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262|回复: 0

[史料] 话说客家——解读池姓迁徙路线的佐证资料之一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发表于 2017-4-30 01: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客家
一、历史源流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即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以后南迁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台湾以及海外的一个特殊的族群;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这里有二十九个纯客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客家人具有独特的客家精神。概括地说,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先到为主,后到为客。先期在当地居住的人,便称这群后来的人为客人,当地官府注籍中亦称为客户,以后通称为客家、客家人。

一)根在中原

第一届河洛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材料表明:以黄河中游、洛河流域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文化为中华文明之源。河洛地区最早出现城址;青铜器最发达;最早建立国家;旱地农业最先发展;与其它地区如齐鲁、巴蜀、吴越等区域文化比较,较早地完成了历史的进化进程,而进入奴隶社会晚期和封建社会早、中期,这一地区成为政治中心,这一地区的河洛文化通过国家机器的作用而辐射全国,从而形成早熟而强大的文化。

中国从上古直到西晋末年,北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汉文化的核心地带是渭、黄东西向文化链。而河洛是这一核心地带中的实际核心。

这表明:客家人根在中原。后来,客家先民因为中原战乱而南迁,先后迁徙到了赣江、泞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区。他们在那里披荆斩棘,开山造田,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他们被称为客家,后来也自称客家。
客家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的移民运动紧密相连。在历史上,客家先民及客家人,曾先后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

(二) 秦开五岭  

客家民系在形成以前就曾有过"秦开五岭"和中原汉人的两次南迁。

秦始皇灭亡六国以后,又派屠睢、任嚣统率50万大军,越过五岭,平定百越,建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为了开发岭南,秦始皇又命令攻占岭南的军人,随军的被秦所亡六国的贵族,官吏,贾人和一万五千无夫之女,就地屯垦,在岭南安家落户。

这些中原汉人在"与越杂处"的过程中,多数成为广府民系,也有少数成为客家先民。现在龙川有秦、书、李、任四大姓,其族谱记裁,祖先都是随赵佗从中原南迁的完整家庭。  

(三)五次迁徒

1
、第一次大迁徒  

西晋末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阶级,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引起永康元年的"八王之乱",继之又在永嘉年间(即公元307-313年)爆发了各地人民反对晋王朝的战争。

这时,匈奴、鲜卑、羯、氏、疆等少数民族趁晋室危机,各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局面。西晋王朝在动乱中灭亡之后,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他们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

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遂形成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南迁潮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

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

这时,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2
、第二次大迁徒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相继出现藩镇割据、互相攻战、纵兵残民的动荡局势。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连帝都也迁出长安。

不久,爆发了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王仙芝死后,由黄巢统领起义军,驰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又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

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西南和粤东北"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

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年。  

3
、第三次大迁徒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就达百万之众。

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闽赣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

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时,客家儿女纷纷从军。仅松口卓姓,就有800多人。"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转战于闽粤各地。

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安宁的生存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这就构成了客家第三次迁移运动的一部分。

      
因为这时户籍有""""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皆自称为"客家人",以示与"主籍"的区别。

      4
、第四次大迁徒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两个:

      
一是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多起而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及至义师失败,又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则到了广西、湖南、四川。  

      
二是客家内部人口膨胀。闽粤赣边区的客家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了"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广两湖的汉民,便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5、第五次大迁徒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从1851年到1864年,辗转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从1851年到1864年,辗转征战长达十五年之久。

     
天京陷落后,因起义军受到剿杀,而纷纷逃匿。在此期间,在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十二年土客械斗。
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用以安置客家人。

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迁到海南,迁到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去谋生。

四)远播海外

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迁播的同时,又基于国内政治,经济和家庭等原因,从南宋末年以来的700馀年间,各地客家人先后、分别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家冲等港口乘船,冒险到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北美洲。还通过一条陆路,由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

  
除南宋末年的抗元、清初的"反清复明"、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孙中山早期领导的武装起义失败后,随员逃亡海外谋生的人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新加坡等一些国家从事苦役劳动。

20
世纪中叶以来,又有一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世界各地再行迁移。

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及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所谓"凡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二、分布与社团

