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970|回复: 5

[资料]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2
发表于 2021-3-22 22: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iw.org 于 2021-3-22 22:57 编辑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二~五》
                                                                                        二畫
                                                                                        七星關: 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為諸葛亮祭旗處。
                                                                                             即望星關,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盤關: 在今四川廣元東北與陝西甯強間的七盤嶺上。

                                                                                        七閩:  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數民族地區。

                                                                                        八閩:  宋分福建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故後以八閩為福建的別稱。

                                                                                        八公山: 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婦:在今緬甸撣邦東部。
                                                                                        九江:  今九江市。
                                                                                             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
                                                                                             秦漢郡。秦治壽春(今壽縣),轄今豫皖淮南、鄂東一部分及江西省。
                                                                                             漢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區。魏為淮南郡。
                                                                                        九原:  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後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占。
三畫
                                                                                        三川:  秦郡,韓始置,秦治雒陽(今洛陽市東北),
                                                                                             轄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漢改河南郡。
                                                                                        三戶:  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
                                                                                             古渡口,今河北磁縣西南古漳水上。
                                                                                        三關:  宋與契丹分界的三關指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益津關(今霸縣)、
                                                                                             瓦橋關(今雄縣),一說無淤口關,為草橋關(今高陽東)。

                                                                                        三元里: 在廣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龍二年(七○八年)張仁願築,均在河套的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頭西,東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齊: 即室利佛逝國,七~十三世紀印尼蘇門答臘古國。
                                                                                        于闐:  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和田一帶。唐軍鎮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 在今河北懷來東。
                                                                                        下邳:  古縣名。秦在今江蘇睢寧西北。金移睢甯西北古邳鎮。明廢。
                                                                                             古郡名。東漢置國,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轄蘇、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  古縣名,今江蘇宿遷西南,北齊廢。
                                                                                        下蔡:  今安徽風台。春秋時名州來。秦置縣,明廢。
                                                                                        下港:  今印尼爪哇島西部萬丹一帶的古國。十六世紀時國勢很盛。
                                                                                        大寧衛: 明初置,治今內蒙古寧城西,轄今河北長城以北、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
                                                                                             旋改北平行都司。永樂仍稱大寧衛,移治保定。
                                                                                        大名府: 五代後漢置,治今河北大名東。明移今大名。
                                                                                        大興城: 隋于漢長安城東南築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
                                                                                             即唐長安城。
                                                                                        大都:  元世祖在金中都城東北築新城,北至今北京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
                                                                                             南至東西長安街,東西界即今內城原城牆。
                                                                                        大樑:  古魏都,在今河南開封市西北,當時黃河離城很遠,
                                                                                             今開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陽等縣均在南岸。
                                                                                        大儀鎮: 今江蘇儀征東北,韓世忠破金兵處。
                                                                                        大非川: 在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說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
                                                                                             唐薛仁貴等在此為吐蕃所敗。
                                                                                        大金川: 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
                                                                                             改土歸流後屬美諾廳。1936年置靖化縣,1953年改大金縣,1960年改金川縣。
                                                                                        大沫崮: 山名,今山東費縣西南。
                                                                                        大澤鄉: 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
                                                                                        大昭寺: 在西藏拉薩中心。七世紀建。
                                                                                        大勝關: 在河南羅山縣南。
                                                                                             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陳友諒後,改為大勝港,在此置關。
                                                                                        大庾嶺: 五嶺(湘贛與粵桂間的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之一,
                                                                                             漢武帝時庾將軍在此築城,故名。
                                                                                             又名梅嶺。唐張九齡、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築道路。
                                                                                        大雁塔: 在陝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內。
                                                                                             六五二年唐玄奘建,原五層,武則天時增至十層,今存七層,高六十四米。
                                                                                        大震關: 在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唐中葉以後為防禦吐蕃的要地。
                                                                                        大泥:  今泰國南部北大年港一帶古國,明人紀載常見。
                                                                                        大宛: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中亞費爾幹納盆地。國都貴山城,在今卡散賽。
                                                                                        大食:  唐稱阿拉伯帝國為大食,原語為波斯一部族名稱。
                                                                                        大秦:  亦作犁軒。漢稱羅馬為大秦。
                                                                                        大夏:  即希臘·巴克特裏亞王國,在今阿富汗北部。
                                                                                             西元前三世紀中葉,脫離塞琉西王國獨立。
                                                                                             西元前一三○年左右為大月氏所據。後為阿拉伯人所並。
                                                                                        大西洋國:明人指葡萄牙。
                                                                                        大呂宋國:清初稱西班牙為大呂宋,菲律賓的呂宋島為小呂宋。
                                                                                        萬年:  古縣名,漢置,與櫟陽同城而治,在今陝西臨潼北。
                                                                                             北周移治長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
                                                                                             隋造大興城,萬年亦隨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萬里橋: 在今四川成都南錦江上。
                                                                                        萬里長沙:古指我國南海諸島中一些島群。又“萬里石塘”、“萬里石床”,意亦相同。
                                                                                        弋陽:  今河南潢川西。三國至隋唐有弋陽郡、弋陽縣。
                                                                                        上元:  唐上元二年(七六一年)改江寧為上元縣。
                                                                                             五代吳在此分置上元、江寧二縣。民國併入江寧縣。
                                                                                        上谷:  古郡名。秦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北魏廢。隋唐時的上谷郡即易州。
                                                                                        上京:  渤海上京龍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龍江甯安縣西南東京城。
                                                                                             遼上京臨潢府,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
                                                                                             金上京會寧府,在今黑龍江阿 城縣南白城。
                                                                                        上郡:  古郡名。秦漢治所在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陝西富縣。
                                                                                             唐上郡即綏州,治今綏德。三個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
                                                                                        上都:  元上都開平府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
                                                                                        上党:  古郡名。韓始置。漢治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東漢移壺關(今壺關北)。
                                                                                             隋唐上黨郡即潞州,治上黨,即今長治市。歷代轄境雖有變更,但均在晉東南。
                                                                                        上海:  今上海市。宋置鎮。元至元二八年(一二九一年)置縣。
                                                                                        上庸:  漢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縣西南。
                                                                                             隋時移縣治至今竹溪縣東南,宋併入竹山縣。
                                                                                        上蔡:  周蔡國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
                                                                                             後蔡國先遷新蔡,後遷州來(下蔡),遂得上蔡之名。
                                                                                             戰國韓置上蔡縣,南朝宋移治懸瓠,在今汝南。
                                                                                             隋改汝陽,另在今上蔡縣地置上蔡縣。
                                                                                        山左:  山東省舊時別稱,山指太行山。
                                                                                        山右:  山西省舊時別稱。
                                                                                        山東:  秦漢時指華山或崤山以東地區。以後多指太行山以東地區。
                                                                                             金改北宋京東東路、京東西路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山東始成為政區名稱。
                                                                                             元屬中書省。明置山東省。
                                                                                        山西:  原為與“山東”相對的地區名稱。明置山西省。
                                                                                        山后:  宋指今山西、河北兩省內外長城之間地區,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陽:  今江蘇淮安,晉山陽郡、山陽縣在此。
                                                                                             今河南焦作市東,漢置縣。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即此地。
                                                                                        山陰:  今浙江紹興,因在會稽山之北得名。秦置縣。隋改會稽縣。
                                                                                             唐在此分置會稽、山陰二縣。民國並為紹興。
                                                                                        山南:  意為秦嶺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為山南東道(治襄州,今襄樊市)與山南西道。
                                                                                             (治梁州,改稱興元府,今漢中)轄境南至重慶至岳陽間的長江以北地區。
                                                                                        山前:  宋金以太行山以東、燕山及軍都山以南地區為山前。
                                                                                        山陽瀆: 西元五八七年隋文帝所開江淮間運河,北起山陽(今江蘇淮安),
                                                                                             南至揚州市南入江。
                                                                                        川邊:  一九一四年置川邊特別區,治康定,
                                                                                             轄區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區。一九三九年併入西康省。
                                                                                        廣東:  今廣東省,秦在南海、桂林二郡境,
                                                                                             漢屬交州,三國吳分屬廣州、交州,唐屬嶺南道,宋為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元分屬湖廣、江西二行中書省,明設廣東省。
                                                                                        廣甯:  明廣甯衛在今遼寧北鎮,遼東鎮在此地。
                                                                                        廣西: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見“廣東”條,
                                                                                             元屬湖廣,明為廣西布政使司,清為廣西省。一九五八年建壯族自治區。
                                                                                        廣州:  三國吳永安七年(二六四年)分交州置廣州,轄境兼有今廣西一部。
                                                                                             以後轄境逐漸縮小。今廣州市即古廣州治所番禺。
                                                                                        廣武:  古城在今河南榮陽東北廣武山上,有東西二城,中隔一澗。為劉邦、項羽對峙處。
                                                                                        廣信:  明廣信府,洽上饒(今屬江西)。民國廢。
                                                                                        廣陵:  秦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隋改江陽,治今揚州。南唐恢復廣陵原名。
                                                                                             宋熙寧五年(一○七二年)併入江都。
                                                                                        廣固城: 今山東益都西北。南燕都城,為劉裕所毀。
                                                                                        義興:  古縣名,原稱陽羨,隋改義興,宋避太宗諱改宜興。
                                                                                             又東晉時曾設義興郡,治陽羨,轄今江蘇宜興、溧陽,隋廢。
                                                                                        義陽三關:南北朝義陽郡(治今河南信陽)南有平靖(今信陽西南)、
                                                                                             黃峴(今信陽南,宋以後名九裏關)、武陽(今羅山縣南)三關。
                                                                                        衛國:  西周初封時都朝歌(今河南淇縣)。西元前六六○年遷楚丘(今滑縣),
                                                                                             後再遷帝丘(今濮陽)。最後遷野王(今沁陽)。西元前二○九年並于秦。
                                                                                        衛輝路:北周置衛州,治朝歌,唐移治汲縣。一二六○年,元升為衛輝路,
                                                                                             轄今豫北新鄉等地。明改衛輝府。清兼轄今封丘、蘭考一帶。民國廢。
                                                                                        衛藏:  西藏舊時別稱。西藏舊分阿裏、藏(後藏)、衛(前藏)、康(喀木)四部。故稱。
                                                                                        飛狐口:  在河北淶源縣北、蔚縣南。又淶源縣在隋唐遼、宋、金、元時名飛狐縣。
                                                                                        小沛:  漢沛縣(今屬江蘇)別稱。
                                                                                        小金川: 發源於邛崍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
                                                                                             又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間改土歸流,為懋功屯務廳。
                                                                                        小雁塔: 在西安城南大薦福寺內。唐景龍元年至三年(七○七~七○九年)建。
                                                                                             原十五層,今存十三層,高四十三.三米。
                                                                                        馬邑:  秦漢馬邑縣在今山西朔縣。唐置馬邑縣在今朔縣東北。
                                                                                             清嘉慶時廢。又隋唐馬邑郡即朔州,治善陽,即今朔縣。
                                                                                        馬陵:  在今河北大名東南,一說在今河南範縣西南,戰國時田忌、孫臏破魏龐娟於此。
                                                                                        馬嵬坡: 在陝西興平西。
                                                                                        子午道: 從杜陵(今西安東南)穿南山(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縣。西漢末開。
                                                                                             南北朝時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寧陝縣。
四畫
                                                                                        木刺夷: 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個派別,約創立於一○九○年,秘密傳教,對敵用暗殺手段。
                                                                                             在裏海南岸建國。旭烈兀西進時滅木刺夷。
                                                                                        木骨都束國:今非洲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一帶古國。鄭和曾至其地。
                                                                                        元和:  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分長洲縣置。
                                                                                             先是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六九六年)分吳縣置長洲。至此三縣同城而治。
                                                                                             民國併入吳縣。

                                                                                        元城:  古縣名,與大名同城而治。民國併入大名縣。
                                                                                        雲中:  秦漢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東漢末郡廢。
                                                                                             北魏雲中郡治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
                                                                                             唐雲中郡即雲州,治定襄(後改雲中,今山西大同)。
                                                                                             漢郡在長城以北,唐郡在長城以南,漢郡的西南面。
                                                                                             北魏郡與漢郡轄區也不完全相同。
                                                                                        雲州:  見上條。
                                                                                        雲陽:  秦漢雲陽縣在今陝西淳化西北。
                                                                                        雲間:  舊時江蘇松江府的別稱。
                                                                                        雲南:  雲南省舊以在雲嶺之南得名。今雲南祥雲縣東南雲南驛,西漢曾設雲南縣。
                                                                                             蜀漢曾設雲南郡,以雲南縣為治所。雲南古有滇國等,唐為南詔,宋為大理。
                                                                                             元置行中書省。明置雲南省。

                                                                                        雲夢澤: 古澤藪,在南郡華容縣(今湖北潛江西南),範圍不大。
                                                                                        雲梯關: 在今江蘇濱海西南,明中葉以前為黃河河口所在。
                                                                                        雲中都護府:唐雲中都護府治原北魏雲中城,轄今內蒙古陰山河套一帶,後改稱單于都護府。
                                                                                        雲岡石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主要部分完成于北魏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間
                                                                                             (四六○~四九四年)。現存五十三窟,造像五萬一千多尊。
                                                                                        王舍城: 古印度摩揭陀國悉蘇那伽王朝(前六一前四世紀)都城,
                                                                                             在今比哈爾邦邦巴特那南。法顯曾至其地,玄奘去時,已成遺址。
                                                                                        開平:  元開平府,見上都條。
                                                                                        開州:  唐改萬州為開州,即今四川開縣,明改為縣。
                                                                                             金以澶州為開州,即今河南濮陽。民國改開州為濮陽縣。
                                                                                        開封:  西元九○七年,五代後樑建國,以汴州為開封府。
                                                                                        井陘關: 在今河北井陘北井陘山上,太行八陘之一。
                                                                                        天水:  漢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
                                                                                             東漢一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谷東南)。
                                                                                             魏恢復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天方:  我國古指麥加,亦指阿拉伯。
                                                                                        天竺:  我國古指印度。玄奘謂應以作印度為是。
                                                                                        天津:  明永樂初置天津衛,以成祖“靖難”起兵時曾涉其地得名。
                                                                                             清雍正時改州,不久改府。民國廢府存縣。
                                                                                             一九二八年設天津特別市。一九三○年改天津市。現為直轄市。
                                                                                        天井關: 在今山西晉城縣南太行山頂。
                                                                                        天津橋: 隋唐東都南洛水上的浮橋,宋尚修建加固,金漸歸廢壞。
                                                                                        夫椒:  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或即太湖中的洞庭西山,一說夫與椒各為一山。
                                                                                        豐鎬:  周文王建都于豐,在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河以西,武王又建鎬(鎬京),
                                                                                             在今長安縣韋曲公社西北,與豐同為國都。
                                                                                        韋曲:  唐有韋曲鎮,在今陝西長安縣,因諸韋聚居得名。
                                                                                             以東五裏即今長安縣東少陵原東南端,有杜曲,為諸杜世居之地。合稱韋杜。
                                                                                        五嶽:  漢宣帝以今河南嵩山為中嶽,今山東泰山為東嶽,今安徽天柱山為南嶽,
     今陝西華山為西嶽,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恒山為北嶽。
                                                                                             後改以今湖南衡山為南嶽。明改以今山西渾源的恒山為北嶽。
                                                                                        五原:  漢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
                                                                                        五丈河: 五代後周與北宋先後引汴水及金水河入五丈河,以通漕運。
                                                                                             河自宋東京向東經今蘭考、定陶,至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下接濟水。
                                                                                        五丈原: 在今陝西岐山縣南斜穀口西。
                                                                                        五尺道: 秦時開通,從今四川宜賓至今雲南曲靖。
                                                                                        五羊城: 廣州古稱五羊城,簡稱羊城。傳古有五位仙人騎五色羊,執六穗櫃到此。
                                                                                        五國城: 遼金時有五國城,在今黑龍江依蘭。
                                                                                        太平:  宋置州,元升路,明改府,治今安徽當塗。
                                                                                        太和:  西元七三七年南詔王皮羅閣建太和城,在今雲南大理南太和村。
                                                                                             元置太和縣,即今大理。民國改大理。
                                                                                        太原:  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太原市西南。
                                                                                             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
                                                                                             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並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
                                                                                             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太和嶺: 《元史.速不台傳》所說太和嶺,即今蘇聯高加索山。
                                                                                        太行八陘:即軹關陘(在今河南濟源西北)、太行陘(在今沁陽)、
                                                                                             白陘(在今輝縣)、滏口陘(在今河北磁縣)、井陘(在今井陘北)、
                                                                                             飛狐陘(在今淶源北)、蒲陰陘(在今易縣)、軍都陘(在今北京市昌平)。
                                                                                        曆陽:  今安徽和縣。秦置縣,晉以曆陽為治所,置曆陽郡。隋唐曆陽郡即和州。
                                                                                        車裏:  亦作徹裏、撤裏、車厘。
                                                                                             元明土司,治今雲南景洪,轄境大體相當於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清移治今景洪以東,後先分設普洱府,民國又設車裏等縣。
                                                                                        巨鹿:  今河北平鄉西南,秦置縣,以為巨鹿郡治所。項羽破秦兵於此。
                                                                                        巨野澤: 即大野澤,在今山東巨野縣北。
                                                                                             古為大湖,五代後南部涸為平地,北部為梁山泊之一部。
                                                                                        少陵:  在今西安市南,漢宣帝許後陵所在地。
                                                                                        少梁:  今陝西韓城南。本為梁國,春秋時秦滅梁,為少梁,
                                                                                             戰國時曾屬魏,後又歸秦,改名夏陽。
                                                                                        日南:  漢郡,在今越南中部,東漢末以後,為林邑國所有。
                                                                                        中山:  中山國,戰國都顧(今河定縣)。
                                                                                             一度為魏所滅,複國後遷靈壽(今平山東北)。西元前二九六年為趙所滅。
                                                                                             漢郡、國,治盧奴(今定縣)。後燕以為都城。隋廢。
                                                                                             宋以定州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縣)。
                                                                                             今中山縣,宋以來為香山縣。
                                                                                             一九二五年孫中山逝世後改今名,中山故里在縣南翠亨村。
                                                                                        中州:  指今河南。
                                                                                        中興:  元以江陵一帶為中興路,治江陵。
                                                                                        中牟:  《論語.陽貨篇》“佛腫以中牟畔。”
     此中牟在今河南鶴壁市西,以在牟山之側得名。今河南中牟縣,西漢置。
                                                                                        中吳:  舊時蘇州的別稱,亦作潤州(今鎮江)的別稱。
                                                                                        中京:  遼中京大定府在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
                                                                                             金後期以河南府(洛陽)為中京。
                                                                                        中都:  金貞元元年(一一五三年),遷都燕京,建為中都大興府。
                                                                                             明太祖曾以臨濠府(今鳳陽)為中都。
                                                                                        中東鐵路:亦作“東清鐵路”、“東省鐵路”。
                                                                                             一九○三~一九○七年,帝俄築,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里,南至大連。
                                                                                             日俄戰爭後,南段(長春至大連)為日本所占,稱南滿鐵路。
                                                                                             十月革命後,北段由中蘇合辦。抗戰勝利,全線合稱中國長春鐵路。
                                                                                        貝州:  北周置,治武城(隋為清河,今河北南宮東南)。宋仁宗時改為恩州。
                                                                                        少林寺: 在河南登封西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太和十九年(四九六年)始建。
                                                                                        牛頭山: 即牛首山,在南京市西南。
                                                                                        長勺:  春秋魯邑,在今山東萊蕪東北。
                                                                                        長平:  秦白起破趙軍處,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長安:  漢長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隋改建都城,移至漢長安城東南。參“西安”專條。
                                                                                        長阪:  在今湖北當陽東北。《三國演義》作長阪坡。
                                                                                        長沙:  秦長沙郡治臨湘,隋唐潭州或長沙郡治所,明長沙府治,均即今湖南長沙。
                                                                                             清為湖南省會。
                                                                                        長城:  見“長城的長度”專條。
                                                                                        長洲苑: 春秋吳王闔閭遊獵場所,在今蘇州市西南,太湖北。
                                                                                             唐以長洲為縣名,見“元和”條。
                                                                                        仁和:  五代吳越分錢塘、鹽官(今海甯)置錢江縣,宋改仁和,兩縣均在杭州。
                                                                                             民國合錢塘、仁和為杭縣。
                                                                                        仇池:  魏晉南北朝時氐族楊氏世居之地,在今甘肅成縣西西漢水北岸,
                                                                                             有仇池山,山頂有池,又有平地百頃,故可長期據山扼守。
                                                                                        月氏:  “氏”舊讀“支”。古月氏族本在敦煌、祁連一帶遊牧,
                                                                                             漢文帝時為匈奴所迫西遷,至今新疆西部伊黎河流域及其以西之地,稱大月氏。
                                                                                             以後又因烏孫攻擊,再遷大夏(中亞阿姆河上游)。
                                                                                             西元一世紀中,貴霜(大月氏五部之一)翕侯兼併各部,建立貴霜王朝。

