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149|回复: 0

[名人]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连城县池氏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71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17
发表于 2020-11-9 20:5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池氏小念九郎系

第一节 源流

一、定居史

明永乐年间,小念九郎从江西赣州迁入连城县莒溪镇厦地村曾屋,生3子:万一郎、万二郎、万三郎。万一郎迁新罗、万二郎居曾屋、万三郎迁上杭。


二、迁移

1、明宣德年间(1426-1435),万一郎由连城县曾屋迁入龙岩新罗区万安镇环坑村。生四子,长子迁居青草营村,次子居环坑村,三子池春福迁居浮竹村,四子池复兴迁居下坪坑村。

2、万二郎生3子:池石宁、池茂宁、池满宁;池满宁居曾屋,生2子:长子池福成迁居长汀县宣城乡溪源牛尾岭,次子池福和居曾屋。池福和生3子 :长子池祖海居曾屋,次子池祖䘵迁居连城厦庄禾长尾,三子池祖德迁居连城厦庄。后裔分迁莒溪镇东坑寨、南平市浦城等地。

3、明代,万三郎由连城曾屋迁往上杭县通贤镇周源村。

4、清康熙年间,池应章,由连城贸易浙省,至衢州西邑北乡八十四庄之砂坑,置产筑室,因而家焉。(衢州市衢江区灰坪乡沙坑村池家,有族谱)


第二节 分布

一、龙岩市连城县

1、莒溪镇厦地村(有池、邱、陈三姓),明永乐年间,小念九郎迁入,今传24世,居村70余户、400多人。

2、莒溪镇厦庄村(辖三个自然村──厦庄、池屋、詹屋,居民以詹、池两姓为主)。明正德年间,池祖禄、池祖德由厦地村曾屋迁入,今传20世,居村140余户、560多人。

3、莒溪镇池家山村(有池、罗二姓),明隆庆年间,池源泉由厦庄村迁入,今传19世,居村80余户、400多人。后裔迁居福鼎县。

4、莒溪镇莒莲村东坑寨,明崇祯年间,池立洪由莒溪厦庄迁入,今传15世,居村19户、90多人。后裔迁居今南平市浦城县古楼乡、九牧镇、仙阳镇等地。

5、莒溪镇詹坑村(有詹、张、蒋、周、池、余等姓),明崇祯年间,池德智由厦庄村迁入。今传15世,居村16户、60多人。

6、朋口镇鱼潭村,清康熙年间(1662—1686),池惟彩由厦庄村迁入,今传12世,居村60余户、260多人。


二、龙岩市新罗区

1、万安镇环坑村,明宣德年间,万一郎由连城曾屋迁入万安镇环坑村,次子居环坑村。

2、万安镇浮竹村,万一郎三子池春福由环坑村迁入,今传25世,居村200余户、1000多人。后裔迁居将乐、漳平、长汀、南平等地。

3、万安镇青草营村,明宣德十年,池复旺由万安镇环坑村迁入,今传24世,居村40余户、200多人。

4、万安镇下坪坑村,明弘治二年,池复兴由万安镇环坑村迁入,今传22世,居村10余户、60多人。


三、龙岩市长汀县

1、长汀县宣成乡兰田村、溪源村,明朝正德年间,池福成由连城厦地村迁入,今传21世,居村400余户、1700多人。

2、龙岩市长汀县红山乡童屋村(千九郎系)



第三节 谱牒

一、龙岩市连城县

1、连城《池氏族谱》,一到五修失传。1997年《赣闽粤湘》联修(六修),池伯良、池炳良等主修,共11册。谱载:总纲、序言、祠图、世纪、功名、坟墓、跋、附、注等。谱存莒溪曾屋池氏总祠、朋口鱼潭池氏分祠、莒溪厦庄池氏分祠。

2、连城朋口莒溪丝绸吊线族谱。


二、龙岩市新罗区

新罗区《万安池氏族谱》,1984年池东祥修。谱载:谱序、谱系、祖祠、山地、祖坟、字辈等,手抄本3本,谱存宗祠。


三、龙岩市长汀县

长汀《池氏族谱》,明万历十年始修,失传;清道光九年二修,失传;1922年三修,失传;1997年四修(为赣闽粤湘联修)共11册。谱载:谱序、世系等,谱存宣成乡溪源村池氏宗祠。

长汀世系表

一世祖:福成,妣罗氏。

二世祖:秉华、秉庆。

三世祖:碧鸿、碧瑞。

四世祖:

五世祖:元澄、元海。

六世祖:淦、均、锦。

七世祖:映文、映扬、映祥、映日、映碧、映瑞、映星、映明。

八世祖:明辉、明光、明进、明裕、明耀、明春。

九世祖:君德、君胜、君禄、万通、万达、万胜、君文、君义、君智、君奇、君仁。

十世祖:昌伦、昌友、昌祥、昌永、昌淦、昌化、昌麟、昌衍、彩龙。

十一世祖:辉清、日余、日大、玉清、日阳、廷清、日良、日通、日垣、日麒、日麟。

十二世祖:有恒、有麒、有麟、连顺、有潘、光辉、元兆、有祥、有庆。

十三世祖:衍茂、烈茂、浪茂、开兴、开攀、开监、茂立、茂英、云茂、云元、云伍、云忠、永三。

十四世祖:宗禄、宗轮、宗嘉、湖广、湖德、湖洲。

十五世祖:森如、沐如、叶如、耀如、在如、国球、佳球、钊球、琅球。

十六世祖:富珍、进珍、清珍、荣珍、行珍、水珍、保琪、保琚、保先、保瑞、保先、保春、保良、保堂。

十七世祖:廷康、廷许、廷生、廷烟、廷忻、辉煌、金华、廷福、廷权、廷泉、廷广、荣书、忠书、奇书、森书、德书、蓝书、梅书、祥书、福书、尚书、泌书。

十八世祖:兴和、泮和、春和、开和、生和、昌和、华和、碧和、仙和、建明、广洲、潮洲、绍炳、绍庆、绍锦、绍福、绍银、绍全、绍东、绍南、绍芬、绍煌、绍沐、绍明、绍禄、绍荣、绍安、绍华、锦书、绍林、绍平、绍春、绍德、绍宝、顺和、贵和、树和、森和、裕和、彬和、全和、殿和、水和、锦和、信和、煜和、万和、玉和、碧和、清和、康和、伯和、调和、希和、伟和、谦和、新和、人和、汉和、沐和、访和、德和、喜和、瑞和、银和、钊和、水和、善和、耀和、祝和、其和、浪和、天和、正和、源和、添和、发和、拥和、光和、洋和、辉和、旭和、有和、水长、天长、树德、洲和、才和、烟和。


第四节 祠庙 老宅

一、龙岩市连城县

莒溪曾屋池氏总祠、朋口鱼潭池氏分祠、莒溪厦庄池氏分祠。


二、龙岩市新罗区

浮竹池氏宗祠,坐落在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浮竹村。明景泰元年(1450年)始建,2018年重建,前面增建大门、水塘,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米方,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



三、龙岩市长汀县

1、溪源村池氏宗祠、下坪角池氏祠堂

2、长汀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宣成乡庵边池氏宅(清)、宣成乡溪源池忠和宅(清)、宣成乡兰田池文存宅(清)、宣成乡兰田池宗天宅 (清)、宣成乡下坪角池氏祠堂(清)



第五节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浮竹岭纸帘制作技艺,2022年列入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雍乾年间,浮竹岭池氏八世祖池英传向江西兴国翁仁岩师傅学习纸帘制作技艺,全村开始靠纸帘制作发家致富,现已传承了十五代300多年。第十五代传承人池沧海、池思花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浮竹岭纸帘帘面平整,缝隙均匀,竹丝圆润,回弹力足,抗腐蚀抗严寒,编织精良巧妙,使用寿命长,历来是高档文化手工纸生产的首选。


第六节 人物

一、历史人物

池六一,连城罗氏始祖均二公置产文契代笔中人。连城城北罗氏始祖罗均二,唐末从江西迁来河源里梨树下(今厦庄),与弟均七(太平寮罗氏始祖),向朱氏兄弟买了一处田产,代写契约的中人叫池六一。这份资料证明池姓在唐末就来到了莒溪,是连城的最早姓氏之一。附:罗均二公置产文契:“立卖契河源里莒溪堡刘地社朱屋住人朱千三郎、朱仁贵,今为母亲陈宝娘亡故,无钱追荐使用,自情愿将祖公朱成二买到刘六八等大小陆处,坐落白岩谷马尿石示、四才石坑、大灌坑、俞公坑、白水示:东至鸟眠塘并黄竹俞万三山横过白水为界,西至蒲竹溪直上八塘头尖崎尾为界,北至四才石坑杨尿耳山上尾直上张大凤柏松崎上为界,头岗直落大灌坑口前村尾石石示,直上山顶落白水石鸟眠塘为界,共成大小一十九坑,四至分明。又竹园一处,坐落长岗岭尾溪背黄土畲,东至瘰子坑直上山顶为界,南至千四里为界,西北至佛前坑落 转水塘口湖为界。又竹山一所,坐落白燕岩口,东西南北至卖主山为界。又一处,坐落张溪岭下,东西南北至松窠岔茅山为界,并田大小处各有四至分明。原载刘福传户内正米九斗零三合。今来立契出卖,请托中人冯五八引送与本里罗屋东坑人罗均二、均七兄出首承买。凭中得到时值钱货六十九锭足,大同纸十一刀足,准钱五十六锭,麻布四十三匹,准钱二十二锭足,收讫,与母亲追荐使用。自卖之后,任从买主管业。所卖山场、竹山,均是卖主己业,与上下房亲并无干涉,亦不曾与外人争占。如有此情,是卖人自认支当,不涉买主之事。今欲有凭,立卖契付与买主收执为据。
        代笔中人:黄五二、池六一、冯五八。
        在场证人:朱仲贵、陈叶通
        立卖契人:为朱仁贵、朱千三郎
         天祐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mmexport9f46fb7c32af81e4dd0b0d2dce59bf35_1672922.jpeg