   
(一)日不落民系  

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因内外客家人总数已达1.2亿:大体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四川、台湾等7个省、区200多个市县。其中以广东省东部、北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西省南部地区,即传统上说的闽粤赣交界地区,客家人往得最集中,内有很多是纯客家市县,如梅州市蕉岭、平远、兴宁、五华、大埔、丰顺、紫金、新丰、惠州市、始兴、翁源、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汀、连城、清流、宁化、明溪、上杭、武平、永定、宁都、石城、瑞金、于都、兴国、会昌、安远、寻乌、定南、全南、上犹、南康、大余、崇义。其余纯客家市县(内含还有待于调查核实的纯客家县)分布在以下省、区的一些地区:广东省的惠阳、惠东、宝安、龙门、佛冈、清远、从化、增城、海丰、陆丰、东莞、韶关、曲江、英德、南雄、乳源、仁化、连南、连县、阳山、乐昌等市县,台湾省的苗栗、新竹、桃园、屏东、高雄等市县,江西省的赣县、宁冈、井冈山、永新、吉安、遂川、万安、泰和、广昌、永丰、铜鼓、修水、武宁、靖安、奉新、高安、万载等市县,湖南省的汝城、桂东、酃县、茶陵、修县、济阳、平江等市县,广西省的陆海上、博白、合浦、浦北、防城、钦州、灵山、贵县、玉林、黎塘、宾阳、贺县、钟山、昭平、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枝浦、阳朔等市县,四川省的成都市(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新华、小汉、金轮、兴隆)、什邡、彭县、温江(金马河)、双流、新津(兴义)、简阳、仁寿(方家区)、资中(铁佛、球溪)、威远(石坪)、安岳、富顺、隆昌、泸县、合江、宜宾、广安(花桥、天地)、仪陇(乐兴、凤仪、大风、双龙、五棚、周河)、巴中、通江(黄宗区)、达县(碑庙区)、凉山州的西昌(黄联、新河)等,于200多个市县的局部地区。因此客家人被誉为"日不落"民系。

   
南迁汉人渡江后,集中汇聚于赣、闽、粤三省边境山区,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占了优势,并形成自己的大本营,客家民系始得在此形成。  

     
(二)石壁客家公祠

石壁是这的中心地域。石壁客家公祠,位于福建省宁化县西部22公里处的石壁镇内。以客家公祠为主体的停车场、接待站、管理房、长廊、牌楼、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阁、客海寺等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450多万元。景区主体建筑客家公祠座落于石壁村土楼山上,后倚武夷山脉,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匀称,远山环抱。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亲自为公祠祠匾提书--"客家公祠"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公祠仿古宫殿形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客家公祠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并由回廊连为一体。  

前厅,供歇脚和陈列姓氏渊源资料之用;中厅为正殿,也称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内祀奉着客家160个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容三百多人同时祭祖。后厅称文博阁,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谱牒及文物资料,供观赏、查找、阅览之用。公祠四周开阔挺秀,风光绚丽。公祠右侧的"碑林",可供立碑、游览。公祠左侧的客海寺金碧辉煌、香火不断、烟雾缭绕,是宗教朝圣游的理想场所。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朴典雅的亭中立着一方大石碑,正面镌刻太平绅士、客家贤达姚美良先生题撰的"客家魂",背石镌刻祠记。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着一座雄伟堂皇的牌楼,牌楼的横匾镌刻着杨成武将军的墨宝--"客家祖地"。牌楼右侧是接待厅、擂茶馆、长廊和古建筑"德润亭""维藩桥"连结一体。近年来,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日益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麦加"

1995
1128日,世界客属首次祭祖大典在这里举行。

站在客家公祠前,放眼石壁,但见四周高山环耸,绿树成荫,宛若一道厚实的屏障。屏障内,一块方圆百里的腹地,开阔平坦,土地肥沃,实乃世外桃源般的乐土,因此,离开河洛祖地的部分汉人,远涉千里、不辞劳苦投入她的怀抱,落脚安居于此。

)粤、闽、赣边境山区

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的边境地带,是客家人活动的中心区域,也是目前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保留着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那有纯正的客家方言、传统的客家民俗、丰富的客家人文景观。

由此出发,或经其它途径,客家人又分别迁徙于赣、闽、粤三省各县市。

      
在江西,客家人分布在41个市县,共有1250万人。有江西吉安地区客家联谊会、赣州客家联谊会等客属社团。
在福建,客家人口分布在26个市县,共有500万人。有:闽西客家联谊会、汀州客家联谊会等六个客属社团。
在广东,客家人分布在80个市县,共有2100万人。有:梅州客家联谊会、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等13个客属社团。
  
(四)遍布全国

在赣、闽、粤三省之外,客家人还先后迁播于国内的广西、海南、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陕西、河南、辽宁、北京、上海、新疆等省、区和直辖市。"  

有些省区,也建立了客属社团。主要有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河南省客家联谊会等21个社团。

