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9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池浪:家乡的年味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6:51: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乡的年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弹指一挥间,转眼一年又快要过去了;
送走了“庚子”,又迎来了“辛丑”,
“牛”年的春节如约而至……
在此预祝所有的家乡父老乡親
年货办得井然有序、丰厚殷实!
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牛气冲天”!

浓浓的年味,萦绕着远在他乡异地的游子,
我仿佛又能闻到家乡那种独特而亲切的年味:
有古老的、也有传说的;
有舌尖上的、也有记忆中的;
有浓烈香醇的、也有变淡苦涩的;
有值得传承留恋的、也有感觉无奈的……


过年,又叫过春节。
城里人叫过春节(责任制以前,
在城里工作的人员回老家过年,
老是洋气官腔地说——“回来过春节”。
不说过年,便于区分我们这些“乡巴佬”);
也许乡下人叫过年吧?
我是乡下人,应该叫过年的了。
其实说过年和过春节是一回事。

就来说说
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过年、
家乡的年味……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品味着李世民《守岁》、咏除夕的佳诗,
可以想象君臣欢宴饮酒、辞旧迎新的豪华气派之盛况!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咀嚼着王安石的《元日》之美句,
能感受到古人昔时过年的情景,
也能体会到过年各种习俗的由来已久,甚至一直延伸至今。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春临大地,阳光明媚!
畅饮屠苏酒,喜迎新丰年!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拜神祭祖的活动。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祈年祭祀,祭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虞舜时代,舜即位做了天子,
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神灵。
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这也许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吧。



过年之年
在唐虞时叫“载”,
夏代叫“岁”,
商代叫“祀”,
周代才叫“年”。

春节,在不同的朝代,叫法也有不同。
在先秦时期,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作“岁旦”、“三朝”、“正旦”、“正日”等;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首”、“岁朝”、“元旦”等;
到了唐宋元明时,则称为“元”、“元旦”、“岁日”、“新正”、“新元”等;
而清代,一直叫“元日”或“元旦”。
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决定使用公历(阳历),
并规定公历(阳历)1月1号为“新年”,称为“元旦”
——这个月也叫“元月份”;
把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日称做“春节”
(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所以望文生义叫“春节”)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和国际接轨,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公元纪年法,
正式把公历1月1号称为“元旦”,即民间所谓的“过阳历年”
——以后又把“元旦节”列入法定假日;
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称为阴历年。
后来,春节民俗被列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的来历

相传远古的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动物,人们把它叫做“年”。
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现一次;
它出现一次,就会危害人类,给人类造成非常恐怖的灾难。
据说,每到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晚,
“年”就出来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次,在腊月三十日的晚上,
“年”来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听到了啪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又窜到了另一个村庄,
看到一家门口晾着一件大红衣裳,又吓得掉头逃跑;
最后又来到了一个村庄,往一户人家房子里面一看,
屋内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夹着尾巴逃跑了。

于是人们掌握了“年”的特性,
即怕光、怕红、怕鞭声的弱点,
便想到了许多抵御它的办法——
放炮竹、贴大红对联、彻夜灯火通明,
让“年”望而生畏,
从而逐渐演化成现在过年的一些风俗。

有关“年”的来历,还有一种传说:
“年”是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类。
所以,每逢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
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
村东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
并好心劝他快点上山去躲避“年”兽。
谁知那乞讨老人捋髯笑道:
婆婆,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撵走。
半夜,“年”兽闯进村,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
门贴大红纸,屋内烛光通明;
后又听到“砰砰啪啪”的爆响声,
“年”兽浑身战栗,被吓跑了……

这个老人是哪路神仙,不得而知
——反正是个为民除害的好神仙。

通过这两个传说得知,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爆炸声。
这又是过年习俗来源之一,
可能也是放爆竹、贴大红对联的起源吧。




关于“年”和“夕”,有的书上又是这样描述的:
“年”和“夕”,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中是两种不同的猛兽。
先说“年”吧,据说是一种青面獠牙、四爪锋利无比的野兽,
数量多,成群结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见啥吃啥
——小到鸡鸭,大到人和牛羊,一扫而光,十分恐怖;
每到一个村庄,活物一个也不留。
听起来叫人胆颤心惊。

再说“夕”呢,是一种
红面獠牙、眼似灯笼、四爪如刀、比“年”要小点的猛兽,
数量不多,三五成群一起行动,
每年岁末的晚上出来残害动物(包括人在内),令人十分恐惧!
莫说看到,只要听到,就会毛发竖起、脊梁骨发抖。

谢天谢地,“夕”也害怕红色、害怕光,尤其是最怕爆竹响声等!
从此以后,人类就学会和掌握了对付“年”与“夕”的方法:
每逢过“年节”时,家家张贴红色对联、燃放爆竹。
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铜龙看却送春来,
莫惜颠狂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
那堪更被二更催!

借此谈谈除夕,说说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农历每年腊月(十二月)最后一个晚上——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的夜晚,
又称除夕夜、大年夜、除夜、岁除等。

最早提到“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载,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这就是“除夕”的由来。

除,指的是去除的意思;
夕,指夜晚;
“除夕”,指的是岁末最后一天的夜晚;
又称“岁除”,其意是旧岁到此而除,另换新岁;
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的一年的前夕。

有人说,腊月岁末,白天就叫除夕有点混淆,夜晚才是真正的“除夕”。
当然,“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

这里又有一个“夕”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可怕的怪兽叫“夕”的,又称为“年兽”,
每到腊月岁末的夜晚出来吃牲口、吃人。
老百姓毛骨悚然,急得不知所措,只好求救灶王爷。
灶王爷自知也不是“夕”的对手,决定回天宫搬兵。
玉皇大帝歪打正着地派了“年”随同灶王爷一起,下界来除掉“夕”。
“年”乃是神农的小儿子,临走时带了两件玩具:
一块红绸子,一个竹筒。
其实这是天上托塔李天王儿子——哪吒的两件法宝:
红绸子是哪吒的混天绫;竹筒是火尖枪变化而成,能够喷火。
“年”用这两件法宝把“夕”赶跑了!
除去了“夕”,“年”怕“夕”再来作恶,
就把红绸子剪成小条,然后分给大伙贴在大门上,
又教百姓学会做爆竹。
从此,腊月岁未的晚上,“夕”再也不敢出来残害百姓了。

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一天的夜晚叫做“除夕”。
顾名思义,是“除”了“夕”的意思。

也有的说,“年”和“夕”都是同一种怪兽,仅是说法不同而已。
小时候听说怪兽是“夕”,
后来不知道从何时起却把怪兽说成了是“年”。
——“年”被冤枉了,应该为“年”平反昭雪!

“年”字,甲骨文“上禾下人”,人鱼禾之义。
古代的字书,把“年”字编入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引申为岁了。
至今还保持“今年年成(收成)还可以”的说法。

事实上,古代典籍里根本没有“年兽”为怪物的记载,
即该说毫无文献支持。

“夕”指夜晚——晚上才有鬼怪出来,“夕”才是真正的怪兽;
“除夕”就是把“夕”除掉,并不是除掉年,否则不就叫“除年”了!

谈年色变,年关难熬,
应该是害怕“夕”跑出来捣乱,所以就感觉“除夕”夜难过。
如果“年”是猛兽,那怎么还说盼过年、迎新年呢?!
这就证明“年”是清白的!

不言而喻,人们丰收(年)了以后,
张灯结彩进行庆祝,把晚上的(夕)变成了不夜天!

因此,把年说成是怪兽,这非常荒谬!
当然,毕竟是传说,也不可以完全置信。





古代过“年”,不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
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
南北朝以后,把“腊祭”推移到岁末;
辛亥革命后,才把中国的传统“年节”改为“春节”。
所以,过年叫过“春节”一词的历史仅百余年!
所以城里人叫过春节,还没有乡下人过年的历史悠久呢!
——幽默风趣一下,城里的人不会介意吧?


其实,过年的历史非常悠久——
起源于上古,形成于先秦,固定于两汉,
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新禧、年禧,大年等,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等。


过“年节”和后来叫过“春节”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


古时人们把禾五谷的年长周期称为“年”:
谷子一熟为一年;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从而“年节”就是祭天祈年、祈祝五谷丰登之寓意。
夏历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所以,古时的“年节”,也就是说过年,就是祭祝祈年的大好吉日。
因此,过年或过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在演变、传承和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它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节日,
是一个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也是一个最主要、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
它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体现,
并凝聚着中华古老的灿烂文化之精髓,
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等文化心理,
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比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更流行、更风靡、更蔚为壮观!