池氏十七娘:罗四八郎妻。南宋宁宗时人,世居河源里梨树下(即今莒溪厦庄村)。子二:罗千六郎、罗千十郎。《连城城北罗氏四八郎公系 》(四八郎玄孙罗永良,洪武癸酉科举人,任连州学正。 《连城县志》)

池氏念四娘:四八郎次子罗千十郎妻。南宋理宗年代人,世居梨树下。子四:小六四郎、小六五郎、小六六郎、小六七郎。 《城北罗氏四八郎公世录 》。(罗千十郎曾孙罗永良,洪武癸酉科举人,任连州学正。《连城县志》)

池春生:屏山盂窟村人,增生,敦厚朴实。年三十四,应莒溪罗心台聘为塾师,历六十年,寿九十有三。心台家自其幼子以迄玄孙,先后执弟子礼者,几八十人,附学者以百计。年登耄耋,好学不倦。清季邑侯张焯奎奖以“经明行修”匾。民国四年,县令汪超撰赠一联曰:“歌卫武百岁诗篇,大德所基仁者寿;教罗家五代子弟,宾师难得主人贤。”《连城县志》

池氏:林其浩妻。于归甫二载而浩殁,时年二十一。遗二孤俱幼,氏含泪抚育,教训有方。家徒四壁,未尝缺翁姑甘旨者,皆纺绩之资也。青年矢志,白首完操,是为苦节可贞者。《连城县志》

池日进,长汀县民,乾隆三十九年(1774),因罗姓筑坟越界,被伤亡故。(档号 02-01-07-06998-012 题名 题为会审福建长汀县民罗洪唐因越界筑坟起衅伤毙池日进一案依律拟绞监候请旨事 责任者A 舒赫德 官职爵位A 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 原纪年 乾隆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二、烈士

1、龙岩市连城县

池锦标(1902-1935.1):龙岩市连城县人,排长,在长汀县金竹园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耀祥(1913-1941):龙岩市连城县人,军需,1941年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太阳(1907-1930):龙岩市连城县人,战士,1930年牺牲。《中华英烈网》


2、龙岩市新罗区

池麻亮烈士(1891-1932):龙岩新罗区烈士,1932年在连城县新泉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月望烈士(1912-1937.2): 龙岩新罗区烈士,连城县游击队下坪坑工作,1937·2被敌军捕杀于溪口圩。《中华英烈网》

池福彬烈士(1951-1971):龙岩万安乡两梧人,1970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5870部队战士,1971年在陕西旬阳县为国防建设牺牲。《龙岩市志》建国后革命烈士英名表


3、龙岩市长汀县

池作春(1910-1933年):长汀宣成乡兰溪村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家,父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便去世。8岁那年是在族亲的资助下,才进村私塾学校读书。读了两年便回家干农活和替富人家放牛。1928年,宣城的农民运动蓬勃地发展,他在兰溪组织二十多人成立秘密农会。同年,发动兰溪群众、带领农会会员参加畲心农民暴动,把土豪的粮食分给穷苦人民。1930年到宣城区任宣传员。1931年到长汀城报名参加红军,编入红十二军任宣传队员。1932年任红十二军一○二团指导员。1933年任一○二团政治委员。1933.8后无音讯(随部队行军途中身患疾病,不久病逝) 《龙岩市志》英名录

池作泮/池粼书/池廷清:长汀宣成乡兰溪村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廷奎/池灿如/池木珍:长汀宣成乡兰溪村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生标/池朝鲜/池朝传:长汀宣成乡兰溪村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居仁/池金汗/池玉光:长汀宣成乡兰溪村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清辉/池锦辉/池廷汗:长汀宣成乡兰溪村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念书(1910-1934):长汀人,红十二军战士,1934.9月牺牲于河田南塅。《中华英烈网》

池廷桂(1909-1933):长汀人,红十军三十四师一O一团一营一连二排班长,1933年10月牺牲于江西省广昌县。《中华英烈网》

池学书(1906-1932):长汀人,红军独立第九团一营三连战士,1932年牺牲于连城县温坊。《中华英烈网》

池彬和(1918-1932):长汀人,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O一团二营一连战士,1932年11月牺牲于江西省会昌县。《中华英烈网》

池先珍(1899-1933):长汀人,红十九军五十四师二连连长,1933年4月牺牲于上杭县石圳潭。《中华英烈网》

池顺和(1913-1934):长汀人,红十二军战士1934年牺牲于江西省。《中华英烈网》

池林珍(1910-1931):长汀人,共青团兰田乡团小组长,1931年4月 牺牲于上杭县南阳茶树下。《中华英烈网》

池作振(1905-1934):长汀人,红十二军一O一团一营四连班长,1934年牺牲于连城县朋口。《中华英烈网》

池保宗(1911-1934):长汀人,红军独立第九团战士,1934年牺牲于连城县。《中华英烈网》

池能珍(1903-1933):长汀人,红十二军战士,1933年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如星(1907-1933):长汀人,红十九军五十七师七十一团三连二排战士,1933年牺牲于连城县新泉。《中华英烈网》

池洪顺(1903-1933):长汀人,红十二军炊事员,1933.3.15在江西省南丰县与敌作战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亦仁(1899-1934):长汀人,红军补充团战士,1934年到江西省后无音讯。《中华英烈网》