(五)港、澳、台客家人

      
客家人迁徙香港、澳门、台湾约有595万人。其中:香港170多万、澳门10馀万、台湾460万。

今日之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附近一些岛屿,全境总面积1071平方公里。根据1995年的统计数字,香港总人口约为630 。其中,客家居民仍有170万之多。

香港有:香港崇正总会和旅港嘉应五属同乡会等14个客属社团。  

      
台湾的客家人多是在明清时期,由广东梅州、惠州、潮州和福建闽西、闽南等地的客家人迁居到此,繁衍生息的。客家人移居台湾,由台南又逐渐北移,经台中内山地区而至台岛北部。据1984年台湾的统计,台湾客家人总数近300万人。其中约有50%以上居住在新竹和苗粟两县。目前估计台湾约有460万客家人。  

      
台湾客属社团有:世界客属总会和台湾中原客属联谊会等21个。

      
澳门则有:澳门客属社团联合会、澳门嘉应同乡会和河源客属同乡会等客属社团。  

   
(六)亚洲客属

      
旅居海外的客属华侨华人以亚洲最多,达350多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21个国家和地区。

     
客属华侨华人旅居海外始于南宋末年,长期以来,他们与居住地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一致,胼手胝足,开拓创业。在南洋素有"客家人开埠"之说。  

      
客属社团有:南洋客属社团等201个。

   
(七)大洋洲客属

      
大洋洲的客属华侨华人约有3.5万人,分布在澳大利亚、大溪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塔希提、新西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  

      
客属社团有:澳州悉尼崇正总会、大溪地中华会馆等。  

  
(八)美洲客属   

      
侨居美洲的客属华侨华人约46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秘鲁、牙买加、巴西、圭亚那、古巴、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等21个国家和地区。  

      
客属社团有:美国纽约崇正会等24个社团组织。  

客家人移居美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开始,多是以契约华工的身份或自愿或逼迫去的,大多数是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契约期满后,滞留海外,以经营洗衣、餐饮等行业为生。  

      
他们秉承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后代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中成为侨居国的专家、学者的也不少。他们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所在国的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融入了主流社会。  

(九)欧洲客属  

      
侨居欧洲的客属华侨华人约5万人,分布在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德国、瑞典、俄罗斯、丹麦、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奥地利、卢森堡、捷克、冰岛18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的客属华侨华人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小部分经营超市、进出口贸易等。  
      
客属社团有:荷兰洛塘崇正会、英国利物浦崇正会等组织。
(十)非洲客属
      
非洲有客属华侨华人5.4万。  
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塞舌尔、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加纳、扎伊尔、肯尼亚、赞比亚。  
      
客家人侨居非洲已有百馀年的历史。  
1815
年,梅县、海南、顺德的乡民,以"契约华工"身份先后到达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并留居下来。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艰苦创业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通过教育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  
      
现在客属华人中成为教授、医生、工程师的已非个别现象;他们在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工厂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享有较高的声望。  
      
客属社团有:南非东伦敦中华公馆等六个。
   
(十一)世界客属垦亲大会
      
世界客属垦亲大会是客家人世界性的联谊组织,首次聚会缘于香港的崇正总会。  
1971
9月间,为庆贺香港崇正总会成立50周年暨崇正大厦落成揭幕,世界各地47个客属团体的250个代表汇集香港,参加有关的庆典活动,这便促成了第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此次大会还决定,以后每两年召开一次恳亲大会。 迄今为止已召开过19次大会,得到了海内外客属同胞的好评和鼎力支持。
恳亲大会的相继召开,既加强了华侨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沟通了海内外客家人之间的联系,以亲情和客家文化为挢梁,构筑了国内海外客家民系大通道,将会促成客家文化圈、经济圈,更有效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客家精神
客家人在一千多年辗转迁徙、艰辛开拓、勇敢创业的过程中,将一个民系迁播于国内17个省、区和海外84个国家与地区,使之成为汉民族中一支人口多、分布广、影响大的一个民系。又能自发地通过恳亲会的形式聚集一堂,像一家人一样,叙亲情、谈乡谊、求发展。这含有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啊
事实上,客家人正是以其卓越的人文精神,即四海为家、吃苦耐劳、崇尚忠义、坚韧刚强、爱国爱乡、崇文尚武、英勇献身、开拓创业、团结奋进的精神而着称的。这也正是客家民系千百年来迁徙发展并保持强大凝聚力、创造力的根本所在。
(一)刻苦刚强
      
客家先民,远离中原故土,僻处南方荒野,生存发展毫无凭藉。所以必须有强健体魄、刻苦耐劳的精神,以作为自己的立足基石。因此刻苦耐劳的美德,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得以养成,世代相传,不分男女,无不勤劳操作。  
     