被国家列为最重要的法定节假日。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陆游和孔尚任的诗,把春节来历习俗,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从而拉开了春节习俗、来历的前奏和序幕。
瑞雪兆丰年!
欢笑迎新春!

      春节(过年)的习俗:


       一、“腊八节”


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古代称为“腊日”,
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等,俗称“腊八节”,
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
先秦时期,也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之吉日;
据说还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这一天,有击鼓驱疫之俗,现湖南怀化仍保留着,
但最主要还是吃腊八粥的习俗。
也正如有诗曰: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由此可知,从朝廷到民间,吃腊八粥多么盛行!

俗语云:“进了腊月的门,就闻到了过年的味”
——过了“腊八节”就是年。
这时家乡的人们要开始准备年货了。
“十二月十二条路”——家乡人们挂在嘴边的话,
其意是为了过年准备一切,够忙的!

        二、祭灶节


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叫“祭灶”,又称谢灶、灶王节、小年等,
主要是祭拜灶君神位。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
《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
《风士记》:“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祸福。


我们民间奉祀的灶神,就是火神祝融。
《礼记.礼器疏》记:“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还有传说:
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督凡人平常善恶举端的神,
每年岁末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禀报。
所以灶神祈祷联云: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因此,民间很尊崇祭奉灶神,也尊称为灶王菩萨。


祭灶在民间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清朝中后期,帝王家腊月二十三日举行祭天大典,
为了“节省开支”,同时把灶王爷也给拜了。
所以,南方大部分地区保持二十四祭灶(过小年),
而北方还是二十三祭灶过小年。
过大年则指新年——除夕到十五止。


有《祭灶诗》为证:
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流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民间有歌谣:
灶王爷,本姓张,
一碗凉水三柱香。
今年小子混得穷,
明年再吃关东糖。

一碗清汤诗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
乱世文章不值钱!


这个歌谣和吕蒙正的诗,似乎在写没有混得好的我们,也有的说法是“官三民四船家五”呢。


我们家乡谚语说:
大人不祭灶,生个小儿不可靠。

所以祭灶,我们家乡还是挺流行的,害怕下一代出得不好。

      三、腊月二十四,扫尘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
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送神日”。
据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寓意。
每逢春节来临,来个大扫除,把房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面打扫一次,
其用意是把晦气、穷气统统扫地出门,便于新年把财神请进来。
因为财神菩萨喜欢进干净的住房和家门。



欢欢喜喜搞卫生,
干干净净迎新春,
高高兴兴接财神。


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十分忙碌的气氛信号,
也反映了人们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和习惯。


我们家乡、我们的家族、辛勤的人们,
都能保持和延续这个良好的习俗。
讲卫生,爱整洁,
除旧布新,迎祥纳福!

      四、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传说灶神上天后,向玉皇大帝禀报了地下凡人善恶之情况。

为了公平公正,玉皇大帝于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凡间,督查人间善恶,
便于定夺来年之祸福,真正做到享罚分明。

所以二十五日那一天,家家祭拜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世人起居、饮食、言语都需谨慎,
争取博得玉皇的欢心,降福来年。
其意是劝世人,乐善好施,恶事莫为。


虽说有点神秘的迷信色彩,
但“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万事真还是有点前因后果的。

希望我们家乡善良勤劳的人们,
一定要无愧于“善良”二字,多做善事、多做公益事。
尤其是为我们家族的“三修”(修庙、修谱、修宗祠)大事,
多操心、多出钱、多出力。
做一个善良之人,好心一定会有好报!
行善之人,福气自来!
您若不恨,苍天有暖;
您若不语,四海升平。

      五、腊月二十七、八,洗浴


传统习俗说,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谚语云:“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二十七、八这两天,一家人都要洗衣服、洗澡,
除去一年的晦气丑运,以崭新的面貌和心态去迎接新春。


我们家乡,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晚必须洗澡,有“洗帐”的说法,
意思是洗掉所欠的债务,来年不会欠钱,发财有钱花。


这些习俗,不外乎是对美好生活无限的向往和追求!

      六、腊月二十九或三十,除夕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是阖家团圆的的日子,习俗非常多、内容十分丰富多采。

我们家乡二十九或三十过年,天未亮一家人就要起床吃早饭。

当然,要先放鞭炮。
这一顿饭坚决拒绝外人,
无论外人来串门、来说话、来送什么礼,或来讨债、借东西,
包括别人小孩来玩等,都不好,
意思是“撞年间饭”,第二年就不吉利!
所以这一顿饭吃得很早——不早一点,
担心外人到家里来有事,正好碰着吃饭,就认为来年运气不佳。



不过,凡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这个习俗,
不但本人会做到,而且会告诉家人,尤其是小孩要注意,
一大早不要去别人家里玩。
这也是家教家风的体现。


那为什么要一大早起来吃饭呢?据传说:
其一,当地最早的先辈很穷(不知是哪个姓的),给地主搬工。
由于地主拖欠报酬,无钱买东西过年,
一气之下,只好晚上偷偷跑到地主家,偷了一些吃得的东西回来。
先一家人大吃了一顿,又由于怕官府衙门查出来,
只好一大早偷偷地统统吃掉——“落肚无赃”。


其二,一个先辈落难,大年三十天未亮,饿晕于田边的路上,
被当地好心人救起,给其好吃的。
为了纪念先辈,每年这一天就一大早吃饭。
听说最早先的时候,我们当地还要放到田边路去敬奉这位先祖。


两个传说,不知真伪。
反正我们当地,不管哪个姓氏,都是这个习俗
——天未亮就吃饭,然后再分工各自干活,
把年事再细致一点办妥,
便于新年万事俱备,不欠东风,开开心心过大年!

      (一)早晨:扫尘




也就是说打扫卫生——在腊月二十四已经“扫尘土”的基础上,
各家各户必须进一步更细致地搞好家庭卫生,为“过年”做准备、做铺垫。

旧俗:新年三天,尤其是正月初一,家中“扫帚”要藏好,
不准再扫地,避免把“财运”扫光扫走;
过年期间燃放了的烟花爆竹纸屑,暂不要清理,
寓意新年五彩斑斓,遍地是财!人杰地灵!

      (二)上午:贴门神和贴春联

      1、贴门神

门神是古时民间信仰的神格。
门神源于古人的庶物崇拜。
殷代天下祭五祀,门为其一;
周代祭五祀于宫“门”。
祭祀,将门神形像和人格化。


而门神画的起源又与中国汉代的桃符有关。
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功效。
《庄子》载:“插桃枝守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


贴门神和贴桃符文化源远流长。
据《山海经》载,在东海上有座古老的度朔山,山有百鬼出没。
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每年岁末要检阅百鬼;
若发现有害人的凶鬼,就用“苇绳”把凶鬼捆起来,让神虎吃掉,为民除害。
由于恶鬼太多,神荼和郁垒怕顾此失彼,难以招架,
为了能保证天下苍生、每家每户的安全、平安过年,
请黄帝宣布旨令: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木梗刻制神荼、郁垒的像,除夕悬挂于门前。
同时,在大门上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孽鬼怪的骚扰。


后来,慢慢地,嫌刻木人麻烦,
就直接在桃木上画神荼、郁垒二神的像,
并写上二神的名字,以压鬼祛邪。
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民族民间影响极深。


桃符是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
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又是一种带来福祉的精神灵魂。


桃符后来逐渐演变成门神画和春联。


门神画向绘画方向发展,是年画的前身。
现在门神画均以古老的二神并列形式,再以尉迟恭、秦琼为原型,
这成了门神画的基准,逐渐演化丰富起来,
而招财童子、进宝郎君、财神菩萨等,应该都源起于古时的桃符。


桃符上,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是向文字方向的延伸,即是春联的前身,
又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从低向高级飞跃的过程。


在春节习俗中,贴门神画占很重要的地位,
目的就是为了避邪驱灾,佑保平安,纳福迎祥。


我们家乡仍保留着贴门神画的习俗。

      2、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
古代,掛在大门上的两块雕刻着或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
五代时,就在桃木板上写联语。
发明了纸后,就书写在红纸上,称为春联。