                                                                                        丹陽:  古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東南。
                                                                                             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西,仍名其地為丹陽。
                                                                                             丹陽(楊)縣,秦置,在今安徽當塗東北,唐併入當塗。
                                                                                             漢置丹陽(楊)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三國吳移治建業(今南京),
     隋滅陳後廢。煬帝又以蔣州(今南京)為丹陽郡。
                                                                                        烏江:  項羽自刎處,在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鎮。
                                                                                        烏林:  孫、劉破曹操處,今湖北洪湖縣東北長江北岸烏林磯。
                                                                                        烏程:  舊縣名,在今浙江湖州,宋與歸安縣同城而治。民國並為吳興縣。
                                                                                        烏蒙:  原為土司,治今雲南昭通。清中葉改流。
                                                                                        烏孫:  古遊牧族,本在河西走廊,漢文帝時西遷至今伊黎河、伊塞克湖一帶。
                                                                                             南北朝時遷至蔥嶺以北。
                                                                                        烏滸水: 中亞阿姆河古名。
                                                                                        烏思藏: “思”一作“斯”。元明稱前後藏為烏思藏。
                                                                                        烏裏雅蘇台:舊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紮布汗省省會紮布哈朗特。
                                                                                             清定邊左副將軍駐此,統轄喀爾喀四部與科布多、唐努烏梁海二區。
                                                                                             故又為清政區名,當時通稱外蒙古。
                                                                                        鳳翔:  唐鳳翔府(本為郡)治天興,即今鳳翔。金為路,明清仍為府。民國廢府。
                                                                                        文州:  北周至元為文州,治所先在今甘肅文縣西,元移今文縣。明為縣,陰平道經此。
                                                                                        方城:  楚在春秋時所築長城,戰國時擴展,自今河南方城沿伏牛山脈,南至今鄧縣北。
                                                                                             方城縣東北有方城山,楚方城在其東麓。
                                                                                             又湖北竹山縣東南亦有方城山,春秋時庸國在山南築城,也叫方城。
                                                                                             有人認為春秋時楚大夫屈完說的“楚國方城以為城”的方城,
                                                                                             指大別等山而言,當時還沒有築城。
                                                                                        巴:   古有巴國,周以前在鄂西,後遷川東。西元前三一六年為秦所滅。
                                                                                        巴東:  東漢末置巴東郡,治魚複(今四川奉節東)。
                                                                                             南朝梁以魚複為治所,建信州。隋以信州為巴東郡。
                                                                                             唐改夔州,以秭歸、巴東另置歸州。以後又曾以歸州為巴東郡,夔州為雲安郡。
                                                                                        巴郡:  秦以巴國地置巴郡。東漢末劉璋改巴郡為巴西,治閬中(今屬四川)。
                                                                                             另以江州(今重慶)為治所,置巴郡。
                                                                                             南北朝後期為楚州,隋改渝州,又以渝州為巴郡。
                                                                                        巴陵:  即今湖南岳陽。晉置巴陵縣,南朝分長沙置巴陵郡。
                                                                                             隋唐巴陵郡即嶽州。治所都在岳陽。
                                                                                        鄧:   古國,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或曾發展到今河南鄧縣。西元前六七八年為楚所滅。
                                                                                        鄧州:  隋置鄧州,治穰縣(今鄧縣)。
                                                                                        雙島:  遼寧金縣西南海中有二島南北對峙,名雙島。袁崇煥斬毛文龍處。
                                                                                        雙嶼港山:在浙江寧波東南海中。明王直與倭寇據此。
                                                                                        雙城子: 在綏芬河下游北岸,傅爾丹河西岸。
                                                                                             一八六○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入俄。名尼古拉斯克,後改烏蘇裏斯克。
                                                                                        孔廟、孔林:曲阜孔廟在縣城內,原為孔子闕裏故宅,歷代修築,現占地三萬二千七百平方米,
                                                                                             有房屋四百六十多間。孔林在北門外,為孔子及其後裔的基地。
                                                                                             歷代修築,碑刻極多。孔林現有面積約三千畝。
五畫
                                                                                        邗溝:  吳王夫差所開江淮間運河,開鑿時間在西元前四八六年。
                                                                                             南起今揚州市南,向北過高郵西,向東北進入射陽湖,然後向西北至淮安北入淮。
                                                                                             漢末陳登開從高郵一直向北至淮安的河道,但不甚通暢。隋複加疏通。
                                                                                        玉門關: 漢置,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在疏勒河南岸,六朝時移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玉壁城: 西魏築玉壁以禦東魏,在今山西稷山西南,四面皆臨深谷。
                                                                                        未央宮: 漢長安未央宮,至唐末始全毀。前殿台基今存,在西安西北郊馬家寨村。
                                                                                        邛州:  南朝梁置。唐時治所從依政(今四川邛崍東南)遷臨邛(今邛崍)。民國改邛崍縣。
                                                                                        甘州:  今甘肅張掖。甘州之名始於西魏。
                                                                                        甘肅:  元有甘肅行中書省,轄今甘肅省河西及青海、寧夏各一部。
                                                                                             明九邊有甘肅鎮,轄嘉峪關以西,總兵駐甘州衛(張掖)。行政區劃則全屬陝西省。
                                                                                             清置甘肅省,轄區包括今寧夏及青海北部。一九二八年,青海、寧夏建省。
                                                                                        甘露寺: 在江蘇鎮江北固山上,三國吳始建。
                                                                                             演義有劉備、孫權拔劍試石事,其實當時寺尚未建,那裏會有孫劉在此相會之事。
                                                                                        石頭城: 在今南京清涼山,參“南京”專條。
                                                                                        石堡城: 在今青海西寧市西南。唐曾置振武軍、神武軍、天威軍。
                                                                                             唐與吐蕃爭此城,屢得屢失。
                                                                                        石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塔什干一帶。
                                                                                        左馮翊: 漢與京兆尹、右扶風稱三輔,左馮翊與右扶風既系官名,又系政區名。
                                                                                             即將京師附近地區交給三個地方官治理,治所都在長安城內。東漢始分出。
                                                                                             魏改左馮翊為馮翊郡,治臨晉(今大荔)。
                                                                                        左國城: 在今山西離石東北。十六國漢劉淵都此。
                                                                                        右北平: 戰國燕置右北平郡,西晉改北平郡。
                                                                                             秦時治無終(今天津市薊縣),漢治平剛(今遼寧淩源西南)。
                                                                                        右扶風: 魏改扶風郡,治槐裏(今興平東南),餘見“左馮翊”。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角布達拉山上。七世紀松贊干布始建。
                                                                                             清初,達賴五世大加擴建。高十三層,一百七十八米,東西綿亙四百米以上。
                                                                                        龍門:  黃河禹門口,在山西河津西北與陝西韓城東北間。
                                                                                             即伊闕,在洛陽市南,伊河東岸有龍門山,西岸有香山,對峙如門。
                                                                                             從北魏太和十八年(四九四年)起,四百餘年間,開鑿石窟,雕刻佛象。
                                                                                             今存一千三百五十二窟,造象九萬七千餘尊。
                                                                                        龍城:  匈奴單于祭天處,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十六國前燕舊都,後燕、北燕都城,在今遼寧朝陽。
                                                                                        龍編:  在今越南河內東天德江北岸,東漢至南朝為交州及交趾郡治所。
                                                                                        平盧:  唐開元七年(七一九年)置鎮,治營州(今遼寧朝陽)。
                                                                                             安史之亂期間,平盧反正。上元二年(七六一年),
                                                                                             節度使侯希逸為史朝義部所迫,南遷淄青(青州),從此淄青有平盧之號。
                                                                                        平州:  漢末遼東即有平州之名。北魏以舊平州為營州,另設平州。
                                                                                             唐時治所在盧龍(今屬河北)。
                                                                                        平江府: 宋徽宗征和三年(一一一三年)升蘇州為平江府。
                                                                                        平陽:  隋以前的平陽,在今山西臨汾西南;從隋起,在今臨汾。
                                                                                        平城:  在今山西大同東北,北魏時曾為都城。
                                                                                        平原:  漢平原郡,治平原,在今縣西南。
                                                                                             隋唐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陵縣。漢唐平原郡轄區也不完全相同。
                                                                                        平涼:  十六國前秦置平涼郡,治所平涼在今縣西北。
                                                                                             北魏遷治鶉陰(今華亭西),轄境亦有出入。
                                                                                             隋唐曾以原州為平涼郡,治所在今寧夏固原,平涼僅為州內一縣。
                                                                                             金置平涼府,治今縣。民國廢府。
                                                                                        平虜渠: 曹操攻烏桓時所開運河,上起呼沲(即滹沱河),
                                                                                             下入弧水(上游即沙河,下游入海處在今天津)。
                                                                                        平地松林:在今內蒙古克什騰旗一帶,南至河北圍場以北,為奚、契丹族活動的地方。
                                                                                        打箭爐: 清雍正時置打箭爐廳,治打箭爐,即今四川康定。
                                                                                        打牲烏拉:原為明海西女真烏拉部烏拉城,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烏拉街。
                                                                                             努爾哈赤滅烏拉,改稱打牲烏拉。
                                                                                        東川:  唐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分劍南為東川、西川,各置節度使。
                                                                                             東川治梓州(今四川三台),轄區在四川盆地中部。
                                                                                        東平:  漢有東平國,南朝為郡,治無鹽(今山東東平東)。
                                                                                             隋唐曾以鄆州為東平郡,治須昌,在今東平西北。
                                                                                             宋宣和時以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即今東平。明清為州。民國改縣。
                                                                                        東吳:  指三國孫吳,亦為蘇州別稱。
                                                                                        東坡:  在今湖北黃岡東。宋蘇軾謫居黃州,因地名取號,稱東坡居士。
                                                                                        東昌:  元以博州為東昌路,治聊城(今屬山東)。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東京:  東漢、北周、隋、唐都以洛陽為東京(隋唐亦稱東都)。
                                                                                             渤海有東京龍原府,在今吉林琿春八連城。
                                                                                             五代北宋以開封為東京。
                                                                                             遼五京道之一,治所在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市)。
                                                                                        東郡:  秦置,治濮陽(今河南濮陽西),轄境包括魯西及豫東北。
                                                                                             隋曾以兗州為東郡,此兗州由滑州改名,並非今山東之兗州。
                                                                                        東都:  見“東京”條。
                                                                                        東莞:  漢有東莞縣,治今山東沂水。東漢末設東莞郡,治所在今沂水東北。
                                                                                             東晉僑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市)東南,南齊末廢。今廣東東莞縣置於唐代。
                                                                                        東海郡: 秦漢東海郡治郯(今山東郯城北),秦漢之際曾稱郯郡。
                                                                                             東晉僑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北境,旋移京口(今鎮江)。
                                                                                             隋唐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朐山(今連雲港西南海州鎮)。
                                                                                        東陵:  清太宗後昭西陵、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
                                                                                             慈禧慈安定東陵,均在河北遵化馬蘭峪,稱東陵。
                                                                                             另有西陵,在易縣西梁各莊,有雍正泰陵、嘉慶昌陵、道光慕陵、光緒崇陵。
                                                                                        歸綏:  呼和浩特市舊名(一九五四年以前)。
                                                                                        歸安:  舊縣名,見“烏程”。
                                                                                        歸德:  金改原宋應天府為歸德府,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南),移睢陽;
                                                                                             明置商丘為治所。民國廢府。
                                                                                        北平:  古代以北平為郡名、縣名者甚多,今從略。
                                                                                             明初改元大都路為北平府,屬北平行中書省。
                                                                                             永樂建都,改為北京順天府,北平省所領直屬中央,遂稱直隸。
                                                                                             國民黨政府建都南京,改北京為北平。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複以北平為北京。
                                                                                        北邙:  即邙山,在洛陽北,古為葬地。
                                                                                        北地:  秦漢北地郡,秦時治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
                                                                                             西漢移馬嶺(今慶陽西北),東漢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
                                                                                        北京:  唐與五代後唐、後晉、後漢以太原府(今太原西南)為北京。
                                                                                             宋仁宗時以大名府(今大名東北)為北京。
                                                                                             金先一度以遼上京臨潢府為北京,後又改中京大定府為北京。
                                                                                             明初曾以開封為北京。永樂於今北京建北京,稱京師。
                                                                                        北庭:  唐都護府名,又為方鎮名。七○二年,分安西都護府置北庭都護府,
                                                                                             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
                                                                                             轄境遠達今鹹海(一說里海)西突厥各部族。
                                                                                             七一二年,設北庭節度使,轄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護府境內軍、鎮等。
                                                                                             後地入吐蕃。
                                                                                        北徐、南徐:南朝有北徐州、南徐州。
                                                                                             北徐州,東晉治彭城(今徐州);齊治燕縣(今安徽風陽東北),轄區在淮南。
                                                                                             南徐州,劉宋治京口,轄區初在江北,後移江南。
                                                                                        北海:  蘇武牧羊處,今貝加爾湖。
                                                                                             漢北海郡治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
     今濰坊等地,漢唐都在北海郡境。
                                                                                             今北京市北海,元太液池的一部分,引玉泉山水入城為湖泊,明清均為御苑,
                                                                                             清順治八年,在湖中瓊華島上建藏式白塔。一九二五年辟為公園。
                                                                                        北假:  秦漢稱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地為北假。
                                                                                        盧龍:  古塞在河北喜峰口附近。
                                                                                             從今薊縣東北,經遵化,沿灤河河谷出塞後,東向可直趨大淩河流域。
                                                                                             盧龍縣,舊名肥如,隋改盧龍。
                                                                                             唐盧龍又為方鎮名,幽州(范陽)節度使兼盧龍節度使。
                                                                                        史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撒馬爾罕南。
                                                                                        舊港巴領旁:在今印尼蘇門答臘島東南岸,即巴林馮。
                                                                                        舊柔佛: 新加坡舊稱,亦作息辣、石叻。
                                                                                        占城:  即占婆。地在今越南中南部。二世紀中建國。
                                                                                             中國史書初稱林邑,唐中葉後稱環王,九世紀後期稱占城。後為越南所並。
                                                                                        且末:  西域古國且末,在今新疆且末縣。
                                                                                        田橫島: 在山東即墨縣東北海中;
                                                                                             一說即江蘇連雲港市東雲臺山一帶,古為鬱洲,不與大陸相聯。
                                                                                        由拳:  古縣,秦置,在今浙江嘉興南。吳改嘉興。
                                                                                        申:   姜姓古國,在晉、陝間。周時一部東遷至謝(今河南南陽),為楚所滅。
                                                                                             與犬戎聯合攻殺幽王者,系留在原地的申戎。
                                                                                             上海市稱申,以春申江(簡稱申江,即黃浦江)得名。
                                                                                        四川:  一○○○年以前無此地區名。一○○一年,宋將西川路、峽路分為益州、
                                                                                             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稱川峽四路,以後始有四川之名。
                                                                                        四大鎮: 明清以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今廣東佛山)、漢口鎮為四大鎮,
                                                                                             因四處工商業繁榮得稱。
                                                                                        出河店: 阿骨打破遼處,在今黑龍江肇源西。
                                                                                        代郡:  戰國趙武靈王始置。秦漢代郡治代縣,在今蔚縣西南。
                                                                                             北魏置代郡,治平城(今大同)。
                                                                                        仙人關: 南宋吳蚧破金兵處,在今甘肅徽縣南。
                                                                                        白下:  舊時南京的別稱,因沿江舊有白石陂,晉陶侃于此築白石壘,
                                                                                             後入又築白下城,故名。
                                                                                        白門:  舊時南京的別稱,因六朝建康南門宣陽門又名白門,故稱。
                                                                                        白馬:  秦漢白馬縣在今河南滑縣舊滑縣城東,當時在黃河南岸,
                                                                                             白馬渡口在今滑縣東北,與北岸黎陽津相對。
                                                                                        白溝:  曹操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糧運,此白溝在今河南浚縣西,經修治後水量增加,
                                                                                             連同與它接連的清河,成為河北水運幹線,至隋為永濟渠取代。
                                                                                             宋遼界河,指巨馬河,從今白溝河店以北向東流,經霸縣、信安鎮北,東至今天津。
                                                                                             明永樂末改道南流,再折向東,故道遂堙。
                                                                                        白馬寺: 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六八年),於洛陽城西(今洛陽東郊)仿天竺式建。
                                                                                        白龍堆: 新疆羅布泊以東至甘肅玉門關間的礫質荒漠,
                                                                                             因流沙堆積,蜿曲如龍,故名。亦稱龍堆。
                                                                                        白帝城: 東漢初公孫述所建,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
                                                                                             公孫述自以為是白帝,故以此為山及城的名字。
                                                                                        白山黑水:長白山與黑龍江,舊作東北地區的別稱。
                                                                                        白沙瓦: 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距開伯爾山口僅十六公里,
                                                                                             為交通要衝,法顯、玄奘都曾來此。
                                                                                        瓜州:  敦煌一帶,古為允姓之戎所居,號瓜州。
                                                                                             北置瓜州,治敦煌(今縣西),轄酒泉以西。
                                                                                             唐分置瓜州、沙州。瓜州治晉昌(今安西東南);沙州位瓜州以西,治敦煌。
                                                                                        瓜步:  江蘇六合東南有瓜步山。山下有鎮,稱瓜步鎮。
                                                                                        令支:  指今河北灤縣、遷安一帶。齊桓公滅令支,即在此地。漢晉有令支縣,在今遷安西。
                                                                                        令居:  漢魏有令居縣,在今甘肅永登西北。漢護羌校尉駐此。
                                                                                        外黃:  秦置縣,在今河南民權西北。唐廢。
                                                                                        處州:  隋置處州,唐曾改括州,後復原名。治所先在括蒼(今浙江麗水縣東南),
                                                                                             元移今麗水。元為路,明為府,民國廢府。
                                                                                        句章:  秦置縣,在今浙江余姚東南。東晉後期移今寧波南。
                                                                                             唐初曾為鄞州治所,西元六二五年撤銷。
                                                                                        句注山: 亦作陘嶺、雁門山、西陘山,在今山西代縣北。
                                                                                        玄武門: 唐長安宮城北門,即太極宮北門。建大明宮後,其北門亦名玄武門。
                                                                                        蘭亭:  紹興西南蘭渚,有亭名蘭亭。今亭系一六七三年重建。
                                                                                        蘭陵:  戰國楚置蘭陵縣,在今山東蒼山縣西南蘭陵鎮。
                                                                                             西晉置蘭陵郡,治丞縣(今棗莊嶧城鎮南,在古蘭陵縣西)。
                                                                                             東晉僑置於江南,郡治(縣)在今江蘇常州西北,後稱南蘭陵。
                                                                                             隋與金均改示縣為蘭陵縣,治蘭陵鎮。元初廢入嶧州。
                                                                                        汀州:  唐開元時置,治長汀(今屬福建)。明清為汀州府。民國廢府。
                                                                                        漢中:  戰國楚置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
                                                                                             魏晉南北朝隋唐以漢中地區為梁州,治所均在南鄭。
                                                                                             七八四年後為興元府,宋府治南鄭移至今漢中市。元為路。
                                                                                             明清為府。民國廢府。解放後于南鄭原地設漢中市,另置南鄭縣。
                                                                                        漢陽:  東漢永平十七年(七四年)曾改天水郡為漢陽郡,魏恢復天水原名。
                                                                                             北魏有兩個天水郡,都在今甘肅境內,北周廢。隋又曾以成州為漢陽郡。
                                                                                             五代後周置漢陽軍,即今武漢市漢陽。
                                                                                        漢皋:  漢口的別稱。皋意為水邊之地。
                                                                                        甯州:  晉在今雲南置寧州,治所在今曲靖,其地兼有黔桂各一小部。
                                                                                             梁末廢。元也在雲南置寧州,所轄僅今華寧等數縣地。
                                                                                             元又於今江西修水置寧州。一八○一年,清改為義寧。
                                                                                             又今甘肅寧縣,西魏置寧州,以此為治所。民國廢。
                                                                                        甯江州: 遼置,治混同(今吉林扶餘東石城子)。金廢。
                                                                                        甯遠:  明寧遠即今遼寧興城。清乾隆時在固勒劄(今伊寧)築寧遠城。
                                                                                             一八八八年改縣,民國改名伊寧。
                                                                                        寧波:  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年)改明州為寧波。
                                                                                        寧夏:  元在西夏故地置寧夏行省,以西夏故都為中興府,改寧夏路。
                                                                                             後將寧夏行省併入甘肅行省。明寧夏亦屬甘肅,又為九邊之一。
                                                                                             清有寧夏道,轄寧夏府。民國廢府留道。
                                                                                             一九二八年以甘肅寧夏道及西套蒙古之阿拉善、額濟納兩旗置寧夏省。
                                                                                             一九五四年廢寧夏省,縣市歸甘肅,兩旗歸內蒙。一九五八年改建寧夏回族自治區。
                                                                                        甯古塔: 清甯古塔在今黑龍江甯安縣西海林河南岸舊街鎮,康熙初於今縣城處築新城。
                                                                                        甯武關: 在今山西寧武。
                                                                                        永樂:  宋永樂城在今陝西米脂西。
                                                                                        永州:  隋置,治零陵(今屬湖南),又遼亦有永州,
                                                                                             在潢河與土哈河(今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合流處。
                                                                                        永安:  今山西霍縣,舊名永安,隋改今名。
                                                                                             明中葉於今廣西蒙山置永安州。民國改蒙山縣。
                                                                                        永昌:  東漢於今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置永昌郡,
                                                                                             治不韋(今保山東北)。東晉時廢。
                                                                                        永順:  明清土司有二永順,一在湖南,治今永順縣;一在廣西宜山縣境。
                                                                                        永嘉:  溫州原即永嘉,今永嘉於一九四九年自溫州分出。
                                                                                        永樂宮: 即純陽宮,原在山西芮城永樂鎮,今照原樣遷至縣北龍泉村五龍廟附近。
                                                                                             傳為呂洞賓故居。元明清迭經修建。有精美壁畫。
                                                                                        永興軍: 宋置,治京兆府(今西安),轄今陝甘各一部,豫西一小部,金為京兆府路。
                                                                                        永安宮: 在今四川奉節。劉備駐白帝城,建此宮。
                                                                                        永寧寺碑:明建永寧寺于奴兒幹都司城西南、黑龍江恒滾河口對岸山上,兩次立碑。
                                                                                             原碑今在俄羅斯伯力博物館。
                                                                                        弘農:  漢弘農縣即舊函谷關地,在今河南靈寶北,為弘農郡治所,
                                                                                             郡境包括黃河以南、宜陽以西一帶。
                                                                                        尼布楚: 在黑龍江北源石勒喀河與尼布楚河(即涅爾查河)合流處。
                                                                                             本蒙古人牧地。十七世紀四十年代為俄國所占,俄名涅爾金斯克。
                                                                                        司州:  三國魏、西晉、北朝以京師周圍地區為司州,東晉南遷不設,
                                                                                             南朝在淮南地區設司州,劉宋初置治懸瓠(今河南汝南),再置治平陽(今信陽)。
                                                                                        奴兒幹: 明置都司,治今俄羅斯境內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地方。
                                                                                             轄境包括黑龍江、精奇裏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與庫頁島。
                                                                                        皮島:  即椴島,在朝鮮西朝鮮灣內。明毛文龍駐兵處。
                                                                                        台州:  唐始有此名,以天臺山得名,治臨海。明清有台州府,民國廢。
                                                                                        台城:  在今南京雞鳴山南乾河沿北。三國吳後苑城,東晉改建,東晉南朝台省宮殿所在地。
                                                                                        臺灣:  明末稱荷蘭侵略者所築城堡熱蘭遮城為臺灣城,在今台南市安平鎮。
                                                                                             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置臺灣府,屬福建省。
                                                                                             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置臺灣省。
                                                                                        遼左:  指遼東。
                                                                                        遼東:  戰國燕置遼東郡,治襄平,即今遼陽。十六國後燕末為高句麗所有。
                                                                                             唐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年)取遼東城,置遼州,後廢。
                                                                                             明九邊亦有遼東,總兵官駐廣寧(今北鎮),冬季駐遼陽。明末地入後金(清)。
                                                                                        遼西:  戰國燕置遼西郡,秦漢治陽樂(今遼寧義縣西)。
                                                                                             前燕移令支(今河北遷安南),北燕移肥如(今盧龍北)。北齊撤銷。
                                                                                        遼州:  遼陽曾名遼州,見“遼東”條。
                                                                                             山西左權縣舊名遼縣,隋始設遼州,治樂平(今昔陽西南),唐移治今址。
                                                                                             民國改遼縣。一九四二年改左權縣。
                                                                                             遼亦有遼州,治遼濱(今遼寧新民東北)。
                                                                                        遼陽:  契丹以前見“遼東”條。九三八年,契丹置遼陽府。遼、金東京在此。
                                                                                             元設遼陽路、遼陽行省,亦以此為治所。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22: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六~七》

六畫

邢:   周姬姓國,在今河北邢臺,後遷夷儀(今山東聊城西南)。

     西元前六三五年為衛所滅。

邢州:  隋置邢州,治龍岡(宋改邢臺,即今河北邢臺)。

     北宋末曾為信德府。金仍為邢州。元為順德府。民國廢府。

鞏昌:  宋以通遠軍置鞏州,治隴西(今屬甘肅)。金升為鞏昌府。民國廢府。

吉州:  隋置吉州。治廬陵(今扛西吉安)。隋、唐都曾稱廬陵郡,後仍為州。

     元時改名吉安。金在今山西吉縣一帶置吉州。民國改縣。

芍陂:  在今安徽壽縣南。

考亭:  在今福建建陽西南。宋朱熹晚年居此。

西川:  唐分劍南為西川、東川。西川治成都,轄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之地。

     宋有西川路,治益州(成都),一○○一年,分為益州、梓州二路。

西寧:  一一○四年,宋改鄯州置西寧州,治所即今青海西寧。

西州:  漢晉時涼州的別稱。

     六四○年,唐滅高昌置西州,轄今吐魯番盆地,治高昌,在今吐魯番東南。

西安:  唐鹹通至清末,今浙江衢縣名西安縣。

     今陝西西安,自一三六九年明置西安府,始有此名。一九二八年始設市。

西吳:  浙江湖州的別稱。

西縣:  諸葛亮首次攻魏,屯西縣,在今甘肅天水西南。

西京:  漢唐指長安。

     五代晉、漢、周及北宋指洛陽。

     渤海以鴨淥府為西京,在今吉林渾江市舊臨江縣境。

     遼金以大同府為西京。

西河:  古代所指不一。春秋衛西境沿黃河,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

     戰國時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

     魏取秦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准,西岸為西河。

     漢有西河郡,有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

     魏時,北部為羌胡所得,僅有晉西,治茲氏,即今汾陽。唐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西城:  漢西城縣在今陝西安康西北,西魏移今安康。

     東漢時在此建西城郡,魏名魏興郡。西魏稱金州。

西洋:  元明時以南海以西為西洋,以東為東洋。其分界約在東經一一○度左右。

西鄂:  東漢張衡為西鄂人,地在今河南南陽北。

西樓:  契丹西樓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

西套蒙古:指河西走廊以北、河套以西的阿拉善、額濟納二旗。

百花潭: 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即在潭北。

厭次:  古縣名。秦在今山東惠民東;晉移至陽信東,後廢。

     隋在今惠民東南,北宋遷今惠民。明廢厭次為武定州,清為惠民縣。

成皋:  在今河南榮陽汜水鎮。

成德:  七六二年,唐收安史降將所置方鎮之一,治恒州(改名鎮州,即今正定),

     轄恒、冀、深、趙等州,又名恒冀、鎮冀。九二二年為晉所並。

成周城: 周公旦所築,在今洛陽東郊白馬寺以東。

夾穀:  孔子相(任贊禮之職)魯定公會齊景公處,在今山東萊蕪南,

     另說在淄博市淄川西南。

扡關:  有二,一在今湖北長陽西,一在今四川奉節東赤甲山上,又名江關,

     均春秋時楚、巴相拒時所築。

揚子:  古津渡名,在今江蘇邗江南。本在長江北岸,為重要渡口。

     唐開元以後,因沙洲淤積,離江日遠,乃自此開運河南至瓜州渡口,以通航運。

     隋唐尚有揚子縣,宋移今儀征,為真州治所。明改揚子縣為儀征縣。

揚州:  《禹貢》九州之一。漢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

     此時的揚州包括今江蘇的江南(今揚州即古廣陵,在徐州,不在揚州)、

     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閩、贛三省。

     三國魏、吳各有揚州,魏揚州治壽春,吳揚州治建業。東晉南朝的揚州縮小了。

     《宋書.州郡志》說揚州領十郡,只包括蘇南、淮南、皖南和浙江。

     事實上這些地區中還有許多僑置州郡,如南徐州等。

     隋以吳州為揚州,治江都。今揚州才和揚州這名字有關。

夷門:  開封的別稱,因戰國魏大樑東門稱夷門得名。

夷洲:  東漢三國時稱臺灣為夷洲。

夷陵:  楚邑夷陵在今湖北宜昌東南,漢置縣,吳改名西陵,晉又改夷陵。

     南朝齊遷至宜昌西北。隋峽州夷陵郡治所在此。

     唐移治今宜昌市,亦為峽州夷陵郡治所。元為峽州路治所。

     明為夷陵州,夷陵縣省入州治。一七三五年,清升為宜昌府,府治即宜昌。

師子國: 斯里蘭卡古稱。

曲女城: 在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玄奘到此時,為戒日王都城,極為繁盛。

     十一世紀初,伽色尼王朝馬默德侵入時被毀。

曲沃:  春秋晉曲沃在今山西聞喜東北。戰國魏另有一曲沃,在今河南靈寶東北。

曲阿:  楚邑名雲陽,在今江蘇丹陽。秦置曲阿縣。

     三國吳改雲陽,晉仍稱曲阿。唐天寶初改丹陽。

曳至河: 即今新疆額爾齊斯河上游。

光州:  南朝梁置光州,治光城(今河南光山,隋時所改)。

     七一二年移治定城(今潢川)。民國廢州,以州治為潢川縣。

當塗:  漢當塗縣在今安徽懷遠東南。

     東晉僑置,後割原於湖地,治南陵東南。隋移治姑孰,即今縣。

吐火羅: 中亞細亞古國,即大夏(巴克特裏亞)。

同州:  西魏置同州,治武鄉(今陝西大荔)。清雍正時升府。民國廢府。

同穀:  西魏末年置,在今甘肅成縣,後為成州。

回中:  秦宮名,在今陝西隴縣西北。

     又有回中道,南起關中的沂水河谷,中經回中宮,北出蕭關,進入隴東。

回洛倉: 隋築,在今洛陽隋故城北七裏。

朱提:  漢置朱提縣,在今雲南昭通。漢末劉備置朱提郡,以此為治所。南朝梁廢。

     唐再置朱提縣,天寶中地入南詔,唐複於今四川宜賓西南置朱提縣,唐末廢。

朱仙鎮: 在河南開封西南,明清四大鎮之一。

朱雀航: 六朝建康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浮橋)中最大的一座。在今南京鎮淮橋東。

伏羌:  唐改冀縣為伏羌。後入吐蕃。元仍為縣,民國改為甘穀縣,屬甘肅。

伏俟城: 曾為吐谷渾都城,在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置西海郡。

伊州:  隋於今新疆哈密置伊吾郡。唐改伊州。

伊闕:  見“龍門”。

伊吾盧: 簡稱伊吾,東漢置都尉屯田,舊城在今哈密西四堡。隋置郡,餘見“伊州”。

伊邏盧城:唐龜茲都城,即今新疆庫車。

伊犁九城:一七六一~一七八○年間,清政府築伊犁九城,即:

     塔勒奇、綏定、惠遠、惠甯、寧遠、廣仁、熙春、瞻德、拱宸。

華州:  西魏置華州,轄境歷代屢有變遷,治所在今華縣(曾名華山、鄭縣)。

     清不轄縣。民國為華縣。

     華陽——晉常璩《華陽國志》謂“華陽”指華山以南川滇黔廣大地區。

     南朝曾在陝南勉縣一帶僑置華陽郡、華陽縣。

華亭:  即華亭穀,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孫吳封陸遜為華亭侯。

     唐天寶十年(七五一年)置華亭縣。元明清為松江府治。民國為松江縣。

華容:  漢華容縣在今湖北潛江縣西南。

延平:  即今福建南平。漢置南平縣,元為南劍路治,明清為延平府治。

延州:  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為延安郡,後仍為州。一○八九年,宋升為延安府。

     西魏治廣武,唐治膚施,均在今延安東北,宋移膚施至今延安。

延津:  今河南有延津縣(漢唐等代的酸棗縣在其西),漢唐時在黃河南岸。

     從延津東北至滑縣以北的各渡口,總稱延津。

延陵:  春秋吳季劄所居,即今江蘇常州。西晉延陵縣在今丹陽西南,

     隋移丹徒(今鎮江),唐還舊治,宋廢為鎮。

延綏:  明九邊之一,先治綏德州,後移榆林衛(今榆林)。

分州:  唐改豳州為分州,治即今彬縣。民國廢州,以州治為那縣。

分寧:  七五九年,唐置方鎮名分甯,領邰、甯、慶等州。唐末號靜難軍。

全州:  五代楚分永州置全州。民國為全縣。今為全州縣。

合州:  南朝梁在雷州半島置合州,治徐聞(今海康)。隋廢。

     南朝梁在淮南置合州,治汝陰(今合肥),隋改為廬州。

     西魏于涪江、嘉陵江合流處置合州,治石鏡(今合川)。

     隋改涪州,唐仍為合州。一二四三年,宋移治釣魚山(今合川東)。

     元還舊治。民國為合川縣。

合浦:  漢武帝置合浦郡,治合浦(今合浦東北)。唐置廉州,亦治合浦。

     宋沿置,而移合浦縣至今洽。

會川:  唐於今四川會理西置會川縣,天寶末為南詔所有。

     南詔置都督府。大理時置府。元為路。明為衛。清廢。

會寧:  在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舊名按出虎。

     金置會寧州,升為府,加號上京。蒙古廢府。又今甘肅省有會寧縣。

會州:  西魏置會州,治會寧(今甘肅靖遠)。曾屬吐蕃、西夏。北宋後期再置會州。

     元移治西寧(今會寧東)),後省西寧入州(即以州治為西寧縣)。

     明降州為會寧縣。

會稽:  秦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包有江南、浙江大部及皖南一部。

     西漢更包有浙、閩全部。東漢永建四年(一二九年)分吳、會稽為二郡,

     會稽移治山陰(今紹興),有浙閩之地(今杭嘉湖均屬吳郡)。

     三國吳分設臨海(台州)等郡後,轄境縮小。

     隋為越州。又隋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民國合二縣為紹興縣。

會稽山: 在浙江中部,主峰在嵊縣西北,又名秦望山。

會通河: 元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年)始開,從今山東梁山縣安山西南,

     向北到臨清達禦河(今衛河),長二百五十餘裏,

     造閘三十一座以蓄積水勢,名會通河。

     以後又在徐州至臨清間的河道上,建閘多處。

     於是把這條河道統稱為會通河(其中包括濟州河、泗水等水道)。

     這條河道的問題在於水源不足,所以不大能起作用。

     明永樂年間,工部尚書宋禮用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議,築東平戴村壩,

     把汶水向南遏入南旺湖,分流南北,增加運河水量,再加上其他一些措施,

     會通河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但是由於黃河在徐州附近與運河交叉,黃河問題與運河問題糾纏在一起,