初到南方的客家先民,往往杂居于其它原居民当中,或居于荒山野岭,时常可能遇到意外侵迫,所以不畏艰险、奋力自卫成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男子富有坚毅刚强之气,百折不挠,坚韧不屈,女子无缠足怯弱之习,有天足健美之傲。  
     
客家人在一次次的迁徙活动中,经常遇到毫无生存凭藉的环境,养成勤劳善思、勇于创业的精神。
(二)团结奋进  
     
团结奋进是客家精神的核心,主要表现在自身凝聚力与对异族文化的博采与涵化上。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以南迁汉人为主,与原居民长期斗争又走向团结,并最终形成共同体的过程。  
因此今天的客家不单是入迁汉人的自身繁衍,也是与当地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其它民系迁入客居地而被同化的客家人。
(三)崇尚忠义
客家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俭朴正直、崇尚忠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为人忠厚质正,富有正义感,忠于国家民族。
在历史上,由于国弱民困、战乱频繁等原因,致使国亡家散,客家先民流离转徙,受尽苦难,因此,其后代都有特别强烈的国家民族观念,忠于国家,义于团结族群。  
     
一千多年来,特别是南宋以来,在历代的抗敌卫国和革命救国运动中,产生了不少著名的民族英雄和出人物。
如南宋起兵勤王救国的文天祥,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新民主义革命中的朱德、叶剑英元帅和叶挺将军都是客家人的优秀代表。  
  
(四)天下客家一家亲   
     
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聚族而居的客家人,形成了重亲情、讲义气、合群团结、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外出他乡,凭藉客家乡音便一见如故,亲如一家。
在海外异国的客属侨胞,建立会馆,互助互济,联络情谊,对祖国、对家乡的亲情尤为浓郁。藉着这份深深的家国情怀,他们回乡投资开工厂、办企业、捐资办学、兴建医院、修挢铺路、造福乡梓。充分体现了海外客家人慎终追远,寻根溯源,念祖思亲的精神风貌。
(五)开拓创业精神
客家人以其特有的开拓创业精神,在东南亚开埠建制,推动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
如在印度尼西亚建立婆罗州兰芳大总制的罗芳伯、开发吉隆坡的叶亚米、原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等都是客家人。他们对东南亚的开发与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事实业的客家人,到东南亚后,把客家精神与西方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并由此出现了一批创建现代企业的出人物。如苏门答腊的张榕轩、张耀轩兄弟和槟城的张弼士、缅甸的胡文虎。
他们不仅有追求利润的理念、担当风险的勇气和推行创业计划的决策,而且卓有远见,富于创业精神,作为现代成功的企业家,在东南亚和国内都享有盛誉。  
      
四、客家教育
(一)耕读行家  
      
客家人来自华夏文明昌盛的中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来到南方,他们既拓垦移民,又传承了中原的人文精神。  
      
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和山多地少、人多田少的地理环境,使读书求学成为客家人的最好出路,把"耕读传家"奉为圭臬。  
      
客家谚语:"山瘠栽松柏,家贫好读书",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客家人注重教育的情形。
(二)宗族教育
在现代教育兴起前,客家是用宗族教育来传承文化的。客家人聚族而居,为了家族的兴旺与显要,大力创办族学。  
      
在客家宗族社会中,宗族的社会地位,往往同家族中士绅学子数量的众寡、学问的高低,紧密相关。高、众者,则家族声隆;低、寡者,则家族不显。  
      
各家族为振家声、族威,倾力集资开办族塾,培养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选,金榜题名。旧时,凡中举人以上者,可竖"楣杆",以显示功名,借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因此,客家人把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当作一桩大事来办。定制立规,写入谱牒。  
      
连城新泉张氏族谱记载:古者家有塾,堂有庠,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作养多方,所以人才彬彬辈出。今议设义学二所,经师一所在东山楼;蒙馆一所,即在祠内。  
      
客家人为了使族中子弟受到较高的教育,由乡族集资兴建书院,对有前途的家族子弟进行继续教育,使之能参加科举、步入仕途,成为本族的骄傲。 家族对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子弟,还给予重点扶持。

如宁化池氏家族规定:"御制有曰:从今不薄读书人,况宗族乎。自后凡入泮者,众公太及本房公太贺银叁两;出贡拨贡者,各贺银捌两;中举者,各贺银贰拾两;中进士者,各贺银叁拾两;中鼎甲者,各贺银伍拾两。永为定例。"  