根据传承习俗,最好是大年二十九或三十日午时之前(即十二点时)贴好,称作为“封运”。
超过十二点后贴,没有那么吉利。



此外,还要贴年画、贴窗花、掛大红灯笼等。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五代時期,后蜀皇帝孟昶撰写的这副桃符对句,
堪称中国春节史上第一副真正合格的春联。


春联是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立奇葩,代代传承。


以前我们的家乡,或者说家族,
春节的对联由几个文化高尤其是要毛笔字写得好的人统一写。
对联的内容多取吉祥和谐之句,如: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竹报平安地,花开富贵家”,
横批多是“吉星高照”、“百业兴旺”等。


谚语有云:人怕断粮,字怕上墙。
字要上得墙,否则贴上去难看,别人会耻笑你们当地沒读书人似的。


再仔细告诉大伙对联要怎么贴:
由于古代不管横批或对联,都是从右向左书写,
所以上联应该贴在右手边(大边,大门方位的左边),
下联就要贴在左手边(小边,即门的右边)。
由于我们读对联都是竖着读,先读上联,再读下联,所以我们要竖式贴。


我们写对联,或贴对联,应遵循“仄起平收”的规则:
上耿的末尾字应该是“仄声”,现代汉语拼音的“三”或“四”声,
好象读了之后,给人感觉是话尚未说完似的;
下联的尾字应是“平”声,即汉语的“一”或“二”声,
“平”声给人的感觉话已说完。


上下联贴错,别人读起来就非常拗口(绕口)。


对联最好传承从右到左的好,古老庄重神圣!
贴对联是从人坐姿的左边贴起,彰显“以左为尊”的礼仪。
现在国家凡正规的活动,包括外交礼仪都是如此安排的。


这是写春联(对子)和贴春联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弘扬。



当然,现代春联大家为了方便都是去买现成的,
好像有千篇一律的感觉,毫无独特新鲜之意;
再加上现在一些人写对联,总喜欢把横批(壁)写成从左到右,
那么贴法又不同了哟!


说到春联,还流传着许多趣闻轶事。
话说当年客居于绍兴的书法家王義之,正逢大过年的,在夫人的劝说下,
写了一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的对联贴于门外,不一会儿就被人揭走了。
他只好又写了“莺啼北星,燕语南郊”,照样还是被人揭去!
这急坏了夫人,而王羲之急中生智,
又再写下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样一副不吉利的对联,就再没人揭了。
大年初一,他分别在上下联上各加了三个字,变成了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真令人拍案叫绝!
若换成是我,我也会再去揭掉,把王羲之的真迹留给后人,就价值连城了!
只可惜我当时还尚未生下。哈哈!


只把新桃换旧符”,
贴好了春联、
贴好了门神画、
倒贴好了“福”字、
贴好了年画、窗花、掛千,
挂好了灯笼……
处处充满着红色的喜庆元素,
衬透着人们欢乐绽放的笑脸,
真的是:
家家户户春联映红,
村头村尾墨香四溢;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大大小小喜气洋洋。
宛如一副优美的欢乐美景图。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
浓浓而甘醇的年味……
值得留恋的年味……


       (三)中午: 吃团圆饭



年之佳境,阖家团圆;
年之众乐,衣食领衔。


过年最大的特点是家人团圆,親人团聚;
万家团圆是大家的心愿。
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可谓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午餐!
(即我们的家乡昔时人们的三餐饱饭之一
——过年、“尝新”、生日。
现在年轻人把饭菜乱倒掉,老年人总会说:
“呷了三天饱饭,记不得饿了一七。”
其意是,年长的很反对浪费!
因为老年人曾饱经贫穷饥荒,年轻人没经历过,无法想象);


这一顿菜肴丰盛、家口齐全!
家庭人员无论身在何方,都要风尘仆仆地赶回到父母的身边,
吃团圆饭,谈笑风生,共享天伦!
当然特殊情况,因为工作需要,为了党的事业,
离不开工作岗位的,就另当别论了——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在此,向过年还在坚守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致敬!辛苦了!


团圆饭桌上这四道菜不可少——鸡、鱼,肉、粉:
鸡肉寓意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鱼肉寓意年年有余、欢乐庆余!
猪肉,开荤主菜,谐音朱,朱是红色,寓意红红火火!
粉是泡的、发的,寓意人财双发!


各种饮料,如“王老吉”、“可口可乐”、“旺仔牛奶”,
寓意祛病安康,快快乐乐!新年兴旺!
家乡自酿的纯米酒(取代了“屠苏酒”),甘醇爽口,
寓意天长地久,生活美满!
……



现代的人吃“团圆饭”,有些中午吃,也有些晚上吃,即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
有些自己难办菜,就放到酒店里,或“农家乐”去吃了,
省心省力,方便快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吃好后嘴一抹、卡一刷,就搞定了,多么方便!免得收拾“残局”的麻烦。
好事一桩,值得推广。
——这又是家乡舌尖上的年味。

       (四)下午. 请年祭祖
据祖辈传说,

昔时家乡家族,除夕吃了中午团圆饭后,
家中男主人便郑重地将家谱放于堂屋(大厅)神龛上,
设香案,摆供品,置烛台,称作“请宗谱”,好为祭祖做准备。


除夕下午祭拜家谱,也是祖辈留下的规矩!
——可以想象,先辈对家谱是何等崇拜信仰
(所以我们的族谱续修工程已迫在眉睫,免得愧对先祖!)。


还听说,
族人男丁,除夕要去本族宗祠祭拜列祖列公;
大年初一还得去祠堂作揖,给祖先拜年。


晚上开餐前,家中要举行“请神”的仪式:
各在自己住房的西方空地上焚香烧纸,燃放鞭炮,
请列祖列宗的灵魂回家过年,俗称为“请年”。


请神仪式结束后,返回自己家中住房时,
要在门口地面上横放一根木杠,称做拴马柱,
为骑马下界的祖宗们拴马之用。


祖宗请回家时,门要敞开着,
欢迎祖宗们回来过年,然后焚香叩拜。
之后整个春节“送年”之前,香案上要香火不断,
晚上还要点燃蜡烛,早晚进行三揖拜。
——这就是过年的祭祖。


现代年轻人传承意识不够,也没那么多讲究,
只要三十、初一过年开餐前,到堂屋神龛边,或餐桌上,
敬奉一下列祖列宗的酒饭,口里念念有词,心里惦记,就算最懂事的了。


敬奉先祖,尊老敬老,传统教育,传承礼仪,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五)守岁、发子、压岁钱
     1、守岁


又叫“守祟”、“守岁火”、“照岁”等,
俗名“熬年”,也叫除夕守岁,
意思是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坐等新年到来。


过去守岁称“照虚耗”,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赶走,
期待着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万事勝意!


在民间也流传一个神奇的故事:
话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怪物,
人们称它为“祟”,又叫“岁”,
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小到磕头虫,大到牲畜和人,
让人谈“岁”色变。
后来,人类逐渐掌握了“祟”的活动规律——
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来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大饱口福,
时间是天黑以后,鸡鸣报晓时就走。
人们算准了“祟”肆虐的日期和时间,
就把每年最后的一夜,称为“除夕”,也叫“年关”,
其意是关口难熬,于是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提前做好晚饭,

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住房前后的门都封住,
把火烧得很大、蜡烛灯点很亮,
全家人都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一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十分丰盛。
除了全家老小和睦团圆外,吃饭前要先供祭祖先,
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度过这一夜。
一家人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于是就形成了熬年守岁的习俗。


我看把“岁”说成是怪物,“岁”又是蒙冤了!
什么朕的“江山万万年”,“吾皇万岁、万万岁”,
你说“年”或“岁”是不祥之物,古代的皇帝会接受吗?
所以,“年”和“岁”都是吉祥的。


要说“夕”和“祟”是怪兽,倒还有道理。
除“夕”、除“夕”,把“夕”除掉,压“祟”驱邪!
立足于保护好“年”和“岁”,让其千秋万代,永远传承。


这大概就是“守岁”的来历吧。


我们家乡至今流传“三十夜的火,初一的灯”,还有三十日“躲债”等说法。
这个“躲债”不是躲“夕”,应该佯装有事,躲债主吧?
这也许就是现版的“年关难熬”吧。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

既有对岁月逝去不舍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来临寄托希望。


也正如梁朝的庚肩吾有诗云: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唐卢仝有五言律诗曰:
去年留不住,年来也任他。
当垆一榼酒,争奈两年何。
老来经节腊,乐事甚悠悠。
不及儿童日,都卢不解愁。