     明清兩代不斷發生問題。清末漕運停止後,能通航的部分就不多了。

朵甘思: 作朵甘。舊指前藏以東以北,包括川、甘、青三省藏族聚居的地區。

劉家港: 即今江蘇太倉瀏河鎮。

交州:  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有交趾刺史部,管轄地區包括今兩廣大部和越南北部。

     東漢改交州,治廣信(今廣西梧州),旋移番禺(今廣東廣州)。

     三國吳分交州置廣州,交州治龍編(今越南河內東),

     所轄為越南北部及兩廣之雷州半島、欽州地區等。

     以後管轄地區縮小,唐交州實為交趾郡,僅有今河內一帶。

交趾:  南越趙佗時建交趾郡,轄今越南北部。漢武帝時歸漢。東漢時治龍編。

     隋唐交趾郡即交州。唐于此置安南都護府。

     十世紀三十年代吳權從愛州(治今越南清化)攻取交州,為越南吳朝之始。

     宋人常稱之為交趾。明永樂五年(一四○七年)置交趾省,有今越南北部、中部地。

     宣德二年(一四二七年)放棄。

交河城: 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約五公里處。

     曾為車師前王國都城、麴氏高昌交河郡、唐交河縣,後曾屬吐蕃、回鶻。元末城廢。

齊州:  北魏置,治曆城。隋曾稱齊郡。唐為齊州濟南郡。宋徽宗政和中升為濟南府。

齊郡:  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慶元:  一一九四年,宋甯宗改明州為慶元府,元為路,明複為明州府。

慶州:  隋唐慶州治今甘肅慶陽。北宋曾為環慶路治所,後改慶陽府。

     遼慶州治今內蒙占巴林右旗西北白塔子。

慶原:  金以宋涇原、環慶二路合併為慶原路,治慶陽。

州來:  春秋楚邑,後屬吳,吳助蔡遷此,見“下蔡”。

羊腸阪: 太行山屈曲如羊腸的山路。

羊苴咩城: 簡稱苴咩城。南詔王異牟尋築,在今大理。

並州:  《周禮·職方》九州之一(《禹貢》無並州)。

     漢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山西大部以及內蒙古、河北各一部。

     東漢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唐並州僅轄今山西中部,升太原府。

     宋並州移治陽曲,即今太原。以後又升太原府。

關中:  初指函谷關以西地,其後或專指關中盆地。

     後來又有眾關之中之說,即東函谷,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

關內:  唐有關內道,東至黃河,西到隴山、六盤山,南到秦嶺,北接沙漠。

     玄宗開元時劃出一部分為京畿道。

關右:  即關西,古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

關東:  漢唐等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

     舊以遼、吉、黑為關東,此關乃山海關。

關南:  北宋指瓦橋、益津、淤口三關以南地區。

關索嶺: 今雲南澄江縣西北、尋甸東北、貴州鎮寧西南,都有關索嶺。

米倉道: 從漢中入川道路,自漢中縣西,沿濂水谷道和巴江穀道,到達四川巴中地區。

米國:  西域古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西南。

江左、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一段,自南而北,折向東流,江南地區在這段江流之東,

     故名江東。古人于地理以東為左、西為右,故江東又稱江左,今江西省則稱江右。

江寧:  九三七年,南唐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與清亦為江寧府。

     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

     民國廢府及上元,以江寧縣為省會。國民黨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甯於市郊。

江西:  隋唐以前指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區。唐分江南道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

     宋亦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於是始以江西指今江西省。

江州:  秦以原巴國都為江州縣,即今重慶市嘉陵江北岸。

     西晉置江州,轄今贛、閩及湘、鄂各一小部,

     至唐而僅轄九江及附近數縣,治所先在豫章(今南昌),

     後遷柴桑(今九江西南),唐治潯陽(今九江)。明改九江府。

江表:  古指長江以南地。

江南:  清初有江南省,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年)分為蘇、皖二省。

江夏:  漢江夏郡治安陸(今湖北雲夢),轄今豫、鄂各一部。

     三國魏吳各置江夏郡,吳江夏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雲夢西南)。

     晉滅吳,還治舊地,改為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

     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江夏郡即鄂州。

江乘:  秦至南北朝有江乘縣,在今江蘇句容北。

江南東道:唐初置江南道,後分東西二道,東道治蘇州,轄今蘇南及浙、閩之地。

江南西道:唐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南昌),轄今江西全省、湖南大部、皖南、鄂東一部。

江南東路:宋置江南路,後分東西二路。東路治江寧,轄今蘇南西部(常州即屬兩浙路)、

     皖南、贛東(北宋包括江州,南宋江州屬西路)。

江南西路:宋江南西路治洪州,轄今江西大部、鄂東一小部。

江東六十四屯:黑龍江省舊黑龍江城

     (今愛輝縣黑河鎮南七十裏璦琿縣舊治)對面黑龍江東岸六十四個村屯總稱。

汲郡:  晉置汲郡,治汲縣(今縣西南)。隋唐汲郡即衛州。

汜水關: 在今河南榮陽汜水鎮,即原虎牢關。

池州:  唐置池州,治秋浦,即今安徽貴池。明清為池州府。

汝州:  隋改伊州為汝州,治即今河南臨池。民國為縣。

汝甯:  元升蔡州為汝寧府,治汝陽(今河南汝南)。

     民國廢府,改汝陽為汝南。又隋以前另有一汝陽,在今河南商水縣西北。

汝陰:  三國魏置汝陰郡,治汝陰(秦置縣,今安徽阜陽)。隋唐汝陰郡即潁州。

汝南:  漢汝南郡治上蔡(今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

     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汗八裏: 蒙古人稱元大都為汗八裏。

興義:  清改南籠府為興義府,治今貴州安龍。

興元:  七八四年,唐升梁州為興元府,治南鄭。元為路。明改漢中府。

興化:  宋置興化軍,治興化(今福建莆田北),後移莆田,

     元有興化路,明為興化府。民國廢府,興化即莆田縣。

興慶:  西夏國都名興慶府(今寧夏銀川)。

興州:  西魏置興州,即今陝西略陽、一二○七年,南宋改沔州。

     西夏國都原名。

     金曾在今河北灤平等地設興州,治興化(今灤平西)。

     金又以今山西興縣為興州,明為縣。

興安:  一五八三年,明改金州為興安州。清為府,治安康。

興和:  一三一二年,元改隆興路為興和路,治高原(今張北)。

     明初置守禦千戶所,後移宣府(今宣化)。清廢。

興京:  清以努爾哈赤前的舊都赫圖阿拉為興京。

安豐:  南朝梁曾以在今壽縣南之安豐為治所,建安豐郡。隋度安豐郡。明廢安豐縣。

安化:  唐置安化縣,歷代為慶州、慶陽府治所。民國改慶陽。

安平:  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改臺灣縣為安平縣,即今台南。

安市:  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曾為高句麗所有。

安西:  元曾以京兆府為安西府,旋改路,又改奉元路,治咸甯、長安(今西安)。

     清雍正時,在布隆吉鎮置安西廳,移至今安西縣地。

     後為府,繼又改州。民國為安西縣。

安慶:  一一九五年,宋升舒州為安慶府,治懷寧(先在今安徽潛山,後移今安慶)。

     清與民國為安徽省省會。

安陽:  秦取魏邑寧新中,置安陽,地在今安陽南。

     五八○年,楊堅毀鄴城,遷相州至安陽(今地)。明清為彰德府治。

安邑:  古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本戰國魏都,秦置縣。

     北魏分南北兩安邑,隋以南安邑為安邑,在今運城東北。

     民國安邑曾遷治運城。今在運城縣境內。

安陸:  秦安陸縣在今湖北安陸北,東晉末移治今縣。本為漢江夏郡治。

     南朝宋分出安陸郡,遂為郡治。以後多為安州治所。

     宋宣和間升安州為德安府,安陸為府治。

     元複於西面改郢州(治今鐘祥)為安陸府。

     於是既有安陸府,又有安陸縣,兩者既非一地,距離又不太遠。

     明改鐘祥之安陸府為承天府,清又改安陸府。民國廢府,才只有安陸縣。

安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共和國布哈拉一帶。

安定:  漢有安定郡,治高平(今寧夏固原)。

     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並屬於安定郡。

     東漢移治臨涇(今鎮原東南),廢安定縣。十六國時,再置安定縣,並為郡治。

     隋唐安定郡即涇州。唐後期曾改保定郡,縣亦名保定。金為涇川縣,為涇州治所。

     蒙古以陝西安定堡為安定縣,一九三五年改子長縣(謝子長烈土),

     移治原縣治東的瓦窯堡。

安肅軍: 一○○四年宋改靜戎軍為安肅軍。

     金曾名徐州,後仍改為安肅州。明為縣。民國改徐水縣,今屬河北。

安息:  西亞古國,即帕提亞。西元前二四九~前二一七年間獨立。

     曾領有伊朗高原與兩河流域,與羅馬對峙。西元二二六年亡于波斯薩珊王朝。

安穀城: 安息在波斯灣的重要港口,約在幼發拉底河口附近。

安條克: 安提阿,塞琉西王國(前三一二~前六四年)都城,在今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基亞。

安西四鎮:唐安西都護府所屬龜茲、疏勒、於闐、碎葉四鎮。

     後碎葉屬西突厥,乃以焉耆為四鎮之一。

安東都護府:六六八年唐置,治平壤(今朝鮮平壤)。

     六七六年遷治遼東故城(今遼東)。次年,再遷新城(今撫順北)。

     以後又由平盧節度使兼領都護。七六一年度都護府。

安北都護府:六六九年,唐改瀚海都護府為安北都護府。

     治所先在今蒙古國杭愛山東端,其後逐步南移,

     最後治天安軍(改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北烏加河東岸)。德宗建中時廢。

安西都護府:六四○年唐罩,初治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後移龜茲(今庫車),

     曾移碎葉,六九二年還治龜茲。貞元年間府治被吐蕃攻陷。

安南都護府:六七九年,唐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督護府,治宋平(今越南河內)。

     都護由交州刺史兼,後期由靜海軍節度使兼。十世紀三十年代越南吳朝建立,遂廢。

許:   西周所封姜姓國,本在今河南許昌東,後遷葉(今葉縣西南),

     後複數遷,最後在容城(今魯山東南),為楚(或魏)所滅。

許州:  北周置,治長社(今河南許昌),宋曾升為潁昌府,金仍為許州。民國為許昌縣。

許昌:  曹操迎獻帝居許,曹丕時改許昌,地在今許昌東。宋併入長社。

祁山:  在今甘肅禮縣東北。

祁州:  唐末分定州置祁州,治無極,宋移蒲陰(今安國)。民國以原州治為安國縣。

尋陽:  漢尋陽在今湖北黃梅西南。

     東晉以今九江、廣濟間長江兩岸地置尋陽郡,即以尋陽為治所。

     鹹和中(三二六~三三一年)移尋陽縣至今九江西,

     而移郡治至柴桑縣(今九江西南)。後將尋陽縣併入柴桑。

     南朝梁末移郡治至柴桑之湓口城(即今九江)。

     隋改柴桑縣為尋陽,治湓口城,即今九江市。

     唐改為潯陽。唐潯陽郡即江州,曾稱九江郡。

陽山:  秦漢指陰山最西一段,即今內蒙古狼山。

陽關:  漢置,在玉門關南,即今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

陽武:  秦置陽武縣,在今河南原陽東南,唐移今原陽。一九一九年與原武縣合併,名原陽。

陽城:  秦置,縣治在今河南登封東南告成鎮。

     五代後周併入登封。又秦於今河南方城縣東亦置陽城,漢名堵陽。

陽夏:  秦太康縣,即今河南太康。

陽羨:  今江蘇宜興舊名。

陽湖:  清雍正分武進縣,置陽湖縣,同治府城,民國並八武進縣。

陽翟:  即今河南禹縣。明併入鈞州。

陽平關: 漢陽平關在今陝西勉縣西白馬河與漢水會合處。

     蜀漢有陽安關,在漢陽平關以南,即今甯強西北。

     宋改陽安關為陽平關,此後的陽平關均指此關。

阪泉:  今河北涿鹿東南,傳為黃帝與炎帝交戰處。

階州:  唐置階州,治所在今甘肅武都東。明移治今武都。民國為武都縣。

陰平:  西漢陰平道治所。在今甘肅文縣西北。

     曹操建陰平郡,以陰平為治所,後為蜀漢所有。

     鄧艾由陰平道(道路名)入蜀,即由今文縣越岷山山脈,

     經四川平武、江油,進兵成都。隋唐陰平郡即文州。

媽港:  澳門別名,因媽祖神廟得名。

好水川: 即今甜水河,由六盤山東流至甘肅靜寧。

戲水:  在陝西臨潼東,由驪山北流入渭。

戲亭:  在臨潼東北戲水西岸,傳周幽王死此。

買賣城: 《恰克圖條約》所說買賣城,即今蒙古國阿爾丹布拉克。

     又以前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部商業區,亦有買賣城之稱。

那爛陀: 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著名寺院,在今巴臘貢。十二世紀末以後被毀。



七畫

麥城:  在今湖北當陽東南沮水、漳水之間。

壽州:  隋以北周揚州置壽州,治壽舂。宋為安豐軍。元安豐路。明清仍壽州。民國為縣。

壽昌:  晉改新昌縣為壽昌縣,原治今浙江建德西南。唐移今壽昌。現併入建德。

壽春:  今壽縣古為壽春,東晉名壽陽。

杜曲:  已見韋曲。

杞:   姒姓古國,初在雍丘(今河南杞縣),後在淳于(今山東安丘東北)。

     戰國初為楚所滅。

楊劉:  在今山東東阿北楊柳村,唐宋時黃河重要渡口。

邯鄲:  戰國為趙都,始於西元前三八六年。秦設邯鄲郡。漢為趙國。

     自古至今,惟東魏一度度入臨漳縣,隋複置。

豆子航: 今山東惠民縣境的古鹽澤。

芙蓉城: 簡稱蓉城,指成都,因五代後蜀在城上遍植木芙蓉得名。

芙蓉湖: 今無錫西北與常州間,古有芙蓉湖,後淤為田。

蒼梧:  漢置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轄境本兼有湘粵各一部。

     南朝時僅轄今梧州一帶。隋唐蒼梧郡即封州(隋)、梧州(唐)。

苧羅山: 傳為西施生地,今地說法亦不一致,或雲今浙江諸暨南,或雲在今蕭山縣境。

蘇州:  隋滅陳後,改吳州為蘇州,吳始有蘇州之稱。

蘇祿:  古國,在今菲律賓的蘇祿群島。

花刺子模:中亞古國,在阿姆河下游,都城烏爾堅奇(玉龍傑赤)。

     成吉思汗征服其國,後又為帖木兒征服。

     十六世紀中葉遷都基華。一八七三年為俄國兼併。

亦縣:  舊以“赤縣神州”指中國。

     又唐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京都所治為赤縣,列第一等。

赤嶺:  今名日月山,以土石皆赤得名,在青海湟源西。

赤城:  浙江天臺北有赤城山,四川青城山亦稱亦城山。

     浙江台州因赤城山而有赤城之稱。又今河北有亦城縣。

赤嵌:  台南一帶原有赤嵌社之稱。

     一六五三年荷蘭侵略者在今台南造普羅文查城,人稱赤嵌城或紅毛城。

亦壁:  今蒲圻縣西北亦壁山,與洪湖縣烏林磯隔江相對,為赤壁戰處。

     另說謂戰地在今湖北武漢市以南的武昌縣西赤磯山。

     湖北黃岡縣江邊赤鼻磯,宋蘇軾誤以為亦壁戰處。

杏山:  明杏山驛在今遼寧錦縣西南。

杏花村: 指今安徽貴池縣西,亦指山西汾陰東。

嚴州:  唐嚴州治今桐廬西北。宋以睦州為嚴州,治建德(在今縣東北)。

     明清為嚴州府。民國建德縣治在舊府治。一九五八年西遷今治。

兩江:  清初指江南、江西兩省,乒分蘇、皖、贛三省,而兩江總督官名不變。

巫縣:  今四川巫山縣,隋以前名巫縣,晉以前治今縣北。

甫裏:  指今江蘇蘇州東南角直鎮。

邳州:  北周置邳州,治下邳(今江蘇睢寧北)。

     唐貞觀時廢。金複置。清移今邳縣西北舊邳縣。民國改縣。

辰州:  隋改武州為辰州,後移沅陵,明清為府。

辰陽:  漢辰陽縣在今湖南辰溪縣西南。隋改辰溪,移至今治。

扶風:  曹魏改右扶風為扶風郡,治槐裏(今陝西興平東南)。隋唐扶風郡即岐州。

扶余:  扶余即夫余,古族名,居松花江中游平原。

     渤海以其舊地置扶餘府,治扶州,在今吉林農安。

扶南:  中南半島古國,在今柬埔寨。七世紀中葉為屬國真臘所滅。

撫州:  隋撫州治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明清為府。

     民國為臨川縣。今為撫州市,設臨川縣於其西南之上頓渡鎮。

     金以柔遠(今河北張北)為治所,置撫州。蒙古為隆興府。

撫冥:  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

連州:  隋連州治桂陽(今廣東連縣)。一九一一年改為縣。

鄴:   鄴本在今河北臨漳西南鄴鎮東,漢之魏郡、東漢末的冀州,都以鄴為治所。

     以後迭為都城。北周為相州魏郡治所。楊堅毀鄴城,遷相州至安陽。

     以後又在故地設鄴縣,宋並鄴縣入臨漳。

鄴都:  五代後唐以魏州為興唐府,號鄴都。在今河北大名東北。即後周。

     北宋大名府所在地。

堅昆:  唐於鐵勒結骨(黠戛斯)部地置羈縻都督府,名堅昆,

     在今俄羅斯境內葉尼塞河上游一帶。

岐山:  今陝西岐山縣,隋改北周三龍縣置。

     岐山縣東北之山,亦稱天柱山。

岐州:  魏孝文帝時置,治雍縣(今鳳翔南),隋移鳳翔。唐為鳳翔府。

岐溝關: 唐末至宋有岐溝關,在今河北涿縣西南。

峴山:  即峴首山,在襄陽南,東臨漢水。

別失八裏:城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唐為庭州治所。曾屬西州回鶻。

     十三世紀受蒙古統治;

     察合台汗國滅亡後,後裔于一三七○年建國,國號別失八裏,以建都此城得名。

     後遷亦力把力(今伊寧)。最後為瓦剌所並。

吳山:  即虞阪、鹽阪,在山西平陸縣北,為中條山重要通路。

     即杭州西湖東南的城隍山,亦名胥山。

吳門:  蘇州的別稱。

吳會:  指吳郡、會稽郡。

吳州:  梁、陳曾置吳州,隋改蘇州。

      梁、陳又曾在今江西波陽一帶置吳州,隋改饒州。

     北周在淮南東部置吳州,治江都,隋改揚州。

吳興:  三國吳在今浙江湖州一帶置吳興郡。唐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吳郡:  西元一二九年,東漢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蘇州),

     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杭州亦在吳郡之內。參“蘇州”條。

吳頭楚尾:今皖贛間沿江一帶,古吳楚交界之地。

利州:  西魏置,治興安(今四川廣元)。宋以利州為路名,治興元府(今漢中)。

     南宋分東西兩路,西路治興元,東路治興州(今陝西略陽)。

     利州屬利州東路。元以利州為廣元路。

秀水:  浙江嘉興北有繡水(秀水)。

     明宣德間分嘉興縣置秀水縣。民國先並為嘉禾縣,又改嘉興縣。

秀州:  五代吳越始以嘉興為治所建秀州。南宋慶元時升嘉興府。餘見“秀水”。

秀容:  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即秀容川。

     有城,北秀容梁郡城在今朔縣北,北魏時爾朱氏為秀容部酋長居此。

     南秀容城在今嵐縣南。

伯力:  即伯利。在黑龍江、烏蘇里江交會處東岸。

     一八五八年,俄占,稱哈巴羅夫斯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後,被俄割占。

佛山:  原為鎮,今廣東佛山市。舊為四大鎮之一。

佛郎機: 明稱葡萄牙人為佛郎機,因而又稱其炮為佛郎機。明人亦有稱西班牙人為佛郎機者。

佛逝國: 即室利佛逝國,七~十三世紀印尼蘇門答臘島古國。

佛堂山: 即今斯里蘭卡南端棟德拉角。

佛陀加雅:傳為釋迦牟尼成道處,今印度比哈爾邦邦加雅城南。

余吾水: 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土拉河。

穀城:  穀城山亦稱黃山,今山東平陰西南。劉邦葬項羽處。

狄道:  秦置狄道縣,在今甘肅臨洮,為隴西郡治。西晉末為狄道郡治。

     唐狄道郡、臨州,宋熙州,均治狄道。清乾隆時改州。民國初為狄道縣,後改臨洮。

鄒:   古國,本為邾,都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後遷繹(今鄒縣東南)。

     戰國時為楚所並。

龜茲:  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庫車一帶。唐于此置羈縻都督府,又為安西四鎮之一。

條支:  西域古國,在今伊拉克境內。漢時屬安息。

身毒:  漢時譯印度為身毒。

庫倫:  意為城圈,用作地名。即今蒙古國烏蘭巴托。

應:   在今河南魯山東。戰國秦封范雎應侯,即此地。

應天:  北宋以宋州為應天府,治今商丘南。明初改元集慶路為應天府,治今南京。

     明統轄南直隸江南各府及江北安慶等地的巡撫稱應天巡撫,駐蘇州。

應昌:  元應昌路治所,在今內蒙古克什騰旗西達來諾爾附近。

廬州:  隋置廬州,治合肥。明清為廬州府。

廬江:  漢廬江郡治舒(今安徽廬江西南)。隋廢。隋唐曾以廬州為廬江郡。

廬陵:  漢置廬陵縣,歷代縣治屢遷,初在今泰和西北,

     隋在今吉水東北,唐始以今吉安為廬陵。孫策置廬陵郡,治廬陵。

     隋唐曾以吉州為廬陵郡。明清為吉安府。

懷慶:  元有懷慶路,治河內(今河南沁陽)。明清為懷慶府。

懷州:  北魏置,治今河南沁陽,本野王,隋改河內。蒙古為懷孟路,元改懷慶。

懷朔:  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固陽西南。

懷荒:  北魏六鎮之一,在今河北張北。

忻州:  隋以秀容(今山西忻縣)為治所,置忻州。民國廢。

冶城:  在今南京朝天門一帶,傳為吳王夫差冶鑄之地。

沅州:  唐沅州治龍標(今湖南黔陽西南黔城鎮),

     後曾稱巫州、敘州,宋熙寧中再改沅州,治盧陽(今芷江)。

     元為路。明清均曾為府。民國以府治為芷江縣。

沔州:  南宋在略陽(今屬陝西)置沔州(原稱興州)。

     元移州治到鐸水(今勉縣東),略陽為州之屬縣。

     明並鐸水入州,又降沔州為沔縣。今為勉縣。

沔陽:  西漢沔陽縣在今勉縣東,魏晉曾為梁州治所。

     今湖北另有一沔陽。南朝梁在這一帶置沔陽郡。

     北周為複州。隋為沔州沔陽郡。唐為複州竟陵郡。

     宋為複州。元改複州路置沔陽府。明、清為州。

沙丘:  今河北廣宗西北太平台。秦始皇死處。

沙州:  十六國時河西各國屢置沙州,或在敦煌,或在樂都,或在酒泉,均不久即廢。

     南朝齊曾以陰平氐帥楊氏為沙州刺史。

     唐以瓜州為西沙州,又改沙州,治敦煌(今縣西)。

     後入吐蕃,張議潮以之歸唐,後屬西夏。元再為沙州。明置衛,後廢。

沙苑:  陝西大荔南洛水與渭水間一大片沙草地,東西八十裏,南北三十裏。

     唐在此置監牧馬。

沙羨:  西漢置沙羨縣,在今湖北武昌縣(非武漢市的武昌)西金口。

     晉移夏口(今武漢市武昌),後廢入沙陽。

狽水:  史籍所記,一般指今朝鮮大同江。

沃野:  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五原東北烏加河北。

沂州:  北周置,治即丘(今山東臨沂東南)。隋移臨沂。

     清雍正時升府。民國廢府,以府治為臨沂縣。

滄州:  北魏置,治饒安(今河北鹽山西南)。唐移治清池(今滄州市東南)。

     明移治長蘆,即今滄州。清中葉後不轄縣。民國為滄縣。今置市。

汾州:  —北魏置,治蒲子城(今山西隰縣),後移西河(今汾陽)。明清為府。民國廢。

汴水:  —從中原通東南的水道,魏晉以前,為從狼湯渠(古鴻溝)南下潁水、渦水一線。

     魏晉以後,為先從滎陽汴渠沿狼湯渠向東至開封,

     再向東沿皈水(開封至商丘附近)、

     獲水(商丘北起,經虞城、碭山等地至徐州)到徐州入泗水的一線。

     這一線總稱汴水。

     隋開通濟渠後,開封以東的舊運道不大用了,唐宋人就把通濟渠叫做汴河。

     金元以後,舊汴河既被黃河所奪,通濟渠(汴河)也因宋金分治,廢棄不用而淤塞。

汴州:  北周置,治浚儀(今開封)。五代後樑升開封府。

汴梁:  開封的別稱。元改金南京路為汴梁路。

沛郡:  漢改泗水郡為沛郡,治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

     東漢為沛國。東晉又有沛郡。北齊廢。

汶山:  西漢以汶江(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以北)為治所,建汶山郡。

     隋汶山郡即會州。隋又於今茂汶置文山縣。

     會州、汶山郡及唐以後茂州,都以汶山縣為治所。

汶江:  一作汶水,古指岷江。

滬尾:  臺灣淡水港舊名。

滬瀆:  “扈”即現在的籪。古時上海人民多用“扈”捕魚,因而境內的吳淞江有滬瀆之稱。

     六朝時所指為今青浦縣東北舊青浦一帶的古吳淞江。

     東晉時在此築壘稱滬瀆壘,故址在宋代坍陷江中。

沈州:  契丹以樂郊(今遼寧瀋陽)為治所建沈州。元改瀋陽路。

沈黎:  漢武帝以榨都(今四川漢源東北)為治所,置沈黎郡,旋廢。成漢曾複置,北周廢。

瀋陽故宮:清入關前所建宮殿,除北京故宮外,歷代帝王宮殿,保存完整者僅此一處。

     今為瀋陽故宮博物館。

宋州:  隋置,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南置郡後改宋城),曾稱梁郡。

     唐為宋州睢陽郡。宋升應天府。

郟:   春秋鄭地,在今河南滎陽北。西元前五九七年晉楚戰處。

張掖:  西元前一一一年漢分武威郡置。後世又有甘州之名。

即墨:  戰國齊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不在今即墨。

靈州:  北魏置,治薄骨律鎮(今寧夏靈武西南)。北周改州洽名為回樂縣。

     隋唐為靈州靈武郡。唐為朔方節度使治所。宋屬西夏。元為靈州。民國為靈武縣。

靈隱寺: 在杭州西湖西北靈隱山麓。東晉咸和元年(三二六年)始建。清康熙曾改題雲林寺。

陸口:  即蒲圻口、蒲磯口,系陸水入長江處。魯肅、呂蒙屯兵處。

陸渾:  春秋陸渾戎居今河南嵩縣東北一帶。漢在此置陸渾縣。

     五代時併入伊陽縣。漢又有陸渾關,即在縣境。

阿勒泰: 清光緒末所設政區,統今新疆阿勒泰地區。一九一九年改隸新疆省,為阿山道。

阿力麻裏:即阿力馬力、阿裏麻裏、阿裏馬。元置行省,在今新疆霍城水定鎮西北。

阿勒楚喀:清雍正時建城,清末改為阿城縣(今屬黑龍江)。

阿勒泰烏梁海:清烏梁海三部之一,地在今新疆阿爾泰山區。

阿勒泰諾爾烏梁海:清烏梁海三部之一,地在今俄羅斯阿勒泰邊區戈爾諾阿勒泰自治州。

     一八六四年;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其地。

     另一部為唐努烏梁海。

阿旃陀石窟:印度古代佛教徒所開,從西元前一或二世紀至西元六七世紀,

     經營六七百年,共二十九洞。久已湮沒。

     近代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知地在印度西南部奧蘭加巴德東北文達雅山,

     始重新發現,中有大量石像、壁畫。

隴川:  明有隴川宣撫司,治隴把,即今雲南隴川。

隴右:  古指隴山以西地區。

     唐有隴右道,轄六盤山以西及今新疆東部、青海東部,治鄯州(今青海樂都)。

     又以為方鎮名,節度使亦治鄯州。安史亂後,地為吐蕃攻佔。

隴西:  秦置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

     曹魏移治襄武(今隴西南)。隋唐為渭州隴西郡。

陳倉:  秦陳倉縣在今陝西寶雞市東。隋移治今寶雞市。七五七年,唐改名為寶雞。

陳州:  北周置,治秣陵(今河南沈丘南)。隋移治宛丘(今淮陽)。

     北宋末為淮寧府。金仍為陳州。清為府。民國廢府,以府治為淮陽。

陳郡:  秦陳郡,西漢淮陽國,東漢陳國,獻帝時改陳郡,均治陳縣(今淮陽)。

     隋唐為陳州淮陽郡。

陳留:  秦置,在今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一九五七年併入開封縣。

     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

陳倉道: 即故道。從陳倉向西南出散關,

     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穀道至今鳳縣,轉向東南入褒谷,出穀即至漢中。

陳橋驛: 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北,趙匡胤“黃袍加身”處。

媯水:  中亞阿姆河古名,亦稱烏滸水。

媯州:  唐置媯州,在今河北張家口、懷來一帶。

邵陵:  晉避司馬昭諱,改原吳昭陵郡置,治邵陵(今湖南邵陽)。隋廢。

邵州:  唐從潭州分出邵陽置南梁州,旋改邵州。南宋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年)升寶慶府。