      
客家人举办族学,培养了不少人才。  
   
(三)人才辈出
据《嘉应州志》记载:梅州之登进士者,唐代有黄僚;宋代有古成之等七人;元代有陈兴等二人;明代有罗惟政等六人;清代有李象元等文武进士九十七人。其中大埔县的张氏家族三代进士;杨氏"一腹三翰林";饶氏家族父子进士;梅县李氏公孙三翰林;郭氏父子双双中举。
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里屏山麓的屏山书院。创始人为朱熹的启蒙老师刘子翚,因他号屏山,故书院也以屏山名之。
可见族学对子弟培养功效之卓着。  
(四)兴办新学  
清朝末年,废科举,办新学之风刚兴,嘉应州便起而应之。  
      
黄遵宪、温仲和等乡贤,于1903年组织兴学会议所,积极筹建师范学校,组织嘉应教育会,以推动各地原有的书院、社学、义学改设小学、中学。一时间,中、小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至本世纪20年代初,梅县城乡有中学30多间,小学600馀间,教育事业之发达,为当时全国之冠。  
      
建国后,教育事业大发展,至1988年止,全梅州市共有小学2321间,有普通中学246间,还有高等学校如嘉应大学、嘉应教育学院、梅州电大以及十多所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全市各类学校师生总数达105万人,占全市总人数的21.9%  
  
(五)华侨办学
从清光绪年间起,客属华侨开始将部分侨汇投入教育。  
1893
年梅县籍的印度尼西亚华侨丘燮亭,投资兴建私塾学堂"时习轩",接着又捐银元3万馀元,兴办家乡教育,开辟了华侨捐款支持家乡教育之先河,并渐成传统。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对国内教育事业的资助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具有规模扩大、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遍及全国等新特点。  
   
大埔客家人田家炳,在祖籍捐资逾亿元,资助文教公益事业300多项,建中学30馀所、小学30馀所;在上海、武汉等地向10多所大学捐资兴建教学大楼。鉴于田先生的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特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  
梅县客家人曾宪梓捐资近亿元,资助家乡教育事业,而后又斥资1亿港元与国家教育部合作设立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为表彰其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特将3388号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六)崇尚武道  
客家人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悉心缔造"字墨"功夫的同时,对武道也情有独锺。  
      
客家人勤于习武,即是为了向外发展,以求自卫之需,更是爱国、爱乡投身报国的需要,客观环境要求他们文武兼备。因此,建武术馆,办武术班,培养武术人才之风逐渐形成。  
      
梅州武术流派,有"李家教""刁家教""岳家教""少林派""洪拳""太极"等。他们还常在节庆日,进行表演赛。  
      
清乾隆年间,五华人李威光考取武状元,另一位五华人曾琼 考中武榜眼。在清代,梅县考中进士的90人中,就有武进士22人;考中举人的623人中,就有武举人193人。广东梅县旅居法属留尼旺籍华人李秀奎全家个个都是武林高手。  
      
建国后,大埔武术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在这种尚武的氛围中,不少人以行武为荣,纷纷上讲武堂、进军校、从军。在历代反侵略战争中出现了不少战功显赫的名将。享誉世界的朱德元帅和叶剑英元帅就是典型代表。
五、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存留着丰富的中原古风。 他们虽然由中原迁至南方山区乃至东南亚、南北美各地,却能在语言、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方面保持中原古风。既承袭远古遗风,又肇源于新环境的守礼重义、好学问、讲伦理的风气,充分表现出了客家民系的气质。
(一)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我国汉民族七大方言(官话、吴语、湘语、赣语、闽语、客语、粤语)之一,以梅州话为代表,它是我国古代中原正宗的宫廷官话。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它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大量古代中原汉语的本来面目。
客家人最明显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讲客家话。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客家文学、客家歌谣和客家民俗不可缺少的载体。
客家方言已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课题,出版了不少专著。
(二)客家文学
      
客家人中出过不少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留下了许多名传千古的文学作品。  
      
文天祥的爱国诗篇,光耀日月;宋湘的诗书,独步古今,成为岭南大家;以黄遵宪、丘逢甲为代表的现代诗界革命中坚,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现代的李金发、黄药眠、张资平、蒲风、碧野以及台湾作家锺理和、林海音也都是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家。祖籍梅县的英籍女作家韩素音,是世界知名的作家。程贤章则是当代客家文学的代表。
他们用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表现客家风情和客家精神,有的还直接用客家方言写作,如楼栖的长诗《鸳鸯子》。  
(三)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组成部份,"自古山歌从口出",它流行于全国客家人居住地区,由人民群众创作、口头唱诵又极受欢迎的一种民歌。
客家山歌由来已久,它随客家先民由中原南迁而来,上承《诗经》遗风,也吸收有当地畲瑙民歌的成份,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形式上重章迭句,尤以比喻和双关见长。
客家山歌用客家口语文字组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善于表达客家的思想情感,富有浓厚的客家语言特色和地方色彩。在我国民歌之林中独树一帜。  
      