唐代白居易有:
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


孟浩然有佳句: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宋代守岁之俗遍于城乡,苏东坡有: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现在守岁的焦点,是全国人民共同期待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春节联欢晚会,
一边欣赏、一边玩抖音、一边吃点零食、一边说说笑笑……
共享难得的守岁之乐!天伦之乐!親情之乐!
堪称最浓最醇的家乡年味……

     2、“发子”



除夕夜子时,是旧岁和新年的连接点。
届时,家家户户在室内烧纸焚香,室外燃放烟花爆竹;
霎时间,城镇乡村电闪雷鸣,夜空中五彩缤纷,
民间把此举称为“发子”,从而把除夕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通宵爆竹一声声,
烟火由来盛帝京。

火销灯尽天明后,
便是平头六十人。


古代文人墨客话除夕爆竹的诗词,是现在除夕“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真实显照。


当然,社会总在矛盾中前进,传统习俗与现代的文明存在冲突。
为了减少噪音、净化空气、优化环境,尤其为了防范安全隐患,
现在无论在城市或农村,尤其是城市,国家又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在城市,已基本实现了无烟过年,但农村真还有点屡禁不止的
(因为城里昼夜灯火通明,不象农村夜晚漆黑一片,
害怕“夕”再次出现,偶尔还是需放一点的好);
准放或禁止放,都各抒己见。
过年、过节、做喜事,放点鞭炮,才有一点喜庆的气氛。
人们过年,图的就是那股热闹劲、那种感觉;
渲泄情感,寄托祝福,让人感到一种释放,一种温情……


当然,万事有个度。
有些人喜欢相互攀比放炮竹的多少,来显示、炫耀家庭富裕。
这个好似比烧钱——谁家炮火放得最多,谁就把辛苦钱烧得最多。
这不但不能代表你家里钱多,而只能代表你最喜欢装葱罢了!
你真的好象有点聪明过头了!
你比马云有钱吗?若你和马云一样有钱,那春节又要怎么放爆竹呢?我不敢想象。
所以,喜炮喜炮,从古至今的传承,过年适当放一点就行了,
不要相互去比,完全没有攀比的必要,
真的没必要把钱白白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对吗?!乡親们。


当然,爆竹声声迎新年的历史已经很悠久,
人们似乎对鞭炮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情结、情感、情怀,
好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经过了历史与文化的沉淀,生命力依然旺盛!
若过年真的全面禁止不准放鞭炮,
人们的失落感也会随之而来。
缺少了爆竹声声的年,就没有一点点年味了;
没有年味的年,过起来没有一点意思;
——这就是家乡变味苦涩的年味……


不管年味浓或淡,但年总是要过的。

若不禁止,随别乱放爆竹,确实对环境污染又很大,所以十分矛盾。
除非设计出一种如同烟花爆竹一样的炮竹,
点燃后能发出声音,
升天后又有绚丽的光彩,
落下后颗粒细小,甚至能溶化,
既安全又环保,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当然,我们平民百姓,只能听从党的安排,准放或不放鞭炮,党说的算。
为了过一个祥和的年,一切按党制定的政策去执行——错不了,最低不会偏道!
若违规,年味就会给你家增加了一个阴影,那么你家的年味就更无趣了。
识事务者为俊杰,做人还是能跟着时代脚步走的好。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细处知总体。
你的一个举动,可以彰显你为人处世之睿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值得家乡父老兄弟,尤其是族人深思!

       3
、压岁钱


又称压“祟”钱。
由于“祟”和“夕”都是指不吉利的怪兽或不祥的东西,所以要压住它,故称压“祟”。


传说起源较早,是春节除夕习俗之一,目的是为了压邪祟。


除夕吃完年夜饭后,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以此祝福晚辈平安度岁。


民间传说,晚辈拿到长辈的压岁钱后,
当“夕”或“祟”等恶魔妖孽要去伤害孩子的时候
(据说“粜”喜欢摸小孩的头),
孩子们可以用这些钱去贿赂它们,
从而可以逢凶化吉、平安度岁、快乐过年、欢笑迎新春。


古代压岁钱分两种:
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的龙形的仿制品。
它的材料是钢或铁的,
钱上刻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吉利的字眼,
可能相当于现在玩具手机之类的;
另一种就是真钱(铜板之类)。


压岁钱,有的等晩辈睡觉后,置于小孩睡的床脚或枕头边,
有的直接用红包封好给晚辈,寓意镇恶驱邪,永保平安。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
百十钱穿彩线长,
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
添得娇儿一夜忙。


古往今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的童心。



新时代,压岁钱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寓意长辈对晚辈勉励,
鼓励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红包小至几十元,大至几百元,甚至千元。
虽说平时省吃俭用,但为了鼓励晚辈,长辈辛苦也值得。


压岁钱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亲情理念。
孩子们握着“小红包”,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大年初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他(她)们又长大了一岁,换上了新装,
兴高采烈地去邻里宗亲们那里拜年,
蹦蹦跳跳,尽情享受新年的温馨与欢乐!


看来春节真真切切是为孩子们过的,
难怪小儿这么喜欢、这么盼过年啊!
这又是看得见的年味,也好似记忆中的年味……

      七、正月初一拜年



小巷春阴独掩扉,
峭寒著尽过冬衣。


辞旧迎新日,万象更新时。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大年初一,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

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乃大盛。


拜年次序是:
首拜天地神帙,
次拜祖先真影,
再拜高堂尊长,
最后全族全家按次序互拜。


对尊长要行大礼,亲自登门,右手成拳,左手包住,
尊重礼节地作揖请安,请注意作揖姿势。
对孩童要赏赐(也就是现在的打发红包);
平辈之间打招呼致吉祥语。


南北朝时期,则“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有云:“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明中叶陆容《菽园杂记》曰:“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其意是:民间親友之间的拜年,多数是出于真心实意!
【我们家乡流传——“人到人情到”,登了门才算真正的拜年!
坐一下,聊一会,相互祝福親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平安称心如意。

上层社会的拜年,仅是一种礼节性交换,并有用名帖相互投贺的习俗。
——这也许就是贺年卡的起源吧。


明代又以投谒代替拜年。
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有云: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蔽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这种拜年方式应该就是贺年卡之类的了。


贺年卡用于拜年、用于联络感情、用于互致问侯,既方便又实用,
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当然这种只适合同学、战友、同事等之间,
亲人眷属,尤其是老一辈,有点不宜)。


清朝时又添加了“团拜”的形式。
清人艺主在《侧帽余谭》中说:
“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民国时期又开始大量印制了贺年片;
现在又倡导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视频拜年、网络拜年……


今朝正月初一,
一举上上大吉,
吉无不利,春风和气。
散入花梢百草头,
尘尘刹刹转风流。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万物复苏,皆大欢喜。
春节象征平安、团结、兴旺,
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既传统又新颖的佳节。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传统习俗,
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源起上古,历史悠久。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顾名思义,是去给长辈拜贺新年,
包括向长辈叩头施礼、问候生活安好、恭祝新年如意等内容,俗称“拜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除了沿袭,再添加了许多创新。

我们的家乡,尤其是我们的家族,

大年初一,同腊月三十一样,甚至要更早,天还未亮,
就要早早起来,一家人开门大吉,先放爆竹。
爆竹是中国的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大年初一一大早燃放的这种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醉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此时此刻,满院瑞气,有喜气洋洋之征兆。
然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
去给族人宗亲、邻里、长辈去拜年。
最早去第一位长辈家拜年,我们放炮竹报信,
证明我们晚辈来给您们长辈拜年来了,我们家乡叫“出行”;
长辈一定会说一大堆吉祥祝福语,
什么“出行大吉、动步生财,脚踏财山,步步升高”、
“一年四季走鸿运,天天顺心把财进”等等吉利话;
我们晚辈会说“讨您大人之言”、“讨您金句”、“新年大家平安发财”之类,
坐下来接过长辈递的香烟、喝一杯红茶、吃一点瓜子类
(我们家乡很流行摆“碟子”),或喝一点点家乡纯米酒,
寓意“出行”出得好,预兆好、心情好,新年一切什么都会好!
事后再挨家挨户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时间关系,只能在年龄大的长辈家坐一下,其它则只好
从门边走过,放一点鞭炮,说一句“拜年”就走。
意思我们已到您家拜过年了。