雞籠:  臺灣基隆舊稱。港口外的基隆嶼稱雞籠山。

雞鹿塞: 在今內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峽谷口。

邰:   周族遠祖至公劉所居地。在今陝西武功西。

甬:   浙江寧波簡稱,因甬江得名。

甬橋:  在今安徽宿縣南古汴水上的橋樑。唐時為水陸交通要衝,元和時置宿州,以資鎮守。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22: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八》

八畫

環慶:  宋環慶路治慶州(慶陽府,今慶陽)。

     “環”指環州(今環縣),轄今陝甘各一部。金為慶原略。

青山:  即安徽當塗東南的青林山,李白葬此。

     即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北的大青山。

青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山東東北部、河北一小部。

     東漢治臨萏。東晉以後治今益都轄境縮小。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宋青州。元為益都路。明改青州府。民國廢府。

青城:  今四川灌縣東南。本清城,唐開元中改“清”為“青”。元併入灌州。

青唐:  吐蕃所築城,在今青海西寧或樂都。

青溪:  三國吳在建業城東南所開運河,從鐘山西南,經今市區入秦淮河。

     五代以後漸淤塞。八○五年,唐改還淳縣為青溪縣,治今浙江淳安西淳城鎮。

     北宋末改淳化。南宋改淳安。

青龍鎮: 今上海市青浦縣東北舊青浦。

     宋淳化二年(九九一年)在此置青龍鎮,地沿青龍江,江水北流入吳淞江。

     宋為港口,號小杭州。南宋以後衰落,青龍江亦多淤塞。

青羊宮: 道觀,在四川成都西南,唐建,清初重建。

青草湖: 即巴丘湖,指洞庭湖東南部。

青蓮鄉: 唐屬綿州昌明縣,即今四川江油南青蓮場。李白幼時居此。

奉天:  唐德宗避難處,即今陝西乾縣。

     清初于盛京(今瀋陽)設奉天府。

     光緒三十三年(一九○七年)設奉天省,治奉天府。一九二九年改遼寧省。

奉元:  元中葉改安西路為奉元路,即今關中西安周圍地區。明改西安府。

奉先:  唐開元時改蒲城縣為奉先(奉祀玄宗父睿宗之意)。宋仍為蒲城(今屬陝西)。

武川:  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武川西南。

武鄉:  諸葛亮封武鄉侯,地在漢中東北。北魏曾置縣。

武關:  秦武關在今陝西丹鳳東南。

武州:  南朝梁陳有武州,隋為辰州。武州以武陵(今湖南常德)而名,辰州則以辰溪得名。

     西魏至唐在今甘肅武都一帶有武州,唐末改階州。

     燕雲十六州中的武州,治今河北宣化,晚唐始置。契丹改歸化州。

     遼在今山西神池等地設武州。明初廢。

武林:  即今江西餘幹北的武陵山。

     杭州西靈隱、天竺諸山總稱,又稱虎林。因而又以武林為杭州別稱。

武昌:  今湖北鄂城舊名鄂縣,孫權改名武昌。吳曾為都,又為武昌郡、江夏郡治所。

     兩晉南朝都有武昌郡,以武昌縣為治所,隋始廢郡。南宋為壽昌軍。

     武昌縣名,至清尚存。民國先為壽昌,旋改鄂城。

     唐後期建武昌軍,設節度使,治鄂州(今武漢市武昌)。

     其地漢置沙羨縣,隋改江夏縣,至此軍號武昌,縣名仍舊。

     元改鄂州路為武昌路,治所仍名江夏。明清為武昌府,府治亦名江夏。民國度府。

     武昌府治始為武昌縣。今為武漢市的一部分。另設武昌縣於武漢市以南的紙坊鎮。

武定:  今雲南武定一帶,元置武定路。明為府。清中葉改武定州。

     今山東惠民屍帶,明有武定州(原名樂安州)。清雍正時設府。民國廢。

武城:  春秋魯武城在今山東費縣西南。

     楚有二武城,一在信陽東北,一在南陽北,後者本屬申。晉武城在今陝西華縣東。

     漢曾于此置武城縣。戰國趙武城亦稱東武城,在今山東武城西北,為平原君封地。

     南朝時,今湖北黃陂東南亦有武城,即武口城。

武威:  西元一二一年,漢置武威郡及治所武威縣(今甘肅民勤東北)。

     東漢移治姑臧(今武威)。隋唐為涼州武威郡。西夏為西涼府。

     元甘肅行省有永昌路,治所在今武威西北。明有涼州衛。清置武威縣,即今縣。

武都:  漢武都郡治武都(今甘肅西和東南)。東漢移治下辨道(今成縣西)。

     西晉末,氐楊氏世有其地,以武都縣西有仇池,常被稱為仇池楊氏。

     後為北魏所有,廢武都縣之名。

     北魏所置武都郡,治石門(今武都東南),遠在上述兩舊郡治之南。

     隋唐為武州武都郡。

     此外,北魏在今寶雞附近曾設武都郡,與上述武都是兩個地方。

武陵:  漢置武陵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

     治所先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後移臨沅(今常德西)。以後郡境漸次縮小。

     隋改臨沅縣為武陵縣(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

     以後武陵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改常德縣。

武遂:  戰國韓燕各有一武遂。韓武遂在今山西臨汾西南或垣曲東南。

     燕武遂即今河北徐水縣西遂城。

武州塞: 今山西左雲至大同西。

武勝關: 在河南信陽南,為大別山隘口。

武侯祠: 在成都市南郊。西晉末李雄建。

林慮山: 本名隆慮山,東漢改。在今河南林縣西。

析津:  遼於今北京城西南置析津縣,與宛平同治。

     並建燕京析津府,以二縣為治所,轄今北京周圍地區。

     金改為中都大興府,以析津縣為大興縣。

板橋:  今河南開封西與正陽商山道中,古時都有橋名板橋。

     今山東膠縣,古有鎮名板橋。又昆明市東古有板橋驛。

松山:  山名,在遼寧錦縣西南,其西有松山堡。明末洪承疇在此被清軍所俘。

松州:  唐置,治所在今四川松潘。明曾設松州、潘州二衛,旋合併為松潘衛。

     清為松潘廳,後改州。民國松潘縣。

松江:  一二七八年,元改華亭府為松江府,治華亭。

     明清松江府治為東南都會,文化經濟都很發達,今僅為上海市一屬縣而已。

松陵:  今江蘇吳江在五代吳越前為松陵鎮,故以松陵為別稱。

松漠:  唐以契丹部落置松漠都督府,在今西拉木倫河及老哈河流域。

松亭關: 今河北寬城西南,古有關隘。

杭州:  秦於今杭州置錢唐縣。東漢分吳、會稽為二郡後,錢唐隸吳郡。

     南朝陳為錢唐郡治所.隋始建杭州,統轄今杭州周圍地區。

     隋唐杭州余杭郡均治錢唐(唐改錢塘)。五代為吳越國都。

     南末為行在所,升臨安府。元為杭州路。明清為府。民國以府洽為杭縣。

枋頭:  在今河南浚縣西。東晉桓溫攻燕,在此大敗。

林邑:  即占城。

刺桐:  亦作桐城。泉州別稱。五代末留從效于城垣周圍遍植刺桐。

     宋元外國旅行家多稱泉州為刺桐。

直沽:  金元稱今北運河、南運河會合處為直沽,即今天津市內獅子林橋西端舊三漢口一帶。

直隸:  直屬中央之意。

     明以直屬北京之地為北直隸,直屬南京之地為南直隸(今蘇、皖二省及上海市)。

     清以明北直隸為直隸省,南直隸為江南省。

     民國將直隸省長城以北地劃為熱河、察哈爾兩特別區域。

     一九二八年,改直隸為河北省。

直道:  秦始皇時所建道路,北起九原(今包頭西北),南至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

苦縣:  春秋楚有苦縣,在今河南鹿邑東。傳老子為苦縣人。

若邪:  “邪”一作“耶”。山名,又為溪,均在今紹興境。

     若邪溪又名浣紗溪,傳為西施浣紗處。

茂州:  唐茂州治汶山(今四川茂汶)。明廢汶山入本州。

     民國為茂縣。一九五八。年改置茂汶羌族自治縣。

茂陵:  漢武帝陵,在今陝西興平東南。

苑川:  即今甘肅榆中大營川,漢在川內置牧師苑。東晉時,鮮卑乞伏部居此。

范陽:  唐幽州范陽郡,本涿郡,天寶元年(七四二年)改置。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

     又為方鎮名,本為幽州節度使,天寶元年亦改為范陽。

     寶應元年(七六二年)改幽州節度使,並兼盧龍節度使。

     又幽州本有范陽縣(原涿縣,唐改)。

     大曆年間,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

范公堤: 宋仁宗天聖四年(一○二六年)築泰州捍海堰一百八十裏。

     議出監西溪鹽稅的范仲淹,知泰州張綸從其議,並命知興化縣,總其工事。

     因稱範公堤。後世擴建至五百八十二裏。

     今堤東已漲出陸地百餘裏,堤身的一部分已建為公路。

苕溪:  浙江吳興有苕溪,因以苕溪為別稱。

茅麓山: 亦作茅蘆山,在湖北興山縣西北。李來亨守此抗清十一年。

碭山:  山名,在河南永城東北,北有芒山,號為芒碭。

     秦碭縣即在上述之地,隋改碭山縣。一九五五年由江蘇改屬安徽。

     秦還以碭縣為治所,置碭郡,治今蘇豫皖毗連地區。漢初為梁國。

郁林:  西元前一一一年,漢置郁林郡,治布山(今廣西桂平西故城),轄今廣西大部。

     南朝時僅有以今桂平為中心之地。隋唐為郁州(唐郁林州)郁林郡。

     宋郁州治南流(今玉林)。民國以州治為郁林縣。今名玉林。

郁洲:  傳即田橫島,在今江蘇連雲港東雲臺山一帶,原為海島,清時始因漲沙與大陸相連。

鬱孤台: 在江西贛州西南賀蘭山頂,台築于宋代。

郁督軍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

奄:   今山東曲阜舊城東,古有贏姓奄國,為周公所滅。

厓山:  在廣東新會南,海口兩岸對峙如門,元將張弘宏滅宋於此。

招寶山: 在浙江鎮海東北,亦名候濤山。

拂林:  隋唐指東羅馬帝國及其所屬西亞、地中海一帶。

撥換城: 在今新疆阿克蘇。漢為姑墨國,唐初屬龜茲國,唐破龜茲後,撥換屬龜茲都督府。

拔達嶺: 唐時稱今新疆烏什西北別迭裏山口為拔達嶺,又稱淩山。

輪台:  在今新疆輪台東北,原輪台國。漢滅其國,駐兵屯田。後入龜茲國。

虎牢關: 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春秋時虎牢為鄭地。秦在此置關。

     漢以虎牢為成皋縣。隋改汜水縣。唐避李虎諱,稱虎牢關為武牢關。

虎思斡耳朵:一一三三年耶律大石以此為西遼國都,在今吉爾吉斯坦托克馬克以東楚河南岸。

鳴條:  傳為湯伐桀的戰地,在今山西運城安邑鎮北,一說在今河南封丘東。

嶺外、嶺表:均指嶺南地區。

嶺南:  指五嶺以南地區。

     唐有嶺南道,治廣州,轄五嶺以南地區。

     肅宗時又置嶺南節度使。晚唐又分嶺南東道、嶺南西道兩節度使。

嶺海:  亦指五嶺以南地區,海指南海。

嶺北行省:元代後期,改和林行省為嶺北行省。治和林。

     轄境包括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部、蒙古國、我國內蒙古、黑龍江各一部。

岷州:  西魏置,在今甘肅岷縣一帶。唐後期入吐蕃。北宋熙甯時複置岷州。

     南宋為西和州,改治白石(今西和)。元仍於今岷縣置岷州。民國為縣。

嶧山:  鄒山,在山東鄒縣東南。

明州:  七三八年;唐置明州,治鄖縣(今寧波南),後遷今寧波地,吳越名鄞縣。

     南宋中葉升慶元府,元為路,明為寧波府。

明聖湖: 杭州西湖舊名,又名金牛湖。

昆陽:  今河南葉縣,自戰國至元初,或名昆陽,或名汝墳。

     元移葉縣(本在昆陽西南)於此。

昆吾:  夏朝己姓部落,在今河南許昌東,為商湯所滅。

昆明:  唐昆明指今四川鹽源,入南詔後仍有昆明城之名。

     元始於今昆明置昆明縣,為中慶路治所。明清至今均為雲南省會。

     一九二八年分設昆明市、昆明縣,今並為昆明市。

昆侖山: 即軍屯山,今越南南部湄公河口外昆侖島,古代海船視為險地,常有海難發生。

昆侖關: 在廣西南寧東北昆侖山上,古今攻戰要地。

昆明池: 西漢在今西安西南斗門鎮東南窪地開湖,周圍四十裏。

     歷代幾次修浚。唐大和時乾涸為陸。

昆明湖: 在北京西郊頤和園內。金稱為金海。

     元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匯入,水量增加,名甕山泊。

     明稱西湖。清乾隆時稱昆明湖,面積三千餘畝。

昆陵都護府:唐顯慶時以西突厥東部地置,

     轄境在今巴爾喀什湖以東至新疆準噶爾盆地及伊黎河一帶。

昌平:  孔子生昌平鄉陬邑。昌平在今曲阜東南。

昌邑:  今山東巨野東南,秦置縣,南朝宋廢,隋一度複置。

     兩漢為山陽國、昌邑國、山陽郡、兗州治所。

昌國:  今山東淄博市東南,古有昌國。燕封樂毅昌國君,即以所占齊邑為封地。

     漢於此置縣。南朝宋改置昌國縣於臨朐(今屬山東)。隋恢復臨朐原名。

     今浙江定海,宋置昌國縣,明置衛,旋廢昌國縣,遷衛至象山縣東南,清廢。

昌黎:  自曹魏至隋初,以昌黎(今遼東義縣)為中心,在遼河以西,有昌黎郡。

     今河北昌黎縣隋唐在盧龍縣境內。遼置廣寧縣,為營州治所;金為昌黎縣。

昌南鎮: 景德鎮原名,又稱新平鎮。

易州:  隋改南營州為易州,置易縣(今屬河北)為州治。民國廢州,以州治為易縣。

忠州:  唐改臨州為忠州,治臨江(今四川忠縣)。南宋末為鹹淳府。

     元仍為忠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忠縣。

羅猴山: 在湖北房縣西八十裏;張獻忠破左良玉於此。

固原:  明清固原州,明九邊之一的固原,均治今寧夏固原。

圖們泊: 即今吉林省東南中朝邊境白頭山頂的天池。

圖伯特: 清初文獻對西藏及其附近地區的稱呼。外語稱西藏,多據此譯音,如英語Tibet。

牧野:  在今河南淇縣西南。商國都在今安陽,紂常居朝歌,

     (一說紂父帝乙遷都,一說為離宮)故戰地在其附近。

釣台:  東漢嚴光(子陵)垂釣處,宋范仲淹築嚴祠。在浙江桐廬縣富春江濱。

釣魚山: 在四川合川東,三面為涪江、嘉陵江、渠江環繞,

     山勢又極險峻,宋末餘階在此築城。

釣魚島: 臺灣附屬島嶼,在臺灣島東北約一百八十公里。

和龍:  原名龍城。前燕慕容鯇改名,在今遼寧朝陽。

和州:  北齊至清有和州,治曆陽,即今安徽和縣。

     高昌城常誤作和州、火州。

和林:  即喀拉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上游東岸哈爾和林。

     蒙古窩闊台汗建都於此。

和尚原: 在今陝西寶雞西南。宋吳階破金兀術於此。

制:   春秋初年,鄭取自東虢。在今滎陽東北。

邾:   即鄒,古國名。楚滅邾,遷其君於今湖北黃岡,遂稱其地為邾。

     秦在此設邾縣,東晉末廢。

岱、岱宗、岱嶽:均指泰山。

岳州:  本巴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陽)。隋平陳後為嶽州。

岳陽:  晉置巴陵縣,至清末改。民國始以清嶽州府治為岳陽縣。

     今置岳陽市、岳陽縣。又古乙太嶽山以南地為岳陽。

岳陽樓: 傳為漢末魯肅練水師的閱兵台。唐已建樓,杜甫有《登岳陽樓》詩。

     宋慶曆間,滕子京重修,范仲淹撰《岳陽樓記》。歷代均加修葺。

卑沙:  古高麗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

邰陽:  即合陽。在今陝西合陽東南,戰國與漢有此地名。

采桑:  在今山西吉縣西,春秋時即有此黃河渡口。

採石磯: 即牛渚磯,在安徽馬鞍山市長江東岸。

受降城: 漢武帝時所築,在今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狼山西北。唐所築見“三受降城”條。

金山:  即阿爾泰山。突蹶語“阿勒泰”即金。

     在江蘇鎮江西北,清末沙淤,與岸相連。有金山寺。

     上海市金山縣東南海中有大金山、小金山。明置金山衛與海中金山相對。

     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分婁縣置金山縣,即原金山衛地。

     乾隆移今治。一九三七年,日軍在金山衛登陸。

金川:  “大金川”、“小金川”。

金華:  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為寧越府,旋改金華府,治金華(今屬浙江)。

     民國廢府。

金州:  西魏在漢中所置金州,治西城(今安康)。明萬歷時改興安。

     明金州衛在今遼寧金縣。

金谷:  晉石崇于洛陽築金穀園。五代蘇州亦有金穀園(見“蘇州”條)。

金城:  今甘肅蘭州,古稱金城。漢置金城縣,在今蘭州西北;

     又宜金城郡,治允吾(今永靖西北),轄境除今甘肅蘭州以西,兼有青海一部分。

     漢末以後西境逐漸縮小。前涼移郡治於子城,即今蘭州地。

     隋唐為蘭州金城郡。曾屬吐蕃。宋元豐年間再置蘭州。

     明一度降為縣。清設蘭州府,以府治為皋蘭縣。

金陵:  楚滅越後置邑名金陵。五代吳升異州為金陵府,南唐為江寧府,

     以後金陵為南京的別稱。唐人亦稱今鎮江為金陵。

金匱:  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分無錫置金匱縣。民國仍併入無錫。

金閶:  蘇州的別稱。舊時閶門外有金閶亭。

金堤:  西漢東郡、魏郡、平原郡黃河石堤號為金堤。東漢亦有金堤之名。

     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縣、滑縣,經濮陽、范縣、山東壽張,至張秋鎮,

     傳為宋代所築,亦有即東漢王景所修金堤之說。

金微:  唐羈縻都督府名,在今蒙古國肯特省一帶。

金源:  女真語謂“金”為“按出虎”。

     金以按出虎水(今哈爾濱東南阿什河)發源于會寧府,稱為“金源”。

金滿:  漢在車師後部建城名金滿,即唐庭州治所所在。

金牛道: 即石牛道,古代漢中與巴蜀通道,北起今陝西勉縣,

     中經七盤嶺入川,經朝天驛至劍門關。

     傳秦造石牛,詐言能屎金,蜀王信之,使五丁開山為道,秦因而進軍滅蜀。

金田村: 在廣西桂平北部;今有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陳列館。

金水河: 北宋引滎陽京水東匯五丈河,並引水入東京,以供公私之用。

     金元引玉泉山水至京師禁苑(即今中、南、北三海),稱金水河。

金堤關: 在今河南滎陽東北。

金微山: 即今阿爾泰山。

金墉城: 曹魏在洛陽城西北角所築小城。

膚施:  自戰國魏至東漢,膚施在今陝西榆林東南,秦漢為上郡治所。

     自隋至民國,膚施即今延安,但宋慶曆以前,

     縣治在今延安東北延河東,慶曆間移治今市。

     膚施改名延安在一九三六年。

肥水:  肥水之戰的肥水,即東肥河。

     從合肥西北將軍嶺發源,西北流至壽縣,

     向北經壽縣城東,再向西北至八公山南入淮。

忽汗州: 唐以粟末韓褐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在其地置忽汗州,治所在今吉林敦化。

     境內有忽汗河,即今牡丹江;

     渤海國都稱忽汗城(今甯安西南東京城);鏡泊湖稱忽汗海。

魚複:  今四川奉節東白帝城。春秋庸國邑,秦置縣。劉備居此時曾改永安。唐為奉節。

京:   今河南滎陽東南。春秋鄭邑。秦置縣。北齊廢。

京口:  即今江蘇鎮江。二○九~二一一年間孫權自吳移駐此地,因西有京峴山,稱京城。

     東晉南朝稱京口。

京東:  宋有京東路、京西路。京東路治宋州(今商丘南)。

     轄今豫東、江蘇西北角及山東大部。熙甯時分京東為二。

     泰山以北、沂水以東為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益都);

     余為京東西路,治兗州,移應天府(即宋州);金改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

京西:  宋京西路治河南府(洛陽),

     除鄭州、許昌、淮陽以西的今河南外,尚兼轄陝南及豫、鄂各一部;

     熙甯時分京西為南北二路。北路治河南府。金為南京路;南路治襄陽府。

京兆:  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

     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

     金元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

     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

     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京江:  指流經鎮江的一段長江。

京畿:  一般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唐開元年間置京畿道,

     宋皇佑年間置京畿路,都轄京師及附近州縣,但已變成具體地名。

夜郎:  古夜郎國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及川、滇、桂各一部。“夜郎自大”的夜郎指此。

     漢武帝在其地置撣舸郡,又置夜郎縣,則在今貴州關嶺縣境。

     晉置夜郎郡,即治夜郎縣,郡境遠比古夜郎國為小。此夜郎至梁而廢。

     唐又有珍州夜郎郡,轄地更小,不過今貴州數縣之地;

     唐夜郎縣初在今湖南芷江西南,天寶時改名峨山,與夜郎郡無關。

     天寶元年(七四二年)改珍州為夜郎郡,以郡治為夜郎縣(今正安西北)。

     李白流夜郎,應指此地。

     世傳桐梓為夜郎,實則桐梓在漢夜郎國界以北,與唐夜郎郡或縣更毫無關係。

兗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魯西南及豫東地區。

     東漢治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南朝宋移瑕丘(今兗州)。

     唐兗州僅有今兗州、濟寧等幾個縣市。明清為兗州府。府治時名滋陽。

廟街:  在黑龍江口北岸。一八五○年,俄築寨稱尼古拉耶夫斯克,

     一八五八年《璦琿條約》為俄割占。

怯綠連河:即驢駒河或龍居河,今譯克魯倫河,

     自蒙古國大肯特山東南,直至我國呼倫湖,長三千餘裏。

怛羅斯: “怛”作“恒”者誤,在今哈薩克斯坦東南部江布林城。

     唐高仙芝在此為大食所敗,被俘士兵傳造紙術至中亞細亞。

鄭:   西週末鄭國始封,在今陝西華縣東,後東遷今河南新鄭一帶。

鄭州:  隋初置鄭州,治成皋,唐遷管城,即今鄭州。

單父:  在今山東單縣,春秋屬魯,秦置縣。五代後唐為單州治所,明改單縣。

單子台: 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

單于都護府:唐高宗時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都護府,

     治雲中古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統漠南突厥部落。

河中:  唐河中府在今晉西南,原為蒲州,治河東(今永濟縣蒲州鎮)。

     又為方鎮,後期號護國軍。

     西域地名的河中府指今蘇聯撒馬爾罕。

河內:  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

     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武陟西南)。

     西晉移治野王(今沁陽)。隋于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

     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度府,改河內縣為沁陽。

河東:  指今山西。

     秦置河東郡,治安邑,轄晉西南地區。

     東晉移治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

     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阪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

     唐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蒲州,節度使治太原(今太原西南)。

     宋有河東路,治並州(太原府,今太原),

     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

     金分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治平陽(今臨汾),北路治太原府。

河北:  唐有河北道,治魏州(今大名東北),轄古黃河以北地區。

     宋有河北路,治大名府(今大名東)。熙甯時分河北東路、河北西路。

     東路治大名府,西路治真定府(今正定)。

     金東路改治河間府(今河間)。

     一九二五年,國民黨啤府改直隸為河北省。

河外:  見“河內”,又秦人以河東為河外,因秦、晉各以自己的一方為內。

河西:  漢唐以來一般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唐有河西節度使,治涼州(今武威)。

河州:  前涼分涼州置河州,治抱罕(今甘肅臨夏東北)。

     唐後期屬吐蕃。宋熙寧複置。明清或為衛,或為州。民國為導河縣。

河陽:  漢河陽縣在今河南孟縣西。隋移今縣南。金移至今縣。

     明初撤銷,併入孟州。歷代都洛陽者,常以河陽為重鎮。

     北魏築三城,北中城在北岸,中禪城在黃河中沙洲上,南城在南岸。

     唐後期置河陽三城節度使以鎮之。

河陰:  唐在今滎陽北置河陰縣及河陰倉。元明縣治屢遷,均在今滎陽東北。

     清乾隆時併入滎澤。民國複置,後又與滎澤合併為廣武縣。

河間:  漢有河間郡(或河間國),治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隋唐時為瀛州河間郡。北宋後期升河間府,治河間(今河間)。