池昌珍(1907-1933):长汀人,红19军54师1团1营3连战士,1933年在武平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作昌(1903-1932.10):长汀人,宣成区暴动队员,1932.10在宣成羊牯对坡坑与敌作战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朝富(1892-1933):长汀县人,兰田乡工会主席,1933年在宣成兰田乡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开兴(1902-1934)长汀人,红一军团战士,1934年牺牲于江西。《中华英烈网》

池忠标(1901-1933)长汀人,红一军团战士,1933年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盛发(1916-1932):长汀人,红十二军战士,1932年后无音讯,1982.2追认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廷泉(1911-1932)长汀人,少共长汀县委宣传部部长,1932年往四都巡视工作患伤赛病故,1982.2追认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元进(1905-1933)长汀人,红七军团战士, 1933年牺牲。《中华英烈网》

池宝财(1905-1933)长汀人,红十二军连长,1933年到童坊后无音讯,1982.2追认烈士。《中华英烈网》

池顺如(1898-1932)长汀人,红军补充团战士,1932年5月牺牲于江西。《中华英烈网》


三、当代人物

1、龙岩市连城县

池绍培,父亲是老红军,莒溪镇池家山人,共产党员,福建省梅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员,梅花山保护区一名普通护林员,自1994年在梅花山工作至今,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默默守护梅花山的绿水青山二十余载。人们了解了他的事迹后,称他为红豆杉园的“守护神”。

池小勇,1954年生,民营企业家、方正集团董事长。1993年起捐资助学,并于1995年捐资百万成立方正教育基金会用于奖教助学。

池志淼,连城县莒溪镇池家山村畲背自然村人,1983年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0年调入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现任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经济处处长。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池开洪,1972年生,连城县莒溪镇厦地村人,中共党员,现任连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21年龙岩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池开华(1940∽)连城县莒溪镇厦地村增屋二组人,1956年∽1963年担任民办教师,1968年入党,1963年至1972年在家务农,1972年至1985在厦地大队当任大队长、大队书记、村长。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池开万(1935.9∽),连城县莒溪镇厦地村上增屋自然村人,1955年3月入伍,在9142部队服役,120口径迫击炮炮手,至1958年4月退伍,1960年2月入党,1984年至1987年当任厦地村支部书记,1987年至今在家务农,现在家安享晚年。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池石生,连城县莒溪镇人,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池寿庆,连城县莒溪镇人,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池昌福,连城县莒溪镇人,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池俊荣,1974年生,连城县朋口镇鱼潭村池屋村人,共产党员,现任龙岩市商务局服务业与电商发展科科长兼龙岩市服务业工会主席。

池昌荣,连城县冠豸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二级主任科员。

池锦和,1973年生,连城县莒溪镇厦庄村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宣传副部长。

池佛兴,1986年生,中共党员,连城县朋口镇鱼潭村人,西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现任三明市委督查室主任。

池开养,笔名梦蝶,福建连城人。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秋岳书社成员、天一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连城书法家协会主席。

池艳珍(1972一)女,连城人,博士,共产党员,厦门市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厦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2019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池小斌,1986年生,连城县莒溪镇厦地村人。医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毕业。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

池家俊,连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连城县政协委员。

池秀云,1988年生,女,朋口镇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新罗区雁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2022年新罗区“三八红旗手”。

池聪云,高级教师,连城县城关中心小学教师。

池惠华,女,1990年生,连城县人。中国民主促促进会福建委员会文艺支部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古玩/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任、《福建收藏》杂志主编。


2、龙岩市新罗区

池传福,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浮竹岭村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先后在部队及地方医院履职军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工作,行政任大内科主任、副院长职务。1998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池国祥(1963一),龙岩万安乡青草岩村人。1979年考入福州大学地质系,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获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5年在魁北克大学及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做博士后,从事矿产资源及地质流体研究。1995年起,历任魁北克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研究员、里贾纳大学地质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现为里贾纳大学终身教授,兼任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矿床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加拿大石油地质学报副主编。

池国祯,1963年生,龙岩万安镇西源村青草营人,现任龙岩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

池科升,新罗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池秀云,新罗区雁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2022年新罗区“三八红旗手”。

池丽英,龙岩市教科院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曾任龙岩市直机关幼儿园书记,福建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池永亮(1977一),龙岩市产品质量检验所高级工程师。

池雪珍,1976年生,女,新罗区万安镇浮竹村人。高级教师,现任龙岩市西安小学语文教师。曾获“龙岩市优秀教师”称号。

池汝连(1980一)女,小学数学高级教师,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池俊荣,龙岩市商务局服务业与电子商务发展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池小锋,福建省龙岩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工程工程师 ,十佳乡村振兴工作者。


3、龙岩市长汀县

池耀明,1928年,长汀县警卫队队长。(民国《福建民政月刊》第二期1928年1月15日)

