唐氏为祖。西晋永嘉之乱迁于江西,至唐末迁居福建宁化县。明末永历年间移寓广西灌阳。(《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第57页)
大埔《杨氏族谱》载:用藩生二子,胜二郎,仍郎。胜二郎(圣郎)……乾符元年避黄巢起义自延平迁居宁化石壁杨家排。宋末,用藩第二十九世孙,四十一郎,避元兵迁居潮州白侯乡(今大埔县白侯乡)。其祠堂联写道:“谓龟山后裔,我不敢知。陈葅豆而存德馨,道脉遥通陟降;从宁化始迁,今犹可考。笃本支义昭世系,守功其嘱几筵。”(《石壁与客家》第47页)
《何氏族谱》记载:庐江何氏一支避黄巢之乱迁福建宁化石壁乡,明初迁广东兴宁,清初迁宝安坪山界脚村。象这种经历的族姓还有深圳福田的廖氏,深圳墟洪氏,深圳罗田赖氏。(《广东客家史》上册第215页)
温姓原籍山西太原,继移汲郡至河南清河,东晋五胡乱华定居于江西省南昌,唐末黄巢之乱,避难于福建宁化,宋景炎二年(1277年)因元兵骚乱而经长汀入上杭,元末明初由上杭徙广东兴宁。(《广东客家史上册》第108页)
冯姓祖籍冯城(今河南荥阳县西),唐玄宗时迁高州(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唐末因避黄巢之乱而迁至福建宁化县石壁寨。宋末元初迁汀州上杭溪南里。明万历年间从福建汀州迁广东英德。(《广东客家史上册》第108页)
万载《严氏族谱》载唐有虔州教谕常景,留居虔州,孙文藻,避黄巢之乱,迁宁化上石壁严家。(《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第419页)
因唐末战乱迁徙宁化的还有潘姓、郑姓、伊姓、邬姓、甘姓、黎姓、藤姓、范姓、江姓、张姓、贝姓等,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枚举。
三、葛藤坑传说造就了石壁葛藤坑客家祖地
由于挂葛藤避免了战祸,葛藤保护了石壁葛藤坑一方居民,“葛藤坑传说”广为流传;为避战乱,客家先民慕名从江淮大地,从四面八方朝石壁葛藤坑涌来,石壁成了客家人的避难乐土。据史料记载仅唐末宋初迁入宁化的就达数十姓,宁化人口翻了几番,主客比达1:4。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壁之名声越来越大,流传也越来越广,慕名来到石壁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宋朝更有大量人潮涌入。据史料统计,唐至南宋迁入宁化(石壁)的112姓、占迁入总数130姓的86%。经过唐末至两宋四百多年的安定生活,宁化人口由唐天宝年间(公元742年)约5000人,至宋宝祐年间增至11万人以上。(<宁化县志)》1992版第21页) 人口剧增,主客户结构起了根本变化,开始有了形成客家民系的特定条件。先民们在此安居乐业,长久共处,逐步形成了有共同语言,共同风俗的一种汉族民系,这个民系就是“客家民系”。
小小的石壁难以容纳南迁的人潮,人口急剧膨胀,土地淤积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南宋的战乱,在这里住了几代甚至几百年的客家先民又继续大量往外迁移至闽西汀江流域或粤东,有的重返赣南或其它地方,寻找新的落脚点,更好的谋生地。四面八方的人不断慕名而来,先来者不断往外转徙至四面八方,不断的迁入,不断的迁出,循环往复不止。客家祖地就是这样在石壁形成的。
葛藤的庇佑造就了葛藤坑,使南迁难民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石壁葛藤坑。葛藤坑这个地方成了客家人心中的圣地,让客家人难以忘怀。客家后人不管迁移到了哪里,都把从石壁迁移的一代作为始祖,其名字载入家谱,铭记在心。这也许就是客家先民“舍近求远”走“过头路”,“攀附”石壁、“套用”石壁,视其为“中原正统观念产物”,所带来的“石壁现象”吧。可以这样说没有“葛藤坑传说”、没有葛藤的庇护,就没有葛藤坑,没有葛藤坑就没有客家民系,就没有石壁客家祖地。葛藤就是保护我们客家人的“神藤”,葛藤是客家民系的图腾。}黄巢起义、“葛藤坑传说”就是石壁客家祖地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原因。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14