     元為河間路。明清為河間府。

河南:  河南地,秦漢指內蒙古河套黃河以南。

     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

     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

     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開封)。

     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有河南節度使。

河橋:  古代黃河橋屢見記載。最早為戰國秦昭襄王時建築的蒲津橋,

     在今陝西大荔東大慶關與山西永濟西蒲州鎮間。

     最著名者為晉杜預在富平津(今河南孟縣西南、孟津西北)所建浮橋。北宋時尚存。

河朔:  指黃河以北。

河源:  隋置河源郡,治亦水城(今青海興海縣東南),本吐谷渾地。

     隋末仍入吐谷渾。唐置河源軍,治今西寧東南,後為吐蕃所有。

河西務: 天津市武清西北北運河西岸集鎮。元在此接運海運漕糧。

瀘水:  諸葛亮五月渡瀘,即今雅礱江下游及金沙江與雅礱江相會後的一段。

瀘州:  今四川瀘州。南朝梁置,治所初名江陽,即今瀘州。

油口:  亦壁戰後,劉備領荊州牧,駐軍油口,在今湖北公安北,為古油水入長江之口。

     油水,今松溪縣以上名界溪河。公安縣境之河已淤塞。

泗口:  即清口,古泅水在此入淮,在今江蘇清江西南。

泗水:  古泅水長一千數百里,為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

     起源於今山東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向西至今兗州後,向南至今濟寧市東的魯橋鎮,

     再循今運河南下,穿過今南陽湖,由今昭陽湖西繼續向南到今徐州東北,

     再從現存的淤黃河故道東南下,至清江市附近入淮河。

     魯橋以上的泗河至今仍存,以下則面目全非。

     徐州以下一段,金代被黃河所奪,黃河于清咸豐間北遷後,

     這段河道完全淤廢,故古泅水的下游不復存在。魯橋到徐州段,

     即古泅水中游,元明時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而且在明隆慶、萬曆以後,

     這段運河的河道移到昭陽湖、微山湖以東,原來的泗水中游水源斷絕,

     從南陽鎮(在魯橋鎮西南,位於南陽湖和昭陽湖的分界點上)到徐州一段,

     完全變成了平地。

     秦有泗水郡,治相縣(今安徽淮北市西北),漢改沛郡。

泗州:  北週末改安州為泗州,治宿豫(今江蘇宿遷東南)。

     唐開元移臨淮(今泗洪東南,盱眙對岸,即在洪澤湖水下)。

     明清時州城屢遭洪水淹沒,康熙時陷入洪澤湖,乃寄治盱眙。

     乾隆時移治今泗縣。民國度州。現屬安徽。

泌陽:  唐天寶時改上馬縣為泌陽縣,即今河南唐河。

泓:   宋襄公與楚人戰於泓,敗績。故河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為古渙水支流。

澤州:  隋改建州為澤州,治所在今山西晉城東北,唐移晉城。

     唐中葉後置澤潞(昭義軍)節度使,潞指潞州,今山西長治。

涇原:  唐後期方鎮有涇原(彰義軍),治涇州(今甘肅涇川北)。

     宋有涇原路,從陝西路析出,治渭州(今甘肅平涼)。金廢。

涇惠渠: 漢武帝時開白渠,引涇水灌溉關中平原。唐以後廢。

     一九三○~一九三五年,水利家李儀祉主持改建,定名涇惠渠。

寶慶:  南宋、明、清以今湖南邵陽為治所的寶慶府(元為路),

     宋寶慶元年(一二二五年)自邵州升置。民國廢。

定州:  北魏改安州為定州,北齊改其治所盧奴為安喜縣,即今河北定縣。

     北宋末定州為中山府。明改定州。

定襄:  漢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隋曾以雲州為定襄郡。

定軍山: 在陝西勉縣西南。諸葛亮葬此。

宕渠:  漢末劉備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宕渠,在今四川渠縣東北。隋宕渠郡即渠州。

宜州:  南朝梁所置,在今鄂西沿江,治夷陵(今宜昌西北)。

     唐所置,在今廣西宜山一帶。

     遼末所置,在今遼寧義縣,金改為義州。

宜昌:  清雍正末升夷陵州為宜昌府,治東湖,即今宜昌。

     民國廢府,以府治為宜昌縣。今有宜昌市、宜昌縣。

官渡:  在今河南中牟東北,為古官渡水渡口。

宛平:  一○一二年,遼改幽都縣為宛平縣,與析津同為遼南京析津府治所。

     自此北京城垣位置雖有變化,宛平均在城之西部。

     一九二八年移宛平於蘆溝橋。一九五二年併入北京豐台區。

宛縣:  本戰國楚邑,秦置宛縣,在今河南南陽。

宛陵:  宣城(今屬安徽)在隋以前名宛陵。

鄆州:  隋置,治萬安(今鄆城東)。唐治所在須昌(今東平西北)。

     宋治須城(今東平),宣和時升為東平府。

房陵:  秦置縣,即今湖北房縣。東漢房陵郡、曹魏新城郡治所。

     唐為房州治所。元廢房陵縣入房州。明降州為縣。

居延海: 漢稱居延澤,魏晉又稱西海,唐以後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

     古為一湖,元分為三湖,今有兩湖,與漢居延澤位置或有出入。

肅州:  今甘肅酒泉舊名肅州,始于隋朝。

建業:  二一二年孫權始以今南京為建業。

     西晉滅吳,用舊名株陵,既而分為秣陵、建業。西晉末,避湣帝諱改建康。

建寧:  蜀漢改益州郡為建寧郡,治味縣(今雲南曲靖)。南朝梁末廢。

     南宋升建州為建寧府,治建安(今福建建甌)。元為路。明又為府。民國廢。

建州:  唐置,治建安,轄閩江上游一帶。

     契丹有建州,治永霸(今朝陽西南)。明初廢。

建安:  今福建建甌,東漢末分侯官縣置。孫吳分會稽郡置建安郡,以建安:縣為治所。

     福建與浙江分治始此。以後建安郡漸縮小為今福建西北部。

     隋唐以閩州、建州為建安郡。

建昌:  宋於今江西南城置建昌軍。元為路。明清為建昌府。民國廢府。

     今四川西昌一帶,南詔蒙氏置建昌府。

     元為路。明置衛,改軍民指揮使司。清雍正改寧遠府。

建康:  即今南京,見名城專條。前涼建康郡在今甘肅高臺西南。

     唐武則天時,王孝傑曾於今高臺東南置建康軍,後地入吐蕃。

建州衛: 明永樂元年(一四○三年)置,在今吉林市東南,以阿哈出(李思誠)為指揮使。

     八年至十年間,再在今吉林琿春與朝鮮慶源、會寧一帶,

     置建州左衛,以猛哥帖木兒為指揮使。以後兩部遷至今遼寧新賓縣境。

     正統七年(一四四二年),明增置建州右衛,

     以猛哥弟范察為指揮使,猛哥子董山繼左衛任。

陝甲:  作為大行政區,始于北宋陝西路,所轄不包括今秦嶺以南的陝南,

     而包有今甘肅東南部及寧夏、山西、河南各一小部。熙甯時分為永興軍路、秦風路。

陝州:  北魏置,治陝縣(今陝縣),包有今三門峽市等地。民國廢州,以本州為縣。

陝西三邊:明陝西三邊指延綏(榆林)、寧夏、甘肅三鎮。主官官名為“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姑蘇:  蘇州別稱,市西南有姑蘇山(胥臺山),春秋吳王闔閭在山上築有姑蘇台。

姑孰:  東晉在今安徽當塗築緘名姑孰,又名南洲。

姑臧:  即今甘肅武威,漢置。迭為漢武威郡、魏晉涼州治所,

     前、後、南、北四涼都城,唐涼州及河西節度使治所。

始興:  孫吳分桂陽郡置始興郡,治曲江(今韶關南),轄今粵北地區。

     隋廢。唐為韶州始興郡。

始安:  孫吳分零陵置始安郡,治始安縣(今桂林,漢置縣)。

     隋廢。唐為桂州始安郡。始安縣于唐初改臨桂。

迦師城: 唐疏勒鎮駐迦師城,在今新疆喀什市。

參合陂: 在今內蒙古涼城東北。後燕慕容寶攻北魏,在此大敗。

孤竹:  商周古國,在今河北盧龍南。

細柳:  在今陝西咸陽西南渭河北岸,漢周亞夫屯兵處。

紹興:  宋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年)升越州為紹興府。元為路。

     明清為府,民國廢府,並府治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

孟州:  唐置,治河陽(今河南孟縣南)。金移治至今縣地。明降孟州為孟縣。

孟津:  今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古為黃河重要渡口。

孟渚:  古藪澤,在今河南商丘東北;虞城西北。

     唐時周圍尚達五十裏。金元後因黃河沖決湮廢。

孟養:  明土司孟養在今緬甸孟養。清乾隆後屬緬甸。

孟密:  明土司,萬曆間入緬甸,清初一度內屬。

甾川:  西漢吳楚七國之一,治劇(今山東壽光南)。

遝中:  蜀漢薑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承天:  明世宗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治鐘祥,清為安陸府。

     鄭成功以今台南市為治所,置承天府,轄台、澎等島,相當於今臺灣省。

     鄭經改東寧省。

承德:  清有二承德。一為縣,即今瀋陽,為奉天府治。一即今河北承德。

     雍正改熱河直隸廳為承德直隸州,乾隆初年改熱河廳,後期改承德府。

     民國廢府,以府洽為承德縣,為熱河特別區域、熱河省省會。今為河北承德市。

函谷關: 戰國秦在今河南靈寶東北置函谷關。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一一四年)移關址於今新安東,于原函谷關地置弘農縣。

     新函谷關廢于曹魏時。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九》

九畫

春明:  都城的別稱,因唐長安城東面正門春明門得名。

春申江: 即申江,指上海市境的黃浦江。

     舊傳楚春申君黃歇疏浚此江,其實並無其事,上海亦非黃歇封地。

貳師城: 古大宛貳師城,在今吉爾吉斯坦西南部馬爾哈馬特。

城父:  古城父在今安徽毫縣東南。亦稱“夷”,先為陳地,後入楚,漢置縣。

     南朝宋併入浚儀,隋改浚儀為城父。五代曾名焦夷、夷父,旋復原名。明廢。

城阻:  漢城陽郡治莒縣,旋為國。東漢初廢,末年再置。

     漢又有成陽縣,在今鄄城縣境,為濟陰郡屬縣。

     晉以漢城陽郡為東莞,而以成陽為城陽縣,北齊廢。

     金又於今莒縣一帶置城陽軍,旋改莒州。

城潁:  春秋鄭城潁在今河南襄城東北。

城濮:  晉文公破楚子玉處,在今山東鄄城西南臨濮集,一說在今河南舊陳留附近。

垓下:  在今安徽靈璧以南的沱河北岸。

項縣:  在今河南沈丘。古項國,秦置縣。隋改名項城。

     明移項城于沈丘西南,仍以故地為沈丘縣。今項城則在沈丘西北。

胡裏改: 金代地名,在今黑龍江依蘭。徽、欽二宗囚處。

柘縣:  秦漢魏有此縣,在今河南柘城北。

柘林:  西魏北周有柘林,先為郡,後為縣,在今河南唐河西南。

     上海市奉賢縣南有柘林鎮,明倭寇曾屯此。

相:   在今河南內黃東南,曾為商代國都。

相州:  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東魏都鄴,以相州為司州。

     北周再為相州。北週末,楊堅毀鄴城,遷州治於安陽,本在今安陽南,隋移今市。

     自此安陽亦有鄴城之稱。金為彰德府。

相國寺: 河南開封相國寺,北齊天保六年(五五五年)始建。

     唐宋均擴建。明末毀於洪水。清重修。

柏人:  漢柏人縣在今河北隆堯西。

柏舉:  楚柏舉在今湖北麻城境,吳破楚軍於此。

柏海:  青海紮陵湖古名。松贊干布至此迎文成公主。

柳中:  在今新疆鄯善西南魯克沁,東漢班勇駐此。

柳州:  唐改南昆州置,治馬平(今柳州)。明清有柳州府。

柳林:  在今北京市通縣南。元末毛貴軍進至此地。

柳城:  西漢柳城縣在今遼寧朝陽南。北魏併入龍城縣。

     隋改龍城為龍山,再改為柳城,在今朝陽。遼為興中縣。

柳條邊: 清順治至康熙時陸續建成,用柳條築籬,禁止邊內人民越籬采參放牧。

     分老邊、新邊。老邊從今遼寧鳳城南,北經新賓、開原,向西南到山海關。

     新邊從開原向東北至今吉林市北。

抱罕:  古袍罕在今甘肅臨夏東北,北魏遷今臨夏。向為河州洽所。隋有河州袍罕郡。

櫟陽:  秦漢櫟陽縣在今陝西臨潼北渭水北岸。

樹敦城: 吐谷渾舊都,在今青海西寧西北。

荊:   古楚國別稱。因楚初建國于荊山(今湖北南漳西)得名。

荊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兩湖全部及豫、黔、兩廣各一部。

     東漢治漢壽(今湖南常德東北),漢末劉表移治襄陽。

     三國吳魏各據一部,吳荊州治江陵,魏治襄陽。東晉定治江陵。

     轄境遠小於漢。實僅荊州南部,唐沿隋稱,後為江陵府、江陵郡。

     明改元中興路為荊州府。民國廢府。

荊南:  唐至德間置方鎮名荊南,治荊州(改江陵府),

     轄區比行政區的江陵府大,常兼有川東及湘西北各一部。

     十國的南平高氏,本後樑所任荊南節度使,國號亦有荊南之稱。

荊湖:  宋荊湖路治江陵,轄今湖南全部、湖北大部及桂北一部。

     後分南北兩路,南治潭州(今長沙),北治江陵,因有湖南、湖北的名稱。

荊溪:  清雍正分宜興置荊溪,同城而治。民國合併。

荊紫關: 在河南浙川縣西。

勃海郡: 漢勃(渤)海郡治浮陽(今河北滄州東南),轄今天津市及冀、魯一部。

     東漢治南皮(今縣東北)。隋為滄州勃海郡。治陽信(今山東陽信西南)。

     今滄州市所在地在漢勃海郡中,而在隋滄州勃海郡界外。

勃利州: 唐以黑水靺鞨一部置,在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勃律:  古西域有大小勃律,均在今喀什米爾。

     大勃律在今巴爾提斯坦,小勃律在吉爾吉特。兩國與唐有交往。

南山:  漢長安在秦嶺以北,故稱秦嶺終南為南山。

     張騫穿過河西走廊,稱南面之山為南山,即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

南寧:  唐南寧州在今雲南曲靖一帶,元亦曾以曲靖為南寧州。

     今廣西南寧,唐為邕州宜化縣。元後期改邕州路為南寧路。

     明為南寧府。民國廢府,以府城為邕寧縣。今有南寧市、邕寧縣。

南安:  漢末曾改漢陽郡(西元七四年以前為天水郡)為南安郡。隋廢。

     宋分虔州置南安軍,治大庾(今為大餘)。元為路。明為府。民國廢府。

南陽:  春秋戰國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

     晉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國為魏南陽,

     一部分屬韓(按西元前二六三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

     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

     秦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鄧縣)為治所。

     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

南京:  唐肅宗時一度號成都為南京。

     渤海有南京南海府,在今朝鮮境內。

     遼先以遼陽為南京,後改為東京,而以幽州為南京析津府。

     宋以宋州為南京應天府。

     金先以平州為南京,旋廢。後以開封為南京。

     明成祖遷都北京,乃以應天府(今南京)為南京。

     清為江甯府,習稱南京。民國亦然。一九二七年始以南京為正式地名。

南都:  東漢稱南陽郡治宛為南都。

     唐肅宗時曾以江陵府為南都。

     南唐在北宋初曾以南昌為南都。

     明人常稱南京為南都。

南徐:  南朝宋在京口(今鎮江)置南徐州,轄地本在江北,後改為江南。

南籠:  今貴州安龍,清代曾名南籠。

南康:  晉南康郡治雩都(今江西于都東北),後移贛縣(今贛州)。

     隋唐為虔州南康郡。此為贛南之南康。宋于贛北置南康軍,治星子。

     元為路,明曾稱西寧府,後仍為南康府。民國廢府。

南劍:  宋于福建置南劍州,治南平。元為延牢路。

南兗:  南朝宋改東晉僑置的兗州為南兗州,先治京口,後移廣陵(今揚州西北),

     轄地在淮南。北魏也有南兗州,治渦陽(今安徽蒙城)。

     後郡境變動,治小黃(今毫縣),在舊南兗的西北面。北周改為毫州。

南郡:  秦以所占楚地置南郡,治郢,移江陵。

     孫吳曾移治公安。西晉舊治江陵。隋南郡即荊州。

南海:  秦置南海郡,治番禺(今廣州)。趙陀據其地建南越。

     漢武時再置。隋唐有廣州(隋為番州)南海郡。

南越:  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越”亦作“粵”。秦在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

     秦漢之際,龍川令趙佗據其地,為南越國。漢武帝元鼎六年(前一一一年)滅南越。

南蘭陵: 南朝宋有南蘭陵郡,治今江蘇常州西北。

南運河: 清代稱從天津到臨清的一段運河(衛河)為南運河,天津以北(白河)為北運河。

草橋關: 在今河北高陽東。五代後晉時入契丹,周世宗複取其地。

滎陽:  古滎陽在今河南滎陽東北,北魏移至今縣。

     曹魏曾置滎陽郡。北齊為成皋郡。隋唐為鄭州滎陽郡。

滎澤:  今鄭州西北有舊榮澤縣,隋改廣武縣置,明中葉曾稍南移。一九三一年廢。

藥殺水: 中亞錫爾河的古名。

趙州:  北齊改殷州置,治廣阿(今河北隆堯東),唐移平棘,即今趙縣。

     明省平棘入州。民國以本州為趙縣。

趙城:  隋置趙城縣。一九五四年與洪洞合併。今為山西洪洞縣北的趙城鎮。

趙郡:  漢趙國在今河北邯鄲一帶。魏趙郡在今趙縣一帶,不包括邯鄲等地。

     以後北魏趙郡、隋欒州趙郡、唐趙州趙郡均同。

硐州:  今作硇洲或匈州,廣東雷州灣外東海島東南海中的島嶼。

     宋末,帝昰、帝昺曾駐此。

咸平:  遼置咸平縣,在今遼寧開原東北。遼咸州,金咸州路、咸平府,均以此為治所。

     元複為咸平縣。明改開原。

咸陽:  秦咸陽在今咸陽東北二十裏。唐再置咸陽縣,在今咸陽東,明移至今縣。

軹關:  軹道的關隘,見“太行八陘”。北齊曾在此築長緘二百里。

臨川:  孫吳在今江西撫州一帶分豫章設臨川郡。

     本治南城(今南城東南),晉治臨汝(今撫州西)。隋唐為撫州臨川郡。

臨邛:  秦置縣,在今四川邛崍。西魏在其地置臨邛郡。隋有雅州臨邛郡。

     唐析雅州,另置邛州臨邛郡(雅州為盧山郡),宋為邛州,治所在臨邛。

臨江:  今四川忠縣,漢為臨江縣。明初將縣併入忠州。

     東晉曾在今江蘇如皋南置臨江縣,北周廢。

     今江西清江縣西臨江鎮,宋於此設臨江軍,轄今清江等縣。

     元為路。明為府。民國廢府。

臨安:  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升杭州為臨安府。

臨汾:  漢置臨汾縣,在今山西新絳東北,北齊並人太平縣。

     隋再置臨汾,在今市。隋為晉州臨汾郡治所。唐改臨汾郡為平陽郡。

臨涇:  西漢臨涇縣在今甘肅鎮原南,從東漢到北魏,為安定郡、涇州治所。

     西魏廢縣。隋複置,在今鎮原。

     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為原州治所。蒙古併入鎮原州。

臨城:  在今山東棗莊市薛城區。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曾發生土匪孫美瑤劫火車巨案。

臨洮:  今甘肅岷縣,古名臨洮,秦置,西魏與隋末都曾暫改溢樂。秦長城西端在此。

臨晉:  戰國秦漢的臨晉在今陝西大荔東舊朝邑縣東南。東漢末移今大荔。

     晉改大荔。北魏仍為臨晉,又改華陰。西魏為華州(改同州)治所。

臨海:  孫吳分會稽所置郡,治臨海(今屬浙江)。隋唐為台州臨海郡。

臨茁:  “茁”亦作“淄”。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

     西周、春秋、戰國齊都。初名營丘。子城周十裏,大城四十裏。

臨湘:  從秦至隋,今長沙為臨湘縣。隋改長沙。

臨潢:  西拉木倫河古名潢水,契丹上京臨潢府即因而得名。

     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

臨濠:  元曾改濠州為臨濠府,治鐘離(今鳳陽)。明初為中都,旋改鳳陽府,治鳳陽。

臨晉關: 蒲津渡口要隘,戰國魏築關,在今陝西大荔東。後有蒲津關、蒲關、大慶關等名。

臨渝關: 即渝關(山海關)。

哈拉和卓:約元明之際所建城堡,在今吐魯番東南六十裏,堡之西南有漢唐高昌城故址。

峽州:  北周改拓州置,在長江三峽之口,治夷陵,轄今宜昌等地。明為夷陵州,即今宜昌。

峽路:  宋分西川路置,治興元府(今漢中)。後又分為利州、夔州二路。

蟯關:  在今陝西商縣西北。劉邦繞此關進至藍田南。

崢嶸洲: 在今湖北黃岡西北長江中的沙洲。東晉劉毅破桓玄處。

昭義:  唐昭義軍領澤、潞、磁、邢、銘等州,參“澤州”。

昭文:  清雍正分江蘇常熱置昭文,取昭明太子讀書處之意,民國仍併入常熟。

昭關:  春秋時吳楚間要隘,在今安徽含山縣北小峴山,其地兩山對峙。

     傳為伍子胥入吳所經。

昭陵:  唐太宗墓稱昭陵,在陝西醴泉東北五十裏九峻山。

     又清太宗(皇太極)墓亦稱昭陵,在瀋陽北郊。

昭君墓: 即青塚,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以南。

昭莫多: 蒙古語樹木。在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圖拉河上游南岸。清軍破噶爾丹處。

毗沙:  唐在於闐國置毗沙都督府,屬安西都護府。

毗陵:  春秋吳季劄封地延陵,漢置毗陵縣(今江蘇常州)。

     晉置毗陵郡,治丹徒(今鎮江東丹徒鎮)。

     後郡與縣均改名晉陵。隋唐為常州毗障郡。

郢:   西元前六八九年,楚文王都郢,即今江陵西北紀南城,

     至前二七八年,秦白起破郢,為楚都四百餘年。

     中間昭王一度遷若,惠王遷鄢,均暫時性質。

     但二地因而亦稱為郢,江陵之郢亦稱紀郢,以相區別。

     其後楚遷陳,遷巨陽,遷壽春,均稱為郢。

郢州:  隋以前的郢州一般指後來的鄂州,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

     南朝宋從荊、湘、江、豫四州析置。隋滅陳,改為鄂州。

     另一郢州以今鐘祥為治所,西魏始置。

     故在隋統一前的數十年間,兩郢州並存,相去亦不遠。

     鐘祥的郢州,元升安陸府。

鄖:   春秋時有鄖國,在湖北安陸或鄖縣,為楚所滅。

鄖陽:  明成化時分襄陽府置鄖陽府,治鄖縣。

     時在荊襄流民起義失敗後,明政府在流民群集處增設府縣,以加強統治。民國廢府。

貴鄉:  前燕曾置貴鄉郡,東魏於其地分館陶縣置貴鄉縣,在今河北大名東北。

     五伏後唐改廣晉,後漢改大名。

貴陽:  明隆慶間改程番府置貴陽府。民國廢府。

貴德:  遼有貴德州,治貴德,在今遼寧撫順北。蒙古廢。

貴霜王國:大月氏貴霜翕侯丘就劫於西元一世紀上半期創立,至二世紀前期迦膩色迦時,

     成為中亞大國,北起花刺子模,東南有印度半島西北部,

     都城布路沙布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其後漸衰,五世紀為懨噠所滅。

顯州:  遼在今遼寧北鎮一帶置顯州,治奉先(今北鎮西南)。金升廣寧府。

昱嶺:  今浙江臨安縣西部天日山要隘,有昱嶺關。

思南:  明土司,後置府,治所在今貴州思南。民國廢府。

思恩:  唐有思思州,明置府,治所在今廣西武鳴北舊思恩。民國初改武鳴府,旋即廢府。

幽州:  《周禮.職方》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

     轄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北京市、海河以北的天津市等。

     其後縮小。唐又為方鎮,見“范陽”。契丹為南京幽都府。

幽薊十六州:北宋末又稱燕雲十六州,石敬瑭割給契丹之地,在今河北、山西兩省北部。

     十六州為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雲、應、寰、朔、蔚。

科布多: 科布多城,原在科布多河畔,一七三○年築成。

     一七六三年遷布揚圖河畔,現為蒙古國科布多省省會。

     一七六一年,乾隆派參贊大臣駐科布多,統轄阿爾泰山南北麓厄魯特蒙古及阿勒泰、

     阿勒泰諾爾兩烏梁海部落,受駐烏裏雅蘇台的定邊左將軍節制。

     科布多遂為政區名稱。兩烏梁海被俄割占大部後,清廷設阿勒泰辦事大臣,

     統率阿勒泰烏梁海的剩餘部分(民國併入新疆)。

     一九一二年,科布多厄魯特亦為受俄國指使的喀爾喀封建主所占。

鐘離:  秦以楚邑置縣名鐘離,在今鳳陽東北。

     晉於此置郡,亦名鐘離。隋唐為濠州鐘離郡;參見“臨濠”。

欽州:  今廣西欽州,隋始有此名,治欽江,在今欽州東北。

     宋移治安遠,即今欽州。明廢安選入州。

     民國度州,州治為欽縣。今為欽州縣。原屬廣東,一九六五年劃歸廣西。

複州:  北周置,治建興(今湖北沔陽,隋改今名),唐後期移竟陵(今天門)。

     南末後期再移沔陽。元為沔陽府。

     遼複州治在今遼寧複縣東北,轄今複縣地。蒙古廢。

香山:  洛陽龍門山東之香山,唐白居易居此。

     北京西郊西山有香山,主峰鬼見愁;

     南宋紹興末分東莞縣置香山縣,一九二五年改中山縣。

重慶:  南宋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年)改恭州為重慶府,治巴縣(今重慶市)。元為路。

     明清為府。民國廢府。府治為巴縣。一九二七年設重慶特別市,後改普通市。

保寧:  元升閬州為保寧府,治閬中(今屬四川)。民國廢府。

保安:  宋以延州永康鎮置保安軍,即今陝西志丹。

保定:  元改順天路為保定路,治清苑,即今保定。

     明仍為府,轄境小於元時。民國廢府。府治為清苑縣。今為保定市。

保德:  宋改定羌軍為保德軍,金為州;即今陝西保德。

信州:  南朝梁置信州,治魚腹(今奉節東)。唐改夔州。

     唐乾元時以上饒(今屬江西)為治所,置信州。

     元為路;元末,朱元璋升為廣信府。民國廢府。

信安:  隋改端州為信安郡,治高要(今屬廣東)。唐仍為端州。

     宋澶淵之盟後;改破虜軍為信安軍,在今河北霸縣東北信安鎮。金改為縣。

信都:  秦在今河北邢臺西南置信都縣,項羽改為襄國。

     漢在今河北冀縣置信都縣。又置信都國,後改廣川國、信都郡。

     隋唐為冀州信都郡。這些郡(國)都治信都縣。明撤銷信都縣,併入冀州。

侯官:  福建舊有侯官縣,治今福州。“侯”本為“侯”,漢曾在此置候官。

     西晉因置此縣。隋改閩縣。唐又分出,後與閩縣同城。民國並為閩侯縣。

順天:  明建都北京後,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治大興、宛平(今北京市)。

     清中葉後轄境略小。一九一四年始廢。改為京兆地方。

順慶:  南宋後期升果州為順慶府,治南充(今屬四川)。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順昌:  宋政和間升潁州為順昌府,治汝陰,即今安徽阜陽。金仍為潁州。

