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5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池传錞:谱牒综论《西平池氏鲤腾公族谱文萃》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7: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谱牒综论

池传錞

谱牒,是记载一姓世系及该姓人物事迹的籍书,亦称族谱宗谱、家谱、谱志等。它和氏族、郡望、堂号等姓氏文化一样,既是构成宗法制度的重要条件,又是考辨姓氏源流,维系家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简册档案。

中国的谱牒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有记录在甲骨片上的谱牒档案,称之为“甲骨谱牒”。这种谱牒,一共记载了一个世家十一代世系十三个人名。还记载有许多商人祷求或祭祀祖宗而形成的祭祀谱,这是早期一种形式的家谱。

谱牒专词的出现,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一千多年来,它在不同时代里显现出不同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周代,由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的建立,实行的是土地和权位的嫡长子为继承人的宗法分封制,为了“定世系,辨昭穆”,开始出现对谱牒的纂修。

西汉时期,宗族势力有所发展,谱牒纂修得到重视,除了有专门机构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亲贵族的谱牒外,私人家谱纂修也开始出现。这时的谱牒记载比较简单,仅记载家族世系,注明生卒年月,记载官爵、字号、墓葬。并且多由别人代修,为尊者讳起见,通常称字不称名。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实施官僚制度,氏族宗法组织随之瓦解。但人们对血缘宗法思想仍然存在,并且君臣等级和血缘尊亲观念进一步增强,谱牒纂修继续得到重视。

东汉以后,地方豪族势力得到发展,他们儿代宗族不分居,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与大官像、大商人纠合,结成集团,在政治上垄断政权,把持仕途,占据中央和地方要职,形成“门阀”。到东汉末,又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与“九品中正制”都崇尚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选任官吏、男女婚配都要查家谱,讲求门当户对,因而促进了世家谱牒的兴盛,谱牒成了豪门世家维护特殊权益的工具。为了强化和保证门第等级尊严,辨明身份,防止低门第者通过认宗、联宗、联姻等方式挤入高门第,分享特权和既得利益,无论是官府还是豪门世族,都重视对谱牒的纂修。

到了南北朝,形成了中国谱牒史上公修和私修谱牒的第一个高潮。官府设“谱局”,专门纂修谱牒,并设“谱府”,专门收存谱牒。

隋、唐时期,虽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但氏族门阀观念仍然很强。官府大力倡导纂修官谱,这种官修的谱牒,带有明显的政治作用。凡五品以上的官僚全部入谱,然后根据职位高低,确定姓氏高低:对五品以下的官职概不入谱,由此而引起多数人的不满,称这种谱牒是“勋格”,也就是“官职表”。在官修谱牒盛行的同时,社会上私修族谱之风也十分兴盛,出现了中国谱牒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彻底推毁了“门阀”制度。又因五代时期战乱,权贵们大多靠战功而升迁,没有什么显赫世家值得夸耀。贵与贱变化无常,士与庶界限淡化,加上人口迁徙不定,谱牒纂修一度衰落,已纂修的各种谱牒也毁于战火,大多无存。

宋代,是中国谱牒进入重新构纂时期,儿乎是从一片废墟中重新建立起来,今天存世的谱牒,大多是宋代以后的。同时,宋代又是在谱牒史上发生根本性变革时期。宋代以前的谱牒多是皇室、诸侯、世家之作,对民间纂修族谱限制得十分严格,非一般庶民所能为。从宋代开始,朝廷任官无须稽其谱状,除了皇室玉牒之外,并把以往的谱牒收缩为一个族姓乃至一支一房的范围。谱牒的作用,由过去以维持门第和婚姻为目的,带有强烈的政治功能,转移到尊祖、敬宗、收族上来,形成了敬宗、收族的社会风尚。谱牒的内容,也由过去记载姓氏、世系、仕官、婚烟为主的,扩大到整个宗族制度上。由于尊祖、敬宗、收族能够提高家族的凝聚力,稳定社会,有助于封建统治,因而,官府大力提倡由各个家族自行纂修族谱。一时间,不仅官僚世家热衷于修谱,一般平民寒族也纷纷效仿,修谱之风盛行,是中国谱牒发展史的第三个高潮。