海外客家人对家乡的山歌也是一往情深。他们把山歌作为思念乡土、回忆乡情的一种形式。 他们说,当初是带着山歌走的,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家乡的山歌带到那   
   
在泰国客籍华人中,就成立有"泰国客家山歌社",成员数百人,每星期天在泰国首都曼谷"星禾园"进行斗歌活动,并不时回梅州与故乡歌手进行交流。  
        
客家山歌已深深扎根在华侨的心坎上。
(四)客家艺术  
  
客家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戏剧有广东汉剧、山歌剧、采茶戏、花朝戏、提线木偶戏等。  
      
民间舞蹈有采茶扑蝶舞、杯花舞、龙灯舞、火龙舞、客家船灯舞等。  
      
民间音乐有竹板歌、山歌;唱腔曲有兴宁马灯舞和民间小调等。  
      
还有民间工艺,如竹编、藤棕草编、陶瓷、剪纸、扎花灯等等。  
      
这些客家艺术,不少源于中原,但又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
(五)客家习俗
  
客家的习俗丰富多彩,多是中原汉族的风俗习惯的延续,如元宵吃汤圆,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过年舞狮、舞龙灯,连城正月十五走古事扮相、婚丧礼仪等与北方风俗相似。  
不同的是客家人办得更加认真、对崇敬祖先、修订族谱更为重视。 慎终追远、崇敬祖先是客家人一贯传统特点。  
      "
二次葬"是客家人特有的习俗。迁徙时背着上祖的骨骸,在居住地建坟墓、修祠堂,供奉祖先神主牌位、举行祭典,修族谱以记载本族的世系源流。  
      "
出门"的客家人,常常不远千里回老家祝寿、修坟、拜祭祖宗。近年来,海外各地会馆相继组团回国探亲"寻根",他们回乡第一件大事就是祭祖。  
(六)穿着饮食
旧时,客家人平日穿着不求华丽,但求整洁实用,以宽敞简便为其特色。普遍喜穿素色、蓝、黑、白最流行。旧时,不论男女,所穿质地多为自织家机布。  
     
客家的传统服装叫"唐装",男人穿的衫是长袖,正面开缝,企领。女人穿的衫是大襟衫。男女一律是"大裆裤",又宽又大,腰不开口,以带系之。农村妇女,常系上尖下阔的"围身裙",出门戴竹笠或凉帽。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服饰也起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年青人追赶时装新潮流,爱穿款式新,颜色艳丽的时装。  
      
在饮食方面,客家人的传统观念是:"平时莫斗聚、年节莫孤凄"。平时,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十分节俭,逢年过节,则尽可能丰盛一些。  
      
客家有许多传统名菜与风味小吃,如盐 鸡、净水大鲩丸、梅菜扣肉、红焖肉、水晶豆沙扣肉、酿豆腐、捶肉丸、珍珠饭、仙人饭、娘酒鸡等。  
      
赣南、闽西和广东海陆丰、揭西,客家人又有吃"擂茶"的风俗。擂茶不但可口,且能消滞化气,开胃健脾,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
(七)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传奇,它那独特的风格、神奇的色彩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以及美国的军事专家。其实,这是客家人的又一智慧作。
一千多年来,他们从所处的环境出发,创建出奇特的民居建筑,如客家方楼、圆楼、五风楼、围屋和围龙屋等。  
   
                                                  
   
这些建筑规模大,便于聚族而居,数代同堂;坚固经久,可防盗贼、野兽的侵犯;对称整齐、构造讲究、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民居建筑虽典雅华丽,但用料简单,可就地取材。 一般用黄泥、石灰和沙、板筑而成。 筑墙时,要添加竹枝、木条或碎石瓦砾;有的在三合土中掺加桐油、糯米饭、红糖、鸡蛋清等黏性物质。  
      
客家土楼有方和圆两种。圆楼是民居中最具特色的楼式。
楼的建筑,很讲究内部空间的构成。一般都实行中轴对称,内部厅堂布局、卧室配置、楼梯分布,边门开设都取严格对称。
所有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沿此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楼内设有花园、厅堂和水井。油漆、雕塑精细,装饰堂皇,青砖铺地,干净整齐,舒适秀丽。  
      