你或你的小孩不去给别人家拜年,
一是对人家不尊重,二是好象瞧不起人家似的,事后人家会有意见。
本身拜年就是为了尊重别人,同时也可以化解一些矛盾,是化解矛盾的调和剂。
旧年有点争议分歧的,通过拜年,相互就不计较了,相处也融洽了,
相互心里总会说,别人已到我家拜过年了。
基于此因,我每年回家过年,初一拜年时,所有族人我会挨家挨户拜年的。


春节拜年时,晚辈们要去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们长寿安康,合家美满!
长辈现在要准备好红包给晚辈。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俗语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
现在的小孩只要红包!有的小孩接着红包,就把钱拉出来,红包就扔掉了——多么赤裸现实!
童言无忌,不会给主人留什么面子!你要封少了,他(她)会说,怎么封这么少,叫你无地自容。
这无疑又给所有长辈增加了过年的精神压力。
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十五元宵节止,红包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小孩拜年的、
親戚第一次上门的、
开车来拜年的,车也要打发红包、
没到初几親人又要外出求财的,又必须封红包,求得好彩头……
不象我们童年时拜年,喝一杯茶或打发个小饼之类就行了。
现在红包盛行,这也是现在有些人怕过年的理由之一吧。


另外物价上涨,一斤猪肉30多、一斤牛羊肉60多,一些家庭消费不起,
这好象又是怕过年的原因之一。
以前盼过年,现在怕过年;
这恐怕又是家乡或大势所趋之变味的年味儿了……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初一初二娥媚月,
初三初四好拜节。

我们家乡昔时拜年的时间顺序一般是:

初一崽,初二郎,
初三初四拜姑娘,
(也有说:拜干娘)
初五初六拜舅舅,
初七初八拜姐姐,
初九初十拜朋友,
十一十二接同辈客,
十三十四准备过节,
十五过着元宵节,
十六七八接老客。


也有云:“有心拜年,十五不晚”、“拜年拜到青草发,才算个拜年客”;
也有的说:“吃了元宵肉,出门找门路”……


意思是说:
大年初一给“家”的父母、家族的长辈、兄嫂等拜年,
初二给岳父岳母拜年,
初三初四给姑妈或干妈拜年,
初五初六去给舅舅家拜年,
初七初八去给姐姐拜年,
初九初十朋友相互拜年。
十一十二女婿女儿要回娘家接哥哥等同辈的人吃饭,
过了十五,也就是出了“大破五”(初五叫“小破五”),十六开始,
再来接爷爷奶奶、岳父岳母、叔叔婶婶等,同时也接姑父母、舅舅舅妈等来玩,来聚一下,俗称接“老客”。
当时不到初十或十五以后“接客”,那些长辈不会来的,
他(她)们会说,难道我要去给小的拜年吗?要不要买炮仗啊?
所以没到那个时候,你也不得去接,过了元宵节再说吧。



本知人心不似树,
何意人别似花离?

由于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又没有家,

他乡容不了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天涯漂泊,夜雨醉乡愁。


“吃了元宵肉,出门找门路”己经过时了,
昔时的什么“耍正月、嗨二月,赚钱莫靠十二月”也行不通了,
现在的十二月,各行各业是最忙、最赚钱的时候;


穷人思眼前,富人思来年。”
富人和穷人的思想观念很不相同:
富人把希望寄托在来年、在未来,年底会忙于接单,尽量把来年订单排满一点;
穷人更多的是活在当下——“有钱无钱,回家过年”,
把辛苦赚来的钱,回家过年一趟,为了装面子就花掉了
(如平时抽差烟,返乡被逼给别人递好烟,说起来也有点无奈,当然故意装阔的人也有)。
所以我们穷人还是需要多多学习富人的观念,尽力多赚钱,把家庭搞富裕点。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只能怱怱忙忙回到家中过了年,又要急急忙忙地外出,
不可能再“耍正月”了!
拜年也是闪电式的、图完成任务似的,开个车,一两天内就要把亲戚全拜了
(什么外公外婆、姨爷姑公、七姑八婆的)。
如同孟郊的诗说的那样: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速战速决,为了生存,然后又要急忙打包走人。
如同年一样,来得轰轰烈烈,走得却无声无息,剩下的又只是老人和小孩!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爱的痛,只能从祈盼的眼神中慢慢地体会。
这又是恋恋不舍、万般无奈的年味……




       八、正月初一至十五的风俗和禁忌


中华传统习俗渊源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宝藏,信手拈来,便会受益匪浅。

    1.正月初一

大年初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和禁忌有很多。
虽说我们现代的人,没有古人那么迷信,也不那么太相信,认为不靠谱,
但也具有一番地方特色,有些还是值得信服的,宁可信其有为好。

正月初一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

新年、新月、新天,图的就是一个吉利,所以要谨言慎行


逢人只能说“恭喜发财”、“人财双发”、“事事顺心”等吉祥语,
不能说别人或自己不吉利的话。
若说了“失口话”,本年会有不好的运势!
也有人会说不信,那么大年初一,若有人去你家,
骂你今年全家会倒霉的,你不暴跳如雷,算我输!
因此,注意谨其言,只说好话。


还有慎其行
初一全家人不要去干活,
只管开心地拜年,吃好喝好,不要让别人看见你家天天忙不完似的。
不要去动针线,针线和刀代表口舌是非;
还有的说:动了针线,一年中小孩子的心眼,会象针线一样细小,即“小心眼”;
还有的说:“初一摸了针,一年做不清”。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不能倒垃圾,否则会破财、扫走好运。
如果非要扫地不可,也只能从外头往里扫。
不要泼水,因为水有财源之意,往外泼水,就等于把财运往外流;
用了的废水倒在一个大桶里,待以后再倒掉。
不要打碎家具,打碎了有不祥的预兆;
若真的一不小心打碎了,马上要自圆其说——
“打发打发”、“岁(碎)岁平安”,或说“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不要用斧子劈柴,会把柴(财)分开;
不能洗头、洗衣服等,洗衣服会得罪水神,因为初一是水神的生日;
不宜吵架,否则一年不顺;
不能哭啼,否则一年不安;
忌请医生和看病、吃药,否则一年不健康;
不要讨债,不可以借钱。
大年初一的,彼此心情都好,讨债和借钱都不符合世情,太伤情感。切忌!


这些都是慎其行了。


不论是初一,或平时,做人要谨言慎行——“言宜慢,心宜善”。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算是“境随心转”的人生之领悟吧。

    2.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来拜年,与夫婿同行,俗称“迎婿日”,
也是父母、姐妹、兄弟等团聚的日子。
大家围坐在一起,陪在父母身边,
感受着血缘亲情的凝聚和抱团生存的坚强力量,
相互交流感情,其乐融融。
有些还要趁此拍“全家福”照,意味着团团圆圆。

    3.正月初三

俗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
通常不外出拜年,传说容易与人发生口角和争执。
现在这个习俗淡化了。


当今社会,倡导文明、和谐,和和睦睦相处,欢欢喜喜过年!
难得团聚,争执就不必要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4.正月初四

迎接灶王爷。
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来查户口,因此不宜远出,
要在家里点燃鞭炮,焚香敬果,喜迎灶王爷。

    5.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含“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家乡的人们,从黎明起,放鞭炮,从里往外放;
打扫卫生,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轰出去、扫出去!


初五又称“迎神日”,因为初五是财神的诞辰。
有些商家选择此日开业迎财神,但愿新的一年,财运享通,生意兴隆!