池义彪:长汀人,1929年参加革命斗争,加入少先队。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汀县独立团。1932年上半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十二团,任班长。7月至12月被送到江西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学习,任学员班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1934年1月任闽赣军区新桥区游击队队长。4月任太宁县独立营排长。9月任闽赣军区第十八团连长。10月主力红军转移后,留下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2月任闽西岩连宁游击支队副支队长兼第二大队队长。率领游击队同敌人进行斗争,先后3次作战负伤。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所率游击队于1938年1月改编,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营长、第三团第三营营长。1939年9月调任新四军苏南指挥部新六团第一营营长。1940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纵队第六团副团长,随部队挺进苏北,参加黄桥决战。11 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六团团长。1941年2月至1942年9月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五团团长。因英勇善战,多次受到嘉奖和赞扬。1943年 4月至12月赴延安途中,任党支部委员。1944年1月至1945年12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四部学习,被评为甲等学习模范,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4 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工作,1946年4月至1947年7月任东北辽南军分区独立师第四团团长。1947年8月至 1948年6月任辽南独立第一师警卫第二团团长。1948年6月任东北安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后任东北军区警卫师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后方勤务部政治委员。1952年担任东北装甲兵技术部政治委员。1956年7月至1958年12月任安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59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同年1月至1961年9月任湖南省体育学院副院长。1961年9月至1975年2月任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1972年4月至1975年2月任湖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1976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5年11月14日因病在长沙逝世。

池泽和,1958年生,长汀县宣成乡兰田村人,中共党员,曾任长汀县农业局农办主任。

池泽沼,1974年生,长汀人,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池启辉,1959年生,共产党员,长汀县宣成乡溪源村人。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营教导员、团单位政治委员、师医院政治部主任、副师级大校军衔、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政治委员。曾被南京军区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团单位好主官、荣记三等功二次。福建省第十一、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龙岩市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会长。

池金书,1967年生,长汀县宣成乡溪源村人,任龙岩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长汀县第十四届政协常委、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执委、成都龙岩商会会长、四川福建商会副会长、四川省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成都灵顿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科安电气消防检测中心总经理。

池雄文,1969年生,中共党员,长汀县宣成乡兰田村人,毕业于长汀师范。现任长汀县四都镇人大主席、工会主席,长汀县人大代表。

池启万,1969年8月生,福建省长汀县宣成乡溪源村人。1990.7福建林学院专科毕业、1995.12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在职本科毕业。曾任长汀县三洲林业站长、县委办副科长、四都镇党委副书记、龙岩市政府办副科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市政府办副调研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现任龙岩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

池东亮,1970年生,国网长汀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池国华,1974年生,长汀县宣成乡人,博士研究生,中国致公党党员,注册会计师。2000年3月至2017年10月,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13年1月起至今,兼任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2017年11月至今,任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审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8年11月任南京审计大学内部审计学院院长。2018年3月至今兼任江苏省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池泽沼,1974年生,小学数学高级教师,长汀县汀江小学副校长。

池宏亮,1976年生,长汀宣成乡兰田村人,宾玛国际董事长,长汀县政协委员,厦门长汀商会第三届商会会长。

池云,福建省帆盛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汀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池标,1980年生,长汀人,龙岩市工信局投资产业科科长。

池启健,1983年生,长汀宣成乡溪源村人。龙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开发科科长。

池发鸿,福建长汀人,1990年9月17日生,蒙古医科大学法医系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长汀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技术队副队长、警务技术四级主管。2019年4月被福建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一等功;2021年5月被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授予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2021年12月被龙岩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功。

池钦华,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汀城关南区小学教师。


附录:

热烈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池氏委员会龙岩办事处成立


游冠豸山有怀

池国祯

一角孤峰郭外开,豸山高峙势崔嵬。

龙湖日暖浮玄圃,鼋岭云深壮玉台。

咫尺人家林岫出,参差楼宇邑川偎。

何当共泛沧浪水,濯洗尘缘万里埃。


重游冠豸山

池国祯

胜地曾经几度游,登临今日始知秋。

危崖叠嶂云开出,峭壁平湖水镜浮。

些许闲情随物外,恁多尘愿化无由。

陶然鸥鸟忘机共,更向梦乡黄鹤楼。


糍粑

池国祯

一碗清甜万古传,香滑软糯口含丹。

云蒸霞蔚浮颜色,烟暖风生沁肺肝。

昔日珍馐嘉庆见,而今美馔素常餐。

人间自有千般味,玉液琼浆若等闲。


故乡米酒

池国祯

一壶春色满山村,物俗依然岁月痕。

世上无双此佳酿,人间绝妙是芳樽。

风尘荏苒千寻梦,天地苍茫万古魂。

莫向觥前愁白发,平生快意酒常温。


参观后田暴动纪念馆感怀

池国祯

八闽暴动首声雷,奇迈山前鼓角催。

烧契均田平土地,破仓分谷没钱财。

白区支部风云立,红色政权帷幕开。

史馆昭昭陈壮举,燎原星火遍天垓。


咏适中盂兰盆节

池国祯

古寺白云千载存,道场香火圣王恩。

山川不改阳春色,岁月长留乐土魂。

四姓七团迎盛会,十年三庆祝兰盆。

人间气象今尤胜,万里同天与子孙。

(注:颈联借用白云堂正殿联)