从外观造型上看,其特色更引人注目。
如最大的永定"承启楼",全楼内外四圈房屋,外高内低,外大内小,有400个房间,外围周长229.34米,高12.4米,上戴巨大的圆形瓦顶飞檐,放眼望去,又是一座高耸的圆而封闭的围墙,处处体现圆的风格。  
      
日本学者称之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它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无以伦比的物化诗篇。
六、客家英才
(一)政界英才
      
南宋丞相文天祥(1236-1283),江西吉安人,抗元英雄。 宋景炎年间,元兵入侵中原,文天祥二度组织抗元义军 1278年兵败崖门,被俘,誓死不屈。在狱中写下《正气歌》等光昭日月的壮烈诗篇。
著名侨领罗芳伯(1738-1795),广东梅县人。 侨居西婆罗洲(现为加里曼丹),领导华侨和当地民众,抗击荷兰帝国主义入侵,功勋卓着,在当地创建兰芳大总制,任"大唐总长"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812-1864),广东花县人,祖籍嘉应州(今梅县)。领导金田反清起义,创建太平天国。  
      
近代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1828-1882),广东丰顺县人,清末爱国革新政治家,洋务活动家。为近代中国工业、军事、海防发展作出出贡献。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  
吉隆坡开埠功臣叶亚来(1837-1885),广东惠阳县人。18岁赴马六甲、吉隆坡做工,因协助当地平乱有功,被封为甲必丹,造福侨民。
      
著名外交家黄遵宪(1848-1905),广东梅县人,晚清爱国诗人。曾任驻日、英叁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竭力保护华侨权益,首创为华侨颁发护照制度。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1866-1925),广东中山市人,祖籍广东紫金县、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创建兴中会和国民革命军,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任第一任大总统。  
      
辛亥革命领袖廖仲恺(1877-1925),广东惠阳县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同盟会创建人之一。积极协助孙中山从事 改组国民党工作,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诚助手和亲密战友。
圭亚那总统阿瑟锺,祖籍广东宝安县。20世纪70年代当选合作共和国总统。 19774月,访问中国,为增进圭中两国友谊作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1915-1989),湖南浏阳人,1980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推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为改革开放做出重大贡献。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1923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大埔县。 1954年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59年新加坡独立,任共和国总理,为新加坡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现为内阁资政。
   
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 ( Thaksin Shinawatra 中文名:丘达新) 于1949年7月26日出生于泰国北部清迈一个普通商人家庭,是第四代泰国华裔,祖籍广东梅县。1969年,他信考入曼谷警官学校,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之后在警界工作,后弃警从商。1983年创办西那瓦电脑服务与投资公司并任董事长,20世纪90年代成为泰国电讯业巨子。2001年1月,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他信2月出任泰国第23任总理。2005年3月,蝉联总理。
(二)军界英才   
      
总司令朱德(1886-1976),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四川义陇县人,祖籍广东曲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9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北伐蜀军副总司令彭家珍(1888-1912),四川金堂县人,孙中山手下名将。 炸死清军统帅良弼,壮烈殉国。 为推翻帝制、创立民国起了巨大作用,追赠陆军大将军。
   
北伐名将邓演达(1895-1931),广东惠州人。 1924年参加筹建黄埔军校,任教育长。北伐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  
      
北伐抗日名将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县人。 "八一"南昌起义时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任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  
      
抗日名将罗卓英(1896-1961),广东大埔人。 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抗日战争时期,参与保卫大上海战役,1942年任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  
      
北伐、抗日名将张发奎(1896-1980),广东始兴县人。 北伐时期任北伐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右翼军总司令,在保卫武汉战役、粤北战役、昆仑关战役中,大败日军。  
      
开国元勋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多次在关键时刻,挽救革命,尤其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78年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他在格律诗方面造诣很深,是当代著名诗人。  
      
北伐、抗日名将黄琪翔(1898-1970),广东梅县人。 参加过东征、北伐。 抗日战争期间任前敌司令部总司令、抗日远征军副司令长官。 建国后,历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等职。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1911-1965),福建武平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县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叁谋长杨成武,1914年生,福建长汀县人,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叁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中国人民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县人。参加过长征及平型关战役。1955授予上将军衔。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三)文教英才  
画坛怪杰黄慎(1687-1770),福建宁化县人,清代著名画家。与郑板挢等画界名流共创画坊革新局面,为著名"扬州八怪"之一。  
      
清代翰林宋湘(1756-1824),广东梅县人,著名诗人、书画家。文采风流,诗书双绝,世誉岭南才子。  
      
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1864-1912),台湾苗粟人,祖籍广东蕉岭县。甲午战争后,组织义军抗倭保台。晚年,支持辛亥革命,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  
      