所谓“破五”,意味着一些过年禁忌可以打破了,再不受禁忌所束缚。

    6.正月初六

一些商店酒楼开始开张营业,要放鞭炮。
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故称“六六大顺”;
下午把店内陈年垃圾全部清理掉,寓意送走贫穷,迎来富裕。

    7.正月初七

即人的生日。
据《占书》载,从初一开始,上天创造动物的次序是:
“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的意思是要尊重每一个人。


古时连官府在这一天都不处决罪犯;
家长这一天不能骂和教训孩子。


据说香港的市民这一天喜欢吃“及第粥”,意味着科考中状元。

    8.正月初八

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
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全部出现。
若初八天气晴朗,预示本年稻谷丰收。

    9.正月初九

民间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即所谓的“天公生日”。
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向“天公”祝寿,祈求风调雨顺,太平盛世。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说的“天公”就是玉皇大帝。

    10.正月初十

传说是“土地公生日”。
也有说是“石头神的生日”,所以这一天要祭祀石头神:
凡石磨、石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
据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的神”的习俗。

    11.正月十一

是“子婿日”,据说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这个传说是否有误?
我们家乡一般过了初十后,十一二,女婿过来接“少年客”
(意思是接兄弟等去聊一聊);
过了元宵节后,女婿再来接“老客”
(意思是接爷爷奶奶、岳父岳母、叔父婶婶等去聚一聚)。

    12.正月十二至十五

人们又开始准备庆祝十五的“元宵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也正如童谣所唱:
十一嚷喳喳、
十二搭灯棚、
十三人开灯、
十四灯正明、
十五行月半、
十六人空灯。


十五就是“元宵节”了!
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
这一天要吃元宵、汤圆等。


十六日夜则是小孩子们的节日:
所有的小孩,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家的灯笼,对着别人的灯笼一碰,
各自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小孩们高兴极了。
这个就叫“碰灯”,
其意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用“碰灯”的方式销毁。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等,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也是道家上元天官大帝的圣诞,为天官赐福之辰。
道家有“三元”之说,所以把元宵节称“上元节”。


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或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游龙灯、舞狮子等。


元宵节也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有关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仅举一二例:


一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恰逢正月十五,
楚昭王路过长江,看到一种带馅的白色漂浮的食物,于是请教孔子;
孔子曰,此食物外白内红,乃复兴之兆头。
楚昭王听后大喜,便命臣民仿制这种食物来吃,于是就有了吃元宵的习俗。


二是说汉武帝的年代,有一名宫女叫做“元宵”,
在深宫呆得太久,很想与家中的父母相见。
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臣非常同情她,决定帮她,
于是献计向汉武帝上奏一禀,说
玉皇大帝要派火神来凡间,正月十五这一天要火烧长安;
欲躲过此劫,需叫“元宵”的宫女煮汤圆给火神吃(因为火神特别喜欢吃汤圆),
并要长安城内所有平民百姓张灯结彩,供奉火神。
汉武帝准旨。
元宵宫女如愿以偿与父母团聚,从此流传吃“元宵”、汤圆了。


这个可能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习俗。
其实主要是指人们过了元宵节这一天后,人们又要开始辛勤的劳作了,
白天黑夜,好好庆祝热闹一番,无疑也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寄托和憧憬!

温馨提示:

狂欢一番倒也无妨,但狂欢也得有个度,不要乐极生悲。


唐代薛刚(薛丁山之子,相当于当今高干子弟),
就是在元宵节观花灯时,踢死太子,惊死老皇,
由此引来弥天大罪,被武则天下令处死。


这也是告诚世人,做人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恃才傲物,
不要刚愎自用,更不要任性一意孤行,尤其不要意气用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冲动是魔鬼!不听劝阻,往往失败。
关羽败走麦城,不听手下建议;
马谡不听王平劝告,痛决街亭;
石达开意气用事,在大渡河全军覆灭……


还有一些人,在外面玩,争强好胜,任性闹事,打架斗殴,
有砍伤、甚至有出人命的,
这个就后果不堪设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要想每年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团聚过年,
要想岁岁能品尝到不同的年味,
你无论在家或在外,就务必堂堂正正地做人、规规矩矩地做事,
不要做有颠倒道德与伦理的事,
尤其不要去以身试法,做和法律背道而驰的事。


这是做人底线,一定要把握好。
只有这样,每年才会让年味更浓更香……
你若越界,出了问题,就别怪初一“出行”出得不好啊!


要想让年味变得有趣,变得有希望,
请从正月初一做起,从正月十五做起,
并力求做好、做完美,
何求岁末年味不兴、不醇、不浓呢?!




家乡春节的食俗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知节应节,乃文明之初始;纪年过年,自炎黄而承传。
故年之诸事,年货为先,舌尖食俗为主。
舌尖饮食,美味佳肴,值得品尝。
俗话说,“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了。”
每年腊月一到,我们家乡的年味就浓了,
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首先杀过年猪。
有些户主杀得早点,有些杀得迟一点。
用茶籽、树兜兜或茶籽壳落、废松木等柴火,
熏制腊肉、炕腊豆腐、腊丸子
(俗称“丸子”,是用刚推出的新鲜豆腐捣烂,把猪肉剁碎,
然后放猪血、辣椒粉、姜、陈皮、葱、蒜等佐料,然后弄成椭圆形的丸子)
熏腊鸡、腊鸭、腊鹅、腊鱼、腊牛肉、腊羊肉、腊大小肠、熏制腊香肠
(香肠是用新鲜的猪肉,放到专用加工香肠的店,由加工专业人员用机台碾碎,
再放入许多食用佐料,做成象猪肠子一样似的)
等等,
这些腊货用来炒辣椒吃,口感没法形容!
当然还是以熏腊肉为主。


农家小院从十二月开始,从早到晚不停地烧火熏,嗅觉里弥漫着熏腊肉的烟火味儿;
行走在这样的气味里,总让人胸中漾起一股融融的情愫;
空气里也开始飘浮着年的味道,山风吹来,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垂涎欲滴,
称得上“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我们家乡熏制好的腊肉,或许说我们湖南熏制好的腊肉,香喷喷的,超好吃!
腊制品,仿佛是人间烟火的诗意画。


接着就是蒸酒。
用自己家生产的大米煮成饭,然后用酒曲催化,
几天后就散发香醇的酒味,再过一些时日就可烤酒了。
这种纯米酒,喝起来口感甘醇,后劲十足,不能贪杯啊,否则容易醉!
有些家庭重阳节时就蒸好酒了,故叫重阳酒,留到过年喝更醇更爽。
我这一辈子就最爱喝这一口!


悠悠迷所留,
酒中有深味。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还要推煎豆腐。
因为我们邵阳县是“油茶林之乡”,
用家乡的茶油煎好的油泡豆腐,黄澄澄的、油渍渍的、香喷喷的;
若要和鸡肉煮着吃,我敢保证你只想吃豆腐,不吃鸡肉了!
吃了还想吃,让人念念不忘。


这种家乡风味的地方名吃,现在家乡有人做成熟食品,把它推广到了全国。


还要打糍粑、做汤圆、包蛋饺子……
忙得不亦乐乎。


也正如谚语说: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祭灶司,
二十五蒸甜酒、推豆腐,
二十六杀嗅嗅(俗话猪的意思)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洗邋遢,
二十九样样有,
三十夜,娘娘崽崽呷吧吧
(俗话吃肉的意思)


二十六七,杀牛、杀羊,干塘捞鱼、打狗。
这些用来吃新鲜的,用来吃牛肉、羊肉、狗肉火锅。


也正如;
春秋水暖,刀鱼最鲜;
夏天滋补,笋干炖鸡;
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
冬日最爱,过年至最,
必是那热腾腾的火锅;
还要买各种水果,
瓜籽、糖果、香烟、鞭炮和烟花爆竹……


人们戏谑地说,“过年就是过钱”。


红红火火的商场、超市,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应有尽有;
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购置年货的男女老少;
临街的店铺里,播放着祝愿新年的歌曲;
到处呈现忙碌的身影,
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这就叫“忙年”吧。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家乡的过年、家乡的年味…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6:53:10 | 只看该作者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我们家乡的人们,在这一片古老又文明的土地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
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
创造出了一个而又一个的亮丽的景色。


当今,欣逢盛世,国泰民安。
我们家乡的人们并不安于现状,
跟随时代的大潮流,前往各地去拼搏和发展,
从而家乡就只留下了老人和儿童。


老人们在家耕田种谷、挖地种菜,饲养牛、猪、羊、鸡、鸭、鹅等,
是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
也是为了让自己和子女多吃点放心食品。
尤其是过年,吃自己种的稻谷米饭,自己养的猪肉、鸡、鸭、鹅肉等,
口感就是不一样!
既安全又放心,不象奸商出卖东西掺假。


上半年,我们族中一位弟兄去街上,买了一点猪肉排骨煮汤吃,
吃时发现骨头上有个针头,好险啊!
这肯定是奸商在猪肉里面打了水,针头尚未拔出,断在里面了。
丧心病狂,如同谋财害命。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有待加强督查监管!


为了防盗,有的乡亲甚至养了狗;
一些乡亲说,从吃了年关饭开始,就不辞劳苦地辛勤耕耘,就是为了过个好年。


伴随着过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一些老年人也开备了一些年货,如熏制了一些腊肉、腊肉丸子、腊豆腐,
目的是为了儿孙们回来过年团聚做准备。
辛苦家乡老一辈了,在此为您们点赞!