帖子

3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7
发表于 2017-5-1 18: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7-6-15 11: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先民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原因有三条:
第一,从地理环境来说,宁化与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明溪等地相接,四周是崇山峻岭,荒山野林,特别是西北边境有高峻的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作为屏障,防阻着大规模的北方南来的兵祸之乱,而其间由江西入闽处又恰恰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这不仅为南迁的中原移民提供了迁徙的方便,而且居于其中也相对安全,不失为逃难者理想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就是安定时期而忧畏动乱的人也愿意选择此地以保平安。

其次,从交通状况来看,当地河源众多,如入鄱阳湖的抚河,与入闽江的沙溪,其源头都在宁化;江西赣江东源贡水和经闽西汀州而入广东梅州的汀江,其源头则在宁化毗邻的长汀;而广东东江之源则在宁化附近的江西贡水之南……进入其地的中原移民南迁闽西、广东极为方便。

第三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末期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正如台湾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7-6-15 1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此两句话概括了我国两个时期百姓的大迁徙。
大槐树在山西洪桐县,与其相关的大迁徙发生在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而福建汀州石壁蕴酿了一个民系,则主要发生在唐末至宋之后较长的时间内。

石壁,旧属“汀州八属”之一的宁化县,与江西省石城县毗邻。在史料里,石壁又常被称为“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寨”、“石壁下”等,是一种地区概念,泛指一个地域,即石壁盆地,其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她被认为是“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摇篮”、“客家祖地”等。

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支,主体属中原汉人。由唐末黄巢之乱开始,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集中到这里的百姓,来自8省50多个州县。
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曾定居石壁(或宁化其他地方)的客家祖先有130姓氏以上。
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先民,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

因此,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
石壁便成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的发祥地,甚至被视为“圣地”、“图腾”。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7-6-15 11: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北人南迁在宋以前起点与终点繁多而庞杂,那么宋以后以汀州宁化石壁为移民扩散的起点考察,其大部分移民之所向,多为粤东北、闽西南,及返迁赣南,这些地方即为现今“客家大本营”。也可以说,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大部分都有人曾流居宁化甚至石壁。

从民族迁移史来看,目前可确定为客家人的各氏族族谱大多提到祖先曾流居宁化及其石壁,而居住在纯客家地区周围附近和杂居于非纯客家地区的非客家人,他们只要不是客家的后裔,其族谱一般不提宁化石壁。

从氏族认始祖来看,现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闽特别是由宁化入闽那代为始祖。从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潜意识中,也在认为自己流居宁化之后就是“客家人”了。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7-6-15 11: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宁化县石壁客家祭祖习俗榜上有名。
客家人素有爱国怀乡、慎终追远、敬祖穆宗的传统美德,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客裔子孙来石壁寻根问祖。
石壁客家祖地的祭祖活动,是建立在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和寻根求源的基础上,传承古老传统的祭祀礼仪。

每年的10月为“祭祖月”,因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于此月举行,是当地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祭祖大典期间(每年阳历10月15日—17日),众多海内外客家乡贤千里寻根,共聚石壁、虔诚谒祖,一起参加盛大的祭祖仪式。

来自海内外的客家乡亲,在古装仪仗队的引导下,沿着“客家之路”,依次来到客家公祠前。三通鼓响后,客家乡亲虔诚地拈香顶礼膜拜,表达对祖先的孝敬之意和怀念之情。
石壁祭祖仪式沿袭中原古礼,有祭诞、仪仗、乐舞、主事、仪式等五项程序,包括了出主、燃烛、设案、上香、跪叩、荐食、储食、初献、读祝、再献、三献、焚祭文、纳主、撤、馁等十五项程式。

在焚帛烧纸钱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在祭祀过程中,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气氛。
祭礼结束后,将祭品分给参祭代表。也有将祭品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品。而后查阅族谱等史料,细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赏客家山歌、舞蹈等艺术表演。
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古典性强、客乡情结浓郁。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7-6-15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7-6-15 11: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6.jpg
7.jpg
8.jpg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23

帖子

50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9
发表于 2017-6-15 1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9.jpg
10.jpg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20:53 , Processed in 0.12943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