适中盂兰盆节赋

池国祯

一从盘古造坤乾,便有玄黄宇宙焉。

几片白云追日月,千年胜境护庐田。

皇城太庙祈天地,山野祠堂祭大仙。

民俗盂兰和睦会,此间盛况更空前。


白叶塔咏怀

池国祯

一塔高擎峻岭巅,数峰遥对翠微前。

九层斑驳萦唐梦,八角玲珑映宋烟。

故国万年存俎豆,桅杆千载护行船。

登临不尽兴荣替,极目长征雁字天。


西江月.故乡吟

池国祯

曲水门前宛转,群山窗外连绵。青砖黛瓦巷街边,缭绕炊烟一片。 碧浪浮波鱼跃,流金阡陌云间。高天赤土涌甘泉,生态家园画卷。



党送我上红军学校
池义彪

一九三三年春,一轮红日高照闽西大地,英勇的红军直插汀江两岸。中央红军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闽西革命根据地人民,欢欣鼓舞,扬眉吐气。

那时侯,我在红十二军担任班长。部队在上杭、永定一带打仗,扩大苏区。一天,忽然接到通知,组织上调我去瑞金上红军学校。我一听,喜得热泪盈眶。我想,能到红都学习,多么幸福!我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没有上过学校、拿过笔杆。我从小就在苦水里泡,七岁参加劳动,看牛、打柴,十一岁就离家当纸工,还要分担家里的生活费用,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谈得上念书呢?是党和毛主席,在一九二九年,解放了闽西,打土豪,分田地,才使我们穷人翻了身。在党和毛主席的教育下,我参加了革命,先是模范少先队员,区赤卫队员,后来参加红军。几年革命斗争的锻炼,我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也跟同志们学得了几个字,但文化水平仍然很低,工作起来很吃力。如今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提高自己的政治和军事水平,我怎能不喜出望外呢?

六月的闽西,暑气逼人。我和其他十几位同志,告别了老乡和战友,冒着酷热,夜以继日地向瑞金进发。累了,就在树林里躺一躺;渴了,喝几口泉水,又继续前进。一路上,想起党交给的学习任务,什么炎热饥饿,统统置之脑后。我们步行了几天,到达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瑞金。一打听,红军学校还离城十几里远。我们跟着响导,穿过松树林,来到一个叫“大树下”的地方,中间一块宽约四、五百米的草坪上,有新盖的几栋茅房,这就是红军学校的校舍。

我们被领进学校办公室,里面早挤满了从各个根据地和部队来的新学员,一个个风尘仆仆,精神焕发,尽管彼此不知道姓名,但大家都像老战友一样,在亲切地交谈。

红军学校,共有学员六百多人,分政治和军事等几个营。我先被分配在军事营学习。每天,起床号一响,五分钟就到达操场,排起整齐的队伍做早操。早操完后,就聚精会神地学习。军事营主要学步兵战斗条令、基本战术、教练、射击、投弹、刺杀等科目。这些对于拿过几年枪杆子的人来说,学起来倒有点基础。记得军事学习结束时,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提起当年红军学校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相当差的,远远不能和今天相比。穿的衣服,是从敌人那里缴来的,改装一下;或是发些粗布,比着旧衣服,裁一裁,自己动手缝起来穿上。课桌是用砖头架起来的。一个大铺,用木板垫一垫,十几个人就睡在上面。纸张缺乏,一张纸两面写,信封用报纸糊。没有运输工具,入校的第二天,就去挖煤、挑煤、担米,来回走七、八十里路。敌人封锁很紧,缺少食盐,经常吃淡的。粮食蔬菜困难,有时一天吃三餐红米稀饭,南瓜汤。每人五分钱菜金,到月底还可分点“伙食尾子”。连这点“尾子”大家也舍不得花,我的一直积累下来,后来在迟家山、龙凤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时就起了作用。尽管当时生活艰苦,但大家很乐观,高兴地唱着:“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个精打光!”一个个精神饱满,在练兵场上,摸、爬、滚、打,冲啊,杀啊,热火朝天,苦练杀敌本领。

九月的一天,阳光灿烂,我在红艳艳的镰刀斧头旗下,庄严地宣誓,成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感到无比兴奋,决心忠于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一辈子。不久,我就进了政治营。当时政治营开了“党的建设”、“社会发展史”、“红军政治工作”等课程。学习中困难很大,拿笔不象拿枪那样自如,影响记笔记,教员讲课,只能凭脑子记。有些要点,实在要记,就用符号代替。但由于首长经常勉励我们,要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解放全中国而刻苦学习,劲头就更足了。每天上完六节课,我就利用短促的休息时间,向其他同志请教。平时一有空就在地上、膝盖上画起来;睡觉前也坚持在被面上用食指默写;有时为记住两个难字,还经常深夜难眠。困难最怕革命人。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初步能看《红色中华报》和有关文件,当然速度是很慢的,有时还少不了问问别人,才能看懂。

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不断向我们“围剿”,形势渐渐紧张起来,部队急需干部。于是,我们学习了六个月就结业了。结业时,首长勉励我们到各地去,要化为革命的种子,在那里开花结果。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的一天,我离开了难忘的红军学校,去闽赣军区开辟新的根据地。我背着行李,时刻抚摸着挎包里毛主席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岗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本书,勇气十足,信心百倍,朝着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目的地大步迈进!