史学大师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县人,祖籍福建上杭县。曾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县人,祖籍福建宁化县。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  
      
著名病理学家梁伯强(1899-1968),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肿瘤病因学和病理学研究方面成绩显着,是国际上首先提出"间质反应"新学说的创始人。  
      
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1900-1968),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热力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国现代物理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县人。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现代著名艺术大师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原杭州美术学院院长。 他的绘画艺术对现代中国画界有很大影响,并培养出一大批当代杰出画家。  
      
中国教育界的楷模王越教授,1903年生,广东兴宁县人,暨南大学第一任副校长。从教64个春秋,孜孜不倦,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  
      
亚洲球王李惠堂(1905-1979),广东五华县人,中国足球运动先驱。17岁即技冠群雄。 驰骋球坛25年,在国际性足球比赛中,共获120多座奖杯和近百枚奖章,荣获"亚洲球王"称号,是世界足球运动史上五大球王之一。  
      
著名客家学研究专家罗香林(1906-1978),广东兴宁县人,著名史学家编撰《国父家世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等巨着数十种,对客家史迹、文献之阐扬,有独到之处。  
      
著名数学家李国平(1910-1996),广东丰顺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函数论和数学物理研究方面成就卓着,为数学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曾任中科院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著名病理学家杨简(1911-1981),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实验肿瘤学主要创始人之一。
      
著名肿瘤学家吴桓兴(1912-1980),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肿瘤学奠基人之一。曾获国家"重要贡献奖",英美两国放射学院先后授予"荣誉院士"称号,法国总统密特郎授予"骑士勋章",比利时国王授予"王冠勋章"  
      
国际著名挢梁专家李国豪(1913-2005),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同济大学校长,武汉长江大挢、南京长江大挢技术顾问主任等职,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著名生物学家黎尚豪,1917年生,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藻类学会理事长。为发展我国藻类学,开发藻类应用作出突出贡献。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1917年生,原籍四川郫县,祖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 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有著作30多部。  
      
高分子化学家王佛松,1933年生,广东兴宁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国内率先开展异电高分子研究等项目,多次荣获国家和部级奖励。 1988年任中科院副院长。  
      
著名美籍量子化学潘毓刚,1937年生,祖籍广东梅县,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 1972年创立了先进的计算夫兰克 康登因子的研究方法,为现代高空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曾任两届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1994年获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  
        
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1949年生,祖籍广东蕉岭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3年获得了菲尔兹数学奖。 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数学家。
(四) 实业界英才   
      
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1841-1916),广东大埔县人,著名侨领、杰出的华侨实业家。 到南洋谋生,富甲东南亚,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华实业、创办张裕葡萄酒厂,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奖,为祖国蠃得荣誉。  
      
华侨实业家张榕轩(1851-1911),广东梅县人。 与胞弟张耀轩在印度尼西亚谋生致富,兴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华侨投资的潮汕铁路。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1882-1954) 福建永定县人,出生于缅甸仰光,著名侨领、实业家、大慈善家。创制虎标万金油,创办星系报业,捐巨资作慈善专款,资助祖国家乡建设。  
      
合艾开埠主设计者谢枢泗(1886-1954),广东梅县人,1904年到泰国,承包工程、开采锡矿,创立宜发父子有限公司。 他开创并亲自设计蓝图建设了合艾市。  
      
丁家骏(1909-1997),广东丰顺县人。1952年到泰国创办了泰油贸易有限公司,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秘书长、泰中友协副会长。 著名侨领、实业家、慈善家。为慈善公益事业及泰中友谊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姚美良,(1955-1999),生于新加坡,广东大埔县人。继承父业,发展南源永芳集团公司。他投巨资支持家乡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举办纪念黄遵宪国际书画展及孙中山与华侨国际书画展等文化活动。  
      
田家炳,1919年生,广东大埔县人。1937年出洋谋生,先后在越南、印度尼西亚经营人造革工业。一贯爱国爱乡,捐巨资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享誉海内外。  
      
曾宪梓,1933年生,广东梅县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创立香港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他热心家乡和祖国建设,捐巨兴办社会各项公益事业,享誉海内外。  
      
刘宇新,1941年生,广东兴宁人,70年代在香港创办宝德电子有限公司,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实业家。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  
      
熊德龙,194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美国熊氏集团董事长,著名的客家华人实业家。两岁时被祖籍广东梅县的客家熊氏夫妇从孤儿院收养,深受中华文化熏陶,自言虽然不是中国血统,但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热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     

                                 
公元二零零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8 20:31 , Processed in 0.14254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