順德:  元初升邢州為順德府,旋為路,治邢臺(今屬河北)。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皇都:  契丹上京初建時稱皇都,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

泉州:  西漢至北魏前期,在今天津武清西南,有泉州縣。

     隋滅陳後,改豐州為泉州,包括今福建全省,以後唐分建數州,轄境縮小。

     景雲二年(七一一年)改原泉州為閩州,轄閩江下游地;

     而于晉江縣(今泉州)另置泉州。

     宋元泉州轄晉江流域,並及金門、廈門、澎湖群島等地。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禹州:  明萬曆初改鈞州為禹州,即今河南禹縣。

禹王台: 在河南開封東南郊,傳為師曠吹樂處,亦名古吹台。

須昌:  秦置縣。五代後唐改須城。在今山東東平以東的須城鎮西北。

敘州:  宋政和間改戎州置敘州,治宜賓(今四川宜賓東北)。

     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劍門:  唐武則天時於劍閣東置劍門縣。元度。

劍外:  唐人以劍閣以南蜀地為劍外。

劍州:  唐先天間改始州置劍州,治昔安(今四川劍閣)。

     南宋為隆慶府。元仍為州。民國為劍閣縣。

劍南:  唐有劍南道,領今四川大部(不包括東部的南充、重慶等地)

     及雲、貴、甘各一部,治益州(今成都)。

     又為方鎮,從肅宗時起,更分設劍南西川、劍南東川兩節度使。參見“東川”。

獨石口: 在河北赤城縣北,明宣德間移開平衛於此。

獨樂河: 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三至八世紀中,鐵勒各部居此一帶。

饒樂:  唐在奚族地區設置的都督府,治今內蒙古寧城西,轄老哈河上游與灤河中上游一帶。

饒州:  隋平陳後置,治鄱陽(今江西波陽)。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度府。

饒樂水: 西拉木倫河古名。

臚朐河: 見“怯綠連河”。

勝州:  隋分雲州所置,治榆林(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五代廢。西夏曾置。

朐山:  即江蘇連雲港西南錦屏山。秦於此置朐縣。南朝宋廢。

     梁置招遠縣。東魏改縣。北周為胸山。

施州:  今湖北恩施,古為施州,北周始置。清雍正時為恩施縣。

     又設施南府,以恩施為府治。

哀牢:  今雲南保山怒江以西,古有哀牢國。一世紀中葉,與東漢聯繫,受漢封號。

     漢於其地置哀牢縣,在今雲南盈江東。

帝丘:  在今河南濮陽西南,傳為顓頊古都。

恒山:  隋改恒州為恒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唐仍恒州,後改鎮州常山郡。

恒州:  北魏遷都洛陽後,改舊都平城的司州為恒州。北周廢。

     河北之恒州,北周分定州置。隋唐為恒州恒山郡。

     後避唐穆宗諱,改“恒”為“鎮”。五代先後為真定府、恒州、鎮州。

恰克圖: 一七二七年中俄訂《恰克圖條約》于此,原本全在我國境內。

     訂約後,以舊市街歸俄,今仍名恰克圖;

     舊市街以南新建之城,清代稱買賣城,今屬蒙古國,名阿爾丹布拉克。

閩中:  秦閩中郡治所在冶縣(今福州),轄今福建全部和浙江寧海、天臺以南。

閩縣:  隋改陳侯官縣為原豐縣,旋又改原豐為閩縣,民國與侯官合併為閩侯縣。

前藏:  清雍正時將西藏的康部寧靜山以東劃歸四川省,以西與衛部為前藏。

     一九一四年建立川邊特別區,前藏僅指衛部。

美稷:  西漢置美稷縣,在今內蒙古准格爾旗西北。

婁江:  即今瀏河。又為江蘇太倉的別稱。

婁縣:  秦於今江蘇昆山東北置婁縣,南朝梁改信義縣。

     清順治年間,分松江府首縣華亭置婁縣,民國併入華亭,華亭旋又改名松江縣。

婁山關: 亦稱婁關、太平關,在貴州遵義北大婁山中。

洪州:  隋滅陳後置,治豫章。南昌稱洪州始此。唐改豫章為南昌。

     南宋孝宗年號隆興,因升洪州為隆興府。元為路,改名龍興。

洪都:  南昌的別稱,因系東南都會。

洹水:  今名安陽河,從林縣隆慮山向東流,經安陽到內黃附近入衛河。

洄曲:  唐淮西拒命,屯重兵于洄曲。指今河南沙河與澧河會流處下游一帶。

洙泗:  孔子講學,在洙、泗二水之間。世因以洙泗為孔子教澤之代稱。

     古洙水在今泗水縣地合泗水,會流至曲阜北,分為二水,洙在北,泗在南。

     後世洙水改道入汶水,與泅水隔絕,故道已湮。

     今洙水在曲阜孔林東,西南流入沂水,其實是另外一條河。

銘州:  今河北永年,古為銘州地。

     掐州,北周置,治所廣年,隋改永年,但故址在今縣東南。

洛陽:  見名城專條。

洛澗:  劉牢之敗前秦軍處,即今安徽淮南市東淮河支流洛河。

     洛澗又名洛水,按史書上常見的洛水有三,

     一即洛澗,一為今河南洛河,一為今陝西北洛河。

洛口倉: 隋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在洛水入黃河之口處,故名。在今鞏縣東北。

洮州:  今甘肅臨潭,古名洮州,北周始置。

濟水:  江、淮、河、濟,-古稱四瀆。濟水有黃河以北與黃河以南兩部分。

     黃河以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濟源西王屋山,入河處漢時在今武陟縣南,

     後移今溫縣東南,又移至溫縣西南。

     因受河堤阻擋,近代濟水不入黃河,而折入漭河。

     黃河以南部分系黃河支流,古時從今滎陽北分出,

     東流入巨野澤(北朝時從今滎陽東北至巨野澤有南北兩條水道)。

     出巨野澤後向北再向東流入海中,在今濟南附近一段,大體同今黃河,

     從濟南以北櫟口起至海,大體同今小清河。

     隋以後巨野澤以上漸湮,以下則漸稱清水。

     唐宋曾利用濟水南派故道,通東方航運,如五丈河即是。以後又湮。

濟州:  北魏所置濟州,治稿嗷(今山東茌平西南)。

     唐安史之亂以前、州城為河所陷,轄地併入鄆州。

     五代後周分鄆州重置濟州,治巨野(今縣南)。

     巨野本在北魏濟州界之外,所領亦僅一小部分為舊濟州地。

     金移州治于任城(今濟寧,在北魏與巨野同屬兗州)。

     元升路,轄境兼有今蘇皖各一部。明仍為州,轄境縮小。

     清濟甯州僅濟寧、嘉祥、金鄉等數縣,巨野、鄆城都不在州境。民國廢州。

濟陽:  漢濟陽縣在今河南蘭考東北,西晉在此曾置濟陽郡,南遷後廢。

     濟陽縣在唐初併入冤句縣。

濟陰:  漢分梁國置濟陽國,改郡,治定陶(今縣西北)。隋唐為曹州濟陰郡。

濟南:  漢有濟南國。呆楚七國亂後為郡,治東平陵(今章丘西)。

     晉移治曆城(今濟南)。北魏為齊州。

     宋政和中升濟南府。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濟州河: 元在濟州境內所開運河,即今運河魯橋、安山段的前身。

     會通河完工後,濟州河成為會通河的一段。

渾河:  即今永定河。本名盧溝河,因河水渾濁稱渾河;

     又因下游河道常有遷徙,稱無定河(按陝北有無定河,是正式名字,此系別稱)。

     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年)于成龍等疏浚改定河道,命名為永定河。

潯州:  唐分燕州置潯州,治所在今桂平東南。桂平一帶有潯州之稱始此。

     貞觀即移治桂平(今縣西,宋移今治)。清代尚有潯州府。

     明大藤峽瑤族起義,清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均在潯州府境內。民國廢府。

潯陽:  即尋陽。又唐以今九江市地為潯陽縣,又曾以江州為潯陽郡。

律門、津沽:均天津別稱。稱門,因系北京門戶;稱沽,因天津本名直沽。

宣大:  明宣府、大同的合稱。

宣化:  清康熙時改宣府鎮為宣化府,轄今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間地,民國廢府。

     原府治即今宣化縣。 宣州——今安徽宣城古為宣州治所。

     隋滅陳後改南豫州置宣州。南宋乾道時升宣州為甯國府。

宣武:  唐汴宋的軍號。朱溫于唐末為宣武節度使,治開封,後遂以開封為後樑都城。

宣府:  明九邊之一,總兵官駐宣府(今宣化),鎮守今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間地。

宣城:  晉有宣城郡,治宛陵,即今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

     (廢州存郡則為宣城郡,廢郡存州則為宣州。

     本表于隋唐常說某州某某郡,都屬這種情形。)

室利佛逝:古國,七——十三世紀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即三佛齊。

祖州:  遼有祖州,治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原為耶律氏世居之地。

祖法兒: 古國,即佐法兒,在今阿曼的佐法兒一帶。鄭和曾至其地。

神州:  中國的別稱。

祝阿:  今山東禹城,唐天寶以前名祝阿。

冠軍:  漢以霍去病封地為冠軍縣(今河南鄧縣西北)。唐廢。

胥山:  今蘇州西南有胥山,今杭州吳山一名胥山,

     又嘉興東亦有胥山,原名張山,均因伍於胥得名。

眉山:  今四川眉山一帶,南朝梁置齊通縣(今眉山),又有青州。

     西魏為眉州。隋改眉州為眉山郡。

     唐有嘉州眉山郡(天寶為犍為郡)與眉州通義郡。今眉山縣名通義縣,屬眉州。

     宋有嘉州、眉州、通義縣改為眉山縣,自此眉山之名與嘉州無涉。

     三蘇即眉山人。元廢眉山縣入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眉山縣。

晝:   孟子去齊,宿於晝,地在今淄博市臨淄西北。

姚州:  唐於今雲南姚安一帶置姚州。後歸南詔,為弄棟府。元再置姚州。民國為姚安縣。

姚江:  浙江余姚縣別稱,因有姚江得名。

姚源洞: 在今江西萬年西南城廂鎮東。明王浩八等據此起義。明置萬年縣在鎮壓起義後。

勇士川: 今甘肅榆中大營川,又稱苑川。漢曾在此置勇士縣,漢末廢。

     十六國時期乞伏國仁在此築勇士城。

柔玄:  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興和西北。

柔佛:  一五三○年,滿刺加王子阿拉烏丁在柔佛建都抗葡。一九一四年成為英國殖民地。

駱穀道: 關中與漢中交通要道之一。北口駱穀在今陝西周至西南,南口儻穀在今洋縣北。

     中間通過駱谷水、儻水河谷道,長四百餘裏。

絳:   春秋晉國都城。本在今山西翼城東。

     西元前五八五年遷新田,即今曲沃西南,亦稱絳,即新絳,而以故都為故絳。

絳州:  北周改東雍州置絳州,治龍頭城(今山西聞喜東北)。唐時治正平(今新絳)。

     金為晉安府。元又為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新絳縣。

絳縣:  漢周勃封絳侯,封地在今山西侯馬東北。

統萬城: 西元四一三年赫連勃勃築,在今陝西靖邊縣紅攙界公社白城子。

     北魏至唐,均以此城為夏州治所。

     宋初趙保吉(即李繼遷)據此,淳化五年(九九四年),宋破夏州,城毀。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23: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十~十一》

十畫

珠崖:  “珠”亦作“朱”,“崖”亦作“厓”。

     漢武帝于海南島東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瓊山縣東南。元帝時廢。

     孫吳所置名朱崖,治徐聞(今縣西),在雷州半島,稱海南島為朱崖洲。晉廢。

     隋再在海南島置郡(珠崖、儋耳、臨振),珠崖治所在今瓊山東南。

     唐改崖州,廢州存郡時又曾稱珠崖郡。

敖倉:  秦在中原的重要糧倉,在今鄭州西北邙山上。

秦:   秦城(秦亭)在今甘肅清水縣北,秦始封之地。

     陝西省的簡稱。

秦川:  指今陝、甘秦嶺以北地區,川為平川。

秦中:  指關中平原。

秦鳳:  宋置秦鳳路,秦指秦州(今甘肅夭水市),鳳指鳳翔府(今陝西鳳翔),

     治秦州。金廢。

秦州:  晉置,初治冀縣(今甘肅甘穀東),旋移上邦(今天水市)。

     民國度州,以州治為天水縣。

泰山:  泰山郡,漢初改博良郡置,治博縣(今泰安東南),移奉高(今泰安東北)。

     北魏移博平(即漢博縣)。北齊為東平郡。

泰寧:  明有兀良哈三衛(泰甯、朵顏、福余),泰寧在西拉木倫河以北至洮兒河流域。

     永樂後南遷至今朝陽、阜新西至遼河一帶,後入蒙古土默特部。

泰州:  遼泰州轄今洮兒河上游地。金中葉曾廢,旋又複置,領地擴至下游地區,金末廢。

     治所均在今吉林白城市東南,惟金治所位置更偏東南。

     今江蘇泰州,漢為海陵縣。南唐置泰州,以海陵為治所。

     清泰州不轄縣。民國為泰縣。今有泰州市、泰縣。

泰安:  今山東泰安東南,漢有博縣,唐為乾封縣,宋改乾封為奉符,即今泰安。

     金置泰安軍,改州。清雍正時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廢府。

起兒漫: 西遼耶律大石即帝位處,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克兒米涅。

桂州:  南朝梁置桂州,治始安(唐為臨桂,即今桂林)。

     隋唐為桂州始安郡。南宋升為靜江府。

桂陽:  漢桂陽郡治郴縣,轄今湘南、粵北。

     郡內有桂陽縣,即今廣東連縣,西晉已別屬始興郡。桂陽郡在隋唐時即郴州。

     郡內之平陽縣即今湖南桂陽縣,五代後晉置桂陽監,始有桂陽之名。

     郴州也從此和桂陽之名脫離關係。

     宋郴州治郴縣,鄰境桂陽監(南宋為軍)治平陽。

     平陽自明省縣入州,從此只有桂陽州,民國為縣。

     此外,宋又在今汝城縣地置桂陽縣,屬郴州。民國改汝城。

桂林:  秦桂林郡治所在今桂平西南,今桂林市在郡境北端偏東處,尚未置縣。

     漢改為郁林郡。而以今桂林市為零陵郡始安縣。

     三國分郁林郡置桂林郡,以今柳州為中心。

     隋桂州始安郡轄境較大,今桂林、柳州均在郡境,並即以始安縣為治所。

     唐有桂州始安郡,又以馬平等地置柳州龍城郡,桂柳又為二州(郡)。

     南宋、元為靜江府(路)。明改靜江路為桂林府,治臨桂。

     民國廢府,改府治臨桂縣為桂林縣。今為桂林市。

桂陵:  田忌、孫臏破魏軍處,在今河南長垣西,一說在今山東菏澤東北。

桓州:  遼桓州以高句麗故丸都城為治所,在今吉林集安西北。

     金桓州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兩桓州非一地。

郴州:  隋置郴州,即洽郴縣(今郴州市)。明為府,後降為州。民國郴縣。

格爾必齊河:《尼布楚條約》以此河及河源以東的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國界。

     此河從尼布楚(涅爾琴斯克)東北卓爾納河附近,向南流入石勒喀啊。

桃林塞: 指潼關以東、河南靈寶以西之地。

桃源山: 湖南桃源西南桃源山,下有桃源洞,傳為陶潛《桃花源記》所記的地點。

都畿道: 唐有都畿道,治洛陽,轄伏牛山以北、中條以北,崤山、熊耳山以東,

     中牟、葉縣等地以西之地。

真州:  宋以建安軍為真州,治揚子(今江蘇儀征)。明初廢。

真定:  漢置真定縣,在今河北正定南,唐移今正定。清避雍正諱為正定。

     漢常山郡、真定國,隋唐恒州,鎮州,五代後唐真定府,

     宋真定府路,元真定路,明真定府均治此。民國廢府。

索:   古有索城,在今河南滎陽,為楚漢戰處。

袁州:  隋置,治宜春(今屬江西,漢即名宜春,晉為宜陽,隋恢復原名)。

     元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國廢府。

壺口:  即壺關,在山西黎城東北太行山口。

     山西吉縣西,黃河從北而南,水傾注而下,落差二十米,號壺口瀑布。

     今山西有壺關縣,在長治市東南。兩地界上有壺關山,兩峰夾峙,中如壺口。

萊州:  隋改光州為萊州,治掖縣(今屬山東)。

     屬縣有萊陽(本昌陽,五代後唐改)等。明清為府。民國廢。

莫州:  唐景雲中置,本鄭州,旋改莫州。治莫縣(今河北任丘北)。

     宋移治任丘。明屬河間府。

莋都:  漢一度置此縣,在今四川漢源北。

鹽州:  西魏置,治五原(今陝西定邊)。後入西夏。蒙古廢。

晉:   今為山西省的簡稱。

晉州:  北魏以唐州為晉州,治白馬城(今山西臨汾)。

     宋政和中升為平陽府。

     成吉思汗所置晉州在河北,即今晉縣。

晉安:  晉在今福建東部與南部置晉安郡,治侯官(今福州),隋廢。

     又有晉安縣,本名東安,晉改,在今福建南安東晉江北岸。隋改為南安。

晉陽:  春秋末,趙筒子家臣董安于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

     秦以為晉陽縣。以後迭為太原郡、並州治所。西晉擴建。

     北齊于汾水東岸增築新城,旋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以龍山為晉陽,晉陽為太原。

     五代為北漢都城。宋滅北漢,毀晉陽,移並州至陽曲,即今太原。

晉昌:  晉分敦煌郡置晉昌郡,治所在今安西東南。轄今安西、玉門市一帶。

     其地在隋時均屬敦煌郡,唐又析出為瓜州晉昌郡。

晉祠:  紀念晉國第一代國君唐叔虞的祠堂,在今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懸甕山下。

     北魏時已見記載。北齊曾為寺。北宋天聖年間所建聖母殿,有精美泥塑彩色侍女像。

晉陵:  西晉末改毗陵縣為晉陵縣(今江蘇常州);同時,又改毗陵郡為晉陵郡,

     治丹徒(今鎮江東南丹徒鎮),東晉時移治京口,又移晉陵縣。

     唐曾以常州為晉陵郡。晉陵縣于明初併入武進縣。

栗裏:  晉陶潛曾居處,在江西九江南陶村西。

夏口:  漢水入長江之口,亦稱漢口、沔口、魯口。

     孫吳于黃鵠山(今蛇山)上築城,在夏口對岸,號夏口城,實在今武漢市武昌。

     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在漢水以北置夏口廳。

     民國為夏口縣。漢口本為鎮名,原為漢陽縣地,夏口廳即以鎮為治所。

     國民黨政府于漢口、武昌分別置市,漢陽為縣。今合三鎮為武漢市。

夏州:  北魏改統萬城置。見“統萬城”條。

夏陽:  戰國時,秦改少梁邑為夏陽,後為縣,在今陝西韓城南。

     西魏廢。又唐曾於今陝西合陽東置夏陽縣,宋時併入邰陽。今改合陽。

夏綏:  唐後期在夏州置方鎮,領夏、綏、銀、宥等州。後號定難軍。

原州:  北魏始置,治高平(今寧夏固原),轄今固原、平涼一帶。

     唐後期曾屬吐蕃,唐收復後移治臨涇(今鎮原)。元為鎮原州。明為鎮原縣。

捕魚兒海:元大都的大湖,即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

     明藍玉敗元脫古思帖木兒處,即今貝爾湖。

振武:  唐後期於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所置方鎮。後地入契丹。遼置振武縣。金降為鎮。

頓丘:  漢置頓丘縣,在今河南清豐西南。晉以此為頓丘郡治所。

     北齊廢頓丘郡。唐五代曾以頓丘為澶州治所。

熱河:  熱河本河名,即武列河,在承德境有溫泉注入,故名。

     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年)在其西岸建避暑山莊。五十二年築城。

     雍正置廳,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為承德州。

     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置承德府。乾隆時置熱河副都統,嘉慶時設都統。

     一九一四年置熱河特別區。一九二八年置熱河省,

     轄今河北東北郎,遼寧西南部、內蒙古東南部.一九五六年撤銷。

柴市:  宋文天祥就義處,今北京府學胡同西口,即文丞相祠所在地。

     一說在明清刑場所在的菜市口,又有在菜市口西舊柴炭市之說。

柴桑:  西漢柴桑縣在今九江市西南。隋改尋陽縣。

虔州:  隋滅陳後置,治贛縣(今江西贛州)。南宋紹興年間改為贛州。

消遙津: 在今安徽合肥東北隅,相傳為張遼敗孫權處。

鴨子河: 遼金時稱松花江為鴨子河,亦稱混同江。女真阿骨打在此大敗過遼軍。

     鴨子河也可能專指今吉林扶餘附近的一段松花江。

圃田澤: 一作甫田。古時在今河南中牟西的大澤。宋代尚存,後淤為平地。

息:   周代姬姓國,在今河南息縣西南。約在西元前六八三年左右為楚所滅。

錢塘:  秦置錢唐縣,在靈隱山麓,隋移今杭州市。

     唐加“土”傍為錢塘。民國與仁和縣合併為杭縣。

鉗盧陂: 漢南陽太守召信臣所築水利工程。

     東漢時杜詩為太守,又加疏浚。在今河南鄧縣東南。

鐵山:  在今內蒙古陰山北。頡利可汗“走保鐵山”即此。

秣陵:  南京舊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二一○年)改金陵邑置秣陵縣,

     在今南京市南的秣陵關。孫權改建業。

     晉分置秣陵、建鄴二縣。隋並秣陵入江寧。

造陽:  在今河北獨石口附近,一說即今懷來。燕長城西面的起點。

皋亭山: 在杭州市東北、臨平鎮西南。

徐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郯(今山東郯城)。

     漢末陶謙為刺史,治所尚在郯(見《通鑒》卷六十,初平四年胡三省注)。

     曹魏移彭城(今徐州)。東晉南朝若有淮北,則徐州在彭城,否則在京口。

     十六國及南朝置郡以徐州為名者頗多。均在今魯豫皖境內。

     隋唐為徐州彭城郡,轄境不過豐、沛、宿遷等地。

     元為徐州路。明仍為州。清雍正時為徐州府,於府治置銅山縣。

     民國廢府。原府治仍為銅山縣。今置徐州市、銅山縣。

愛州:  南朝梁分交州置。從隋起,治所在今越南清化。五代後屬交趾(指越南吳朝)。

愛琿:  清末後作“璦琿”。

     有二城,一在今黑龍江愛輝縣(黑河鎮)南七十裏愛輝鄉,亦稱黑龍江城。

     另一城在黑龍江東岸。根據一八五八年《中俄璦琿條約》,

     此城在江東六十四屯內,仍歸中國管轄。一九○○年,俄國以武力強佔。

狼湯渠: 蒗蕩渠、莨蕩渠,即鴻溝,見該條。

狼虎穀: 在今山東萊蕪西南,黃巢自殺處。

狼居胥山:霍去病擊匈奴至此,所在地或雲在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帶,

     或雲系今蒙古國肯特山。

留縣:  漢張良封地,在今江蘇沛縣東南。

膠東:  秦郡,漢為郡,亦為國,治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

膠西:  漢郡(國),治高密(今山東高密西南)。後改高密國。

     宋以高密縣板橋鎮置膠西縣。元為膠州治所。今為膠縣。

高平:  指今寧夏固原。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為平高。

     漢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

     北魏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北周改名平高郡。

     從東漢到東魏,在今山東微山縣西北也有高平縣,

     晉又改山陽郡為高平郡,南朝宋曾以高平縣為郡治。北齊廢此縣。隋廢郡。

     北周改高都郡為高平郡。唐為澤州高平郡。郡治在今晉城東北。

     澤州有高平縣,北魏置,本在今縣西北,北齊遷至今縣。周世宗在此破北漢軍。

高奴:  秦置縣,在今延安東北延河北岸。

     《漢書.地理志》謂洧水(即延河)可燃,即關於石油的最早記載。

高州:  南朝梁置,治高涼(今廣東陽江西)。唐移良德(今高州東北)。

     元有高州路,移治茂名(今高州,唐時屬潘州)。明為府。一九一一年廢。

高涼:  漢末孫權分合浦郡置,治安甯(今陽江西)。南朝宋移恩平(今恩平北)。

     齊還治安甯,梁改安寧為高涼縣。隋唐均曾以高州為高涼郡。

高陽:  古有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秦末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高陽即指此路。

     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今河北高陽東)。

     晉曾置高陽國,治博陸(今蠡縣南)。北魏只有高陽郡,仍治高陽。隋廢。

高郵:  宋分揚州置高郵軍,即在今縣。

高昌:  古城在今新疆吐魯番東二十余公里哈拉和卓堡西南,亦稱亦都護城,城周約五公里。

     西元前四八年至西元三二七年,為漢魏晉戊己校尉駐地。

     三二七年,前涼張駿建高昌郡於此。四六○年,闞伯周為高昌王,遂為高昌國。

     以後,張孟明、馬儒相繼為高昌王。

     四九九年,麴嘉為王。高昌麴氏立國一四一年,六四○年為唐所滅。

     唐於此建西州,以其都城為高昌縣,為西州治所。

高密:  漢高密郡治高密,即在今高密西南。東漢併入北海國。晉複置。

     南朝宋曾移治桑犢(今維坊東)。北魏仍治高密。隋唐為密州高密郡。

高闕:  陰山山脈在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有一缺口,狀如門闕,古有此名。

高陽關: 地址見“三關”條。

     宋慶曆間置高陽關路,治瀛州(今河間),轄地除今天津市外,

     尚有今河北白洋澱、武邑、南宮、清河以東及山東一小部。

高雞泊: 在今河北故城西南,隋時蘆葦叢生,湖面周圍數百里,極便於農民起義軍的活動。

高梁河: 古高梁河從今北京西直門外起,向東流至德勝門外,

     東南流斜穿今北京內外城,至今十裏村東南入今永定河河道。

     宋太宗攻遼,至高梁河而敗,戰地在遼南京(幽州)東郊,即今北京外城。

     上游後為長河的一部分。中下游故道已湮。

     今北京城內什刹海等湖泊,即元時圈入城內的高梁河中游的遺址。

毫:   商代故都。今河南商丘東南為南毫,商丘以北為北毫,偃師以西為西毫。

     又偃師二裏頭發現商代宮殿基址。一說以為鄭州商城即湯都毫。

毫州:  今安徽毫縣為古毫州治所。毫州始置於北週末。

唐古特: “特”亦作“忒”。蒙古語稱青藏地區及該地藏族為唐古特。清代文獻常用此稱。

唐徠渠: 唐渠。從寧夏青銅峽附近引黃河水向北流至永甯縣、

     銀川市、賀蘭縣、平羅縣一帶。傳漢鑿唐修,故名。

唐努烏梁海:清烏梁海三部之一,以唐努山得名。

     一八六四年中俄簽訂《塔城界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西北部被割給俄,即今俄羅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麥羅沃州的南部。