宋代的谱牒种类五花八门:有专门记录皇帝世系的玉牒,记载诸候世家的世本,记载一个家族世系的家谱、族谱、世谱,记载分散于各地同族各支派的统谱,记载多个虽不同一个家族却因同一姓而联合纂修的大成谱、世系谱、总谱,记载两个同姓但不同宗的合谱。此外,还有专门记载宗族祠堂各种内容为主的祠谱,记载本家族祖先坟茔地名、坐向、守坟、规约、祭仪等内容的坟谱。

元代实行轻视汉人政策,汉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直接影响到纂修谱牒的进行,民间修谱一时处于低谷状态。

明、清两代的谱牒纂修达到高峰,是中国谱牒发展史的第四个高潮。明代朝廷设“宗人府”,专门纂修皇家玉牒;清代设“玉牒馆”,由大学士、内阁士、礼部尚书等主持修谱。民间私修族谱更是卷帙沿繁,家谱、宗谱、族谱、支谱和专记人物生平的年谱,名目繁影。许多族姓对族谱一修再修,并且多次续修。明清时期的谱隙与前代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容更加细化。同一个家族,除了共同的总谱之外,还纂修了房谱、支谱二是联谱的兴起与流行。不少族姓为了和睦家族,教育族人,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和在社会中的声望与地位,把同是一姓氏而非居住一地的族人合编、联编在一起,形成大宗谱。

明清时期的谱牒结构、体例,日趋完备,并且已经定型。一本规范的谱牒格式大致有以下条目:
1.序言,有自序和代序。主要叙述修谱缘起、目的,宣传本谱宗旨,以及对谱理的认识。新序排在旧序之前。
2.题辞,由本族尊者或族内外有官职和显贵名人题作,以炫耀家世。
3.凡例,也称谱例、说明,着重介绍修谱原则、体例、收录范围和需要说明的内容。
4.谱论,也称谱说,收录先贤、学者对谱学的论述。
5.像赞,收录祖先遗像和显达之人的画像,及其赞语、颂词。
6.源流,记录本族起源、得姓始末、始祖及始迁祖、支庶分流、居住迁徙。
7.世系图,也称五服图,用图表形式将始祖以及所有男性家族成员的姓名,按辈份高低依次排列,连接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
8.世系录,记录家族每一个成员的名字、别号、排行、生卒日期、墓葬,以及妻配、子女。
9.祠堂,记录祠堂修建的时间、规格、坐向、建祠记文、神位、配享、捐献人名录。
10.族产,记录财物、田产、山林等各种族产的坐落、数额以及管理制度。
11.契约,收录族内公产的各种契据、字约。
12.坟茔,记录墓葬者姓名、坐落、坐向。
13.宅里,记录居住房屋的有关内容。
14.族规,记录祖训和约束教化族人的家范、族规、家训,族约。
15.恩荣,收录皇帝和地方官员对祖先的封赠、诰敕、赠谥、赐论、旌表等文稿。
16.节孝,收录旌表者的忠义、孝友、贞节的事记、年谱。
17.传记,记录有功名或贤能丰功伟绩的行状、传记、载记。
18.仕官录,记录及第入仕的任官记、科第录。
19.名绩录,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楼阁、寺庙堂舍。
20.文献,收录先人的遗墨、著述。
21.家礼,收录家族的各种习俗、礼节、丧葬、祭祀的规定。
22.字辈,记录为后代子孙起名字时,要遵循的排行字辈预定。
23.杂记,凡要收录而未被收录的内容,均可在此叙述。
24.修谱姓氏,记录修谱领衔人、纂修人、捐献人的姓名。
25.余庆录,谱册末尾留几页空白,上书“余庆录”,意为子孙绵延,留有余庆。
26.领谱字号,领谱人姓名,领取的谱册编号。

崇先报本,启裕后昆,皆以谱谍为依据。由于时代不同,作用不同,谱牒的格式和记载的内容也不一样。越到后期,纂谱的体例更加灵活随意,记载的内容越详细。

宋代的谱牒格式,最负盛名的有欧阳修、苏洵两家,被后来修谱者所效仿。按照欧、苏的谱式,凡本族成员,不分富贵贫贱,贤愚不肖,杂然不齐,而皆合于谱。直为径,父子相承:横为纬,兄弟并列:长房叙清,继叙二房:条分缕析,按图而稽。