近段时间,在家乡的各种不同群里,
总是看到和听到与时代进步不协调的消息,
如同阴影,魂魄不散;
有点感触,借此饶舌几句:
安全重于泰山!
年关将至,温馨提醒父老乡亲们注意:
一是严禁野外用火,免得引起山林火灾;
二是注意用电安全,坚决制止不拉闸作业;
三是烧煤气的户主,烧好后及时关掉阀门;
四是使用热水器的浴室,一定要开小窗,保证通风,防止二氧化碳超标,造成人缺氧而窒息;
五是烧木碳取暖,室内窗户一定要打开,保持空气流动;
六是熏制腊肉,尽量挂高点,杜绝人走还有明火。现在物价贵,烧掉了腊货太可惜了,严重的还会影起火灾!
七是烧火、烧开水一定要注意小孩,防止小孩弄倒烫伤;
八是邻村邻居和睦相处,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榜样;
九是财不露白(由于一些老年人不会用微信和微信宝支付),注意防盗。


请镇、村各级领导、党员、组长、群众代表等多多带头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在防盗方面多安监控,倡导家家户户可以装能连接手机的监控;
还有可采取以居住片为单位,晚上安排人巡逻,造成声势,
免得给偷鸡摸狗的人有机可乘,
免得老年人为了守护年货而彻夜难眠,提心吊胆似的
[听了真的有点于心不安、于心不忍]。


“远贼必有熟脚。”
只要人人提高和加强安全意识,处处留意防备,
加上各级政府的重视,严厉打击这种不良现象,
我相信就会遏制这种事件发生。


防火防盗,杜绝安全隐患,人人有责!
希人人参与,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能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年。
这是我们共同祈盼的。
让家乡的年味浓一点,再浓一点!
决不要让这些不三不四之人,把家乡的年味搅变了味……


苍鹰守株待兔,白鹭临渊羡鱼。
鸤鸠妇叹于室,蜗牛亦爱吾庐。


话说一个乞丐,经常坐在一个老板的别墅门前。
那个老板看到他可怜,就给了他20元零钱,以后基本每天如此。
有一天,那个老板身上只有10块零钱,拿给了乞丐;
乞丐于是就叫嚷起来:“老板,你今天还欠我10元。”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了!
也与现在的坐等红包(只抢不发的那一种人)、坐等扶贫款同出一辙;
如此滋生了懒汉的温床/土壤,让扶贫款变味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是扶不起的阿斗,只能变策去扶才有意义。
不要把扶贫变成了“养懒汉”的怪圈。


精字为本准当先,
严把审核克攻关、

问诊把脉找穷困,
设策谋方对准人、

精准扶贫春风起,
十子歌儿传山里;
十子机制十步曲,
十子连心心欢喜。


但愿我们家乡的扶贫逃出怪圈,精确到位,让扶贫款真正落实到贫困的家庭,永不变味!
如同家乡腊肉的烟火味儿一样,散发着暖心的、温馨的、浓浓的年味……



十一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2020年是鼠年,即庚子年,

我们家乡一直流传着庚子预言、庚子之灾、庚子大坎、庚子轮回的故事。
虽说是迷信,但是在历史上到了这一年,
还真的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
如1840年的庚子年,鸦片战争;
1900年的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
1960年的庚子年,三年自然灾害;
2020的庚子年,新冠肺炎突如其来,来势汹汹,
应证了“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的谶语,


“钟南山、火神山、雷神山”
取火神山、雷神山作为医院的名字,
也是借用了国人信仰、楚鄂民俗、五行文化于一炉,
体现出文化、信仰、科学的多重力量。


庚子年,庚为金,子为水,金水之力过旺,
极易引起金相对应的肺部之疾病,
故以火力克制庚金,同时耗泄子水。
当人们碰上灾厄瘟疫,可以迎火神驱赶瘟神;
而武汉又是荆楚之地,楚国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
用祖先之名命名新医院,充满了民族凝聚力。


雷神,是雷部的最高神。
道教里对雷神推崇备至,具有上达天真、下伐妖孽、驱除恶煞、瘟疫等神奇之功效。
雷在八卦中对应东方震卦,而震卦又代表临危不乱。
以震雷命名新医院,彰显党和国家及人民在大事面前临危不乱、抗击病毒的决心和信心!
其意是雷打火烧,轰轰烈烈。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些都只是巧合罢了。
若要是碰到封建王朝统治,那泱泱大国早已是“万户萧疏鬼唱歌”了;
主要还是靠我们党的坚强领导、
祖国的强大力量、
医务人员的奉献、
科学的进步、
广大人民的众志成城、自觉配合,
才取得了抗病毒的伟大胜利。
庚子年,处在当今,有党的英明领导,
没有昔时说的那么神乎其神、那么可怕,
我们的祖国照样力挺稳步往前走!

庚子鼠年并非是自然界的灾难而被定格,

人为的因素仍然是庚子年的真正起因!
历来是人耍猴、人戏猴,
可己亥末庚子春,人终究被猴耍了、戏了,
十四亿国人“成功”地被动物关起来了!
庚子末辛丑春,可能还要被关呢!
这是自然界和一些动物向人类敲起的警钟:
善待一切动物,善待自然、善待人类,
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和自然界和谐相处。
请善待好地球,保护好环境,努力建设好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否则…你懂的。
若想岁月安好,必须尊循自然规律,
和自然界和睦共存。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年。

现在年关将至,闻着家乡的年味,倒有归心似箭的感觉,
也是我们漂泊在外游子梦寐以求的期盼。
可是新冠肺炎现在又有卷土重来蔓延之势,
虽然国家积累了许多防疫经验,但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


不回家吧?“边塞四诗人”之一的唐.高适的诗,有可能在我们的身上又会得到印证: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夜渐渐深了,
踱步窗前,毫无睡意,
窗外的灯依旧闪烁,
点点星光,
好似那親人的目光,
是思念和期望的情愫。

想家,
就像一杯浓浓的茶,
苦涩中渗透着几分淡雅;
想家,
就像萨克斯的声调,
深远悠久,给你回味;
想家,
就像家乡的腊味儿,
勾起了我们的乡愁……


回家呗!可目前公司尚未放假,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放了假再回去吧?
没完没了的量体温、
几次的核酸检测、
居家隔离半个月再加七、
不走亲、不聚餐……
好像与世隔绝似的,又很有失落感!
兴致勃勃地回家过年,早被这些折腾得没趣了;
尤其是有可能来年再返来时,又要被隔离半个月,那真的比窦娥而冤了。
就是没有疫情的年头,我们远在异地游子,
本来回家过年就是一趟挺累的差使:
回家过年提前的准备,
租房的安排、特产的购买、
路上的堵车、回到家打扫洗刷、
办年货、走亲戚、串门、拜年……
还没安排妥善,又说要出门了!
一个字——累!
不是想家,不是惦记着和親人团聚,谁愿意这么跑来跑去啊?
更何况现在是疫情期间!
再折腾,真的纠结、郁闷、有苦难言了。


在外建议就地过年,老家又说尽量不要返乡。
殊不知,家是归属啊!
是有家不能回?还是无家何处归?
人海茫茫,其间的辛酸只能自己独品,黯然神伤。
多少人的无可奈何——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
也许只能就地过年了(听党的话,不要给政府添乱),
看来春节归乡有可能又要成为泡影……


当然,特殊的情况特殊对待。
非常时期,注意防范,保命要紧,且行且珍惜!
好好活着,好好珍惜身边的所有人!
——你的家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
这个世上,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除了生命,都是琐事!
活着真好!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大家不管在何处过年,首先还是要把年过好。
虽说无家乡味的年过得没有滋味,
但为了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倡导,
减少感染的风险,也只能如此了。
虽说无趣,但也是万般无奈的选择;
黯然无味的年味,只有设身处地的自己才有深深深的体会,
此刻无语胜万语……


十二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020鼠年实“鼠”不易,
牛年但愿“牛”转乾坤。


2021年,是辛丑年。古有诗曰:
太岁辛丑年,疾病稍纷纷。
吴越桑麻好,荆楚米麦臻。
春夏均甘雨,秋冬得十分。
桑叶树头秀,蚕姑自欢欣。
人民渐苏息,六畜瘴逡巡。
……
还有云:辛丑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饼,九屠共猪。”
还有曰:“一日得辛,二龙治水,九屠共猪,十二虎争食。”
等等,其意是瘟疫会逐渐减少,不必惊慌,不要瞎扯,也不要造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遇事要淡定冷静,切勿一惊一乍,尤其不要人云我亦云,把传闻说得像真的一样;
有党的英明领导,有政府的统一部署,“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我们服从安排,
戴好口罩、保持社交工作距离、
讲卫生、勤洗手、用公筷、不聚集,
多通风、多晒冬天的太阳,
我坚信,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再一次打赢疫情防控的保卫战!
中国必胜!人民必胜!