     一九一一年,俄占中部地,受俄指使的喀爾喀封建主占東部。

     東部地後屬蒙古國庫蘇古勒省。

     一九二四年,中部俄占地成立“烏梁海共和國”。

     一九二六年改稱“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一九四四年併入蘇聯,

     先為圖瓦自治共和國,又改圖瓦自治州。

朔方:  漢武帝時衛青破匈奴,取河南地,遂置朔方郡,

     轄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治朔方縣(今內蒙古杭錦旗北)。

     東漢廢朔方縣,移郡治於臨戎(今磴口北)。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區南至陝西宜川、寧縣一帶。東漢併入並州。

     唐初改岩綠縣為朔方縣,在今陝西靖邊縣紅絡界公社白城子。後為夏州治所。

     唐方鎮有朔方,開元時置治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

朔州:  即今山西朔縣,北齊置。治所先在今縣西南,後遷今縣。

     縣名北齊為招遠,隋唐為善陽,唐尉遲恭即善陽人。

剡縣:  即今浙江嵊縣。北宋宣和時改今名。

     郯本古國,在今山東郯城北,戰國初亡於越。

     秦在其地置郯縣,唐併入下邳,一度另置郯城縣。元末重置郯城縣,即今縣。

益州: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

     轄今四川(除折多山以西)、陝南、甘肅一小部、鄂西北隅、雲貴大部。

     東漢治雒(今四川廣漢北),末年先移綿竹(今德陽東北),繼移成都。

     以後今四川以外之轄境既逐漸他屬川境之內,置州亦多。

     北周益州僅轄成都及附近各縣。隋以益州為蜀郡。

     唐為益州蜀郡。宋太宗又曾以成都府為益州。

     宋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後改成都府路,此則為大行政區。

     漢在今雲南境內置益州郡,治滇池(今晉寧東)。蜀漢改為建寧郡。

益津關: 見“三關”。

涼州: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轄今寧夏、甘肅及青、陝、內蒙各一部。

     曹魏移治姑臧(今武威),乃僅轄河西地區。曾屬吐蕃。五代西夏為西涼府。

     元西涼州。明涼州衛。清雍正時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廢府。

酒泉:  即今甘肅酒泉。漢武帝時置。隋置肅州,以州治為酒泉。民國廢州。

浙江東道:唐後期所建方鎮,治越州(今紹興),領浙東各地。

     唐末先後有義勝軍、威勝軍、鎮東軍之號。

浙江西道:唐後期所建方鎮,號鎮海軍,治所先後為舁州(今南京)、蘇州、

     宣州(今安徽宣城)、潤州(今鎮江)、杭州;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地。

渦陽:  即今安徽蒙城,南北朝常為兵爭要地。

涅陽:  在今河南鄧縣東北。漢置縣,隋改課陽,唐廢。

海門:  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陽縣北,本為鎮,唐鹹通間,安南都護府與交州曾暫移治於此。

     五代後周在今扛蘇啟東東北置海門縣。

     後以縣境土地坍入海中,明代一再遷治,終於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撤銷。

     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以通州(南通)與崇明縣新漲沙地建海門廳。

     民國改海門縣。

     浙江黃岩縣東北有海門鎮,在椒江入海口南岸。一九八一年建椒江市。

海曲:  西漢海曲縣在今山東日照西。縣境呂母崮傳為新莽時呂母起義之地。

海州:  東魏在今江蘇東北角置海州,治龍沮(今灌雲西南),

     北齊移朐縣(今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北周改朐山)。

     明並朐山入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東海縣。

     遼於今遼寧海城置海州。金曾改澄州。明置海州衛。清為海城縣。

海陽:  即今廣東潮安。東晉置,時為義安郡治所。

海陵:  即今江蘇泰州。西漢置縣時為海邊高地。海陵縣于明初撤銷。

海蘭泡: 今黑龍江愛輝縣治舊名黑河屯,一作海蘭泡。黑河屯北面隔江亦為海蘭泡。

     先被俄國強佔,繼於一八五八年《璦琿條約》中劃歸俄國。俄名布拉圖維申斯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一八六○年《北京條約》劃歸俄國。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浮梁:  唐天寶改新昌為浮梁縣,在今江西景德鎮北。

     一九一六年移治景德鎮。今已併入景德鎮市。

浮圖城: 即可汗浮圖城。突厥所建。在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唐庭州與北庭都護府治所在此。

流求:  隋唐宋元時稱臺灣為流求。

潤州:  隋置,治延陵(今江蘇常州),唐移丹徒(今鎮江)。北宋政和間升鎮江府。

浣花溪: 在成都西郊,為錦江支流。杜甫居溪旁。

浚儀:  西漢置縣,在今河南開封市。宋真宗大中祥符間改為祥符縣。

浩罕:  十八世紀烏茲別克人所建汗國,在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一八七六年亡於俄國。

寬城子: 吉林長春市舊稱。

賓州:  唐在今廣西賓陽縣地置賓州。宋以後州境有所擴大。

     清雍正時一度領四縣,旋又不轄縣。民國為賓陽縣。

     遼在今吉林農安東北之東小城子置賓州。

資州:  今四川資中、資陽兩縣均古資州地。西魏初置資陽,治陽安(今簡陽西北)。

     北周治資陽,即今縣所在。隋移磐石,在今資中北。元末明玉珍時則治今資中。

     明以資中為資縣。清複為州。民國廢州,州治為資中縣。

娑陵水: 回紇族本居娑陵水旁。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色楞格河。

諸羅: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在臺灣置諸羅縣,治佳裏興堡(今台南市佳裏鎮)。

     四十三年移治今嘉義市。乾隆晚年改名嘉義。

祥符:  即今開封,參“浚義”。

朗州:  隋改嵩州置朗州,治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宋真宗時改為鼎州。

冤句:  秦置冤句縣,在今山東曹縣西北。宋時改宛亭、金時城為黃河洪水沖毀,遂廢。

弱水:  古人常稱不通舟楫,賴皮筏交通的河流為弱水,故歷代被指為弱水的河流很多。

     如甘肅山丹河與下游山丹、甘州二河合流後的黑河,即《禹貢》所說的弱水。

劇縣:  漢劇縣在今山東壽光南。

陬:   孔子生於昌平鄉陬邑,"陬",在今曲阜東南。

陶:   古陶邑在今山東定陶西北。春秋末屬宋,戰國屬齊。范蠡居此經商,號陶朱公。

娘子關: 在山西平定縣東鄰接河北省處。傳李淵女平陽公主領兵駐此。

     然史籍謂公主起兵關中,似難有駐兵此地之事。

桑落洲: 在九江東北長江中。晉劉毅拒盧循,大敗於此。

通州:  今北京通縣,習稱北通州。金始置通州,治潞縣,即今通縣。

     今江蘇南通,五代後周改靜海軍為通州,治靜海,即今南通市。

     因與北方的通州同名,故習稱南通州。民國廢州,遂以南通為縣名。

驪山:  在陝西臨潼東南。傳為周幽王舉烽火戲諸侯以博褒姒一笑處。

     秦始皇陵、唐華清官均在附近。

綏定:  伊犁九城之一。新疆建省後伊犁府、綏定縣治所在此。

綏遠:  清乾隆初在歸化城東北築綏遠城,綏遠將軍治此。

     二城即今呼和浩特市,民國合併為歸綏縣。

     國民黨統治時期置綏遠省,歸綏為綏遠省會。

     解放後,綏遠省併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改為呼和浩特市。

邕州:  今廣西南寧舊為邕州治所。邕州,唐改南晉州置。治宣化,即今南寧市。

     元為邕州路,後改南寧路。明清有南寧府。民國廢府,以府治為邕寧縣。

     解放後有南寧市、邕寧縣。南寧為廣西壯族自區首府。



十一畫

撣國:  古國,在今滇緬邊境,東漢時有使者來中國。

理番:  今名理縣,在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

     清嘉慶時改雜穀直隸廳為理番直隸廳。民國先改理番縣,後於一九四五年改為理縣。

琅邪:  春秋齊有琅邪邑,在今山東膠縣南琅邪台西北。

     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在此置琅邪縣,並以之為琅邪郡治所。

     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漢治東武(今諸城)。

     東漢琅邪國改治開陽(今臨沂北)。北魏治即丘(今臨沂東南)。

     隋唐有沂州琅邪郡。從魏晉琅邪國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屬琅邪郡(國)。

舂陵:  秦在今湖南甯遠東北置舂陵。後廢。孫吳複置於今寧遠西。隋併入營道縣。

     這一帶地方唐宋等代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語。

     西元前四五年,改以今湖北棗陽南之地為舂陵。東漢改章陵。

     隋以棗陽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為名。唐為昌州舂陵郡,天寶改郡名為淮安。

梧州:  今廣西梧州古為蒼梧,唐置梧州,以蒼梧為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  一作梅裏,即泰伯城,在今江蘇無錫東南。傳為泰伯所居地。

     西元前五六○年諸樊遷吳前,此為吳都。

     又江蘇常熟東北亦有梅李,傳為五代吳越梅、李二將戍地,漸成市集,即以為地名。

梓州:  隋改新州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為治所。

     徽宗重和時,以梓州為潼川府,梓州路為潼川府路。

梓潼:  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

     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

     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為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  今陝西乾縣一帶,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後期廢,旋置醴州。

     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國以本州為乾縣。

     清康熙時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國曾改乾縣,旋為乾城鎮,屬吉首縣。

乾陵:  唐高宗與則天后合葬墓,在陝西乾縣梁山。

     已發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懷太子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  本春秋衛邑鄄,漢置縣名鄄城,在今山東鄄城縣北舊城。明併入濮州。

營丘:  周封呂尚于齊,建都營丘,後改臨淄。見該條。

營州:  北魏置營州,治所在今遼寧朝陽,所轄之地均在今遼寧境內。

     唐末地入契丹,改置營州于廣甯(今河北昌黎),五代後唐時又為契丹所取。

蕭關:  在今寧夏固原東南。此系關中與塞北間的交通要衝。

     北宋又在寧夏同心南築蕭關以禦西夏。地在原蕭關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薩爾滸: 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有薩爾滸山,為努爾哈亦破明軍處。

     努爾哈赤戰勝後在山下築城,名薩爾滸城。

黃:   春秋時楚所滅嬴姓國,在今河南潢川西。

黃州:  今湖北黃岡,南朝齊為南安縣,隋改黃岡縣。

     隋置黃州即以此為治所。明清有黃州府。民國廢府。

黃池:  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與中原諸侯會盟處。

黃浦:  上海市內黃浦江舊稱。本為吳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寬廣。

     後經疏浚改流東北會吳淞江,代吳淞江為太湖下游入海幹流。

黃天蕩: 今南京市東北一段長江,古有黃天蕩之名。韓世忠阻擊金兀術於此。

     今蘇州東南隅葑門外也有黃天蕩,“黃”一作“皇”。

黃龍城: 契丹黃龍府在今吉林農安。

     宋嶽飛“痛飲黃龍”之語,論者或以為嶽飛誤以燕京為黃龍城。

黃金台: 燕昭王招賢所築,在今河北易縣東南的北易水南。

     今北京市、徐水、滿城、定興均有黃金台,乃後人依託。

黃陵岡: 在今山東曹縣西南廢黃河北岸,元明時最為黃河險工所在。

黃鵠鶴山:即今武漢市武昌蛇山,傳為仙人子安乘黃鵠而過之處。

     孫吳時在此建黃鶴樓。歷代修建。建長江大橋時拆除,遷其塔至高觀山。

黃歇浦: 上海市內黃浦江別稱。楚春申君黃歇與上海無關,黃歇疏鑿黃浦事純系後人誤傳。

焉耆:  西域古焉耆國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羈縻督府,為安西四鎮之一。

     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曾建焉耆府。民國廢府。

焉支山: 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肅永昌西、山丹東南,為山丹河與石羊河的分水嶺。

曹:   周同姓國,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後為宋所滅。

曹州:  北周改西兗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濟陰,在今曹縣西北。

     隋唐或稱曹州,或稱濟陰郡。

     金因治所受黃河影響,遷至北面的乘氏,亦稱濟陰,即今菏澤。

     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澤。清雍正時為曹州府。民國廢府。

曹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以北和東北一帶。

瓠子河: 古瓠子河,從今河南濮陽南分黃河水,先向東南到古巨野澤,

     幹流在澤的西北面向東北流去,注入濟水。

     漢武帝時,河決瓠子,即濮陽方面的河堤決口,

     大量洪水經瓠子河灌進巨野澤,由澤向東南溢出,通於淮泗。

     河決在西元前一三二年,堵塞決口在西元前一○九年。

盛京:  清以留都瀋陽為盛京,關外東北地區由盛京管轄,故又為大行政區名稱。

盛樂城: 北魏祖先所居在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即西漢定襄郡治。

     其後又在故城東南兩次築新城,均稱盛樂城。

堂邑:  古堂邑在今江蘇六合北,先屬楚,稱棠邑;後入吳,為堂邑。

     西晉堂邑郡即以堂邑縣為治所。

     東晉安帝時改名秦郡。堂邑縣在隋初併入六合縣。

     隋於今山東聊城西北設堂邑縣。其地今分屬聊城、冠縣。

堂溪:  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戰國屬韓,以造鐵兵器著名當時。

常山:  今河北曲陽西北的恒山,漢、宋避帝諱為常山(漢文帝、宋真宗均名恒)。

     秦恒山郡,漢亦因而改常山郡(國),治元氏(今縣西北)。

     西晉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為今正定)。

     隋為恒州恒山郡。唐有恆(鎮)州常山郡。

     天寶中曾用平山,後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諱仍改常山。

常州:  今江蘇常州本晉陵郡,隋滅陳,改晉陵郡為常州,始有此名。

     州治本為晉陵縣,唐分出武進,二縣同城。

     明並晉陵入武進,清又增置陽湖,仍為二縣。

     民國合為武進。今有常州市、武進縣。

常德:  宋孝宗時升鼎州為常德府,治武陵。

     鼎州武陵此後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陽:  晉改廣魏郡為略陽郡,治臨渭(今甘肅天水縣東北),

     北魏改治隴城(今泰安東北)。隋廢。

野王:  今河南沁陽,古名野王。

     戰國韓地,漢置野王縣,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為治所。隋改野王縣為河內縣。

野狐嶺: 在今河北萬全西北。

鄂州:  隋改郢州為鄂州,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

     從此郢州專指今鐘祥,元改鄂州為武昌路。

鄂縣:  秦鄂縣即今湖北鄂城。孫權改為武昌。

     西晉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縣,隋再併入武昌。

鄂渚:  傳古時在今武漢市黃鶴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

     鄂州因渚而名,遂以為鄂渚。

崖州:  史籍所載崖州,均在海南島,具體位置多變。

     南朝梁所置,治今儋縣西北,在海南島北面偏西處。

     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東北部的舍城(今瓊山縣東南)。

     宋崖州則以唐振州改置,治寧遠(今崖縣崖城鎮),在島的南部。

     以後明崖州也在此處。民國改崖縣。今縣治在舊崖縣東。

     參見“朱崖”、“瓊州”。

崇:   商代有崇國,為周文王所滅,在今河南嵩縣北。

懸瓠:  在今河南汝南。東晉南北朝時兵爭要地。

     南朝宋移上蔡縣治此。隋唐為蔡州治所。

邏些:  即邏娑,吐蕃國都,即今西藏拉薩。

銅堤:  春秋晉有銅堤,在今山西沁縣南,後置縣。

     歷代多有,宋移治今沁縣。明與沁州合併。

銅瓦廂: 在今河南蘭考西北黃河東岸,一八五五年黃河大決處,地已坍入河中。

銀州:  北周置。唐銀州治儒林(今陝西榆林東南),有今榆林、米脂、佳縣之地。

     以後為黨項拓跋氏所有。

符離:  秦符離縣在今安徽宿縣東北,唐移至今宿縣北符離集,後期移至今宿縣。

     元初併入宿州。

笠澤:  太湖古名,一說非太湖,系今江蘇吳江縣一小湖。後作吳江縣與吳淞江的別稱。

斜穀道: 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陝西眉縣西南,詳見“褒斜道”。

猗氏:  春秋魯猗頓經營鹽業致富,地在今山西臨猗南。

象林:  漢日南郡屬縣,在今越南峴港以南武嘉河之南。東漢末區連起兵建林邑國。

     後西晉複置,北移寄治盧容(今越南順化附近)。東晉後為林邑所有。

象郡:  秦在嶺南所置郡,轄今廣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  商在今陝西商縣東南,於在今河南西峽縣境,兩地一帶即商於。

商山:  漢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陝西商縣東南。

商丘:  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  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縣。歷代多有,轄境伸縮不定。民國為商縣。

章武:  西漢黃河人海處,在今河北黃驊西南。北齊廢此縣。

竟陵:  秦漢竟陵縣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西晉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鐘祥)。

     東晉略為更動竟陵縣治所在,位今潛江西南。梁末撤銷。

     北周再置竟陵縣,在今糊北天門,在舊縣的東北面。

     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門之竟陵縣在複州沔陽郡內。

     唐為複州竟陵郡。五代後晉時,改竟陵縣為景陵縣。清改天門。

望海蝸: 明初築堡防倭寇地,在今遼寧金縣東北。

麻沙鎮: 在福建建陽西。南宋至明以刻印書籍著名,稱為“麻沙本”。

麻六甲: 南洋古國,即滿刺加,見該條。

康:   西藏四部之一。大體即今昌都地區。舊西康省簡稱康。

康居:  西域古國,約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

康國:  西域古國,在今蘇聯烏茲別克撒馬爾罕一帶。

鹿耳門: 在臺灣省台南安平港北,昔為船舶出入之口,後因淤淺而廢。

閼與:  在今山西和順。馬服君趙奢破秦處。

蓋州:  唐貞觀時置,本為蓋牟城,即今遼寧蓋縣。

清口:  即泗口,見該條。

     古汶水入濟水之口亦稱清口,在今山東梁山東南,從此以下的濟水亦稱清水。

清州:  宋大觀間置清州,即今河北青縣。明改青縣。

清河:  漢清河郡治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東漢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

     歷代均置。北齊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

     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為貝州清河郡。

     南宋末置清河縣,在今江蘇淮陰西南。後屢因河患遷移。

     清乾隆時移治清江浦。民國為淮陰縣。今為清江市、淮陰縣。

清源軍: 五代南唐所置軍號,治泉州(今屬福建),

     領閩南地區,即留從效、陳洪進統治地區。陳洪進歸宋後廢。

鴻溝:  戰國魏(梁)惠王所開中原運河。

     從今河南滎陽以北引黃河水,向東流經開封以北

     (當時的開封離黃河有相當大的距離),再折而南流到淮陽東南入潁水。

     潁水南流入淮,濟、汴、睢、泗等水都可與鴻溝相通,故以鴻溝為中心,

     黃淮大平原上水道到處可通。開鑿時間約在(或約始於)西元前三六○年。

涿州:  唐大歷時分幽州置。民國改涿縣。

涿郡:  漢涿郡治涿縣,即今縣。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則為范陽郡。

淮西:  唐方鎮,全稱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領申、光、蔡三州。

     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據淮西的吳元濟。

     宋淮南西路、淮南東路常簡稱淮西、淮東。

     淮西治壽州(今安徽風台),南宋治廬州(今合肥);淮東治揚州。

淮安:  今江蘇淮安縣,漢置射陽縣,晉為山陽縣,宋改淮安縣。

     元又為山陽。民國為淮安。

     南宋後期改楚州置淮安軍,治淮安,即今縣。

     後改州。元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國廢府。

     隋以顯州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陽(今河南泌陽)。

淮陽:  今河南淮陽,周為陳國都城宛丘。漢于此置淮陽國,後為淮陽郡。

     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為淮陽縣。

淮陰:  東魏置淮陰郡,轄今清江市及淮陰等縣。唐有楚州淮陰郡。

     東魏時郡治懷恩在今淮陰西南。唐時楚州治所在山陽(今淮安),淮陰縣為其屬縣。

     以後亦為淮安府屬縣,明改名清河縣。民國恢復淮陰縣原名。

淮南:  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

     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

     隋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壽春郡)。

     唐有淮南道,治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

     江以北,均在境內。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

     宋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

     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分界約在今安徽鳳陽、和縣一帶。

漁陽:  秦漁陽縣在今北京密雲西南,秦、漢、魏、晉、漁陽郡治此。

     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即今河北薊縣。隋玄州漁陽郡、唐薊州漁陽郡均治此。

     唐以後漁陽為薊州治所。明省入薊州。

淤口關: 見“三關”。

涪州:  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並非一地。隋涪州原為合州,治石鏡(今合川)。

     唐涪州治涪陵(今縣),地在隋涪州之東。元省縣入州。清涪州不轄縣。

涪縣:  西漢置縣,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綿陽東涪江北岸。

涪陵:  西漢涪陵縣在今彭水,劉備在此置涪陵郡。後廢。

     隋于此置彭水縣。其地在隋唐涪陵縣東南。隋唐涪陵縣即今涪陵。

淡水:  臺灣島西北部滬尾為淡水河口,本為港口,因淤淺衰落。

     從淡水河口循臺灣島西岸而南,今新竹縣,

     雍正時設淡水廳,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改為新竹縣。

     是年,又于滬尾東南的艋舯,設淡水縣,為臺北府治所。日占時改為臺北。

深州:  隋深州治安平(今屬河北)。唐先天時治陸澤(今深縣西)。

     宋治靜安(今深縣南)。明移治今縣,省靜安不設。

淄青:  唐寶應元年(七六二年)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南遷青州(今山東益都)。

     唐授為淄青節度使。其後淄青常有淄、青、登、萊、齊、棣等州。

密州:  隋改膠州為密州,治所在今諸城。明廢。

梁門:  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後周置梁門口寨。

     宋為靜戎軍(澶淵之盟以前名)、安肅軍(盟後改)治所,仍有梁門之稱。

梁州:  《禹貢》九州之一。

     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轄地除陝南外,並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後世多僅有陝南。

     魏治沔陽(今陝西勉縣東)。晉治南鄭(今漢中)。唐後期升為興元府。

梁郡:  漢建梁國,治睢陽(今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碭山)。

     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梁溪:  江蘇無錫有梁溪,發源惠山,流入太湖,傳東漢梁鴻曾居其旁。

     今以梁溪為無錫的別稱。

隋:   周時的姬姓國,在今湖北隋縣。春秋後期為楚附庸。

隆興:  宋孝宗升洪州為隆興府,治今南昌。參見“洪州”。

隆中山: 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陽西。東漢末諸葛亮隱此。或傳隆中在今河南南陽。

     南陽漢時為宛,漢末在曹操手中,諸葛亮若在南陽,決非劉備所能羅致。

維州:  唐維州在今四川理番縣。州治薛城在今縣東北。入吐蕃為無憂城。宋為威州。

維揚:  《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之語,“惟”通“維”,遂以維揚為揚州別稱。

     明初曾稱揚州府為維揚府,後改。

綿山:  傳晉介之推隱綿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東南,亦稱介休山、介山。

綿州:  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綿陽東)。元廢巴西縣入本州。

     清綿州轄有綿竹、德陽、梓潼等縣。民國廢,以州為綿陽縣。

綠林山: 新莽末綠林軍起義處,在今湖北當陽東北。近人又有為大洪山之說。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2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地名對照總表 筆劃《十二或以上》

十二畫

瓊州:  明清瓊州府包括海南島全部,治瓊山(今海口市)。明以前建置甚複雜。

     漢有珠崖、儋耳二郡,均在島之北部,旋撤銷。

     吳置珠崖于徐聞,對海南島不過遙控而已。

     晉並珠崖而省。南朝梁在海南恢復珠崖郡。

     隋置珠崖(東部)、儋耳(西部)、臨振(南部)三郡。

     唐始從崖州分出瓊州,領今海口市、瓊山等地。

     又設儋州(隋儋耳)、振州(隋臨振)、萬安州(東南部、從崖州分出)。

     宋置瓊州(大體包括唐瓊州、崖州)、

     昌化軍(相當儋州)、朱崖軍(相當振州)、萬安軍。

     元于瓊州置乾甯安撫司,另設南寧軍(今儋縣西北)、

     吉陽軍(相當宋朱崖軍)、萬安軍(名仍舊而地減)。明始以全島為瓊州府。

琴川:  江蘇常熟的別稱。以舊有七港注運河(一作五浦注海),狀似琴弦而名。

博州:  隋唐宋金博州均治聊城,惟隋唐在今縣東北,

     五代後晉在今縣東,宋始在今縣。元改名東昌。

博陵:  東漢博陵在今河北蠡縣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縣。

     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縣為博陸縣。

     西晉置博陵國,治安平(今屬河北)。北魏為博陵郡。

     隋唐有定州博陵郡,並非晉博陵舊地(舊地在瀛州、深州境)。

博望:  漢至南朝宋有博望縣,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博浪沙: 在今河南原陽東南。