明、清以后的谱牒,在保留欧、苏两大儒谱式的同时,但又不尽求于欧、苏之义法,不拘于旧谱式。在收录范围、记载内容、纂修体例等方面,都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格式。

新中国成立后,在头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族谱被看成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很少有人讲族谱的事,修谱工作基本停止。有些族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当成“四旧”而被烧毁。九十年代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国门大开,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寻根问祖的人日益增多,尊宗、敬祖、修祠、修谱之风也兴盛起来,又一次掀起修谱新高潮。同时,又是谱牒重新构纂的重大变革时期。

中国经过漫长的封建时代,留下许多旧的宗法观念和传统习俗,集中体现在旧的族谱里。现代修谱,基本做到撰今而不抄旧,对旧的东西有弃有扬,古为今用。新谱与旧谱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修谱的指导思想上,迎合新的思想潮流,注入大量新的文化内涵,突出时代气息,体现现代文明特征,具有明显的时代感。

第二,打破封建宗法观念,做到男女平等,族人一样皆可入谱。

第三,注重族谱的实用性。编纂体例新颖,内容广泛,条目细化,设章立节,篇幅浩繁。新谱除了对修谱必收的内容以外,还增加有前言、传闻、事记以及家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山川河流、奇峰秀石、村史村貌、图表照片、人口变迁、风土人情、经济状况、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分阶段的内容。一部新谱多则达数卷几百万字,少的也有几万字,一般都在几十万字之间。

第四,家族的源流更加清楚、统一。由于现代交通方便,信息快捷,普遍在修谱时,都与在外地的同宗、同姓相互联系,交换材料,查对源流,尽量做到一致。

第五,跨地区、跨省市同宗、同姓联谱、合谱的多了。

第六,新谱一般都用排版印刷,精装成册,内附有各种各样的彩色照片。谱册档次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一部完整的族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和繁衍的历史。活在族谱中的一代又一代祖先,作为一个姓氏文化载体,无不反映出他们所处时代的种种特征。因此,族谱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的撰修、使用和保护,往往被视为家族史上的一件大事,全体族人都以严肃审慎的态度对待。为了保证族谱续修相沿不断,一般在三十年(一世)一修,若不遵此,即属不孝。一旦族谱超出三十年未重修,会给族人造成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和内疚心,促使族人发起修谱的决心。

修谱,先要成立“修谱董事会”,继之组织力量,具体分工,执行职责。纂谱人一般由本族有功名、高文化的人执笔,本族无此人才的,请外族人或外姓人代笔。

修谱的经费筹集办法,除向族人募捐外,多是向族人摊派,以体现族人对修谱所应承担的一种义务。如果族人未按规定交纳修谱费用的,要载入谱中,以示警戒。

修谱的资料来源,以本族的旧谱为基础,并派人向外地同姓氏族考究源流,交换材料:向族内发布公告,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进行。然后,把所征集到的资料,加以鉴别、核对、选用。

入谱内容也有很多规定,其中有:同血缘的族人才可入谱,以保持血缘的纯洁性:有功名有业绩者,必入谱,以劝子孙之贤:有德性节孝者,必入谱,以传示后代:有功于祖宗者,必入谱,以示表彰;有罪于祖宗者,必入谱,以警子孙之不肖。

族谱纂修完后,族人齐集祠堂,举行隆重的祭谱、拜谱仪式。然后,把族谱发给各房各人。领谱者都要编号签字,载入谱内。并规定持谱者都应把族谱当成传家经典,时常拜读,以敦教化和增进尊宗睦族的观念。还规定,族谱要妥善保存,定期翻晒,不受鼠侵油污,不许损坏、丢失,不得外借,有“借金容易,借族谱难”之说。族谱不外传的规定,到明清以后,逐渐被打破。明清以后的族谱外借传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为联宗、统谱活动的兴起,创造了先决条件。

族谱做为正史和方志的补充,是一种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族谱是一种以父系制度的同姓血缘亲族为单位,记载其族源和世系的籍书,其中蕴藏着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等多方面的丰富资料,其学术价值之高,不待而言。在今天科学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谱牒为学术界对社会史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0 23:52 , Processed in 0.10541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