大年初一喜降财运、粮食丰收、国泰民安,好事一桩!
“九屠共猪”说的是猪肉价格明年有点贵,
那回家养猪去,搞个专业户,养它几百头,赚它一桶金。
看着银行卡的余额不足,猛然想起:
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什么的,好象都不准;
到了一定年纪,我突然发现,我最缺的还是钱!
明年计划养猪;
明年过年有需要猪肉的可以先预订。哈哈……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1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前行的路,不怕坎坷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人生的帆,不怕狂风巨浪,只怕自己没胆量;
有路,就大胆去走;
有梦,就大胆飞翔……


喜看三春花千树;
笑饮丰年酒一杯。


有可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我们有机会返乡过年,再举杯共同庆祝,干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泱泱华夏,文明古国,炎黄子孙,日异月新,
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民俗之花;
不同的地区,不一样的民族,
过大年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习俗,
不一样的传说,不一样的住所,
不一样的居住,不一样的语言,
不一样的信仰,不一样的穿着,
不一样的食俗,不一样的追求,
不一样的活法,不一样的爱好,
不一样的品味,不一样的年味……
过年中的点点滴滴,
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
无不展示出民族民风的独特魅力。
五十六朵民族民俗之花,
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民风民俗的淳朴风情的年画,
红红的、浓浓的、绿绿的……
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族,朴实的年味之花,
必将在祖国强大的花海里,永远绽放!永远花香四溢!


事关休戚已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


这就是我们家乡、家族过年的一些风俗习惯,春节食俗,
也就是我们家乡年味的体现!


江西赣州有个宗亲,最先看了一下我的初稿,说我们家乡过年的很多习俗同他们有许多雷同。
也正如我们的家训、对联
也有“明德维馨”和“惟善为宜”等崇文养德的告诫,同赣州的如出一辙;
因为我们的根来自赣州,习俗雷同就是传承和延续,其它可能是随乡入俗变更了。


从年味中去寻根追祖,
修庙、修谱、修宗祠,也是我们家族新年的当务之急!
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些传承文化的公益事业做好了,
上可以告慰先灵,下可以激励后裔,功德无量!
村庄虽不大,但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
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特色的家乡建设好!
我相信,一个崭新美好的乡村,
一定会以独树一帜的姿态展现在大邵阳的土地上。
加油!親们,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我们。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奉安钦敬祈民福,
应感昭彰佑帝庭。


纵观这些过年的风俗习惯,好像都源于敬奉天地神明。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天”心中充满敬意:
皇帝叫“天子”、
自然灾害叫“天灾”、
很重要的事叫“天大的事”、
有学问挺厉害的人叫“天才”、
解决不了的事,就叫“听天由命”,
认为“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举头三尺有神明。


敬奉天地神明,体现在历代帝王的祭祀上,
民间仿之,对天地神明心怀敬畏,如同对古圣先贤的敬仰。
但愿天佑中华,驱走瘟疫,国泰民安!共庆春节!
让我们返乡不用隔离就能放心安心过大年。
这是何等的惬意!


天门九重弹指间,
再拜天帝除天官。

苍天倘若尽人意,
仁心行善敬天公!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春雷一生巨响,横扫魑魅魍魉;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岂容你妖孽捣乱?滚远点去吧!



遥闻爆竹更知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年味,一个惬心的字眼。

年味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符换旧符”的新年景象;
年味是林佰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的热闹气氛;
年味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的欢乐气息;
这也许就叫年味了吧。
流传下来的不仅有古老的历史文化,更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文化。

年节是味道、是情结、

是温馨、是幸福、
是文化、是乡愁……
它穿越千年,行走于街头巷尾、山间小道,
是一首洋溢着浓浓思绪的恋曲。
在滚烫的血脉里,氤氲着华夏民族的情感,
你就永远也抵挡不住那撩人的年味儿。
年节还是一种人生的体悟——
异乡游子,每到年节,总有忧思牵愁萦绕心头,
这种羁旅乡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


年节怎样去过,纯属是一种心境。
钱钟书过年,谢绝来客,潜心读书;
冯骥才过年,“闭关”与笔墨独家对话。
这不都是一种情致吗?
你可以和親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
你可以一家人去旅游过节;
你也可以利用过年的时间,充充电,完善自我;
也可以围炉煮茗,捧书夜读;
你还可以独坐静思……

有人说,年味是游子匆匆赶路的脚步声;

也有人说,是车站码头拥挤的嘈杂声;
也有人说,是闹市人来人往购买年货的欢笑声;
也有人说,是守岁时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也有人说,是回不了家去的叹气声;
也有人说,是新年相互见面的祝福声……



有人说,年味是家乡人们过年忙碌的身影;
也有人说,年味是家乡腊肉的香味;
也有人说,年味是一家人久违的团圆;
也有人说,年味是晚辈敬长辈的那一杯酒;
也有人说,年味是孩子们尽情玩耍的笑声;
也有人说,年味是中华民族的一道永恒的风景……
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一年又一年的期盼下去……
而我看来,年味就是凝结在人们舌尖上的美味佳肴。
舌尖上的年味、舌尖上的家,
餐桌上的团聚,亲情间的向往;
家的年味、家乡的味道,
是渗入骨髓的嗅觉,无论你走遍天涯海角却无法忘却。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家乡的年味,
浓浓的、独特而又亲切的那一种……




自古达人轻富贵,
倒缘乡味忆回乡。

乡愁不仅仅只是对亲情的思念,还有是对家乡味道的缱绻;
家乡那些腊味的美食,挑动着身在异地我的味蕾与乡思;
这种特殊的滋味,或许只有离开了家乡,最深有体会的一缕乡愁;
家乡的年味儿,蕴含着淳朴的风士人情,
也孕育着茁壮成长的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但愿人兴财旺!地灵人杰!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但把穷愁博长健,
不辞醉后饮屠苏。

昔时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先敬小,后敬老,
“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过了一年,我们又老了一岁,
但愿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们老一辈,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活着真好!健康真好!

在此祝福上五奔六、晋七快八的老年人们,生活之树常绿!生命之水长流!
过年其实对我等上五的人来说,既是浅浅的划痕,又是重重的一笔。
过了天命之年,岁月变得急促而没有节奏,
稍不留神,那流水般的岁月,就会悄悄地从你的指间溜走。
把握好当今,惜时如金,
多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多做些有益于家族共同发展的事,当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说真的,在这浓浓的年味中,能产生出如此感想,应当说是正能量满满!!!



年年如此年年过,
花开花落无两样。

春节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端。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岁月还是要一天一天的过。

静观人世百态,
笑看人生悲喜。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新年伊始,万物皆春,时光向好。
那就让我们怀揣梦想,放飞希望!

我喜欢家乡的年味,也爱家乡的年,更爱中国的年!

年关将至,年味浓浓,回家的欲望也愈来愈强。
对于我们这些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家永远是温暖的避风港。
人们不是常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狗窝”?
不管路途有多远,也不管路途有多难,
都无法抵挡心中对家、对家乡的渴望;
我很想回家过年,回去看看那魂牵梦萦的家乡,
那山、那水、那路、那人……
不知能否如愿以偿,尚还是个未知数,于是有感而发……




谨以此陋词刍议,通过公众号“池氏网”平台,
作为新年的礼物献给大家,
献给家中的族親、
献给中华池氏所有的宗親们、
献给原胜利村、现合并后的红星村 所有的家乡父老鄉親们、
献给我的同行、同仁、親人、親戚、朋友……
真心祝愿和祝福大家:
快快乐乐过大年!
欢欢喜喜度新岁!
鼠年实“鼠”不易,
牛年“牛”转乾坤!
在此本人提前给大伙儿拜年了!牛年大吉!

                          湖南邵阳:池敏华
                          庚子腊月於浙江瑞安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3 19:21 , Processed in 0.60680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