注:选自《党史研究与教学》1981年07期



回忆泰宁游击队的活动
池义彪

我是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底由瑞金红军学校分配到闽赣军区(建宁城)的。一九三四年元月被派到一个刚刚开辟的泰宁新桥区担任游击队长,主要任务是做宣传工作,扩大工农红军。当时在主力红军有住房的情况下,我们坚持白天开展工作,晚上住在比较坚固的房子里。我在新桥区大约两个月,扩大区游击队员十余人。没有武装,未进行过交通送信等活动。记得有一个晚上,红军突然开拔江西去了,没有及时通知区政府,我们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仍然安静的睡觉。天刚刚蒙蒙亮时,我听到房子周围有脚步声,我到窗口一看,果然是敌人来了。反动的武装组织大刀会已包围了区政府。我叫醒了其他的同志,向后门丢出了一个手榴弹,和一个新队员一起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一直走到泰宁县政府。我休息了两天就患病了,是出天花,被送到建宁城去治疗。身体还没有完全好,就出院回泰宁,但县城已被敌人占领了,我在一个乡村(可能是龙安)找到了泰宁县苏(苏:苏维埃政府)机关,参加了县游击队,当时,由于县游击队的同志大部份执行任务去了,我便在龙安住下了。大约是七、八天后的一个晚上,被敌人包围了,大刀会几百人,天未亮就从侧后通过老百姓的家,摸入县苏机关(干部)睡的房子里,杀死了我县苏干部七人,我听到响声后,就和钟国楚两人立即占领了一个工事,向正面冲进街口的敌人射击,打倒了十几个敌人后,进入屋子的刀匪才全部溃退。在龙安牺牲的同志,我只记得有一个县苏主席和一个妇女干部(江西人),姓名不清楚了,(钟国楚,潭成章两同志可能会记得),战斗后,由钟国楚同志代县苏主席,以后,县机关和地方干部统编为泰宁县独立营,县委书记任政委,军事部长任营长。我是排长(没有设连部),共有三个排及一些后勤人员,能行军作战的约一百三十余人。

成立独立营后,为了不受地区限制,泰宁县独立营改编为闽中游击大队。在闽中活动到沙县、夏茂一带。有一次挺进沙县,走了两三天,都没有敌人干扰,所经过的村庄和夏茂街的老百姓都跑光了,当我们从沙县附近往回走时,敌人知道我们只有一百多人,后面并无红军,就集中了一千多反动民团和刀匪,企图吃掉我们这支部队,布置了埋伏和突然袭击。我们在原路返回的第一天,在一个村子里做午饭和休息。这时候刀团匪就从三面袭击过来。我方哨兵枪未响,刀匪就杀伤了我们十余人。我和三排长站在路口掩护部队撤退,待刀匪冲到离我们七、八步时,我两人同时射击,打死了最前面的五,六个刀匪,后面冲来的敌人害怕了,四散逃跑,我们边射击边追击,消灭了二十多个敌人后,我们才抬着受伤的同志继续返回去。晚上找了个有土围子的村子住下休息。刀匪没有骚扰我们。第二天,我们又继续往回走,尖兵排的同志全进入夏茂街后,山上的民团打枪报信,这时,埋伏在街口西边屋子里的刀匪用梭标同时杀出来,尖刀排来不及开枪就和敌人的梭标混在一起(当时的夏茂街很窄小),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排长牺牲后还抱着刀匪尸体。这时后面的两个排赶到,把一千多民团、刀匪击溃,并打死、打伤刀匪几十人。打扫战场后,我们改变路线,撤到宁洋去活动。联络上闽赣军区后,又进行了改编,编入闽赣军区第十八团第四连,我任连长,谭成章同志任政治指导员,在宁化、清流、归化等地活动。打了几仗以后,闽赣军区奉令东进,在途中被敌人包围,听说军区司令等叛变,省委书记牺牲,闽赣省委及军区就没有了。我们又编入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属的岩连宁游击支队第三大队,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以上材料是池义彪同志,1983年7月给我办的复信)
选自《中共泰宁党史资料.回忆录1》



池义彪讲述坚持到部队回来

江南的十月呈现着晚秋的景色,田畦里只剩下浅浅的一汪水,秋风吹过,荡起层层波纹。入秋以来福建省宁阳县这一带游击山区的形势显得更加紧张起来。

自从红军北上抗日以后,国民党对这一带游击山区的进攻更疯狂了,山区和小村庄的房子都烧光了,老百姓都归并到大村子里去,大村子的四周也修满了岗楼。敌人企图用这种毒辣的办法来消灭我们游击队。

一九三五年九月,国民党调集了第十师、第三师以及卢兴邦部共四万余人,向我游击支队活动的地区大举“围剿”。几天来的战斗,因敌我相差悬殊,我们的伤亡很重,支队被打散了,向别的地区转移。我大队只剩下十二个人,在一天黄昏,我们十二个人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天刚亮,我们又遇到一小撮敌人,我们边打边走,不幸又有三位同志中弹牺牲了,另有两名同志失掉联络逃散了,最后只剩下我们七个人。为了保存剩下的这一点力量,我们不能和敌人硬拼,只好向大山林里退去。