棣州:  隋置。地在黃河下游出海之處。

     初置時在陽信(今山東陽信南),唐遷厭次(今惠民東南)。宋治今惠民。

韓州:  遼金韓州在今遼寧昌圖,治所在今縣北。

朝歌:  商別都朝歌,在今河南淇縣。

散關:  即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

彭城:  指今江蘇徐州。傳堯封彭祖於此,為大彭氏國。秦置彭城縣。

     西漢後期一度以楚國為彭城郡。東漢建彭城國。

     以後或為彭城郡,或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縣于元初撤銷,併入州治。

彭蠡:  指今鄱陽湖。

彭郎磯: 江西彭澤縣西北沿江有一石磯,名彭郎磯,與江中小孤山相對。

蔣山:  即南京鐘山,因漢末秣陵尉蔣子文葬此得名。

蔣州:  隋文帝在今南京置蔣州,煬帝改丹陽郡。

葭萌:  古蜀王弟葭萌為苴侯,秦用人名為地名,置縣於今四川廣元西南。

     蜀漢改為漢壽。

葵丘:  齊桓公會諸侯處,宋地,在今河南蘭考縣境。

粟末水: 古粟末水即今吉林第二松花江。

惠州:  宋改禎州為惠州,治歸善(今廣東惠陽東)。明清有惠州府。

     民國廢府,府治為惠陽縣。今有惠州市、惠陽縣。

越州:  隋煬帝時改吳州為越州,治會稽(今紹興)。參見“紹興”。

雄州:  周世宗取契丹瓦橋關置。明改雄縣。

雁門關: 今雁門關在代縣西北,系明代所置。

     古雁門關在關西雁門山上,又稱西徑關。元廢。

輞川:  唐詩人王維有別業在輞川。即輞谷水,在今陝西藍田南。

雅州:  隋雅州以嚴道(今四川雅安)為治所。清雍正時設雅州府。民國廢府。

雅克薩: 在今黑龍江呼瑪縣西北漠河東黑龍江北岸。

紫荊山: 在廣西桂平北,金田村即在山前。

景德鎮: 本名昌南鎮,宋景德年間(一○○四~一○○七年)因燒瓷作貢品聞名,

     乃改稱景德鎮。本屬浮梁縣,解放後分出置景德鎮市。

鼎州:  宋真宗時改朗州為鼎州,參見“常德”。

黑水都督府:唐在黑水靺鞨地置,轄黑龍江中下游流域。

     治所今為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

犍為:  漢犍為郡初置時治所在今貴州遵義西,

     後遷今四川宜賓西南、武陽(今四川彭山東),

     轄地有今川南及滇黔各一部。南朝梁廢。隋有戎州鍵為郡。

犍陀羅: 古國名,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阿富汗東部。

     犍陀羅佛教藝術,吸收古希臘的影響,自具特色。

築:   今貴州貴陽簡稱“築”。

     明有貴築司、貴築鄉,清為貴築縣(清貴築與新貴二縣同處府治,旋省新貴。

     民國以府治為縣。貴築後移息烽城,即今息烽)。

皖:   安徽天柱山即皖山,安徽因而簡稱為皖。

集慶:  一三二九年,元改建康路為集慶路。一三五六年朱元璋取集慶,改為應天府。

街亭:  在今甘肅莊浪東南。馬謖失街亭即此。他處頗多假託,不可信。

循州:  隋循州(龍化郡)治歸善(今廣東惠州東)。

     南漢移於今龍川,以惠州為禎州,循州所轄僅循江(東江)上游之地。明廢。

舒縣:  古舒縣在今安徽廬江縣西南。南朝梁廢。

殽函:  殽山和函谷關的合稱,在今潼關至新安縣間。

潁川:  秦滅韓,以所得韓地置潁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禹縣)。

     東魏遷治潁陰(後為長社,即今許昌)。隋唐為許州潁川郡。

潁州:  北魏始置。唐治汝陰(今安徽阜陽)。宋政和中為順昌府。

     金為潁州。清雍正時為潁州府。民國廢府。

潁昌:  宋元豐中升許州為潁昌府,治長社(今河南許昌)。

魯陽:  漢以舊楚邑魯陽為縣,在今河南魯山。

     北魏改為山北縣,旋置魯陽郡,以山北為治所。隋廢。

魯郡:  漢改薛郡為魯國,治魯縣(秦以曲阜為魯縣)。晉為魯郡。

     北齊為任城郡。又隋有魯州魯郡,唐有兗州魯郡,

     雖轄有曲阜(隋改魯縣為汶陽,繼又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

普洱:  清雍正時在雲南置普洱府,治寧洱(今普洱),

     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亦在府境。民國廢府。

善化:  宋元符時置善化縣,與長沙同城。民國始合併。

善闡:  南詔所築,在今昆明舊城南關外。

道州:  唐改南營州為道州,治營道(今湖南道縣)。

遂城:  隋改新昌為遂城,在今河北徐水西。

     北宋為威勇軍,澶淵之盟後改為廣信軍。金為遂州治所。元省。

湘州:  晉湘州治臨湘(今長沙),除湖南湘、資二水流域外,兼有粵桂及湖北各一部。

     隋改潭州時,僅有今湖南中部。

湖廣:  元置湖廣行省,轄今湖北東南部、湖南、廣西全部,

     廣東雷州半島與海南島及貴州大部。

     治武昌路。明仍稱湖廣,轄區大體為今湘鄂二省清遂分湖南、湖北二省。

     清湖廣總督正式名稱為湖北湖南總督。

湖州:  今浙江湖州,隋文帝始置。參見“吳興”。

湖南:  唐後期所置方鎮,先治衡州(今衡陽),繼治潭州(今長沙)。

     宋時荊湖南路簡稱湖南,北路簡稱湖北。

渤海:  靺鞨粟末部為主體所建,先稱振國(震國)。

     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

     渤海地跨烏蘇里江兩岸。西元九二六年,為契丹所滅。

溫州:  今浙江溫州,唐高宗時分括州始置,以溫嶠嶺得名。

渭州:  北魏置,治襄武(今甘肅隴西東北)。

     唐時曾屬吐蕃,收復後複置,治平涼(今屬甘肅)。參見“平涼”。

渭橋:  漢唐時長安附近有渭橋。

     中渭橋,在秦咸陽正南,即今咸陽東二十裏處。唐向東移十裏。

     東渭橋在今西安東北灞水、滬水與渭水會合處東側。

     西渭橋在今咸陽南,唐稱咸陽橋。諸橋都屢建屢廢。唐末後毀。

滑台:  東晉南北朝兵爭要地之一,即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城。

滑州:  隋置,治白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銷白馬縣,又改州為縣。

     今縣治在舊治西,原為道口鎮。

湟中:  指今青海省湟水兩岸,漢為羌族等族聚居處。

渝州:  隋初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即今重慶。後遂以渝為重慶的簡稱。

湓口城: 即湓城。西漢初灌嬰築,以在湓水(今龍開河)入江處得名。

     隋為尋陽,唐改“尋”為“潯”,即今江西九江。

摟中:  古指今湖南摟水流域。

滁州:  隋改南譙州為滁州,治所新昌,後改清流,即今安徽滁縣。

富平:  秦漢富平縣在今寧夏吳忠西南。漢末廢。

     今關中有富平縣,曹魏始置。縣治屢遷,均不離本縣範圍。

     唐宋時在今縣北。金廢。元複置,在今縣。南宋初宋金有富平之戰。

富春:  今浙江富陽。秦置縣名富春,晉太元中改富陽。五代吳越為富舂。宋複為富陽。

傲:   商代曾為都城,在今河南滎陽北敖山南。

疏勒:  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喀什市。唐在此置都督府,又為軍鎮,為安西四鎮之一。

婺州:  隋置婺州,治金華。朱元璋改寧越府,不久改金華府。

登州:  唐武則天時置,治牟平(今屬山東),神龍年間遷蓬萊。

     明清登州府亦治蓬萊。民國廢府。

緱氏:  春秋周地,秦置縣,在今河南偃師東南。唐移治今緱氏鎮。宋熙甯時廢。

彘:   西周國人起義時,厲王避難處,在今山西霍縣東北。



十三畫

瑞州:  宋理宗時改筠州為瑞州,治高安(今屬江西)。

     元為路。明清為瑞州府。民國廢府。

槐裏:  後秦姚興稱帝處。漢改廢丘縣置,在今陝西興平東南。

榆關:  即渝關、山海關。隋開皇三年(五八三年)築。明洪武初徐達修復改建。

榆林:  隋唐榆林郡治榆林縣,在今內蒙古准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

     榆林郡,隋唐時即勝州。五代後廢。今陝西榆林,明本為榆林堡。

     明成化七年(一四七一年)移延綏鎮治此,延綏後稱榆林,遂為重鎮。

     清雍正置榆林府。民國廢府。世傳有榆林為沙患三次遷城之說,實無其事。

樓煩:  古部落樓煩,春秋末居今山西寧武,岢嵐等地。

     戰國趙武靈王攻佔今甯武附近後,建樓煩縣。西晉末廢。

     隋置樓煩郡,治靜樂(今屬山西)。唐為嵐州樓煩郡。

鄢、鄢陵:鄢本壇姓古國,春秋初年為鄭武公所滅,改稱鄢陵,在今河南鄢陵縣西北。

幕府山: 在今南京北,東晉南朝時為建康門戶。

薊:   先秦燕國國都,在今北京城西南隅。

薊縣:  古薊縣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秦置,遼改為析津。

     今天津市薊縣本為薊州治所,名漁陽,明省入本州。民國改為薊縣。

薊州:  唐開元時置,治所見“薊縣”條。薊州在明為九邊之一,

     轄地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總兵官駐三屯營(今河北遷西西北)。

蓬州:  北周置,治安固(今四川營山東北)。

     唐治大寅(今儀隴南)。元移相如(今蓬安)。

蒲子:  漢蒲子縣在今山西隰縣。劉淵曾以為都城。

蒲州:  北周改泰州置,治蒲阪(今山西永濟西蒲州鎮)。唐升河中府。

     明仍為蒲州。清雍正時為蒲州府。民國廢府。

蒲阪:  秦置縣。曹魏至北周為河東郡治所,隋大業中併入河東縣。

蒲姑:  即毫姑、薄姑,古國,在今山東博興東南。被周公所滅。周封呂尚於此。

蒲類:  西域古國,在今新疆東部巴里坤湖附近。

     曾屬姑師,漢破姑師,置車師前後國、蒲類前後國等。

     東漢時僅存蒲類前國。以後為鮮卑、突厥屬地。

蒲類海: 漢代人稱巴里坤湖為蒲類海。唐稱婆悉海。

蒲昌海: 今羅布泊的古稱,又稱鹽澤。

蒙舍城: 西元六四九年蒙舍詔的細奴邏建大蒙政權,建都此處,

     在今雲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楚州:  隋曾置,治所先在今淮陰西南,後移山陽(今江蘇淮安)。

     後廢。唐再置楚州,仍治山陽。南宋後期改淮安軍。

碎葉:  今中亞楚河,古有碎葉水、素葉水、吹河等名。

     碎葉城在水畔,今地在吉爾吉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

     唐在此設軍鎮,為安西四鎮之一。

雷池:  東晉庾亮疑溫嶠,命“無過雷池一步”

     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東南,從黃梅、宿松流來的雪水,在此積而成池。

零陽:  今湖南慈利,漢初置縣名零陽。隋改零陵,再改慈利。

零陵:  傳舜南巡而死,葬於九疑,是為零陵,在今湖南甯遠東南。

     秦在今廣西全州西南置零陵縣。漢武帝置零陵郡,以零陵縣為治所,

     轄今湘南桂北。東漢移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隋唐有永州零陵郡。

零丁洋: 即伶仃洋,在廣東珠江口外。文天祥被俘後過此,有《過零丁洋》詩。

肆州:  北魏置。北周時治廣武(今代縣)。隋改為代州。

督亢:  荊軻入秦,以獻督亢地圖為名。其地在今河北涿縣東,中有陂澤,周圍五十餘裏。

鑒湖:  在紹興西南。舊時因以此為紹興的別稱。

睦州:  隋置,治雉山(今浙江淳安西南),唐治建德(今縣)。

     宋宣和時,于鎮壓方臘起義後,改為嚴州。

睢州:  今河南睢縣,民國以前為睢州,金始置。

睢陽:  秦置睢陽縣,隋、唐、宋為宋城,金恢復原名。明廢入歸德州。

     在今河南商丘南。自漢梁國、南朝梁郡至宋金應天府,歸德府,均治睢陽。

     唐天寶以宋州為睢陽郡,安史亂時,張巡、許遠守睢陽,即此地。

蜀郡:  秦蜀郡北至今松潘,西至今天全、滎經西,

     南面包括今宜賓,東面則今南充已在巴郡境。

     漢蜀郡的東界更西,郡治成都處於本郡東邊。

     以後在今四川省之地分郡益多,蜀郡轄境更加縮小。

     隋唐益州蜀郡僅轄成都平原各縣。

雉河集: 即今安徽渦陽縣治,在雉河入渦水之口。

錫山:  在今無錫西郊,僅一小丘,傳周秦時產錫。

錦州:  清改廣寧府置,治錦縣,即今錦州市。

     民國廢州,州治仍為錦縣。一九三七年由錦縣析置錦州市。

錦城:  即錦官城,在成都南,蜀漢管理織錦的官吏的衙署所在。

     錦江流經此地,這一帶號為錦裏。後入遂將錦城、錦官城、錦裏作為成都的別稱。

籌筆驛: 在今四川廣元北,傳諸葛亮曾在此籌畫軍事。

筠州:  唐置筠州,治高安(今屬江西)。南宋避理宗諱,改瑞州。

簡州:  隋置簡州,在今四川簡陽地。原治所在今縣西北,明遷今縣。

騰沖:  今雲南騰沖,南詔時先名軟化府,後改騰沖府。

     元騰沖麻。明為州。清為廳。民國改縣。

解州:  五代後漢置,治解縣(今山西運城西南解州)。

     民國以州為縣。一九五四年,解縣與虞鄉並為解虞。

     一九五八年,解虞與安邑合併為運城。以後又將原虞鄉部分劃歸永濟縣。

解梁:  春秋晉有解梁,在今山西臨猗西南。

新豐:  漢置新豐縣,高帝仿豐邑而作,以慰其父思鄉之情,在今陝西臨潼東北。

新安:  今安徽歙縣一帶,晉為新安郡,詳見“歙州”。

     今河北安新縣,元分容城置新安,清道光時廢入安州。

     明萬曆時分東莞縣置,即今廣東寶安。

新陽:  清雍正時分江蘇昆山縣置,與昆山同城。民國仍合。

新城:  曹魏得蜀孟達所獻地,以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置新城郡,

     治房陵(今湖北房縣)。其後三郡仍分,房陵為新城,西城為魏興,上庸仍舊名。

新亭:  孫吳時建造,在今南京南。

新息:  春秋息國在今河南息縣西南,漢於今縣地置縣,故名新息,元初廢入息州。

新野:  古新野縣即今縣,西晉末置新野郡,治新野,北周時廢。

新蔡:  即今河南新蔡。蔡國自蔡遷此,故名。晉新蔡郡即治新蔡。北齊改廣寧郡。

新秦中: 指蒙恬擊匈奴所得河套地。

雍丘:  春秋屬宋,戰國屬魏,秦置縣,在今河南杞縣。

雍州:  《禹貢》九州之一。東漢末始置。

     曹魏時轄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及寧夏、青海各一部。

     唐時僅有關中的一部。開元時升京兆府。

     東晉南朝時雍州以襄陽為中心,有今湖北北部與河南的一小部。

雍縣:  秦秋秦國故都,後為縣。在今鳳翔南。唐肅宗時改鳳翔。

廓州:  北周以吐谷渾澆河城(今青海貴德南)置,唐治化隆(今化隆西)宋曾置,後廢。

廉州:  唐改越州置,治合浦。明清有廉州府。民國廢府。

灤州:  契丹分平州地置,治義豐,即今河北灤縣。

灤陽:  今承德在灤河之北,因以灤陽為別稱。金曾置灤陽縣,在今河北遷西西北,明廢。

濱州:  今山東濱縣,自五代後周至清為濱州。清中葉濱州已不轄縣。

滿刺加: 國名。十四~十六世紀立國於今麻六甲州。

     鄭和曾至其國。十六世紀初葡萄牙殖民勢力侵入後衰亡。

真顏山: 匈奴真顏山約為今杭愛山南面一支。

福甯:  元分福州置福寧州。明為縣。清雍正時設府。治霞浦。今為霞浦縣。

福州:  本閩州,唐開元中改。別稱榕城。

福建:  今福建省,秦為閩中郡,漢屬揚州,唐屬江南東道。宋置福建路。

     元先置行中書省,後改屬江浙行省。明複為行省。

福陵:  亦稱東陵。清太祖墓,在瀋陽東郊天柱山上。



十四畫

靜寧:  今甘肅靜寧,元以前為德順。

赫圖阿拉:在今遼寧新賓西老城。

酸棗:  秦酸棗縣在今河南延津西南。隋移至今延津,北宋末改名。

斡難河: 黑龍江上源之一,發源於肯特山,流入原蘇聯境為鄂嫩河,下游為石勒喀河。

嘉州:  北周置,治平羌(今四川樂山)。隋大業初改眉州。唐既有眉州,也有嘉州。

     嘉州有今樂山、峨眉等地。南宋慶元時升嘉定府。

嘉興:  南宋慶元中升秀州為嘉興府。明清都有嘉興府。

     孫吳時有嘉禾生此,宋以“嘉禾”為郡額,故別稱嘉禾。

嘉定:  指南宋所升的嘉定府,在四川。今尚稱樂山為嘉定。

     今上海市嘉定,南宋嘉定千年(一二一七年)置縣,故名。

嘉峪關: 在甘肅嘉峪關市西,明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年)置關。

蔡:   蔡在春秋時先從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遷新蔡(今屬河南),

     再遷州來(今安徽風台),為下蔡。

蔡州:  隋改溱州置,治所隋名上蔡,唐名汝陰,即今河南汝南。

     北朝也曾置蔡州,治蔡陽,在今湖北棗陽西南。

磁州:  隋置慈州,唐改磁州,治滏陽,今為河北磁縣。

熙河:  宋熙甯時置,治熙州(今甘肅臨洮),轄熙、河、洮、岷等州。

鄱陽:  秦於今江西波陽東置鄱陽縣。孫權移今波陽。

     又置鄱陽郡,治鄱陽。隋唐為饒州鄱陽郡。

雒邑:  周公築雛邑二城,詳名城“洛陽”專條。

雒縣:  漢雒縣在今四川廣元北。後移今廣元。元省入漢州。

端州:  今廣東肇慶一帶,古為端州,隋置,治高要(今肇慶),

     境內有端溪,產硯名端硯。宋徽宗時升為肇慶府。

韶州:  隋置,治曲江,本在今韶關北,南漢移今韶關。明清有韶州府。民國度府。

彰德:  金改相州為彰德府,治安陽(今屬河南)。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精奇裏江:精奇裏,滿語為"黃"。本我國內河。《璦琿條約》簽訂後,遂為俄有。

鄯州:  從北魏至唐,鄯州治今青海樂都。後屬吐蕃。

     北宋元符再置,治青唐城。後改為西寧州,即今西寧。

潢水:  西拉木倫河古名。

漳州:  今福建漳州,唐則天后時分泉州置,初治漳浦(今雲霄,後移今漳浦),後移龍溪。

     明清有漳州府。民國度府後,以府治為龍溪縣。

     解放後分龍溪置漳州市,其餘部分今屬龍海縣。

漳南:  竇建德起義之地,在今河北故城東北。

譙縣:  秦置縣,在今安徽亳縣。明廢入毫州。

譙郡:  漢建安末置,治譙縣。隋唐為毫州譙郡。



十五畫

橫海:  唐方鎮滄景的軍號,後改義昌軍。

     治滄州(今滄州東南),常領滄、景、德、棣等州。

醉翁亭: 宋僧智仙建,在安徽滁縣琅琊山麓。

蘄水、蘄春:今湖北有浠水、蘄春二縣,都在長江北岸。

     浠水,唐天寶時改蘭溪縣置蘄水縣,一九三八年始改浠水,

     南朝本有蘄水縣,在今浠水東,唐初已併入蘄春。

     古蘄春,漢末置,在今蘄春蘄州鎮西北,常為蘄州(北周始置)治所。

     南宋移縣治於今蘄州鎮。民國廢州,州治為蘄春縣。

高嗷:  東晉南北朝時軍事重地,與滑台、洛陽、虎牢號為北魏河南四鎮,

     在今山東茌平西南。唐天寶毀於河水。

震澤:  太湖古稱。

播州:  唐置,治今貴州遵義,後廢。北宋曾置,治今桐梓西南,又廢。

     理宗嘉熙時置土司播州安撫司,治今遵義。元為宣撫司。

     明為宣慰司。一六○○年,土司楊應龍敗死。次年,明置遵義府。

     楊氏在八九六年已入居播州,傳二十九代。

墨山:  西域古國,在今新疆庫爾勒縣東庫魯克山區。

墨爾根: 清康熙時所築城。今為黑龍江嫩江縣。

鎮戎:  宋鎮戎軍在今寧夏固原。

鎮州:  即恒州。唐元和間改名。後晉仍稱恒州。漢又改鎮州。宋慶曆間升真定府。

鎮江:  宋政和間升潤州為鎮江府。

鎮南關: 今友誼關舊名,設于明初。

鎬:   豐、鎬並為西周都城,見“豐”。

稷下:  戰國時的學術活動中心,在齊都臨淄稷門附近。稷門以在稷山下得名。

黎陽:  古為重鎮。西漢置縣,在今河南浚縣東。

     縣南有黎陽津(即今浚縣東南),位於古黃河北岸,對岸為白馬津。

     這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隋于此置黎陽倉(今浚縣西南)。

德化:  五代南唐改潯陽縣為德化縣(今江西九江)。民國初年改為九江。

德安:  北宋宣和時升安州為德安府,治安陸(今屬湖北)。民國廢府。

德勝城: 即德勝寨。五代晉王李存助在德勝渡黃河兩岸各築一城。

     北城即今河南濮陽。參見“澶州”。

虢:   周姬姓國;有三。東虢在今河南滎陽東北,為鄭所滅。

     西虢在今陝西寶雞市東,為秦所滅。

     北虢在今三門峽和山西平陸等地,為晉所並。

虢州:  隋、唐、宋時有虢州,治所先在今河南盧氏,唐移今靈寶。元併入陝州。

滕:   西周姬姓國,在今山東滕縣西南,後亡于宋。

褒斜道: 秦嶺太白山發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漢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

     褒斜道就是利用兩河河谷作通道的道路。參見“斜穀道”。

遵義:  今貴州遵義,漢置蹩縣,後廢。唐置恭水縣,改羅蒙,再改為遵義。

     宋曾置遵義軍。明平楊應龍後,改播州為遵義府。民國廢府。

潮州:  隋分循州置,治海陽(今潮安),明清為潮州府。

潭州:  隋改湘州為潭州,治長沙。元為天臨路。明改長沙府。

潼川:  宋重和時以梓州為潼川府(今三台)。

     又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轄地在今四川中部。元廢路存府。

     明改為潼川州,清雍正時又為府,民國廢府。

潼關:  古桃林塞,東漢末設關。

豫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豫東、皖北。

     東漢治譙(今安徽亳縣)。魏晉南北朝都有豫州,轄區治所常有改變。

     隋曾以洛州為豫州。今河南省古為豫州地,故簡稱為豫。

豫章:  漢豫章郡治南昌,轄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後世所轄漸縮為南昌附近一帶。

     又隋改南昌縣為豫章縣。唐後期改鐘陵縣,又改為南昌。



十六畫

槜李:  即醉李,春秋時地名,在今浙江嘉興西南。

翰海:  霍去病擊匈奴,登臨翰海而還。

     翰海,或雲當是今呼倫湖、貝爾湖;或雲系山,當即今杭愛山。

     《北史》所雲瀚海,所指非一,或即上述翰海,或系今貝加爾湖。

     唐指蒙古高原大漠以北直至準噶爾盆地的地區。

     元指今阿爾泰山。明指戈壁沙漠,現代沿用。

薛:   任姓古國。先居薛(今山東滕縣南),

     春秋時居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後為齊邑。

薛:   秦有薛郡,治魯縣(今曲阜)。西漢為魯國。

薄骨律: 北魏軍鎮,在今寧夏靈武西北。後改靈州。

燕:   古有兩燕國,一為周同姓(姬)國,

     都薊(今北京城西南隅),戰國時又以武陽(今河北易縣南)為下都。

     另一為姑姓國,在今河南延律東北,後人稱南燕。

燕山:  宋宣和時贖得燕京,置燕山府及燕山府路。

     旋為金所得,恢復燕山府原名析津府,改路名為燕京路。

燕京:  北京為燕國故都,故有此稱。遼南京一稱燕京。

     金初以為路名(見“燕山”)。忽必烈初年亦稱燕京。

燕然:  指今杭愛山。唐有燕然都護府,

     治西受降城(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岸),轄河套以北廣大地區。

燕雲十六州:詳見“幽雲十六州”。

冀州:  《禹貢》九州之一。

     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冀中、冀南及魯、豫各一小部。

     東漢先治高邑(今河北柏鄉北),後治鄴(今臨漳西南)。

     歷代均置,治所轄區多變。清冀州轄今冀縣等數縣地。民國廢州,以治所為冀縣。

黔中:  戰國楚置黔中郡。秦時治臨沅(今湖南常德),

     轄今湖南西部及毗連的鄂、川、黔各一部。西漢改為武陵郡。唐曾以黔州為黔中郡。

     又唐分江南道置黔中道,治黔州(治今四川彭水),轄地比秦黔中郡,

     東境減今湖南方面部分地區,西則包有今貴州大部。後世遂以黔為貴州的別稱。

黔州:  北周改奉州為黔州,南宋升紹慶府。

穆陵關: 在今山東臨朐東南大峴山上。

     四○九年,劉裕攻南燕,越大峴後自料必克。大峴屬沂山山脈。

衡山:  即今南嶽衡山,又今安徽天柱山(霍山),古時亦名衡山。

     秦漢有衡山郡,漢或為國,

     轄今江淮之間皖西及毗連之豫鄂各一小部,衡山(霍山)在此郡內。

     漢武帝時改六安國,轄地僅今安徽六安、安豐等數縣地,天柱山已不在轄區之中。

     隋唐衡山郡即衡州。

衡州:  隋平陳,置衡州,治衡陽(今市)。

     大業改州為郡,為衡山郡。唐武德廢郡設州,又為衡州。

     天寶改州為郡,改衡陽郡。至德再改衡州。明清有衡州府。民國廢府。

歙州:  今新安江流域的歙、黟一帶,孫吳始分丹陽郡置新都郡。

     晉改新安郡。隋為歙州,先治休寧(今安徽休甯東萬安),後移歙縣。

     大業複為新安郡。唐仍為歙州新安郡。宋宣和間改徽州。

潞州:  北周置。唐時治上黨(今山西長治),轄今晉東南。

     明嘉靖時為潞安府。民國廢府。

澧州:  隋置,治澧陽(今湖南澧縣)。民國廢州。

澶州:  唐置,治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因澶淵(今濮陽西,古有湖名澶淵)得名。

     五代後晉移濮陽(今濮陽南)。宋熙甯移今濮陽(見“德勝城”)。

     後升開德府。金仍為澶州,旋改開州。

     宋有黃河浮橋,以通濮陽南北二城。寇准、高瓊催宋真宗過橋入北城,即此地。

濂溪:  宋周敦頤號為“濂溪先生”。

     濂溪有二,一為原名,在湖南道縣一帶,為周氏世居之地。

     一在廬山蓮花峰下一帶,因周敦頤居此得名。

避暑山莊:在承德市區東北。

     建於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年)至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年)間。

     為清朝皇帝避暑離宮。



十七畫

壕鏡:  澳門的舊稱。

檀州:  隋分幽州置。唐治密雲。石晉割給契丹。明改密雲縣。

軒轅:  河南偃師東南有山名軒轅,山路迂回曲折,號為絕險。東漢末築關。

豳州:  “豳”同“邡”,在今陝西彬縣東北,周公劉遷居此地。

     西魏在這一帶置豳州。隋治新平,即今彬縣。唐改“豳”為“分”。

魏:   周姬姓國魏在今山西芮城北。晉獻公滅魏,封給畢萬。

     畢萬遂為晉魏氏始祖。其子孫世為晉卿,後建魏國。

魏州:  北周置。治所貴鄉在今河北大名東北,轄境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

     隋為魏州武陽郡,唐為魏州魏郡。五代後唐升為興唐府。

魏郡:  漢置,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轄境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北週末遷安陽。

     隋為相州魏郡。至唐,為相州鄴郡(此鄴即安陽,非北周末年以前之鄴),

     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魏博:  唐河朔三鎮之一,治魏州,常領有魏、博、貝、衛、澶、相等州。

徽州:  宋宣和間改歙州置。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參見“歙州”。

襄平:  秦置襄平縣,在今遼寧遼陽。東晉時地入高句麗。

襄州:  北魏所置在今河南方城;舞陽、葉縣一帶。西魏改雍州為襄州,即襄陽一帶。

襄陽:  東漢置襄陽郡。隋唐為襄州襄陽郡。

     宋為襄陽府。元改路。明清仍為府。民國廢府。

襄國:  項羽置襄國縣,在今河北邢臺西南。隋改龍岡。

濡須:  孫權在濡須口築城。濡須,水名,從巢湖經今無為東南流入長江。

濮陽:  濮陽古為帝丘;春秋衛數遷至此。地在今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

     漢魏為東郡治所。晉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

     北魏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鄄城北)。

     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

     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

     這一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濠州:  隋置,治鐘離(今安徽風陽東)。明初為臨濠府。



十八畫及以上

瀛州:  北魏置。治所在今河間(隋置)。宋升河間府。

霸上:  即灞上,在今西安市東,因在霸水西高原上得名。

霸州:  後周以益津關及分莫、瀛二州地置,在今河北霸縣及附近一帶。

贛州:  今江西贛州本名虔州,宋紹興間改。

夔州:  唐改信州為夔州,治奉節。

     宋又有夔州路,治夔州,轄今川鄂黔各一部。

     元廢宋夔州路,而以夔州為夔州路(相當於府)。明清為府。民國廢府。

懿州:  遼懿州治所在今遼寧阜新東北。明廢。

麟州:  唐置,治新秦(今陝西神木北)。末移吳兒堡(今綏德西北)。金廢。

衢州:  今浙江衢州,唐置,治信安,即今衢縣。

     元為路。明清為衢州府。民國廢府。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18:38 , Processed in 0.20273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