钻进大森林,只见茂密的阔叶林和成片的竹林遮盖了天日,满山的山茶树和新生的野草划破了我们的手和脸,走出十几步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倒是便于隐蔽的好地方。我们钻进深深的密林,选择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坐下来。连日的战斗已使我们疲乏不堪,饥饿又向我们袭来。我们七个人软绵绵地躺在树林里,身上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这里离敌人很远,敌人是不会找到这里来的!想着想着便安心地睡起觉来。晚上有些凉起来,我们都醒了。

树林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丝星光从树叶的空隙间透进来,我们便背靠背地坐起来,吸着树林里清冷的空气。战士官子头说:“这是甚地方呀?支队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我们七个人就打算在这里住下吗?”伙夫黄兴奎使劲儿地吸着烟,慢吞吞地说:“四面都是敌人,我们算出不去了'就是出得去又上哪去找部队呢?找不到部队,和老百姓又联系不上,那我们是干吃亏的!”说完又使劲儿地抽了二口烟,低着头沉默着。

刚刚参军不久的小李子见到这种情形不由得哭了起来。这时只有我和钟国楚、曾宪燕没有作声,因为我们三个人是党员。我们知道: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们只有斗争,只有坚持,绝不能屈服。同时,我们还得用坚强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去影响其他四个同志。我们坚信部队一定能回来的。我是这七个人的负责人。我和钟国楚、曾宪燕向其他四名同志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有关红军的故事,鼓励他们要坚强地向摆在面前的重重困难作斗争。同志们的情绪渐渐地安定下来,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活跃起来。钟、曾两个同志是唱山歌的能手,一有时间就唱起兴国山歌,小李子用竹子做成一个哨子,也吱吱地吹着伴奏。我们用身上仅剩下的粮食,拌着野草糊口,并采野山枣来帮着充饥。:生活越来越艰苦,每个人都变得面黄肌瘦,随身带着的那点粮食就要吃光了。官子头提议说:“我们不能就这样饿死。应当下山搞点粮食,遇到敌人和他们拼!”搞粮食是不容易的事啊,得越过敌人的岗哨,躲过敌人的警戒部队,但我们不能等着饿死。我们研究了半天,最后决定下山。

晚上,我们机警地溜进了一个靠山的较小的村子,在一个有钱的人家搞了一百二十斤大米和一小袋子盐..背着回来了。当敌人的枪声“乒乒乓乓”响着的时候,我们早已钻入深山丛林里了。有了粮食就什么也不愁了,我们用三个石头垒起来,燃起了火,用茶缸煮饭,煮了一天也不够吃,后来用洗脸盆煮.这样很好,煮一次就够一顿吃的了。就这样我们又维持了十多天。自从我们搞了一次粮食之后,敌人对这林子附近的山上注意起来了,山下经常有枪声,我们便向更远的山上转移。

天下起雨来,粮食却又要吃光了,我们发现树林里有几只野猪.大概在争竹笋吧,哼哼直叫。官子头说:“没有粮食不要紧,山神爷给咱送野猪吃了!”可是不敢放枪呵,钟国楚说:“雨天放枪动静小。敌人听不见的!”因为我的枪打得较准,最后大家决定让我打,我拿着枪悄悄地向野猪靠近。钟、曾等几个人跟在我的后面。离野猪渐渐地近了,我躲在一棵大树的后面,瞄准了最大的一个家伙。“叭”的一声枪响了,野猪也“轰”的一声惊跑了。“糟了!”一大伙吃惊而又失望地叫了一声。我们提着枪向野猪追去,追了二百多米远,中弹的那只大野猪才躺在地上,喘着最后的几口气。我们扑上去又捅了几刺刀,便抬了回来。“好大个家伙!”大伙高兴得了不得。“我们有肉吃了!”小李子说完,又高兴地吹起哨子来!尽管敌人防守得很紧,可是我们还经常下山搞粮食,就这样由秋天坚持到了冬天。

江南的冬天虽然比不得北方寒冷,但是也够人受的。我们没有棉被盖,到晚上,只好拢火取暖,背靠背睡觉。有时下起雨和刮起风来,树上也结满了冰珠子。我们只好把几个大床单子连起来,像大雨伞似的撑着,冻得扛不了的时候,只有干脆不睡坐起来聊天。艰难的环境在考验着我们,在经受这些严峻考验的同时,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锻炼。我们七个人比亲兄弟还要亲,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坚持再坚持,坚持到最后胜利。敌人知道山里面有人,但是这丛山密林的地方,他们是不敢轻易进来的。敌人经常在山下的树上张贴标语,进行诱骗,说什么刘汗支队长投降了,并写些招降的标语。我们每次看到的时候就气愤地把它撕个粉碎!

一九三六年二月八日,支队回到根据地来了,并派人到山里和我们取得了联系。我们在山林里的游击根据地,利用山林坚持了近四个多月的斗争,最后终于回到了部队。


mmexport1695199148186_edit_19104009634319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22:36 , Processed in 0.13354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